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0121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6 、訪客IP:18.119.131.178
姓名 粘凱蒂(Kai-Ti Ni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播活動之研究
相關論文
★ 元雜劇中的宗教現象─從神聖走向世俗★ 香積敘事-漢地僧院裏的廚房與齋堂
★ 冷齋夜話文藝思想之研究★ 漢地佛經翻譯論述的建構及其轉型
★ 戒律與身體~以《南海寄歸內法傳》所記為中心★ 僧傳裏的善女人 ──以釋寶唱《比丘尼傳》為中心
★ 法雲《翻譯名義集》的語言研究──以音寫語段的分析為中心★ 沉淪與解脫:《天龍八部》的悲劇意識
★ 《法句譬喻經》的敘事研究★ 《金粟山大藏經》殘卷之異體字研究 ——以上圖藏本為中心
★ 唐人小說裡的佛教寺院 --以俗眾的宗教生活為中心★ 馮夢龍作品中的姦僧淫尼──以《三言》為例的一個分析
★ 唐人小說中所反映的家庭與家庭意識★ 《紹興重雕大藏音》字樣研究
★ 上博01(2405)V《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疏》寫本殘卷書成年代考-以寫本異體字為中心★ 以筆硯作佛事:北宋文字禪運動流衍考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在大量的一、二手研究的基礎上,借助了傳播理論,對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傳播活動進行了分析,研究成果酌分為上、下兩編。在傳播理論中,一個被視為有效的傳播行為,包括了幾個要件:一、傳播背景的了解;二、傳播媒介及受眾;三、傳播活動的實際內容及活動。在上編裡,我們主要討論了佛教在六朝時期得以傳播的社會背景,並且進一步討論了佛教傳播所利用的媒介及所面對的受眾。對於地方佛教的發展情形,我們利用了藏內史料加以論證,藉由考察地方寺院的成立及活動,側面反映出佛教在六朝時期地方上的流布情形。
  在下編裡,我們選擇了兩個課題,對於佛教傳播的實際內容作了扼要的討論。一、寺院教育及其內容:為了令正法得以流傳,首先必須對於肩負傳教任務的僧侶進行一定的教育。經由考察後發現,漢地寺院中所施行的教育,其內容兼有內外兩學。因此我們認為漢地的寺院教育,並沒有走向將中國傳統之學完全摒除於外的極端,而是向中國傳統作了一定的妥協;二、譯經活動的形成與發展:翻譯活動被視為是一種跨文化的交流,好的譯本對於正法的流傳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從譯經史來觀察,我們發現譯經事業雖在中國有長達千年的傳承,但是中國譯師在其中所能發揮的作用極小,而外來譯師所擔任的角色可能遠比我們想像中來得重要。在進行了一定的翻譯活動後,逐漸形成有系統的譯經理論,然而提出這些理論的卻非那些在譯經工作中擔任舉足輕重角色的外來譯師,這個有趣的現象似乎暗示了外來譯師的漢語能力或有所不足。因而,外來譯師的語言能力,是否能夠對自己所進行的譯經工作進行反省,並且在兩種異質語言中通達無礙,這些都是值得再進一步商榷的問題。
  本文利用了傳播理論,將六朝佛教的傳播情形較有系統的收納進來。透過達到這個初步目標,我們希望可以進一步思索佛教在地化的問題,並且能夠進一步探討佛學大盛於隋唐的原因,以及中國佛教宗派的成立與判教原則。
關鍵字(中) ★ 魏晉南北朝
★ 佛教
★ 傳播
★ 寺院
★ 在地化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卅1
 1.1 研究緣起卅1
 1.2 題目定義卅5
 1.3 理解模式卅9
 1.4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卅16
 1.5 資料來源卅18
上編 基礎篇:六朝時期的佛教傳播
第二章 佛教傳播的社會背景卅23
 2.1 新型聚落的興起卅23
 2.2 時人的宗教心態卅28
 2.3 貴族對仕宦權與教育權的壟斷卅30
 2.4 受限於經濟狀況的平民卅35
第三章 佛教傳播的媒介與受眾卅39
 3.1 書面媒介與受眾卅40
 3.2 口語媒介與受眾卅46
 3.3 非語文的傳播卅51
第四章 佛教傳播的地域性情形卅57
 4.1 佛教在漢地的傳播路線卅57
 4.2 寺院的成立與發展卅61
  4.2.1 印度寺院的建立卅61
  4.2.2 漢地寺院的發展卅62
 4.3 北方寺院的情形卅65
  4.3.1 長安中寺卅66
  4.3.2 長安大寺卅67
  4.3.3 長安石羊寺卅68
  4.3.4 倉垣水南寺卅68
  4.3.5 襄陽檀溪寺卅69
  4.3.6 小結卅69
 4.4 南方寺院的情形卅70
  4.4.1 建業建初寺卅70
  4.4.2 建業青園寺(龍光寺)卅71
  4.4.3 建業安樂寺卅73
  4.4.4 江陵辛寺(新寺)卅73
  4.4.5 江陵長沙寺卅74
  4.4.6 小結卅75
 4.5 西域寺院的情形卅76
  4.5.1 敦煌的寺院卅76
  4.5.2 高昌的寺院卅78
  4.5.3 其他地區的佛教卅78
下編 立論篇:六朝時期佛教傳播的實際內容
第五章 寺院教育及其內容卅81
 5.1 漢地僧侶與僧團卅81
  5.1.1 漢地戒律與比丘卅81
  5.1.2 漢地僧團與僧制卅85
 5.2 印度的寺學卅88
  5.2.1 教學方法卅89
  5.2.2 學習內容卅90
  5.2.3 學生的來源卅91
 5.3 漢地的寺院教育卅93
  5.3.1 教學內容卅94
    5.3.1.1 內學教育卅94
    5.3.1.2 外學教育卅96
  5.3.2 教學方法卅100
 5.4 對寺院教育的評估卅101
第六章 譯經活動的形成與發展卅103
 6.1 漢譯佛典的本質卅104
 6.2 佛經漢譯的初創卅107
 6.3 譯經理論的形成卅111
 6.4 對譯經活動的評估卅115
第七章 結論卅117
 7.1 佛教傳播的背景與媒介卅117
 7.2 地方佛教的傳播情形卅119
 7.3 僧團與寺院教育對佛教傳播的影響卅120
 7.4 譯經活動的開展與影響卅122
參考文獻卅125
 壹、中文文獻卅125
  一、翻譯文獻卅125
  二、專書及單篇論文卅128
 貳、日文文獻卅141
 叁、英文文獻卅143
附錄:
感應記和神變情節──以《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為中心的討論卅145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翻譯文獻
*四畫
1. 王邦維、榮新江、錢文忠譯,Victor H. Mair(梅維恒)原著《繪畫與表演──中國的看圖講故事和它的印度起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六畫
1. 朱越利譯,R. A. Stein(石泰安)原著〈公元2世紀政治的宗教的道教運動〉,任繼愈主編《國際漢學》第八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371-435。
