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942402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4 、訪客IP:18.188.215.251
姓名 李家毅(Chia-Yi Lee)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產業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創業育成中心之育成績效評估-以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業育成中心為例
相關論文
★ 從電子商務演進-探討銀行電子金融服務創新★ 財富管理業務之探討─以花旗銀行及合作金庫商業銀行為例
★ 數位相機產業市場結構、行為與績效之研究★ 企業危機處理策略之探討─以台灣非酒精飲料業為例
★ 以軟硬整合思維重新探討智慧型手機商業模式★ 企業之開放式創新行為探討-以光寶科技為例
★ 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政策研究-以市場失靈觀點★ 全球太陽能產業分析-以德國發展為例
★ 國際貨櫃物流港區政策之研究:以鹿特丹港口計畫為核心★ 美妝產業之開放式創新─以L’Oréal與P&G公司為例
★ 快速時尚管理-找出台灣的下一個ZARA★ 台灣新藥開發T公司個案研究:開放式創新商業模式視角
★ 創投決策與高科技廠商研發行為之研究—以新竹科學園區上市上櫃公司為例★ 台灣積體電路產業人際關係網絡之分析
★ 政府研發獎助與中小企業研發創新關係之研究 ----以新竹科學園區廠商為例★ 工研院技術移轉績效之探討-以大億科技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我國發展創業育成中心的歷程必須追溯回90年代期間,當時發展的主軸大致可分為二條脈絡進行:一個是工研院於民國八十五年七月,利用其現有之研究資源與設施,於綜合大樓所成立的國內第一家創業育成中心;另一個則是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運用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所積極輔導之學術型創業育成中心。不同於國外發展育成中心的作法,我國的育成中心大多是以學術機構為開發的主體,主要是希望能有效利用校園裡原有的設施,降低育成中心添購建物設備的成本,並藉助學校豐富的技術能量,透過產學合作的方式,協助高科技中小企業創業,因此我國的育成中心約有84﹪的比率集中在學術機構內。但由於過去國內關於育成中心的相關文獻,大多都集中在探討育成中心服務的滿意度與重要性的實証分析或進駐廠商的個案訪談記錄,對育成中心服務提供的方式、廠商與育成中心間相關性質上的連結及育成中心經營績效的評估研究較為缺乏,因此本研究主要是希望能對育成中心的觀念與本質作充分的瞭解,說明育成中心培育新興企業的方式與其育成之績效,並選定國內第一家成立之工研院創業育成中心為個案研究的對象,分為育成中心層面的影響(incubator-level impacts)、廠商層面的影響(firm-level impacts)、社會經濟層面的影響(community-level economic impacts)及對其他社會相關層面的影響(ancillary community impacts)等四個層面,分析工研院創業育成中心之育成績效評。
關鍵字(中) ★ 育成中心 關鍵字(英) ★ incubator
論文目次 目 錄
目錄……………………………………………………………………………………I
圖目錄……………………………………………………………………………….II
表目錄………………………………………………………………………………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二章 文獻回顧………………………………………………………………3
第一節 育成中心的緣起與定義………………………………………………3
第二節 育成中心的類型與目的………………………………………………7
第三節 育成中心提供的資源與服務…………………………………………12
第四節 影響育成中心營運成功的因素………………………………………17
第五節 育成中心績效衡量指標………………………………………………21
第六節 進駐育成中心與非進駐育成中心廠商之差異………………………23
第三章 各國創業成中心的發展概況…………………………………………26
第一節 美國的創業育成中心…………………………………………………26
第二節 日本的創業育成中心…………………………………………………29
第三節 北歐的創業育成中心…………………………………………………31
第四節 台灣的創業育成中心…………………………………………………32
第四章 研究方法………………………………………………………………38
第一節 研究架構………………………………………………………………38
第二節 研究方法………………………………………………………………39
第三節 研究限制………………………………………………………………40
第五章 個案研究………………………………………………………………41
第一節 工業技術研究院………………………………………………………41
第二節 工研院創業育成中心…………………………………………………44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64
第一節 結論……………………………………………………………………64
第二節 建議……………………………………………………………………68
參考文獻……………………………………………………………………………69
參考文獻 參 考 文 獻
中文部分
1.工研院二十年紀要編修小組(1993),「工業技術研究院二十年紀要-民國六十二年至民國八十一年」,工業技術研究院。
2.工業技術研究院全球資訊網:http://www.itri.org.tw
3.史欽泰(2000),「產研合作創新研發趨勢」,科技發展政策報導。
4.江雪嬌(2000),「我國鼓勵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策略之研究」,經濟情勢暨評論季刊,第七卷第二期90年9月出版
5.李鳳梧、朱斌妤、梁定澎(2000),「科技創新育成中心經營關鍵因素之研究」,科技管理學刊,第5卷第2期,239-263頁。
6.林文成(1994),「臺灣育成中心模式之研究--科技研發成果商品化的培育設施」,國立交通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邱紹成、張清俊、吳紹楨(1998),「創業育成中心之運作與管理-以工研究創業育成中心為例」,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年會暨論文研討會,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
8.洪鉛財、張文龍、呂銘達(2000),「創新育成中心進住戶類型與培育服務需求關係分析」,2000中華民國科技管理論文集,623-635頁。
9.袁建中(1994),「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規劃報告」,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10.袁建中(1998),「國外創業育成環境發展之經驗與台灣創育環境之養成」,科技發展政策報導,SR9709,1998.9,213-225頁。
11.袁建中(1999),「台灣地區企業育成中心的發展經驗」,產業論壇。http://www.itis.itri.org.tw/forum/content/99if21.htm
12.徐享崑、傅顯達(1993),「赴美與日本著名大學及科研機構考察技術移轉相關業務」,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3.徐作聖(1999),「工業技術研究院創業育成中心對我國產業發展之影響及未來展望」,工研院。
14.陳松柏、楊照盛(2000),「創新育成中心之個案探討-以中研院龍園創業育成中心為例」,2000中華民國科技管理論文集,1449-1461頁。
15.程世惠(1998),「推動中小企業成長的搖籃-創業育成中心肩負的使命」,台灣經濟月刊,第21卷第11期。
16.張道恆(1999),「育成中心技術創業加值研究-以工研院、台大慶齡創業育成中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7.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1),「中小企業創業育成中心」,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編印。
18.經濟部技術處(1998),「我國育成中心之推動與展望」,1998年產業技術白皮書, 391-402頁。
19.經濟部技術處(2000),「開放實驗室之運作與成效」,1999-2000年產業技術白皮書, 473-481頁。
20.溫肇東(1996),「科技創新育成中心成功要素探討」,第二屆服務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21.溫肇東、陳泓志、林志宏(1998),「工研院開放實驗室與創業育成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
22.溫肇東(1999),「北歐、大陸與台灣育成中心之以較」,第四屆服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
23.溫肇東、蔡淑梨、張道恆(1999),技術創新者在育成中心之加值研究,創新與創造─技術創力的涵義與開發研討會。
24.溫肇東(2000),「育成中心的知識獲得、擴散、累積」,2000中華民國科技管理論文集,289-299頁。
