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112501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0 、訪客IP:3.138.125.2
姓名 王和安(Ho-An W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南臺灣的山區開發與人口結構:以甲仙六龜為例
(The Development of Mountain Areas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Southern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A Case Study of Chia-Hsien and Liou-Guei Towns)
相關論文
★ 從「大義覺迷」到「五族共和」 ——近代中國民族思想的形成與演變★ 胡光墉與南幫票商之研究,1823~1885
★ 清代捐納制度與台灣士紳之研究★ 嚴慶齡與台灣汽車工業之發展(1953-1981)
★ 中壢仁海宮與地方社會的發展★ 明將李如松與朝鮮之役研究
★ 輪轉鍊生:臺灣自行車產業史(1972-2005)★ 中國佛教會在臺灣之發展(1945-1955)
★ 雲南反共救國軍的探討, 1949~1954★ 東港漁業的發展與變遷,1948-2008
★ 日治時期「新竹州」之發展與演變(1895—1945)★ 國民政府對戰後世界秩序之構想 -以「國際問題討論會」為例
★ 日本殖民下歷史解釋的競爭--以鄭成功的形象為例★ 台中加工出口區與潭子鄉社會變遷(1971-1994)
★ 清領時期台閩地區米榖貿易與商人(1685-1850)★ 清末洋人在臺醫療史:以長老教會.海關為中心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以日治時期甲仙、六龜地區之客家移民與樟腦業的開發為主軸,借用「殖民治理性」(colonial governmentality)、「地方菁英」(local elites)等兩種概念,來分析日本殖民當局的殖民政策,從有關臺灣山區的開發政策包括「移民」、「衛生」、「理蕃」、「樟腦」等要項著手,討論1895年之後,從新竹州(今桃竹苗地區)的客家移民進入甲仙、六龜地區的過程、移民規模及其與當地樟腦業發展之間的關係。甲仙、六龜地區的客家人相較其他高雄地區客家人的特殊性在於:日本政府因經濟上的需要,而有計畫性的將新竹州的客家人移入於此地區。殖民當局重視樟腦業、移民擁有開採樟腦的專業及資本、甲仙、六龜地區含有豐富的樟腦產量,三者之間相互連結的主要關鍵,即為「樟腦業」。
甲仙、六龜地處山區,殖民當局為有效開發此區的樟腦業,必須克服兩大問題,便是「生番」與「衛生」。如何有效開發山地資源的關鍵工作,便在於與原住民的種種關係如何互動,以順利且有效取得所需的資源--「樟腦」;另外,日本移民渡台之初,水土不服,以致疾病叢生,正值壯年的勞動人口死亡率偏高,為改善台灣的衛生環境、增強內地人、本島人的免疫能力,以確保生產勞動力的充足,為總督府所要解決的重要工作。臺灣總督府在進行山區開發工作,在「移民」、「衛生」、「理蕃」、「樟腦」的推行上,充分表現出日本政府的殖民治理性。即殖民政權為有效取得樟腦資源,有計劃引入大量的勞動力(移民),並確保勞動力不至於因衛生環境的不佳而造成無謂的損失(衛生),以國家力量介入管理此區的衛生環境,加以改善,以便能夠有效的開發樟腦資源。
有關新竹州的移民,在開發樟腦業的過程中,必須探討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透過政府政策到此區開發樟腦的移民有多少?而並非藉由政府政策,以私人名義移民來到此區開發樟腦的人又有多少?」若能解決此項問題,便可針對移民的原因作更進一步的分析。
移民與其後裔在樟腦業開發之後,逐漸成為地方社會的領導人物,二次戰後,甲仙鄉的歷任鄉長多為移民或其後裔擔任,客家人成為甲仙鄉的政治主力。另外,移民對於地方社會的文化,亦有深刻性的影響。移民當時所帶來的「義民爺令旗」之義民爺信仰,在戰後逐漸發展建廟為「甲仙義民褒忠亭」,成為地方公廟之一。而當時為解決腦丁食用蔬菜問題所帶來的「芋頭」,在戰後推廣種植,成為現今甲仙推動觀光文化的指標,即「甲仙芋頭節」。
摘要(英)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a discussion of Hakka mig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mphor industry in Chia-Hsien and Liou-Guei Towns. The concepts of colonial governmentality and local elites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lonial policies of Japanese colonial authorities. Colonial policies for developing the mountain areas of Southern Taiwan included migration control, improvements in sanitation, managing the “Raw” aborigines, and developing the camphor industry. Moreover,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Hakka migration from Hsinchu Prefecture (current Taoyuan, Hsinchu, and Miaoli counties) to Chia-Hsien and Liou-Guei Towns after 1895. Furthermore, the links between the migrants and camphor industry will b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akka people of Chia-Hsien and Liou-Guei and of Kaohsiung was that the former were “instructed” to move from Hsinchu Prefecture to the towns by the Japanese colonial authorities, in order to meet economic needs and demands. In the past, the Japanes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mphor, while, at the same time, the Hakka people ha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camphor extraction, and Chia-Hsien and Liou-Guei Towns provided abundant and natural camphor resources. Therefore, these three related conditions establishe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local camphor industry.