*七畫
1. 何道寬譯,Marshall McLuhan原著《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10月第1版,2004年5月北京第4次印刷。
2. 何道寬譯,Harold Innis原著《帝國與傳播》,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 何高濟、王遵仲、李申譯,Mathew Ricci(利瑪竇)原著《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3月第1版,2001年8月北京第4次印刷。
4. 吳虛領譯,Erik Zürcher(許理和)原著〈漢代佛教與西域〉,《國際漢學》第二輯,鄭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291-310。
5. 吳曉黎譯,Sherry Simon原著〈翻譯理論中的性別〉,許寶強、袁偉選編《語言與翻譯的政治》,頁309-357。
6. 吳琦幸譯,Arthur F. Wright(芮沃壽)原著〈中國歷史中的佛教〉,《內明》179期,公元1987年2月1日,頁12-17。
7. 吳琦幸譯,Arthur F. Wright原著〈中國歷史中的佛教(續)〉,《內明》181期,公元1987年4月1日,頁15-20。
8. 吳琦幸譯,Arthur F. Wright原著〈中國歷史中的佛教(續)〉,《內明》182期,公元1987年5月1日,頁3-10。
9. 吳琦幸譯,Arthur F. Wright原著〈中國歷史中的佛教(續)〉,《內明》185期,公元1987年8月1日,頁9-14。
10. 吳琦幸譯,Arthur F. Wright原著〈中國歷史中的佛教(續)〉,《內明》186期,公元1987年9月1日,頁21-27。
11. 吳琦幸譯,Arthur F. Wright原著〈中國歷史中的佛教(續)〉,《內明》190期,公元1988年1月1日,頁20-26。
12. 佛光出版社譯,鎌田茂雄原著《中國佛教通史》(四),高雄縣:佛光出版社,中華民國82年2月初版。
13. 呂鵬志譯,R. A. Stein原著〈二至七世紀的道教和民間宗教〉,法國漢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法國漢學》第七輯(宗教史專號),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39-67。
14. 李四龍、裴勇等譯,Erik Zürcher原著《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2次印刷。
15. 李憑譯,谷川道雄原著〈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的基本問題總論〉,《國際漢學》第九輯,200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209-225。
16. 余萬居譯,中村元等著《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73年5月初版,82年9月2版1刷。
*八畫
1. 林太、馬小鶴譯,中村元原著《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上冊),台北:淑馨出版社,1999年(民國88年)2月初版1刷。
*十畫
1. 祝建華、武偉譯,Denis McQuail、Sven Windahl原著《大眾傳播模式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 耿昇譯,Jacques Gernet(謝和耐)原著《中國五~十世紀的寺院經濟》,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4年2月15日第1版第1刷。
3. 耿昇譯,R. A. Stein原著〈觀音,從男神變女神一例〉,法國漢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法國漢學》第二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86-192。
4. 夏應元選編並監譯,內藤湖南原著《中國史通論──內藤湖南博士中國史學著作選譯》(上、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十一畫
1. 許洋主等譯,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七卷:思想宗教),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 康樂、簡惠美譯,Max Weber原著《印度的宗教:印度教與佛教Ⅱ》,台北:遠流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7月30日初版一刷。
3. 郭忠生譯,Richard H. Robinson原著《印度與中國的早期中觀學派》,南投縣名間鄉:正觀出版社,中華民國85年12月出版。
4. 連清吉譯,興膳宏原著〈《隋書.經籍志》解說(上)〉,《書目季刊》第33卷第1期,民國88年6月,頁1-13。
5. 連清吉譯,興膳宏原著〈《隋書‧經籍志》解說(下)〉,《書目季刊》第33卷第2期,民國88年9月,頁1-14。
*十二畫
1. 馮力譯,Valérie LAVOIX(華蕾立)原著〈山林私學──南朝隱士的教學生涯〉,法國漢學叢書編輯委員會編《法國漢學》第八輯(教育史專號),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61-86。
2. 彭恩華編譯,興膳宏原著《興膳宏《文心雕龍》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 黃金山、孔繁敏等譯,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三卷:上古秦漢),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十三畫
1. 楊繼東、陳引馳譯,Victor H. Mair原著《唐代變文──佛教對中國白話小說及戲曲產生的貢獻之研究》(上)、(下),香港九龍:中國佛教文化,1999年12月第1版。
2. 楊白衣譯,小野玄妙原著《佛教經典總論》,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中華民國72年元月初版。
*十五畫
1. 蔣紹愚譯,Erik Zürcher原著〈最早佛經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語言學論叢》第十四輯,1984年11月第1版,1987年2月北京第1次印刷,頁197-225。
*十七畫
1. 蕭平、楊金萍譯,伊藤隆壽原著《佛教中國化的批判性研究》,香港:經世文化,2003年9月出版。
