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9125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1 、訪客IP:3.128.204.140
姓名 梁世佑(Shih-Yu Li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
(From Race to Nation: A Study of Liang Ch'i-ch'ao's Thought of Nationalism(1895-1903))
相關論文
★ 明代通政使司之研究★ 于慎行的生平與學思之研究
★ 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 晚明司禮監之研究
★ 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 明代王世貞宗教觀之研究
★ 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 方震儒與晚明政局之研究
★ 抗戰建軍的新嘗試———徵集到組建:青年遠征軍人事研究★ 明中葉理學名宦項喬之研究(1493-1552)
★ 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 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
★ 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
★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晚明的輿論―李三才個案之研究 (1593-1623)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近代中國思想史是一個多變且複雜的時代,因為當時中國面對的是一個三千
年未有之變局。近代中國知識份子在這場變局中,使用各種方法、援引西方諸家
學理,目的都是為了使中國富強。民族主義是影響近代世界的一個重要思潮,在
中國,它是許多運動與事件的發生原因,也同時是事件的結果,這說明了民族主
義在近代中國,同時做為一個工具概念與意識型態。這使得民族主義在中國存在
著下面的條件式:一個飽受侵略的近代中國,有民族主義的思想是理所當然的事
情,換言之,民族主義在近代中國,是不言可喻且不證自明的,這使得我們對於
民族主義的研究也就充斥著如是的情況:沒有確切的認識。
本研究以梁啟超為中心,他是近代中國知識界一位重要的啟蒙人物,梁啟超
的研究可謂汗牛充棟,但是,大部分的研究卻如同上面所描述的一般,將民族主
義視為是理所當然,而缺乏深入的研究。「民族」與「民族主義」一詞可能是梁
啟超首先使用並傳入中國的,本研究便旨在梁啟超對民族主義的認知,並注意到
梁啟超如何認識民族主義,並討論到梁啟超對於該詞彙的運用轉換情形。
關鍵字(中) ★ 民族主義
★ 近代中國
★ 梁啟超
★ 民族
★ 種族
關鍵字(英) ★ Liang Chi-chao
★ race
★ nation
★ modern china
★ nationalism
論文目次 第一章導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研究回顧12
第三節研究主體與方法18
第四節理論:民族與民族主義20
第五節論文架構32
第二章梁啟超的生平與其時代34
第一節梁啟超的早年經歷34
第二節從戊戌變法到流亡43
第三節日本的影響與《新民叢報》49
第四節小結58
第三章梁啟超對種族與國家的認知:(1895-1901) 59
第一節群的意義59
第二節種族觀與國家觀66
第三節國家與國民83
第四章從種族到民族:意義的轉換94
第一節詞彙的轉換94
第二節意義的轉換96
第五章民族、民族主義與國家(1901-1903) 101
第一節競爭與天演103
第二節梁啟超對民族主義的認識110
第三節民族主義與民族帝國主義116
第四節民族思想與國家思想123
結論134
附錄138
參考書目177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梁啟超著作、史料梁啟超,《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
---------,《飲冰室全集》(台北:大孚書局,1999)。
----------,《變法通議》(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書局,1959)。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里仁書局,1984)。
---------,《歐遊心影錄》(台北:中華書局,1966)。
侯宜杰編,《新民時代:梁啟超文選》(天津:文藝出版社,2002)。
張品興編,《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新會縣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
(二)中日文著作
丁文江,《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篇初稿》(台北:世界,1958)。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1988)。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國現代化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研究所,1990)。
中央民族學院民族研究論叢委員會編,《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論文選
(1951-1983)》(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6)
小野川秀美著,林明德、黃福慶譯,《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北:時報文化事業
出版公司,1982)。
丸山真男著,林明德譯,《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4) 。
下中邦彥編,《世界大百科事典》(東京:平凡社,1980)。
井上清,宿久高譯,《日本帝國主義的形成》(台北:華世,1986)。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晚清政治思想史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秘密宗教與秘密會社之生態環境及社會功能〉,收在《中國近代現代論
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卷2,頁59-98。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台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1987)。
---------,《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時報文化事業出版社,1985)。
王振輝,《中國民族主義與馬斯主義的興起—清末民初知識份子的困境與抉擇》
(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
王樹槐,〈清季的廣學會〉,收在《中國近代現代論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1986),卷12 戊戌變法,頁33-88。
王聯編,《世界民族主義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亓冰峰,〈清季梁啟超的言論及轉變〉,收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卷十六清季立憲與改制,頁439-480。