Because Chia-Hsien and Liou-Guei Towns are located in mountain areas, in order to have effective development in camphor industry, the Japanese colonial authorities had to overcome and improve two big problems, attacks by the “Raw” aborigines and poor hygienic conditions. In order to obtain the needed resource of camphor, to manage the relationship with aborigines was crucial for the Japanese. Moreover, during the early days when Japanese came to Taiwan, many young people died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s a result, in order to maintain sufficient labor force, one primary task was to improve the hygienic conditions, thus strengthening people’s (Japanese and Taiwanese) immune system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Taiwan Governor-General Office implemented the idea of colonial governmentality to migration control, improvements in sani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Raw” aborigines, thereby successfully developing the local camphor industry. Finally, for obtaining resources effectively, the colonial authorities made plans to introduce a new labor force (Hakka migrants) in large numbers, and they had to ensure that there was no loss in manpower due to the bad hygienic conditions. Due to the effective use of state power to manage conditions and improve the hygienic environment, the Japanese colonial authorities achieved success in the camphor industry.
Regarding numbers migrants from Hsinchu Prefecture during the process of camphor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re is one big issue to be discussed, “How many migrants moved to Chia-Hsien and Liou-Guei to participate in the work of the camphor industry due to the actions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authorities? How many migrants moved to this area without authorization and voluntarily?” The reasons for these immigration phenomena could be analyzed in much more details if the above two questions could be answered.
After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in camphor industry, the migrants and their descendants became leading figures in the society. Especially after World War II, these newcomers became local township heads, and the Hakka people took over the political power in the town. In addition, the Hakka immigrants also made a great impact upon local cultures. One instance is the introduction of Flag of Heroes, which brought in the belief in the Heroes cult. After the war, temple of “Chia-Hsien’s Heroes Pavilion for Rewarding Loyalty” was built, and it also became a popular local sacred site. Besides that, the essential food supply for camphor workers during the period, “taro”, was planted pervasively after WWII. This particular vegetable also turned out to be a key symbol for the current tourism and culture industries in Chia-Hsien Town, with a large “Chia-Hsien Taro Festival” being held annually nowadays.
