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1144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 、訪客IP:3.17.154.171
姓名 謝居憲(Jue-hsien Hsieh)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哲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羅近溪哲學思想研究
(Luo Jinxi philosophic thinking research)
相關論文
★ 百姓日用與聖人之道-羅近溪哲學思想★ 莊子<逍遙遊>篇中的寓言本旨和現代意義
★ 王通經世思想之研究★ 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之孟學研究
★ 王龍溪思想的衡定★ 劉蕺山的誠意慎獨之學與陽明致良知教之比論
★ 黃梨洲思想與明清之際儒學焦點的轉移★ 五峰思想研究
★ 羅整菴哲學思想研究★ 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
★ 從工夫論看羅近溪思想之特色★ 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研究★ 良知統三教的研究
★ 論船山「氣論」思想在天人、歷史之學上的開展與特色★ 陳確人性論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羅近溪哲學思想是否有宗旨、工夫,以及其是否歸於儒家,一直是爭論不休的問題,近溪學彷彿成為一個「公案」。經研究發現,之所以眾說紛紜的原因,乃在於研究之態度與方法出了問題。筆者從近溪文獻當中探究其詮釋方法,再依此方法而掌握其哲學思想。發現近溪欲回歸孔孟聖學,對於宋明諸儒過份重於超越地分解方式,從而造成「仁」與「人」,「形色」與「天性」之支離有所不滿。要之,「仁」與「人」,「形色」與「天性」之一體、辯證關係便無法呈顯。當然,「仁」或「天性」便無法彰顯。換言之,人之為人之存在意義與價值便無法體現。此近溪回歸孔孟求仁之學之原因。而近溪以孔子「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撐開其整個思想綱維。「仁」是「人」之存在根據,「人」是「仁」之認識根據。而「人」之根源又在於「孝弟慈」之親親。故近溪以「孝弟慈」來「識仁」、「體仁」。
近溪非常重視工夫之落實、入手處,而此落實、入手處當必須關聯成聖成賢之根據,即良知本心。故工夫以格物(識仁)之「尊、信良知」為本,以致知(體仁)之「美、大、聖、神」為末。而「孝弟慈」工夫可說是易簡、親切、可信,可大可久,徹始徹終,徹上徹下。故近溪以孝弟慈為學術宗旨,不僅合於孔孟仁學,且十字打開內聖外王之學。
近溪學可說是陽明學、心齋學之進一步發展,以體仁即制欲為主要工夫。然在未能體仁之前,先知先覺之明眼真師的啟蒙,以及先聖經傳的啟發,便是不可或缺的過程。是以,近溪的工夫有「執持」與「放下」,「覺悟」與「實踐」之先後、辯證關係。可說是尊德性而道問學,極高明而道中庸,細密緊切,廣大精微,有調和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之味道。
摘要(英) Luo Jinxi philosophic thinking whether has the objective, the Gong-fu, as well as it whether belongs to the Confucianist, is always the question which debates unceasingly. After research discovery, the reason that has wide divided opinions the reason, is lies in manner of and the method the research had problems. From Luo Jinxi literature inquired into its individual the annotation method, depends on this method to grasp its philosophic thinking again. Luo Jinxi wants to return the Confucius and Mencius saint study, regarding Song Mingzhu Confucian too again in surmounting decomposition way. Thus makes dies for a righteous cause with the separation of the Benevolence from humanity, separation of the body from instinct. Benevolence and humanity , Instinct and the body is a Overall, dialectical relations .“Benevolence is the characteristic element of humanity, and the great exercise of it is in loving relatives” opens its entire thought outline Uygur. Benevolence is human’’s existence basis, the human is Benevolence understanding basis.But human’’s root lies in filial and brotherly piety kind cherishing one’’s relatives. The Jinxi by the filial and brotherly piety kind knew the Benevolence, manifests the Benevolence, and establishes its thought system.
Luo Jinxi studies may say is the Wang Yangming studies , Wang Xinzhai studies further develops, Take practices at the same time the Benevolence restrains the desire as the main Gong-fu. Luo Jinxi’s Gong-fu has made an adjustment and fusion in Cheng Zhu and Lu Wang studies .
