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932602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0 、訪客IP:3.144.86.134
姓名 蕭雅夫(Ya-Fo Xio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環境工程研究所
論文名稱 勞工有害物暴露活動與暴露時間自動連續監測方法之開發與現場實證
(Development and Field Studies of a Continuous Personal Monitor with Time-Activity-Pattern Recoder)
相關論文
★ 高科技廠火災發生與消防安全風險管理之探究-以日月光半導體中壢廠為例★ 無線射頻辨識應用於學校實驗室廢液管理之研究
★ 高鐵700T型列車車廂內噪音之研究★ 個人暴露與呼出氣體連續量測系統之研發
★ 以作業別為導向之勞工暴露評估技術研發~以縲縈絲工廠員工二硫化碳暴露為例~★ 可攜帶直讀式氣體偵測器之研發
★ 超細粒徑微粒濃縮器操作介面之改善與自動化之研究★ 勞工工作活動、時間與有害氣體暴露自動連續監測設備研發
★ 嵌入式儀器資料收集系統之設計與實踐 -以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站為例★ 新型勞工個人總暴露劑量警報器之實場驗證
★ 先進勞工工作活動模式即時監測系統之研發—應用雙向紅外線定位技術★ 勞工作業環境多點影像監視系統之開發與實作
★ 新型勞工個人總暴露劑量警報器之研發★ 無人機房資料蒐集與傳輸系統研究與開發 -以環保署空品站為例
★ 新型勞工工作活動模式即時監測系統之研發-應用雙向無線通訊技術★ 影像暴露監測資訊整合系統之研發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已完成新式個人採樣器軟硬體之修正,其中在紅外線發射器方面包括:改善紅外線發射器對作業區間的分割方式以及解決紅外線發射器干擾和遮蔽的問題。而接收記錄器方面則加入了日曆時鍾紀錄及硬體序號辨識等功能,並同時設計了一套資料自動下載系統,可使採樣資料能在最短時間內正確的下載採樣紀錄;重新設計採樣器的外殼;改善勞工佩帶的方式。此外,為了加快現場資料分析的速度,本研究完成了一套資料自動解析的程式。這些功能的建立,使採樣器能更利於現場操作。
現場實測的結果顯示,在時間活動模式調查的部分,於A廠中,本儀器記錄所得的勞工工作停留時間與研究人員眼睛觀察所得的時間,兩者之相關性屬高度相關,r2為0.97,經本研究對新式個人採樣器軟硬體之修正後,在條件相似的B、C二廠中,本儀器記錄所得的勞工工作停留時間與研究人員眼睛觀察所得的時間,r2分別為0.99、0.99,顯示新式個人採採樣器在時間活動模式記錄的功能上獲得改進,可以取代人工觀察之方法來進行勞工工作時間活動模式之調查。在個人暴露量調查部分,於A、B、C三廠中,本儀器測量所得的個人暴露TWA值與傳統積分式採樣法所測得的TWA值其結果並無統計上之顯著差異(P>0.05),且兩者的r2值在0.92以上,屬高度相關。此結果顯示本儀器不僅僅可提供傳統採樣方式所能提供的八小時平均暴露濃度的資訊外,同時也可提供勞工於不同區域內所分別遭受到之暴露量,這對暴露評估的研究上,是一個嶄新的資訊。而在模式推估的部份,本研究是使用定點濃度及新式個人採樣器所提供之分區採樣濃度,配合新式個人採樣器所紀錄的時間,來進行個人暴露量之推估,其結果顯示由定點採樣濃度推估所得之個人暴露量與實際暴露量之間的相關性屬中度相關(r2=0.69)。而由新式個人採樣器之分區採樣濃度推估所得之個人暴露量與實際暴露量之間的相關性屬高度相關(r2=0.95)。
摘要(英) This study has modified the IR-transmitters and IR-receivers of the Infrared enabled time activity pattern monitor (called IR-TAP). The modification of IR-transmitters includes redividing the operation area and solving the interfacing and covering problem. The modification of IR-receivers includes the ID recognization and real time record. The modified system has auto-downloading and auto-analysis function to shorten the time of processing data. Besides, the shell of monitor has also been redesigned to take the wearing of operator into account. All these modifications above have made the operation more convenient in the field situation.
