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9125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0 、訪客IP:3.15.197.123
姓名 李進億(Cih-Yi Lee)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蘆洲:一個長期環境史的探討(1731-2001)
(Luchow : a long-time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1731-2001))
相關論文
★ 戰後台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 朴子-一個近海街市的歷史變遷
★ 殖民主義與體育 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 黨團、軍事與教育-一九五○年代學生軍訓進入校園之研究
★ 日治時期蕃童教育所之研究(1904-1937年)★ 台北市公共巴士之發展 (1912-1945年)
★ 埔里酒香‧酒鄉埔里─埔里酒產業之發展(1917-2000)★ 桃園閩客族群與地方政治關係的歷史探討 (1950-1996)
★ 戰後台灣平埔研究與族群文化復振運動:以噶瑪蘭族、巴宰族、西拉雅族為中心★ 台北咖啡館之研究---以文人活動為中心的探討(1949-1989)
★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之研究(1908-1935)★ 台灣棒球運動之研究(1920~1945年)
★ 日治時期臺灣治水事業之研究★ 台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
★ 臺灣海關艦艇移撥海岸巡防署之研究★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是屬於長期環境史的研究,以蘆洲為主要的研究區域,探討蘆洲人與自然環境間近三百年的互動關係,藉以瞭解蘆洲人的生活型態,並試圖建構蘆洲的區域性格。
蘆洲自然環境的概況為:在地形上低窪平坦,氣候上終年有雨,水文上河溝紛歧、海潮與大河環伺,土壤上肥沃適農,生態上水生物種繁多。這五項自然因子之間,不但緊密相牽、交互影響,更是構築蘆洲人文環境的基礎構造,長期制約著蘆洲人的行為模式與生活型態。因此,蘆洲人只能以順應調適的態度,來面對此般自然環境的挑戰,從而創造屬於他們的人文環境。
蘆洲人文環境的成立,是構築在自然環境之上的。在蘆洲這塊環境極不穩定的河濱沙洲上,雖有水源土地之利,亦有洪水海潮之害,蘆洲人自降臨河洲之初,就展開了不斷與淡水河周旋的悠久歷程,人力雖難以對抗浩浩蕩蕩的自然變遷,然蘆洲人歷經常年失敗而習得的經驗與智慧,仍成為與自然對抗的重要籌碼。蘆洲人對抗自然的方法是消極順應的,同安移民選擇蘆洲做為墾區,就是基於當地的自然環境與原鄉同安極為相似,其後的農墾工作或水利開發,因應自然而做出改變的例子處處可見,而農墾有成後的聚落構築,也是受水患的逼迫而逐漸退居內陸高地,在蘆洲人的心中,調適自然似乎就是對抗自然最好的方式。因此,蘆洲的族群、農墾及聚落,即為建構於自然環境的基礎上,依附貼近土地、逐步發展而成的。
在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長期的交融互動之下,蘆洲人逐步發展出來的一套「與水共生」的生活型態,並以之為內涵,形塑蘆洲獨有的區域性格。從蘆洲長期的發展歷程中,可以發現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是無所不在的,其中特別是淡水河的水患,從深層刻劃著蘆洲人的生活型態,引導蘆洲人必須不斷作出調整與改變,來適應水患頻仍的環境。蘆洲人並非試圖去挑戰或對抗自然環境,而是以順應、調適或趨避的方式來面對自然,因而逐漸發展出「與水共生」的生活型態,以求取在這塊土地上安家落戶的終極目的。因此,蘆洲境內一切的人文景觀,處處可以找尋到防水、避水,甚或是親水的人文痕跡,此即蘆洲人在自然環境的長期塑造下,所創造出來的屬於自我鄉土之區域性格。
摘要(英) none.
