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8124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4 、訪客IP:3.16.69.143
姓名 王鍾山(Joshua W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哲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自我意識的自立性問題:由四因說詮解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之主奴關係
(The Problem of Independence of Self-consciousness: Interpret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rd and Bondsman" in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by the Doctrine of the Four Causes)
相關論文
★ 高達美《真理與方法》中的有限性與否定性★ 中世紀羅斯文獻的哲學詮釋學分析
★ 此有之教化:從《存有與時間》至《真理與方法》闡發生命教育之存有學向度★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對「神存在論證」之省思
★ 笛卡爾《沉思錄》我思與上帝存在之關聯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論文乃是針對黑格爾的第一本出版著作《精神現象學》之「主奴關係」段落進行詮釋與理解。眾所周知這個段落引發了巨大的效應歷史。本文企圖在西洋哲學史的脈絡之下,直接面對黑格爾此處的文字,以傳統之實體概念為出發點,四因說作為分析方法,探究在個別的自我意識之發展過程之中,能否發展至黑格爾所謂的作為對己存有之被承認狀態,也就是說,成為一自思其自身且不依賴它者之自立或自因實體,以至於能成就自我意識之真理要求。
筆者以為,上述之真理要求,乃是黑格爾於《精神現象學》之中所安排的一自然性意識的立場,而並非黑格爾的想法,也就是說,黑格爾並不要求個別的自我意識之作為一自立實體方為真理。然在《精神現象學》之中,自然性意識便自行構作出此一自以為真的知識型態,然實則對我們或黑格爾而言乃一不實在的知識,其完備化的結果便是實現近代哲學所要求的觀念論式的實體形上學。因而,黑格爾便藉由其貫穿於整個《精神現象學》之意識實行底方法──所謂的辯證性經驗──來對此一觀念論式的實體形上學之實現化加以批判。簡單地說,即是在兩個個別的自我意識之架構中──即所謂的主體際性──並不展開所謂的承認底運動,反而因其欲望之優先性而展開生死鬥爭,以至墮入主奴關係。而這兩個經驗將顯示自我意識並不能於質料與變化上具有自立性,反倒顯示其非自立性。因而自我意識並不能達到共同被承認與相互承認,主體際性並不能因而提昇為一主體際性統一體,因而可謂觀念論式的實體形上學之破產,或自我意識實體化自身之絕望。
然而,因著奴僕之以主人為對象、畏懼死亡且勞動的發展,藉由奴僕對生命概念的重新體認,奴僕得到了反轉,黑格爾亦重新對上述問題加以釐清與轉化。在以畏懼且服侍主人之勞動過程中,自我意識顯示了其能在目的方面作為自因,而在以敬畏且陶成之勞動中,自我意識顯示了其能在形式方面作為自因,因而奴僕底自我意識能經此顯現出其目的與形式方面的自立性。且經由畏懼死亡,奴僕轉而能藉由敬畏生命背後的主此一新教倫理的轉介而過渡至斯多葛意識對於自然、普遍理性或命運之服從,以至於黑格爾態轉化此問題而朝下一個問題加以開展,即自我意識之內在自由如何可能之問題。自然性意識遂得以發展至下一階段。
*本論文含有部分希臘文Sgreek之true type字型,若您的電腦並非安裝此套字型,在使用電子檔閱覽或列印的時候可能會在希臘文的地方出現亂碼。您可以在http://www.silvermnt.com/fonts.htm這個網址上下載sfonts20.exe這個安裝軟體,於電腦中點選後便可自行安裝。
關鍵字(中) ★ 承認
★ 念論式實體形上學
★ 畏懼
★ 勞動
★ 生死鬥爭
★ 主奴關係
★ 生命
★ 自我意識
★ 死亡
★ 四因說
★ 黑格爾
關鍵字(英) ★ G. W. F. Hegel
★ self-consciousness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rd and bondsman
★ life-and-death struggle
★ life
★ death
★ recognition
★ idealistic substantial-metaphysics
★ dread
★ work
★ the doctrine of the four causes
論文目次 論文提要 II
誌謝辭 III
凡例 V
目錄 VI
第一章 導論 1
A. 本文之論題之動機與進行之方法 2
B. 對於文本的初步概覽 4
第二章 意識與自我意識之導論性架構發展式揭示 15
第一節 簡介意識結構及其辯證性經驗的初步過程 15
A. 簡述自然性意識底基本結構 16
B. 簡述意識底辯證性經驗 18
第二節 個別的自我意識原初結構 21
A. 自我意識底“知識─對象”二元結構 22
α. 意識與自我意識之區別 22
β. 從兩種模式看對象符合於真理概念 25
γ. 「我」作為對象所可能引發之問題 28
B. 對費希特「智性直觀」(Intellektuelle Anschauung)之批判以揭示「我」作為意識之“純粹知識活動”之真理要求 29
