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0624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8 、訪客IP:18.226.185.207
姓名 藍敏男(Min-Lam La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應用地質研究所
論文名稱 出磺坑構造地質與水系發育之相關性研究
(The related study between the drainage development and geologic structure in Chuhuangkeng Anticline area)
相關論文
★ 出磺坑背斜地區邊坡穩定與水文特性之相關研究★ 集集地震斷層北段地下構造之三維物理模型研究
★ 台灣中部新構造運動之數值模擬★ 吊神山地區水文與地質特性之相關性研究
★ 大坑地區地滑之研究★ 結合地電阻影像剖面法及透地雷達法調查DNAPLs之案例研究
★ 台灣中部孕震帶及車籠埔斷層活動之物理模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以構造發展與水系發育之相關性為研究主題,選擇苗栗出磺坑背斜構造地區,探討水系的型式與特徵及相關構造的分布與特性,歸納出出磺坑背斜構造內水系的相關訊息,進而探討地形、構造及岩性對於水系之演育相關性。
水系分析的目的在說明地表水文特性和時間因子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使用河谷計測分析和水系空間分析。河谷計測分析以河流等級分析為主;水系空間分析則分為平面空間分析和縱向空間分析,除此之外,本研究亦嘗試進行水系密度分析作為輔證,並於縱向空間分析中佐以SL-index分析,以加強遷急點之判識。
研究結果顯示,出磺坑構造之水系分佈,主要受坡度、構造、岩性、節理及裂隙等因素影響。由水系等級之分佈可知,水系等級與岩性較無相關性,反而受坡度之影響較大。坡度愈陡者,水系等級愈小,坡度愈緩,水系等級愈高。由於本區各支流流域水系等級皆相同,可推論本區各支流其發育所受之時間、空間、氣候等因素影響皆相同。
於河流縱剖面分析中,可歸納出本區遷急點大多為硬岩遷急點,皆與地層交界處有良好的比對關係,並由回春遷急點中可整理出局部的階序,代表本區有多次構造抬升活動。由水系密度分析中發現帶狀之高低值急速變化區域與活動斷層有良好的比對,並可推論出磺坑構造以東一帶可能為活動褶皺。
摘要(英)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conf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rainage development and geologic structure in Chuhuangkeng Anticline Area. The conformation of the drainage and geologic structure serves as a basis in discussing the drainage development as affected and related to the local geologic conditions.
The purpose of the drainage analysis is to surve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drainage and time factor. Numerical analysis on river valley is used to study the stream orders, while spatial analysis on drainage pattern is to realize both the surficial and longitudinal distributions of the drainage systems in the study area. Drainage density analysis is also done to serve as the assisted data in interpretation. And besides, SL-Index is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longitudinal spatial analysis to obtain the more accurate knickpoint position.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drainage pattern is mainly dependent on terrain gradient, geologic structures, rock strata, joint and crack systems. Stream orders are less correlated to rock strata, but they are highly influenced by the terrain gradient. Steep gradients always show lower stream orders, and vice versa. Since most of the different tributary drainage systems in the area bear nearly the same stream order, it is reasonably to infer that they have been developing under the same controlling factors as resulted from the drainage spatial distributions and the climate influence.
By judging from the longitudinal stream profiles, most knickpoints in the study area belong to hardrock knickpoints, and are always best fitted to the positions of rock contacts. Knickpoints are distributed in sequential terrace array to reflect frequent crustal uplifts. Drainage density map shows a banded boundary between higher and lower anomaly areas, the belt is right at the place of the active fault line, the east limb of the Chuhuangkeng Anticline may still be in an active folding condition.
