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89427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5 、訪客IP:3.136.236.91
姓名 陳淑芬(Shu-Fen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論文名稱 高科技研發人員工作生活品質與離職意圖關聯性之研究
(The relation study between quality of work life and turnover intention for example of R&D employees in high technology company)
相關論文
★ 企業全球化布局的可行模式:以趨勢科技為個案研究★ 轉換型領導與企業創新-以T公司為例
★ 高階經理人薪酬決定因子之研究:以C公司為例★ 高等教育師資移動因素之探討
★ 高階經理人誘因機制隊公司財務槓桿之影響★ 企業購併後對員工工作壓力與工作績效之影響 -以台新銀行為例
★ 影響消費性電子產品業知識工作者留任意願因素之探討-以L公司為例★ 高離職率職位招募甄選工具之應用與研究-以台灣人壽公司為例
★ 綠色職場生活與綠色家庭生活平衡之研究★ 個人績效評估與時序變動之動態資料包絡分析: 人力資本效率模型的模式發展與實證分析
★ 企業社會責任與招募成效關聯性之研究★ 高科技產業工程專業人員職能需求分析~以某半導體公司為例
★ SOHO族經營技術來源之初探★ 銀行業主管人員管理能力取得管道及其決定因素之分析
★ 經濟發展與員工福利★ 高科技產業知識創造與產品創新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以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的半導體產業之研發人員為研究對象,主要目的在於探討高科技公司的研發人員所知覺的工作生活品質與離職意圖之間的關聯性。
本研究嚐試將工作生活品質分為『生存需求』、『關係需求』及『成長需求』等三個主要構面。其中生存需求構面以「薪資福利」及「工作環境」兩個變數來衡量,關係需求構面以「人際關係」及「工作與家庭關係」兩個變數來衡量,成長需求構面以「公司制度」、「成長機會」、「工作內容」及「工作尊榮感」四個變數來衡量。
本研究針對新竹科學園區12家半導體產業的公司發放500份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237份,有效回收率47.4%。資料分析方法,利用相關分析,探討工作生活品質與離職意圖之間是否具有顯著的相關性。以及迴歸分析,以工作生活品質為自變數,離職意圖為依變數,檢驗各項工作生活品質的因素對離職意圖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
一、受測者目前所感受的工作生活品質具有不錯的滿意水準(整體平均數為3.54),而目前想要離職的意圖不高(整體平均數為2.76)。
二、工作生活品質與離職意圖具有顯著的負向關係,亦即工作生活品質的滿足程度愈高,離職意圖愈低。顯示薪資福利愈好、工作環境愈佳、人際關係愈好、工作與家庭關係協調性愈高、公司制度規劃愈完善、成長機會愈多、工作內容愈具挑戰性與成就感、工作尊榮感愈高,則高科技研發人員想要離職的意圖愈低。
三、對離職意圖而言,工作生活品質的八個衡量變數中,有四個變數與離職意圖具有顯著水準,即這四個變數可以有效預測員工的離職意圖。按影響強度依序為:公司制度、工作尊榮感、成長機會、工作內容。
關鍵字(中) ★ 研發人員
★ 工作生活品質
★ 離職意圖
★ 高科技
關鍵字(英) ★ R&
★ D employees
★ Quality of Work Life
★ Turnover Intention
★ High Technology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工作生活品質 5
第二節 離職意圖 16
第三節 工作生活品質與離職意圖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4
第二節 研究假設 26
第三節 研究對象 2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9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3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32
第一節 回收樣本特性分析 32
第二節 工作生活品質與離職意圖現況分析 35
第三節 問卷信度分析 41
第四節 工作生活品質與離職意圖相關分析 42
第五節 工作生活品質與離職意圖迴歸分析 4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46
第一節 結論 46
第二節 研究限制 49
第三節 建議 50
參考文獻 53
圖 目 錄
圖2-1-1 Mobley (1977)的離職決策過程模式 9
圖2-1-2 Price (1977)工作滿足、離職模式 10
圖2-1-3 Bluedorn (1982)的離職統合模式 11
圖3-1-1 研究架構圖 24
表目 錄
表3-3-1 新竹科學園區依產業別之家數及現有員工數 28
表3-3-2 樣本公司基本資料表 28
表3-4-1 工作生活品質衡量構面、衡量內容及問卷題項 29
表4-1-1 樣本回收狀況表 32
表4-1-2 樣本特性(公司) 33
表4-1-3 樣本特性(個人) 34
表4-2-1 工作生活品質的現況 35
表4-2-2 生存需求構面現況一覽表 36
表4-2-3 關係需求構面現況一覽表 38
表4-2-4 成長需求構面現況一覽表 39
表4-2-5 離職意圖現況一覽表 40
表4-3-1 問卷信度結果 41
表4-4-1 工作生活品質各項因素與離職意圖之關係矩陣 42
表4-5-1 工作生活品質與離職意圖之簡單迴歸結果 43
表4-5-2 工作生活品質各因素與離職意圖迴歸分析結果 44
表5-1-1 研究假設結果彙整表 4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石樸(民80),企業界工工作滿足、工作投入與離職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土論文。
李誠主編(民90),知識經濟的迷思與省思,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李誠主編(民89),人力資源管理的12堂課,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吳思華(民85),高科技產業的經營策略,世界經理文摘,124期,頁48-60。
林靜黛(民76),自動化對工廠員工工作生活品質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邱惠貞(民90),工作生活品質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私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許士軍(民71),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黃英忠(民82),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書局。
陳彩(民83),工作生活品質、工作滿足與離職意願關聯性研究-以高科技產業專業人員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經濟部工業局(民88),製造業白皮書,經濟部工業局編印。
張紹勳、林秀娟(民82),SPSS for Windows統計分析,台北:松崗電腦。
張萱儀(民85),高科技公司研發人員組織公民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榮泰生(民76),企業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榮泰生(民80),管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諸承明、潘士銘(民87),勞工工作生活品質需求核心構面之研究,勞資關係論叢,第8期,頁155-180。