關鍵字(中) ★ 環境史
★ 區域發展
★ 蘆洲
關鍵字(英) ★ environmental history
★ Luchow
★ regional development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從環境史的視角看蘆洲…………………1
一、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二、研究區界與時間斷限………………………………………………2
三、研究回顧……………………………………………………………5
四、研究方法……………………………………………………………11
五、史料運用……………………………………………………………12
六、章節安排與各章摘要………………………………………………13
第二章 在河之洲-蘆洲的自然環境……………………15
第一節 盆地之底-蘆洲的地形與地質………………………………16
第二節 夏颱冬潦-蘆洲的氣候環境…………………………………36
第三節 水鄉澤國-蘆洲的水文環境…………………………………52
第四節 大河贈禮-蘆洲的土壤環境…………………………………66
第五節 蘆畔鷺飛-蘆洲的生態環境…………………………………71
※小結: 以自然的角度思考…………………………………………75
第三章 河洲子民-蘆洲的人文環境……………………77
第一節 大河之子-蘆洲的族群……………………………………77
一、 古早的臺北人……………………………………………………………………78
二、 失落的族群-Baritschosen人……………………………………………………81
三、 同安人的第二故鄉………………………………………………………………90
四、 日本人與外省人的進駐…………………………………………………………99
五、 戰後中南部移民潮的湧現………………………………………………………100
第二節 洲埔阡陌-蘆洲的農墾……………………………………103
一、 和尚洲官莊與關渡媽祖宮………………………………………………………103
二、 灌溉渠圳滋潤蘆洲大地…………………………………………………………116
第一節 河洲部落-蘆洲的聚落……………………………………123
一、 溪墘起店厝………………………………………………………………………123
二、 位高居中的店仔口街肆…………………………………………………………126
三、 地緣與血緣聚落的成形…………………………………………………………130
※小結: 調適自然的河洲子民………………………………………134
第四章 天人相應-蘆洲人的生活型態………………135
第一節 河畔情調-蘆洲人的日常生活……………………………136
一、 食:米食與河鮮的天堂………………………………………………………136
二、 衣:防潮通風的木屐…………………………………………………………138
三、 住:洪患頻仍下的防水建築形式……………………………………………138
四、 行:大河與溝渠所構成的水運網絡…………………………………………144
第二節 蘆社一家-蘆洲人的宗教信仰與生活圈…………………151
一、 水湳溝畔的水神信仰……………………………………………………………152
二、 由水運串聯的宗教與通婚網絡…………………………………………………155
三、 中隔大河的行政區劃……………………………………………………………158
第三節 滄海桑田-蘆洲的土地利用………………………………160
一、 由盛轉衰的水稻耕作…………………………………………………………161
二、 曇花一現的柑橘王國…………………………………………………………174
三、 勃興於戰後的首都蔬菜園……………………………………………………179
四、 防洪工程的興建與島型都市的成形…………………………………………190
※小結:與水共生的蘆洲人…………………………………………199
第五章 結論-人定勝天?………………………………201
§參考書目……………………………………………………………208
參考文獻 一、文獻史料
三重市志編纂委員會,《三重市志》,臺北縣:三重市公所,1996.09。
《中國時報》
不著撰人,《臺灣府地輿全圖》,臺北:大通書局,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第33種,1987。
不著撰人,《燕樓李氏族譜(良顯公派)》,出版年不詳。
李光輝,《同安兌山李氏族譜》,1797。
李炎、江萬哲,《李氏族譜》,台中:新遠東,1960。
李開忠,《(下保兌山隴尾井下厝二房派)李氏族譜》,1972。
李塗成,《(同安)兌山李氏族譜》,1971。
李溪全,《兌山李氏族譜》,1970。
李輝彥,《隴西李氏大祖譜》,1979。
李鴻儒,《世界李氏宗譜》,臺北:世界李氏宗親總會宗譜纂修委員會,1977。
李秋茂主編,《李氏大族譜》,台中:台光,1967。
李雲雷,〈鄭成功祭祀記〉,碑記原文抄錄稿,1902。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1962(1764)。
<蘆洲保和宮捐金芳名錄>,現存於保和宮正殿兩側之碑記上,1912。
林興仁主修、盛清沂總纂,《臺北縣誌》,臺北市:成文,1983。
林學增等修、吳錫璜纂,《同安縣志》,臺北市:成文,中國方志叢書第83號,1967(1929)。
何喬遠,《閩書》,臺南縣:莊嚴文化,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地理類‧第206冊,1996。
何培夫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9.05。
洪繻,《寄鶴齋選集》,臺北市: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第304種,1972(1921)。
《淡新檔案》12403案49之18號。
新莊郡鷺洲庄役場,《鷺洲庄庄勢一覽(昭和六年)》,臺北:新莊郡鷺洲庄役場,1931.12。新莊郡鷺洲莊役場,《鷺洲莊要覽(昭和六年)》,臺北洲:新莊郡鷺洲莊役場,1931.12。
新莊郡鷺洲庄役場,《鷺洲庄要覽(昭和七年)》,臺北:新莊郡鷺洲庄役場,1932.11。
新莊郡鷺洲庄役場,《鷺洲庄要覽(昭和十年)》,臺北:新莊郡鷺洲庄役場,1935.12。
唐羽,〈溪尾古契彙續編(下)〉,《臺北文獻》直字79(1987.03)。
孫元衡,《赤崁集》,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文獻叢刊第28種,1994,頁74。
