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914100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9 、訪客IP:3.15.219.217
姓名 黃國清(Guo-qing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研究
(A Study of Kui-ji's Miao-fa-lian-hua-jing-shuan-zan (A Commentary of the Profoud Meaning of the Lotus Sutra ))
相關論文
★ 《文心雕龍》的「作者」理論★ 《妙法蓮華經》「十如是」研究
★ 皇侃"論語集解義疏"研究★ 董鼎《書傳輯錄纂註》研究
★ 姚際恆<詩經通論>研究★ 劉寶楠《論語正義》研究
★ 孫覺《春秋經解》解經方法探究★ 朱熹《儀禮經傳通解》研究
★ 毛奇齡《四書改錯》研究★ 華嚴三祖法藏大師圓教思想研究
★ 陳啟源《毛詩稽古編》研究★ 莊子倫理學研究
★ 中國古典詩論中的寫實概念--以現代詮釋為研究進路★ 《國史要義》與柳詒徵《春秋》經史學
★ 紀昀詩論研究★ 明代春秋學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窺基《法華玄贊》撰就於初唐長安佛教文化的背景下,受到當時討論《法華經》的議題與主流佛學思潮的深度影響,提出他對此經的新詮釋。其注視面向是廣泛的,對於佛陀演說此經的因由、此經的宗旨、判教的地位、經名的意義、經本的勘訂、各品相次的脈絡、詞語的訓解與文句的解明,都做了有別於前賢觀點的解釋。他的注釋態度是嚴謹的,講求文獻證據,最後並做出自己的明確判斷。
窺基以二種科判分析《法華經》的組織。第一種以第二品到第九品為正宗分,正好是《法華經》的原始部份,闡釋會聲聞歸一乘的道理。會二歸一說是窺基的鮮明主張,對其原理有系統的論述。聲聞法與一乘法並非對立,聲聞教義是一乘圓滿教義的部份,聲聞行者卻將偏至執為究竟,不進趣佛果。破除聲聞行者的執取,補足義理缺欠的部份,即可將他們會入一乘實踐道。
第二種科判擴大正宗分的品數,借用境、行、果的架構,一乘境詮佛智,一乘行詮地上菩薩因行,一乘果詮佛身。除一乘行受限於經文淺近無法達致原先設定的義理深度外,於一乘境與一乘果部份窺基都有精深的詮釋。窺基以唯識學說中講述佛果層次的義理作為解釋一乘義的理論根據,前後注釋觀點保持一致性,是具有特色的《法華經》一乘思想。
關鍵字(中) ★ 窺基
★ 法華玄贊
★ 一乘
★ 唯識學說
★ 會二歸一
★ 境行果
★ 教理行果
關鍵字(英) ★ one vehicle
★ Fa-hua-shuan-zan
★ object-practice-fruit
★ to unite two vehicles to one vehicle
★ teaching-truth-practice-fruit
★ Conciousness-only
★ Kui-ji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初唐的佛教學術環境∕2
第二節 窺基的學思歷程及撰寫《法華玄贊》的因緣∕9
第三節 《法華玄贊》的名義及流傳∕16
一、「玄贊」的意義∕16
二、《法華玄贊》的流傳與版本∕18
第四節 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與全文架構∕22
一、研究動機∕22
二、研究方法與全文架構∕25
第二章 科判的類型及其內容∕31
第一節 通論全經的科目∕34
一、此經講說因由的解明∕34
二、宗旨、題名、經本與品序的解釋∕38
第二節 全經架構的科判∕41
一、會聲聞歸一乘為正宗∕43
二、明一乘境行果為正宗∕48
第三節 導論一品的科目∕52
一、〈序品〉的七種成就∕52
二、敘說各品來意∕54
三、品名解題與疑義辯釋∕63
四、說明體性與辨析差別∕68
第三章 窺基的判教體系與《法華經》的地位∕73
第一節 頓漸分判∕75
第二節 三時教判∕84
第三節 八宗教判∕92
第四節 《法華經》為漸教∕97
第五節 《法華經》詮至高義理∕104
第四章 經本勘訂及經名與品序的解釋∕114
第一節 經本內容與各品次序的勘訂∕111
一、經本內容真偽的考證∕117
二、品序考辨的問題∕125
第二節 經名的解釋∕131
第三節 各品相次意義的解釋∕143
第五章 詞義的解釋∕154
第一節 漢語固有詞的解釋∕155
一、概括義和具體義的解釋∕156
二、注音和辨字與釋義的關係∕162
三、複合詞與聯綿詞的分訓∕170
第二節 音譯詞與佛化漢詞的解釋∕176
一、重視音譯詞的正名∕177
二、語言文化差異與詞義解釋∕183
三、佛教術語的特殊解釋方法∕189
第六章 一乘境的詮釋∕195
第一節 一乘境的核心概念與範圍∕195
一、一乘境的核心概念∕195
二、一乘境諸品的聯結∕204
第二節 一乘義的詮釋∕207
一、一乘的諸種涵義∕209
二、一乘的名義與會二歸一說∕218
第三節 佛知見的開示悟入∕228
第七章 一乘行與一乘果的詮釋∕238
第一節 一乘行的詮釋∕239
一、智慧觀照為共通基礎∕241
二、四安樂行的特殊實踐∕249
第二節 一乘果的詮釋∕256
第三節 一乘義與唯識學說的關涉∕269
第八章 結論∕276
