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012101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4 、訪客IP:3.137.137.193
姓名 顏麗珠(Li-Chu Y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單士釐及其旅遊文學—兼論女性遊歷書寫
相關論文
★ 韓愈散文通變論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摘要
本論文以單士釐的旅遊文學《癸卯旅行記》、《歸潛記》以及《受茲室詩稿》中部分旅遊詩作,為主要探討文本。單士釐為晚清近代中國唯一從閨房走向世界,並執筆記載,完成國外遊記傳世的女作家。其《癸卯旅行記》為一九○三年從日本經朝鮮、中國東北、西伯利亞至歐俄八十天的旅行日記;《歸潛記》則成書於一九一○年,內容主要為記述義大利和古希臘羅馬藝文。《受茲室詩稿》則是她生前手抄未刊印的詩集,旅遊作品集中在卷中。本論文一共分九章,首章為緒論,第二章主寫單士釐其人其事,第三章論述單士釐出洋旅遊的歷史意義,第四、五、六、七章則針對其旅遊文學的文本析論、創作目的、文化價值及時代意義闡述單士釐遊記的內容,第八章論及近現代女性的遊歷書寫及各時代女性旅遊代表的意義,第九章則為結論。
本文寫作以清末單士釐的遊記文本為切入點,兼論近現代女性遊歷書寫,將晚清以降女性走出閨閣、邁向世界的旅遊寫作,做一串聯與會通,並觀察各時代女性旅遊的意義。單士釐的旅遊寫作,除了見證當時的時代變動外,尚有女性自省自覺的時代意義。單士釐以一女子出國眼界並不狹隘,她不僅看到了資本主義國家技術、社會和文化的進步,也看見當時帝國主義殖民侵略的殘暴面目,並且以滿腔的愛國熱情對這種行為口誅筆伐。此外,因為本身對文藝的愛好,所以單士釐在她的遊記中對西方宗教、神話、藝術、文學、建築,都有相當豐富的介紹。儘管在名稱的翻譯上與現代有差別,但單士釐的用功程度是不容懷疑的。
透過她的文本,我們可以了解晚清近代中國知識婦女對西方世界的觀點,以及處於時代變動中,知識分子的責任與使命。單士釐的旅遊行動是很嚴肅的,身為滿清外交使節二品夫人,她努力汲取他山之石,以移風易俗為己任,展現知識婦女的民族意識與歷史責任感。並關注到婦女自覺問題、教育問題等等,在清末使西官員中,她的改革主張是較和緩的,不像有些使西者激切地大刀闊斧式的全盤西化,她肯定西方的優點,但也決不妄自菲薄,並再三強調中國傳統美德的可貴,在看看別人想想自己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歷史座標。中國女性的海外旅遊書寫自晚清以降,單士釐實為第一人。在以男性為主的旅遊文學中,她突破傳統男遊女怨的寫作觀點,而且她的旅遊書寫已成為之後女性旅遊文學的必要過渡期。
關鍵字(中) ★ 單士釐
★ 《癸卯旅行記》
★ 《歸潛記》
★ 《受茲室詩稿》
★ 旅遊文學
★ 女性書寫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
第四節 章節大要 3
第二章 單士釐其人其事 7
第一節 書香門第 啟蒙薰陶 7
一、生平大要
二、家學淵源
第二節 夫唱婦隨 鶼鰈情深 8
一、婚姻美滿
二、夫以妻貴
第三節 才華洋溢 創作不輟 9
一、書寫勤奮
二、語文鬯達
第四節 出使旅行 識見卓絕 13
一、敏慧好學
二、考證詳實
第三章 單士釐出洋旅遊的歷史意義 16
第一節 顛覆的旅遊—挑戰傳統「男遊女怨」旅遊觀 16
一、傳統「男遊女怨」的旅遊觀點
二、挑戰「男遊女怨」的旅遊觀點
第二節 嚴肅的旅遊—清末使西者對西方的凝視 17
一、近代中國使西的先行者
二、清末使西官員的責任與使命
三、清末使西女性眼中的西方世界—以單士釐為例
第四章 單士釐遊記的文本析論 34
第一節 寫作藝巧
一、寓情於景 34
二、對照比較
第二節 篇章布局 38
一、行文架構
二、成書格式
第五章 單士釐遊記的創作目的 41
第一節 跂望後學 41
第二節 揭發殖民主義的侵略 41
一、日本對朝鮮的殖民統治
二、俄國對滿清的併吞野心
第三節 憂患意識的覺醒 45
一、強烈的愛國心
二、自覺與自省
第六章 單士釐遊記的文化價值 50
第一節 基督教文化的介紹 50
一、宗教抑或神話
二、基督教祭典與儀式的描述
第二節 基督教在華流傳的記錄 54
一、基督教流傳中國的沿革
二、基督教的相關人物及經典介紹
第三節 希臘羅馬神話故事的介紹 60
一、四神人及相關神話故事
二、育斯(宙斯)及開天闢地神話
第四節 西方藝文作家的引薦 63
一、但丁神曲
二、荷馬史詩
三、托爾斯泰
四、馬可波羅
五、其他
第五節 西方建築藝術的解說 66
一、拜占庭式
二、羅馬式
三、哥德式
第七章 單士釐遊記的時代意義 70
第一節 女子域外遊記的嚆矢 70
一、前無古人
二、來者可追
第二節 女性意識覺醒的先聲 72
一、單士釐與中國婦女的覺醒運動
二、單士釐的主張
第八章 近現代女性的遊歷書寫 80
第一節 傳統到現代的過渡—走出閨閣的女子旅遊寫作 80
一、啟蒙時期—單士釐
二、五四時期—冰心
三、日據時代—黃金川
第二節 五、六○年代的悲情眼光與口吻 85
一、沉重的旅遊記事—以鍾梅音《海天遊蹤》為例
二、走出憂傷的過渡—以林文月《京都一年》為例
第三節 七、八○年代的自我成全與追尋 90
一、自我放逐—以三毛《撒哈拉的故事》為例
二、受邀出訪—以梁丹丰《天方夜譚之旅》為例
三、海外定居—以呂大明《英倫隨筆》為例
第四節 九○年代以後為出走而出走 95
一、另類的文化苦旅
二、追求心靈自由的旅行
三、多樣的旅遊主題
第五節 二十一世紀女子遊記的寫作目標 100
一、女遊典型的建立
二、出走與回歸焦慮的紓解
第九章 結論 105
參考書目 107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單士釐的旅遊著作(依出版時間順序排列)