郁永河,《裨海紀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地理類‧第9種,1996。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大通書局,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一輯第18種,1987(1871)。
陳漢光、賴永祥,《北台古輿圖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57.10。
陳柳金,《陳氏族譜並渡臺史記》,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原藏刊本,國學文獻館微縮編號1085301(2-1),1961。
陳萬富口敘編輯,《蘆洲泛月鷺江情─陳萬富回憶錄》,臺北縣蘆洲市:觀音山出版社,1999.03。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79。
劉輝香紀錄,〈臺北市士林區社子島口述歷史座談會紀錄〉,《臺北文獻》134(2000.12)。
臺北縣政府主計室編,《臺北縣統計要覽》,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政府,1981~1997。
臺北縣政府編,《臺北縣新聞史料彙抄》(手抄影印本,抄錄大正九年至民國四十年有關臺北地區之新聞報刊資料,共分三十三冊,現藏於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臺灣日日新報》(臺北市:五南:1994)。
臺北縣議會編,《臺北縣議會志》,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議會,1977.05,。
臺北縣蘆洲市公所編,《臺北縣蘆洲市統計要覽(民國九十一年度)》,臺北縣蘆洲市:蘆洲市公所,2002。
臺北廳編,《臺北廳志》,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19.09。
臺北廳役所編,〈和尚洲公學校校長報告〉,《社寺廟宇ニ關スル調查‧臺北廳》,臺北:臺北廳役所,1915。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蘆洲鄉分組座談〉,收於《臺北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府輿圖纂要》,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編,《臺灣埤圳統計(明治四十四年度)》,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土木局,1913。
蘆洲鄉志編輯委員會編,《蘆洲鄉志》,臺北縣蘆洲鄉:蘆洲鄉公所,1996.10。
《聯合報》
二、專書
C. Imbault-Huart原著、黎烈文譯,《臺灣島之歷史與地誌》,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56種,1958(1885)。
C. W. Le Gendre原著、周學普譯,〈廈門與臺灣〉,收於《臺灣經濟史‧九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76種,1963(1869)。
George Leslie Mackay(馬偕,1844-1901)原著、J. A. Macdonald編、周學普譯,《臺灣六記》,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69種,1960(1895)。
劉克襄編著,《福爾摩沙大旅行》,臺北市:玉山社,1999。
G. Tyler Miller,JR原著、段國仁等譯,《環境科學》,臺北市:國立編譯館,2000。
Mike Grang原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市:巨流,2003.03)。
于景讓,《台灣之水利問題》,臺北市: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四種,1950。
山田伸吾,《臺北縣下農家經濟調查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課殖產科,1899.08。
卞鳳奎,《李氏家族與北部地區移民史研究》,板橋市:臺北縣政府,2001.07。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臺北縣地名辭書(初稿)》,臺北市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1.08。
王志文主編,《滄海桑田話社子》,臺北市:社子文教基金會,2001.12。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市南港: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研究所,1996.12。
王孝廉,《華夏諸神-水神篇》,臺北市:雲龍,2000.02。
王莉姻主編,《美麗新臺北縣》,臺北市:時報,1997。
王鑫,《地形學》,臺北市:聯經,1991.10。
尹章義,《新莊發展史》,臺北縣新莊市:新莊市公所,1980.07。
尹章義等,《泰山志》,臺北縣泰山鄉:泰山鄉公所,1994.07。
安倍明義,《臺灣地名研究》,臺北:蕃語研究會,1938。
石田龍次郎、渡邊光編,《世界地理大系‧第五卷》,東京:河出書房,1943。
石再添,《地形學講義》,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71。
石再添主編,《臺灣地理概論》,臺北:臺灣中華,199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處編,《臺灣稻米生產量調查報告》,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處,2003.11。
李乾朗,《新竹市都城隍廟建築藝術與歷史》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8。
李重耀,《臺閩地區三級古蹟臺北縣蘆洲李宅研究與修護計劃》,臺北縣:臺北縣政府,1978.08。
李豐楙主編,《蘆洲湧蓮寺丁丑年五朝慶成祈安福醮志》,臺北縣蘆洲市:湧蓮寺慶成祈安福醮委員會,1998.07。
伊能嘉矩原著、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台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06。
