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0126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5 、訪客IP:3.144.36.141
姓名 潘玉雯(Yu-Wen Pa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藝術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清末民初女子藝術教育之研究-以上海地區為例
相關論文
★ 台灣廟宇敘事性雕繪題材分析-以桃竹苗地區廟宇為例★ 從三峽祖師廟中學院背景作品談李梅樹主導之意義
★ 荒誕寫實 夏卡爾之《死魂靈》插畫 (1923-27)★ 流動的疆界:以漫畫為例看民初上海高階與通俗美術的分類與界線問題
★ 「自由談」刊頭女性圖像研究 ( 1911-1935 )★ 陳子福電影海報研究
★ 唐納•賈德藝術中的曖昧與深度★ 從狄德羅的沙龍評論 看夏爾丹的靜物畫在法國繪畫史上的地位與影響
★ 宜蘭老畫家王攀元★ 日治時期台灣地方意識的建立:以顏水龍美術、廣告與工藝創作為例
★ 民國初年觀畫論畫的現代轉型--以上海地區的西畫活動為例★ 藝術自主性與社會功能的結合—以費農.雷傑(Fernand Léger, 1881-1955)1918-1955年作品為例
★ 東西的交響—以惠斯勒日本風味油畫作品為例★ 從哲學化到體制化:早期觀念藝術的終結、離散或轉型
★ 地方意象:尤特里羅繪畫研究★ 延伸的空間——艾德華.威亞爾《公園》飾板組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清末中國正處於一個極度震盪不安的國勢中,1894年甲午戰敗後許多有志之士紛紛鼓吹應從根本振興中國。在諸多根本改革中,普通教育構成一個重要項目,但是普通教育立即帶入女子是否也包含在應受教範圍內的問題。除了教育理念外,新式女子教育在實行層面上有兩個前驅,一是與西方傳教士在華宣教連結的教會女學,一是透過日本女子教育調整的西式女子教育。隨著中國教育制度的建立,女子教育無法被排除在普通教育之外,特別是在教育救國的理念下,知識份子將興女學視為國家進步的表徵與手段。
研究此一時期的女子教育,我們必須要問實施女子教育的目的何在?此外,當我們關注到女學議題的歷史性時,許多今日看來保守的女學論述事實上都受限於當時的社會條件。另一方面,雖然女子教育最初設立的主軸在於培育賢妻良母,然而隨著女學的發展,女子教育的目的也逐漸轉變成為以女子就業為導向,以為教育找到施用的出路。女子求學的慾望一旦可以被局部滿足,她們便將進一步追求與一般男子一樣的教育權利。由於新教育初期對普通教育中能夠迅速應用的學科特別重視,藝術教育體現為中小學的圖畫手工兩科。這個現象在只規畫有限度女子教育的初期變得十分明顯,女子教育中手工與女紅的重要性甚至超過男子的圖畫與手工。隨著教育基礎的日漸擴大,專門美術學校出現,而即使在初期這還只是男子的專利,這個範圍終究無法阻擋女性進入。我們幾乎可以說,如果沒有女子教育,普通教育便不算成功;沒有女子藝術教育,藝術教育便不算完整。
本研究試圖從女子教育的制度面與實施面,來探討清末民初女子藝術教育的發展,透過當時的期刊和報紙等資料,還原女子藝術教育發展過程,並深入探討民初女畫家的出現及其意義,對於清末民初的女子教育也可以有更深的認識。清末民初女子教育發展與走向的研究,事實上既是對性別差異在現代化過程中的研究,也是對藝術與性別定義的研究。
摘要(英)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was in a state of national instability, after China had been defeated in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many intellectuals promoted to invigorate China from the roots. In these reformations, general education constituted an important event. It also turned out the question that whether the general education system included women or not. Expect the beliefs of education, women education had two pioneers in practice, one was that the missionaries propagated women schools in churches, the other was the western women education which modulated by Japan. Alo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a Educational System, it was difficult to exclude women education from the education system, especially under the beliefs of “Education Saving the Country” , intellectuals treated women’s movements as a sign of the progress of the country.
When studying the education of women during this era, we must first ask, what is the meaning to administer women education? In addition, when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historic of women education, many discussions about the women education seem conservative today were limited by the society. On the other hand, although the original motive for establishing women education was to cultivate dutiful wives and loving mothe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schools, it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channel for women’s employment, to find an applicable outlet for education. But once the desire for learning was only partially satisfied, they would take a step further to pursue educational rights, equal to males. Because of the placed emphasis on swiftly applicable courses, at the start of the New Education System, education in arts was realized in painting and handcrafting of junior and elementary schools. This was especially obvious at the beginning when only limited female education was planned, where the importance of handcrafting and needlework in female education exceeded that of males painting and handiwork. Along with the daily broadening of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specialized art schools began to appear, and even though at first this was the singular right of males, this circle eventually could not stop women from entering. Thus we can almost say that without women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cannot claim to a success; without women’s art education, the education of arts cannot be considered complete.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education of women during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star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rom the system and practice of women education, through journals and newspaper and other data of the time, reproduc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women education in art, and discuss the appearance of female painter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depth,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women education during the end of Qing and star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direction of women education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s in fact a research on the sexual diversity during the progress of modernization, and is also a study on art and sexual definitions.
