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0125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2 、訪客IP:3.145.130.31
姓名 陳慈慧(Tzu-Hui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清世祖理漢政策(1651-1661)
(Qing Emperor Shunzhi's policy toward the Han Chinese, (1651-1661))
相關論文
★ 俞正燮婦女思想之研究★ 石達開與太平天國之研究(1831-1863)
★ 《民報》歷史觀之研究★ 太平天國婦女地位之研究
★ 論蔣李內爭與國共內戰之挫敗(1945-1949)★ 明末樞輔孫承宗之研究
★ 《大公報》在國共內戰初期立場之研究(1945.12-1947.1)★ 葉公超與中華民國外交(1949-1961)
★ 國共內戰之書寫—以《巨流河》等五本文藝作品為例★ 石門水庫教會之研究
★ 兩岸基督教詩歌創作之探討—以天韻合唱團及呂小敏為例★ 雍正能臣李衛之研究
★ 清代徽州鹽商子弟教育研究(1644~1840)★ 三元宰相--商輅之研究
★ 賢媛之冠-商景蘭研究★ 清鄭澎湖海戰之研究─ 《孫子兵法》與《戰爭論》之析論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滿人所建立的清朝,在過去被認為是「漢化」最深與最成功的一個朝代。但在經Evelyn S. Rawski與何炳棣的文章討論後,使清代「漢化」議題的爭議,引起漢學界的熱烈討論與重視。筆者以為,如果只是單純的認為清代統治中原二百六十八年,是因為滿人的「漢化」,將可能簡略的解釋滿人統治漢人所用的「心思」。滿洲統治者的入主、統治「中原」,或可能是有政策性的策略運用。因此,此論文乃非漢的統治者,如何適時、適地地運用統治之術來治理漢人。同時,亦可補充學術界對於清代「漢化」問題的一實例研究。
清世祖的理漢政策能逐漸成形與完善,首先必須對滿洲貴族樹立皇威,世祖才將更益推動治理漢人的政策。而後經過與漢儒臣的廣泛接觸,在瞭解「以漢法治天下」的意義後,世祖才逐步進行理漢政策。在治理漢文臣方面,對於曾是「故明」、「降李」或「南明」的漢臣,世祖皆加以擢用。對於即將成為清廷官員的漢士子,世祖亦加以重視的舉行科考。除實質上的優渥拉攏,世祖特尊崇明崇禎帝,為其立碑;並且褒揚為明殉難的故明官員,藉此拉近世祖與漢臣的心理距離。對待漢武將方面,世祖對已經「效忠」清朝的漢武將是盡力的拉攏,因清廷需要漢武將的開疆與鎮守地方。對於仍「支持南明」、與清廷採取敵對狀態的漢武將,世祖的態度則是加以「討伐」。而在治理漢民上,面對曾為朱明王朝治下的廣土眾民,世祖採取「以漢治漢」的方式,漢軍總督成為滿治漢的中介者。為使漢民認為清王朝無異於歷來的漢人王朝,世祖推行尊孔崇儒的策略。世祖更以儒家思想教化漢民,利用儒家經典教義的灌輸,使世祖與漢民的關係轉化為君臣關係,有利於漢民的臣服。世祖以漢人歷來就有的「正統王朝」自居,漢人歷朝皇帝如何敬天治民,世祖一一躬行,使清王朝的統治漢人更具「合法性」。
歷史事實證明,世祖治理的十年期間,不但使滿洲集團繼續維持關內的統治,且使南明永曆帝「覆滅」;漢人亦「臣服」在福臨的統治下。這十年內「中原」雖仍存在許多政治、經濟、社會等諸問題,但滿洲政權仍繼續存在,世祖的確是有一套治漢「政績」。世祖的「立國宏規」為清代奠定統治的基本政策,後世之聖祖、世宗、高宗延續此政策而行,世祖在清開國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世祖的歷史地位是值得肯定的,為清朝的治漢政策奠定基礎方針,因為他宏觀的態度,使入關後的滿人能站穩腳步,鞏固對中原統治,清朝國祚更能享久。
關鍵字(中) ★ 清世祖
★ 漢人政策
關鍵字(英) ★ the policy toward the Han Chinese
★ Qing Emperor Shunzhi
論文目次 提要............................I
致謝辭........................III
目錄...........................IV
第一章 緒論....................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1
二、研究時間與範圍............2
三、研究回顧..................3
四、史料與研究方法............6
五、論文架構..................9
第二章 清世祖理漢政策的醞釀...11
第一節 親政後的收攬皇權.....11
第二節 清世祖與漢臣的接觸...25
第三章 對待漢文臣的政策.......36
第一節 滿漢一體的實質.......36
第二節 重用漢文臣...........49
第三節 攏絡漢文臣...........59
第四章 對待漢武將的政策.......69
第一節 降清五王的拉攏.......69
第二節 撫剿策略的並行.......76
第三節 武力征討的推展.......85
第五章 治理漢民的政策.........93
第一節 以漢治漢的統治方式...93
第二節 尊孔崇儒的表現......105
第三節 正統王朝的自居......116
第六章 結論..................125
參考書目......................130
參考文獻 一、中文
(一)檔案資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臺北:維新書局,1972年3月,再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一、三、六、九、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順治朝》,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譯注,《滿文老檔》,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合編,《清代農民戰爭史資料選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3年。
故宮博物院文獻館編,《文獻叢編》,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影印本,1964年。故宮博物院掌故部編,《掌故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吳世拱輯,〈洪承疇章奏文冊彙輯〉,收入《清史資料》,第三輯(開國史料三),臺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70年。