林玉茹,《清代臺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縣中和市:知書房,1996.12。
林朝棨編,《中山自然科學大辭典‧第六冊‧地球科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73.12。
林豪光,《柑橘栽培保護技術》,臺中市:著者發行,1972.10。林春吉,《臺灣水生植物(一)‧自然觀察圖鑑》,臺北市:田野影像,2000.03。
林衡道口述、楊鴻博整理,《鯤島探源─臺灣各鄉鎮區的歷史與民俗(1)》,臺北縣永和市:稻田,1996。
林繼文,《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臺北市:稻鄉,1996.03。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市:正中,1992。
吳密察監修,《臺灣史小事典》,臺北市:遠流,2000。
吳建民總纂,《臺灣地區水資源史》,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12。
布萊安‧費根(Brian Fagan)著、董更生譯,《聖嬰與文明興衰》,臺北市:聯經,1999.09。
陳正祥,《臺灣地誌》,臺北:南天,1994.10(1961)。
陳在正,《蘆洲李氏家族變遷史》,板橋市: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2.11。
陳吉宏,《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對我國之衝擊評估與適應策略》,臺北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2001.12。
陳宗仁,《從草地到街市--十八世紀新庄街的研究》,臺北縣板橋市:稻香,1996.06。
陳鐵如、吳鍾玲,《水域氣候》,臺北:淑馨出版社,1996.05。
阿諾德‧湯恩比(Arnold Toynbee),《人類與大地母親:一部敘事體世界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01。
衫山靖憲,《臺灣名勝舊跡誌》,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
於幼華等編,《環境與人‧自然環境篇》,臺北市:遠流,2000.03。
希羅多德原著、王以鑄譯,《歷史》,臺北:商務,1997。
周大鳴、喬曉勤,《現代人類學》,重慶市:重慶出版社,1990.04。
謝明昌,《氣候變遷對臺灣水文環境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經濟部,1995.06。
賴進松,《河川潰堤淹水模式之研究(三)-以三重、蘆洲及新莊、樹林為研究區域》,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0.07。
陶在樸,《地球文明的永續發展》,臺北市:中華徵信所,1998.03。
鄭政誠,《三重埔的社會變遷》,臺北:學生,1996.06。
蕭新煌等著,《臺北縣移入人口之研究》,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12。
彼得柏克原著、江政寬譯,《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臺北:麥田,1997.01。
曾華璧,《人與環境:臺灣現代環境史論》,臺北市:正中,2001。
黃俊傑、古偉瀛編,《日據時代臺灣社會民衆對天然災害的認知與反應: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國科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8-05號,1989.5。
黃俊傑、古偉瀛編,《日據時代日本殖民政府在臺灣防災與救災措施的分析(一八九五至一九四五年)》,國科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9-05號,1990.8。
黃俊傑、古偉瀛編,《嘉南平原的水災定量與定性的分析 (一八九五至一九九○年)》,國科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80-40號,1992.3。
濱下武志、辛島升編,《地域史とは何か》,東京市:山川,1997。
萬良,《臺灣省臺北縣蘆洲鄉鄉土地理學之研究》,出版地不詳,出版年不詳。
鄭益洲等著,《蘆洲故鄉情》,臺北縣蘆洲市:蘆洲國小,1998。
胡振洲,《聚落地理學》(臺北:三民,1977.12),頁31。
洪敏麟,《臺灣地名沿革》,台中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85。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篇‧第三‧臺灣》,東京:富山房,1939.09。
楊蓮福,《戀戀蘆洲情─鄧麗君在蘆洲的歲月》,臺北縣蘆洲市:博揚文化,2001.10。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台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
莊展鵬,《臺北地質之旅》,臺北:遠流,1991。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06),頁44-46。
夏黎明,《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臺北縣中和市:知書房,1996.06。
高樹藩編,《正中形音義綜合大辭典》,臺北:正中,1993.12。
戚啟勳,《臺灣八十年來之颱風》,臺北:中央氣象局,1978.12。
費爾南‧布勞岱(Fernand Braudal)原著,曾培秋等譯,《地中海史》,臺北:商務印書館,2002.06。
財團法人蘆洲李宅古蹟維護文教基金會編,《李氏傳統史料之研究》,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文化局,2002.11。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
鄧慶昱,《戀戀大漢溪》,臺北:大漢溪文教基金會,2001.02。
陳三井總纂,《臺北市發展史》,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2.06。
