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142402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9 、訪客IP:18.118.227.69
姓名 徐于敏(Yu-Min H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產業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青少年菸害的健康風險認知與吸菸行為的關聯─台灣地區的實證研究
相關論文
★ 投資者之風險屬性與基金理財績效之實證研究★ 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分析-以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為例
★ 銀行財富管理業務手續費收入影響因素之實證研究★ 母親的教育程度對兒童醫療利用行為之影響
★ 地區醫院的存亡與轉型★ 教育對健康的影響—臺灣地區老人之實證研究
★ 醫院購置高科技醫療儀器與市場結構的關聯★ 台灣地區醫院最適效率規模的估計-倖存者分析方法應用
★ 出口與生產力的關聯 —台灣電子業廠商之實證研究★ 社會資本與家庭結構對健康及醫療資源利用之影響 —台灣地區老人之實證研究
★ 醫療利用可近性—台灣老人之實證研究★ 父母健康知識與其子女健康狀況之關聯
★ 臺灣股市之效率檢定及多因素模型之探討—長期追蹤資料之計量分析★ 醫療資源與國人健康的關聯
★ 醫療資源可近性對個人醫療利用的影響 ――台灣地區的實證研究★ 青少年健康知識對其健康的影響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面對吸菸是目前國人最主要的不良健康行為之處境下,促使各界正視隱然成形的菸害問題,進而審思可行的因應對策已是刻不容緩的重任。而健康經濟學的文獻中普遍認定,個人的健康風險認知或健康知識與其健康行為的產生有密不可分的關聯性。但在國內政府與其他菸害防治相關單位,多年努力朝各項管道推動並且宣導「吸菸有害健康」的行動下,不但未見顯著的成效,反而產生青少年吸菸盛行率提高以及吸菸人口年齡層逐漸年輕化的趨勢。於是我們不禁疑惑,青少年的健康狀態在往往比一般中老年人較好的優勢下,吸菸危害健康的風險認知或訊息知識,對於他們採取不吸菸的行為決策,是否具有絕對影響力呢?亦或是青少年其他的個人、家庭、或風險偏好等因素之影響效果更大?
因此本文欲探討的研究主題是:導致台灣地區青少年的菸害風險認知具有差異性的原因,以及菸害風險認知不同對於其吸菸行為的關聯性與影響程度。依據的資料來源*為,民國84年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進行的「台灣地區高中、高職及五專在校學生知識、態度與行為研究調查」的問卷資料庫。在實證研究部分,考量到影響青少年菸害風險認知的不可觀察因素,亦可能影響青少年的吸菸行為,我們採用雙元Probit迴歸模型,同時對於兩者進行估計分析。
實證結果發現,青少年的菸害風險認知與吸菸行為兩者之間的確存在不可觀察的相關因素影響。而且凡是菸害的健康風險認知不正確、偏好高風險的男性,就讀私立學校愈高年級、自覺家人關愛程度低、父母親目前不住在一起、母親的教育程度較低,以及家中目前有人進行抽菸行為的青少年,愈容易傾向有吸菸的習慣,而且在控制其他變數不改變的情況下,平均而言菸害的健康風險認知或知識正確之青少年,更可降低10.8%水準選擇吸菸行為的機率。另外,導致青少年菸害風險認知有差異的情況是,女性、母親的教育程度愈高、目前家中無人進行吸菸行為而且就讀公立學校的普通高中、年級愈高、非自覺成績差、具備口腔癌和墮胎的健康風險認知,以及平時性知識的主要來源為老師或醫護衛生人員與從書報雜誌或廣播電視獲得的青少年,較傾向擁有正確判斷菸害健康風險認知或知識的能力。
關鍵字(中) ★ 青少年
★ 菸害風險認知
★ 吸菸行為
★ 雙元Probit模型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7
第一節 個人健康風險認知或健康知識與健康行為的關聯 7
第二節 香菸的健康風險認知與吸菸行為的關係 10
第三節 與青少年相關的香菸風險認知及吸菸行為關係 14
第三章 實證模型 16
第一節 前言 16
第二節 實證模型 17
第四章 資料來源與統計分析 20
第一節 資料來源 20
第二節 樣本特性 21
第三節 變數建構、說明與統計分析 29
第五章 實證分析結果 37
第一節 前言 37
第二節 實證分析結果 3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48
第一節 前言 48
第二節 重要結論 4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50
參考文獻 52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 李蘭 (1991),「健康行為的概念與研究」,《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學會雜誌》,10(5):199-211。
2. 李蘭、潘怜燕 (2000),「台灣地區成年人之吸菸率與吸菸行為:八十八年度之全國性調查」,《中華衛誌》,19(6):423-436。
3. 李宜靜 (2003),「父母健康知識與其子女健康狀況之關聯」,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4. 柯姍如 (2002),「家人及好友對高中生吸菸行為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 陳信通 (1997),「健康風險認知與嚼檳榔消費行為─以台灣地區成年男性為例」,國立台北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1. Andrew Clark and Fabrice Etile (2002), “Do Health Change Affect Smoking? Evidence from British Panel Data,”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1, 533-562.