李光濤編,《明清檔案存真選輯》,初集、三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9年。
張偉仁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現存清代內閣大庫原藏明清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聯經印行,1986年。
謝國楨編,《清初農民起義資料輯錄》,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6年。
(二)官書典籍
《清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實錄.太宗文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多爾袞攝政日記》,臺北:廣文書局,1976年。
《大清十朝聖訓》,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
清世祖御製,《御定資政要覽》,四卷,《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248冊,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
清高宗敕纂,《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八十卷,《文淵閣四庫全書》455-45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王永吉奉敕纂,《御定人臣儆心錄》,一卷,《文淵閣四庫全書》60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伊桑阿等纂修,《大清會典》(康熙朝),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72、73輯,711-730冊,1993年。
(清)素爾納等纂修,《欽定學政全書》,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30輯,293冊,1968年。
(清)葉方藹、張英、韓菼等奉敕編,《御定孝經衍義》,一百卷,《文淵閣四庫全書》718-71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鄂爾泰等修;李洵、趙德貴主點,《八旗通志初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
(清)蔣良騏撰;金韶華、鍾志誠、西原點校,《東華錄》,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清)鄂爾泰、張廷玉等編纂;左步青校點,《國朝宮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
(清)嵇璜等奉敕纂,《清朝文獻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吳 晗輯,《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吳忠匡總校訂,《滿漢名臣傳》,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清國史館編;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三)文集筆記
文集
(清)王 熙,《王文靖公集》,二十四卷,年譜一卷,附錄一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14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王 鐸,《擬山園選集》,八十二卷,《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87-8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王命岳,《恥躬堂文集》,二十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24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王崇簡,《青箱堂文集》,十二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03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八十卷,《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317-131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李元鼎,《石園全集》,三十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96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李呈祥,《東村集》,十卷,附刊一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03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李昌祚,《定園文集》,文二卷,《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七輯,2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清)宋徵輿,《林屋文稿》,十六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15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金之俊,《金文通公集》,二十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56冊,濟南:齊魯出版社,2001年。
