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812401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6 、訪客IP:3.17.28.48
姓名 曾美珠(Mei-chu Ts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哲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牟宗三對「美善衝突」的解決
相關論文
★ 《道德經》「無為而治」意蘊之探析★ 《莊子》苦樂觀的現代詮釋
★ 安心之道探究--以《大乘起信論》為依據的哲學詮釋★ 論《維摩詰經》之入世精神-以現代「人間佛教」思想為說明
★ 韓非法思想研究★ 從羅蘭.巴特符號學觀點論普普藝術︰以安迪.沃荷作品為例
★ 儒學文化精神溯原 以《論語》之「孝道」、「學★ 從《精神現象學》主奴之爭一節中看欲望詮釋的可能性
★ 《莊子》主體觀探究— — 「復性」與「氣化」為核心的存有論詮釋★ 對非人類物種的倫理反思:從價值理論探討人類應有的態度
★ 探究Hans Küng之「全球倫理」的 「可普遍性」與「可實踐性」★ 論海德格對技術本質之反思 ——對技術本質之派生關係與其本源現象之溯源作一種詮釋之嘗試
★ 對當代西方倫理學中代理孕母爭議的一個「性別倫理」之省思★ 鄰避現象之環境倫理涵義:以效益主義環境正義考察為例示
★ 動物的道德地位:Singer的效益主義進路動物的道德地位考察★ 從Tom Regan的動物權利觀探究台灣流浪犬問題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這篇論文的核心重點主要是要去探討牟宗三先生如何以「真美善之合
一說」與「真美善之分別說」及其之關係和「無相原則」去解決「美善之
衝突」。
而在此也要強調美與善未必會衝突,而會造成衝突,牟宗三先生認為
一定有其原因,也就是說,有一個前提。而牟先生的說法,又主要是針對
康德之立論而發的,所以我們會將重點放在去檢討這兩人之說法上。
牟宗三先生認為康德在美學上「美是道德底象徵」與「以『合目的性』
做為『審美判斷』之超越原則」的說法,不但無法解決其溝通兩界之任務,
反而會在理論之論說上引起「美善之衝突」。所以牟先生分別從「真美善
分別說」與「真美善合一說」及其關係與「無相原則」對康德之說法進行
修正以解決其說法所可能引起之「美善衝突」。
因此,本論文將先探討,康德在美學上「美是道德底象徵」與「以『合
目的性』做為『審美判斷』之超越原則」的說法之真正義函以及其可能引
起之「美善衝突」。然後分析牟先生「真美善分別說」與「真美善之合一
說」及其關係與「無相原則」之義涵,及其去解決康德說法所引起之「美
善衝突」。
其後,是針對牟宗三先生之說法進行檢討,分成二方面:(一)就其
對康德說法之理解與批評(二)就其提出的「美善衝突」的解決之說法本
身。
最後,就是針對牟宗三先生分別從「真美善分別說」與「真美善合一
說」及其關係與「無相原則」對康德之說法進行修正以解決其說法所可能
引起之「美善衝突」之說法,其在美學上的價值與可能引發之美學新議進
行說明
關鍵字(中) ★ 審美判斷
★ 合目的性原則
★ 美是道德底象徵
★ 無相原則
★ 美善衝突
★ 真美善分別說
★ 分別說
★ 非分別說
★ 真美善合一說
關鍵字(英) ★ 
★ 
論文目次 導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研究梗概 3
(二)學術動機4
(三)學術目的7
第二節美學史上「美善關係」之整理與回顧9
(一)美學史上有關美(藝術)與善(道德)關係之分類區分11
(1)依派別來區分11
(2)從「創作者」、「藝術品」、「觀賞者」與「道德」之關係來區分13
(二)「美」(藝術)與「善」(道德)的關係及其可能衝突之初步分析14
第三節與論文相關的學術研究現況分析16
(一)研究牟宗三先生美學的現況分析16
(二)康德美學的研究現況分析19
(三)「美善衝突」議題的研究現況分析21
第四節研究方法與步驟26
(一)研究方法26
(二) 研究步驟28
第一章康德美學理論中引起「美善衝突」的分析⋯⋯⋯29
第一節康德「美是道德底象徵」之涵義及其理論可能造成
之「美善衝突」分析29
(一)康德「美是道德底象徵」之涵義29
(二)康德「美是道德底象徵」說法所可能引起的「美善衝突」問題分析
36
第二節康德以「合目的性原則」作為「審美判斷」之超越原則之涵
義及其說法可能造成的「美善衝突」問題分析39
(一)康德以「合目的性原則」作為「審美判斷」之超越原則的義涵分析
40
(二)康德以「合目的性原則」作為「審美判斷」之超越原則說法可能引
起之「美善衝突」問題分析51
第二章牟宗三「無相原則」、「真美善分別說」、「真美善合
一說」以及其關係之義涵說明54
第一節牟宗三的「分別說」與「非分別說」54
(一)「分別說」與「非分別說」的意義、特質和作用55
(二)「分別說」與「非分別說」的關係57
第二節真美善之分別說與合一說及其關係59
(一)真美善分別說之涵義60
(二)真美善合一說之涵義62
(三)真美善分別說與合一說之關係的涵義64
第三節牟宗三對「無相原則」作為「審美判斷」之超越原則之
說明67
第三章牟宗三對「美善衝突」的解決與其在美學上的價值
和其可能引發之美學新議70
第一節牟宗三對「美善衝突」的解決以及其說法的檢討72
(一)牟宗三從「真美善分別說」與「真美善合一說」以及其關係對「美
善衝突」所做之解決72
(二)牟宗三從「無相原則」對「美善衝突」所做之解決79
(三)就牟宗三對康德理論所做的批評與修正的檢討82
(1)就牟先生對康德理論之批評82
(a)牟先生對「美是道德底象徵」的詮釋檢討83
(b)牟先生對康得「以『合目的性原則』作為『審美判斷』之超越原則」的詮
釋檢討
(2)就牟先生提出的修正後之說法90
第二節牟宗三對「美善衝突」解決之思想在美學上的價值90
(一)有關「美善衝突」之學術研究成果的檢討90
(二)從「美學的角度」看牟宗三對「美善衝突」解決的美學價值92
第三節牟宗三對「美善衝突」解決之思想所可引發之美學新
議95
結論98
引用以及參考之書目100