楊純明編,《環境與稻作生產》,臺中縣霧峰鄉:臺灣省農業試驗所,1999.06。
楊蓮福等編,《三重埔風情畫》,臺北縣三重市:三重埔文史學會,2003.01。
楊萬全,《水文學》,臺北:師大地理系,1982。
楊青矗編著,《臺詩三百首:臺灣古典詩選臺華雙語注音讀本》,臺北市:敦理,2003.08。
鄒豹君,《小地形學》,臺北:開明書店,1983.03。
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原著、楊玉齡譯,《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臺北:天下遠見,1998.06。
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原著、郭方等譯,《西方的興起(上)》,臺北:五南,1990.07。
蒲幕州,《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史》,臺北:麥田,2001.02。
孫儒泳,《普通生態學》,臺北市:藝軒,1995。
詹素娟、劉益昌,《大臺北都會區原住民專輯》,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9.09。
諶克終,《柑橘栽培學》,臺北市:正中,1969.10。
徐偉斌,《關渡自然導覽-人文與生態之旅》,臺北市:玉山社,2002.07。
豐年社編,《臺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二)》,臺北市:豐年社,1995.05。
劉益昌,《淡水河口的史前文化與族群》,臺北縣八里鄉:十三行博物館,2002.05。
劉益昌,《臺灣原住民史‧史前篇》,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12。
劉熙,《柑橘栽培法》,臺北市:五洲,1985.10。
劉翠溶、伊懋可主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臺北:中研院經濟所,1995.06。
劉甯顔總纂,《重修臺灣省通志‧經濟志‧水利篇》,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9-1998。
臧振華,《臺灣考古》,臺北市:文建會,1999.06。
潘英海,《重修臺灣省通志‧住民志‧同冑篇》,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95。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師大地理系,1987。
保佑宮管理委員會編,《保佑宮說明書》,臺北縣蘆洲市:保佑宮管理委員會,出版年不詳。
張勤編纂,《重修臺灣省通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康豹(Paul R. Katz),《臺灣的王爺信仰》,臺北市:商鼎,1997。
國分直一著、邱夢蕾譯,《臺灣的歷史與民俗》,臺北市:武陵,1991。
周憲文,《臺灣經濟史》,臺北市:開明書店,1980。
邵益生、錢易主編,《人與水》,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03。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市:聯經,1992.05。
鹿憶鹿,《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臺灣原住民為中心》,臺北市:里仁,2002。
臺北州勸業課編,《臺北州農業》,臺北市:臺北州勸業課,1935.07。
臺北州內務部勸業課,《臺北州農業要覽》,臺北市:臺北州內務部勸業課,1938.03。
臺北縣政府,〈蘆洲鄉總體發展的分析與建議〉,收於《臺北縣綜合發展計劃第三冊》,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政府,1993。
臺灣省水利局,《臺北地區防洪初期實施計劃執行報告》,南投市:臺灣省水利局,1 985.09。
臺北縣政府編,《臺北縣土城、蘆洲、汐止都市更新規劃設計案‧(3)蘆洲》,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政府,2002.10。
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臺灣水利之問題》,臺北市:臺灣銀行,1950.0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八七水災特輯」:臺灣水災之研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7。
蘆洲市公所、成功國小合編,《千禧心‧蘆洲情─鄉土文化專輯》,臺北:蘆洲市公所、成功國小,2000.12。
蘆洲保和宮編輯委員會,《蘆洲保和宮》,臺北縣蘆洲鄉:蘆洲保和宮管理委員會,1991.10。
薩支平計畫主持、陳亮全共同主持,《都市洪災防制策略之整合型規劃研究(一):從災害管理層面探討都市洪災防制策略之研究》,台北市:內政部建研所,2002.12。
三、論文
不著撰人,〈六三水災災因探討〉,《現代營建》5:7=55,1984.07。
方俊傑,〈石門水庫與防洪〉,《水資源管理》4,1999.10。
中村孝志,〈十七世紀中葉的淡水、基隆、臺北〉,《臺灣風物》41:3(1991.09)。
中蔦邦,〈歷史としての生活史〉,收於松平誠、中蔦邦編,《生活史》,東京:光生館,1993.09。
石再添等,〈塭子川沼澤區的水文地理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8(1982.06)。
丘逸民,〈臺北地區的水利建設與人文發展〉,收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編,《第四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2001.05。
尹章義,〈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收於氏著,《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99.10。
尹章義,〈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收於氏著,《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99.10。