α. 對於經驗意識之反省所提出的先驗我理論,衍接哲學史之問題發展脈絡 29
β. 對「智性直觀」理論之批判 32
C. 「我」之作為經驗我與先驗我底統一體而具有否定者底特徵 33
第三節 對象之為生命的原初界定 35
A. 意識與對象之雙重反身揭示出對象作為無限性運動的生命 36
α. 雙重性對象作為生命所具有的反身性 36
β. 生命與無限性運動 38
B. 簡述生命底界定性 42
C. 對著自我意識的生命與自我意識的生命 44
第四節 欲望結構與精神實體之揭示 47
A. 欲望及其辯證法 47
α. 欲望為自我意識所建立的意識自身確定性 48
β. 欲望底辯證法 49
γ. 欲望對意識自身確定性的否定 50
B. 對象底自立性與否定性之矛盾綜合,僅僅作為另一自我意識方為可能 51
α. 對象底自立性與否定性 52
β. 自我意識之結構發展,唯有對著另一自我意識才得以實現 53
C. 精神實體作為整體結構 55
α. 對象作為另一自我意識所呈現出之整體結構 55
β. 整體結構乃作為精神實體之結構 57
第五節 小結:精神實體作為自我意識實體,問題的開展 59
第三章 自我意識在自立性實體之要求下展開為承認底運動 64
第六節 對「我」的認知與承認底運動的單方面描述 64
A. 「被承認」之真理要求唯在精神統一體運動中方能達成 65
B. 「承認底運動」之單方面的“走出─揚棄─返回” 67
α. 對單方面運動之概述 68
β. 對關鍵的「揚棄」作用加以分析 69
第七節 雙重化作用與承認之為相互承認 72
A. 個別的自我意識的行動之雙重化 73
B. 承認之為相互承認 76
第八節 小結:承認運動作為自我意識實體化要求之在己的本質 79
第四章 個別的自我意識作為自立實體的初步絕望,自我意識作為質料因之自因之否定:生死鬥爭之經驗 82
第九節 “欲望─生命”架構的優先性與生死鬥爭的展開 82
A. 以欲望為其優先的自我意識整體結構作為展開承認底運動之架構 82
B. 生死鬥爭對欲望底自我意識之必要性 87
第十節 死亡底確定性與主奴關係的展開 92
A. 關於死亡的經驗:從一死到全死 92
B. 改以生命為本質的自我意識成為奴僕 95
第十一節 小結:自立實體之自因?從質料方面來分析 98
第五章 個別的自我意識作為自立實體的徹底絕望,自我意識作為運動因之自因之否定:主奴關係底主人狀態 102
第十二節 主、奴、物的三角權力關係,從直接性到間接性 102
A. 主人之實現自身,從與奴僕及物兩者的直接關係開始 102
B. 主人之作為主人,分別與奴僕與物兩者之間接關係 104
α. 主人藉由物宰制奴僕 105
β. 主人藉由奴僕得以享受物 106
C. 由欲望來分析「物底自立性」 107
第十三節 片面且非等同的承認與主人狀態的反轉 109
第十四節 小結:自立實體之自因?從變化方面來分析 115
第六章 非自立的自我意識底自立性,自我意識作為目的因與形式因之自因狀態:奴僕狀態 119
第十五節 畏懼主與服侍主的自我意識 119
A. 以主人為其對象的奴僕顯示其純粹知識活動底存在 119
B. 對死亡的畏懼令自我意識走出自身 120
C. 對主人的服侍令自我意識揚棄它者 123
第十六節 勞動底陶成:奴僕所通往的“解放”之路 126
A. 勞動陶成獨立性,依欲望底辯證法加以分析 127
B. 陶成物之形塑活動,自我意識之超克對死亡之畏懼而返回自己 129
C. 向自由過渡之解放 133
第十七節 小結:敬畏的非自立的實體之自因?從目的與形式方面來分析 135
A. 奴僕意識作為目的因之自因 136
B. 奴僕意識之作為形式因之自因 138
C. 非自立的自我意識之自由,從新教倫理到斯多葛意識 140
第七章 開放性結論 144
A. 本論文之總結回顧 144
B. 主奴關係中之可應用發展之主題 146
C. 對「主奴關係」的效應歷史的一些回應 148
參考書目 153
參考文獻 原典
Hegel, G.W.F., 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 neu hrsg. Von H.-F. Wessels und H. Clairmont, Hamburg: Meiner, 1988
_____,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rans. A.V. Miller with Analysis of Text and Foreword by J.N. Findlay,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其他參考資料
Aristotle,《形而上學》,李真譯,台北:正中書局,1999。
Baumgartner. H. M., Kants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 Anleitung zur Lektüre, Freiburg/München: Verlag Karl Alber, 1985;李明輝譯,《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論》,台北:聯經,1988,頁91-92。
Copleston, F.,傅佩榮等譯,《西洋哲學史》(卷一)、(卷五)、(卷六)、(卷七),台北:黎明出版社,1786-1991;本套書譯自: A History of Philosophy,Vol.1, 5, 6, 7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 Co., Inc, 1962.