關鍵字(中) ★ 仁者人也
★ 孝弟慈
★ 親親
★ 形色天性
★ 工夫
★ 格物
★ 致知
★ 克己復禮
★ 復以自知
關鍵字(英) ★ Practice
★ Luo Jinxi
★ Cherishing one's relatives
★ Gong-fu theory
★ Benevolence
★ The filial
★ Affection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 謝 iii
目錄 iv
第一章.導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和目的 1
第二節.文獻回顧 6
第三節.研究方法 26
第四節.研究步驟 27
第五節.預期成果 33
第二章.仁學與人學的辯證關係 35
第一節.近溪的心事 35
一.孔孟兩夫子的心事 38
二.對宋明諸儒的不滿 41
三.當時學者大病 49
四.結語 52
第二節.歸會孔孟 52
一.歸會孔孟求仁:近溪為學歷程的轉折 52
二.回歸生生之易:近溪哲學意義下的轉折 56
第三節.仁者人也:形上、形下一體觀的哲學思想 64
一.人字不透,決難語仁 65
二.形色天性也 69
第四節.小結 72
第三章.以孝弟慈為學問嫡旨 74
第一節.家庭教育與求學過程的啟蒙 76
第二節.學術環境的影響 80
一.重視道德主體的超越義而輕忽其內在義 80
二.極其高明而忘失中庸 82
三.小結 88
第三節.哲學義理的向度 89
一.孝弟與仁義之關係 89
二.親親是行仁之始終 93
三.孝弟慈是天人精髓之體現 96
第四節.家學與道學傳人之見證 98
一.聖諭六言之價值衡定 98
二.羅懷智的見證 103
三.楊復所的見證 106
第五節.小結 111
第四章.格物工夫:古今一大關鍵 114
第一節.工夫論的基本綱維 114
一.覺悟與實踐之辯證 114
二. 體仁顯禮 122
三.工夫合本體與本體做工夫 124
四.執持與放下 126
五.小結 127
第二節.古今一大關鍵:格物工夫 128
一.覺悟為先 129
二.尊信德性 137
三.止於至善 152
四.結語 169
第五章.致知工夫與破光景、一切放下 171
第一節.致知工夫:復以自知 171
一.百姓日用不知之復 174
二.知善之復 176
第二節.破光景與一切放下 210
一.光景的產生與拆除 211
二.一切放下 221
第六章.孝弟慈徹始徹終、徹上徹下:大人之學的完成 229
第一節.孝弟慈縱開內聖之學 229
一.如何邁向「聖人路上」人 229
二.徹始徹終、徹上徹下之工夫 230
第二節.大人之學 239
一.近溪「身」觀:恕以求仁 239
二.明明德於天下之不容已 246
第三節.孝弟慈乃先王至德要道 249
一.孝弟慈聯屬中國爲一身,統會萬古爲一息 249
二.孝弟尤當貴於「學」 255
三.小結 258
第七章 結論──回顧與反省 261
第一節.回顧──本論文之研究成果 261
第二節.反省──本論文之限制與未來之展望 270
參考文獻 270
參考文獻 一、 原典
王陽明:《王陽明全書》(上海古籍,2006年)。
———:《陽明傳習錄》(台北:世界書局,1990年)。
王龍溪:《王龍谿先生全集》(台北:廣文書局,2000年)。
王 艮:《王心齋全集》(台北:廣文書局,1987年)。
朱 熹:《朱子文集》(台灣: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呂祖謙,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
———:王懋竑:《朱子年譜》(台北:世界書局,1984年)。
何心隱:容肇祖整理《何心隱集》(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
李 贄:《焚書/續焚書》(台北:漢京文化,1984年 初版)。
周汝登:〈聖學宗傳〉,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513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陸九淵:《象山全集》(台灣:中華書局,1979年)。
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二程子語類》(台北:廣文書局,1987年)。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7年四版)
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2005年)。
楊復所:《太史楊復所先生證學編》,收於《續修四庫全書》1129 冊,(上
海:上海古籍,1995年)。
———:《續刻楊複所太史家藏文集》八卷,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63 冊,(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1997年)。
———:《楊復所全集》(臺北市 : 漢學研究中心, 1990年)。
———:《孝經引證》(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初編影印本,1965年)。
顏山農:黃宣民標點整理《顏鈞集》(北京巿: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
羅近溪:李慶龍彙集:《羅近溪先生語錄彙集》(韓國:新星出版,2006年)。
羅近溪:方祖猷等所編校整理《羅汝芳集》(鳳凰出版社,2007年)。
羅近溪:《盱江羅近溪先生全集》,含語錄十卷,語要,孝仁訓,約鄉。(台北:國家圖書館)。
鄧潛谷:《潛學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30册,2001年)
劉宗周: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
二、 專書(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
———等:《論語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89年)。
———等:《孟子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89年)。
———等:《中國哲學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年)
王俊彥:《王廷相與明代氣學》(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王國良:《明清時期儒家核心價值的轉換》(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復旦大學出版,2004年)。
方東美:《新儒家哲學十八講》(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5年)。
———:《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0年)。
古清美:《宋明理學概述》(台北:臺灣書店,1996年)。
———:《明代理學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慧菴論學集》(台北:大安,2004年)。