---------,《清末革命與君憲的論爭》(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專刊(19),1966)。
白魯恂(Lucian Pye),〈中國民族主義與現代化〉,《二十一世紀》9(1992.2),
頁13-26。
石元康,《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台北:東大圖書,1998)。
石之瑜,《文明衝突與中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0)。
石曉軍,《中日兩國相互認識的變遷》(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丘為君,〈梁啟超的戴震研究--動機、方法、與意義〉,《東海文學院學報》35
(1994.7),頁61-85。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1998)。
---------,《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
列文森(J. Leveson),劉偉等譯,《梁啟超與中國近代思想》(台北:谷風,1987)。
史華慈著(Schwartz),葉鳳美譯,《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南京:江蘇人民
出版社,1996)。
朱浤源,《同盟會的革命理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
---------,〈從族國到國族: 清末民初革命派的民族主義〉,《思與言》30(2) (June
1992),頁7-38。
---------,〈從民族到國家—論Nation 意義的蛻變〉,《中山社會科學譯粹季刊》
3:1(1998),頁118-132。
朱班遠,〈孫中山、梁啟超之友敵演變與論戰始末〉,《社會文化學報》1(1994.05),
頁105-124。
朱謙之,《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天安門:知識分子與中國革命》(北京:中央
編譯出版社,1998)。
艾尼斯特‧葛爾納著(Ernest Gellner),李金梅譯,《國族主義》(台北:聯經出
版事業公司,2000)。
---------,《國族與國族主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
呂世昌,〈民族主義與梁啟超政治思想〉,《三民主義學報(師大)》21(2000.9),
頁197-218。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1860-1874)》(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1966)。
任遷(Douglas R. Reynolds),《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南京:江
蘇人民出版社,1998)。
有田和夫,〈梁啟超-“適者”への道-〉,收在氏著,《清末意識構造の研究》
(東京:汲古書院,1984),頁146-166。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書局,1992)。
---------,《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台北:東大圖書,1999)。
---------,《五四新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
吳八駿,《梁啟超與戊戌變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
吳銘能,《梁啟超研究叢稿》(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吳展良,《中國現代學人的學術性格與思維方式論集》(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0)。
李恩涵&張朋園編,《近代中國:知識份子與自強運動》(台北:食貨出版社,1982)。
李細珠,《晚清保守思想的原型—倭仁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1992)。
李喜所,《百年家族—梁啟超》(台北:立緒,2001)。
李朝津,〈章太炎的民族主義--中國近代自由民族主義典範形成初探〉,《臺灣社
會研究》21(1996.1),頁171-216。
李國祁,《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台北:時報文化事業出版公司,
1980)。
---------,〈甲午戰後至抗戰以前我國民族主義的發展,1895-1936〉,《中國近
現代史論集》卷十八下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頁839-872。
---------,〈滿清的認同與否定:中國近代漢民族主義思想的演變〉,收在中研院近
史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1994),頁91-130。
---------,《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論集》(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
李國俊,《梁啟超著述繫年》(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1996)。
---------,《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1996)。
汪榮祖,《晚清變法思想論叢》(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杜讚奇(Prasenjit Duara)著,王福民譯,《文化、權力與國家》(南京:江蘇人
民出版社,1994)。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新文化運動》,收於《台大文史叢刊之六十八》(台
北:台大文學院,1984)。
阿部賢一著,吳文星譯,〈鄒容的「革命軍」與西洋近代思想:以「民約論」及
進化論為中心〉,《近代中國》42(1984.8),頁159-168。
林立,〈黑格爾歷史哲學之探討〉,《哲學與文化》12:2(1985.2),頁43-45。
林安梧,〈詮釋與歷史:對黑格爾歷史哲學方法論的理解與感想〉,《鵝湖》11:
3(1985.9),頁28-37。
林正珍,《近代日本的國族敘事-福澤諭吉的文明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
公司,2002)。
林容君,〈清季梁啟超言論的演變與其民族思想〉,《社會科教育學刊》3(民83.03),
頁139-160。
林啟彥,《步向民主:中國知識份子與近代民主思潮》(香港:中華書局,1989)。
林能士,〈清季湖南維新運動的發軔〉,收在《中國近代現代論文集》(台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1986),卷12 戊戌變法,頁473-510。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文化事業出版社,1978)。
---------,《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
金觀濤、劉青峰,〈中國文化的意識形態牢籠〉,《二十一世紀》9(1982.2),頁
27-42.