王忠道、陳弘,〈臺灣地區水災防範策略之探討〉,《自由中國之工業》82:3,1994.09。
王益崖,〈臺灣之柑橘及其分佈-從經濟地理的觀點看-〉,《臺灣銀行季刊》10:2(1958.03)。
王鴻賓,〈臺灣之颱風與淡水河流域之暴雨〉,收入於《臺灣之河川》,臺灣研究叢刊第8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王執明、鄭穎敏、王源,〈臺北盆地之沈積物及地質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1978。
王鑫,〈臺北山水〉,《大自然》61(1998.10)。
伍啟宏、陳俊宏,〈臺灣北部海岸水仙尊王信仰實調〉,收於鄭志明編,《文化臺灣‧卷一》,臺北縣中和市:大道文化,1996。
西岡英夫原著、杜武志譯,〈浮洲部落「社子」-鄰近島都的特殊村落之鄉土觀察記〉,《臺北文獻》直字138(2001.12)。
李天浩,〈瑞伯颱風汐止淹水原因探討與臺北防洪計畫之評析〉,《土木水利》25:4,1999.02。
李伯年,〈臺灣之蔬菜〉,收於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之蔬菜》,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特產叢刊第13種,1955.04。
李進億,〈雍正朝北臺政策初探(1723-1735)---以行政、開墾及理番為探討中心〉,《史匯》6(2002.08)。
李重耀,〈蘆洲李宅概述〉,《北縣文化》50(1996.10)。
李棟明,<臺灣李姓人口分佈之研究>,《臺北文獻》37(1976.09)。
李彩薇,〈開發中國家政策執行爭論之研究﹣﹣二重疏洪道個案探討〉,《公共行政學報》4,1988.12。
李鹿苹,〈淡水港衰退的自然地理因素〉,收於氏著,《臺灣小區域地理研究集》,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84。
李錦發、蘇泰維,〈臺北盆地構造成因之初步研究〉,收于中央大學編,《「臺北盆地地下地質與工程環境綜合調查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中壢:中央大學,1994.11。
李鴻源、楊偉甫,〈臺灣地區洪水災害分析與對策〉,《臺灣水土保持》23,1998.03。
杜正勝,〈什麼是新社會史〉,《新史學》3:4(1992.12)。
林一宏,《八里坌全覽手冊》,臺北縣八里鄉:十三行博物館,2001.12。
林玉茹,〈清代臺灣的洪水災害〉,《臺灣文獻》49:3(1998.09)。
林永禎,〈從水源生態觀點探討河川防洪方法〉水資源管理2,1999.04。
林志峰,〈社子島的常民文化與信仰〉,收於王志文主編,《滄海桑田話社子》,臺北市:社子文教基金會,2001.12。
林美容,〈草屯鎮聚落發展與宗族發展〉,收於氏著,《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北:臺原,2000。
林明聖等,〈康熙臺北大湖考釋〉,收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編,《第三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9.05。
孫得雄,〈都市近郊之蔬菜栽培〉,《科學農業》2:12(1954.11)。
許達然,〈械鬥與臺灣社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3(1996.07)。
岡田謙,〈村落と家族─臺灣北部の村落生活〉,《社會學》5:1(1938.12)。
岡田謙著、陳乃蘗譯,〈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臺北文物》9:4(1960.12)。
張二文,〈「敬天畏地法自然」所建構的信仰場域初探-以荖濃溪畔新威庄祭河江敬古老大人祭儀為例〉,收於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臺灣史蹟源流研討會九十二年會友年會論文選集》,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3.08。
張光直,〈臺灣史必須包括原住民的歷史〉,收於《考古人類學隨筆》,臺北:聯經,1995.09。
張素玢,〈與河爭地-濁水溪河川地的利用與環境變遷〉,《淡江史學》13(2002.10)。
張金鶚,〈臺灣廟宇建築與人民生活信仰〉,《臺灣文獻》23:1(1972.01)
張屏生,〈臺北縣蘆洲方言紀略〉,《北縣文化》50,1996.10。
張瑞津、石再添,〈淡水河下游感潮的研究〉,《地理學研究》13(1989.12)。
張耀錡,〈平埔族社名對照表〉,《文獻專刊》2:1、2(1951)。
康豹,〈東港漁民與溫王爺的信仰〉,《文化視窗》5(1998.11)。
喻蓉蓉等,〈蘆洲李宅的沿革及建築風格〉,《歷史月刊》101(1998.04)。
黃雯娟,〈清代臺北盆地的水利事業〉,《臺灣文獻》49:3(1998.09)。
富田芳郎,〈臺灣鄉鎮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7:3(1955.06)。
莊吉發,〈清代臺灣自然災害及賑災措施〉,《臺灣文獻》51:1 (2000.03)。王麒銘,〈天災與康雍時期臺灣中南部農田水利開發及住民生活之探討〉,《臺灣人文》7 (2002.12)。
簡炯仁,〈由「嚴禁侵佔番界審斷碑」論「官庄」對高雄縣燕巢鄉的開發〉,《臺灣文獻》48:3(1997.09)。
彭永松,〈蘆洲文化景觀導覽〉,收於《民國九十三年蘆洲市農會農民曆》,臺北縣蘆洲市:蘆洲市農會,2004.01。
惠屯,〈清代臺灣的租賦〉,《臺灣文獻》10:2(1959.06)。
鄭政誠,〈清代三重埔的拓墾〉,《史耘》3、4(1998.09)。
唐羽,〈清乾隆間新莊街之興起與興直埔之開發(參之貳)〉,《北縣文化》49(1996.06)。
唐羽,〈清乾隆間新莊街之興起與興直埔之開發(參之壹)〉,《北縣文化》48(1996.05)。
唐美君,〈臺灣公廟與宗族的文化意義〉,《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1(1983.01),頁17。
費孝通,〈血緣和地緣〉,收於氏著,《鄉土中國》,上海市:上海書店,1991(1948)。
許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研院民族所集刊》36(1973.06)。
吳美雲,〈臺灣的泉州人(下):同安‧安溪篇〉,收於氏編,《臺灣的泉州人專集》,臺北:漢聲雜誌,1988。
賴榮孝,〈紅樹林與五股沼澤〉,收於陳正張主編,《五股原鄉:加里珍》,臺北縣五股鄉:加里珍文化藝術社,2001。
