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8121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9 、訪客IP:18.119.135.202
姓名 曾尚慧(Shang-Hwei Tz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
相關論文
★ 秋瑾詩詞研究★ 香港作家鍾曉陽小說研究
★ 台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 施叔青長篇小說的港台書寫
★ 台灣早期幽默散文研究★ 愛亞小說研究
★ 琦君書信研究★ 華嚴小說研究
★ 蘇青文學研究★ 黃娟及其小說研究
★ 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 「文季」文學集團研究──以系列刊物為觀察對象
★ 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 米羅.卡索數位詩研究
★ 華文禁令解除後印華文學的發展 — 以印華作協為例★ 羅智成詩的空間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
提要
傳記的出版活絡於解嚴後,其數量變化及內容形式多有可探討之空間。本文將材料界定為台灣當代出版的女性傳記,架構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女性傳記的出版現象,二是女性傳記的表現形式,三是女性傳記的女性意識。藉由此三方面的研究,觀察台灣當代女性傳記文類的發展,及其在文學與社會兩方面的意義。
出版現象方面:出版解禁,各類傳記趁勢而出,造成傳記風潮。一來,女性擔任公職的比例增加以及政策提倡,政治、文化兩大領域的女性傳記得以展其風貌。再者,建構女史的觀念萌芽,學者提倡口述歷史形式的女性傳記,重織早期因教育條件限制,無法提筆書寫而散佚的女性歷史。而後,社會價值重整,對人的課題之思索,傳記書寫成為創傷及勵志的出口。種種現象證明了女性傳記的數量和質量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
表現形式方面:本文以傳記體裁、傳記史料做為二大討論項。一,歸納出女性傳記的體裁方式。二,作者特別的編排使傳記呈現的風格不同,主題編輯式負載了勵志和教育的功能;附錄傳主創作則可見散落其中的事跡,相互對照檢其真偽虛實。三,傳記史料則為傳記寫作材料,不足以呈現完整的傳主生平。女性書寫方面,先述及台灣當代女性書寫的變遷,再討論傳記中敘事呈現的方式。不論在形式表現和敘事手法上,女性傳記都顯現多樣化的一面。
女性意識方面:傳統與現代的女性對於性別思考,根基於做為人的尊嚴。傳統女性雖無法抵抗社會現實,對於自我的存在並不乏省思。能夠衝破性別藩籬擁有一片天地的女性,往往經由教育洗禮,或者掌握了經濟實力,譬如女政治人物或職場女強人、女藝術家。然而事業上表現卓越,反而凸顯情感的不足與困惑,強勢的人生態度,使她們的情感表達於傳記文中具秩序性的輕描淡寫,也有的是藉由許多生活經驗產生性別的迷思,之後體悟到「我」是獨特的主體。
關鍵字(中) ★ 自傳
★ 傳記
★ 女性
★ 出版
★ 文學社會學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
目錄
壹、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一、熱潮興起 1
二、性別思考 8
第二節、研究方法 11
一、材料界定 11
二、理論策略 16
第三節、研究目的 18
一、文學性 18
二、社會性 18
貳、女性傳記的出版與發展 20
第一節、書目與分類 20
一、書目取得 20
二、傳記分類 25
第二節、出版現象 34
一、圖書發展 34
二、現象探討 41
參、女性傳記的表現形式 46
第一節、形式探討 47
一、傳記體裁 47
二、傳記史料 58
第二節、女性書寫 61
一、書寫變遷 61
二、敘事呈現 63
肆、女性傳記的迷思與自覺 68
第一節、菁英女性 68
一、女政治人物 68
二、職場女強人 73
第二節、傳統的女性 76
一、弱勢女性 76
二、優勢女性 79
第三節、疾病、創傷的女性 80
一、創傷:覺醒與成長的悟得 81
二、疾病:以書寫為療癒之方 82
伍、結論 85
第一節、當代女性傳記發展 85
一、質量與出版 85
二、形式與內容 88
第二節、傳記裡的女性歷程 89
一、女性意識 89
二、母系傳承 89
三、書寫治療 90
第三節、女性傳記的時代性 90
一、小歷史 90
二、性別平等 90
三、多元價值 90
參考資料 91
附錄 96
一、1945~2004台灣當代女性傳記書目舉要 96
二、傳記相關書系舉要 107
三、女性傳記書系舉要 110
四、解嚴後重大選舉表 121
五、傳記圖書比例表 122
六、女性傳記比例表 124
七、女性傳記比例圖 126
八、女性傳記數量圖 127
九、傳主領域統計圖 128
十、作者類別圖 129
十一、傳記類型圖 130
十二、傳記功能圖 131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一、專書
劉紹唐編《什麼是傳記文學》,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年
王元《傳記學》,臺北:牧童出版社,1977年
安德烈‧莫洛亞著、陳蒼多譯《傳記面面觀》,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中國論壇編委會《女性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
楊正潤《傳記文學史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年
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出版社,1994年
胡幼慧編《質性研究》,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4年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陳蘭村《中國傳記文學發展史》,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
廖卓成《敘事論集:傳記、敘事與兒童文學》,臺北:大安出版社,2000年
