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932202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8 、訪客IP:18.191.181.143
姓名 黃巧雲(Chaio-Yun 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土木工程學系
論文名稱 台灣地區重要水庫集水區永續指標建立與評量
(On the sustainable indicators of major reservoir watersheds in Taiwan)
相關論文
★ 水資源供需指標建立之研究★ 救旱措施對水資源供需之影響分析
★ 台灣地區颱風雨降雨型態之分析研究★ 滯洪池系統最佳化之研究
★ 運用遺傳演算優化串聯水庫系統聯合運轉規線之研究★ 河川魚類棲地分佈之推估與分析研究-以卑南溪新武呂河段為例-
★ 整合型區域水庫與攔河堰聯合運轉系統模擬解析及優化之研究★ 河川低水流量分流演算推估魚類棲地之研究-以烏溪上游為例
★ 大漢溪中游生態基流量推估與棲地改善之研究★ 石門水庫水質模擬與水理探討
★ 越域引水水庫聯合操作規線與打折供水最佳化之應用-以寶山與寶山第二水庫為例★ 防洪疏散門最佳啟閉時間之研究 -以基隆河臺北市河段為例-
★ 配水管網破管與供水穩定性關係之研究★ 石門水庫永續指標之建立與研究
★ 限制開發行為對水庫集水區水質保護之探討★ 水稻田入滲及回歸水之試驗及模擬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指標乃是以現有具代表性之資訊反應整體系統現況,指引系統之成長方向,為了瞭解邁向永續發展時之整體進展,經常藉由「永續指標」作為評估工具。而隨著環境變遷與環境問題的持續惡化,以保護整體環境生態系統為對象,已為世界各國及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在永續發展過程中,水資源是人類生活、經濟、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且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特別對海島型且地狹人稠的台灣地區。因此,就水資源之水庫集水區如何管理,才能達成永續性的目標,將更顯得重要。
本研究就社會、生態及經濟環境三方面列出多項指標,如遊憩人口數、山坡地超限利用面積、居住人口數、固體垃圾棄廢物、生態敏感地、崩塌地面積、水質污染量、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面積、綠覆率、土壤沖蝕率、灌溉、供水、道路及經濟產業等14個因子建立指標體系架構,以全台22個重要水庫集水區為對象,利用地理資訊系統將各指標值量化,而各指標項目權重係數採分析層級程序法配合專家問卷調查結果分析而得。
本研究分析結果顯示,正面指標值總分之前五名有新山、蘭潭、烏山頭、德基及仁義潭水庫集水區等,於正面指標的表現較其他水庫集水區好;在負面指標值上,取抑制負面影響效果最佳之前五名,有翡翠、德基、日月潭、石門及西勢水庫集水區等,於負面指標的管制或抑制成果較其他水庫集水區好。以整體現況來看,德基水庫集水區狀況最佳,其次是蘭潭、新山、翡翠、烏山頭水庫集水區等。以相對排名來看,整體平均值為12.36分,大約在11~12名之間,表示在前11名之水庫集水區現況是在平均值之上,也就是說12名以後之水庫集水區現況較差於目前全台水庫集水區現況平均。
摘要(英) Indicator with representative information is capable of displaying whol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viding a developing orientation for the system. “Sustainable indicator”, in common use, is an assessme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ile the continuous aggravation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protection of the whole environmental ecosystem has become a major goal of all countries and human beings. During the process for a country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ater resources, an indispensable factor, is tightly link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life, economics and community, especially for small island but with large population like Taiwan. Therefore, well management of the water resources of reservoir watersheds for maintaining Taiwan’s sustainability is more momentous than before.
The main sustainability subject of this study includes society, ecosystem and economy. Fourteen indicators of reservoir watershed such as the tourist, over-using area of mountainside, resident, solid trash, ecosystem susceptible land, collapse land, pollution of water quality, protect area of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amount, rate of forest mantle, rate of soil corrasion, irrigation, water supply, road and economy estate were analyzed. Twenty-two important reservoir watersheds in Taiwan were discussed with GIS for quantification of each indicator value and weight of each indicator item comes from AHP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The result shows that for five watersheds of positive indicators are Hsin-Shan, Lan-Tan, Wu-Shan-Tou, Te-Chi and Jen-Yi-Tan watershed; and the top five of negative-restrained indicators are Fei-Tsui, Te-Chi, Jih-Yuen-Tan, Shin-Men and Shi-Shih reservoir watershed. As the present state of all consideration, the condition of Te-Chi reservoir watershed is the best one. The average of all reservoir watersheds is 12.36, which is among eleventh and twentieth out of twenty-two watersheds. It shows that top elevens are above the average of all reservoir watersheds. In other words, reservoir watersheds that ranking behind twentieth are below the average of all reservoir watersheds.