———:《顧涇陽、高景逸思想之比較研究》(台北:大安,2004年)。
田 浩:《朱熹的思維世界》(台北,允晨叢刊,民國1996年)。
———編:《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安樂哲、江文思編:《孟子心性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圓善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生命的學問》(台北:三民書局,1987年)。
———:《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
———:《佛性與般若》上、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
———:《現象與物自身》(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
———:《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商務印書館,1987年)。
———:《心體與性體(一)》(台北:正中書局,1990)。
———:《心體與性體(二)》(台北:正中書局,2002)。
———:《心體與性體(三)》(台北:正中書局,2001年)。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歷史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道德理想主義》(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
———:《才性與玄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
———:《五十自述(台北:鵝湖出版社,1993年)。
———:《牟宗三先生晚年文集》(牟宗三全集二十七卷)(台灣聯經,2003年)。
———譯註: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台北:學生書局,1997年
———譯註:《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
———譯註:康德:《判斷力之批判》(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
朱建民:《張載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朱鴻林:《中國近世儒學實質的思辨與習學》(北京大學出版,2005年)。
李瑞全:《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儒家生命倫理學》(台北:鵝湖出版社,1999年)。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年)。
———:《儒家與康德》(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伊曼努埃‧康德著,李明輝譯),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
———:《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1994年)。
———:《儒家與康德》(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譯,H. M. Baumgartner著: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讀(Kants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Anleitung zur Leküre)(台北市:聯經出版,1988年)。
———:《當代儒學的自我轉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李日章:《程顥.程頤》(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李振綱:《證人之境──劉宗周哲學的宗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淳玲:《康德哲學問題的當代思索》(台灣:南華社會所,2004年)。
李秋零主編:康德著作全集一,《康德前批判時期著作:1747-1756》(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3年)。
———主編:康德著作全集二,《康德前批判時期著作:1757-177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4年)。
———主編:康德著作全集三,《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4年)。
———主編:康德著作全集四,《純粹理性批判第一版、未來形上學導論、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自然科學的形而上學初始根據》(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5年)。
———主編:康德著作全集五,《實踐理性批判、判斷理性批判》(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7年)。
———主編:康德著作全集六,《純粹理性界限內的宗教、道德形而上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7年)。
李書增等:《中國明代哲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李承貴:《德性源流》(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
李維武編:《徐復觀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步近智等:《中國學術思想史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宋煥新等:《儒學與實學及其現代價值》(濟南:齋魯書社,2007年)。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台灣:聯經出版,2001年)。
沈清松等:《馮友蘭、方東美、唐君毅、牟宗三》(台灣商務,2004年)。
汪學群:《錢穆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年)。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台北:允晨文化,2004年)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年)
肖群忠:《中國孝文化研究》(五南圖書出版,2002年)。
岑溢成:《大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91年)。