關鍵字(中) ★ 時間活動模式
★ 個人採樣器
★ 紅外線
★ 暴露評估
關鍵字(英) ★ Time-activity pattern
★ Exposure assessment
★ Pers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前言 1
1.1研究緣起 1
1.2研究架構及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5
2.1暴露評估方法 6
2.1.1直接的評估方法: 6
2.1.2間接的評估方法: 8
2.1.2.1時間-活動模式調查測量方式 9
2.1.2.2區域代表濃度採樣 12
2.2紅外線技術於時間-活動模式調查之應用 13
2.2.1活動位置及停留時間量測 13
2.2.2暴露濃度量測 14
第三章 系統功能新增與改良 16
3.1原始IR-TAP 採樣系統功能測試 16
3.1.1時間-活動模式記錄性能測試實驗步驟 16
3.1.2時間-活動模式模擬操作 18
3.1.3時間-活動模式記錄性能測試實驗結果 19
3.2原始IR-TAP 採樣系統功能缺失 22
3.3原始IR-TAP 採樣系統功能缺失成因之探究 25
3.3.1紅外線接收正確率測試 25
3.3.2紅外線發射含蓋區域範圍測試 28
3.3.3以示波器檢測紅外線發射器之干擾現象 33
3.4 IR-TAP 採樣系統改善方案與內容 37
3.4.1紅外線發射器的改良 38
3.4.2佈點方式改良 42
3.4.3新增紅外線掃描器 43
3.4.4採樣記錄器系統改良 45
3.4.4.1主機模組改良 47
3.4.4.2流向切換模組改良 48
3.4.4.3電源改良 49
3.4.4.5新增採樣狀態顯示 50
3.4.5記錄資料下載方式改良 52
3.4.6新增數據分析程式 56
第四章 系統測試結果與討論 59
4.1 時間-活動模式記錄性能測試實驗 59
4.1.2 時間-活動模式模擬操作 60
4.1.3 時間-活動模式記錄性能測試實驗結果與討論 61
4.2 改善後之IR-TAP採樣系統實廠操作性能測試 63
4.2.1. B場採樣規劃 64
4.2.1.1 B廠採樣分析結果 68
4.2.2. C廠採樣規劃 77
4.2.2.1 C廠採樣分析結果 81
4.3 資料分析及模式建立成果 88
4.4製作新式個人採樣器之標準作業建議書及教學光牒 9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5.1結論 91
5.2 建議 93
參考文獻 95
參考文獻 1“化學性因子作業環境測定教材Ⅰ、Ⅱ(甲)",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1997。
2. 李崇德、王鵬堯等,“有害氣體勞工個人暴露瞬時連續監測技術研發(一)”,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1999。
3. 李俊璋、陳孟裕,“交通警察揮發性有機物質暴露危險評估”,國立成功大學環醫所,1996。
4. 陳志傑、賴全裕、吳章甫、葉文裕、陳春萬,“勞工個人暴露影像監測技術評估”,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第四卷第一期,1996。
5. 顏淑琪, ” 以作業別為導向之勞工暴露評估技術研發~以嫘縈絲工廠員工二硫化碳暴露為例~” ,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
6. 劉英莉, ” 勞工工作活動﹑時間與有害氣體暴露自動連續監測設備研發” ,國立中央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
7. 歐文雄, ” 紅外線發光二極體的特性與應用” , 無線電界季刊, 1997.
8. 陳文杰, ” 紅外線數據通信” ,光學工程,五十二期, 1995.
9. Grrat L. B., “Air Toxic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Public Health Risks from Normal Operation”,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6.
10. Moschandreas D. J., Relwani S., “The Shadow Sensor : An Electronic Activity Pattern Sensor”, Journal of Exposure Analysis and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 , 1:357-367, 1991
11. Robinson J. P., “Time-Diary Research and human Exposure Assessment : Some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2 : 2085-2092 , 1988。
12. Waldman J. M., Bilder S. M., Freeman N. C.G., Friedman M., “A Portable Datalogger to Evaluate Recall-Based Time-Use Measures”, Journal of Exposure Analysis and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 3:39-48, 1993。
13. Ott W. R., “Total human exposur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880-886, 1985。
指導教授 王鵬堯(Peng-Yau Wang) 審核日期 2003-9-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