第一節 承繼舊題而出新解∕276
第二節 根植唯識的新詮釋∕280
一、 會二歸一的思想∕280
二、 根植唯識的一乘義∕282
參考文獻∕285
【附錄一】中印科判的源流與發展∕299
【附錄二】中印書名注釋傳統的考察∕307
參考文獻 一、佛教古籍
(吳)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大正藏》冊14。
(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大正藏》冊9。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普曜經》,《大正藏》冊3。
(西晉)竺法護譯:《生經》,《大正藏》冊3。
龍樹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25。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冊9。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冊14。
(後秦)弗若多羅共羅什譯:《十誦律》,《大正藏》冊23。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冊1。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四分律》,《大正藏》冊22。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經》,《大正藏》冊2。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9。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冊12。
(北涼)曇無讖譯:《優婆塞戒經》,《大正藏》冊24。
(劉宋)慧觀等:《佛說大般涅槃經》,《大正藏》冊12。
(劉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大正藏》冊22。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法鼓經》,《大正藏》冊9。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藏》冊12。
(蕭齊)曇摩伽陀耶舍:《無量義經》,《大正藏》冊9。
(梁)法雲撰:《法華經義記》,《大正藏》冊33。
(梁)僧祐撰:《出三藏記集》,《大正藏》冊55。
無著造,(陳)真諦譯:《攝大乘論》,《大正藏》冊31。
(元魏)菩提流支:《入楞伽經》,《大正藏》冊16。
無著造,(元魏)菩提流支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大正藏》冊25。
婆藪槃豆釋,(後魏)菩提流支共曇林等譯:《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大正藏》冊26。
婆藪槃豆造,(後魏)勒那摩提共僧朗等譯:《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大正藏》冊26。
(隋)智顗說:《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大正藏》冊46。
(隋)智顗說:《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冊33。
(隋)智顗說:《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藏》冊34。
(隋)智顗撰:《四教義》,《大正藏》冊46。
(隋)智顗說:《摩訶止觀》,《大正藏》冊46。
(隋)智顗說,灌頂記:《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大正藏》冊33。
(隋)智顗撰:《維摩經玄疏》,《大正藏》冊38。
(隋)灌頂撰:《大般涅槃經玄義》,《大正藏》冊38。
(隋)闍那崛多共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大正藏》冊9。
(隋)寶貴合:《合部金光明經》,《大正藏》冊16。
(隋)法經等撰:《眾經目錄》,《大正藏》冊55。
(隋)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大正藏》冊49。
(隋)吉藏撰:《三論玄義》,《大正藏》冊45。
(隋)吉藏撰:《大乘玄論》,《大正藏》冊45。
(隋)吉藏撰:《法華遊意》,《大正藏》冊34。
(隋)吉藏撰:《法華玄論》,《大正藏》冊34。
(隋)吉藏撰:《法華義疏》,《大正藏》冊34。
(隋)吉藏撰:《法華論疏》,《大正藏》冊40。
(隋)慧遠述:《大般涅槃經義記》,《大正藏》冊38。
(隋)慧遠述:《維摩義記》,《大正藏》冊38。
(隋)慧遠撰:《大乘義章》,《大正藏》冊44。
(唐)玄奘譯,辯機撰:《大唐西域記》,《大正藏》冊51。
彌勒說,(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冊30。