杜保瑞主編:《朱熹哲學專題》(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2005年)
———:《北宋儒學》(臺北:台灣商務,2005年)。
———:《工夫理論與境界哲學》(北京:華文出版社,1999年)。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1998年)。
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林繼平:《明學探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二月初版)。
———:《陸象山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林慶彰:《朱子學研究書目》(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岡田武彥 著,吳光等 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2000年)。
吳 震:《羅汝芳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明代知識界講學活動繫年 1522-1602》(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尚智叢:《明末清初(1582-1687)的格物窮理之學》(四川教育出版,2003年)。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6年)。
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注:《佛教與儒教》(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8年)。
姜濤主編:《明太祖朱元璋》(華嚴出版社,1995年)。
秦家懿:《王陽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台北:學生書局,199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全集校訂版)。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全集校訂版)。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1984年)。
———:《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05年)。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江蘇教育出版,2006年)。
———《唐君毅全集》卷二十六(台灣學生書局,1981年)。
———:《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台北:學生書局,2006年)。
———:《哲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
———:《道德自我之建立》(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
———:《人生之體驗》(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
———:《人生之體驗續編》(台北:學生書局,1996年)。
———:《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台北:三民書局,2002年)。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1─3,(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1984年)。
侯外廬等編:《宋明理學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宋明理學史》下卷一、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99年)。
———:《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1年)。
———:《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2年)。
徐儒宗:《人和論—儒家人倫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徐芹庭:《細說易經六十四卦》(聖環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陸自榮:《儒學和諧合理性》(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下冊(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
———:《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台北:萬卷樓發行,民國1993年)。
張德麟:《程明道思想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張祥龍:《思想避難》(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康學偉:《先秦孝道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
張振國:《悟真篇導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第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三松堂全集第十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郭齊勇主編:《儒家倫理爭鳴集—以「親親互隱」為中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中國心性論》(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
———:《中國心性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民國1990年)。
———:《人與自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陳 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朱熹哲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朱子書信編年考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5年)。