25.鄒崇評(2000),「育成中心績效考評經部分五評等:經部聘請產官學專家,每年考評一次,計分A、B、C、D、E五等級,給予不同金額補助,考評E者須提案限期改善,否則停止補助」,工商時報,2000年12月2日,第11版。
26.賴孟熙(2000),「創新育成中心核心資源類型、創培事業需求屬性與培育模式關係之研究」,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7.簡尚文(1999),「創新育成中心服務網路及其績效之評估」,交通大學科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8.戴豪君(1997),「研討會紀實-開放實驗室與創業育成中心之推動」,智慧財產權季刊,第12期。
29.顏吉利等(1994),「促進中小企業產業升級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30.蘇顯揚(1999),「日本協助中小企業創業育成中心措施研究」,中華經濟研究院。
31.龔鴻裕(2000),影響中小企業以創業育成中心進行新產品開發行為之相關因素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1.Allen, D.N.(1985), "Small business Incubator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 Report prepare for th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Washington, DC.
2.Allen, D.N. & Syedur Rahman(1988),”Small Business Incubators: A Positive Environment for Entrepreneurship”, Managing The Small Business —Insights and Readings, pp.48-58
3.Allen, D.N. and McCluskey, R.(1990)“ Structure, policy, services, and performance in the business incubator industry ”,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winter, pp.64-68.
4.Bearse, Peter (1998), “A Question of Evaluation: NBIA’s Impact Assessment of Business Incubators,”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Vol. 12, No. 4, November 1998, pp. 322-334
5.Berry, M. M. J(1996),”Technical entrepreneurship, strategic awareness and corporate transformation in small high-tech firm”, Technovation , 16(9), pp.487-498
6.Carroll , Richard R.(1989), “The Small Business Incubation as a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ol : Concept and Practice”, Managing The Small Business —Insights and Readings, Cynthia C. Ryans, pp.34-44
7.Coopers, A.(1985),”The Role of Incubator Organization in the Founding of Growth Oriented Firm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 pp.75-86
8.Fry, Fred L.(1987), “The role of Incubators in Small Business Planning,” American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12(1), pp.51-61.
9.Kuratko, Donald F. and Frank J. Sabatine (1989), “From Incubator to Incubation: A Conceptual Focu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iew, Fall 1989, pp. 42-45.
10.Lalkaka, Rustam(1994), “Business Incubator as a Means to Small Enterprise Creation and Growth,”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Congress.
11.Lumkin, James R. & Ireland R. Duane(1988), “Screening Practices of New Business Incubators: The Evaluation of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American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14(2), pp.59-81.
12.Markley, Deborah M. & McNamara, Kevin T(1995),”Economic and fiscal impacts of a business incubator”,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Aug 95, Vol. 9 Issue3, pp.273.
13.Massimo G. Colombo&Marco Delmastro(2002),How effective are technology incubators?Evidence from Italy,Research policy 31(2002),pp1103-1122
14.Mian, S. A.(1994),”US University-Sponsored Technology Incubators: An Overview of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Performance”, Technovation Vol. 14 No. 8, pp.515-527
15.Mian, S. A.(1996),”Assessing Value-Added Contributions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s to Tenant Firms”, Research Policy 25(1996), pp.325-335
16.Mian, S. A.(1997), “Assessing and managing the University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 12(4), pp.251-285.
17.Moore, Longenecker (1991),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An Entrepreneurial Emphasis,” 8th Edition, p228-229, pp.437-438.
18.National Business Incubator Association web site:http://www.nbia.org
19.OECD(1997) , "Technology Incubators: Background Report" ,Working Group o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Policy, pp.1-26.
20.Sherman, Hugh;Chappell, David S.(1998),”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in Evaluating Business Incubator Outcomes”,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Nov 98, Vol. 12 Issue4, pp.313
21.Smilor & Gill(1986),"The New Business Incubator: Linking Talent, Technology, Capital, and Know-how", Heath and Company,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D.C.,1986.
22.Smilor R. W.(1987), “Managing the Incubator System: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to Accelerate New Company Development” , 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Vol. EM-34, No.3, August, 1987, pp.147-148
23.Steffens, Richard(1992), “What the Incubators Have Hatched, Planning” , Vol : 58 , May, pp.28-38
指導教授 王弓(Kane Wang) 審核日期 2002-7-1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