親光等造,(唐)玄奘譯:《佛地經論》,《大正藏》冊26。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大正藏》冊16。
無著造,(唐)玄奘譯:《顯揚聖教論》,《大正藏》冊31。
無著造,(唐)玄奘譯:《攝大乘論本》,《大正藏》冊31。
世親造,(唐)玄奘譯:《攝大乘論釋》,《大正藏》冊31。
世親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冊29。
世親造,(唐)玄奘譯:《辯中邊論》,《大正藏》冊31。
五百大羅漢等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冊27。
眾賢造,(唐)玄奘譯:《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大正藏》冊29。
護法等造,(唐)玄奘譯:《成唯識論》,《大正藏》冊29。
(唐)玄奘譯:《大般若經》,《大正藏》冊7。
(唐)慧立本、彥悰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大正藏》冊50。
無著造,(唐)波羅頗蜜羅譯:《大乘莊嚴經論》,《大正藏》冊31。
(唐)玄應撰:《一切經音義》,《高麗大藏經》,冊32。
(唐)道宣撰:《續高僧傳》,《大正藏》冊50。
(唐)道宣撰:《集古今佛道論衡》,《大正藏》冊52。
(唐)窺基撰:《成唯識論述記》,《大正藏》冊43。
(唐)窺基撰:《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正藏》冊43。
(唐)窺基撰:《異部宗輪論述記》,《新纂卍續藏》冊53。
(唐)窺基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大正藏》冊33。
(唐)窺基撰:《大乘法苑義林章》,《大正藏》冊45。
(唐)窺基撰:《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般若理趣分述贊》,《大正藏》冊38。
(唐)窺基撰:《說無垢稱經疏》,《大正藏》冊38。
(唐)窺基撰:《妙法蓮華經玄贊》,《大正藏》冊34。
(唐)窺基註解、(明)普泰增修:《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大正藏》冊44。
(唐)窺基撰(托名):《阿彌陀經疏》,《大正藏》冊37。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10。
(唐)法藏集:《華嚴經探玄記》,《大正藏》冊35。
(唐)法藏集:《華嚴經傳記》,《大正藏》冊51。
(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大正藏》冊53。
(唐)惠沼述:《成唯識論了義燈》,《大正藏》冊43。
(唐)慧沼撰:《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大正藏》冊39。
(唐)盾倫集撰:《瑜伽論記》,《大正藏》冊42。
(唐)良賁:《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大正藏》冊33。
(唐)明佺等撰:《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大正藏》冊55。
(唐)不空譯:《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大正藏》冊19。
(唐)智昇撰:《開元釋教錄》,《大正藏》冊55。
(唐)湛然:《法華文句記》,《大正藏》冊34。
(唐)湛然:《法華五百問論》,《新纂卍續藏》冊56。
(唐)慧琳撰:《一切經音義》,《大正藏》冊54;《高麗大藏經》冊42、43。
(唐)惠詳撰:《弘贊法華傳》,《大正藏》冊51。
(唐)僧詳撰:《法華傳記》,《大正藏》冊51。
(宋)延一編:《廣清涼撰》,《大正藏》冊51。
(宋)贊寧等撰:《宋高僧傳》,《大正藏》冊50。
(宋)法雲編:《翻譯名義集》,《大正藏》冊54。
(宋)志磐撰:《佛祖統紀》,《大正藏》冊49。
(元)念常集:《佛祖歷代通覽》,《大正藏》冊49。
(元)覺岸編:《釋氏稽古略》,《大正藏》冊49。
(明)不署撰人:《神僧傳》,《大正藏》冊51。
(明)如巹續集:《淄門警訓》,《大正藏》冊48。
佐伯定胤與中野達慧共編:《玄奘三藏師資傳叢書》,《新纂卍續藏》冊88。
《宋藏遺珍》,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67年。
Warder, A.K., ed., Avguttara-nikaya.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1961.
Rhys Davids ,T.W., & J.E. Carpenter ed. Digha-nikaya.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 1966.
Feer, M.L.,ed., Samyutta-nikaya, London: Pali Text Society,1973.