關鍵字(中) ★ 殖民治理性
★ 樟腦業
★ 客家移民
★ 新竹州
★ 六龜
★ 甲仙
★ 地方菁英
關鍵字(英) ★ local elites
★ Hakka migrants
★ Hsinchu Prefecture
★ Liou-Guei
★ Chia-Hsien
★ camphor industry
★ colonial governmentality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山區開發政策與經營 23
第一節 山區開發政策與事業的經營 23
第二節 衛生與移民 31
第三節 理番與樟腦 38
第二章 甲仙與六龜的區域發展史 47
第一節 自然與人文環境 47
第二節 清代的發展 58
第三節 日治時期的發展 73
第三章 移民與樟腦業的開發 83
第一節 甲仙六龜山區開發事業的經營 83
第二節 新竹州移民與樟腦事業的經營 112
第三節 新竹州移民的人口結構 127
第四章 移民與地方社會的發展 137
第一節 樟腦業的開發對於地方社會的影響 137
第二節 移民與地方社會的互動 154
結論 171
參考書目 173
附錄 181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官方文書(依史料年代排列)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南投:臺灣省文獻會藏,1894-1942)。
臺灣總督府編,《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臺北:臺灣總督府,1909)。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編,《臺灣之林野》(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11)。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葉製樟腦林試驗成績第壹回報告》(臺北:臺南新報社臺北支局,1912)。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灣移民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1914)。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領臺二十年臺灣林業之沿革並成績概要》(臺北:臺南新報社臺北支局印刷,1916)。
臺灣總督府編,《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
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臺灣樟腦專賣志》(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4)。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編,《臺灣樟樹調查事業報告書》(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印刷,1927)。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灣に於ける母國人農業植民》(臺北:台灣總督府殖產局,1929)。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灣の林業》(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0)。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施政四十年の臺灣》(臺北:伊藤憐之助發行,1935)。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灣の農業移民概況》(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6)。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臺灣的農業移民》(臺北:台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1939)。
臺灣灣總督府專賣局編,《臺灣の專賣事業》(臺北:臺灣總督府,1940)。
臺灣總督府,《臺灣統治概要》(東京:原書房,1945,昭和48年覆刻)。
(二)調查統計資料(依史料年代排列)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臺灣總督府官房統計課等編,《臺灣現住人口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1903)。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編,《臨時臺灣戶口調查結果表》(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1905)。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編,《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要計表(街庄社別住居及戶口等)》,(臺北: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1907。)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臺灣林野調查事業報告》(臺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1914)。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灣移民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1914)。
臺灣總督府山林課編,《臺灣林業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山林課,1915)。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編 ,《大正四年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概覽表》(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1917)。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移民課編,《台灣官營移民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1918)。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移民課,〈台灣總督府官營移民事業報告書〉(臺北: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移民課編,1919)。
