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8125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2 、訪客IP:3.137.218.215
姓名 徐大智(Ta-Chih H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戰後台灣平埔研究與族群文化復振運動:以噶瑪蘭族、巴宰族、西拉雅族為中心
相關論文
★ 戰後台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 朴子-一個近海街市的歷史變遷
★ 殖民主義與體育 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 黨團、軍事與教育-一九五○年代學生軍訓進入校園之研究
★ 日治時期蕃童教育所之研究(1904-1937年)★ 台北市公共巴士之發展 (1912-1945年)
★ 埔里酒香‧酒鄉埔里─埔里酒產業之發展(1917-2000)★ 桃園閩客族群與地方政治關係的歷史探討 (1950-1996)
★ 蘆洲:一個長期環境史的探討(1731-2001)★ 台北咖啡館之研究---以文人活動為中心的探討(1949-1989)
★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之研究(1908-1935)★ 台灣棒球運動之研究(1920~1945年)
★ 日治時期臺灣治水事業之研究★ 台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
★ 臺灣海關艦艇移撥海岸巡防署之研究★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將以文本的綜合、歸納與比較來分析戰後平埔研究的發展與當代平埔族群文化復振運動的關係。其次,以噶瑪蘭族、巴宰族與西拉雅族三個相關研究成果最豐富的部族為例,來探討、比較其族群文化重建、自我意識凝聚的基礎、特質與過程。
平埔族群長期以來,在台灣漢人文化的衝擊之下,居於社會邊緣,其文化、人口迅速凋零,時至今日,隨原住民意識抬頭與本土運動潮流,平埔族群積極展開文化重建與自我意識凝聚,然而這些活動背後除了有學界的研究來協助重構其文化,再者還加上族人的集體記憶來強化該族之我群認同,進而爭取其權益。而在這一連串的活動過程中,各族群的文化發展取向以及其訴求重點並不盡相同,所呈現出來的發展特色亦不同,形成台灣社會平埔文化運動的多元面貌。
台灣平埔族群文化復振運動自八○年代以來,發展至今漸獲各方重視與奧援而陸續獲得初步成果;而其族群文化活動則仍在持續進行著。審視近年來平埔族群的文化復振過程,可以發現到族群意識的醒覺在本土文化潮流的帶動下,在台灣社會中迅速蔓延;文史工作者與學界的研究結合地方人士之「集體記憶」,成為族群文化重建、「還原」之基礎與推手。而各族群在歷史的變遷及其各異的族群際遇下,保留了不同的文化元素,是以在其文化重建過程中亦各自呈現出不同的文化特質,而在文化復振運動中以不同的文化型態、重建模式,尋求自我族群之定位以及傳統文化之延續。
透過這三個族群的分析,本文除探討其族群變遷、相關研究成果與其文化復振關係之外,並進一步檢視這些族群文化復振運動之特質及其成果之關聯性。因此在史料運用方面,包括相關文獻史料、戰後平埔研究各面向之研究成果外,並佐以相關的訪查資料與訪談紀錄。
關鍵字(中) ★ 平埔族
★ 復振運動
★ 族群文化
關鍵字(英) ★ the Plains Aborigines
★ Revitalization Movements
★ ethnic culture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一、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二、研究範圍與時間斷限.....................3
三、名詞解釋、概念之指涉....................4
四、研究回顧..........................11
五、研究方法與史料運用.....................13
六、論文章節安排........................14
第二章 噶瑪蘭族(Kavalan)的文化復振................17
第一節 噶瑪蘭族群的變遷...................17
第二節 文化復振之機制....................26
第三節 文化展現與族群運動..................47
小結 .............................56
第三章 巴宰族(Pazeh)的文化復振 ................59
第一節 巴宰族群的變遷 ....................60
第二節 文化復振之機制.....................69
第三節 教會組織與文化復振...................84
小結..............................90
第四章 西拉雅族(Siraya)的文化復振 ................91
第一節 西拉雅族的變遷....................91
第二節 文化復振之機制....................111
第三節 再見西拉雅之祀壺文化..................116
小結 .............................121
第五章 結 論...........................123
參考書目..............................126
附錄
附錄一:花蓮縣新社國小鄭老師訪談紀錄................142
附錄二:「公議同立合約字」契約文件.................143
附錄三:「思保全招派開墾永耕字」契約文件..............145
附錄四:「承管埔地合同約字」.....................146
附錄五: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新聞稿.................150
附錄六:苗栗縣三義鄉鯉魚潭巴宰族潘大州先生訪談紀錄.........152
附錄七:〈平埔認同的建構──李君章先生訪談紀錄〉...........157
表目次
表1-1:平埔族族群分類對照表.....................7
表2-1:宜蘭縣政府文史活動、計畫一覽表 ...............39
表2-2:《宜蘭文獻叢刊》出版一覽表..................44
表2-3:《宜蘭縣史系列》出版書目...................46
表2-4:噶瑪蘭、哆囉美遠兩系統Palilin儀式之比較 ...........51
表3-1:巴宰族社群一覽表 ......................60
表3-2:岸裡社助官參戰暨受封賞表 ..................62
表3-3:巴宰族社群遷移、聚落表 ...................69
表3-4:埔里巴宰七社族社群宗教分布表 ................86
表3-5:巴宰社群教會信徒結構表 ...................88
表4-1:西拉雅族社群一覽表 .....................93
表4-2:清代初期西拉雅社群社學設立與發展之概況表..........108
圖目次
圖2-1:〈噶瑪蘭族復名陳請書〉之一..................54
圖2-2:〈噶瑪蘭族復名陳請書〉之二..................54
圖2-3:〈噶瑪蘭族復名陳請書〉之三..................5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史料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9月。
