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8126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2 、訪客IP:3.137.218.215
姓名 林逸欣(Yi-Hsin L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藝術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李日華繪畫鑑藏品味之研究
相關論文
★ 清王炳仿趙伯駒桃源圖研究 兼論乾隆朝畫院設色山水創作★ 畫學復興思救國-論黃賓虹畫學中的救國思想與其晚年的北宋畫風
★ 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 傅抱石對<畫雲台山記>的詮釋與其國畫改革的關係
★ 董希文之「油畫中國風」研究★ 豐子愷文人抒情漫畫研究--以1937年以前畫作為例
★ 北宋墨竹繪畫研究★ 金農.羅聘.黃慎的神佛鬼魅像研究
★ 儒士.貳臣.收藏賞鑒家--孫承澤(1592-1676)之生活.繪畫品味與影響★ 郎靜山﹝1892-1995﹞中國畫意攝影研究
★ 梁鼎銘(1898-1959)大陸時期西畫創作研究★ 休寧貴公子,邗上大畫師-查士標生平與繪畫研究
★ 吳偉人物畫風格研究★ 梅清(1623-1697)的生平與藝術
★ 戴本孝生平與繪畫研究★ 乾隆宮廷製作之西湖圖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除此之外,在生活社交場合之中,李日華與當代江南文人雅士的交遊活動也非常的活絡。在這樣的交往環境,李日華從各方師友同好間,開始接觸到歷代書畫名跡,耳濡目染地訓練起個人的賞鑑眼光,培養出自我的文化品味,再加上他本身傳統文史經典的學習背景,比起一般好事鑑藏者的眼界,在收藏上顯得更為紮實與擴展。其次,李日華不僅品評賞鑑書畫作品,他自己也從事實際的繪畫
創作。綜觀而論,李日華是以仿古山水、描繪自身環境,與表徵文人身分的特定植物圖像(如梅、蘭、竹等)這三個部分為其主要繪畫創作的題材。這顯示出李日華個人在繪畫創作上,從師法對象、繪畫主題到表現手法,無一不遵循古代文人繪畫所傳承下來的文化精神與學習宗旨,展現出其深受文人繪畫美學的影響。
第二章則是以李日華個人的畫學論說為討論重點。首先,在晚明藝壇中「地域」與「宋元」論爭議題上,李日華秉持著是客觀中立的原則,他不加入任何一方的論述陣營,無論是評論蘇州或是松江地區的繪事現況,還是反駁他人對家鄉嘉興書畫前輩的誤解,他都能詳細合理、據以力爭的提出個人獨特的看法。另外,他也以作為一位書畫賞鑑收藏者的角度,說明唐宋繪畫與元代文人畫的優點所
在,不該因偏頗的時流風潮,而片面地擇其所好。其次,他個人提出「形」、「勢」、「韻」、「性」四點準則,來作為其藝術評論的基點。並說明畫家在創作時,繪畫作品形式中的佈置造景、筆法墨色、林石等項目,都不應該被忽略。尤其強調畫家個人的文化教養與學識,必須從人品、讀書方面著手,始能讓作品的意義內涵更為豐富精采。最後,特別針對「文人畫家」,李日華從中詮釋出多方面的觀點,例如繪畫的道德教化功能、畫家的專業技能與學習典範等問題,在後世討論文人畫議題時,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觀察。
第三章則是以李日華繪畫鑑藏品味為討論主軸,綜觀李日華歷代繪畫藏品的基調,是以傳統文人畫系譜為主,從唐代王維、北宋文人集團、元代趙孟頫父子、元四大家、乃至吳派,間續傳承著繪畫史上重要的文人畫家,展現出其一貫的審美品味,並且藏品之中還旁觸李郭風格,更增添了其收藏的豐富性。李日華以嚴謹細膩的收藏態度,填補了一般收藏家所忽略的文人畫作品,如趙原、馬琬,以至姚綬等,藉由實際收藏作品的舉動,賦予了他們在文人畫史上應有的賞鑑位序。也由於其獨到的賞鑑眼光與藝術史的知識,重新發覺了如米友仁、倪瓚等人所鮮為人知的繪畫風格,加強其收藏的獨特性。更重要的是,在晚明江南眾多的鑑藏家之中,李日華收藏大量以沈周為主的吳門文人繪畫作品,不但顯示出他對於傳統文人繪畫美學的繼承與傳遞,更突顯出其個人自身文人意識的賞鑑品味。
關鍵字(中) ★ 文人畫
★ 儒家美學
★ 鑑藏品味
★ 晚明繪畫
★ 李日華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前言………………………………………….…………………………………1
第一章 生平交遊與創作活動………………………...……………………6
第一節 生平經歷…………………………………………………………6
家世背景………………………………………………………6
從政之途………………………………………………………8
辭官伺親………………………………………………………9
最後十年………………………………………………………10
著作介述………………………………………………………12
第二節 士人交遊與賞鑑活動……………………………………………16
師承授業………………………………………………………16
知己好友………………………………………………………17
鑑藏同好………………………………………………………18
藝苑故交………………………………………………………23
第三節 生活態度與文藝創作……………………………………………27
性格生活………………………………………………………27
文學造詣………………………………………………………30
繪畫創作………………………………………………………32
第二章 藝術批評與繪畫理論……………………………………………….38
第一節 對晚明藝壇的反省………………………………………………38
地域論爭………………………………………………………39