*十九畫
1. 關世謙譯,鎌田茂雄原著《中國佛教通史》(一),高雄市:佛光出版社,中華民國74年9月初版。
2. 關世謙譯,鎌田茂雄原著《中國佛教通史》(二),高雄市:佛光出版社,中華民國75年4月初版。
3. 關世謙譯,鎌田茂雄原著《中國佛教通史》(三),高雄市:佛光出版社,中華民國75年12月初版。
*二十畫
1. 釋見憨、鐘修三、歐先足、林正昭譯,佐藤達玄原著《戒律在中國佛教的發展》,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7年5月30日出版。
*二十一畫
1. 顧滿林譯,Erik Zürcher原著〈關於初期漢譯佛經的新思考〉,收錄於四川大學漢語史研究所編《漢語史研究集刊》(第四輯),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286-312。
二、專書及單篇論文
*二畫
1. 丁鋼〈儒佛教學制度之比較研究〉,《內明》204期,公元1989年3月1日,頁3-9。
2. 丁鋼《中國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較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 丁鋼、劉琪《書院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四畫
1. 孔慧怡〈中國翻譯傳統的幾個特徵〉,孔慧怡、楊承淑編《亞洲翻譯傳統與現代動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15-37。
2. 方元珍《文心雕龍與佛教關係之考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中華民國76年3月初版。
3. 方廣錩〈敦煌遺書中的《妙法蓮華經》及有關文獻〉,氏著《敦煌學佛教學論叢》(下),香港九龍:中國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8月第1版,頁65-103。
4. 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5.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6. 毛漢光《兩晉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上),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中華民國55年7月初版。
7. 毛禮銳、沈灌群主編《中國教育通史》(第二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1995年7月第2次印刷。
8. 王小莘〈《高僧傳》詞匯研究〉,《語言學論叢》第22輯,1999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126-152。
9. 王元化《文心雕龍講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1995年12月第2次印刷。
10. 王文顏《佛典重譯經研究與考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中華民國82年10月初版。
11.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73年12月1日初版。
12. 王永會《中國佛教僧團發展及其管理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3. 王伊同《五朝門第附高門權門世系婚姻表》(全二冊),香港新界: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年重刊第1版。
14. 王仲堯〈都市寺院與文化中心──以東晉南北朝隋唐時期都市佛寺為例〉,收錄於覺醒主編《都市中的佛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266-279。
15.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6. 王仲犖遺著,鄭宜秀整理《金泥玉屑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7. 王志剛〈四至六世紀北中國的佛教史學──以《佛國記》、《洛陽伽藍記》、《魏書‧釋老志》為主線〉,華林編輯委員會編《華林》(第二卷),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95-106。
18. 王昆吾、何劍平《漢文佛經中的音樂史料》,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9. 王松溪《釋迦牟尼的教育思想》,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中華民國71年7月初版。
20. 王青《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信仰與神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1. 王炳照主編《中國私學‧私立學校‧民辦教育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2. 王紹峰《初唐佛典詞匯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3. 王景琳《中國古代寺院生活》,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2版第1次印刷。
24. 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北京:中國書店,1987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5. 王鴻賓、胡春英〈『風峪石經』初探──兼談武則天時期佛典翻譯中的譯場組織〉,《文物季刊》1999年第2期,頁66-77。
*五畫
1. 玄奘、辯機原著,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 白化文《寺院與僧人》,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 石方《中國人口遷移史稿》,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六畫
1.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1997年12月第3次印刷。
2.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1997年12月第2次印刷。