周梁楷,〈年鑒學派的史學傳統及其轉變〉,收入於氏著,《近代歐洲史家及史學思想》,臺北市:唐山,1996。
陳鴻圖,〈臺灣環境史研究的嘗試:以臺灣的論著爲例之探討〉,《政大史粹》2(2000.06)。
金紹興、古偉瀛、張秉權,〈日據時期臺灣洪水災害與治理〉,《臺灣水資源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9。
洪健榮,〈洪患對戰後臺北區域發展的影響--以五股鄉爲例〉,《臺灣文獻》51:1,2000.03。
徐泓,〈清代臺灣洪災及風災史料〉,收入於《清代臺灣天然災害史料彙編》,國科會防災科技研究報告72-01號,1983.7。
徐泓,〈清代臺灣天然史料補證〉,《臺灣風物》34:2,1984.06
楊雲萍,〈關於北部臺灣開發的一些資料〉,收於《臺北縣文獻叢輯‧第二輯》,臺北:成文,1983。
楊偉甫、張振輝,〈光復後臺灣洪水災害與治理〉,收入于《臺灣水資源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9。
楊蓮福,〈來去蘆洲、蘆荻泛月-戀戀蘆洲〉,《卓越世界》200(2002.07)。
蘇芳玉,〈八七水災的災難記憶〉,《史匯》4,2000.08。
高時勇,〈臺灣嘉南平原八七水災之研究〉,《嘉義師專學報》10,1980.05。
高橋浩一郎、齊藤將一原著、吳美盈譯,〈颱風洪水災害之長周期變動分析〉,《保險專刊》5,1986.09
張劭曾,〈臺灣河川之防洪與地形關係〉,收入於《臺灣之河川》,臺灣研究叢刊第8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姜善鑫,〈臺灣洪水的成因與防治〉《科學月刊》21:6=246,1990.06
許時雄,〈臺灣的洪水災害〉,《工程環境特刊》6,1995.04。
劉鴻喜,〈臺灣暴雨量及洪水預報之研究〉,收入於《臺灣之自然災害》,臺灣研究叢刊第9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7。
劉錦添、郭秋雲,〈氣候因素對臺灣農業生産的影響(1921-1991)〉,收于劉翠溶、伊懋可主編,《積漸所至:中國環境史論文集》。
建心,〈積極趕辦中的蘆洲、五股地區防潮治標工程〉,《水利通訊》18:11(1972.03)。
連錫卿,〈論臺灣之颱風水災和防洪的問題〉,《土木工程》5,1971.06。
葉振男,〈加強防洪工作落實國土保安〉,《臺灣農業》29:6,1994.12。
謝斌宏,〈治山防洪工作的回顧與展望〉,《臺灣農業》28:1,1992.02。
潘省寬,〈臺北地區防洪計畫簡介〉,《工程》58:2,1985.02。
劉鴻喜,〈臺北盆地的防洪究應如何解決〉,《中國論壇》1:2,1975.10。
施孫富,〈論臺北地區防洪問題 (續)〉,《自由中國之工業》41:6,1974.06。
程二文,〈淡水河流域親水策略體系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1996。
康永德,〈水災、永續農業與生態環境〉,《科學農業》42:7/8,1994.08。
范允安,〈洪水新市鎮與北部區域之發展〉,《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研究報告》9,1977.02。
姜善鑫、於靜元,〈嘉南平原洪患區的土地利用變遷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學系地理學報》16,1993.06。
芮逸夫等,〈「從考古學人類學看臺北盆地」座談會紀錄〉,《臺北文獻》5(1963.12)。
鄧國雄,〈《大臺北古地圖考釋》書評〉,《北縣文化》58(1998.10。
翁佳音,〈舊地名考證與歷史研究-兼論臺北舊興直、海山堡的地名起源〉,收於氏著,《異論臺灣史》,臺北縣板橋市:稻鄉,2001.02。
紀榮達,〈淡水河口寺廟系列-關渡宮(一)〉,收于國史館編,《1998淡水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99。
施添福,〈紅線與藍線-清幹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9(1991.06)。
榮峰,〈北臺有關颱風的俗語〉,《臺北文物》10:1(臺北:成文,1983(1961.03))。
楊萬全,〈臺北盆地零公尺地區的問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6(1980.06)。
楊萬全,〈臺北盆地零公尺地區的問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6(1980.06。
詹素娟,〈分類的迷思-淡水河係原住民的族群類緣問題〉,收於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國史館編,《1998淡水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1999。
劉還月、黃提銘撰文,〈不存在的歷史-關於南港社的幾點疑問〉,收於劉還月等著,《尋訪凱達格蘭族:凱達格蘭族的文化與現況》,臺北縣板橋市: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10。
溫清光等,〈河川污染整治與濕地保育之關係〉,收於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編,《第三屆海岸濕地生態及保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華民國野鳥學會,1994。
溫振華,〈蘆洲湧蓮寺--一座鄉廟的形成〉,《北縣文化》50(1996.10)。
溫振華,〈生命文明傍水而生-新店溪流域的自然人文與歷史〉,《大自然》61(1998.10)。
溫振華,〈清朝臺灣北部的拓墾與族群關係〉,收於古鴻廷、黃書林編,《臺灣歷史與文化論文集(二)》,臺北縣板橋市:稻鄉,2000。
溫振華,〈清代武 灣社社史〉,《臺灣史蹟》36(2000.06)。
陳宗仁,〈南港社與北港社考釋-兼論清代臺北地區番丁銀制〉,《臺灣史研究》7:1(2000.06)。
陳正祥,〈臺北盆地之散村〉,收於《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院研究報告》3:1(1953.06)。
陳鴻圖,〈臺灣環境史研究的嘗試:以臺灣的論著為例之探討〉,《政大史粹》2(2000.06)。
陳秋坤,〈清初臺灣土地的開發(公元1684-1855年) 〉,《臺北文獻》38(1976.12)。
陳雅瑤、戴岳志,〈蘆洲灰窯地區舉辦市地重劃概述〉,《地政月刊》15:10(1985.10)。