關鍵字(中) ★ 清末教育
★ 賢妻良母
★ 教會女學
★ 女子教育
★ 藝術教育
關鍵字(英) ★ dutiful wives and loving mothers
★ Later Ch'ing Dynasty
★ Women education
★ Artistic education
★ Women schools in churches
論文目次 附表表次 III
圖次 IV
前言 1
一. 研究緣起 1
清朝末年的革新運動 1
社會結構的改變 4
二. 前人研究回顧 7
三. 研究範圍與論述結構 8
第一章 女學興起與新式教育的建立 11
第一節 女學的出現 11
女學的開啟—清末教會女學的設立 11
不纏足運動 13
案例研究:聖瑪利亞女學與中西女塾 14
小結 16
第二節 女學觀念的轉變及其體現 16
賢妻良母與富國強兵 17
有限度的女教 20
國人自辦女學的出現 22
第三節 新式教育出現與初期的女子教育1902-1911 24
《壬寅學制》與《癸卯學制》 24
《女子小學堂章程》與《女子師範學堂章程》 30
第四節 民國時期的教育改革與女子教育 35
《壬子癸丑學制》 35
《壬戌學制》 38
小結 40
第二章 女學與女子藝術教育的發展 43
第一節 學制制定前的女學 43
教會女學的課程規劃 43
學制制定前國人自辦之女學 46
第二節 清末女學中的藝術教育(1907-1911) 48
赴日的考察 48
課程內容的制定 51
女子留學 54
第三節 民國以後女學中的藝術教育(1912-1923) 55
課程內容的微調 55
1922年藝術課程的修改 60
小結 62
第三章 女子的藝術教育 63
第一節 女學中的藝術專業教育 64
女子工藝家與萬國博覽會 64
私立女學的課程規劃-以城東女學的課程設置為例 67
圖畫專修科的出現 69
專門女子美術學校—中華女子美術學校 72
第二節 女子藝術家的養成教育-以上海美專為例 74
上海美專的成立 74
上海美專的開放 77
女學課程的轉變 79
第三節 女子藝術教育的成果檢驗 81
第一次全國美展 81
女青年藝術家 84
西湖博覽會 87
小結 91
結論 93
參考書目 96
附錄一 女子圖畫與手工課程之規定 105
附錄二 婦女雜誌女青年藝術家介紹節錄(按婦女雜誌介紹順序排列) 109
附錄三 教育部第一次全國美術展覽會出品目錄 114
附表 119
參考文獻 專書
上海通社編,《舊上海史料彙編下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998。
山形寬,《日本美術教育史》,名古屋:黎明書房,1967。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編,《外交檔案目錄彙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印,《一九二○年代的中國》,台北:史料中心,2002。
中華職業教育社編,《全國職業學校概況》,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34。
中華職業教育社編,《黃炎培教育文選》,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王爾敏,《上海格致書院志略》,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80。
王林著,《西學與變法--萬國公報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
王家通,《日本教育制度--現況趨勢與特徵》,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3。
尹少淳,《美術及其教育》,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1995年6月。
司琦,《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1981。
朱有瓛主編,《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二輯下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朱金樓編,《劉海粟藝術文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衣若蘭,《三姑六婆明代婦女與社會的探索》,台北:稻鄉出版社,2002。
《西湖博覽會總報告書-中國早期博覽會資料彙編》,(五-七),北京:全國圖書館微縮複製中心,2003。
多賀秋五郎,《近代中國教育史資料民國編(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6。
李超,《上海油畫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5。
李又寧、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1981。
李湜、陶咏白著,《失落的歷史-中國女性繪畫史》,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
何曉夏、史靜寰,《教會學校與中國教育近代化》,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
吳圳義,《上海租界問題》,台北:正中書局,1981。
阮榮春、胡光華,《中國近代美術史1911-1949》,台北:台灣商務,1997年9月。
杜學元,《中國女子教育通史》,貴州:貴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
周新國主編,《中國近代化先驅:狀元實業家張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周談輝,《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史》,台北:三民書局,1985。
周邦道主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丁編,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1971。
夏曉虹,《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段碧江,《新女子職業教育》,上海:中華書局,1932。
書鈺主编,《中國婦女教育》,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孫常煒著,《蔡元培先生的生平及其教育思想》,台北:台灣商務,1976。
徐昌酩主編,《上海美術志》,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
陳三井主編,《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2000。
陳平原,《點石齋畫報選》,貴州:貴州教育出版社,2000.10。
陳啟天,《最近三十年中國教育史》,台北:文星書店,1962。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
陳學恂、田正平等編,《中國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1年9月。
陳姃湲,《從東亞看近代中國婦女教育-知識份子對「賢妻良母」的改造》,台北:稻鄉出版社,2005。