3.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1997年12月第2次印刷。
4. 朱大渭、張文強《中國軍事通史 第八卷:兩晉南北朝軍事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10月首次出版。
5. 朱大渭等著《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6. 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7月1刷,1996年12月2刷。
7. 牟潤孫《注史齋叢稿》,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中華民國79年6月臺灣初版。
*七畫
1. 何茲全主編《五十年來漢唐佛教寺院經濟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 何德章〈評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中國史研究》2000年第2期,頁172-176。
3. 何德章《中國經濟通史 第三卷》,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4. 余大吉《中國軍事通史 第七卷:三國軍事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10月首次出版。
5. 吳季霏〈《比丘尼傳》研究〉,《法光學壇》第4期,2000年,頁105-123。
6. 呂叔湘〈南北朝人名與佛教〉,收錄於邵敬敏主編《文化語言學中國潮》,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183-193。
7. 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7月第1版,1996年12月第2次印刷。
8. 宋大川、王建軍《中國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魏晉南北朝 隋唐),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9. 李四龍〈佛教征服了什麼?〉,《法音》1998年9期,頁35-39。
10. 李幸玲〈格義新探〉,《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民國86年3月,頁127-157&435-436。
11. 李玉珍〈John Kieschnick(柯嘉豪), 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 Kuroda Institute Studies in East Asian Buddhism 10.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186pp.〉,《新史學》9卷2期,1998年6月,頁187-192。
12. 李軍《玄儒佛道教育理論比較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中華民國83年11月初版。
13. 李國鈞、王炳照總主編《中國教育制度通史》(第二卷:魏晉南北朝 隋唐),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4. 李富華、何梅《漢文佛教大藏經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5. 李富華《中國古代僧人生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12月初版1刷。
16. 李新魁《李新魁音韻學論集》,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版,1999年11月第2次印刷。
17. 李豐楙〈慧皎高僧傳及其神異性格〉,《中華學苑》第26期,中華民國71年12月20日刊行,頁123-137。
18. 沙蓮香主編《傳播學──以人為主體的圖象世界之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1995年2月第4次印刷。
19. 汪征魯《魏晉南北朝選官體制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八畫
1. 周一良《周一良集 第壹卷:魏晉南北朝史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 周一良《周一良集 第貳卷:魏晉南北朝史札記》,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 周慶山《文獻傳播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4. 周伯戡〈早期中國佛教的小乘觀──兼論道安長安譯經在中國佛教史上的意義〉,《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6期,民國80年8月,頁63-79。
5. 周伯戡〈讀僧叡〈小品經序〉〉,《臺大歷史學報》第23期,1999年6月,頁157-198。
6. 周叔迦《法苑談叢》(插圖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2000年10月第2次印刷。
7. 周振鶴、游汝杰《方言與中國文化》,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中華民國77年10月台1版。
8. 周紹恒《《文心雕龍》散論及其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年5月北京第1版,2004年1月北京第2版,2004年1月北京第3次印刷。
9. 周潤年、劉洪記編著《中國藏族寺院教育》,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0. 季琴〈《高僧傳》詞語拾零〉,《語言研究》第23卷第4期,2003年12月,頁51-52。
11. 季羨林〈中國紙和造紙法輸入印度的時間和地點問題〉,氏著《中印文化關係史論叢》,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5月北京第1次印刷,頁99-129。
12. 季羨林《季羨林佛教學術論文集》,台北:東初出版社,中華民國84年4月初版,中華民國84年12月初版2刷。
13. 林傳芳〈格義佛教思想之史的開展〉,《華岡佛學學報》第2期,中華民國61年8月15日,頁45-96。