(清)孟喬芳,《孟忠毅公奏議》,二卷,《四庫未收書輯刊》第四輯,19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清)范承謨,《范忠貞集》,十卷,《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3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侯方域,《壯悔堂文集》,十卷,《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5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高爾儼,《古處堂集》,四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99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唐邦治,《清皇室四譜》,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8輯,71冊,1967年。
(清)陳名夏,《石雲居文集》,十五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55冊,濟南:齊魯出版社,2001年。
(清)陳之遴,《浮雲集》,十一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97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程正揆,《青溪遺稿》,二十八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97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張縉彥,《菉居封事》,鄭州:中州古籍,1987年。
(清)傅維鱗,《四思堂文集》,八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13-214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薛所蘊,《澹友軒文集》,十六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97冊,臺南:莊嚴,1997年。
(清)熊文舉,《雪堂先生文集》,二十八卷,《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集部112冊,北京市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清)蔡士英,《撫江集》,十五卷,《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七輯,2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清)戴明說,《定園文集》,一卷,《四庫未收書輯刊》第七輯,1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清)魏裔介,《兼濟堂文集》,二十卷,《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131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魏象樞、崔凡芝校點,《寒松堂全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清)顧如華,《西臺奏疏》,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46輯,452-453策,1988年。
筆記
(清)王應奎,《柳南隨筆》,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臺北:華世出版,1977年。
(清)李光地,《榕村語錄》,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清)吳振棫,《養吉齋叢錄》,臺北:文海出版,1968年。
(清)周壽昌,《思益堂日札》,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昭 槤,《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真 樸,《弘覺忞禪師北遊集》,臺北:漢聲出版,1987年。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四筆》,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葉夢珠,《閱世編》,臺北:木鐸出版,1982年。
(清)震 鈞,《天咫偶聞》,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清)談 遷,《北遊錄》,臺北:文海出版,1971年。
(清)趙 翼,《簷曝雜記》,臺北:文海出版,1973年。
(四)專書著作
王成勉主編,《明清文化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王戎笙主編,《清代全史》第二卷,瀋陽:遼寧,1991年。
王鍾翰,《王鍾翰學術論著自選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概述》,北京:檔案出版,1985年。
札奇斯欽,《北亞遊牧民族與中原農業民族間的和平戰爭與貿易之關係》,臺北:正中書局,1972年。
李光濤,《明清檔案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李新達,《洪承疇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李鴻彬,《滿族崛起與清帝國建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宋 晞,《史學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96年。
宋德宣,《康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宋德宣,《滿族哲學思想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4年。
杜家驥,《清皇族與國政關係研究》,臺北:五南,1998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1995年增訂版。
林嘉誠、朱浤源,《政治學辭典》,臺北:五南出版,1990年。
孟 森,《明清史論著集刊》,臺北:世界書局,1980年。
孟 森,《明清史講義》,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孟 森,《明清史論著集刊續編》,臺北:南天書局,1987年