關鍵字(中) ★ 分析層級程序法
★ 地理資訊系統
★ 水庫集水區
★ 永續指標
關鍵字(英) ★ watershed
★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
★ GIS
★ AHP
論文目次 目錄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 1
1-2 問題陳述與分析 2
1-3 研究目的 5
1-4 研究內容 6
1-5 本文架構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 8
2-1 永續發展 8
2-1-1 永續發展的意涵 9
2-1-2 水資源之永續發展狀況 11
2-2 永續指標 13
2-2-1 指標的意涵 13
2-2-2 永續指標特性 14
2-2-3 國內外環境評量指標建立之基本準則 15
2-2-4 永續指標之相關計劃研究 17
2-3 綜合指標評估分析 18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0
3-1 永續指標體系建立 20
3-1-1 永續指標建立之模式說明 20
3-1-2 指標評選原則及項目 24
3-1-3 指標項目計算說明 25
3-2 AHP分析層級程序法 35
3-2-1 AHP評估尺度 35
3-2-2 AHP進行步驟 36
3-2-3 指標權重專家問卷與調查 40
3-2-4 問卷結果分析 41
3-3 標準分數之評比 44
3-3-1 標準分數之計算 44
3-3-2 標準分數之轉換型態 45
第四章 實例分析 47
4-1 地理資訊系統 47
4-2 實例之指標現況說明 49
4-2-1 社會環境指標項目 49
4-2-2 生態環境指標項目 56
4-2-3 經濟環境指標項目 70
4-3 評比分數之轉換 76
第五章 指標整合分析 85
5-1 指標層分析 85
5-1-1 正負面指標項目分析 85
5-1-2 關聯變項分析 89
5-1-3 雷達圖形分析 91
5-2 標的層分析 9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7
6-1 結論 97
6-2 建議 99
參考文獻 100
中文部份 100
英文部份 102
附錄一 台灣地區重要水庫集水區永續指標系統評估 104
附錄二 台灣地區重要水庫集水區背景分析 111
圖目錄
圖1-1 台灣全省22重要水庫集水區位置分佈圖 7
圖3-1 永續發展綜合指標圖示-雷逹圖 21
圖3-2 永續發展指標標準化型態I 22
圖3-3 永續發展指標標準化型態II 23
圖3-4 永續發展指標標準化型態III 23
圖3-5 指標體系架構圖 25
圖3-6 重要水庫水源水質保護區面積分佈圖 32
圖3-7 AHP各步驟進行之流程圖 37
圖3-8 AHP之層級結構圖 37
圖3-9 第一層標的層分析結果 41
圖3-10 第二層準則層分析結果 42
圖3-11 第三層指標層分析結果 42
圖4-1 翡翠水庫集水區-坡度於55%以上之面積 52
圖4-2 翡翠水庫集水區-坡度55%以上(除水體及林地)之土地利用面積 52
圖4-3 翡翠水庫集水區各村里分佈圖 54
圖4-4 翡翠水庫集水區生態敏感地分佈圖 58
圖4-5 翡翠水庫集水區崩塌地面積分佈圖 60
圖4-6 翡翠水庫集水區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之面積分佈 64
圖4-7 翡翠水庫集水區林地面積分佈圖 66
圖5-1 土壤侵蝕率與道路名次相關係數分析圖 90
圖5-2 負面與正面指標名次相關係數分析圖I 90
圖5-3 負面與正面指標名次相關係數分析圖II 91
圖5-4 新山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2
圖5-5 西勢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2
圖5-6 翡翠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2
圖5-7 石門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2
圖5-8 寶山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2
圖5-9 大埔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2
圖5-10 永和山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3
圖5-11 明德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3
圖5-12 鯉魚潭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3
圖5-13 德基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3
圖5-14 霧社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3
圖5-15 日月潭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3
圖5-16 蘭潭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3
圖5-17 仁義潭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3
圖5-18 白河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4
圖5-19 曾文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4
圖5-20 烏山頭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4
圖5-21 南化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4
圖5-22 鏡面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4