14. 林梅村《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語言和宗教新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5. 金克木《梵竺廬集(甲):梵語文學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6. 金觀濤、劉青峰《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香港新界: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出版。
*九畫
1. 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以造像記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 段玉明《中國寺廟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1997年1月第2次印刷。
3. 胡美琦《中國教育史》,台北:三民書局,中華民國67年9月初版,中華民國79年9月3版。
4. 俞理明《佛經文獻語言》,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5. 帥志嵩《雙重因素影響下的僧傳語言──《續高僧傳》語言研究》,四川大學2002年中文系碩士學位論文。
*十畫
1. 唐長孺〈南朝寒人的興起〉,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外一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2002年1月第2次印刷,頁543-577。
2. 孫培青主編《中國教育管理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2001年5月第4次印刷。
3. 徐吉軍《中國喪葬史》,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4. 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2月第1版,2001年8月北京第7次印刷。
5. 郝春文〈東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結社〉,《歷史研究》1992年第1期,頁90-105。
6. 郝春文《唐後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7. 馬祖毅《中國翻譯簡史:『五四』以前部分》,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8. 高明士〈唐代敦煌的教育〉,《漢學研究》第4卷第2期,民國75年12月,頁231-270。
9. 高明士《中國教育制度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9月初版。
10. 高明士《中國傳統政治與教育》,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3月初版1刷,4月訂正2刷。
11. 高明士《東亞教育圈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2. 高時良《中國教育史綱》(古代之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第2版,1993年10月第1次印刷。
13. 高敏《南北史掇瑣》,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4. 高敏主編《魏晉南北朝經濟史》(上、下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十一畫
1.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 張弓《漢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 張少康編《文心雕龍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4. 張偉然〈評《漢唐佛寺文化史》──從歷史文化地理學的角度觀察〉,《學術界》總第81期,2000年3月,頁131-142。
5. 張曼濤主編《佛教經濟研究論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中華民國66年7月初版。
6. 張國良主編《傳播學原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7. 張惠芬、金忠明編著《中國教育簡史》(修訂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第2版,2002年7月第2次印刷。
8. 張運華《中國傳統佛教儀軌》,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中華民國87年2月初版1刷。
9. 張澤咸、朱大渭編《魏晉南北朝農民戰爭史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6月第1版,1980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
10. 曹仕邦《中國佛教史學史──東晉至五代》,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10月初版。
11. 曹仕邦《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台北:東初出版社,中華民國79年6月初版,中華民國81年1月1版2刷。
12. 曹仕邦《中國沙門外學的研究──漢末至五代》,台北:東初出版社,中華民國83年11月初版,中華民國84年5月初版2刷。
13. 許明編著《中國佛教經論序跋記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4. 許輝、邱敏、胡阿祥主編《六朝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5. 郭朋《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6. 郭建中編著《文化與翻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7. 郭齊家《中國古代學校》,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8.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2001年8月第3次印刷。
19. 陳福康《中國譯學理論史稿》,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2002年1月第2次印刷。