參考文獻 中文引用書目(依筆劃順序)
二程
《二程語錄》(收於《正誼堂全書》本)
王永照
1984 《蘇軾論稿》(台北:萬卷樓出版)
朱熹
《朱子語類》(8) 宋黎靖德編(台北:文津出版社)
牟宗三
1993 《佛性與般若》上、下冊(台北:學生書局,五刷)
《認識心之批判》上、下冊(台北:友聯出版社,初版)
1997 《四因說演講錄》,盧雪崑錄音整理(台北:鵝湖出版社,
再版)
1994 《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六刷)
牟宗三譯
1986 康德《純粹理性之批判》上、下冊(台北:學生書局,二刷)
1992 康德《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學生書局,三刷)
1993 康德《判斷力之批判》上、下冊(台北:學生書局,初版)
朱光潛
1987 《文藝心理學》(台北:金楓出版社)
1983 《西洋美學史》(台北:漢京出版社)
唐君毅
2001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中國文化與世界》,唐君毅先生全集,卷四
(台北:學生書局)
楊祖漢
1998 《當代儒學思辨錄》(台北:鵝湖出版社,初版)
Charles Chadwick 著,張漢良譯顏元叔主譯
1981 《象徵主義》(台北:黎明文化出版事業,再版)
Frederick Copleston 著,傅佩榮譯
1989 《西洋哲學史—第一卷希臘與羅馬》(台北:黎明文化出版事業,
再版)
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主編
1995 《文學與美學—當代中國美學之省思》第四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初版)
趙雅博
1983 《中外藝術創作心理學》(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西文引用書目(依字母順序)
Crowther, Paul,
1993 Art and Embodiment: From Aesthetics to Self-Consciousnes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Dickie, George,
1997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An Analytic Approac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aton,Marciated Maelder
1988 Aesthetics and the Good Life :The Aesthetic and Ethical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
Heidegger, Martin,
1962 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s, trans. James Churchill, Bloomington
and Lond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Langer, Susanne K.,
1973 A Modern Book of Esthetics: An Anthology, eds. Melvin Rader, New York: 。
J‧H‧Bernard 著
1975 kant`s critique of judgement (台北:馬陵出版社)
Jerrold Levinson 等著
1996 Aesthetic and eth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ul Guyer 著
1996 kant and the Experience of Free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eppard, Anne,
1998 Aesthe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ar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引用之期刊與論文(依筆劃順序)
尤煌傑
1995 <藝術與道德:中、西美學類型比較研究>(收於《輔仁學誌》)
巴東
2002 <論中國知識界傳統與藝術界的隔——道德與藝術之範疇分際>
(上、中、下)(收於《鵝湖月刊》,第321-323 期,台北:鵝湖出
版社)
文潔華
1997 <從對康德〝判斷力之批判〞之批判到道家〝智的直覺〞—牟宗三
論審美經驗的起源>(此文發表於由東方人文基金會等所主辦的「第
四屆當代新儒學國際會議」中)
牟宗三
1995 <善的分別說與合一說>,樊克偉錄音整理。(收於台北:《鵝湖月
刊》,287 期)
2000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三、八),盧雪崑錄音整理。(收於台
北:《鵝湖月刊》,305 期)
李淳玲
1996 <康德美感判斷的思索>(收於《鵝湖學誌》,第十九期。台北:鵝
湖出版社)
1997 <康德美學——解讀「美是道德善的象徵」>(發表於史丹福大學
「中國哲學與文化的現代詮釋」學術研討會上)
2001 <審美判斷先驗原則的再商榷—『主觀合目的性』失意只嗎?>(此
文發表於由東方人文基金會等所主辦的「第六屆當代新儒學國際會
議」中)
林安梧
1995 <審美判斷與歷史性思考>(此文收於林安梧著《契約、自由與歷
林慧宜
1998 <崇高的發展——從康德前到康德後>(東海哲研所,碩論)
祝東力
1995 <康德與美學史>(收於《哲學雜誌》,第14 期)
黃允中
1994 <康德美學研究>(政大哲研所,碩論)
陳懷恩
1987 <藝術與道德——孔子論美與善的關係>(東海哲研所,76 年碩論)
翟本瑞