宋元論爭………………………………………………………43
第二節 畫學的觀點………………………………………………………46
基準點-「形」、「勢」、「韻」、「性」………………46
佈置造景論……………………………………………………47
筆法墨色論……………………………………………………49
林石論…………………………………………………………50
人品讀書………………………………………………………52
第三節 關於「文人畫家」的詮釋……..……………….….........56
繪畫的道德教化功能………………………………………..57
畫家的專業技能………….………………..……………….60
學習典範…………………..…………………………………62
賞鑑次第…………………..…………………………………63
第三章 歷代繪畫藏品與文人品味………………………………………….67
第一節 繪畫收藏的相關問題……………………………………………67
收藏態度………………………………………………………68
收藏方式………………………………………………………70
收藏功用………………………………………………………73
第二節 宋元繪畫藏品與賞鑑品味………………………………………77
唐、北宋的文人畫家…………………………………………77
宋末、金代的文人畫家………………………………………81
元初趙孟頫父子………………………………………………82
元四大家………………………………………………………83
元末蘇州文人與道士畫家……………………………………85
李郭畫派………………………………………………………86
第三節 明代吳門繪畫藏品與賞鑑品味…………………………………87
時空的便利性與文化傳承的使命感…………………………88
充溢「蒼鬱」的筆墨形式……………………………………89
詩、書、畫三絕的表現………………………………………91
文人的生活理想與情致………………………………………93
結論…………………………………………………………………………….96
附錄一:(一)李日華現存繪畫作品表……………………………………….99
(二)李日華現存書法作品表………………………………………100
附錄二:李日華歷代繪畫藏品目錄表………………………………………101
參考書目………………………………………………………………………109
圖表……………………………………………………………………………115
圖版……………………………………………………………………………117
參考文獻 王鴻緒等編,《明史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
王延壽,<文考賦畫>,收錄於俞劍華編著,《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
1984
王廙,<平南論畫>,收錄於俞劍華編著,《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
1984
方薰,《山靜居畫論》,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59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
古原宏伸編,《董其昌の書畫》,東京:二玄社,1981
古原宏伸,<晚明畫評>,收錄於朵雲編輯部編,《中國繪畫研究論文集》,上海:
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
石守謙,<有關唐棣(1287-1355)及元代李郭風格發展之若干問題>,《風格與世
變-中國繪畫史論集》,台北:允晨文化,1996
石守謙,<文徵明與大眾文化>,《臺灣2002 年東亞繪畫史研討會論文集》,臺
灣: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2
朱彝尊編,《明詩綜》一百卷,台北︰世界書局,1962
朱景玄,《唐朝名畫錄》,收錄於黃賓虹、鄧實編,《美術叢書二集第八輯》,江
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衣若芬,<一椿歷史的公案-“西園雅集”>,《赤壁漫遊與西園雅集-蘇軾研究
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1
朵雲編輯部編,《董其昌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
任道斌,《董其昌系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李日華,《恬致堂集》四十卷,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1
李日華,《浣俗約》一卷,收錄於陶珽編,《續說郛》,台北︰新興書局,1972
李日華,《運泉約》一卷,收錄於陶珽編,《續說郛》,台北︰新興書局,1972
李日華,《六研齋筆記》四卷,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三十八編》,台北︰新興
書局,1985
李日華,《六研齋二筆》四卷,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三十九編》,台北:新興
書局,1985
李日華,《六研齋三筆》四卷,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三十九編》,台北:新興
書局,1985
李日華,《南西廂記》二卷,收錄於霍松林編《西廂匯編》,山東:山東文藝,1987
