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142101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 、訪客IP:18.226.150.175
姓名 王嘉麟(Chia-Lin W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企業管理學系
論文名稱 台灣IPv6推廣應用策略規劃 —以SIP3分析
相關論文
★ 品牌管理與評價流程之研究★ 企業運籌與自由貿易港區的應用:以遠翔FTZ航空貨運園區為例
★ 以技術與市場需求來探討奈米碳管場發射顯示器發展之研究★ 台灣IPv6技術推廣應用--以技術地圖分析
★ SWOT量化分析策略規劃之研究★ 以組織文化輪廓與連結分析方法推導台灣IPv6產業願景之研究
★ 策略智慧規劃程序平台系統操作性邏輯之研究★ 組織的數位學習模式與策略之探討
★ 影響消費者新產品採用因素之探討★ 第三代行動通訊數據服務品質之探討
★ 以分析層級程序法探討台灣生質酒精發展之關鍵因素★ 投資型保險關鍵產品因素分析
★ 以連結分析規劃法推導數位家庭產業發展之研究★ 我國數位內容產業智慧財產之管理與保護:以P2P傳輸架構與著作權侵害為論述核心
★ 商業模式探討-以網路服飾業者為例★ 以逆物流效益評估模式建構太陽能產業供應鏈導入逆物流最佳方案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IPv6)所涉及的產業無遠弗屆,影響所及,勢必引爆下一波網際網路革命。其中所帶來的商機與機會,將改變目前的產業結構,因而成為世界各國爭相推廣的重要協定,以爭取技術領導的地位。而本研究希望以政府角度為出發點,分析台灣未來IPv6技術推廣應用可能遭遇之關鍵性問題與可供選擇之解決方案。在IPv6上導出最適合台灣產業特性的切入時機及進入點,幫助政府訂定一套合適、正確、嚴謹而周延的策略規劃。
本研究導入策略智慧規劃、程序與平臺(Strategy Intelligence Planning, Process, Platform;SIP3)動態策略規劃整合模組,針對傳統IT產業鏈,使用環境監控法(monitoring)廣泛蒐集相關技術、產業報告、會議記錄及各類次級資料深入瞭解IPv6產業特性與發展實況,並採用專家意見法(experts opinions)訪問學者專家及業界專家觀點,彙整後評估出IPv6在傳統IT產業的關鍵範疇與關鍵因子得點,輔以量化分析,導出關鍵因子權重順序。最後,結合SWOT策略規劃的量化運算模式導出所需策略並給予策略適當的評價,以決定最優先應執行策略。
本研究所建議之IPv6核心與輔助策略如下:
一. 核心策略:
鼓勵設備廠商研發支援IntServ/DiffServ(服務品質)、RTP/RTCP/IEEE802.1P(服務品質)、IPSEC-SA/AH(安全性)技術相關產品以應用到VoIP市場。為了吸引廠商參與研發投資,政府應擬定以下相關配套措施:
1. 幫助廠商積極拓VoIP市場的商機,例如:政府自身的部門採購相關的產品,同時能為廠商帶來利潤並提供了良好的實驗環境。
2. 對於願意參與研究投資的廠商,提供租稅的減免或修正相關法規,以吸引更多廠商進入。
二. 輔助策略:
1. 由政府出面擔任第三者,負責認證工作,以獲得市場認同,提高廠商參與度,進而促進 IPSEC-IKE(安全機制)相關產品研發工作。
2. “國際標準與核心技術”因子代表了我國目前的國際狀況。政府應積極爭取參與國際標準訂定的資格,縮短跟領先國家或大廠的差距。
3. 政府提供適當測試環境,或參與實驗測試,以提高廠商投資意願。
關鍵字(中) ★ 台灣IPv6策略規劃 關鍵字(英) ★ IPv6
★ SIP3
論文目次 論文提要 I
目錄 II
圖目錄 IV
表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
第四節 論文架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SIP3概述 6
一. 背景與說明 6
二. 基礎技術 10
三. 策略規劃方法論的整合 12
四. 整體架構 13
第二節 動態策略整合模組 17
第三節 情境、環境分析方法論 23
一. 環境監控法 23
二. 專家意見法 23
三. SWOT分析 26
第三章 IPv6的演進及概述 35
第一節 網際網路發展概述 35
一. 網際網路革命 35
二. IPv6的重要性 37
三. 各國IPv6發展現況 39
第二節 發展IPv6的經濟議題 42
一. 市場未達經濟規模,業者仍多保留 42
二. IPv4轉換IPv6網路之成本 45
三. IPv6關鍵應用尚未出現 48
四. 本研究發展之議題 50
第三節IPv6未來相關產業運用範疇 51
一. IT傳統網路業的產業鏈—VoIP帶來商機 51
二. 網路終端設備廠商—台灣的優勢 51
三. IPv6與嵌入式系統—IPv6未來發展契機 52
第四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3
第二節 研究架構 5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7
一. 研究範圍 57
二. 研究限制 59
第五章 IPv6策略擬定—導入動態策略規劃整合流程 61
第一節 IPv6之動態策略規劃整合架構 61
第二節 辨認IPv6關鍵因子 62
一、 辨認IPv6關鍵範疇所需的關鍵需求 62
二、 辨認IPv6關鍵需求,找出關鍵因子 65
三、 IPv6在傳統IT產業鏈上之關鍵技術與非技術因子概述 68
第三節 問卷訪談結果與關鍵因子排序 77
第四節 利用SWOT分析與策略運算模式給予策略評價 79
一. IPv6關鍵因子之SWOT分析 79
二. 利用TOWS矩陣發展各項策略 80
三. 使用策略運算模式給予策略評價 81
第五節 研究結果彙總 83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5
一. 核心策略 85
二. 輔助策略 85
第二節 後續研究與建議 86
參考文獻 87
中文參考文獻 87
英文參考文獻 87
參考網址 88