---------,〈百年來中國民族主義結構的演變〉,《二十一世紀》15(1993.2),頁
65-72。
---------,《開放中的變遷:再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社,1993)。
---------,《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
孟德聲,《中國民族主義之理論與實際》(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
周建波,《洋務運動與中國早期現代化思想》(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房德鄰,《儒學的危機與嬗變:康有為與近代儒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哈佛燕京學社編,《儒家與自由主義》(北京:三聯書局,2001)。
胡逢祥,《社會變革與文化傳統:中國近代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研究》(上海:上海
人民,2000)。
胡平生,〈梁啟超與湖南時務學堂〉,收在《中國近代現代論文集》(台北:臺灣
商務書館),卷12 戊戌變法,頁511-522。
科保安(Paul A. Cohen),《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板橋:
稻鄉文化,1991)。
---------,《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王韜與晚清革命》(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8)。
韋政通,《中國十九世紀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1991)。
施正峰,《族群與民族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1998)。
洪泉湖,謝政諭編,《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台北:東大圖書,2002)
徐中約著,計秋楓等譯,《中國近代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
馬洪林,《康有為大傳》(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狹間直樹,〈梁啟超研究與日本〉,《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4(1997.9),頁44-53。
---------編,《梁啟超‧明治日本‧西方》(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
的散佈與起源》(台北:時報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
唐小兵,〈想像歷史:重讀梁啟超「過渡時代論」〉,《當代》41(1989.9),頁84-89。
夏曉虹,《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編,《學者追憶叢書‧追憶梁啟超》(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台北:稻禾出版社,1991)。
孫會文,《梁啟超的民權與君憲思想》(台北:台大文學院文史叢刊22,1966)。
---------,〈晚清前期「變法」論者對西方議會制度的態度和「君主立憲」主張的
形成〉,收在《中國近代現代論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卷12 戊戌變法,頁89-165。
孫廣德,《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
梁從誠編,《薪火四代》(台北:天下遠見,2002)。
許介鱗,〈戊戌變法與梁啟超在日的「啟蒙」活動〉,收在中研院近史所編《近代
中國歷史人物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頁
671-698。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
國族想像〉《漢學研究》19:1=38(2001.6),頁249-276。
張玉法編,《中國現代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
張存武,〈中國初期近代史要義,1511-1839〉,收在《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
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1
張朋園,《梁啟超與清季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11,1964)。
---------,《立憲派與辛亥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2,1969)。
---------,《梁啟超與民國政治》,(台北:食貨,1981)。
---------,〈研究生活的回顧--從梁啟超到現代化〉,《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23
(1997.03), 頁33-42。
---------,〈社會達爾文主義與現代化-嚴復、梁啟超的進化觀〉,收在《中國近代
現代史論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卷18,頁693-732。
張灝,《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台北:時報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
1980)。
---------,〈再認傳統與現代化〉,《海外學人》,107(1981.6),頁2-12。
---------,《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
---------,《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
---------,〈轉型時代在中國近現代思想史與文化史上的重要性〉,《當代》101
(1994.9),頁86-93。
---------,《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
張玉法,《清季的立憲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28,1971)。
---------,《清季的革命團體》(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32,1975)。
------編,《中國現代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
郭正昭,〈社會達爾文主義與晚清學會運動〉,收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台
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卷18,頁733-824。
郭洪紀,《新國家主義》(台北:揚智,1996)。
---------,《文化民族主義》(台北:揚智,1997)。
郭廷以,《近代中國的變局》(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康綠島,〈矛盾的梁啟超:一個心理學的解釋〉,《漢學研究》3:1=5(1985.6),頁
185-198。
陳方正,〈「五四」是獨特的嗎?-近代中國歐洲思想轉型的比較〉,《二十一世紀》
卷53(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99.6),頁33-45。
陳儀深,《近代中國政治思潮》(台北:稻鄉文化出版社,1997)。
---------,〈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收在中研院近史所編,《認同