Descartes, R., Descartes: Philosophical Writings. A selection trans. and ed. by E. Anscombe and P. T. Geach,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A. Koyré.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71;本書此部分譯自:Principia philosophiae, I, LI.
_______,《第一哲學沉思集》,龐景仁譯,商務印書館,北京:1998;本書譯自:Les Meditations Metaphysiques: 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 Œuvres de Descartes, Paris: publiées par Charles Adam et Paul Tannery, 1896-1913/1956.
Düsing, K.,王樹人譯,《黑格爾與哲學史──古代、近代的本體論與辦證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本書譯自:Hegel und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Ontologie und Dialektik in Antike und Neuzeit, Darmstadt: Wissenschaftliche Buchgesellschaft, 1983.
Gadamer, H.-G., Gesammelte Werke, Bd.1: Wahrheit und Methode: Grundzüge einer philosophischen Hermeneutik, Tübingen: Mohr, unveränd. Taschenbuchausgabe 1999;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化,1993。
_______, “Die Dialektik des Selbstbewußtseins”, in Gesammelte Werke, Bd.3, Tübingen: Mohr, unveränd. Taschenbuchausgabe 1999; “Hegel’s Dialectic of Self-consciousness”, in: P. Christopher Smith(trans.), Hegel’s Dialectic: Five Hermeneutical Studies,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6.
Hegel, G.W.F.,王太慶,賀麟譯,《哲學史講演錄》卷二、卷四,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本書譯自:Vorlesungen 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Herausgegeben von Hermann Glockner, Fr. Frommanns Verlag (H. Kurtz), Stuttgart: 1928.
_______, On Christianity: Early Theological Writings, trans. T. M. Knox,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61;賀麟 等譯,《黑格爾早期著作集》(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Kant, I., trans. N. K. Smith, Immanuel Kant’s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London and Basingstoke: Macmillan and CO LTD., 1929(1964).
Kojève, Alexandre, Allan Bloom(ed.), James H. Nichols, Jr.(trans.), 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Hegel: Lectures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assembled by Raymond Queneau,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0.本書節譯自:Introduction à la Lecture de Hegel (2d ed.), Paris: Gallimard, 1947.
Marx, K.,〈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節選)﹝異化勞動和私有財產﹞〉,收錄於《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一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版),頁39-53。
Spinoza, Baruch de,賀麟譯,《倫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2版);本書譯自:Ethic, trans. W. H. White,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7(4ed.).
Strauss, Leo,申彤譯,《霍布斯的政治哲學:基礎與起源》,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頁66-70;本書譯自: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Hobbes: Its Basis and Its Genesi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3.
Windelband, W.,羅仁達譯,《西洋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1998﹝民87﹞,頁453;本書譯自:Lehrbuch der Geschichte der Philodophie, Tübingen (1892¹), 1950.
唐君毅,《哲學概論》﹝下冊﹞,收於《唐君毅全集》(卷22),台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4,頁616。
陸敬忠,〈手段乎?道路乎?黑格爾對方法式認識論之批判及新方法典範之革命──《精神現象學》「導論」部分之詮釋〉,於《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七期,台北:政治大學哲學系,民90年,頁127-180。
指導教授 陸敬忠(Jing-Jong Luh) 審核日期 2003-7-1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