商務印書館編,《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國教育》,上海:上海書店,1990。原書出版於1931年。
章咸、張援編,宋恩榮審定,《中國近現代藝術教育法規匯編,1840-1949》,學校藝術教育研究叢書,教育科學出版社,1997。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
游惠遠,《宋代民婦的角色與地位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8。
張謇,《張季子九錄-實業錄》,卷四,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
張謇,《張季子九錄•政聞錄》第一卷,中華書局聚珍仿宋版,1932。
張品興主編,《梁啟超全集》第一卷,北京市:北京出版社,1999。
湯志鈞編,《康有為政論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1。
舒新城編,《近代中國教育史料》,上海:中華書店出版,1990。
喬素玲,《教育與女性--近代中國女子教育與知識女性覺醒(1840-1921)》,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黃冬富,《中國美術教育史》,臺北市:師大書苑出版,2003。
惲茹辛編著,《民國書畫家彙傳》,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86。
葉寄民譯,《中國近現代史》,台北:帕米爾書店出版,1992。
葉文心等著,《上海百年風華》,台北:躍昇文化出版社,2001。
錢曼倩、金林祥主編,《中國近代學制比較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
熊月之編,《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輯,《東亞油畫的誕生與開展》,臺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2000。
蔣貴麟主編,《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12,台北:宏業書局,1976。
潘耀昌編,《二十世紀中國美術》,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9月。
鄭永福、呂美頤,《近代中國婦女生活》,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鄭雲山等著,《中國近代名人小傳》,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閻廣芬,《中國女子與女子教育》,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5月。
盧燕貞,《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史(1895~1945)》,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五集》,台北:稻鄉出版社,2001。
瞿立鶴,《清末教育西潮--中國教育現代化之萌芽》,台北市:國立編譯館,2002。
《大清光緒新法令》第十三冊,上海市:商務印書館,1909。
清,張之洞,《張文襄公全集》,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
清•潘永因編,《宋稗類鈔》,台北:廣文書局,1967。
藍鼎元,《女學》,《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1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97影印版。
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教育部行政紀要~民國四年4月-四年12月全國教育行政會議記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
蘇雲峰,《中國新教育的萌芽與成長》,台北:五南圖書,2005。
蘇雲峰,《三江師範學堂:南京大學的前身》,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張謇全集》第四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中華民國教育法規彙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
清•張之洞,《奏定學堂章程》,臺北市:臺聯國風,1970。
期刊論文
《女子雜誌》,女子雜誌社,上海:上海廣益書局,1915-
王爾敏,〈中國近代知識普及化傳播之圖說形式-點石齋畫報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第19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民79年6月,頁135-178。
王正華,〈呈現「中國」:晚清參與1904年美國聖路易萬國博覽會之研究〉,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頁421-475。
江瑞顏,《奏定學堂章程之中小學堂課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06。
朱瑞月,《申報反應下的上海社會變遷1895-1927》,台北:台灣師大碩士論文,1990.06。
邱秀香,《清末新式教育的理想與現實--以新式小學堂興辦為中心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06。
吳方正,〈圖畫與手工-中國近代藝術教育的誕生〉,顏娟英主編,《上海美術風雲 : 1872-1949申報藝術資料條目索引》,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頁1-45。
吳方正,〈裸的理由-二十世紀初期中國人體寫生問題的討論〉,《新史學》第15卷第2期,2004.06,頁55-113。
李美玲,《中國近代女子教育研究(1912~1949)》,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1998.8。
李曉蓉,《五四前後女性知識份子的女性意識》,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02.06。
李曉蓉,<清末民初中國婦女形象之探討>,《教育研究》7,頁205-214。
李貞德,〈漢唐之間的女性醫療照顧者〉,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六集》,台北:稻鄉出版社,民93,頁53-92。
宋艷麗,〈經元善與近代女學的興起〉,《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5期,頁54-56。
《東方雜誌》,重印東方雜誌全部舊刊,王雲五主持,台北,商務印書館,民65。
周敘琪,《一九二零年代的都會新婦女生活風貌-以〈婦女雜誌〉為分析實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學歷史學研究所,1994.12。