1單士釐:《癸卯旅行記》,收錄於鍾叔河、楊堅校點:《走向世界叢書》一書(與康有為《歐洲十一國記二種》、梁啟超《新大陸遊記及其他》等合刊),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2單士釐:《歸潛記》,見《走向世界叢書》(與康有為《歐洲十一國記二種》、梁啟超《新大陸遊記及其他》等合刊),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3單士釐著、陳鴻祥校點:《受茲室詩稿》中卷,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6年
二、專著(依照性質分)
◎ 古代男性旅遊文學
1劉錫鴻:《英軺私記》,收錄在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與張德彝《隨使英俄記》合刊)
2黎庶昌:《西洋雜誌》,收錄在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與王韜《漫游隨錄》、李圭《環遊地球新錄》、徐建寅《歐游雜錄》等合刊)
3志剛:《初使泰西記》,收錄在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與林鍼《西海紀游草》、斌椿《乘槎筆記.詩二種》、張德彝《航海述奇.歐美環游記》等合刊)
4張德彝:《航海述奇》,收錄在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與林鍼《西海紀游草》、斌椿《乘槎筆記.詩二種》、志剛《初使泰西記》等合刊)
5斌椿:《乘槎筆記》,收錄在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與林鍼《西海紀游草》、志剛《初使泰西記》、張德彝《航海述奇.歐美環游記》等合刊)
6斌椿:《海國勝游草》,收錄在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與林鍼《西海紀游草》、志剛《初使泰西記》、張德彝《航海述奇.歐美環游記》等合刊)
7薛福成:《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見《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8薛福成:《出使日記續刻》,收錄在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9郭嵩燾:《倫敦與巴黎日記》,收錄在鍾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10曾紀澤:《出使英法俄國日記》,見《走向世界叢書》,長沙:岳麓書社,1985年
11薛福成:《籌洋芻議》,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子部》第76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12徐霞客著、黃珅注譯、黃志民校閱:《新譯徐霞客遊記》上、中、下冊,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 近代女性旅遊文學
1魏惟儀:《溫妮的世界》,台北:文星書店,1965年
2謝冰瑩:《海天漫遊.韓國之部》,台北:三民書局,1968年
3謝冰瑩:《冰瑩遊記》,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4鍾梅音:《海天遊蹤》第一集、第二集,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68年
5呂大明:《英倫隨筆》,台北:爾雅出版社,1970年
6呂大明:《南十字星座》,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
7徐鍾珮:《追憶西班牙》,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0年
8徐鍾珮:《多少英倫舊事》,台北:時報文化,1985年
9梁丹丰:《天方夜譚之旅》,台北:林白出版社,1984年
10冰心著、卓如編:《冰心》,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6年
11冰心著、卓如選編:《冰心著譯選集》上、中、下冊,海峽文藝出版社,1986年
12施叔青:《指點天涯》,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9年
13陳黃金川:《金川詩草》,陳啟清先生慈善基金會,1991年
14鄭寶娟:《巴黎屋簷下》,台北:漢藝色研,1991年
15鄭寶娟:《遠方的戰爭》,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16吳英女:《似水柔情》,台北:漢藝色研,1991年
17洪素麗:《夢與旅行》,台北:漢藝色研,1992年
18李黎:《天地一遊人》,台北:爾雅出版社,1992年
19黃雅歆:《旅行的顏色》,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
20師瓊瑜:《離家出走》,台北:皇冠出版社,1995年
21呂慧:《歡遊五十國》,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
22阿嫚:《性格女子獨闖巴黎》,台北:圓神出版社,1996年
23梁琴霞:《航海日記》,台中:晨星出版社,1996年
24林文月:《京都一年》,台北:三民書局,1996年