關鍵字(中) ★ 河谷計測分析
★ 水系空間分析
★ 河流等級
★ 河流坡降指數
★ 遷急點
★ 水系密度
★ 出磺坑背斜
關鍵字(英) ★ Numerical analysis on river valley
★ Spatial analysis on drainage pattern
★ Stream order
★ S-L index
★ Knickpoint
★ Drainage density
★ Chuhuangkeng Anticline
論文目次 目 錄
摘要 ……………………………………………………………………ⅰ
誌謝 ……………………………………………………………………ⅱ
目錄 ……………………………………………………………………ⅲ
圖目 ……………………………………………………………………ⅴ
表目 ……………………………………………………………………ⅶ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1
1.2 研究內容與流程……………………………………………1
1.3 研究重點與方法……………………………………………3
1.4 論文架構……………………………………………………3
第二章 研究區域文獻探討 ……………………………………………4
2.1 地形…………………………………………………………4
2.2 地質構造……………………………………………………9
2.3 水文概述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理論基礎…………………………………………16
3.1 研究流程 ………………………………………………16
3.2 河谷計測分析方法 ……………………………………19
3.3 水系空間分析方法 ……………………………………21
3.3.1 水系平面形態分析 ……………………………21
3.3.2 河流縱剖面與河流坡降指數 …………………25
3.4 水系密度分析方法 ……………………………………28
第四章 研究結果………………………………………………………31
4.1 河谷計測分析結果 ……………………………………31
4.2 水系空間分析 …………………………………………39
4.2.1 水系平面形態分析結果 ………………………39
4.2.2 河流縱剖面與SL-Index分析結果 ……………41
4.3 水系密度分析結果 ……………………………………51
第五章 結論……………………………………………………………59
參考文獻 ………………………………………………………………61
附錄A 出磺坑構造內各支流水系縱剖面平面分布圖……………64
附錄B 出磺坑構造內各支流水系縱剖面…………………………71
英文摘要……………………………………………………………96
圖 目
圖1.1 研究架構與流程圖 ……………………………………………2
圖2.1 研究區域位置圖 ………………………………………………5
圖2.2 褶曲地層侵蝕後可能形成的各種地形……………………… 6
圖2.3 研究區域數位彩繪地形圖 ……………………………………7
圖2.4 研究區域數位立體地形圖 ……………………………………8
圖2.5 研究區域地質圖………………………………………………12
圖2.6 研究區域構造分布圖…………………………………………13
圖2.7 研究區域河道分布圖…………………………………………15
圖3.1 地理資訊系統疊圖概念示意圖………………………………18
圖3.2 河系圖、水系圖、谷系圖之關係圖……………………………18
圖3.3 河流等級區分法之示意圖……………………………………20
圖3.4 Horton與Strahler河流分級方法比較示意圖………………20
圖3.5 水系型態分類表………………………………………………24
圖3.6 理想河流剖面示意圖…………………………………………26
圖3.7 河流坡降指數之計算…………………………………………27
圖3.8 河流縱剖面與河流坡降指數分析流程圖……………………27
圖3.9 水系圖套疊水系密度網格之示意圖…………………………30
圖3.10 水系密度等值線圖產生流程………………………………30
圖4.1 研究底圖:(a)水系圖與(b)谷系圖…………………………32
圖4.2 水系等級分佈圖………………………………………………33
圖4.3 主要支流流域水系等級分區圖………………………………34
圖4.4 出磺坑構造與水系等級關係圖………………………………34
圖4.5 河流等級與河流數目關係圖…………………………………37
圖4.6 河流等級與河流平均長度關係圖……………………………38
圖4.7 出磺坑構造水系形態分區圖…………………………………40
圖4.8 河流縱剖面平面分布位置圖…………………………………42
圖4.9 S-L指數與分佈高程…………………………………………46
圖4.10 異常點分佈高程與其S-L指數………………………………46
圖4.11 回春遷急點示意圖……………………………………………47
圖4.12 支流對比圖示意圖…………………………………………47
圖4.13 硬岩遷急點示意圖…………………………………………48
圖4.14 斷層遷急點示意圖…………………………………………48
圖4.15 河流匯入點示意圖…………………………………………48
圖4.16 各類型遷急點分佈圖………………………………………49
圖4.17遷急點與地層分佈圖………………………………………50
圖4.18 水系密度網格示意圖………………………………………52
圖4.19 研究區域水系密度等值線圖………………………………54
圖4.20 水系密度等值線圖套疊構造線……………………………57
表 目
表2.1 研究區域地層簡介…………………………………………11
表3.1 水系發育之控制因素表………………………………………17
表3.2 水系基本型態與修飾型態之特徵及其控制狀況分類表……23
表4.1 各級河流之數目與長度及其所佔之比例……………………37
表4.2 水流長度統計…………………………………………………38
表 4.3 坡度異常點分佈表………………………………………45
表 4.4 各類型遷急點分佈表 ……………………………………49
表4.5 水系密度網格數值……………………………………………53
表4.6 出磺坑構造各地層水系密度表..……………………………58
表4.7 出磺坑構造之軟、硬岩水系密度………………………………58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
Deffontaines, B., and Chorowicz, J., 1991. Principles of drainage basin analysis from multisource data: Application to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Zaire Basin, Tectonophysics, 194, 237-263.