周遠廉,《清朝開國史研究》,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1年。
周遠廉,《清朝興起史》,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周遠廉,《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周遠廉,《順治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吳正龍,《鄭成功與清政府間的談判》,臺北:文津書局,2000年。
南炳文,《南明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
高 翔,《康雍乾三帝統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
莊吉發,《清代史料論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莊吉發,《故宮檔案述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年。
莊吉發,《從北亞草原族群薩滿信仰的變遷看儒釋道思想的普及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3年。
孫文良,《滿族崛起與明清興亡》,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年。
陳文石,《明清政治社會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陳振漢等著,《清實錄經濟史資料‧順治-嘉慶朝(一六四四-一八二0)農業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陳捷先,《滿文清實錄研究》,臺北:大化書局,1978年。
陳捷先,《滿文清本紀研究》,臺北:明文書局,1981年。
陳捷先,《明清史》,臺北:三民書局,1990年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康 樂,《從西郊到南郊》,臺北:稻香,1995年。
黃進興,《優入聖域 : 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1994年。
馮爾康,《清史史料學》,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93年。
單士元,《我在故宮七十年》,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玉興,《南明諸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張晉藩、郭成康,《清入關前國家法律制度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年。
費孝通主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
楊學琛、周遠廉,《清代八旗王公貴族興衰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
楊學琛,《清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鄭天挺,《清史探微》,台北:雲龍出版社,2002。
鄭欽仁、李明仁譯著,《征服王朝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
滕紹箴,《滿族發展史初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
蕭一山,《清代通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年。
謝國楨,《南明史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戴逸主編,《簡明清史》,北京:人民,1980年。
魏特著、楊丙辰譯,《湯若望傳》,台北:台灣商務,1949年2月。
劉家駒著,《清初政治發展史論集》,台北:台灣商務,1978年10月。
蘇雙碧主編,《洪承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
顧 誠,《南明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年。
(五)期刊論文
期刊論文
王成勉,〈明末士人之抉擇-論近年明清轉接時期之研究〉,《食貨月刊》,15卷9、10期合刊,1986年4月。
王成勉,〈殉義與變節間的餘地-論洪承疇的降清〉,收入國立中央大學共同學科主編,《第二屆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的轉變與延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史哲,1993年。
王守文,〈孫可望佔據滇黔始末〉,《貴州文史叢刊》,1993年1期。
王廷元、魏鑑勛,〈試論皇太極重用漢官的政策〉,《遼寧大學學報》,1979年4期。
王廷元,〈順治帝與清初的“法明”政策〉,《社會科學輯刊》,1984年5期。
王俊才,〈論清初統治思想的演變〉,《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1期。
王思治,〈清承明制說內閣〉,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2000年號,北京市:中華出版,2000年。
王洪源,〈清世祖福臨及其書畫藝術〉,《滿族研究》,1995年1期。
王輔仁,〈達賴五世朝清考〉,《西藏研究》,1982年3期。
王爾敏,〈滿清入主華夏及其文化承緒之統一政術〉,收入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
術研討會籌備會編,《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年。
王鍾翰,〈清軍入關與滿族的政治思想文化〉,《社會科學輯刊》,1995年1期。
方甦生,〈清實錄修改問題〉,《輔仁學誌》,8卷2期,1939年12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初編審八旗男丁滿文檔案選譯〉,《歷史檔案》,1988年4期。
左步青,〈滿族入關和漢族文化的影響〉,《故宮博物院院刊》,1987年3期。