二、中國古籍
(東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梁)皇侃:《論語集解義疏》,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民國80年再版。
(梁)顧野王:《原本玉篇殘卷》,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唐)魏徵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隋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民國81年。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 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清江西南昌府學重刊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77年台一版。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清江西南昌府學重刊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77年台一版。
(東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清江西南昌府學重刊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77年台一版。
(東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清江西南昌府學重刊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77年台一版。
(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繫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歐陽修等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民國81年。
(梁)顧野王著,(宋)陳彭年等重修:《大廣益會玉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陳彭年等重修,林尹校訂:《新校正切宋本廣韻》,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65年初版,84年15刷。
(清)王念孫:《廣雅疏證》,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台北:書銘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國83年。
(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63年。
(清)陳澧:《東塾讀書記(外一種)》,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清)蘇輿撰,鐘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清)俞樾:《古書疑義舉例》,收於俞樾等著:《古書疑義舉例五種》,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頁1-156。
三、工具書
王力主編:《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古代漢語研究室編:《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白玉林與遲鐸主編:《古漢語虛詞詞典》,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朱起鳳:《辭通》,台北:台灣開明書店,民國49年台1版,71年台5版。
李珍華、周長楫編撰:《漢字古今音表》,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宗福邦等編:《故訓匯纂》,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夏啟良與暴拯群編:《通假字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
曹先擢與蘇培成主編:《漢字形義分析字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符定一:《聯綿字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75年。
敦煌研究院編:《敦煌遺書總目錄索引新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慈怡主編:《佛教史年表》,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76年。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漢語大字典》,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
蔣禮鴻:《敦煌文獻語言詞典》,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
鄭安生編纂:《通假字典》,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年。
魏嵩山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
平川彰編:《佛教漢梵大辭典》,東京:いんなあとりっぷ社,1997年。
赤沼智善編:《印度佛教固有名詞辭典》,京都:法藏館,1967年複刊版。
辛嶋靜志:《正法華經詞典》,東京:創價大學國際佛教高等研究所,1998年。
———:《妙法蓮華經詞典》,東京:創價大學國際佛教高等研究所,2001年。
望月信亨主編:《望月佛教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1954年增訂版。
荻原雲來編:《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東京:講談社,1986年新裝版。
戴維‧克里斯特爾(D. Crystal)編,沈家煊譯:《現代語言學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Malalasekera , G. P., Dictionary of Pali Proper Names.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 Ltd., 1998.
Monier-Williams, Sir Monier, 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1st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899, reprint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四、當代中文佛學著述:
(一) 華人著作: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台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3年。
王仲堯:《隋唐佛教判教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王 森:《西藏佛教發展史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方廣錩:《道安評傳》,北京:昆侖出版社,2004年。
白化文等校註:《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註》,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2年。
———與李鼎霞校注:《行歷抄校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4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朱封鰲與韋彥鐸:《中華天台宗通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8年修訂五版。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書局,頁民國72年。
———:《法華玄義的哲學綱領》,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
吳海勇:《中古漢譯佛經敘事文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呂 澂:《佛學研究法》,台北:華嚴蓮社‧菩提講堂,民國65年。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1版,2002年7刷。
———:《印度佛學源流略講》,《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卷四,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李四龍:《天台智者研究——兼論宗派佛教的興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映輝:《唐代佛教地理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富華與何梅:《漢文佛教大藏經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李維琦:《佛經釋詞》,長沙:岳麓書社,1993年。
———:《佛經詞語匯釋》,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阮忠仁:《唐初法相宗思想之轉變——以窺基的五般若思想為中心的探討》,高雄縣:佛光山宗務委員會,2004年。