歐陽玲(民83),工作生活品質與臨床護理人員離職意願之探討-以台南地區綜合醫院為例,私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賴明德(民88),輪班人員工作生活品質與工作適應關聯性研究,私立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份
Ahmed, N.,(1981), “Quality of Work Life: A need for understand”, Indian Management, Vol.20(11), pp.29-33.
Bluedorn, A.C.(1982), “A Unified Model of Turnover from Organization”, Human Relations, vol. 35, pp.90.
Canmam, C. & Ledford, G.E.(1985), “Productivity Management Through Quality of
Work Life Programs”, Strategic Issues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hicago, pp.361-379.
Chen, Z. X. & Francesco, A. M.(2000), “Employee demography,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in China : Do cultural difference matter.”, Human Relations, Vol.53(6), pp.869-879.
Eaton, A. E.; Gordon, M. E.;Keefe, J. H.(1992), “The Impact of Quality of Work Life Programs and Grievance System Effectiveness on Union Commitment”, Industrial & Labor Relations Review, Vol.45, pp.591-604.
Fields, M. W. & Thacker, J. W.(1992), “Influence of Quality of Work Life on Company and Union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35, pp.439-450.
Guest, R. H.(1979), “Quality of Work Life-Learning from Tarrytow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57, pp.76-87.
Gowdy, Elizabeth A. (1987),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of Work Life Research to Human Service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in Social Work, Vol.11, pp.26-33.
Havaovic, S. J.(1991), “Quality of Work Life and Human Resource Outcome”,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30, pp.469-479.
Hian, C. C. & Einstein, W. O.(1990), “Quality of Work Life : What Can Unions Do?”,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Vol.55, pp.17-22.
Mirvis, P. H.(1980), “The Art of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t Work : A Personal Essay With Note”, Organizational Assessment, Wiley Interscience Publications, New Work, pp.471-489.
Nachmias, D.(1988), “The Quality of Work Life in the Federal Bureaucracy :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18(2), pp.165-173.
Nadler, D. A. & Lawler, E. E.III (1983), “Quality of Work Life : Perspectives anddirections”, Organizatinal Dynamics, Vol.11(3), pp.20-30.
Newman, J. E.(1974), “Predicting Absenteeism and Turnover : A Field Comparison of Fishbein’s Model and Traditional Job Attitude Measur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59, pp.610-615.
Peter W. Hom and Rodger W. Griffeth (1995), “Employee Turnover”,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Cincinnati, Ohio
Peter Herriot, Wendy Hirsh & Peter Reilly (1998), “Trust and Transition- Managing Today’s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John Wiley & Sons Ltd, Baffins Lane, Chichester, west Sussex PO19 1UD, England
Suttle, J. L.(1978),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dimensions of quality working life”, Omega, Vol.6(2), pp.153-160.
Shamir, B & Salomon I. (1985), “Work at home and the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10(3), pp.58-68.
Mobley, W. H.(1982), “Employee Turnover :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Control”, Addison-Wesley Publising Company.
Mobley, W. H.(197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ationshy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62(2), pp.238.
Cascio, Wayne F.(1989), “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Productivity, Quality of Work Life, Profits”,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nver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Walton, R. E.(1973),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 What is 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Vol.15(1), pp.11-21.
Westly, V. A.(1979),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quality of work life”, Human Relations, Vol.32(2), pp.113-123.
指導教授 李誠(Joseph Lee) 審核日期 2002-7-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