陳禮仁,〈臺灣治山防洪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科學月刊》21:6=246,1990.06。
陳漢光,〈日據時期臺灣漢族祖籍調查〉,《臺灣文獻》23:1(1972.01)。
管志明,〈都市化過程中市郊城鄉結構轉型之研究-臺北縣蘆洲鄉變遷案例之探討〉,《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7(1989.07)。
高傳棋,〈蘆洲百年來土地利用變遷與其都市化過程之研究(參之貳)〉,《北縣文化》51(1996.11)。
高傳棋,〈蘆洲百年來土地利用變遷與其都市化過程之研究(參之參)〉,《北縣文化》52(1996.12)。
洪燦楠,〈臺灣地區聚落發展之研究(連載一)〉,《臺灣文獻》29:2(1978.05)
姚誠,〈人與土地的思考-論「族群意識」與「鄉土意識」〉,《國際人文年刊》5(1996.06)。
蒲慕洲,〈西方近年來的生活史研究〉,《新史學》3:4(1992.12)。
姚漢秋,〈談民俗用具、食物的消逝與保存(上)〉,《臺灣文獻》33:2(1982.07)。
賴永祥,〈早年的洲裡教會〉,收於氏著,《教會史話(三)》,臺南市:人光,1995.08。
翁安雄,〈臺灣海洋信仰中的水仙王-以澎湖媽宮的水仙王為例〉,《史匯》4(2000.08)。
吳富春、許銘熙,〈水稻田之生態與環境〉,《農業工程學報》41:4(1995.12)。
劉麗飛,〈缺水及鹽分對水稻生產之影響〉,收於楊純明編,《環境與稻作生產》,臺中縣霧峰鄉:臺灣省農業試驗所,1999.06。
鄧耀宗,〈臺灣稻作發展之演變與背景〉,收於氏編,《臺灣稻作發展史》,南投市:臺灣省政府農林廳,1999.06。
許柏修,〈三重市近十年來成長之探討〉,《臺灣大學地理學系研究報告》9(1977.06)。
趙荷生,〈臺灣之蔬菜產銷〉,收於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之蔬菜續集》,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特產叢刊第15種,1965.04。
胡昌熾,〈臺灣之柑橘(一)〉,收於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之水果》,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特產叢刊第12種,1955.04。
曹永和,〈臺灣水災史─清代臺灣的水災與風災〉,《臺灣經濟史‧九集》,臺灣研究叢刊7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盧堅,〈臺灣之暴雨〉,收入於《臺灣之自然災害》,臺灣研究叢刊第9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7。
餘烈,〈汐止淹水問題探討與防洪建議〉,營造天下58,2000.10。
臺灣省農業試驗所編,〈臺灣省農田肥力測定〉,臺灣省農業試驗所試驗報告第二十八號,1967.12。
戴寶村,〈觀音山與淡水地景意象的形塑發展〉,收於淡江大學歷史系編,《2001淡水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北縣淡水鎮:淡江大學歷史系,2001.04。
四、學位論文
王永偉,〈蘆洲遶境活動對街道空間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地政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07)。
王志文,〈社子島人文聚落之變遷〉,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1999.06)。
王志文,〈淡水河岸同安人祖公會角頭空間分佈─以燕樓李、兌山李、西亭陳、郭子儀會爲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論,2001。
林明燦,〈新竹地區的經濟開發與生態變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06)。
吳健蘭,〈大臺北地區原住民聚落分布與地形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2002.06)。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06)。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07)。
陳憲明〈台北市近郊蘆洲鄉之土地利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06)。
陳鴻志,〈臺北市社子島洪患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1998。
鄧天德,〈臺北盆地洪患地理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學院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06)。
劉厚君,《新莊社會變遷的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2.06)。
鄭秀玲,〈日據時期新莊街區實質環境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08)。
楊靜雯,〈投機城市之災害空間生産—汐止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論,1998。
翁淑芬,〈東港街市的形成與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論,1997。
董羽,〈臺北盆地水災因素之分析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學院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05)。
董宜秋,〈臺灣「便所」之研究(1895-1945)-以「便所」興建及汙物處理爲主題〉,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06)。
指導教授 戴寶村(Pao-Tsun Tai) 審核日期 2004-6-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