周貴華:《唯心與了別——根本唯識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屈大成:《中國佛教思想中的頓漸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
林光明編註:《金剛經譯本集成》,台北縣:迦陵出版社,1997年。
林國良:《成唯識論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姚永明:《慧琳音義語言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65冊,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頁1-314。
徐時儀:《慧琳音義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
徐時儀等著:《佛經音義概論》,台北:大千出版社,民國92年。
馬佩主編:《玄奘研究》,開封:河南出版社,1997年。
張力生:《玄奘法師年譜》,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張國剛:《佛學與隋唐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曹士邦:《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國79年。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梁曉虹:《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匯的發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年。
陳士強:《佛典精解》,台北:建宏出版社,1995年。
郭朝順:《天台智者的詮釋理論》,台北:里仁書局,民國93年。
勞政武:《佛教戒律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湯用彤:《隋唐及五代佛教史》(原書名為《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慧炬出版社,民國75年。
黃懺華:《中國佛教史》,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63年。
楊惠南:《吉藏》,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78年。
廖明活:《嘉祥吉藏學說》,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4年。
———:《淨影慧遠思想述要》,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8年。
潘桂明與吳忠偉:《中國天台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蔡運辰編著:《二十五種藏經目錄對照考釋》,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72年。
鄭殿臣譯:《長老偈‧長老尼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藍日昌:《六朝判教論的發展與演變》,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
顏尚文:《隋唐佛教宗派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69年。
顏洽茂:《佛教語言闡釋——中古佛經詞匯研究》,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
韓廷傑:《唯識學概論》,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82年。
釋太虛:《法華講演錄》,收於《太虛大師全書》(精裝33冊版),台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民國45年初版,87年四版,第10、11冊。
———:《大乘妙法蓮華經懸論》,收於《太虛大師全書》(精裝33冊版),台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民國45年初版,87年四版,第11冊。
釋印順:《攝大乘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35年初版,民國81年修訂一版。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57年初版。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60年初版,83年修訂本3版。
———:《初期大乘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70年初版,83年7版。
———:《印度佛教思想史》
釋圓仁著,白化文等校註:《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註》,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2年。
釋聖嚴:《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釋聖嚴:《天台心鑰——教綱觀宗貫註》,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二) 外文中譯:
中村元:《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全譯本),林太等譯,台北:淑馨出版社,民國88年。
水野弘元:《佛典成立史》,劉欣如譯,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5年。
———:《佛教的真髓》,香光書鄉編譯組譯,嘉義市:香光書鄉出版社,民國91年。
———:《佛教文獻研究》,許洋主譯,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莊崑木譯,台北:商周出版社,2002。
平川彰等著:《佛學研究入門》,許明銀譯,台北:法爾出版社,民國79年。
玉城康四郎主編:《佛教思想(一)——在中國的發展》,李世傑譯,台北:幼師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4年初版,民國80年三印。
———:《佛教思想(二)——在中國的發展》,許洋主譯,台北:幼師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4年初版,民國80年三印。
藤田恭俊與塩入良道(原署中村元等著):《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冊),余萬居譯,台北:天華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3年。
礪波護:《隋唐佛教文化》,韓昇、劉建英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鐮田茂雄:《中國佛教簡史》,鄭彭年譯,台北縣:谷風出版社,民國76年。
五、當代外文佛學著述
本田義英:《佛典の內相と外相》,東京:弘文堂書房,1934年。
坂本幸男與岩本裕譯注:《法華經》,東京:岩波書店,1962年。
辛嶋靜志:《『長阿含經』の原語の研究》,東京:平河出版社,1994年。
松濤誠廉等譯:《法華經》,東京:中央公論社,1975年初版,1988年新訂三版。
牧田諦亮:《疑經研究》,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6年初版,京都:臨川書店,1989年複刻版。
芳村修基:《インド大乘思想研究》,京都:百華苑,1974年。
荻原雲來與土田勝彌編:《改訂梵文法華經》,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35年發行,1995年第三版發行。
渡邊照宏編並注:《ギルギット出土法華經梵本》(第二部,ローマ字版),東京:靈友會,1975年初版一刷,1983年初版二刷。
菅野博史:《中國法華思想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94年。
道端良秀:《唐代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57年。
塚本啟祥:《法華經の成立と背景》,東京:佼成出版社,1986年。
奧野光賢:《佛性思想の展開──吉藏を中心とした『法華論』受容史》,東京:大藏出版社,2002年。
稻荷日宣:《法華經一乘思想の研究》,東京:山喜房,1975年。
橫超慧日:《法華經總說》,橫超慧日編著:《法華思想》,京都:平樂寺書店,1986年,頁3-318。
Chappell, D.W. ,“Hermeneutical Phases in the Chinese Buddhism.” In D.S. Lopes, Jr. ed., Buddhist Hermeneutic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8, pp.175-205.
Kern, H., tans., Saddharma-Pundarika (or The Lotus of the True Law).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63.
Lamotte, E.,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From the Origins to the Waka Era. Trans. by S. Webb-Boin, Louvain-Paris: Peeters Press, 1988.
Powers, J. trans:Wisdom of Buddha:The Samdhinirmocana Sutra. Berkeley: Dharma Publishing, 1995.