20. 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1. 陳昭郎《傳播社會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81年3月初版。
22. 陳柏達《佛陀與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較》,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12月1版3刷。
23. 陳寅恪〈四聲三問〉,陳美延編《陳寅恪集‧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6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24. 陳美延編《陳寅恪集‧讀書札記二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9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25. 陳美延編《陳寅恪集‧讀書札記三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9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26. 陳寒〈略論六世紀前佛教入華的源頭、路線和語言〉,《唐都學刊》2002年第2期,頁66-69。
*十二畫
1. 傅筑夫〈古代重大歷史變革的地理因素和經濟因素〉,氏著《中國經濟史論叢》(續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頁87-129。
2. 勞政武《佛教戒律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2001年4月第2次印刷。
3.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4. 程舜英《魏晉南北朝教育制度史資料》,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5. 黃敏枝《唐代寺院經濟的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中華民國60年12月初版。
6. 黃志洲《出三藏記集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八十年六月作者自印。
7.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9月第1版,1998年5月北京第4次印刷。
8. 曾美雲《魏晉玄佛二家對傳統儒家教育之批評及影響》,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中華民國八十四年六月作者自印。
*十三畫
1. 楊吉仁《三國兩晉學校教育與選士制度》,台北,正中書局,中華民國57年7月臺初版。
2. 楊承彬《秦漢魏晉南北朝教育制度》,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7年6月初版。
3. 楊衒之撰,周祖謨校釋《洛陽伽藍記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5月第1版,1987年10月北京第2次印刷。
4. 楊孝容《中國歷史上的比丘尼》,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總編輯《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45),2001年8月初版1刷,頁391-439。
5. 萬金川〈宗教傳播與語文變遷──漢譯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所顯示的意義〉(1),《正觀雜誌》第19期,民國90年12月,頁5-52。
6. 萬金川〈宗教傳播與語文變遷──漢譯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所顯示的意義〉(2),《正觀雜誌》第20期,民國91年3月,頁5-82。
7.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台北:雲龍出版社,1994年初版,2002年3月初版第2刷。
8. 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史講演錄》,合肥:黃山書社,1987年4月第1版,2000年12月第3次印刷。
9. 義淨原著,王邦維校注《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4月第1版,2000年4月北京第2次印刷。
10. 葉驍軍《中國墓葬發展史》,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1. 葛兆光《中國宗教與文學論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2.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 第一卷: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2001年10月第3次印刷。
13. 董志翹〈《高僧傳》詞語通釋──兼談佛教典籍口語詞向中土文獻的擴散〉,氏著《中古文獻語言論集》,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4. 寧可、郝春文輯校《敦煌社邑文書輯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1999年10月第2次印刷。
15. 寧稼雨《魏晉士人人格精神:《世說新語》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十四畫
1. 榮新江〈西域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歷史研究》1998年2期,頁132-146。
2. 蒲慕州〈神仙與高僧──魏晉南北朝宗教心態試探〉,《漢學研究》第8卷第2期,民國79年12月,頁149-176。
3. 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1992年6月第1次印刷。
4. 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鼎文書局印行,發行地與時間不詳。
5. 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訂補本),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1月第1版,2001年11月北京第2次印刷。
