博碩士論文 8742702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8 、訪客IP:3.143.9.115
姓名 林惠雯(Hui-wen L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論文名稱 銀行業主管人員管理能力取得管道及其決定因素之分析
相關論文
★ 企業全球化布局的可行模式:以趨勢科技為個案研究★ 轉換型領導與企業創新-以T公司為例
★ 高階經理人薪酬決定因子之研究:以C公司為例★ 高等教育師資移動因素之探討
★ 高階經理人誘因機制隊公司財務槓桿之影響★ 企業購併後對員工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影響 -以台新銀行為例
★ 影響消費性電子產品業知識工作者留任意願因素之探討-以L公司為例★ 高離職率職位招募甄選工具之應用與研究-以台灣人壽公司為例
★ 綠色職場生活與綠色家庭生活平衡之研究★ 個人績效評估與時序變動之動態資料包絡分析: 人力資本效率模型的模式發展與實證分析
★ 企業社會責任與招募成效關聯性之研究★ 高科技產業工程專業人員職能需求分析~以某半導體公司為例
★ SOHO族經營技術來源之初探★ 經濟發展與員工福利
★ 高科技產業知識創造與產品創新之研究★ 台灣高科技公司離職意圖和組織承諾要素之分析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在一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銀行業扮演貨幣市場供需調節的重要角色。在我國的政治經濟背景下,穩定金融市場更是銀行業首要任務。因此,我國銀行業過去在經營型態上傾向於穩定中成長。
然而,在民國八十年財政部一口氣發放十五家銀行執照、八十三年開放設立票券公司後,銀行業面臨的競爭者激增。再加上,近年來金融自由化市場開放政策的結果,更使金融機構數量成倍數增加,而且彼此間業務性質區隔薄弱,銀行業經營環境產生急遽變化。民國八十七年甚至有四家銀行呈現虧損狀態,這在台灣社會中是前所未有的現象。於是,銀行合併、銀行業經營管理、銀行業主管人員的能力及操守、銀行業人才培訓等議題,開始獲得廣泛的討論與重視。然而,在目前的文獻中尚未有針對銀行業主管人員能力進行之研究。
有鑑於此,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即為:了解銀行業主管人員對於各項管理能力來源的運用情形,探討銀行業主管管理能力來源的影響因素及其影響程度,最後,並比較不同銀行管理能力的來源管道,以及不同銀行管理能力來源管道之重要性及有效性。
本研究以銀行業襄理級以上主管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為資料蒐集方法,進行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被解釋變數為各種管理能力來源管道,主要包括:職前教育或訓練、在職訓練、及自我教育三類。解釋變數為:社會人口變項、人力資本變項,以及組織特性。
主要研究發現有三:
1.各種來源管道的參與者特徵差異性不大。也就是說大多數銀行業主管人員均會利用「職前教育或訓練」、「在職訓練」、及「自我教育」等管道,做為獲取管理能力之來源。
2.「在職訓練」是最重要而且最有效的銀行業能力來源。不論在重要性或有效性的評估上,在所有管理能力來源中都獲得最高的評分。
3.教育程度對於是否參與「接受上司親身指導」、「資深同事現場指導」、「主動請教主管」、「參加行內訓練」、「參加國外訓練班」及「赴國外觀摩學習」等方式的「在職訓練」,具有顯著影響。
關鍵字(中) ★ 管理能力來源
★ 銀行業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銀行業的人力特質6
第二節 管理能力18
第三節 能力取得途徑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30
第一節 研究架構30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法31
第三節 研究工具34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及變數設定36
第四章 資料分析38
第一節 樣本特性38
第二節 管理能力來源管道的重要性46
第三節 影響管理能力來源管道運用之因素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57
第一節 研究結論57
第二節 對實務界的建議5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61
參考文獻62
附錄6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行政院主計處,2000,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所得統計摘要─民國八十九年三月,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第四科,2000,人力資源調查,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主計處,1996,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第六次修訂,行政院主計處。
何晉滄,1992,新金融環境下金融機構的人力資源規劃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所未出版論文。
吳秉恩,1984,管理才能發展方案實施與成效關係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吳榮義,1998,「台北銀行跨世紀遠景與發展方向」,台北銀行月刊,第二十八卷,第四期,頁50-58。
吳復新,1994,「管理者的評鑑與考選」,人事月刊,第十七卷,第三期,頁77-92。
李樑堅、張志向,1998,「銀行業服務品質量測系統建立之研究」,中山管理評論,第六卷,第四期,頁1081-1112。
李誠,1977,人力資本、教育投資與所得分配,教育經濟學論文集,台北:聯經,頁239-253。
李誠、黃同圳、鄭晉昌,1998,高科技產業員工技術來源之探討,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委託研究報告,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邱毅、楊永輝,1991,「新設銀行的經營規劃與競爭策略」,台北市銀月刊,第22卷,第10期,頁2-17。
林惠霞(1996),台北市政府管理才能發展需求評估之研究,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孟宗,1979,特殊教育師資專業能力分析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論文。
林文達,1984,教育經濟學,台北:三民書局。
林建山,1989,行職業展望─銀行業,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林慧明,1991,大學法商科畢業生薪資差異的分析,中興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未出版論文。
奇摩新聞聯合新聞網:http://news.kimo.com.tw/。
倪渭卿,1977,銀行學,大中國圖書公司。
倪成彬,2000,「加入WTO後我國金融業因應之道─論銀行現代化經營策略」,金融研訓季刊,第97期,頁4-13。
財政部金融統計室,1999,財政部金融業務統計輯要,第260期,頁3。
高希均,1989,經濟學的世界(增訂版),台北:經濟與生活出版事業公司。
高長,1991,「台灣地區性別工資差異問題之研究:生命週期人力資本理論之應用」,政大學報,第62期,頁71-108。
陳振遠、周建新,1998,「金融環境變遷下之銀行競爭策略」,台北銀行月刊,第28卷,第1期,頁2。
陳鳳馨,1991年6月27日,「新銀行核准15家」,聯合報,第一版。
陳麗容,1986,台北市政府實施管理才能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溢茂,1991,「金融創新與金融管制」,基層金融,第22期,頁77-88。
黃英忠,1991,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書局。
黃淑珺,1997,企業中HR部門所扮演的角色,才能需求與發展之研究,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裡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建森,1985,「教育與人力發展之經濟分析」,台北市銀行月刊,第16卷,第2期,頁46~53。
黃秉德,1995,「銀行業人力資源管理趨勢」,政大企管系主辦,第一屆服務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黃美華,1994,勞動市場教育與薪資差異之分析,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天麟,1990,金融保險業人才培訓及發展政策之研究,行政院經建會人規處委託研究報告,金融人員研究訓練中心。
葉鳴美,1995,我國銀行業從業人員教育訓練與生涯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張春興、楊國樞、文崇一,1984,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毓惠,2000,「二十一世紀的商業授信與授信人員應具備之條件」,金融研訓季刊,第96期,頁30∼頁38。
張紹勳、林秀娟,1995,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台北:松崗圖書。