高雄州編,《出生死亡調:自大正五年至大正九年》(高雄:出版者不詳,1920)。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商工課編,《臺灣商工統計》(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商工課, 1923)。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調查》(臺北:台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28)。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臺灣住民の生命に關する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1930)。
高雄州知事官房文書課編,《高雄州統計書》(高雄:高雄州知事官房文書課,1936-1939)。
(三)地方志、州(廳)報(依史料年代排列)
高雄州編,《高雄州報》(高雄:高雄州,1920)。
高雄州役所編,《高雄州大觀》(臺北:成文出版社,大正11(1922)年排印本,1985)。
高雄州役所編,《高雄州要覽》(臺北:成文出版社,大正11(1922)年排印本,1985)。
高雄州教育會編,《高雄州地誌》(臺北:成文出版社,昭和5(1930)年排印本,1985)。
高雄州農業年報刊行社編,《高雄州農業年報》,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藏微捲8-0792-155(高雄:高雄州農業年報刊行社,1933-1940)。
旗山郡役所編,《旗山郡要覽》(高雄:旗山郡役所,1934)。
美濃庄役場編,《美濃庄要覽》(臺北:成文出版社,昭和13(1938)年排印,1985)。
林里傑主修,《甲仙鄉志》(高雄:甲仙鄉公所,1985)。
六龜鄉志編輯委員會編輯,《六龜鄉志》(高雄:六龜鄉公所,1985)。
旗山鎮公所編,《高雄縣旗山鎮概況》(高雄:旗山鎮公所,1988)。
美濃鎮志編輯委員會編,《美濃鎮志》(高雄:美濃鎮公所,1997)。
(四)報紙、年報(依史料年代排列)
臺灣日日新報社編,《臺灣日日新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31年-昭和12年[1898-1936])。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編,《臺灣總督府專賣事業年報》(臺北:臺灣總督府專賣局, 1911)。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灣第 產業年報》(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14)。
平山勳著,《臺灣經濟年報》(臺北:臺灣經濟調查所,1931)。
臺灣經濟年報刊行會編,《臺灣經濟年報》(東京:國際日本協會發行,1941-1944)。
(五)口述訪問
康豹、王和安訪問,〈劉勝英口述訪問紀錄〉,女性,1938年生(2003年7月8日,甲仙鄉,未刊稿)。
康豹、王和安訪問,〈江元龍口述訪問紀錄〉,男性,1935年生(2003年7月8日,甲仙鄉,未刊稿)。
康豹、王和安訪問,〈柯有明口述訪問紀錄〉,男性,1927年生(2003年9月6日,六龜鄉,未刊稿)。
王和安訪問,〈謝黃玉美口述訪問紀錄〉,女性,1952年生(2005年3月30日,六龜鄉戶政事務所,未刊稿)。
黃萍瑛,王和安訪問,〈曾恩枝口述訪問紀錄〉,男性,1924年生(2006年2月26日,甲仙鄉,未刊稿)。
黃萍瑛,王和安訪問,〈游永福口述訪問紀錄〉,男性,1950年生(2006年2月26日,甲仙鄉,未刊稿)。
黃萍瑛,王和安訪問,〈陳誌誠口述訪問紀錄〉,男性,1970年生(2006年2月26日,甲仙鄉,未刊稿)。
黃萍瑛,王和安訪問,〈劉耀源口述訪問紀錄〉,男性,1934年生(2006年2月27日,六龜鄉,未刊稿)。
黃萍瑛、王和安訪問,〈羅宗發口述訪問紀錄〉,男性,1924年生(2006年2月27日,六龜鄉,未刊稿)。
(六)其他(依史料年代排列)
《戶口寄留簿》、《戶口調查簿》,日治時期現存本,甲仙戶政事務所保管。
《戶口寄留簿》、《戶口調查簿》,日治時期現存本,六龜戶政事務所保管。
竹越與三郎,《台灣統治志》(東京:博文館,1905)。
臺南新報社發行,《南部臺灣紳士錄》(臺南:臺南新報社,明治40年[1907])。
杉浦和作編纂,《臺灣商工人名錄》(臺北:臺灣商工人名錄發行所,1911)。
持地六三郎,《臺灣殖民政策》(東京:富山房,1912)。
岩崎潔治編輯,《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2)。
東鄉實,《台灣農業殖民論》(東京:富山房,1915)。
大園市藏編,《臺灣人物誌》(臺北:谷澤書店,1916)。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編,《專賣局臺灣語典‧第一篇,語法》(臺北:臺灣總督府專賣局,1922)。
臺灣總督府著,《臺日大辭典》(臺北:臺灣總督府,1931-1932)。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昭和9年[1934])。
新高新報社編,《臺灣紳士名鑑》(臺北:新高新報社,昭和12[1937])。
臺灣地方自治協會,《臺灣街庄職員錄》(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昭和12年[1937])。
井出季和太,《台灣治績志》,(臺北:台灣日日新報社刊行,1937)。
竹本伊一郎,《臺灣經濟叢書》(臺北:臺灣經濟研究會,1940)。
伊能嘉矩著、劉寧顏主編、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中譯本(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
謝黃玉美提供,《寶樹堂:謝氏歷代族譜》,所在地:高雄縣六龜鄉,未刊槁。
劉耀源提供,〈蘭記腦館記帳記事本〉,所在地:高雄縣六龜鄉,未刊稿。
劉耀源提供,〈劉氏族譜〉,所在地:高雄縣六龜鄉,未刊稿。
羅宗發提供,〈六龜鄉概述手稿〉,所在地:高雄縣六龜鄉,未刊稿。
陳誌誠提供,〈陳氏族譜〉,所在地:高雄縣甲仙鄉,未刊稿。
游永福提供,〈甲仙褒忠義民亭簡史〉,褒忠義民亭管理委員會,未刊槁。
溫紹炳、葉茂榮,報告撰寫:溫紹炳,〈臺灣樟腦產業與客家人散佈研究〉(執行單位:台南市客家文化協會:2003.05~2003.12)。
溫紹炳、葉茂榮主持,報告撰寫:溫紹炳,〈台灣樟腦產業與客家人社會地位提升之研究〉(執行單位:台南。客家文化協會:2004.01~2004.12),頁49-50。
游永福提供,〈甲仙鄉甲仙市區為主客家家族調查總表〉,調查時間:2004.10~2005.04,未刊稿。
二、專書
又吉盛清著、魏廷朝譯,《日本殖民下的臺灣與沖繩》(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
大江志乃夫等編,《岩波講座‧近代日本と植民地》(東京:岩波書店, 1992-1993)。
小林英夫監修,《日本人の海外活動に關する歷史的調查》第六卷~第十卷‧臺灣篇1-5(東京都:ゆまに書房,2000)。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1989)。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1994)。
王金塗,蘇月琴編輯,《高雄縣地名初探》(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5)。
王鵬宇主編,《六龜里老照片集Ⅰ》(高雄:六龜鄉公所,2004),頁58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
安倍明義,《臺灣地名研究》(臺北:武陵出版,1987)。