辛廣偉《臺灣出版史》,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二、學位論文
廖卓成《梁啟超的傳記學》,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廖卓成《自傳文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6月
黃明賞《從新聞寫作到傳記寫作──記者角色的一個時代性觀察》,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陳香玫《女性自傳中的婚姻與自我》,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論文,1999年6月
鄭尊仁《近代中國傳記文學研究──以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九九年在台出版之個人傳記為對象》,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6月
李靜宜《台灣傳記圖書類型及其發展》,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三、期刊
(一)傳記類
張瑞德〈自傳與歷史〉,《中國現代自傳叢書.代序》,1989年
余英時〈年譜學與現代的傳記觀念〉,《傳記文學》第四十二卷第五期,1990年5月
廖卓成〈論傳記文的雙重文本:故事中的言談舉隅〉,《中外文學》第二十三卷第二期,1990年7月
張漢良〈傳記的幾個詮釋問題〉,《當代》第五十五期,1990年11月
李奭學〈文學上的「傳記」〉,《當代》第五十五期,1990年11月
李有成〈論自傳〉,《當代》第五十五、五十六期,1990年11-12月,頁20-29:57-63
蔡信發〈傳記文學的三準則:真、精、深〉,《文訊月刊》第九十八期,1993年12月,頁16-17
馬耀民〈傳記在西方文化中的發展與流變〉,《文訊月刊》第九十八期,1993年12月,頁18-20
龔鵬程〈傳記或傳奇〉,《文訊月刊》第九十八期,1993年12月,頁23-24
胡衍南〈歷史?新聞?內幕?--隱藏在傳記熱背後的幾個現象〉,《文訊月刊》第九十八期,1993年12月,頁25-28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第三十四卷第三期,1996年9月, 頁147-183
田芳華〈自傳記憶與事件--生命史調查之應用與前瞻〉,《調查研究》第六卷,1996年10月, 頁5-38
彭瑞金〈文學家的回憶錄與文學回憶錄〉,《臺灣史料研究》第十一期,1998年5月,頁3-13
邱琡雯〈庶民書寫--從主體性確立、歷史保存、社會連帶談起〉,《歷史月刊》第一三九期,1999年8月,頁92-97
杜維運〈傳記人物的選擇標準〉,《國史館館刊》第二十七期,1999年12月,頁15-20
(二)女性類
廖炳惠:〈女性主義與文學批評〉,《當代》第五期,1984年9月,頁35-48
張忠瑜:〈臺灣婦女社會﹑經濟地位在家庭與社會中的改變〉,《婦女雜誌》
第二八二期,1992年3月,頁63-65
馮燕講:〈變遷社會中的婦女教育策略〉,《家政教育》第十二卷第二期,1992年8月,頁59-62
李美枝:〈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研究》第六期,1994年12月,頁260-299
朱嘉雯:〈開創女性書寫新紀元──「女性書寫新方向」研討會側記〉,《中央月刊文訊別冊》第一四九期,1996年3月,頁44-46
王瑞香:〈臺灣女性書寫今昔〉,《中央月刊文訊別冊》第一四九期,1996年3 月,頁42-43
張淑麗:〈「閨怨」美學的挑戰--當代臺灣女性書寫的異卅移位〉,《中央月刊文訊別冊》第一四九期,頁22-25
李元貞:〈從性別的觀點論文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十五期
蕭嫣嫣:〈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第二八七期,1996年4月,頁56-68
賴信真:〈書寫女性生命--簡介已出版之臺灣漢人女性之自傳或回憶錄〉,《臺灣史料研究》第十一期,1996年5月,頁14-22
邱貴芬:〈塗抹當代女性二二八撰述圖像〉,《中外文學》第三一三期,1996年6月,頁9-25
朱崇儀:〈女性自傳:透過性別來重讀卅重塑文類?〉,《中外文學》第三○四期,1997年9月,頁133-150
劉亮雅:〈第二波女性主義與性意識〉,《聯合文學》第一七二期,1999年2月,頁102-104
張淑麗:〈書寫「不可能」:西蘇的另類書寫〉,《中外文學》第三二二期,1999年3月,頁10-29
楊翠:〈認同與記憶──以阿瑦的創作試探原住民女性書寫〉,《中外文學》第三二三期,1999年4月,頁71-97
游鑑明:〈從事女性口述歷史的幾個問題〉,《近代中國》第一三五期,2000年2月,頁117-121
朱崇儀:〈性別與書寫的關連--談陰性書寫〉,《文史學報 (中興大學)》第三十期,2000年6月,頁33-51
黃筱慧:〈女性、陰性論述與書寫的誕生〉,《哲學雜誌》第三十三期,2000年8月,頁50-60
李元貞:〈從性別的觀點論文學〉,《兩性平等教育季刊》第十五期,2001年5月,頁28-30
(三)出版類
馬龍:〈九十年代圖書出版業發展趨勢〉,《出版之友》第九卷五十一期,1990年6月
葉麗華:〈出版事業的現況與檢討〉,《文訊雜誌》第八十九期,1993年3月
胡梓:〈解讀傳記圖書的熱潮〉,《書香月刊》第五十二期,1995年10月,頁2-4
曾堃賢:〈近年來台灣地區圖書出版事業的觀察報告〉,《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第五十五期,1995年
胡梓:〈回顧出版界的八零年代〉,書香月刊》第五十五期,1996年1月
吳興文:〈民國84、85圖書出版業概況〉,《出版界》第五十期,1997年5月
蘇精:〈數字中的台灣圖書出版與閱讀〉,《出版界》第五十四期,1998年5月
林淑儀:〈名人出書熱,出版風雲起--傳記類書籍為臺灣書市注入一股新氣象〉,《出版流通商品情報》第三期,1998年9月,頁10-13
蘇惠昭:〈八十七年台灣圖書出版業概況〉,《中華民國出版年鑑》,1999年6月
吳興文:〈斷裂與繼承----一九九九年文學圖書出版概況〉,《出版界》,2000年11月,頁35-39
指導教授 李瑞騰(Jui-teng Lee) 審核日期 2005-7-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