王世慶,張偉仁等編,《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台北:環球,1977年。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江日昇,《臺灣外紀》,台北:眾文圖書,1979年3月。
沈有容輯,《閩海贈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5月。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周鍾瑄,《諸羅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岸裡大社文書出版編輯委員會,《國立臺灣大學藏岸裡大社文書》,台北:國立臺灣大學,1998年3月。
郁永河,《裨海紀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9月。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陳培桂,《淡水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姚瑩,《東槎紀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6月。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9月。
楊英,《從征實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8月。
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編,《臺灣中部地方文獻資料(一)(二)(三)(四)(五)》,收於《臺灣文獻》第三十四卷第一期至第四期、第三十五卷第一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3月-1984年3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7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硃批奏摺選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6月。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高宗實錄選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6月。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蔣毓英,《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二)、專書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1997年4月。
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台北:巨流,1999年9月。
王嵩山,《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2001年7月。
王銘銘,《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6月。
孔文吉,《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台北:前衛,2000年9月。
尹章義,《台灣開發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12月。
甘治士著,甘為霖英譯,李雄揮漢譯,《荷據下的福爾摩莎》,台北:前衛出版社,2003年,6月。
白曉紅譯,Chris Harman著,《民族問題的重返》(The Return of National Question),台北:前衛,2001年12月。
石萬壽,《台灣的拜壺民族》,台北:臺原出版社,1990年6月。
江樹生譯注,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第三冊,台南:台南市政府,2000年1月、2003年12月。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台中:臺灣省文獻會,1991年6月。
伊能嘉矩,《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台灣通信〉選集》,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1996年9月。
伊能嘉矩,《台灣踏查日記》(上)、(下),楊南郡譯註,台北:遠流,1996年11月。
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4月,三版。
杜正勝,《走過關鍵十年(上)》,台北:麥田,2000年9月。
李亦園,《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1982年,4月。
李壬癸,《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宜蘭:宜蘭縣政府,1996年10月。
李壬癸編,《高雄縣南島語言》,高雄:高雄縣政府,1997年4月。
李金梅譯,Ernest Gellner 著,《國族主義》(Nationalism),台北:聯經,2000年1
月。
李金梅、黃俊龍譯,Ernest Gellner 著,《國族與國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台北:聯經,2001年1月。
林衡道等編,《臺灣史》,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94年5月。
林文龍,《台灣中部的開發》,台北:常民文化,1998年5月。
林美容,《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台北:前衛,1996年8月。
林修澈等,《噶瑪蘭族的人口與分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3年3月。
林英津,《巴則海語》,台北:遠流,2000年,3月。
林淑雅,《第一民族: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憲法意義》,台北:前衛,2000年4月。
洪祖培主編,《臺灣醫學會雜誌總目錄》,臺北:臺灣省醫學會,1987年。
洪敏麟整修,《臺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第一冊,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6月。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年4月。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6月。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下)》,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年6月。