25楊小雲:《樂遊四海學無窮》,台北:健行文化出版社,1996年
26林玉緒:《浪漫出走義大利》,台北:方智出版社,1996年
27愛亞:《走看法蘭西》,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
28鍾文音:《寫給你的日記》,台北:美麗田出版社,1999年
29林姬瑩、江秋萍:《單車飛起來—勇闖紐澳》,台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30林姬瑩、江秋萍:《單車環球夢》,台北:經典雜誌,2002年
31張妙如、徐玫怡:《交換日記3—請問法國在哪裡》,台北:大塊文化,2000年
32杜蘊慈、黃惠玲:《地圖上的藍眼睛》,台北:大塊文化,2000年
33黃寶蓮:《未境之藍》,台北:圓神出版社,2001年
34李美涼、林乙華:《南美攀登記》,台北:大塊文化,2002年
35張翠容:《行過烽火大地》,台北:馬可孛羅文化,2002年
36李性蓁:《印度漂流記》,台北:時報文化,2003年
37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年原始出版)2004年版
◎ 其他旅行專著
1伍蠡甫編:《山水與美學》,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
2伊塔羅.卡爾維諾著、吳潛誠譯:《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
3伊塔羅.卡爾維諾著、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
4王柯平:《旅遊審美活動論》,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5盧雲亭:《現代旅遊地理學》上、下冊,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6陳昭如:《新女遊主張》,台北:探索文化,1995年
7寇特勒著、黎雅麗譯:《旅行,重新打造自己》,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8廖和敏:《在旅行中發現自己》,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
9 L.PEAT O’NEIL著、盧德瑢譯:《帶著寫作的心去旅行》,台北:精英出版社,2000年
10齊克曼著、汪芸譯:《旅行,聆聽心的呼喚》,台北:天下遠見,2001年
11艾倫.狄波頓著、廖月娟譯:《旅行的藝術》,台北: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 女性
1皮以書:《中國婦女運動》,台北:婦聯畫刊社,1973年
2馬以工主編:《當今婦女角色與定位》,國崇她社台北三社,1989年
3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
4鮑家鱗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三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年
5鮑家鱗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五集》,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年
6孟悅、戴錦華合著:《浮出歷史的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時報文化,1993年
7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3年
8張玉法、李又寧主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1842—1911》上下冊,台北:龍文出版社,1995年
9任一鳴:《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屋,1997年
10李少群:《追尋與創建—現代女性文學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
11嚴明、樊琪合著:《中國女性文學的傳統》,台北:洪葉文化,1999年
12劉紅、劉光永著:《婦女運動史話》,北京:社會科會文獻出版社,2000年
13(美)卡拉.亨德森等著、劉耳等譯:《女性休閒—女性主義的視角》,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文學評論
1齊邦媛:《千年之淚.閨怨之外》,台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
2余光中:《從徐霞客到梵谷》,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
3馬中欣:《三毛真相》,華文網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
◎ 文化評論
1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文化,1984年
2章開沅:《離異與回歸—傳統文化與近代化關係試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3鍾叔河編著:《走向世界—近代中國知識分子接觸東西洋文化的前驅者》,台北:百川書局,1989年
