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812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6 、訪客IP:3.145.151.141
姓名 林鈴芳(Ling-Fang L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孟子立命與王充命定之比教研究
相關論文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之研究★ 熊十力春秋外王學研究
★ 老子法自然的美學★ 成玄英莊學研究
★ 商君書與商鞅治道之研究★ 道法合流的慎到思想
★ 《韓非子》<解老>、<喻老>之研究★ 楊簡心、經學問題的義理考察
★ 《尹文子》之研究★ 《管子》四篇思想研究
★ 《白虎通》研究─《白虎通》暨《漢禮》考★ 荀子禮論思想之研究
★ 莊子修養論工夫次第研究★ 老莊道家善惡觀之研究
★ 從「任勢為治」說的形成論韓非思想的蛻變★ 《忠義水滸全書》的義理闡釋--從人性、權力與符號的角度分析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的目的,在於藉由比較孟子「立命」與王充「命定」兩家之命理哲學,釐清其間「命」觀念的分歧,並試著找到兩家命說之平衡點,讓人得到較圓融的生命智慧,以作為指引人生的方針。
孟子立命論載自《孟子》,原典採用清焦循所著之《孟子正義》。王充命定論見於《論衡》一作,採用明萬曆新安程氏刻本。藉由對兩家命說之個別析論與相互比較,可以發現之所以造成立命與命定之分歧,在於形成其命說之理論根據有所不同。人處於現實環境,必感受到「命限」,此天生氣命的限制,使人人生而不平等。孟子與王充在面對命限時,孟子體悟出立命之道,以道德主體的超越根據,將人提升至天道的層次,則人可以成為生命的主宰,而突破命限的僵局;王充則從元氣自然論的理論系統,建構出性成命定說,人自天稟氣而生,便已決定吾人之死生壽夭與富貴貧賤,命限天定,難以更動,只能負世以行,用豁達自潔的態度,來除破內心的無奈。
命定說的困境在於易讓人落入宿命消極的觀念,孟子的立命說,則提供突破命限的理論根據,使人得以開創出生命的新局。透過本文的比較研究,發現兩家命說可以並行而不悖,王充的命定論完整地建構出「有命」的系統,讓吾人清楚地體認先天的氣質命限;再藉由孟子立命之哲學智慧,發覺善性之平等本質,「求則得之」,使人人皆得完成自我生命人格價值的圓滿。
關鍵字(中) ★ 孟子
★ 王充
★ 命
★ 立命
★ 命定
★ 天道
★ 人性
★ 氣
關鍵字(英) ★ 
★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一、人不可不知「命」
二、「有命」,為何又見「非命」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孟子與王充「命」觀念的形成
第一節 孟子與王充的時代背景與生平
一、孟子的時代背景與生平
二、王充的時代背景與生平
第二節 孟子與王充的思想淵源
一、孟子的思想淵源
二、王充的思想淵源
小 結
第三章 孟子的立命思想
第一節 孟子立命思想的義理內涵
一、「命」的意義
二、如何立命
三、立命之價值
第二節 孟子立命思想的理論根據 — 天道/人性論
一、人性論—性善說
二、天道觀—義理天
第三節 孟子立命思想的實踐工夫
一、存心養性
二、知言養氣
三、順受其正
小 結
第四章 王充的命定思想
第一節 王充命定思想的義理內涵
一、「命」的界定
二、命何由定
三、用氣為性 性成命定
四、命定的其他因素
第二節 王充命定思想的理論根據 — 元氣自然論
一、天地萬物皆由元氣構成
二、元氣施放乃自然無為
三、元氣之性質
第三節 王充命定思想的困境與出路
一、困境
二、出路
小 結
第五章 孟子立命與王充命定之比較
第一節 兩家「命」觀念義理內涵的分歧
一、決定「命」之主體不同
二、性論與天論的義理差異
三、「有命」之別
第二節 「立命」與「命定」間可能的平衡點
第三節 「立命」與「命定」之人生進路的抉擇
小 結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價值評估
第二節 歷史迴響
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 一、典籍注疏(先依「書名筆劃」排列,次依「出版時間」排列)
4劃 《王弼集校釋》 樓宇烈 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92年12月初 版)
《文選》 [梁]蕭統 編[唐]李善 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10月初版)
5劃 《史記》 [漢]司馬遷 著(臺北:鼎文出版社,1975年)
《史記會注考證》 瀧川資言 著(臺北縣:天工書局,1993年9月)
《四書章句集註》 [宋]朱熹 著(臺北:鵝湖出版社,1996年11月三版)
8劃 《孟子正義》 [清]焦循 著(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88年7月)
《孟子今著今譯》 史次耘 註釋(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2月更新版)
《尚書讀本》 吳? 著(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月八版)
10劃 《荀子集釋》 李滌生 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10月)
11劃 《莊子集釋》 郭慶藩 輯(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3月一版)
15劃 《墨子閒詁》 [清]孫詒讓 撰(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5月臺景印初版)
《墨子閒詁》 [清]孫詒讓 著(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1987年3月)
《論衡》 [漢]王充 著(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8年5月臺五版)
二、現代專書(先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次依「出版時間」排列)
4劃 方東美 著《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9月初版)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 著《孟子義理疏解》(臺北縣:鵝湖月刊雜誌社,1983年10月再版)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 編著《中國哲學史》(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8月初版)
王邦雄 著《二十一世紀的儒道》(臺北縣: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6月)