江運貴著,徐漢斌譯,《客家與台灣》(臺北:常民文化,1996)。
吳進喜、施添福,《高雄縣聚落發展史》(高雄:高雄縣政府,1997)。
呂順安主編,《高雄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李允斐等著,《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高雄:高雄縣政府,1997)。
杉本幹夫,《-見日本統治下台灣,朝鮮》(東京:龍溪書舍,1997)。
周憲文,《日據時代臺灣經濟史》(臺北:臺灣銀行,1958)。
周憲文,《清代臺灣經濟史》(臺北:臺灣銀行,1957)。
東嘉生著,周憲文譯,《台灣經濟史概說》(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0)。
林金田主編,《臺灣文獻史料整理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林繼文,《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係之研究》(臺北:稻香出版社,1996)。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7)。
施添福,《臺灣的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 》(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82)。
洪宜勇主編,《台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3。
張素玢,《台灣的日本農業移民(1909-1945)-以官營移民為中心》(臺北:國史館,2001)。
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 (臺北:樂學書局,2001)。
莊英章,《家族與婚姻》(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4)。
郭銘松編輯,《甲仙化石》(高雄:甲仙鄉公所,1996)。
陳淑芬,《戰後之疫:臺灣的公共衛生問題與建制(1945-1954)》(臺北:稻鄉出版,2000)。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1997)。
黃通、張宗漢、李昌槿合編,《日據時代之臺灣財政》(臺北:聯經出版,1987)。
黃智偉,《省道台一線的故事》(臺北:貓頭鷹出版,2002)。
楊國鑫,《台灣客家》(臺北:唐山書局,1993)。
楊碧川,《高雄縣簡史及人物誌》(高雄:高雄縣政府,1997)。
溫振華,《高雄縣土地開墾史》(高雄:高雄縣政府,1997)。
溫振華,《高雄縣平埔族史》(高雄:高雄縣政府,1997)。
臺灣省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臺灣省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志》(高雄: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志編纂委員會,1996)。
劉澤民、陳文添、顏義芳,《台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屏東: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潘英,《台灣人的祖籍與姓氏分佈》(臺北:臺原出版社,1991)。
潘英,《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2)。
鄭志敏,《日治時期<臺灣民報>醫藥衛生史料輯錄輯錄》(台北:中國醫藥研究所,2004)。
鍾壬壽,《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長青出版社,1973)。
簡文敏,《創傷與榮耀:甲仙地區平埔族抗日事件之歷史與記憶之研究》(高雄:甲仙平埔族文史學會,2005)。
簡文敏總編輯,《大高雄地區開發論文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縣自然史教育館, 2001)。
簡炯仁,《台灣開發與族群》(臺北:前衛出版社,1995)。
簡炯仁,《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2001)。
簡炯仁,《高雄縣的開發與族群關係》(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8)。
Davidson, James W. 原著,蔡啟恒譯,《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銀行,1972)。
Esherick, Joseph W. and Mary B. Rankin, ed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Imbauel-Huart, C.著,黎烈文譯,《臺灣島之歷史與地誌》(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三、論文
(一)期刊論文
王和安,〈日治時期甲仙、六龜地區之客家移民與樟腦業的開發〉,《客家文化通訊》第八期(2006.04),頁87-122。
李文良,〈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林野支配與所有權--以「緣故關係」為中心〉,《臺灣史研究》5卷1期(2000.04),頁35-54。
李文良,〈臺灣林野研究關係資料介紹--臺灣總督府《高等林野調查委員會公文類纂》〉,《臺灣史料研究》第9號(1997.05),162-173。
林玉茹,〈1945年以來台灣學者與台灣史研究的回顧--課題與研究趨勢的討論(1945~2000)〉,《台灣史料研究》第21號(2003.09),頁2-33。
林玉茹,〈殖民與產業改造──日治時期東臺灣的官營漁業移民〉,《臺灣史研究》第7卷第2期(2001.01),頁51-93。
邱正略,〈日治時期戶籍資料的史料特色與利用:以西來庵事件研究為例〉,《臺灣史料研究》第20號(2003.3),頁94-118。
施添福,〈日治時代臺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卷1期(2001.10),頁1-39。
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究》8卷1期(2001.10),頁56-62。
蔡慧玉,〈日治臺灣街庄行政(1920-1945的編制與運作)〉,《臺灣史研究》3卷2期(1996.12),頁93-141。
鍾肇文,〈客家人移民六龜鄉史〉,《六堆風雲》第95期(2003.02),頁9-11。
鍾肇文,〈客家人移民甲仙鄉史〉,《六堆風雲》第99期(2003.11),頁18-19。
顏美娟,〈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平埔歌謠之調查與研究〉,《臺灣文藝》163/164期合刊本(1998.8)頁10-31。
Barclay, Paul D. " Cultural Brokerage and Interethnic Marriage in Colonial Taiwan:Japanese Subalterns and Their Aborigin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4(2005)2: 323-360.