洪麗完編撰,《台灣古文書專輯》(上)、(下),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洪麗完,《台灣中部平埔族:沙轆社與岸裡大社之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97年6月。
洪麗完,(編著)《台灣中部平埔族群古文書研究與導讀:道卡斯族崩山八社與拍瀑拉族四社》(上)、(中)、(下),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2年7月。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年,3月。
施正鋒編,《族群政治與政策》,教授論壇專刊,台北:前衛,1997年6月。
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前衛,1998年7月。
施正鋒,《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2000年8月。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4月。
納日碧力戈譯,Paul Connerton.著,《社會如何記憶》(How Societies Remember),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灣回顧與展望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年9月。
夏黎明、呂理政編,《族群歷史與空間:東臺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2000年3月。
郭輝重譯,村上直次郎原譯,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一、二冊,台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翁佳音,《異論臺灣史》,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年2月。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年7月。
曹永和、黃富三主編,《臺灣史論叢》,台北:眾文出版社,1980年。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10月。
郭春暉編著,《認識平埔族》,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8月,二版。
許世楷、施正鋒、布興‧大立編,《原住民族人權與自治》,台北:前衛,2001年9月。
陳立德、邵信慧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鯉魚潭(內社)教會設教一百三十週年紀念特刊》,苗栗:鯉魚潭(內社)基督長老教會,2002年,7月。
陳奇祿,《臺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聯經,1992年,10月。
陳炎正,《岸裡社史料集成》,豐原:豐原一週雜誌社,1979年。
陳炎正,《豐原市志初稿》,豐原:豐原市公所,1983年。
陳炎正,《臺中縣岸裡社開發史》,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86年,6月。
陳炎正,《神岡鄉土志(三‧另冊)》,台中:台中縣葫蘆敦文教協會,1999年。
陳柔森主編,葉婉奇譯,《重塑台灣平埔族圖像》,台北:原民文化,1999年1月。
陳柔森主編,《再見刺桐花開》,台北:原民文化,1999年7月。
陳秋坤、許雪姬主編,《台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1992年,12月。
陳秋坤,《清代台灣土著地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年12月,二版。
陳秋坤、洪麗完主編,《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1600-1900)》,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籌備處,2001年,4月。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8月。
陳梅卿,《宜蘭縣基督教傳教史》,宜蘭:宜蘭縣政府,2000年1月。
苗允豐,《花蓮縣志》,花蓮:花蓮縣政府,1957年。
張中復,《清代西北回民事變:社會文化適應與民族認同的省思》,台北:聯經,2001年6月。
許學仁、古月恆主編,《噶瑪蘭母語讀本首冊》試用本,花蓮:花蓮縣政府,1995年8月。
許學仁等編,《噶瑪蘭語學習手冊》,台北:教育部鄉土語言教材彙編委員會,1998年9月。
張炎憲、陳美蓉編,《台灣史與台灣史料》,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年12月。
張炎憲、陳美蓉編,《台灣史與台灣史料(二)》,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2年9月。
張炎憲主編,《歷史文化與台灣(四)》,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96年3月。
張恭啟譯,Julian H. Steward.著,《文化變遷的理論》(Theory of Culture Change: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台北:遠流,1998年4月。
張振岳,《台灣後山風土誌》,台北:臺原,1994年6月。
張振岳,《台灣後山西拉雅人物誌》,台北:常民文化,1996年5月。
張振岳,《噶瑪蘭族的特殊祭儀與生活》,台北:常民文化,1998年。
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2月。
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台灣》,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1991年6月。
張耀錡,《平埔族社名對照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文獻專刊,第二卷,第一、二期,另冊,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1年6月。
張耀錡,《臺灣省通志稿》卷八,同冑志,第一冊、第三冊,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5年。
程大學中譯,村上直次郎日譯,中村孝志校注,荷蘭東印度公司檔案,《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三冊,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年。
程紹剛譯註,《荷蘭人在福爾摩莎(1624-1662)》,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10月。
黃文博,《南瀛歷史與風土》,台北:常民文化,1995年。
黃美英,《文化的抗爭與儀式》,台北:前衛,1995年4月。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1993年。
黃裕美譯,Samuel P. Huntington著,《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台北:聯經,1997年9月。