李日華,《紫桃軒雜綴》四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一○八冊》,
台南︰莊嚴文化,1995
李日華,《紫桃軒又綴》三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一○八冊》,
台南:莊嚴文化,1995
李日華,《竹懶畫賸》一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七二冊》,台南:
莊嚴文化,1995
李日華,《續畫賸》一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七二冊》,台南:
莊嚴文化,1995
李日華,《墨君題語》二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七二冊》,台南:
莊嚴文化,1995
李日華,《姓氏譜纂》七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二○一冊》,台
南:莊嚴文化,1995
李日華,《時物典彙》二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二○一冊》,台
南:莊嚴文化,1995
李日華,《味水軒日記》八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李日華,《禮白嶽記》一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一二八冊》,台
南:莊嚴文化,1996
李日華,《蓬櫳夜話》一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一二八冊》,台
南:莊嚴文化,1996
李日華,《璽召錄》一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一二八冊》,台南:
莊嚴文化,1996
李日華,《梅墟先生別錄》二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八五冊》,
台南:莊嚴文化,1996
李日華,《官制備攷》二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二五九冊》,台
南:莊嚴文化,1996
李日華,《恬致堂詩話》四卷,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四一七冊》,
台南:莊嚴文化,1997
李鑄晉,<項聖謨《尚友圖》>,《上海博物館集刊》,第4 輯,上海:上海博物
館,1988
李來源、林木編著,《中國古代畫論發展史實》,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
李一,《中國古代美術批評史綱》,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0
何惠鑑,<元代文人畫序說>,《新亞學術集刊‧中國藝術專號》,第4 期,香港:
新亞書院,1983
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余佩瑾,<從<獨樂園圖>看文徵明與仇英風格的異同>,《故宮學術季刊》,第八
卷第四期,台北:故宮博物院,1991
沈津,<明代坊刻圖書之流通與價格>,《國家圖書館館刊》,第1 期,台北:
國家圖書館,1996
周亮工,《讀畫錄》四卷,台北︰明文書局,1991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吳智和,<明代文人集團的飲茶生活>,《明清時代飲茶生活》,台北:博遠出版
有限公司,1990
范允臨,<輸蓼館論畫>,收錄於俞劍華編著《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
局,1984
姜紹書輯,《無聲詩史》七卷,台北︰明文書局,1991
倪瓚,<雲林論畫山水>,收錄於俞劍華編著,《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
局,1984
徐泌,《明畫錄》八卷,台北︰明文書局,1991
徐乾學等纂,《明史‧列傳》,收錄於《明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91
唐志契,《繪事微言》,收錄於《中國書畫全書》,第3 冊,上海:上海書畫出版
社,1992
姚際恆,《好古堂書畫記》,收錄於黃賓虹、鄧實編,《美術叢書三集第八輯》,
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島田修二郎<罔兩畫上>,收錄於東京國立文化研究所美術部編《美術研究》,
第84 號,京都:美術研究所,1938
島田修二郎<罔兩畫下>,收錄於東京國立文化研究所美術部編《美術研究》,
第86 號,京都:美術研究所,1939
袁震宇、劉明今,《明代文學批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高居翰著,王嘉驥譯,《氣勢撼人-十七世紀中國繪畫忠的自然與風格》,台北:
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
高居翰著,王嘉驥譯,《山外山:晚明繪畫(一五七○.一六四四)》,台北:石
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曾布川寬,<明末清初 江南都市繪畫>,《明清 美術》,大阪:大阪市立美術
館,1982
曾布川寬,<橋本.......明末清初繪畫>,《橋本......中國.