4徐復觀等著、周陽山編:《知識份子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1990年
5汪一駒著、梅寅生譯:《中國知識份子與西方》,台北:久大文化,1991年
6【法】路易.加迪等著、鄭樂平、胡建平譯:《文化與時間》,淑馨出版社,1992年
7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分子》,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8勞勃.勒范恩(Robert Levine)著、馮克芸、黃芳田、陳玲瓏譯:《時間地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9郭廷禮:《近代西學與中國文學》,南昌市: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年
◎ 心理學
1 Philip G.Zimbardo著、游恆山編譯:《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1988年
2車文博:《人本主義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2001年
◎ 宗教
1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基督教文化面面觀》,齊魯書社,1991年
2康志杰:《基督教的禮儀節日》,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3孫亦平主編:《西方宗教學名著提要》上冊,昭明出版社,2003年
◎ 神話與藝術
1布特曼著、蔡美珠譯:《耶穌基督與神話》,水牛出版社,1972年
2但丁著、田德望譯:《神曲.地獄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
3關永中:《神話與時間》,臺灣書店,1997年
4 E﹒H﹒GOMBRICH著、雨云譯:《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5愛笛絲.赫米爾敦著、宋碧雲譯:《希臘羅馬神話故事》,台北:志文出版社,1998年
6蕭兵:《神話學引論》,文津出版社,2001年
◎ 建築
1(英)比爾.里斯貝羅(BILL.RISEBERO)編著、崔征國、何宏文譯:《西洋建築故事》,台北:詹氏書局,1999年
2(英)比爾.里斯貝羅(BILL.RISEBERO)著、陳健譯:《西方建築:從遠古到現代》,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 其他
1梁啟超:《飲冰室文集》第一冊,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0年
2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
3黃福慶:《清末留日學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
4秋瑾:《秋瑾先烈文集》,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2年
5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增訂本)附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6胡適:《胡適作品集14.三百年中的女作家》,(原《胡適文存第三集第七、八、九卷》)台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
7《論語》,台北:世界書局,1990年
8董寶良:《中國教育史綱》(近代之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9張潮著、馮保善注譯、黃志民校閱:《新譯幽夢影》,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10維吉尼亞.吳爾芙著、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台北:天培文化,2000年
三、單篇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
1朱嘉雯:〈挑戰「男遊女怨」的文學傳統〉一文,收錄在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旅遊文學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月初版,頁239
2李可亭:〈單士釐和她的《癸卯旅行記》〉一文,收錄於《商丘師專學報》,第十五卷、第一期,1999年2月,頁72—74
3阮桃園:〈從憂傷到浪漫〉,收錄在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旅遊文學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1月初版,頁172
4姚振黎:〈單士釐教育思想析論〉,收錄於《浙江月刊》,第三十四卷、第十二期,2002年12月,頁13—18。
5姚振黎:〈單士釐走向世界之經歷—兼論女性創作考察〉一文,收錄於范銘如主編:《挑撥新趨勢—第二屆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2月初版,頁257
6黃雅歆:〈從三毛「撒哈拉傳奇」看「女遊」的潛能開發與假想〉,《臺北師院語文集刊》,第八期,2003年6月,頁47