6. 趙翼著,欒保群、呂宗力點校《陔餘叢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2003年12月第2次印刷。
*十五畫
1. 劉立夫《弘道與明教:《弘明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2004年5月第1次印刷。
2. 劉淑芬〈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3分,民國82年7月,頁497-544。
3. 慧立、彥悰著,孫毓棠、謝方點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4. 蔡振豐〈道安經序思想的轉折及在格義問題上的意義〉,《文史哲學報》48期,民國87年6月,頁251-292。
5. 蔡振豐〈《陰持入》經注序中格義問題的考察〉,《中國文學研究》第13期,1999年5月,頁1-38。
6. 鄭如斯、肖東發編著《中國書史》,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7年6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
7. 鄭岩《魏晉南北朝壁畫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8. 鄭學檬主編《中國賦役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9. 鄭阿財〈敦煌佛教靈驗故事綜論〉,收錄於丁敏等著《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學部份)》,1998年12月初版,頁121-152。
10.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11月第1版,2002年4月第2次印刷。
11. 魯迅校錄《古小說鉤沉》,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十六畫
1. 錢大昕著,方詩銘、周殿傑校點《廿二史考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2. 錢存訓《中國古代書籍紙墨及印刷術》,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12月修訂版。
3. 錢存訓著,鄭如斯編訂《中國紙和印刷文化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十七畫
1. 謝重光〈新書介紹:張弓著《漢唐佛寺文化史》〉,《歷史研究》1998年5期,頁182-185。
2. 謝重光《漢唐佛教社會史論》,台北: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公元1990年5月初版。
*十八畫
1. 顏尚文〈後漢三國西晉時代佛教寺院之分布〉,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合編《歷史學報》第13期,中華民國74年6月,頁1-44。
2. 顏洽茂《魏晉南北朝佛經詞彙研究》,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總編輯《法藏文庫‧中國佛教學術論典》(64),2002年8月初版1刷,頁1-326。
*十九畫
1. 羅宗真《六朝考古》,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1996年4月第2次印刷。
2. 羅宗真《魏晉南北朝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3. 羅維明《中古墓志詞語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2003年5月第2次印刷。
4. 譚世保《漢唐佛史探真》,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二十畫
1. 嚴耕望〈唐人習業山林寺院之風尚〉,氏著《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台北: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中華民國80年5月初版,頁271-316。
2. 蘇晉仁《佛學文史論叢》,香港九龍:中國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7月第1版。
3. 釋僧祐撰,蘇晉仁、蕭鍊子點校《出三藏記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4. 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0月第1版,1997年10月第3次印刷。
5. 釋寶唱、釋明河撰《名僧傳抄‧補續高僧傳》,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中華民國64年7月1版,中華民國84年4月1版2刷。
6. 饒宗頤《梵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7. 饒宗頤《中國宗教思想史新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貳、日文文獻
1. 川口義照《中國仏教における経録研究》,京都:法藏館,2000年12月13日初版第1刷發行。
2. 川崎ミチ子〈『世說新語』に見る僧とその記事(1)〉,《東洋学論叢》(東洋大学文学部紀要第44集),中国哲学文学科‧印度哲学科篇XVI,平成3年3月,頁45-63。
3. 中嶋隆藏《六朝思想の研究──士大夫と仏教思想》,京都:平楽寺書店,1985年2月28日發行,1992年10月10日第2刷。
4. 中嶋隆藏編《出三蔵記集序卷訳注》,京都:平楽寺書店,1997年2月28日發行。
5. 木村英一編《慧遠研究‧研究篇》東京:創文社,昭和37年3月30日第1刷發行,昭和56年3月10日第2刷發行。
6. 木村英一編《慧遠研究‧遺文篇》東京:創文社,昭和35年11月5日第1刷發行,昭和56年3月10日第2刷發行。
7. 平井俊榮〈『高僧伝』の注釋的研究〉,《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49號,平成3年3月,頁170-184。
8. 平井俊榮〈『高僧伝』の注釋的研究〉(Ⅱ),《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第23號,平成4年10月,頁443-456。
9. 平井俊榮〈『高僧伝』の注釋的研究〉(Ⅲ),《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第24號,平成5年10月,頁436-470。