2. Blaylock, J. R. and Blisard, W. N. (1992), “Self-evaluated Health Status and Smoking Behavior,” Applied Economics, 24, 429-435.
3. Endy A. W. den Exter Blokland, Rutger C. M. E. Engels, William W. Hale, Wim Meeus and Marc C. Willemsen (2004), “Lifetime Parental Smoking History and Cessation and Early Adolescent Smoking Behavior,” Preventive Medicine, 38(3), 359-368.
4. Fu, Tsu-Tan (2001), “Health Risk Perception and Cigarette Smoking Behavior: the Case of Taiwan,” Academia Economic Papers, 29(1), 91-118.
5. Fuch, Victor R. (1983), Who Shall Live: Health, Economics, and Social Cho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6. Gallet Craig and Agarwal Rajshree (1999), “The Gradual Response of Cigarette Demand to Health Information,” Bulletin of Economic Research, 51(3), 259-265.
7. Grossman, M.(1972b), “On the Conception of Health Capital and the Demand for Heal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0, 223-255.
8. Hamilton, J. L. (1972), “The Demand for Cigarettes: Advertising, the Health Scare, and the Cigarette Advertising Ba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54, 401-411.
9. Hsieh, C. -R. and S. -J Lin (1997), “Health Information and the Demand for Preventive Care among the Elderly in Taiwan,”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32(2), 308-333.
10. Hsieh, C. -R. (1998), “Health Risk and the Decision to Quit Smoking,” Applied Economics, 30, 795-804.
11. Ippolito, R. A., R. D. Murphy and D. Sant (1979), “Staff Report on Consumer Responses to Cigarette Health Information,”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2. Kasl S. V. and Cobb S. (1966), “Health Behavior, Illness Behavior, and Sick-role Behavior: I. Health and Illness Behavior,”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12, 246-266.
13. Kasl S. V. and Cobb S. (1966), “Health Behavior, Illness Behavior, and Sick-role Behavior: II. Sick-role Behavior,” 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12, 531-541.
14. Kenkel, D. S. (1991), “Health Behavior, Health Knowledge and School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2), 287-305.
15. Mauldon, Jane (1990), “The Effect of Marital Disruption on Children’s Health,” Demography, 27(3), 431-446.
16. Meng, C. L. and Peter Schmidt (1985), “On the Cost of Partial Observability in the Bivariate Probit Model,”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5(1), 71-85.
17. Leigh, J. Paul (1990), “Schooling and Seat Belt Use,”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57(1), 195-208.
18. Liu, Jin-Tan and C. -R. Hsieh (1995), “Risk Perception and Smoking Behavior: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aiwan,” 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 11,139-157.
19. Unger, Jennifer B. and Chen, Xinguang (1999), “The Role of Social Networks and Media Receptivity in Predicting Age of Smoking Initiation: A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of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Addictive Behaviors, 24(3), 371-381.
20. Viscusi, W. Kip (1985), “Are Individuals Bayesian Decision Make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5(2), 381-385.
21. Viscusi, W. Kip (1990), “Do Smokers Underestimate Risk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6), 1253-1269.
22. Viscusi, W. Kip (1991), “Age Variations in Risk Perceptions and Smoking Decision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3(4), 577-588.
指導教授 蔡偉德(Wei-Der Tsai) 審核日期 2004-7-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