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主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12月。
黃道琳譯,Ruth Benedict 著,《文化模式》(Patterns of Culture ),台北:巨流圖書,1983年2月。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調查,許翠華責任編輯,《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監察院調查報告書,台北:遠流,2001年4月。
黃應貴、葉春榮主編,《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年3月。
黃應貴主編,《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1986年10月。
溫振華,《高雄縣平埔族史》,高雄:高雄縣政府,1997年4月。
溫振華,《高雄縣土地開墾史》,高雄:高雄縣政府,1997年4月。
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3月。
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8月。
莊序平編,《赤山張氏族譜》,臺中:中華民族譜系研究中心張氏族譜編纂委員會,1984年,12月。
莊英章、潘英海、翁佳音、詹素娟合編,《臺灣平埔研究書目彙編》,中研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資料叢刊1,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年6月。
莊錫昌、孫志民編著,《文化人類學的理論架構》,台北:淑馨,1991年2月。
廖風德,《清代之噶瑪蘭》,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6月。
臺灣教會公報週刊編輯,《臺灣古早教會巡禮》,台南:人光,1997年1月。
鄧憲卿主編,《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4月。
劉枝萬,《南投縣沿革志開發篇稿》,南投:南投縣文獻委員會,1958年1月。
劉枝萬,《台灣中部碑文集成》,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劉益昌、潘英海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4月。
劉還月,《南瀛平埔誌》,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4月。
劉還月,《尋訪台灣平埔族》,台北:常民文化,1995年12月。
劉還月,《馬卡道民族誌》,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6月。
潘大和,《平埔巴宰族滄桑史》,台北:南天,1998年4月。
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6月。
潘朝成、劉益昌、施正鋒合編,《台灣平埔族》,台北:前衛,2003年5月。
潘繼道,《清代臺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台北:稻鄉,2001年4月。
葉春榮主編,《族群意識與文化認同: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大型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年9月。
衛惠林,《埔里巴宰七社志》,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1年。
賴永祥,《教會史話》(一)、(三)、(四),台南:人光,1990年4月、1995年8月、1998年2月。
鄭又平、王賀白、藍於琛譯,Ted Robert Gurr and Babara Harff 著,《國際政治中的族群衝突》(Ethnic Conflict In World Politics),台北:韋伯文化,2002年1月,重譯本。
盧嵐蘭譯,Norman Goodman著,《社會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台北:桂冠圖書,1996年12月。
錢永祥,《縱欲與虛無之上:現代情境裡的政治倫理》,台北:聯經,2001年12月。
謝世忠,《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87年11月。
謝世忠,《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4年。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7月。
戴國煇著,魏廷朝譯,《台灣總體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1月,二版。
簡炯仁,《台灣開發與族群》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8月。
簡炯仁,《高雄縣的開發與族群關係》,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6月。
簡炯仁,《屏東平原先人的足跡》,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4月。
簡炯仁,《高雄縣平埔誌》,高雄:高雄縣政府,2000年4月。
(三)、論文
1.期刊、專著論文
土田滋著、黃秀敏譯,〈平埔族各語言研究瑣記(上)〉,《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22期(1992.3),頁9-22。
土田滋著、黃秀敏譯,〈平埔族各語言研究瑣記(下)〉,《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23期(1992.6),頁26-42。
干治士著、葉春榮譯註,〈荷據初期的西拉雅平埔族〉,《臺灣風物》第44卷,第3期(1994.9),頁193-228。
中村孝志著、賴永祥譯,〈荷蘭人對臺灣原住民的教化〉,收入譯者專書《臺灣史研究》,台北:譯者,1970年10月,頁83-111。
中村孝志著、賴永祥譯,〈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臺灣的佈教〉,收入譯者專書《臺灣史研究》,台北:譯者,1970年10月,頁112-146。
中村孝志著、許賢瑤譯,〈荷蘭時代的探金事業補論-特別關於哆囉滿〉,《臺灣風物》第42卷,第4期(1992.12),頁206-238。
中村孝志著、許賢瑤譯,〈荷蘭統治下位於台灣中西部的Quataong村落〉,《臺灣風物》第43卷,第4期(1993.12),頁206-238。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等譯,〈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第44卷,第1期(1994.3),頁197-234。
王世慶,〈談清代臺灣蘭陽地區之農田水利開發史料〉,《臺灣文獻》,第39卷,第4期(1988.12),頁181-195。
王甫昌,〈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臺灣史研究》,第8卷,第2期(200.12),頁145-208。