江 橋,〈從清代題本、奏摺的統計與分析看清代的中央決策〉,收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曆史研究》,北京:中華出版,1988年。
朱金甫,〈明清內閣票擬制度的來歷與演變〉,《歷史檔案》,1981年1期。
朱創平,〈檔案匯編是檔案充分發揮作用的一個有效途徑〉,收入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明清檔案曆史研究》,北京:中華出版,1988年。
朱鴻林,〈明太祖的孔子崇拜〉,《中央研究院歷使語言研究所集刊》,70本2分,1999年6月。
呂士朋,〈清代的崇儒與漢化〉,收入中央研究院編,《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1981年。
沈定平,〈洪承疇的招撫與孫可望的降清〉,《社會科學研究》,1981年3期。
何 平,〈孫李交惡與西南抗清敗局的形成〉,《貴州社會科學》,1994年1期。
何曉芳,〈清初漢儒臣對滿族軍事謀略的影響及作用〉,《滿族研究》,1998年3期。
李 格,〈多爾袞與清朝統治的建立〉,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第三輯,北京市:中華出版,1979年。
李世愉,〈科舉制度與清代文化〉,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2000年號,北京市:中華出版,2000年。
李光濤,〈李定國與南明-兼論洪承疇之經略南疆〉,收入李光濤著《明清史論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李光濤,〈明清史料編刊的經過〉收入《明清史料》序,臺北:維新書局,1972年3月,再版。
李光濤,〈明清檔案〉,收入中華學術院編《史學論集》,臺北:中華學術院,1977年。
李宗侗,〈清代中央政權型態的轉變〉,《史語所集刊》,37卷1期,1967年3月。
李宗侗,〈清代對於年輕翰林習滿文的辦法〉,《中華文化復興月刊》,5卷11期,1972年11月。
李景屏,〈試論順治與清初中國的統一〉,《史學月刊》,1984年2期。
李景屏,〈清初民族政策初探〉,收入盧明輝編,《北方民族關係史論叢》,第一輯,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李景屏,〈略論滿族漢化及其對清初的影響〉,《史學月刊》,1986年4期。
李景屏,〈順治與清初滿漢關係的調節〉,《滿族研究》,1991年2期。
李春光,〈論清朝統治者對漢文化的吸收及其社會影響〉,《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3期。
李俊甲,〈順治年間清朝的湖廣剿撫和軍餉供給〉,《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2年2期。
李新達,〈關於孫可望降清問題〉,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9年。
李鴻彬,〈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后〉,《滿族研究》,1998年2期。
李學智,〈滿人稱謂漢人為「尼堪」意義之臆測〉,收入慶祝朱家驊先生七十歲論文集編委會編,《慶祝朱家驊先生七十歲論文集》(大陸雜誌特刊 第2輯),臺北:大陸雜誌社,1962年。
李學智,〈談談清朝的檔案-內閣大庫檔劫餘秘辛〉,《出版與研究》,40期,1979年2月。
冷華民,〈八旗兵與綠營兵述要〉,《歷史教學問題》,1987年1期。
佟永功、關嘉錄,〈論滿文的使用及其歷史作用〉,《滿族研究》,1987年3期。
杜家驥,〈對清代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某些考察〉,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9年。
沈定平,〈洪承疇的招撫與孫可望的降清〉,《社會科學研究》,1981年3期。
知 光,〈漢官范文程對清初滿族吸收漢文化的促進作用〉,《黑龍江民族叢刊》,1995年4期。
孟昭信,〈試論清初的江南政策〉,《吉林大學社會學學報》,1990年3期。
孟昭信,〈試評康熙初年的四大臣輔政體制〉,《史學集刊》,1985年3期。
孟慶芬,〈第五輩達賴喇嘛朝清述論〉,《民族研究》,1985年3期。
吳仁安,〈清代的翰林院和翰林〉,《歷史教學》,1981年2期。
林澤富等合譯、王成勉校訂,〈清代總督和巡撫的種族成分之分析〉,《史化》,15期,1986年8月。
周遠廉、趙世瑜,〈論鰲拜輔政〉,《民族研究》,1984年6期。
吳賢哲,〈治人之道 莫重於祭-論儒學的祭孔及其對傳統文化的影響〉,《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8卷5期。
姚樂野,〈明清科舉制與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1期。
胡 凡,〈儒教與明初宮廷祭祀禮制〉,《齊魯學刊》,1999年6期。
胡建國,〈清代滿漢任職文官之比較〉,《中山學術文化集刊》,15期,1975年3月。
高 平,〈清初的文治方略〉,《北京教育學院學報》,15卷4期,2001年12月。
高 翔,〈清初滿漢衝突與北方區域文化之變遷〉,《清史研究》,1994年2期。
莊吉發,〈詔書-多爾袞母子撤出廟享詔〉,《故宮文物月刊》,17卷8期。
扆曉紅、閻春霞,〈順治帝歷史作用淺析〉,《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3
卷3期。
翁福祥,〈清世祖福臨與祖制〉,收入支運亭主編,《清前歷史文化:清前期國際學術研討會文集》,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年。
徐中舒,〈再述內閣大庫檔案之由來及其整理〉,收入徐中舒,《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徐恆晉,〈八旗督統在清朝政治機構中的地位和作用〉,《滿族研究》,1985年2期。
徐杰舜,〈從秦人漢人唐人到漢族族稱的確定〉,收入徐杰舜,《漢民族發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
秦國經,〈清代的奏摺〉,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2000年號,北京市:中華出版,2000年。
章小朝,〈試論范文程在清立國過程中的作用〉,《明清史》,1986年11期。
商鴻逵,〈論清代的尊孔和崇奉喇嘛教〉,《社會科學輯刊》,1982年5期。