7楊美惠:〈世界婦女思潮與婦女現況〉一文,收錄於馬以工主編:《當今婦女角色與定位》,國崇她社台北三社,1989年,頁36
8齊國華:〈巾幗放眼著先鞭—論單士釐出洋的歷史意義〉,收錄於《史林》,總三十三期,1994年
9 魏愛蓮(Ellen Widmer):〈Shan Shili’s Guimao Luxing ji of 1903 in Local and Global Perspective〉一文,發表在胡曉真主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9年7月,頁429—466
10鮑家麟:〈辛亥革命時期的婦女思想〉一文,收錄於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稻香出版社,1992年,頁279
11蔡雅薰:〈前現代遊記,後現代旅行—從「遊」的觀點看台灣旅美作家的遊記體小說〉,《世界華文文學新世界》,台北:世界華文作家協會,2003年3月,頁47
12鄭明娳撰述:〈一個女作家的中性文體—徐鍾珮作品論〉,收錄於鄭明娳主編:《當代臺灣女性文學論》一書,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5月初版,頁309
13龔鵬程:<安土重遷與四海為家>,《一九九六年龔鵬程年度學思報告》,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7年12月,頁74
14龔鵬程:<遷移者的性別>,《一九九六年龔鵬程年度學思報告》,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7年12月,頁171
四、學位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
1朱嘉雯:《離亂中的追求—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的渡海書寫》,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2李淑宏:《因為旅行,所以存在—旅行世紀的台灣新生代》,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3李梅蘭:《從歧異的詮釋出發—重探三毛文本》,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4張嘉昕:《明人的旅遊生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5陳秉貞:《余秋雨散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6陳斌全:《旅行》,臺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7陳室如:《出發與回歸的辯證—台灣現代旅行書寫(1949—2002)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8許茹菁:《掙扎輿圖—女性卅旅行卅書寫》,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9黃慧音:《王季重歷游書寫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0曾煥玫:《女性自助旅行者的旅行經驗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11駱貞穎:《空間的流動與符號的消費—走向旅遊的社會》,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五、期刊雜誌(依姓氏筆劃排列)
1方群:〈三毛等作家的旅行寫作〉,《幼獅文藝》,521期,1997年5月,頁47—50
2王家鳳:〈尋找偉大的悠閒者〉,《光華雜誌》,23卷5期,1998年5月,頁18—31
3李鴻瓊:〈空間、旅行、後現代:波西亞與海德格〉,《中外文學》,26卷4 期,1997年9月,頁83—117
4李秀娟:〈航向帝國邊境:女性旅行與吳爾芙《出航》中的慾望版圖〉,《中外文學》,27卷12期,1999年5月,頁51—72
5李曉雯:〈義大利書簡〉,《聯合文學》,187期,2000年5月,頁30
6阮曉眉:〈《自己的房間》讀後〉,《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4期,2000年,頁15—17
7林姬瑩:〈旅行與性別〉,《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4期,2000年,頁1—4
8林麗如:〈用生命揮灑大地—專訪梁丹丰女士〉,《文訊雜誌》,188期,2001年6月,頁75—78
9吳婉如:〈相約天涯—羅智成談旅行與文學〉,187期,2000年5月,頁68—73
10胡錦媛:〈繞著地球跑(上)—當代臺灣旅行文學〉,《幼獅文藝》,515期,1996年11月,頁24—28
11胡錦媛:〈繞著地球跑(下)—當代臺灣旅行文學〉,《幼獅文藝》,516期,1996年12月,頁51—59
12胡錦媛主講、李文冰整理記錄:〈回歸點與出發點在旅行文學中的重要性〉,《幼獅文藝》,521期,1997年5月,頁43—46
13胡錦媛:〈遠離非洲,遠離女性:《黑暗之心》中的旅行敘事〉,《中外文學》,27卷12期,1999年5月,頁97—112
14鹿憶鹿:〈另一種文化苦旅—讀師瓊瑜《離家出走》〉,《文訊雜誌》,139期,1997年5月,頁22—23
15鹿憶鹿:〈走看九○年代的女性旅行文學〉,《文訊雜誌》,1998年3月,頁29—32
16梁鳳蓮:〈放飛的靈魂〉,《聯合文學》,177期,1999年7月,頁68—73