———:《有無之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陳榮捷:《朱熹》(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近思錄詳註集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1992年)。
———:《朱學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印行,1982年)。
———:《朱子新探索》(台北:學生書局,1988年)。
陳立勝:《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台北:漢光出版社,1983年)。
———:《孔子和他的追隨者》(台北:漢光文化事業,1993年)。
曾春海:《陸象山》(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
———:《朱熹哲學論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程玉瑛:《晚明被遺忘的思想家—羅汝芳(近溪)詩文事蹟編年》(台北:廣文書局,1995年)。
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 年)。
黃俊傑編:《東亞視域中的茶山學與朝鮮儒學》(台灣大學出版社,2006年)。
黃俊傑:《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灣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台灣大學出版社,2007年)。
黃文樹:《泰州學派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1997年)。
———:《陽明後學與明中晚期教育》(台北:師大師苑,2003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復旦大學出版,2004年)。
復旦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教研室編《中國古代哲學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灣:三民書局,2000年)。
蔡仁厚:《新儒學與新世紀》(台灣學生書局,2005年)。
———:《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宋明理學.北宋篇》(台北:學生書局,2002年)。
———:《宋明理學.南宋篇》(台北:學生書局,1999年)。
———:《王陽明哲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1983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當代儒學思辨錄》(鵝湖出版社,1998年)。
———:《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中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97年)。
———:《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楊儒賓與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台大出版中心,2005年)。
楊儒賓:《儒學身體觀》(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4年)。
———主編:《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楊澤波:《牟宗三三系論論衡》(復旦大學出版,2006年)。
楊國榮:《王學通論:從王陽明到熊十力》(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7年九月初版)。
———:《心學之思:王陽明哲學的闡釋》(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劉述先:《黃宗羲心學的定位》(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86年)。
———:《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台北﹕學生書局,1995年)。
———:《文化與哲學的探索》(台北﹕學生書局,1986年)。
———:《生命情調的抉擇》(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
———:《中西哲學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1987年)。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三聯書局,2005言)。
———:《儒家傳統》(北京大學出版,2007年)。
鄧曉芒譯:康德原著,《實踐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譯:康德原著,《判斷力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譯:《康德哲學講演錄》(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
———:《康德哲學諸問題》(北京:三聯書局出版,2006年)。
鄧志峰:《王學與晚明的師道復興運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葛瑞漢著,程德祥譯:《中國的兩位哲學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島田虔次著,蔣國保譯:《朱子學與陽明學》(西安:陜西師範大學,1986年)。
———著,甘萬萍譯:《中國近代思維的挫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福永光司編著,李慶 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鮑世斌:《明代王學研究》(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04年)。
熊十力:《新唯識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明心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錢 明:《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錢 穆:《宋明理學概述》(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
———:《朱子新學案》(台北:三民書局,1989年)。
———:《朱子學提綱》(北京:三聯書局,2002年)。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卷七》(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卷五》(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陽明學述要》(蘭臺出版社,,2001年)。