圖5-23 阿公店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4
圖5-24 鳯山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4
圖5-25 牡丹水庫集水區之雷達圖 94
圖5-26 各水庫集水區社會、生態及經濟環境三方面之綜合指標值 96
表目錄
表1-1 台灣地區現有93座水庫一覽表 4
表2-1 不同領域對永續發展的定義 10
表3-1 水庫集水區永續指標評量項目及計算方式 26
表3-2 山坡地之可利用限度之分類標準 27
表3-3 坡度之分級 28
表3-4 土壤有效深度之分級 28
表3-5 土壤沖蝕程度之分級 28
表3-6 母岩性質之分級 29
表3-7 AHP評估尺度 35
表3-8 問卷調查對象 40
表3-9 水庫集水區永續指標各項目相對權重分析結果 43
表4-1 遊憩人口數之指標值分析 50
表4-2 山坡地超限利用面積之指標值分析 53
表4-3 居住人口數之指標值分析 55
表4-4 固體垃圾廢棄物之指標值分析 57
表4-5 生態敏感地面積之指標值分析 59
表4-6 崩塌地之指標值分析 61
表4-7 水質污染量之指標值分析 63
表4-8 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面積之指標值分析 65
表4-9 綠覆率之指標值分析 67
表4-10 土壤侵蝕率之指標值分析 69
表4-11 灌溉之指標值分析 71
表4-12 供水之指標值分析 72
表4-13 道路之指標值分析 74
表4-14 經濟產業之指標值分析 75
表4-15 各指標值標準化之結果 75
表4-16 遊憩人口數之指標值轉換 78
表4-17 山坡地超限利用面積之指標值轉換 78
表4-18 居住人口數之指標值轉換 79
表4-19 固體垃圾廢棄物之指標值轉換 79
表4-20 生態敏感地面積之指標值轉換 80
表4-21 崩塌地面積之指標值轉換 80
表4-22 水質污染量之指標值轉換 81
表4-23 水源水質水量保護區面積之指標值轉換 81
表4-24 綠覆率之指標值轉換 82
表4-25 土壤侵蝕率之指標值轉換 82
表4-26 灌溉之指標值轉換 83
表4-27 供水之指標值轉換 83
表4-28 道路之指標值轉換 84
表4-29 經濟產業之指標值轉換 84
表5-1 正面指標分析 86
表5-2 負面指標分析 87
表5-3 正負面指標值累計之結果 88
參考文獻 1.經濟部水利處,2000.07,「水庫資料冊」。
2.經濟部水資源局,2000.12,「台灣地區重要水庫集水區水資源資料庫建置及保育計畫」,MOEA/WRB--8900048。
3.吳瑞賢,2000.12,「高爾夫球場之政策環境影響評估」,行政院體育委員會,Ncpfs-Fac-089-001。
4.黃金山,2000,「二十一世紀台灣水資源永續經理的展望(一)」,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第十七集,線上文件。
5.王之佳、柯金良,1992,「我們共同的未來」,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原著,台灣地球日出版社。
6.廖述良,1999.07,「水土資源永續指標體系及其評量與評價方法之建立(I)」,行政院國科會研究報告,NSC 88-2621-Z-008-002。
7.廖述良,2000.07,「水土資源永續指標體系及其評量與評價方法之建立(II)」,行政院國科會研究報告,NSC 89-2621-Z-008-003。
8.廖述良,2001.07,「水土資源永續指標體系及其評量與評價方法之建立(III)」,行政院國科會研究報告,NSC 89-2621-Z-008-016。
9.周天穎,1998,「地理資訊系統輔助集水區多評準決策模式之建立」,行政院農委會補助研究計劃,89科技-1.5-林-61。
10.須洪熙,1998.10,「台灣地區水資源管理與永續發展策略之研究」,中興工程季刋,第六十一期,pp.1-12。
11.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2000,「二十一世紀議程」,再修訂版。
12.李公哲,2000,「永續發展導論 」,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編輯,線上文件。
13.李公哲,1998.11,「永續指標」,環境工程會刊,9(4),pp.24-35。
14.阮國棟、簡慧貞,1995.01,「大都會區環境品質永續指標之建立架構」,工業污染防治,第53期,pp.33-48。
15.廖朝軒、陳建志、謝志光,2000.12,「水資源永續利用指標體系架構建立」,中國環境工程學刊,第十卷,第四期,pp.311-322。
16.黃啟峰、盧誌銘,1995,「全球永續發展的緣起與發展」,工業污染防治,第56期,pp.5-7。
17.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1999,「永續發展成果報告」,國家永續發展年報,線上文件。
18.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1999,永續台灣簡訊,第一卷,第一至四期。
19.吳文龍,1990,「環境影響評估比較法制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徐享崑,2000,「水資源永續發展導論」,經濟部水資源局。
21.陳信雄,1997,「集水區經營學」。
22.蔡博文,1999.04,「新一代地理資訊系統」。
23.施保旭,1996,「地理資訊系統」。
24.簡鳯儀,1995.09,「地理資訊系統教戰手冊」。
25.周天穎、周學政,1997.06,「ArcView透視3.X」。
26.顏月珠,1999.09,「統計分析與EXCEL」。
27.顏月珠,1998.06,「中級統計學」。
28.楊國樞、林碧峰、李美枝、劉君業、林邦傑,1993.10,「行為統計學」。
29.北區水資源局,2000.03,「石門水庫集水區第三階段治理規劃」。
30.葉俊榮,1999,「永續台灣評量系統指標」,行政院國科會研究報告,NSC 88-1468。
31.於幼華,1994,「對研發綜合性環境指標的展望」,環境監測與指標系統研討會論文集(4),pp.1-17。