王詩琅,〈新港社及卓猴、大傑顛社的播遷〉,《南瀛文獻》2:1-2,(1954.9),頁73-82。
尹建中,〈人類學與臺灣史蹟源流研究〉,《臺灣文獻》,第36卷,第3、4期(1985.12),頁1-9。
石再添等,〈濁大流域的聚落分布與地形之相關研究〉,《臺灣文獻》,第28卷,第2期(1977.6),頁74-94。
江家錦,〈從祀壺來談西拉雅的信仰〉,《南瀛文獻》3:1-2,(1955.12),頁16-27。
江家錦,〈西拉雅族的信仰〉,《台北文物》7:1,(1958.6),頁115-118。
宇驥,〈從生產型態與聚落景觀看臺灣史上的平埔族〉,《臺灣文獻》,第21卷,第1期(1970.3),頁1-18。
村上直次郎著、許賢瑤譯,〈荷蘭人的番社教化〉,《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6卷,第5期(2000.9),頁86-94。
余錦泉,〈宜蘭縣三星鄉平埔族之人口分析〉,《文獻專刊》,第2卷,第3、4期(1951.11),頁1-5。
沈乃霖,〈臺南縣平埔族之體質〉,《南瀛文獻》2:3-4,(1955.6),頁92-105。
沈乃霖,〈有關台南縣平埔族體質人類學之文獻資料〉,《南瀛文獻》,第29卷合刊,(1984.6),頁206-212。
沈乃霖,〈台灣平埔族體質人類學之研究史實〉,《南瀛文獻》,第41卷合刊,(1996.10),頁125-131。
宋文薰,〈「新港文書」之一新例〉,《文獻專刊》,第2卷,第3.4期(1951.11),頁23-26。
宋文薰、劉枝萬,〈貓霧薩社番曲〉,《文獻專刊》,第3卷,第1期(1952.5),頁1-20。
宋文薰,〈新港社祭祖歌曲〉,《台大考古人類學刊》,第7期(1956.5),頁59-68。
李壬癸,〈臺灣北部平埔族的分類及其語言根據〉,《臺灣風物》第41卷,第4期(1991.3),頁17-23。
李壬癸,〈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臺灣風物》第42卷,第1期(1992.3),頁211-238。
李壬癸,〈台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收入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1996年,頁43-68。
李壬癸,〈宜蘭縣境內的各種族群及其遷移歷史〉,收入《「宜蘭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5月,頁72-88。
李國銘,〈十七世紀中葉屏東平原的村落與記事〉,《臺灣史研究》第1卷2期(1994.12),頁109-130。
李筱峰,〈近三十年來臺灣地區大學歷史研究所中有關臺灣史研究成果之分析〉,《臺灣風物》,第34卷,第2期(1984.6),頁84-97。
阮昌銳,〈蘭陽平原上的噶瑪蘭族〉,《臺灣文獻》,第17卷,第1期(1966.3),頁22-43。
阮昌銳,〈宜蘭地區漢化的噶瑪蘭族初步調查〉,《臺灣文獻》,第20卷,第1期(1969.3),頁1-7。
吳新榮,〈南縣地名沿革總論〉,《南瀛文獻》2:1-2,(1954.9),頁37-43。
林美容,〈族群關係與文化分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1990),頁93-106。
林英津,〈巴則海語-埔里愛蘭調查報告〉,《臺灣風物》,第39卷,第1期(1989.3),頁182、186。
明立國,〈噶瑪蘭族Pakalavi祭儀歌舞之研究〉,收入《「宜蘭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5月,頁92-119。
明立國、劉碧榛、林翠娟,〈祭儀的序曲-噶瑪蘭族的subuli〉,《宜蘭文獻雜誌》第17期(1995.9),頁12-24。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西拉雅族的阿立祖信仰〉,張炎憲主編,《歷史文化與臺灣(二)》,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88年10月,頁317-330。
邱水金,〈禮失求諸野〉,《宜蘭文獻雜誌》第6期,(1993.11),頁52-60。
施添福,〈臺灣歷史地理研究劄記(一) ──試釋土牛紅線〉,《臺灣風物》,第39卷2期(1989.6),頁95-98。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1990.6),頁67-92。
施添福,〈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岸裡地域為例〉,收於黃應貴編,《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頁39-73。
施添福,〈清代臺灣岸裡地域的族群轉變〉,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頁301-332。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收於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頁33-112。
洪冰如,〈目加溜灣社考〉,《南瀛文獻》3:1-2,(1955.12),頁95-116。
洪麗完,〈大安、大肚兩溪間墾拓史研究(一六八三~一八七四)〉,《臺灣文獻》,第43卷,第3期(1992.9),頁165-260。
洪麗完,〈關於梧棲鐘藏古文書的幾點觀察〉,《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14期(1990),頁29-39。
洪麗完,1993,〈岸裡大社土官潘氏家族興替之考察──以鐘藏岸裡文書為中心〉,收於《中縣開拓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頁188-247。
洪麗完,〈一個中部拍宰族聚落的形成與變遷─以大社村為例〉,收於許雪姬編,《臺中縣建築發展──民宅篇》,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頁231-286。
洪麗完,1995,〈中部臺灣平埔族古神主:漢文化對拍宰族(Pazeh)的影響〉,《文化通訊》,11期,頁28-29。
洪麗完,〈二林地區漢人拓墾過程與平埔族群移居活動之探討〉,《臺灣史研究》第4卷1期(1997.6),頁49-96。
洪麗完,〈檔案利用與平埔研究:以日治時期之戶籍舊簿為中心〉,《臺灣文獻》第50卷1期(1999.3),頁17-74。
洪麗完,〈「從日治時期大社庄之地權移轉看岸裡大社之遷徙活動」研究計劃〉,《臺灣歷史學會通訊》,第6期(1998),頁63-66。
洪麗完,〈大社聚落的形成與變遷(1715-1945):兼論外來文化對岸裡大社的影響〉,《臺灣史研究》,第3卷,第1期(1997.7),頁31-96。
洪麗完,2000,〈中部平埔族群之歷史與文化:以拍瀑拉族牛罵社與巴宰族岸裡大社為中心〉,收於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臺灣中部地區平埔族群文物資料館社會文化資源調查計劃報告書」,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頁183-226。
洪麗完,〈異族接觸與南島民族之「文明化」:十八世紀後半葉岸裡社群社會文化之探索〉,發表於「國科會臺灣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6月28-29日。
根岸勉志著、陳乃蘗譯,〈噶瑪蘭熟番移動與漢族之殖民〉,《臺灣風物》,第14卷,第4期(1964.10),頁7-15。