Horton, R.E., 1945. Erosional development of streams and their drainage basins, Hydrophysical approach to quantitative morphology, Bull. G. S. A., 56, 275-370.
Howard, A. D., 1967. Drainage analysis in geologic interpretation: a summation, Bull. Am. Assoc. Pet. Geol., 51(11), 2246-2259.
Leopold, L. B., and Langbein, W. B., 1962. The concept in landscape evolution: U. S. Geol. Surv. Prof. Paper. 500-A, 1-20.
Strahler, A.N., 1952. Hypsometric analysis of erosional topography, Bull. Geol. Soc. Am., 63, 1117-1142.
Strahler, A.N., 1953. Dynamic basin of geomorphology, Bull. Geol. Soc. Am., 63, 923-938.
Shreve, R. L., 1963. Horton’s law of stream mumbers for topologically random networks, Trans. A. G. U., 44, 44-45.
中文部分:
何信昌,1994. 五萬分之一台灣地質圖說明書圖幅第十二號-苗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何春蓀,1994. 台灣地質概論-台灣地質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64頁。
李錦發,2000. 五萬分之一台灣地質圖說明書圖幅第十八號-東勢,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吳麗娟,2000. 台灣北部主要河川遷急點之地形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120頁。
林俊全,1986. 苗栗雞隆河流域沖積區的土地可利用度分析,中國地理學會會刊,第15期,111-113。
侯建軍、韓慕康,1994. 渭河盆地全新世隱伏構造活動,地理學報,第49卷,第3期,258-265。
張建中,1996. 苗栗後龍溪流域特性之地形學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143頁。
張瑞津,1975. 台灣山地區與丘陵區河谷等級的計量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第一期,141-168。
張瑞津,1976. 台灣東部蘇花及礁溪海岸域的河流等級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第二期,165-178。
張瑞津,1982. 台灣島諸流域的水流等級及水系網比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第八期,113-156。
黃瑞賢,2002. 大肚溪流域河階地形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112頁。
楊黃政,1995. 大漢溪中游段河階地形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碩士論文,126頁。
葉燕林、韓竹軍、鄔倫、于貴華,2000. 第四系覆蓋區水系線密度計算方法研究,活動斷裂研究,第8期,地震出版社,第7頁。
鄒豹君,1990. 小地形學,台灣開明書店,256頁。
劉進金、袁文忠、鄭文哲、吳啟南、黃明哲,1983. 臺灣地區空中側視雷達探測地質調查計畫,工業技術研究院礦業研究所報告,第141頁。
劉鴻喜,1967. 地形學原理,中正書局,第199頁。
蕭謙麗、林明聖,1998. 水系分析方法於活動斷層調查之應用,第七屆台灣地區地球物理研討會論文集,341-350。
蕭謙麗,1999. 蘭嶼火山島之地形演育,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60頁。
蕭謙麗、林明聖,2000. 由水系密度分析談台灣新期構造,中國地質學會八十九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摘要,393-395。
韓慕康、侯建軍、趙景珍、朱世龍,1994. 利用水系分析研究全新世隱伏構造活動的方法,中國活動斷層研究,地震出版社。
譚新紅,1996. 邢台震區堆積平原下隱伏構造的地貌信息系統研究,北京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第50頁。
日文部分:
井上修次、花井重次、岡山俊雄、渡邊光、多田文男,1965. 自然地理學地形篇,地人書館,第111頁。
多田文男,1929. 平衡曲線的研究得知木津川流路的變遷,地理學評論,第五卷,第三號,199-227。
金子史朗,1972. 地形圖說第1卷,古今書院,72-76。
高山茂美,1974. 河川地形,共立出版株式會社,3-33。
指導教授 楊榮堃(Rong-kuan Yang) 審核日期 2004-1-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