商鴻逵,〈清孝莊文皇后小記〉,收入《清史論叢》第三輯,頁276。
商鴻逵,〈清代孝莊孝侵兩太后比評〉,《故宮博物院院刊》,1982年3期,頁24。
張玉興,〈試論順治時期對漢族地主階級的政策及其作用〉,收入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清史研究集》,第二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0年。
張正明,〈論清朝統治在中國的建立〉,《晉陽學刊》,1986年3期。
常書紅,〈清代滿族的根本地位與角色〉,《滿族研究》,2002年4期。
陳 垣,〈順治皇帝出家〉,收入陳垣,《陳垣史學論著選》,臺北:木鐸出版社印行,1982年。
陳作榮,〈試論清初統一的歷史條件與政策的兩重性〉,《社會科學輯刊》,1987年2期。
陳祖武,〈論清初文化政策〉,《中國史研究》,1991年3期。
陳捷先,〈多爾袞稱「皇父攝政王」研究〉,《故宮文獻》,1卷2期,1970年3月。
陳捷先,〈從清初中央建置看滿洲漢化〉,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
陳捷先,〈清朝入關前後的滿漢融合政策〉,《歷史月刊》,94期,1995年11月。
葉高樹,〈滿文繙譯儒家典籍的探討〉,《輔仁歷史學報》,10期,1999年6月。
葉高樹,〈清初諸帝「繼前統,受新命」的歷史觀〉,收入馮明珠主編,《文獻與史學-恭賀陳捷先教授七十嵩壽論文集》,臺北:遠流出版,2002年。
常曉輝,〈清初的皇族教育〉,《滿族研究》,1999年2期。
馮元魁,〈清朝的議政大臣制〉,《歷史教學》,1987年4期。
程玉鳳,〈早期滿洲社會中的漢人集團〉,《史學會刊》(師大),14期,1975年6月。
程玉鳳,〈清初順康兩朝對於知識份子的籠絡政策〉,《史學會刊》(師大),15期,1976年2月。
郭成康,〈試析清王朝入關前對漢族的政策〉,《民族研究》,1983年3期。
郭成康,〈也談滿族漢化〉,《清史研究》,2000年2期。
郭美蘭,〈五世達賴喇嘛入覲述論〉,《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7年2期。
郭劍化,〈亢得時生平考略〉,《清史研究》,2004年1期。
喬治忠、侯德仁,〈《清世祖實錄》的纂修及康熙初期的政治鬥爭〉,《清史研究》,2000年4期。
傅宗懋,〈清初統治型態之演化〉,《國立政治大學學報》,9期,1964年5月。
傅宗懋,〈清初議政體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1期,1965年5月。
賈敬顏,〈“漢人”考〉,《中國社會科學》,1985年6期。
楊海英,〈清初“故國之思”現象解讀〉,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清史論叢》,2000年號,北京市:中華出版,2000年。
楊學琛,〈關於清初的 “逃人法”〉,《歷史研究》,1979年10期
楊學琛,〈略論清代滿漢關係的發展和變化〉,收入王鍾翰主編,《滿族史研究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雷學華,〈試論中國封建社會的忠君思想〉,《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卷16期。
趙 展、趙爾勁,〈滿族祭祖與薩滿教形似而質異〉,《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3期。
趙志強,〈論議政處與清代前期之決策〉,《歷史檔案》,1992年4期。
趙希鼎,〈清代總督與巡撫〉,《歷史教學》,19963年10期。
趙秉忠、白新良,〈經筵日講與康熙政治〉,《社會科學集刊》,1990年1期。
滕紹箴,〈試論滿漢文化認同的幾個問題〉,《承德民族師專學報》,1994年3期。
管東貴,〈滿族入關前的文化發展對他們後來漢化的影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0本上冊,1968年10月。
管東貴,〈關於滿族漢化問題的意見的討論〉,《大陸雜誌》,40卷3期,1970年2月。
管東貴,〈滿族的入關與漢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本第3分,1971年11月。
管東貴,〈滿族漢化問題新解〉,收入李岩等編,《中華文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中華書局成立八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2年。
鄧中綿,〈論清初的政治改革〉,《北方論叢》,1986年5期。
劉 潞,〈康熙的文化政策〉,《故宮博物院院刊》,1984年1期。
劉 潞,〈論清前期冬至祭天的政治內容〉,《故宮博物院院刊》,1998年1期。
劉小萌,〈清皇室與三藩「額駙」〉,《滿族研究》,2002年3期。
劉志揚,〈從滿族傳統觀念的轉變看漢文化的影響〉,《民族研究》,1992年6期。
劉家駒,〈順治年間的逃人問題〉,收入《慶祝李濟先生七十論文集》下,1967年1月。
劉家駒,〈康熙皇帝幼年所受的教育及其影響〉,《東吳文史學報》,9期,1991年3月。
劉家駒,〈經筵日講-康熙皇帝青年時期所受的公開教育〉,《東吳文史學報》,10期,1992年3月。
劉家駒,〈經筵日講-康熙皇帝所受四書五經的教育〉,《故宮文物月刊》,10卷12期,1993年3月。
劉詠梅,〈試析清初漢軍旗人的特點-兼論清初重用漢軍旗人的原因〉,《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8卷4期,2000年11月。
劉詠梅,〈論清初漢軍旗人督撫的歷史作用〉,《海淀走讀大學學報》,4期,2001年12月。
劉錚雲,〈舊檔案、新材料-中研院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現狀〉,《新史學》,9卷3期,1998年9月。
鄭云波,〈論洪承疇在清初歷史上的作用〉,《求是學刊》,1999年4期。
鄭克晟,〈試論多爾袞在清初統一中國過程中的歷史作用〉,《歷史教學》,1980年6期。
鄭克晟,〈試論多爾袞對滿族漢化的推動〉,收入鄭克晟著,《明清史探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盧民輝,〈試論清初滿族統治者對蒙、漢的政策〉,《民族研究》,1985年3期。
謝景芳,〈清初八旗漢軍的地位和作用-兼論清初政權性質〉,《求是學刊》,1986年3期。
謝景芳,〈八旗漢軍的建立及其歷史作用〉,《社會科學輯刊》,1987年3期。
謝景芳,〈八旗漢軍的名稱及涵義沿革考釋〉,《北方文物》,1991年3期。