翁佳音,〈平埔族漢化史考略〉,《臺灣風物》,第34卷,第1期(1984.3),頁1-27。
翁佳音,〈頭社的阿立祖祭典〉,《臺灣風物》,第34卷,第2期(1984.6),頁98-104。
曹永和,〈荷蘭時期臺灣史料介紹〉,收入張炎憲、陳美蓉主編,《臺灣史與臺灣史料》,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12月,頁1-22。
清水純著、張文義譯,〈噶瑪蘭族〉,《宜蘭文獻雜誌》第6期(1993.11),頁88-100。
陳文德,〈胆墁阿美族的宗教變遷:以接受天主教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8期(1999.12),頁35-61。
陳志榮,〈噶瑪蘭人的宗教變遷〉,收入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6月,頁77-98。
陳志榮,〈噶瑪蘭人的治病儀式與其變遷〉,收入莊英章、潘英海編,《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二)》,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6月,頁231-249。
陳秋坤,〈番契、番大租‧原住民的傳統土地權利〉,《歷史月刊》,第10期(1988.11),頁122-125。
陳秋坤,〈平埔族岸裡社潘姓經營地主的崛起(1699-177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0期(1991.6),頁1-35
陳計堯,〈試論日月潭地區原住民的歷史遷移〉,《臺灣史研究》,第7卷,第1期(2001.4),頁81-134。
陳進傳,〈臺灣古碑研究之回光復後顧〉,《臺灣文獻》,第39卷,第1期(1988.3),頁195-202。
陳偉智,〈「吳沙開蘭」歷史的形成〉,《宜蘭文獻雜誌》第20期(1996.3),頁51-72。
陳偉智,〈族群宗教與歷史-馬偕牧師的宜蘭傳教與噶瑪蘭人的族群論述〉,《宜蘭文獻雜誌》第33期(1998.5),頁43-72。
陳漢光,〈臺南縣六重溪之五太祖崇拜〉,《臺灣文獻》,第12卷,第4期(1961.12),頁146-180。
陳漢光,〈高雄縣荖濃村平埔族信仰調查〉,《臺灣文獻》,第13卷,第1期(1962.3),頁102-105。
陳漢光,〈臺灣匏器調查〉,《臺灣文獻》,第13卷,第3期(1962.9),頁168-173。
陳漢光,〈高雄縣匏仔寮平埔族宗教信仰調查〉,《臺灣文獻》,第13卷,第4期(1962.12),頁88-99。
陳漢光,〈高雄縣阿里關及附近平埔族宗教信仰和習慣調查〉,《臺灣文獻》,第14卷,第1期(1963.3),頁159-172。
陳漢光,〈臺南縣六重溪「豬頭殼」奉祀調查〉,《臺灣文獻》,第14卷,第2期(1963.7),頁139-142。
陳漢光,〈高雄縣匏仔寮平埔族家族構成〉,《臺灣文獻》,第14卷,第3期(1963.9),頁128-133。
陳昭瑛〈當代儒學與台灣本土化運動〉,《當代儒學論集:挑戰與回應》,劉述先主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1995年,頁243-293。
陳偉智,〈傳染病與吳沙「開蘭」:一個問題的提出〉,《宜蘭文獻雜誌》第3期,(1993.5),頁1-20。
許美智,〈噶瑪蘭族的海饗LaLiGi〉,《宜蘭文獻雜誌》第21期(1996.5),頁54-64。
國分直一著、周金德譯,〈臺灣南部史遺蹟及其遺物〉,《南瀛文獻》2:1-2,(1954.9),頁19-25。
國分直一著、林永粱譯,〈臺南地方的石器時代遺跡〉,《南瀛文獻》2:1-2,(1954.9),頁29-31。
國分直一著、陳日三譯,〈阿立祖巡禮記〉,《南瀛文獻》2:3-4,(1955.6),頁79-82。
國分直一撰,周全德譯,〈四社平埔族的尪姨與作向〉,《南瀛文獻》3:1-2,(1955.12),頁95-98。
國分直一著,廖漢臣譯,〈祀壺之村〉,《臺灣文獻》,第13卷,第2期(1962.6),頁90-103。
康培德,〈十七世紀中葉蘭陽平原的聚落、地域與人群互動〉,國科會臺灣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張宗智,〈尋找噶瑪蘭語〉,《宜蘭文獻雜誌》第14期,(1995.3),頁14-33。
張炎憲,〈苗栗鯉魚潭巴宰族的古文書〉,《史聯雜誌》第13期(1988.12),頁15-20。
張振岳,〈從patohokan儀式看噶瑪蘭人的靈魂信仰〉,《宜蘭文獻雜誌》第27期,(1997.5),頁3-28。
張隆志,〈國家、區域與殖民現代性的建構:以十九世紀臺灣「番地」問題為例〉,國家與東台灣區域發展史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張耀焜,〈岸裡大社與台中平野之開發〉,《苗中彰三縣文獻》,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3月,頁140-164。
傅仰止,〈台灣原住民困境的歸因解釋:比較漢人觀點與原住民觀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1994),頁35-88。
程士毅,〈伊能嘉矩與平埔族研究〉,《中國民族學通訊》,第33期(1995.06),頁53-60。
黃美英,〈炎夏紀事:搶救遺址行動〉《山海文化》,第五期(1994.7),頁72-77。
黃宣範、張宗智,〈噶瑪蘭語: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宜蘭文獻雜誌》第14期,(1995.3),頁1-13。
黃富三,〈清代臺灣的土地問題〉,《食貨月刊》,4卷3期(1974.6),頁1-12。
黃富三,〈清代臺灣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上),《食貨月刊》,第11卷1期(1981.4),頁19-36。
黃富三,〈清代臺灣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下),《食貨月刊》,第11卷2期(1981.5),頁26-46。
黃富三,〈清代臺灣土地開發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思與言》,第23卷1期(1985.5),頁18-22。
黃富三,〈簡介岸裡社文書之史料價值──以臺大「岸裡社文書」為中心〉,收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編,《臺灣史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系,1993年9月,頁343-355。
黃富三,〈岸裡社與漢人合作開發清代臺灣中部的歷史淵源〉,《漢學研究》,第16卷2期(1998.12),頁61-78。
黃國禎,〈地域計畫文化實踐與地域國家-對九○年代宜蘭「文化立縣」的基進思考〉,《宜蘭文獻雜誌》第32期,(1998.3),頁3-32。
溫振華,〈清代台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台灣師大歷史學報》,第13期(1983.06),頁253-274。
溫振華,〈清朝朴仔籬社遷移史〉,收於蒙藏委員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會編,《第二屆中國邊疆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1996年5月,頁265-275。
溫振華,〈清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分析〉,《臺灣文獻》,第51卷,第2期(2000.6),頁27-37。