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4),頁37-65。
陳萬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聯書局,1997)。
陳鵬鳴,《梁啟超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莊吉發,〈民國以來中國秘密社會史的研究、評估與展望〉,收在《民國以來國史
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台北:臺灣大學歷史系,1991),下冊,頁
1680-1685。
野村浩一著,張學鋒譯,《近代日本的中國認識》(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
彭樹智,《東方民族主義思潮》(陝西:西北大學出版,1992)。
彭澤宗,〈論梁啟超與伊藤侯[伊藤博文]--以戊戌政變為中心〉,《大陸雜誌》90:4
(1995.4),頁1-10。
華中興,〈中山先生民族主義本源初探:種族主義或國家民族主義〉,《思與言》
30(2) (June 1992),頁39-90。
黃克武,〈理學與經世—清初《切問齋文鈔》學術立場之分析〉,收在《中央研究
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6(1987),頁37-65。
---------,〈清末民初的民主思想:意義與淵源〉,收在《中國現代化論文集》(台
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頁363-398。
---------,〈梁啟超的學術思想:以墨子學為中心之分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究所集刊》26(1996.12),頁41-90。
--------,《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
所專刊70,1994)。
--------,《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台北:允晨
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梁啟超與康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0(1998.12),頁
101-145。
黃宗智,《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北京;中華書局,1986)。
黃進興,〈中國民族主義的特色之一:梁啟超的終極關懷〉,《當代》17 (Sep.1
1987),頁22-29。
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身體的形成1895-1937-》(台北:聯經
文化事業出版公司,2001)。
黃康顯,〈進化論思想在中國的流傳〉,《幼獅學誌》18:4(1985.10),頁160-169。
---------,〈進化論思想與清末革命思潮〉,《近代中國》38(1983.12),頁151-157。
費正清、劉廣京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譯室譯,《劍橋中國晚清史
1800-191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喻大華,《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湯一介編,《論傳統與反傳統:五四70 週年紀念文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1979)。
湯志鈞,《戊戌變法史論叢》(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
---------,《改良與革命的中國情懷: 康有為與章太炎》(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1)。
傅樂詩等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保守主義》(台北:時報文化事業出版有限
公司,1982)。
---------,陳琴富譯,〈民族主義與革命: 1920 年代學生激進主義的本質與原因〉,
收在張玉法編,《中國現代史論集》vol.6 (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
頁167-182。
詹德湖,〈康有為之維新思想〉,收在《中國近現代史論集》(台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1986) ,卷12 戊戌變法,頁345-403。
楊家駱主編,《戊戌變法文獻彙編》(台北:鼎文書局,1973)。
楊懋春,〈清末民初中國知識階級的形成〉,《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8(南港:中
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4),頁37-42。
雷慧兒,《梁啟超的治國之道:人才主義的理想與實踐》(台北:東大圖書,1989)。
熊月之,《中國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雜文》(上海:上海書店,1993)。
廖光生,《排外與中國政治》(台北:三民書局,1988)。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3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著,林驤華譯,《極權主義的起源》(台北:時報文
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1995)。
實藤惠秀,《中國人日本留學史稿》(東京:くろしお出版,1970)
鍾珍熊等著,《梁啟超思想研究》(廣東: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
樊中原,〈近代中國大同思想的興盛--以孫中山與梁啟超為例〉,《藝術學報》58
(1997.06), 頁417-432。
樊和平,《儒學與日本模式》(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5)。
劉石吉,《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劉青峰等編,《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
劉紀曜,《梁啟超與儒家傳統》[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
---------,〈梁啟超的自由理念〉《師大歷史學報》23(1995.06),頁263-287。
劉廣京,〈近三十年來美國研究中國近代史的趨勢〉,《近代史研究》vol.1(1983),
頁289-312。
潘光哲,〈黃克武著<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近代中國史
研究通訊》18(1994.09),頁168-176。
鄭師渠,《國粹、國學、國魂: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2)。
鄭永年,《中國民族主義的復興:民族國家向何處去?》(香港:三聯書局,1998)。
鮑紹霖,《文明的憧憬:近代中國對民族與國家典範的追求》(香港:香港中文大
學出版社,1999)。
霍布斯邦著(E. J. Hobsbawn),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上海:人民出版,
2000)。
蕭公權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社會主義》(台北:時報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
司,1980)。
---------,《中國政治思想史(上、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