莊朝正,1998,管理才能評鑑量表之建立─以某高科技公司為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游育蓁,1999,「畢業生的心 企業懂不懂」,管理雜誌--一九九九大專畢業生就業大調查,第299期,頁64。
雷天楠,1997,新銀行內部講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蓋浙生,1982,教育經濟學,台北:三民書局。
鄞俊波,1996,企業再造工程理論及應用之探討─以金融業為例,屏東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怡君(1999),製藥業中、高階管理者管理才能評鑑量表之建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劉姿君,1993,教育投資與薪資報酬─人力資本理論之應用,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蔡文雄,2000,「金融業跨世紀經營思考」,金融研訓季刊,第96期,頁4-10。
蕭至惠,1999,「由日本銀行業務演變趨勢看台灣新銀行合併政策」,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5卷,第9期,頁28。
賴美秀,1993,銀行業辦理訓練意願相關因素之研究,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龍鳳祥,1976,管理人才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羅虞村,1976,「美國能力本位師範教育之評析」,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20集,頁1-70。
二.英文部份
Altonji, J.G. & Spletzer, J.R., 1991, “Worker Characteristics,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ceipt of On-the-job Training”, Industrial & Labor Relations Review, Vol:45, No:1, pp58-79.
Barron, J.M., Berger, M.C. & Black, D.A., 1997, “Who Receives On-the-job Training”, On-the-Job Training, Kalamazoo, Michigan: W.E. Upjohn 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Research, pp51-83.
Barron, J.M., Black, D.A., & Loewenstein, M.A., 1993, “Gender Differences in Training, Capital and Wages”,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Vol:28, No:2, pp343-364.
Becker, G.S., 1964, Human Capital, New York: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s Research.
Booth, A.L., 1993, “Private Sector Training and Graduate Earning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75, No:1, pp164-170.
Drucker, P.F., 1989,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Oxford: Heinemann Professional.
Ghiselli, E., 1971, Exploration in Managerial Talent,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Green, F., 1993, “The Determinants of Training of Male and female Employees in Britain”,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Vol:55, No:1, pp103-122.
Guglielmino, P.J.,1979, “Developing the Top-Level for the 1980’s and Beyond”,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Vol.33, Iss.4, pp.12-23.
Fieldler, F.E, 1967, A Theory of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Hicks, N.L., 1987, “Education and Economics Growth”,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tudies, Oxford: Pergmon, pp101-107.
House, R. J., 1971, “A Path-goal Theory of Effectivenes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No:16, pp.321-338.
Katz, R.L.,1955, “Skill of an Effective Administrato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33, pp,33-42.
Katz, R.L.,1955, “Skill of an Effective Administrato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33, pp,33-42.
Lombardo, Mick & Eichinger,Bob,1997, “HR role in building competitive edge leader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Spring,Vol.36,No.1,pp.141~145 .
Lynch, L.M.,1992, “Private-sector Training and the Earnings of Young Work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2,No.1,pp.299~312 .
Mangum, S.L., 1985, “On-the Job vs. Classroom Training: Some Deciding Factors”, Training, No:22, pp75-77.
McCormick, Ernest J. & Tiffin, Joseph, 1974, Industrial Psych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incer, J., 1958,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 the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66, No:4, pp281-302.
Moulton, H.W.,1993, Executive Development: Prepar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N.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Neal, M.A., 1985, “Managerial Skills and Values: For Today and Tomorrow”, Personnel, PP.50-57.
Olsen, R. N. & Sexton, E. A., 1996,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turns to and the Acquisition of On-the-Job Training”,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35, No:1, pp59-77.
Parry, Scott B., 1998, “ Just What Is a Competency? -And Why Should You Care”, Training, Vol:35, No:6, PP. 58~64 .
Rigg, 1989, Training in Britain: Individuals’ Perspectives, London : HMSO .
Schultz,T.W., 1960, “Capital Formation by Education”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68, No:6, PP. 571~583.
Schultz,T.W., 1961,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1, No:1, PP. 1~17 .
Spencer, L.M.& Spencer, S.M., 1993, Competence At W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Stoukov, V., 1975, the Economics of Recurren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Geneva:ILO.
指導教授 李誠(Joseph S. Lee) 審核日期 2000-7-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