林樂知主編,《萬國公報》,臺北市:華文書局,1968。
林樂知,《全球五大洲女俗通考》,上海:廣學會,1903。
林曼麗,〈從近代日本美術教育方法史談起〉,《現代美術》23期,1989.03,頁84-89。
林維紅,〈清季的婦女不纏足運動〉,《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16期,台北:台灣大學歷史學系,1991,頁139-180。
柯文輝,〈藝術大師劉海粟傳〉,《藝術家》,臺北市:藝術家雜誌社,民77.05-頁157-167、頁274-286;民77.06-頁256-267;民77.07-頁277-286。
城東女學社編,《女學生雜誌》,上海:中國圖書公司,縮影資料,1910。
高奇,〈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研究〉,《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25期,2006.02,頁32-35。
《婦女雜誌》,王蘊章編輯,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1931。
《教育雜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4年,影印本。
許慧琦,〈台灣地區有關近代中國婦女史的碩博士論文研究評介(1991-1997)〉,《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6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8年8月,頁189-204。
張桂林,〈論潘玉良的繪畫藝術及其成就〉,《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第18卷(總第40期),2004年第2期,頁39-42。
陳世強,〈私立上海美專變遷史略〉,《南京曉庄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南京:南京曉庄學院出版,2001.03,頁35-41。
陳世強,〈撞擊的前沿、變革的歷程-上海美專創校辦學的再審思〉,《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第4期,南京:南京藝術學院出版,2002年,頁5-14。
陳九如,〈清末女子留日熱潮的成因〉,《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6卷第2期,2004年6月,頁5-8。
陳珺,《傳教士與晚清女學》,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00。
黃可,〈上海的美術院校和美術社團〉,《朵雲》,第47期,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7.07。
黃孟紅,《從點石齋畫報看清末婦女的生活型態》,國立濟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06。
黃炎培主編,《生活週刊》,北京:人民出版社,據生活週刊社和上海生活書店第1-8卷合訂本的原版影印,1980。
程郁,〈二十世紀中國提倡女子就業思潮與賢妻良母主義的形成〉,《史林》,2005第六期,頁77-78。
楊劍利,〈清末民初女學實踐狀況考察〉,《中州學刊》153期,2006年3月,頁179-182。
趙祐志,〈躍上國際舞台:清季中國參加萬國博覽會之研究(1866-191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出版,1997.06,頁287-344。
趙建群,〈清代溺女之風論述〉,《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四期,頁96-101。
趙連躍:〈從清末民初婚姻家庭的新變化看婦女地位的變遷〉,《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第13卷第4期(2000年第12月),頁48-51。
趙淑萍,《民國初年的女學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所,1996。
郝秉鍵,〈上海格致書院及其教育創新〉,《清史研究》,2003年8月第3期,頁85-96。
廖秀真,<清末女學在學制上的演進及女子小學教育的發展>,李又寧、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第二集》,頁203-255。
劉瑞寬,《中國美術的現代化美術期刊與美展活動的分析1911-1937》,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3.06。
劉瑞寬,〈亞波羅與藝術運動社〉,《興大歷史學報》第14期,2003.06,頁105-132。
劉海粟,〈女畫家潘玉良〉,《藝術家》,臺北市:藝術家雜誌社,民77.12,頁126-148。
劉靜貞,〈殺子與溺女-宋人生育問題的性別差異〉,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五集》,台北:稻鄉出版社,民90,頁163-174。
劉玉玲,《晚清女學的開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93。
談儒強,〈宜家善種作新民-梁啟超女學觀新探〉,《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8卷第4期,2006.07,頁30-34。
鄭愛華,〈羅振玉教育思想初探〉,《日本問題研究》,2004年第4期,頁55-61。
顏娟英,〈官方美術文化空間的比較-1927年的台灣美術展覽會與1929年上海全國美術展覽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卷第4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12,頁626-668。
顏娟英,〈不息的變動-以上海美術學校為中心的美術教育運動〉,顏娟英主編,《上海美術風雲 : 1872-1949申報藝術資料條目索引》,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6,頁47-117。
鶴田武良,<清末民國初期の美術教育>,《美術研究》365,1996.10。
羅振玉主編,《教育世界》文譯篇,北京:學部,1901。
報紙
《申報》上海申報社編輯,據1872年4月-1949年5月,上海圖書館藏原報影印。上海市:上海書店,1982-1987。
《女學報》,上海市:上海國民日日報館,1898-1903,縮影資料,臺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黨史委員會。
《時事新報》,時事新報館編,縮影資料,上海:時事新報館,1924-。
《點石齋畫報》,點石齋畫報創刊於清光緒十年(1884) ,光緒二十四年(1898)停刊,廣州市: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
指導教授 吳方正(Fang-cheng WU) 審核日期 2007-1-2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