蕭良章,〈戊戌政變後梁啟超流亡日本時期動向之研究(1)(2)〉,《國史館館刊》5,6
(1988.12,1989.6),頁57-82、頁29-645。
閭小波,〈梁啟超的世紀情懷〉,《二十一世紀》51(1999.2),頁25-31。
賴建誠,〈梁啟超論美國的拖拉斯〉,《歷史月刊》143(1999.12),頁63-67。
----------,〈梁啟超論國家經濟問題五則〉,《大陸雜誌》101:5(2000.11),頁15-35。
瞿立鶴,〈近百年中國民族主義教育思想之起源〉,收在《中國近代現代論文集》
(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卷18 下,頁357-413。
薛化元,《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1861-1900)》(台北:稻鄉文化出版社,2001)。
謝慶奎,《近代中國政治思潮》(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
羅久蓉,〈救亡陰影下的國家認同與種族認同-以晚清革命與立憲派爭論為例
-〉,收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
比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頁67-90。
羅志田,《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台北:東大圖書,1998)。
---------,《二十世紀中國思想與學術掠影》(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
羅檢秋,《新會梁氏:梁啟超家族的文化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蘇輿,《翼教叢編》(台北:國風出版社,1970)。
顧昕,《中國啟蒙的歷史圖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
Alan Engel 等著,《意識型態與現代政治》(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Austin Ranny 著,林劍秋譯,《政治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
Chris Harman,白曉紅譯,《民族問題的重返》(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
David McLellan 著,施忠連譯,《意識形態》(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1)。
F. H. Hinsley 著,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組譯,《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Frederick M. Watkins 等著,張明貴譯,《意識型態的時代:從一七五0年到現在
的政治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Leon P. Baradat 著,陳坤森等譯,《政治意識型態與近代思潮》(Political Ideologies:
Their Origins and Impact)(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2000)。
Maletet Isaac 著,胡祖慶譯,《西洋政治外交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
Michael Gasster,張朋園譯,〈《中國知識分子與辛亥革命》〉,收在《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971.6),頁585-590。
M. B. Jansen 著,柳立言譯,《日本與其世界:二百年的轉變》(台北:臺灣商務
印書館,1990)。
Patrick Dunleavy 等著,羅慎平譯《國家論:自由民主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
出版公司,1994)。
Ramon H. Myers and Thomas A. Metzger 著,劉濟曜、溫振華譯,〈漢學的陰影:
美國現代中國研究近況(上、下)〉,《食貨月刊》10:10(1981.1),頁28-41;
10:11(1981.2),頁37-51
Richard Hofstadter 著,郭正昭譯,《美國思想中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台北:聯經
出版事業公司,1986)。
(三)英文著作
Alter, Peter, Nationalis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2nd ed. (London: Verso, 1991).
Berlin, Isaiah, Four Essays on Liber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Bernstein, Richard & Rose Munro,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New York:
Knopf, 1997).
Bhabha, Homi K. ed., Nation and Nationalism (London: Routledge, 1990).
Burke, Peter, 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 (Polity Press, 1992).
Chang, Hao, Chinese Intellectual in Crisis: Search for Order and Meaning,
1890-1911,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 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 1890-190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Ch’en, Jerome,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 of Boxer Movement,”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y,Vol.23(1960).
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
----------, “Wang T’ao and Incipient Chinese Nationalism,”in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6:4 (1967), pp.559-574.
Connor, Walker, Ethnonationalism: The Quest for Understand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Conversi, Daniele, “Reassessing current theories of nationalism: nationalism as
boundary maintenance and creation” Nationalism and Ethnic
Politics,1:1(1995), pp.73-85.
Dikötter, Frank,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Califori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Deutsch, Kral W., “Nation and World”,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 Toward
Empirical Theory (New York: Knopf, 1967).