Warder, A.K., Indian Buddhism. Delhi: Motilal-Banarsidass, 1970; reprinted, 1991.
Weinstein, S., Buddhism under the T’a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六、當代其他著述: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台北縣:谷風出版社,民國76年。
———:《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第1版,1997年3刷。
———:《漢語詞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
王克非:《翻譯文化史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年。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王邦雄等編著:《中國哲學史》,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民國84年。
王欣夫:《文獻學講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1年台灣初版。
王啟濤:《魏晉南北朝語言學史論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北京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中國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世界著名法典漢譯叢書編委會:《摩奴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伍宗文:《先秦漢語複音詞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任繼愈:《漢唐佛教思想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朱星:《中國語言學史》,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民國72年。
余嘉錫:《古書通例》,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民國75年。
宋子然:《訓詁理論與運用》,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杜松柏:《國學治學方法》,台北:洙泗出版社,民國74年增訂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68年初版,民國74年增訂版。
李如龍:《漢語地名學論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斌城主編:《唐代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汪中文編著:《孝經著述考(一)》,台北: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92年。
周光慶:《中國古典解釋學導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周裕鍇:《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林尹:《訓詁學概要》,台北:正中書局,民國61年台初版,82年15刷。
林尹著,林炯陽注釋:《中國聲韻學通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71年修訂,85年改版。
林燾和耿振生:《音韻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竺家寧:《漢語詞彙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8年。
金春峰:《《周易》經傳疏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04年。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胡樸安:《中國訓詁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9年台8版。
孫玉文:《漢語變調構詞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史簡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高守綱:《古代漢語詞義通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4年。
徐振邦:《聯綿詞概論》,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1998年。
徐通鏘:《語言論——語義型語言的結構原理和研究方法》,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馬祖毅:《中國翻譯史》,上卷,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國翻譯簡史》,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年。
國立編譯館主編:《新集四書註解群書提要——附古今四書總目》,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張永言:《訓詁學簡論》,武昌:華中工學院出版社,1985年。
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長沙:岳麓書社,1995年。
張雙棣等編:《古代漢語知識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許威漢:《訓詁學導論》(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福康:《中國翻譯理論史稿》,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年。
陳紱:《訓詁學基礎》,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民國70年初版,82年增訂7版。
富金壁:《訓詁學說略》,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曾貽芬與崔文印:《中國歷史文獻學史述要》,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陸宗達:《訓詁簡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
陸宗達與王寧:《訓詁與訓詁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黃金貴:《古漢語同義詞辨釋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黃坤堯:《音義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黃寶生:《印度古典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管錫華:《校勘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趙振鐸:《中國語言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趙學清:《韓非子同義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增補定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羅世芳編:《梵語課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韓陳其:《漢語詞匯論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濮之珍:《中國語言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蘇新春:《當代中國詞匯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
蘇寶榮:《詞義研究與辭書釋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孫俍工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渡瀨信之:《マヌ法典——ヒンドウー教世界の原型》,東京:中央公論社,1990年。
菅沼晃:《サンスクリッドの基礎と實踐》,東京:平河出版社,1980年。
Kale, M.R., A Higher Sanskrit Grammar.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5 reprint.
MacDonell ,A.A., A Sanskrit Grammar for Students. 1st ed. Oxford,1927, reprint Deh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4.