17 Sara Mills作、張惠慈譯:〈女性主義批評中的女遊書寫〉,《中外文學》,27卷12期,1999年5月,頁6—28
18張曼娟:〈捲起風沙的群角—三毛撒哈拉時期之藝術風格〉,《明道文藝》,298期,2001年1月,頁26—39
19陳長房:〈建構東方與追尋主體:論當代英美旅行文學〉,《中外文學》,26卷4期,1997年9月,頁29—66
20陳長房:〈疆域越界:論後現代英文旅行文學〉,《中外文學》,27卷5期,1998年10月,頁6—33
21陳淑美:〈隨我走天涯—旅遊文學正發燒〉,《光華雜誌》,23卷6期,1998年6月,頁106—121
22連子惠:〈近年國人旅遊概況〉,《中國統計通訊》,12卷5期,2001年5月,頁22
23 Janet Wolff作、黃筱茵譯:〈重新上路:文化批評中的旅行隱喻〉,《中外文學》,27卷12期,1999年5月,頁29—43
24楊芳枝:〈離「家」出「遊」:論旅行的性別政治〉,《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54期,2000年,頁5—7
25詹宏志:〈硬派旅行文學〉,《聯合文學》,14卷11期,1998年9月,頁98—99
26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175期,2002年3月,頁84—104
27歐宗智:〈開拓旅行文學的新領域—評介《縱橫天下》〉,《書評》,43期,1999年12月,頁6—9
28魏可風紀錄:〈長榮環宇文學獎決審會議記錄〉,《聯合文學》,167期,1998年9月,頁22—33
29鍾麗慧:〈《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之三:鍾梅音卷(一)〉,《文訊月刊》,32期,1987年10月,頁252—258
30鍾麗慧:〈《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之三:鍾梅音卷(二)〉,《文訊月刊》,33期,1987年11月
31鍾麗慧:〈《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之三:鍾梅音卷(三)〉,《文訊月刊》,34期,1987年12月
32鍾麗慧:〈《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之三:鍾梅音卷(四)〉,《文訊月刊》,35期,1988年1月
33鍾麗慧:〈《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之三:鍾梅音卷(五)〉,《文訊月刊》,36期,1988年2月
34羅智成:〈好的旅行,以及好的文學〉,《聯合文學》,14卷11期,1998年9月,頁95—97
六、報紙(依姓氏筆劃排列)
1王宣一:〈旅行文學的私密之旅—隨書到天涯〉,《聯合報》,1999年9月27日,24版
2司馬中原:〈三毛的生與死—兼談她的精神世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7年6月1日
3林思涵記錄整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漫談各國旅行文學」座談會〉,《聯合報.聯合副刊》,1999年2月1日,43版
4吳均堯:〈旅行文學的戀物書寫〉,《聯合報》,1999年7月12日,48版
5南方朔:〈中國旅行記號學〉,《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3年1月2日
6胡錦媛:〈把女人變不見的書〉,《聯合報》,1995年4月6日,42版
7胡錦媛:〈歐蘭朵遊記〉,《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5年8月19—20日
8徐淑卿:〈帶著文學的靈魂去旅行〉,《中國時報.開卷周報》,1997年4月17日
9張系國:〈我的故鄉在遠方—張系國談《撒哈拉的故事》〉,《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4年8月28日
10陳家帶:〈眾弦俱寂—馬友友的藝術〉,《聯合報》,2002年3月6日,14版
11詹宏志:〈書寫與影像的日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8年7月28—29日
12廖和敏:〈女遊二人組攜手圓夢—零距離看世界〉,《聯合報》,2001年3月10日,41

13蔣勳:〈生命的提高與擴大〉,《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7年6月1日
14羅強:〈旅遊文學大放異彩〉,《中央日報》,1996年10月23日,21版
七、網路
1國立臺灣大學網路教學課程,《西方藝術風格》,http://ceiba.cc.ntu.edu.tw/th9_1000-06.htm
2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ndapp
3性別運動浪接浪,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file/gcrunews
4中國綠野—寧波農經網,http://www.cnluye.com
5蘇州雜誌Suzhou Magazine,http://www.szm.com.cn/magazine/04—2/qzl.htm
6蕭山日報,http://www.xsdaily.com/gb/content/2003—08/28/content_71913.htm
指導教授 姚振黎(Chen-li Yao) 審核日期 2004-6-2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