鄭家棟:《當代新儒學論衡》(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2000年)。
盧風,劉湘溶:《現代發展觀與環境倫理》(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年)。
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3年)。
———:《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
韓康伯著:《周易二種》〈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戴瑞坤:《中日韓朱子學陽明學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龔鵬程:《晚明思潮》(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年)。
三、 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俊彥:《羅近溪理學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年)。
米文科:《羅近溪「赤子之心」思想探析》(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李明漢:《陽明「良知」-概念的形成及其意義之探討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李相勳:《王陽明工夫論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李得財:《羅近溪哲學之研究》(東海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1997年)。
李慶龍:《羅汝芳思想研究》(台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1999年)。
李沛思:《從工夫論看羅近溪思想之特色》(中壢: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年)。
宋河璟:《王陽明心學之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
胡森永:《從理本論到氣本論--明清儒學理氣觀念的轉變》(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黃漢昌:《羅近溪學述》(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2年)。
黃淑齡:《明代心學中「光景論」的發展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
文,1994年)。
蔡世昌:《羅近溪思想研究》(北京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2000年)。
楊欣樺:《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賴芳暉:《毛奇齡《四書改錯》研究》(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蕭敏材:《羅近溪思想研究》(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
藍蕙瑜:《百姓日用與聖人之道—羅近溪哲學思想》(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
文,2000年)。
魏月萍:《羅近溪「破光景」義蘊》(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年)。
四、 期刊論文
牟宗三:〈康德道德哲學(1)〉,《鵝湖月刊》第31卷2期(2005.8),頁3-11。
———:〈康德道德哲學(2)〉,《鵝湖月刊》第31卷4期(2005.9),頁2-8。
———:〈康德道德哲學(3)〉,《鵝湖月刊》第31卷5期(2005.11),頁55-64。
———:〈康德道德哲學(4)〉,《鵝湖月刊》第31卷6期(2005.12),頁51-61。
———:〈康德道德哲學(5)〉,《鵝湖月刊》第31卷7期(2006.1),頁56-64。
———:〈康德道德哲學(6)〉,《鵝湖月刊》第31卷8期(2006.2),頁53-64。
———:〈康德道德哲學(7)〉,《鵝湖月刊》第31卷10期(2006.4),頁12-19。
———:〈康德道德哲學(8)〉,《鵝湖月刊》第31卷11期(2006.5),頁2-11。
———:〈康德道德哲學(9)〉,《鵝湖月刊》第32卷1期(2006.7),頁3-12。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1)〉,《鵝湖月刊》第303期(2000.9),頁1-7。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2)〉,《鵝湖月刊》第304期(2000.10,頁1-9。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3)〉,《鵝湖月刊》第305期(2000.11),頁1-11。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4)〉,《鵝湖月刊》第306期(2000.12),頁1-13。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5)〉,《鵝湖月刊》第307期(2001.1),頁2-7。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6)〉,《鵝湖月刊》第308期(2001.2),頁1-9。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7)〉,《鵝湖月刊》第309期(2001.3),頁1-11。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8)〉,《鵝湖月刊》第310期(2001.4),頁1-8。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9)〉,《鵝湖月刊》第311期(2001.5),頁1-9。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10)〉,《鵝湖月刊》第312期(2001.6),頁1-13。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11)〉,《鵝湖月刊》第313期(2001.6),頁1-15。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12)〉,《鵝湖月刊》第314期(2001.6),頁1-10。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13)〉,《鵝湖月刊》第315期(2001.6),頁2-10。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14)〉,《鵝湖月刊》第316期(2001.6),頁1-8。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15)〉,《鵝湖月刊》第317期(2001.6),頁1-7。