10. 平井俊榮〈『高僧伝』の注釋的研究〉(Ⅳ),《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第25號,平成6年10月,頁414-428。
11. 平井俊榮〈『高僧伝』の注釋的研究〉(Ⅴ),《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研究紀要》第53號,平成7年3月,頁333-350。
12. 平井俊榮〈『高僧伝』の注釋的研究〉(Ⅵ),《駒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第26號,平成7年10月,頁313-332。
13. 平井俊榮〈神異と習禪─『高僧伝』に見る中国仏教受容の一断面-〉,《駒澤大學仏教學部論集》第三十二號,平成十三年十月,頁1-26。
14. 宇井伯寿《釋道安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56年5月15日第1刷,1979年2月21日第2刷。
15. 村上嘉実《六朝思想史研究》,京都:平楽寺書店,1974年3月20日第1刷,1992年10月10日第3刷。
16. 林屋友次郎《経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昭和16年(1941年1月)初版。
17. 林傳芳《中國佛教史籍要說 上卷》,京都:永田文昌堂,昭和54年10月10日發行。
18. 牧田諦亮《中国仏教史研究 第一》,東京:大東出版社,昭和56年5月11日初版印刷,昭和56年5月20日初版發行。
19. 牧田諦亮《中国仏教史研究 第三》,東京:大東出版社,平成元年10月11日初版印刷,平成元年10月20日初版發行。
20. 牧田諦亮編《弘明集研究》卷上(遺文篇)、卷中(譯注篇上)、卷下(譯注篇下),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昭和48-50年。
21. 宮川尚志《六朝史研究 宗教篇》,京都:平楽寺書店,1964年3月20日發行,1992年10月10日第4刷。
22. 宮川尚志《六朝史研究 政治‧社會篇》,京都:平楽寺書店,1956年3月20日元版發行,1992年10月10日複製第2刷。
23. 宮崎市定〈中国における村制の成立──古代帝国崩壞の一面〉,氏著《宮崎市定全集7》,東京:岩波書店,1992年10月7日發行,頁29-60。
24. 宮崎市定〈中国における聚落形体の変遷について──邑‧国と鄉‧亭と村とに対する考察──〉,氏著《宮崎市定全集3》,東京:岩波書店,1991年12月9日發行,頁136-163。
25. 常盤大定《後漢より宋斉に至る訳経総録》,東京:国書刊行会,昭和48年9月10日印刷,昭和9月25日發行,復刻原本‧昭和13年發行。
26. 塚本善隆《魏書訳老志》,東京:平凡社,1990年2月9日初版第1刷發行。
27. 橫超慧日《中國佛教の研究 第一》,京都:法藏館,昭和33年1月10日第1刷,昭和56年5月15日第3刷。
28. 興膳宏、川合康三《隋書経籍志詳攷》,東京:汲古書院,1995年7月初版發行。
叁、英文文獻
1. Link, Arthur E., "Biography of Shih Tao-an," T’oung Pao, XLVI (1958), pp.1-48.
2. Link, Arthur E., "Shyh Daw-An's Preface to Sangharaksa's Yogacarabhumi- Sutra and the Problem of Buddho-Taoist Terminology in Early Chinese Buddhism,"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77 No.1 (Jan.-Mar., 1957), pp.1-14.
3. Link, Arthur E., "Shih Seng-Yu and His Writing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80 No.1 (Jan.-Mar., 1960), pp.17-43.
4. Wright, Arthur F., 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9.
5. Zürcher, Erik, 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The Spread and Adaptation of Buddh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Leiden, E. J. Brill: 1972.
6. Zürcher, Erik, "Buddhism and Education in T'ang Times," Neo-Confucian Education: The Formative Stag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pp.19-56.
7. Nattier, Jan, "The Ten Epithets of the Buddha in the Translations of Zhi Qian支謙," 創価大学国際仏教学高等研究所年報, Vol.Ⅵ March 2003, pp.207-250.
8. Kieschnick, John, 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9. Ch'en, Kenneth K. S., Buddhism in China,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2.
10. Shinohara, Koichi, "Biographies of Eminent Monk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Function of the Hol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中華佛學學報, Vol.7(1994), pp.477-500.
11. Wagner, R. G., "The Original Structure of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hih Hui-Yuan and Kumarajiv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31 (1971), pp.28-48.
12. Robinson, Richard H., Early Mādhyamika in India and China,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8.
指導教授 萬金川(Jin-Chuan Wan) 審核日期 2005-1-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