詹素娟,〈清代台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探討〉,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
詹素娟,〈岸裡社群遷移活動研究之一:麻裡蘭社與鯉魚潭關係初探〉,收於《臺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1990年,頁339-362。
詹素娟,〈臺灣平埔族研究書目補篇〉,《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27期,(1993.6),頁90-97。
詹素娟,〈有關噶瑪蘭族之研究書目〉,《宜蘭文獻雜誌》第6期,(1993.11),頁62-74。
詹素娟,〈平埔速寫〉,《山海文化雙月刊》第5卷(1994),頁3-6。
詹素娟,〈從中文文獻資料談平埔族研究〉,《台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94年。
詹素娟,〈族群的歷史研究的「常」與「變」-以平埔研究為中心〉,《新史學》,第6卷第4期(1995.12),頁127-161。
詹素娟,〈詮釋與建構之間-當代「平埔現象」的解讀〉,《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頁45-78。
詹素娟,〈族群、土地與變遷- 一個歷史族群的再出發〉,《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99年,頁233-250。
詹素娟,〈從哆囉滿到加禮宛-傳說世界與花蓮平原族群關係的再確立〉,國科會臺灣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6月。
幣原坦著、曹甲乙譯,〈宜蘭民族考〉,《文獻專刊》,第5卷,第12期(1954.6),頁61-64。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之調查與研究〉,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台灣史與台灣史料(二)》,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5年,頁43-64。
劉益昌,〈宜蘭史前文化的類型〉,收入於《「宜蘭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5月,頁38-68。
劉益昌,〈史前文化與原住民關係初步探討〉,《臺灣風物》,第45卷,第3期(1995.9),頁75-98。
劉斌雄,〈埔里巴則海族親屬結構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1973.12),頁79-111。
劉斌雄,〈台灣南部地區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臺灣風物》,第37卷,第3期(1987.9),頁1-62。
劉碧榛、林翠娟,〈噶瑪蘭人patohokan儀式的紀錄整理與初步分析〉,《宜蘭文獻雜誌》第27期,(1997.5),頁29-50。
劉碧榛,〈Mtiu(女巫師)的產生-Kavalan(噶瑪蘭人)社會中性別支配的結構研究〉,收入於《「宜蘭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5月,頁453-499。
廖漢臣,〈岸裡大社調查報告書〉,《臺灣文獻》,第8卷,第2期(1957.6),頁1-5。
葉春榮,〈平埔族的人類學研究〉,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故與展望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年,頁91-142。
葉春榮,〈阿立祖信仰的地方化〉,《「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2000年。
潘英,〈談臺灣平埔族的遷移〉,《臺灣文獻》,第43卷,第4期(1992.12),頁277-301。
潘英,〈台南縣拓殖史與其族系及姓氏〉,《南瀛文獻》第37卷合刊,(1993.4),頁1-31。
潘英,〈臺灣原住民的族群分類〉,《臺灣文獻》,第46卷,第4期(1995),頁41-61。
潘英海,〈聚落、歷史、與意義:頭社村的聚落發展與族群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7期(1994),頁89-124。
潘英海,〈文化合成與合成文化-頭社村太祖年度祭儀的文化意涵〉,《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一)》,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4年,頁235-256。
潘英海,〈「在地化」與「地方文化」:以「壺的信仰叢結」為例〉,收入莊英章、潘英海編,《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二)》,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6月,頁299-319。
潘英海,〈祀壺釋疑-從「祀壺之村」到「壺的信仰叢結」〉,收於潘英海、詹素娟主編,《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6月,頁445-474。
潘英海,〈「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收於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4月,頁163-202。
衛惠林等,〈臺灣土著族群研究的趨向及其問題〉,《臺灣文獻》,第13卷,第2期(1962.6),頁120-124。
衛惠林,〈巴宰族的親族結構〉,《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35/36期(1974.9),頁1-11。
盧嘉興,〈臺南縣古地名考〉,收於臺南縣政府民政局編校,《臺南縣地名地名研究輯要》,臺南:臺南縣政府民政局,1982年4月,頁32-62。
盧嘉興,〈臺南縣下古番社地名考〉,收於臺南縣政府民政局編校,《臺南縣地名地名研究輯要》,臺南:臺南縣政府民政局,1982年4月,頁63-81。
鍾幼蘭,〈「族群」與平埔研究〉,《中國民族學通訊》,第33期(1995.06),頁61-74。
鍾幼蘭,〈臺灣民間社會人群結合方式的構成與發展-以臺中縣神岡鄉大社村為例〉,收入莊英章、潘英海編,《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三)》,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6年6月,頁109-144。
謝世忠,〈原住民族運動生成與發展理論的建立:以北美與台灣為例的初步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4期(1987),頁139-177
謝世忠,〈族內異觀與類種族主義的族群關係:三種界定臺灣漢人主體族群的論述〉收入黃應貴、葉春榮主編,《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年,頁205-234。
謝繼昌,〈平埔族之漢化:台灣埔里平原之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7期(1979.6),頁49-72。
簡文敏,〈游移、接軌與重構-小林與加納埔平埔夜祭文化展演現象初探〉,《臺灣風物》,第51卷,第2期(2001.6),頁165-194。