———:〈康德第三批判演講錄(16)〉,《鵝湖月刊》第318期(2001.6),頁1-10。
李瑞全:〈思解之格度與軌約原則〉,收於《牟宗三先生的哲學與著作》(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 年),頁 881-896 。
———:〈軌約原則之兩義〉,《中國文化月刊》第14期(1980.12),頁45-55,同時刊於《鵝湖月刊》第6卷第6期(1980.12),頁30-34。
———:〈理性底觀念之主觀的和客觀的面相〉,《鵝湖月刊》第6卷第9期(1981.3),頁17-22。此文又刊於《中國文化月刊》第19期(1980.3),頁109-123 。
———:〈康德論意志〉,《鵝湖月刊》第8卷第5期(1982.11),頁11-16。
———:〈論純粹理性的實踐性格〉,《鵝湖月刊》第8卷第10期(1983.4),頁 39-43 。
———:〈康德「符徵論」之倫理學意義〉,《鵝湖學誌》第4期(1990.12),頁 125-138 。
———:〈福報與圓善〉,《當代新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第2卷 (1991年),21-38 頁。
李明輝:〈朱子論惡之根源〉國際朱子學會議,台北,中央研究院,(1992.5),頁551-580。
———:〈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漢學研究》第19卷2期,(2001.12)頁1-32。
岑溢成:〈王心齋安身論今詮〉,《鵝湖學誌》,第十四期,(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1995.6),頁59-82。
呂妙芬:〈晚明士人論《孝經》與政治教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1期,(2004.11),頁223-259。
———:〈晚明《孝經》論述的宗教性意涵:虞淳熙的孝論及其文化脈絡〉,(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8期,(2005.06),頁1-46。
———:〈陽明學派的建構與發展〉(清華學報)第29卷2期,(1999.06),頁167-203。
———:〈《西銘》與《孝經》:兼論晚明「孝」的形上本體思想〉(「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
杜保瑞:〈朱熹哲學研究進路〉,《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7期(2005.07),頁
93-109。
———:〈朱熹經典詮釋中的工夫理論〉,《揭諦》第11期(2006.6),頁1-60。
林永勝:〈養氣、居敬與窮理--程頤論變化氣質工夫〉,《清華中文學林》第1期(2005.4),頁49-75。
林維杰:〈朱熹哲學中的經典詮釋與修養工夫〉,《法鼓人文學報》第2期(2005.12),頁217-241。
———:〈牟宗三哲學中的理論與實踐--由「本體工夫」轉向「理論實踐」之可能〉,《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5卷3期(2005.9),頁99-126。
林月惠:〈陽明後學的「克己復禮」解及其工夫論之意涵 〉,《法鼓人文學報》第2期(2005.12),頁161-202。
———:〈本體與工夫合一:陽明學的展開與轉折[評1.錢明著《陽明學的形成與發展》 2.吳震著《陽明後學研究》 3.彭國翔著《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3),頁359-396。
———:〈宋儒對於「仁」的詮釋─以《論語》「觀過,斯知仁矣」為例〉,《鵝
湖學誌》第26期,(2001.6),頁35-66。
———:〈一本與一體:儒家一體觀的意涵及其現代意願〉,《現代化研究》第26期(2001.4),頁55-73。
———:〈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5期(2004.9),頁177-218。
林安梧:〈從「以心控身」到「身心一如」--以王夫之哲學為核心兼及於程朱、陸王的討論〉,《國文學報》第30期(2001.6),頁77-95。
邵東方:〈朱子讀書解經之詮釋學分析─與伽達默爾之比較〉,鍾彩鈞編:《朱
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02 年),頁69-93。
吳有能:〈朱陸鵝湖之會唱和三詩新釋〉,《鵝湖月刊》第147期(1987.9),頁30-43。
吳 震:〈羅近溪的經典詮釋及其思想史意義—就「克己復禮」的詮釋而談〉,《復旦學報》第5期(2006),頁72-79。
金基柱:〈「天道性命相貫通」思想在宋明儒學的展開〉,《鵝湖月刊》第30卷1期(2004.7),頁39-47。
周天令:〈朱子的人性論及現代意義〉,《中國文化月刊》,(2002.6),頁36-61。
范立舟:〈二十世紀中國大陸的宋明理學研究與新課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10卷第3期(2000.09),頁263-291。
荒木見悟:〈陽明學者的頓悟與漸修之爭〉,《當代》第108卷226期(2006.6),頁72-88。
高柏園:〈論唐君毅先生對二程理學之理解態度 (上)〉,《鵝湖》第28卷11期 (2003.5),頁33-40。
———:〈論唐君毅先生對二程理學之理解態度 (下)〉,《鵝湖》第28卷12期 (2003 .6),頁15-22。
梁濤:〈仁與孝—思孟學派的一個詮釋向度〉《儒林》第一輯(2005.8),頁154-184。
孫叡徹:〈丁若鏞治《大學》的幾個特點〉,《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卷第1期(2005.6),頁165-196。
彭國翔:〈20 世紀宋明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上) (下)〉,《哲學動態》 (2003
年第4、5 期),頁41-44、38-40。
———:〈陽明後學工夫論的演變與形態〉(浙江學刊)第一期(2005.1),頁28-35。
陳瑤華:〈康德論「根本惡〉,《東吳政治學報》第23期(2006.9),頁59-83。
陳士誠:〈康德於《單在理性範圍內之宗教》中的自由理論〉,《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5期(2006.1),頁49-80。
張崑將:〈荒木見悟《陽明學の位相》之提要譯著註〉,《北台通識學報》第2期(2006.3),頁216-236。
———:〈當代日本學者陽明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二期第二卷(2005.12),頁251-297。
曾昭旭:〈論忠恕與仁的本質關連——從本體論到工夫論〉,《鵝湖月刊》第356期(2005.2),頁21-25。
曾賢熙:〈朱陸異同試析〉《研究與動態》第5期(2002.4),頁55-60。