七、學術論文
(一) 中文:
王恩洋:〈瑜伽宗綜述〉,《中國佛教與唯識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頁531-607。
王建華:〈人名與文化〉,邵敬敏主編:《文化語言學中國潮》,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年,頁194-205。
方廣錩:〈敦煌遺書中的《妙法蓮華經》及有關文獻〉,《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民國86年),頁211-231。
朱慶之:〈佛教混合漢語初論〉,北京大學中文系《語言學論叢》編委會編:《語言學論叢》,第24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頁1-33。
牟潤孫:〈論儒釋兩家之講經與義疏〉,《注史齋叢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6年北平第一版,79年台灣初版,頁239-302。
呂叔湘:〈漢語裏「詞」的問題概述〉,《漢語語法論文集》(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頁359-369。
———:〈南北朝人名與佛教〉,邵敬敏主編:《文化語言學中國潮》,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年,頁183-193。
呂 澂:〈雜阿含經刊定記〉,《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卷一,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頁1-29。
———〈妙法蓮華經方便品講要〉,《呂澂佛學論著選集》,卷二,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頁1094-1145。
杜繼文:〈論法相新羅學系的理論特色〉,《中國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頁127-145。
周法高:〈玄應反切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0本,民國37年,頁359-444。
周祖謨:〈四聲別義創始之時代〉,《文字音韻訓詁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頁52-60。
季羨林:〈佛教的倒流〉,《季羨林佛教學術論文集》,台北:東初出板社,民國84年,頁463-511。
———:〈浮圖與佛〉,《季羨林佛教學術論文集》,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國84年,頁1-18。
———:〈玄奘與《大唐西域記》——校注《大唐西域記》前言〉,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林慶彰:〈兩漢章句之學重探〉,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系主編:《漢代文學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0年,頁255-278。
金克木〈古代印度唯物主義哲學管窺——兼論「婆羅門」、「沙門」及世俗文化〉,《印度文化論集》,台北:淑馨出版社,頁50-65。
徐東來:〈玄奘法師赴「西天」取經之理論背景分析〉,覺醒主編:《覺群‧學術論文集》,第二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頁257-265。
徐時儀等:〈佛經音義中有關織物的詞語——佛經音義外來詞研究之一〉,《漢語史學報》,第二輯(2002年),頁144-153。
徐通鏘:〈「字」和漢語的詞義句法〉,馬慶株編:《語法研究入門》,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頁170-194。
施向東:〈玄奘譯著中的梵漢對音和唐初中原方音〉,《語言研究》,1983年第1期(總第4期),頁27-48。
陳寅恪:〈大乘義章書後〉,《陳寅恪史學論文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頁1-5。
程湘清:〈《世說新語》複音詞研究〉,程湘清主編:《魏晉南北朝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頁1-85。
葉阿月:〈窺基的「心」與「行」之學說——以『心經幽贊』為中心(一)〉,《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評論》,第12期(民國78年1月),175-231。
聖凱:〈論隨唐佛教宗派在并州的流行情形〉,湛如主編:《華林》,第一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頁121-138。
萬金川〈多音介入管絃齊鳴的場景——佛典語言研究的文化二重奏〉,《鵝湖學誌》,第30期(2003年6月),頁1-42。
廖明活:〈窺基的判教思想〉,《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期(1998年),頁217-241。
趙國華:〈談范曄《後漢書》的序、論、贊〉,鄭鴻光與李曉明主編:《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武漢:崇文書局,第一輯,2002年,頁180-194。
劉廣和:〈《大孔雀明王經》咒語義淨跟不空譯音的比較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漢語論集》編委會編:《漢語論集》,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0年,頁41-57。