Dittmer, Lowell, 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Duara, Prasenjit,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Esman, Milton J., Ethnic Politic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4)
Faure, David, The Rural Economy of Pre-liberation China: Trade Expansion and
Peasant Livebood in Jiangu and Guangdong 1870-1937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Gasster, Michael,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Birth of
Modern Radicalism (Seattle: Washington Univ. Press, 1969).
Gellner, Ernes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4[1983])
Goodman, Bryna, Native Place, City, and Nation. Regional Networks and Identities in
Shanghai, 1853-1893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Gray, John, Liberalism (Milton Keynes: Open Press, 1986).
Greenfeld, Liah, 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Hall, Stuart & Bram Gieben, Formation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1992).
Hobsbawn, Eric J.,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Hobsbawm, Eric J., and Terence Ranger eds.,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Hsiao, Kung-ch’uan, A Modern China and a New World: K'ang Yu-wei, Reformer and
Utopian, 1858-1927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75).
Hutchinson, John & Anthony D. Smith eds., Nationalism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1994).
---------,Nationalism: Critical Concepts in Political Scienc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Huang, Philip G., Liang Ch'i-ch'ao and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2).
Ingeroll, David and Richard Matthews eds., The Philosophic Roots of Modern
Ideology (Englewood Chiffs, N.J.: Prentice-hall, 1991).
Jansen, Marius, The Japanese and Sun Yat-se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Kirby, William C., Germany and Republic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Kohn, Hans, The Idea of Nationalism, A Study in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46).
---------, Nationalism: Its Meaning and History. (New York: Van Nostran Co., 1965).
Kwong, Luke S. K., A Mosaic of the Hundred Days: Personalities, Politics, and Ideas
of 1898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Levenson, Joseph R., Liang Ch’i-ch’ao and the Mind of Moder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
---------,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3 vol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8-1965).
McKim, Robert & Jeff McMahan eds., The Morality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Meisner, Maurice, “Cultural Iconoclasm, Na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 Benjamin I. Schwartz ed. Reflection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 Symposiu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2),pp.14-22
Meny, Yves,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Western Europe, 2n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Metzger, Thomas A., 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 of Ch’ing Bureaucracy: Legal,
Normative, and Communication Aspect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 Escape from Predicament: Neo-Confucianism and China’s Evolving Political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7).
Miller, David, On Nationality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Morishima, Michio, Why Has Japan “Succeeded”? : Western Technology and the
Japanese Etho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Motyl, Alexander, “The Modernity of Nationalism”, i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Winter 1992), pp.307-323.
Naquin, Susan, Peking: Temples and City Life, 1400-19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
Plamenatz, J., “Two Types of Nationalism”, in E. Kamenka ed., Nationalis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76), pp.23-26.
Pusey, James, China and Charles Darwi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1983)
---------, Lu Xun And Evoluti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
Rejai, Mostafa, Political Ideologies, A Comparative Approach (London: M. E. Sharpe,
Armonk, 1995).
Reynolds, Douglas R., China, 1898-1912: The Xinzheng Revolution and Japa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Schrecker, John E., Imperialism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Germany in Shantung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Schwartz, Benjamin,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1964]
Smith, Anthony D., National Identity (Reno, Nevada: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1991).
---------, Theories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Holmes & Meier Publishers, 1983).
Tamir, Yael , Liberal Nationalis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Tibder, Glen, Political Thinking, 4th ed. (Boston: Little, Brown, 1986).
Tillamn, Hoyt C., “Proto-Nationalism in Twelfth Century China, the Case of Chen
Liang ”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39:2 (1979), pp.403-428.
Unger, Jonathan, ed., Chinese Nationalism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1996).
Waldron, A. N., “Theories of Nationalism and Historical Explanation”, in World
Politics (April, 1985).
Walzer, Michael, Thick and Thin, Moral Argument at Home and Abroad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95).
Wang, Y.C.,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Yen Fu and Liang Ch'i-ch'ao: A Prelude to
Revolution", in his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West: 1872-1949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66), pp.193-228.
Watkins, Frederick, The Age of Ideology: Political Thought, 1750 to the Present , 2nd
ed.(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9).
Wright, Mary, 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 the T`ung-chih Restoration,
1862-187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Yu, Ying-shih, ”The Radicalization of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 Wei-ming
Tu ed., China in Transforma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125-150.
指導教授 吳振漢(Chen-han Wu) 審核日期 2003-7-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