曾春海:〈儒家人文生命的實踐--由「敬」的工夫入路省察〉,《東吳哲學學報》第4期(1999.4),頁149-164。
———:〈朱陸心性論比觀〉,《王靜芝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頁401-422。
———:〈顧憲成、高攀龍的心性論及其教育理念〉,《哲學與文化》353期(2003.10),頁141-166。
———:〈從「理一分殊」觀朱熹易學與環保哲學〉,《哲學與文化》316期(2000.9),頁818-827。
———:〈宋元明理學家的家訓〉,《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8期()2001.7,頁51-78。
黃甲淵:〈陸象山「心即理」哲學與其「易簡工夫」論〉,《鵝湖學誌》第20期(1998.6),頁179-213。
———:〈朱子「格物致知」工夫論的義理背景與其過程〉,台北,《鵝湖月刊》225期,(1994.3),頁9-15。
———:〈朱子「格物致知」工夫論的義理背景與其過程〉,台北,《鵝湖月刊》226期,(1994.4),頁48-54。
黃見德:〈道德形上學的重建與對康德哲學的融攝:評牟宗三先生會通中西哲學的導向〉,台北,《哲學雜誌》,第25期,(1998.8),頁116-139。
黃明喜:〈人性論:儒家教育哲學的理論基礎〉,《孔孟月刊》507期(2004.11),頁18-20。
溫愛玲:〈從雙溪經典觀看李卓吾之「童心說」—析論「童心說」對於王學之繼承與發展〉,(東方人文學誌)第2卷4期(2003.12),頁161-181。
蔡仁厚:〈研究宋明理學的新思考〉,《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9期(2004.5),頁63-72。
———:〈朱陸異同與象山實學〉,《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8期(2001.7),頁91-102。
———:〈「繼別為宗」與「別子為宗」〉,《鵝湖月刊》第26卷6期(2000.12),頁14-17。
———:〈朱子的工夫論〉,《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上冊)》(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頁581-598。
———:〈周海門「九諦九解之辨」的疏解——王門天泉「四無」宗旨之論辨(上)〉, 《鵝湖月刊》第4期(1975.10),頁11-20。
———:〈周海門「九諦九解之辨」的疏解——王門天泉「四無」宗旨之論辨(下)〉,《鵝湖月刊》第5期(1975.11),頁20-26。
———:〈陸王一系人性論之省察——「本心即性」下的道德實踐之工夫與境界〉,《鵝湖學誌》第2期(1988.12),頁63-77。
蔡家和:〈從羅近溪分別「制欲」與「體仁」之工夫進路見心學與理學之不同〉,(華梵人文學報)第一期(2003.07),頁69-105。
楊祖漢:〈從王學的流弊看康德道德哲學作為居間型態的意義〉,《鵝湖學誌》第33期(2004.12),頁149-206。
———:〈朱陸論爭的主要問題及其會通〉,《歷史月刊》第138期(1999.7),頁52-57。
———:〈康德道德哲學作為居間型態的意義〉,「儒學與康德」學術研討會,
頁1-17,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04.08)。
———:〈道德的形上學的證成〉,發表於「牟宗三先生與當代儒學學術研討會」,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05.05)。
———:〈羅近溪思想的當代詮釋〉,《鵝湖學誌》,第三十七期,(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2006.12),頁145-175。
———:〈羅近溪的道德形上學及對孟子思想的詮釋〉(將收入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8年)。
———:〈心學經典詮釋〉,《興大中文學報》(2007.9),頁59-81。
———:〈從良知學之發展看朱子思想的型態〉,《台大東亞文明論文集》(2008)
———:〈朱子〈盡心章注〉與胡五峰思想之關係〉,《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二十四期(90.12),頁213-240。
楊儒賓:〈王學學者的「異人」經驗與智慧老人原型〉(清華中文學報)(2007.9),頁171-210。
———:〈宋儒的靜坐說〉,《台灣哲學研究》第4期 (2004.03),頁39-86。
———:〈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 卷第1 期 (2001.06),
頁103-135。
———:〈理學家與悟—從冥契主義的觀點探討〉,收入劉述先《中國文化思潮與外來文化》(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就所,2002年),頁167-222。
———:〈論儒家工夫論的轉向——從王陽明到王船山〉,《鵝湖月刊》第197期(1991.11),頁1-7。
趙偉:〈羅汝芳與祖師禪〉,(普門學報)21期(2004.05),頁199-223。
劉述先:〈朱子學精神的現代意義:「理一分殊」新解〉,台北,《鵝湖月刊》,(2001.2),頁12-13。
———:〈王陽明心學中之「無心」的意義〉,《鵝湖學誌》第33期(2004.12),頁101-148。
———:〈王陽明心學中之性體觀的特色〉,《臺大中文學報》第18期(2003.6),頁185-221。
———:〈王陽明之天理觀的新義及其實現〉,《鵝湖學誌》第28期(2002.6),頁79-117。
劉滌凡:〈明代陽明暨泰州學派加速儒學世俗化的考查〉,(高雄餐旅學報)第5期,(2002.12),頁193-210。
鍾彩鈞:〈二程心性說析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創刊號 (1991.03),頁413-450。
———:〈二程本體論要旨探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期 (1992.03),
頁385-421。
———:〈二程道德論與工夫論述要〉,《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 (1994.03),
頁441-475。
———:〈楊慈湖心學概述〉,《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7期 (2000.09),頁289-338。
———:〈羅近溪的性情論〉,發表於「中研院明清文學與思想討論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2007.11/21-11/23)。
戴璉璋:〈湯顯祖與羅汝芳〉,《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六卷,第2期 (2006.12),頁245-260。
指導教授 楊祖漢(Cho-hon Yang) 審核日期 2009-1-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