繪畫-明末清初展圖錄》,涉谷區立松濤美術館,1991
許謠光等修.吳仰賢等纂,《浙江省嘉興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陳田輯,《明詩紀事》,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1
陳傳席,《中國繪畫理論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黃公望,《寫山水訣》,收錄於俞劍華編著《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
1984
黃專,《李日華繪畫思想研究》,湖北:湖北美術學院碩士論文,1988
黃專、嚴善淳,《文人畫的趣味、圖式與價值》,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
郭若虛,《圖畫見聞誌》,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郭繼生,<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作為藝術資助人的徽州商人>,《藝術史與
藝術批評的實踐》,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張廷玉等修,《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88
張光賓,<馬琬的山水畫>,《故宮文物月刊》,總第17 期,台北:國立故宮博
物院,1984
張連、古原宏伸編,《文人畫與南北宗論文匯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9
董其昌,《畫旨》四卷,收錄於俞劍華編著《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
1984
傅申,<王鐸與清初北方鑑藏家>,《中國繪畫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
1992
傅申,<明清之際的渴筆勾勒風尚與石濤的早期作品>,《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
化研究所學報》,第八卷第二期,香港:中文大學,1976
鈴木敬著,魏美月譯《中國繪畫史》,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7
楊新,<論晚明繪畫>,《楊新美術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
彭修銀,《墨戲與逍遙-中國文人畫美學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彭萊,<明代畫評風尚與宋元優劣之爭>,《美術學研究》,第一集,湖南:長江
文藝出版社,1997
費振鐘,《墮落時代─明代文人的集體墮落》,台北:立緒文化,2002
溫肇桐,《中國繪畫批評史略》,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1981
鄭銀淑,《項元汴之書畫收藏與藝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
楊仁愷,《中國書畫鑑定學稿》,台北:蘭臺出版社,2002
撰人未詳,《宣和畫譜》,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
樊波,《董其昌》,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
謝巍編著,《中國畫學著作考錄》,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8
錢謙益,《牧齋初學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
盧輔聖主編,《中國書畫全書》卷三、四、五,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2
羅火介修,黃丞昊纂,《崇禎‧嘉興縣志》,收錄於《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
譚貞默,<明中議大夫太僕寺少卿李九疑先生行狀>,譚新嘉輯,《碧漪三集》,
收錄於《叢書集成三編‧第六十冊》,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
饒宗頤,<明季文人與繪畫>,《畫寧頁》,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
饒宗頤,<晚明畫家與畫論>,《畫寧頁》,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
Craig Clunas,<商品與脈絡:明末藝術市場中的文徵明作品>,《臺灣2002 年
東亞繪畫史研討會論文集》,臺灣: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2002
貳‧西文部份
Craig Clunas, Superflous Things: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in Early Modern China,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1
Ho, Wai-ching ed., Proceedings of the Tung Ch’i-ch’a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Kansas: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1991
Ho, Wai-kam and Judith G. Smith ed., The Century of Tung ch’I-ch’ang 1555-1636 ,Seattle and London: 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 and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92
Howard Rogers and Sherman E. Lee, Masterworks of Ming and Qing painting from
the Forbidden City, Lansdale, PA : International Arts Council, c1988
Hongnam Kim, The Life of a Patron:Zhou Lianggong(1612-1672) and the Painters of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New York: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 1996
Joseph R. Levenson, “The Amateur Ideal in Ming and Early Ching Society: Evidencefrom Painting”, in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Berkeley and LosAngelas, 1968, pp.15-43
James F. Cahill, “Confucian Elements in The Theory of Painting”, in Arthur Wright ed. ,Confucianism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 New York, 1964, pp.120-140
Katharine P.Burnett, “A Discourse of Originality in Late Ming Chinese Painting
Criticism”, Art History, vol.23 no.4, 2000
Li, Chi-tsing and James Watts, ed., The Chinese Scholar’s Studio: Artistic Life in the Late Ming Period, Thames and Hudson, 1987
Park, Eun-wha, The world of idealized reclusion :Landscape Painting of Hsiang
Sheng-mo (1597 –1658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2
Richard M. Barnhart.The Jade Studio :Masterpieces of Ming and Qing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from the Wong Nan-p’ing Collection, 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
1994
Susan Bush, The Chinese Literati on painting ─Su Shih (1037-1101) to Tung
ch’I-ch’ang ( 1555-1636), Mass.,1971
指導教授 周芳美(Fang-mei Chou) 審核日期 2003-7-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