廣義:〈三論宗概說〉,張曼濤主編:《三論宗之發展及其思想》,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7,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67年,頁119-146。
顏尚文:〈隋「龍藏寺碑」考(一)——定州地區與國家佛教政策關係之背景〉,中國唐代學會主編:《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2年,下冊,頁937-969。
顏洽茂:〈試論佛經詞語的「灌注得義」〉,《漢語史研究集刊》,第1輯,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上冊,頁160-165。
饒宗頤:〈華梵經疏體例同異析疑〉,《梵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頁261-276。
釋印順:〈三論宗史略〉,張曼濤主編:《三論宗之發展及其思想》,現代佛教學術叢刊47,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67年,頁5-17。
辛嶋靜志撰:〈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裘雲青譯,禪籍俗語言研究會編:《俗語言研究》,第四期(1997年8月),京都:禪文化研究所。
(二) 外文:
丸山孝雄:〈吉藏の法華義疏の研究——一實二權說‧一實三權說をめぐって〉,坂本幸男編:《法華經の中國的開展》,京都:平樂寺書店,1972年,頁273-318。
———:〈法華經論の立場〉,平川彰等編:《法華思想》,講座大乘佛教4,東京:春秋社,1982年,頁193-220。
山口益:〈チベット佛典における法華經——法華玄贊のチベット譯本について〉,金倉圓照編:《法華經の成立と展開》,京都:平樂寺書店,1970年,頁675-693。
中村瑞隆:〈西藏譯正法華經註と法華玄贊に見られる三草二木喻〉,坂本幸男編:《法華經の思想と文化》,京都:平樂寺,1965年,頁695-716。
日比宣正:〈法華五百論の研究〉,坂本幸男編:《法華經の中國的開展》,京都:平樂寺書店,1972年,頁373-392。
平川彰:〈大乘佛教における法華經の位置〉,平川彰等編:《法華思想》,講座大乘佛教4,東京:春秋社,1982年,頁1-46。
田村芳朗:〈法雲の『法華義記』の研究〉,坂本幸男編:《法華經の中國的開展》,京都:平樂寺書店,1972年,頁175-221。
———:〈法華經の再發掘〉,芹田博通編輯:《三藏集》,國譯一切經印度撰述部月報,第1輯,東京:大東出版社,1975年,頁235-242。
———:〈法華經の佛陀觀——久遠實成佛〉,平川彰等編:《法華思想》,講座大乘佛教4,東京:春秋社,1982年,頁77-101。
田賀龍彥:〈法華經囑累品について〉,收於金倉圓照編:《法華經の成立と展開》,京都:平樂寺書店,1970年,頁57-75。
佐佐木孝憲:〈添品妙法蓮華經の譯出〉,金倉圓照編:《法華經の成立と展開》,京都:平樂寺書店,1970年,頁221-250。
坂本幸男:〈中國佛教と法華思想の連關〉,坂本幸男編:《法華經の思想と文化》,京都:平樂寺,1965年,頁489-548。
———:〈中國に於ける法華經研究史の研究〉,坂本幸男編:《法華經の中國的開展》,京都:平樂寺書店,1972年,頁3-41。
松濤誠廉:〈藥草品後分の羅什不譯に就いて〉,坂本幸男編:《法華經の中國的開展》,京都:平樂寺書店,1972年,頁507-522。
芳村修基:〈正法白蓮華經のチベット語譯とその展開〉,金倉圓照編:《法華經の成立と展開》,京都:平樂寺書店,1970年,頁251-271。
兜木正亨:〈一切經音義中の法華音義について〉,坂本幸男編:《法華經の中國的開展》,京都:平樂寺書店,1972年,頁523-549。
高崎直道:〈瑜伽行派の形成〉,平川彰等編:《唯識思想》,講座大乘佛教8,東京:春秋社,1982年,頁1-42。
高崎直道:〈如來藏とアーラヤ識——唯識說との交涉〉,平川彰等編:《如來藏思想》,講座大乘佛教6,東京:春秋社,1982年,頁151-183。
清田寂雲:〈法華經普門品偈の正解のために〉,《叡山學院研究紀要》,第15號(1992年11月),頁1-13。
望月良晃:〈法華經の成立史〉,平川彰等編:《法華思想》,講座大乘佛教4,東京:春秋社,1982年,頁47-78。
野村耀昌:〈一佛乘の思想〉,平川彰等編:《法華思想》,講座大乘佛教4,東京:春秋社,1982年,頁137-166。
勝又俊教:〈佛地經論と成唯識論——成唯識論の原型を考究する一視點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1號(1958年12月),頁13-22。
勝呂信靜:〈窺基の法華玄贊における法華經解釋〉,收於坂本幸男編:《法華經の中國的開展》,京都:平樂寺書店,1972年,頁343-372。
菅野博史:〈中國における『法華經』の思想の受容〉,《東洋學術研究》,第39卷第2號(2000年11月),頁45-58。
塚本啟祥:〈提婆品の成立と背景〉,收於金倉圓照編:《法華經の成立と展開》,京都:平樂寺書店,1970年,頁165-220。
飯田一郎:〈法相宗の成立とその傳來に就いて〉,《支那佛教史學》,第5卷,第3、4號合輯(1942年3月),頁1-15。
新田雅章:〈中國における法華經研究〉,平川彰等編:《法華思想》,講座大乘佛教4,東京:春秋社,1982年,頁221-244。
橫超慧日:〈法華經の佛身觀〉,橫超慧日編著:《法華思想》,京都:平樂寺書店,1986年,頁406-423。
鐮田茂雄:〈華嚴教學におよぼした法華經の影響〉,田賀龍彥編:《法華經の受容と展開》,京都:平樂寺,1993年,頁573-592。
Chen, Shu-Fen (陳淑芬), “Vowel Length in Middle Chinese Based on Sanskrit Transliterations.” 《語言暨語言學》,第4卷第1期(2003年元月),頁29-45。
指導教授 岑溢成(Yat-Shing Sham) 審核日期 2005-7-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