32.孔祥淶,1996,「台中都會區永續發展指標之基本研究」,行政院國科會研究報告,NSC 85-1869。
33.陳樹群、王淑怡,2001,「集水區水源涵養指標之初步建立」,九十年度農業工程研討會,pp.317-322。
34.張延光、劉秀鳯,2001.12,「水源集水區分級分區管理之研究」,新世紀水資源問題研析與對策研討會,pp.C-41~C-50。
35.胡蘇澄、陸象豫、漆陞忠、盧惠王、黃良鑫,1997,「上游集水區整體規劃及永續經營模式之研究(一)」,農委會林業特刊第60號,pp.199-204。
36.陳樹群、游功揚,1999,「永續發展工程學在水庫經營上之應用」,水土資源保育策略與管理論文集,pp.10-1~10-7。
37.賴如慧,1999.06,「水庫集水區優先治理區域之評選-整合多評準決策與地理資訊系統」,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8.鄧煥維,1999.06,「山坡保育/開發評估資訊系統建立之探討」,中華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39.洪正民,2000.06,「新草嶺潭集水區優先整治區域評選之研究-整合多評準決策與地理資訊系統」,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0.鄧振源、曾國雄,1989.06,「層級分析法(AHP)的內涵特性與應用」,中國統計學報,第27卷。
41.黃巧雲、蔡雅雯,2001.06,「災後橋樑檢測評估之分析」。
英文部份
1.Baubier, E. B., C. B. Joanne and C. Folke,1994,「Paradise Lost:The Ecological Economics of Biodiversity」,pp.267.
2.Bandyopadhyay, Jayanta ; Mallik, B.,2001,「「A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ater International – Magazine of the International Water Resources Association v.26 n.4 pp.605-606.
3.Brown, David R,2001,「Sustainable Development」,Nature v.413 n.6857 pp.675.
4.Chao-Hsien Liaw et al.,2000,「A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dicators」,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v.10 n.4 pp.311-322.
5.DETR,1996,「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United Kingdom – Theory underlying development of UK indicators」,Online Document,http://www.environment .detr.gov.uk/epsim/indics/isdtheor.htm
6.Faucheux, Sylvie ; Pearce, David ; Proops, John ; Beckerman, Wilfred,1997,「Mod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conomic Journal v.107 n.445 pp.1907-1908.
7.Fuank Cass & Co Ltd,2001,「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Rankings」,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s – London v.37 n.3 pp.134-161.
8.Haworth Press Inc,1997,「The Digitisation of Journal Literature: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erials Librerian v.32 n.3 pp.121.
9.Mcharg, I. L.,1971,「Design with Nature」.
10.McQueen, D., and H. Noak,1988,「Health Promotion Indicators: Current Status, Issues and Problems」,Health Promotion, 3.
11.Nath, Bhaskar ; Hens, Luc ; Devuyst, Dimitri ; Carrol C Ronald,1997,「Sustainable Developmen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v.26 n.3 pp.918.
12.OECD,1994,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OECD Core Set.
13.OECD,2001,「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und Table」,OECD Observer n.225 pp.44.
14.Patten, Chris,2000,「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OECD Observer n.221 pp.34-35.
15.Saaty, T. L.,1990,「Decision Making for Leaders」.
16.Saaty, T. L.,1990,「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
指導教授 吳瑞賢(Ray-Shyan Wu) 審核日期 2002-7-1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