Katz, Paul R. "Governmentality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Colonial Taiwan: A Case Study of the Ta-pa-ni Incident of 1915."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4(2005)2: 387-424.
Tavares, Antonio C. "The Japanese Colonial State and the Dissolution of the Late Imperial Frontier Economy in Taiwan, 1886-1909."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4(2005)2: 361-386.
(二)學位論文
江俊銓,〈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之研究(1895-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李文良,〈日治時期臺灣林野整理事業之研究——以桃園大溪地區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以南庄地區為例〉,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范燕秋,〈日本帝國發展下殖民地台灣的人種衛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2001。
范燕秋,〈日據前期臺灣之公共衛生──以防疫為中心(1895~192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陳志豪,〈北臺灣墾隘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凱雯,〈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鍾淑敏,〈日據初期台灣總督府統治權的確立──1895-1906〉,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1989。
(三)專書與會議論文
方麗雲,〈地方文化產業核心資源運用及永續經營之研究--以甲仙形象圈為例〉,收於簡文敏總編輯,《南臺灣歷史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苑技術學院通識中心,2004),頁73-103。
吳進喜,〈羅漢門地區的開發與中心轉移〉,《南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9。
李文良,〈三層埔的土地拓殖過程與業主權取得:一個隘墾區的拓殖史研究(1790~1925)〉,收於周宗賢主編,《臺灣開發史論文集》(台北:國史館,1997),頁217-262。
李文良,〈日本在台灣之殖民經驗〉,收於洪宜勇主編《台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頁395-403。
林清財,〈西拉雅族歌謠分佈與族群遷徙〉,收於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8),頁203-227。
邱正略、康豹,〈武裝抗爭與地方社會:以西來庵事件對沙仔田等十五村庄人口結構的影響為例〉,收於洪宜勇主編《台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頁170-243。
施添福,〈地域社會與警察官空間:以日治時代關山地方為例〉,發表於「東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主題演講),2000年10月6-7日。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收於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頁33-112。
施添福,〈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的土地拓墾和族群關係〉,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1998年5月16-17日。
張素玢,〈日治時期北斗地區的開發〉,收於周宗賢主編,《臺灣開發史論文集》(台北:國史館,1997),頁95-120。
張素玢,〈移民與山豬的戰爭:國家政策對生態的影響(1910-1930)〉,《東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國立台東師範學院,2000.10。
陳國川,〈雲林地區官有原野的土地開發〉,《南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2000。
黃紹恆,〈日治初期的樟腦問題與不平等條約〉,收於林金田主編,《臺灣文獻史料整理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頁205-222。
溫振華,〈日據中期高雄地區的人口流動(1920-1931)〉,《台灣經驗(二)-社會文化篇》,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7。
蔡采秀,〈高屏地區客家聚落的發展〉,收於黃俊傑主編,《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高雄:陳中和慈善基金會,1997)。
簡文敏,〈平埔族因應漢文化影響的方式-以大武壠社群元宵節「查某暝」與「偷挽蔥」為例〉,發表於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2000年10月23-25日。
指導教授 康豹、賴澤涵
(Paul R. Katz、Jeh-Hang Lai)
審核日期 2007-1-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