謝景芳,〈「三王」、續順公所部「隸旗」考辨〉,《北方論叢》,1996年6期。
謝國楨,〈清初利用漢族地主集團所施行的統治政策〉,收入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秘書處論文組編,《明清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謝長法,〈清代中前期的尊孔崇儒策略〉,《孔孟月刊》,34卷12期,1996年8月。
嚴文郁,〈清代翰林和翰林院〉,《東方雜誌》,13卷10期,1980年4月。
碩士論文
吳志鏗,〈清初法令與滿洲本位政策互動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唐啟華,〈明臣仕清及對清初建國的影響〉,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張睿娟,〈清代滿人的漢化問題--以清代滿文滿語的使用為例〉,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黃色芬,〈華北仕清漢官與明遺民的出處〉,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葉其忠,〈明鄭降清叛清官兵研究(1646-1683)〉,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葉高樹,〈降清明將研究(一六一八~一六八三)〉,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二、外文
(一) 英文
Elliott, Mark C.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Ho, Ping-Ti.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6, No. 2 (1967), pp. 189-195.
Ho, Ping-Ti. “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7, No. 1
(1998), pp. 123-155. 何炳棣著、張勉勵譯,〈捍衛漢化:駁伊芙琳.羅斯基之“再觀清代”(上)(下)〉,《清史研究》,2000年1、3期。
Lui, Adam Yuen-chung. Corruption in China during the Early Ch’ing Period,1644-1660, Hong Kong: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79.
Oxnam, Robert B. Ruling from Horseback: Manchu Politics in the Oboi Regency, 1661-1669,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
Rawski, Evelyn S. “Presidential Addres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 Studies, Vol. 55, No. 4(1996), pp. 829-850. 羅友枝著、張勉勵譯,〈再觀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介紹一篇西方研究清史問題的論文〉,《清史研究》,1999年2期。
Spence, Jonathan D. Emperor of China: Self Portrait of Kang Hi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5. 史景遷著、吳根友譯,《中國皇帝:康熙自畫像》,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1年。
Spence, Jonathan D. and Wills, John E., eds. From Ming to Ch’ing: Conquest, Region, and Continu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Struve, Lynn A. The Southern Ming, 1644-1662,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司徒琳著、李榮慶等譯,《南明史(1644-166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Wang, Chen-main. The Life and Career of Hung Ch’eng-ch’ou (1593-1665): Public Service in a Time of Dynastic Change, Michigan: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1999.
Wakeman, Frederic Jr. 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魏斐德著、陳蘇鎮等譯,《洪業:清朝開國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二)日文
小野和子,〈清初の思想統治〉,《東洋史研究》,18卷3號,1959年12月。
片岡一忠,〈夢見皇帝:入關前清朝皇帝の夢と順治朝の政治〉,《社會文化史學》,40期,1999年10月。
石橋秀雄編,《清代中國の諸問題》,東京都:山川出版社,1995年。
安部健夫,〈八旗滿洲ニルの研究〉,《東亞人文學報》,1卷4號,1942年2月。
谷井俊仁,〈順治時代政治史試論〉,《史林》,77卷4期,1994年2月。
神田信夫,〈清初貝勒について〉,《東洋學報》,40卷4期,1958年3月。
神田信夫,〈清初の議政大臣について〉,收入《東洋史論叢‧和田博士還曆紀念》,東洋史論叢編輯委員會編,東京:講談社,1951年。
楢木野宣,〈清代漢軍督撫〉,收入山崎先生退官記念會編,《山崎先生退官紀念東洋史學論集》,京都:該會,1967年。
楢木野宣,《清代重要職官の研究:滿漢併用の全貌》,東京都:風間書房,1975年。
遠藤隆俊,〈范文程時代〉,《東北大學東洋史論集》,6期,1995年。
鴛淵一,〈清初の八固額真に就いて〉,收入《東洋史論文集‧山下先生還曆紀念》,鴛淵一編,東京:六盟館,1938年。
指導教授 王成勉(Cheng-Mien Wang) 審核日期 2004-7-1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