魏素惠,〈平埔認同的建構──李君章先生訪談紀錄〉,《共合國雜誌》,第13期(2000.5)。
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族觀點〉,《思與言》,第35卷,第1期(1997),頁247-296。
蕭阿勤,〈抗日集體記憶的民族化:臺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臺灣史研究》,第9卷,第1期(2002.6),頁181-239。
2.學位論文
江孟芳,〈族群運動與社會過程-當代噶瑪蘭認同現象的分析〉,台北: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11月。
佀同俊,〈歷史再現與鄉土召喚〉,花蓮: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巫淑蘭,〈族群及其文化本質〉,台北: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卓淑娟,〈清代台灣漢番關係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邱正略,〈清代台灣中部平埔族遷移埔里拓墾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5月。
陳中禹,〈從清乾隆朝岸裡社訟案看番漢糾紛的型態(1758-1792)〉,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1月。
程景琦,〈噶瑪蘭族的認同與實踐〉,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7月。
詹素娟,〈清代台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
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1月。
鍾幼蘭,〈族群、歷史與意義-以大社巴宰族裔的個案研究為例〉,新竹: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1月。
二、日文部分
伊能嘉矩《台灣蕃政志》,台北:南天,1997年,再版。
三、英文部分
(一)專書
Barth, Fredrik ed,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1969).
Berghe ,van den & Pierre L,The Ethnic Phenomenon(New York:Elsevier,1981).
Fentress,James & Wickham,Chris,Social Memory(Oxford:Blackwell,1992).
Geertz,Clifford,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New York:Basic Books,1973).
Halbwachs, Maurice, On Collective Memory(LewisA. Coser tran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Middleton ,David & Edwards, Derek .ed, Collective Remembering(London.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 Ltd,1990).
Shepherd,John R,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1600-1800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Wheelis,Allen,The Quest for Identity(New York:W. W . Norton & Company, 1958).
(二)論文
Cerulo,Karen A,”IDENTITY CONSTRUCTION:New Issues,New Direction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23(California:Annual Reviews Inc,1997),pp.385-409.
Clemmer,Richard O,”Truth,Duty,a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Anthropologist:A New Perspective on Cultual Change and Resistance”,In Hymes,Dell ed, REINVENTING ANTHROPOLOGY,(New York: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1974),pp.213-250.
Cohen,Abner,”Variables in Ethnicity,”In Keyes,Charles.F ed,Ethnic Chang,(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2),pp.306-331.
Ferrell ,Raleigh ,”Pazeh –Kahabu language”.Bulletin of the Department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 of Taiwan National University,31/32(1970.9)
,pp.73-97.
Ho,Ping-ti.”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envisioning the Qing’,”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7:1(1998.2),p.152。
Keyes ,Charles F,”The Dialectics of Ethnic change,” In Ethnic Change,Ed. by,Charles Keyes F,(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2),pp.3-30.
Olick,Jeffrey K.and Robbins,Joyce,”SOCIAL MEMORY STUDIES:From ‘Collective Memory’to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Mnemonic Practice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24(California:Annual Reviews Inc,1998),pp.105-140.
Tambiah ,Stanley.J,”Ethnic conflict in the world today,”american ethnologist 16:2,(1989.5), pp.335-349.
Wallace ,Anthonr F.C,”Revitalization Movements,”American Anthropologist 58:2,(1956),pp.264-281.
指導教授 戴寶村(Pao-Tsun Tai) 審核日期 2004-7-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