1988 <自然與自由—康德論因果與目的論> (收於《鵝湖月刊》第期。
台北:鵝湖出版社)
劉昌元
1991 <論康德對美的分析>(收於《鵝湖月刊》第期。台北:鵝湖出
版社)
黃振華
1998 <康德的美學>(收於《鵝湖月刊》第期。台北:鵝湖出版社)
1994 <康德哲學中『一心開二門』的思想>(收於李明輝編《當代新儒
家人物論》一書。台北:文津出版社)
蔡瑞霖
1996 <當代中國美學之理想主義的困境——試論新儒家通於康德之美學態
度>(收錄於《文學與美學》(四),台北:文史哲出版)史性思維》
一書。台北:幼獅出版社)
鄺錦倫
2001 <牟宗三與圓教問題>(此文發表於由東方人文基金會等所主辦的「第
六屆當代新儒學國際會議」中)
謝仲明
1991 <儒學與藝術>(收於謝仲明著《儒學與現代世界》一書中。台北:
學生書局)
謝大寧
1998 <美學判斷的超越原則>(收錄於《文學與美學》(四),台北:文
史哲出版)
1999 <美善的分別說與合一說>(此文發表於由東方人文基金會等所主辦
在山東的「第五屆當代新儒學國際會議」中)
關子尹
1976 <判斷力批判與康德超驗哲學之完成>(上、中、下)(收於《鵝湖
月刊》第7-9 期。台北:鵝湖出版社)
蕭振邦
1996 〈美感與道德的分際──唐君毅與卡爾美學觀之比較〉輯於中國文化
大學哲研所主編,《東西哲學比較論文集.第二集》。(台北︰華岡出
版社,初版。)
1995 〈系統學建構之可能︰以唐君毅美學思想為核心的考察〉,刊於國立
中央大學《人文學報》,中壢︰國立中央大學,頁49∼70。
1995 〈由孔子的美學觀探究中國「唯美」的初始模式〉,輯於淡江大學中
文研究所主編,《文學與美學.第五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初
版,頁155-184。
中文參考之書目
牟宗三
1996 《現象與物自身》(台北:學生書局,五刷)
1996 《圓善論》(台北:學生書局,二刷)
1993 《才性與玄理》(台北:學生書局,八版,台七刷)
1995 《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第六刷)
1993 《五十自述》(台北:鵝湖出版社,再版)
唐君毅
2001 《唐君毅先生全集》(台北:學生書局)
徐復觀
1989 《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
朱光潛
1988 《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台北:天工,初版)
1987 《西方美學的源頭》(台北:金楓,初版)
1987 《狂飆時代的美學》(台北:金楓,初版)
曹俊峰
2001 《康德美學引論》(大陸:天津教育出版社,二刷)
亨利‧E‧阿利森著陳虎平譯
2001 《康德的自由理論》(大陸:遼寧出版社,初版)
李澤厚
1996 《批判哲學的批判—康德述評》(台北:三民書局,初版)
勞承萬等著
2001 《康德美學論》(大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初版)
朱志榮
1997 《康德美學思想研究》(大陸:安徽人民出版社,初版)
約翰‧華特生著書卓民譯
2000 《康德哲學講解》(大陸: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初版)
嚴雲受劉鋒杰著
1995 《文學象徵論》(中國:安徽出版社,初版)
何欣著
1996 《現代歐美文學概述——象徵主義至二次大戰》(台北:國立編譯
館,初版)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
1991 《文學與美學》第二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初版)
St.Thomas Aquinas 著孫振青譯
1994 《亞里斯多德形上學》上下二冊(台北:明文書局,初版)
謝仲明
1991 《儒學與現代世界》(台北:學生書局,再版)
龔鵬程編著
1998 《美學在台灣的發展》(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出版,初版)
王函
2002 《禮記‧樂記之道德形上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初版)
蔣孔陽
1987 《德國古典美學》(台北:谷風出版社,初版)
凱瑟琳‧埃佛雷特‧吉爾伯特與赫爾穆特‧庫恩著夏乾豐譯
1989 《美學史》上、下冊(大陸:上海譯文出版社,初版)
李澤厚
1996 《美學論集》(台北:三民書局)
李明輝主編
1997 《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西文參考書目
Edited by Carolyn Korsmeyer
1998 Aesthetic :the Big Question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Ted Cohen & Paul Guyer
1980 Essays in Kant`s Aesthetic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ohn Andrew Bernstein
1980 Shaftesbury ,Rousseau ,and Kant 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es‧
Dieter Henrich
1992 Aesthetic Judgment and the Moral Image of the World :studies in kan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指導教授 蕭振邦(Jenn-bang Shiau) 審核日期 2003-7-1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