附錄一 問卷內容 89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伍忠賢,1998,實用策略管理,遠流。
林建修, 2002, IPv4/IPv6轉換機制之效能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洛辛 (Loshin, Peter) 著,袁文宗,侯鏞譯,2000,IPv6 網際網路的未來 ,旗標出版社。
徐銘宏,2003/10,我國智慧家電產業發展專題研究,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徐毅銘,2002,在IPv6的DiffServ網路上具有Credit/Deficit調整的延遲變化率減小機制,國立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凱聲,2003,台灣推展IPv6所面臨之議題,2003網際空間:資訊、通信、法律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
黃世豪,2003/8,寬頻網路發展趨勢與我國寬頻產業之發展策略分析,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黃營杉譯,1999,策略管理,華泰。
張淮杞、黃曉玲、黃世豪、朱澔偉,2003/12,次世代網路(NGN)之關鍵技術發展藍圖,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蔡志成,2002/10,家電網路化技術與市場研究,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
薛義誠,2004,Strategy Intelligence Planning, Process, and Platform,經濟部科技研究發展專案。
蘇祐毅、吳顯東,2002/7,2002 Mobile Internet 產業年鑑,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
英文參考文獻
J. Bond, L. Toutain, H. Affifi, Dual Stack Transition Mechanism (DSTM), draft-ietf-ngtrans-dstm-08.txt.
B. Carpenter. and C. Jung, Transmission of IPv6 over IPv4 Domains without Explicit Tunnels, RFC 2529, March 1999.
B. Carpenter. and K. Moore, Connection of IPv6 Domain via IPv4 Clouds, RFC 3056, February 2001.
Joseph Davies,2003. Understanding IPv6.
Bernroider,E., 2002. Factors in SWOT analysis applied to micro, small-to-medium, and large software enterprises: An Austrian study.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5), pp. 562-573.
Weihrich, H. ,1982. The TOWS matrix – 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 Long Range Planning, 15(2), pp. 54-66.
Silvia Hagen, 2002, “IPV6 essentials”, Beijing ; Cambridge, Mass. : O'Reilly.
Hill, C. W. L., & Jones, G. R. 1998.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Mark A. Miller, 2000. Implementing IPv6 : supporting the next generation protocols .
Stewart S. Miller,1998. IPv6 :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protocol.
Gilligan, R. and E. Nordmark, Transition Mechanisms for IPv6 Hosts and Routers, RFC 2893, August 2000.
Deering, S. and R. Hinden, Editors,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 Specification , RFC 2460, December 1998.
Philip Smith, 2001/2002, “Internet Routing table Analysis”, Newsletter No8
Miller, Stewart S., 1998, “ IPv6 :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protocol”, Boston : Digital Press。
Paul Wilson, 2002, The future of IPv6-How long will it last, Apster’issue 4
參考網址
IPv6 Forum:http://www.IPv6forum.com/
IPv6 Forum Taiwan:http://www.IPv6.org.tw/
工研院資經中心產業情報網:http://ieknet.itri.org.tw/index.jsp
中華電信研究所:http://www.IPv6.hinet.net/
我國IPv6建置發展計畫:http://www.proj.IPv6.org.com/
指導教授 薛義誠(Y. C. Shiue) 審核日期 2004-7-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