王忠林 注釋《荀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月)
王壽南 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二)》(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2月更新版)
王壽南 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五)》(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2月更新版)
6劃 牟宗三 著《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4月)
牟宗三 著《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1月)
牟宗三 著《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8月修訂八版)
牟宗三 著《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再版)
江曉原 著《天學真原》(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4月)
7劃 李杜 著《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9月)
8劃 周谷城 總主編《中國哲學名著提要》(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8月)
林啟彥 編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8月)
林麗雪 著《王充》(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
10劃 唐君毅 著《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9月)
唐君毅 著《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10月)
徐復觀 著《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9月)
徐復觀 著《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初版)
11劃 陳大齊 著《荀子學說》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9年6月新一版)
張立文 主編《氣》(臺北:漢興書局有限公司,1994年5月)
張立文 主編《天》(臺北:七略出版社,1996年11月初版)
13劃 葉繼業 著《孟子思想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0月初版)
16劃 錢穆 著《秦漢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初版)
18劃 鄺芷人 著《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2月)
三、單篇論文(先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次依「出版時間」排列)
(一)碩士學位論文
7劃 李美燕:《孟子內聖之學中「心」、「性」、「天」、「命」觀念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中國文學研究所,1989年出版。
13劃 葉淑茵:《王充命運論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2000年出版。
(二)博士學位論文
12劃 曾漢塘:《王充命定觀之淵源與內涵探微》,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1996年出版。
(三)期刊論文
4劃 王邦雄:〈論孔孟儒學的安身立命之道〉,《鵝湖月刊》,第二七卷第六期總號第三一八,1991年12月。
王俊彥:〈論語孟子中的命與權〉,《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一期,1993年2月。
王其俊:〈孟子思想產生的特殊原因〉,《鵝湖月刊》,第二二卷第五期總號第二五七,1996年11月。
王全吉:〈王充的生平及其時代背景〉,《中正學刊》,第二十期,1996年10月。
王全吉:〈王充的哲學思想〉,《中正學刊》,第二十一期,1997年10月。
6劃 朱漢民:〈儒家主體性倫理與安身立命〉,《中國文化月刊》,第一六五期,1993年7月。
7劃 沈剛伯:〈從論語中試探孔子的宗教態度〉,《孔孟月刊》,第三卷第十二期。
何淑靜:〈論孟子「盡心知性知天」如何可能〉,《鵝湖學誌》》,第七期,1991年12月。
李景林:〈殷周至春秋天人關係觀念之演進初論〉, 《孔孟學報》,第七十期,1995年9月。
李景林:〈孔子性、命、天道思想新論〉,《孔孟學報》,第七十一期,1996年3月。
10劃 袁保新:〈天道、心性、與歷史—孟子人性論的再詮釋〉,《哲學與文化》,二十二卷第十一期,1995年11月。
11劃 陳立夫:〈書經中之天人思想〉,《孔孟月刊》,第二十二卷第三期。
陳立夫:〈孔孟之人生哲學〉,《中華易學》,第十二卷第五期,1991年7月。
郭鶴鳴:〈心性與天性—孟子盡心篇首章新詮〉,《國文學報》第二十四期,1995年6月。
陳寧:〈儒家的「知命」內容分析〉,《哲學雜誌》,第二十七期,1999年1月。
12劃 傅佩榮:〈中國哲學的關鍵概念—天〉,《哲學與文化》,第十三卷第一期,1986年1月。
曾漢塘:〈試論王充「氣」的觀念—從宇宙論的角度談起〉,《文史哲學報》,第四十五期,1996年12月。
曾漢塘:〈試論王充「氣」的觀念〉,《宗教哲學》,第三卷第三期,1997年7月。
黃偉倫:〈論孟子「養氣」與「存心」的工夫觀〉,《孔孟月刊》,第三十六卷第十一期,1998年7月。
13劃 楊澤波:〈孟子天人合一思想辨義〉,《孔孟月刊》,第三十九卷第十一期,2001年7月。
14劃 趙雅博:〈王充論衡之思想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三十期,1999年3月。
15劃 蔡鴻江:〈孟子論「命」探微〉,《高雄餐旅學報》,第二期,1999年10月。
16劃 劉煥雲:〈孟子之命義及其現代意義〉,《文理通識學術論壇》,第二期,1999年6月,頁1~8。
劉國強:〈從儒家哲學說二十一世紀中國人安身立命之道〉,《鵝湖學誌》,第二十二期,1999年6月。
17劃 薛俊麟:〈王充命運觀探微—以「論衡」之思想方法的角度試論〉,《史苑》,第五十八期,1998年1月。
20劃 羅思美:〈孟子的哲學—天道觀〉,《孔孟月刊》,第三十一卷第八期,1993年4月。
指導教授 王邦雄(Pang-Shiung Wang) 審核日期 2003-1-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