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2100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5 、訪客IP:3.16.15.149
姓名 朱亮潔(Liang-Jie Ch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李漁新論——遺民觀點的考察
(Li-Yu from loyalists’ perspectives)
相關論文
★ 唐青樓才女薛濤論★ 消逝中的府城文化記憶--以許地山、葉石濤和陳燁為論述場域
★ 大旨談情—瓊瑤文本與《紅樓夢》之互文★ 河東君與《柳如是別傳》──「接受觀點」的考察
★ 豔異編研究★ 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1599-1669)為例的考察
★ 規訓或懲罰︰重審公案中的酷刑★ 晚清狹邪小說的人倫世界——以《品花寶鑑》為例
★ 跨 文 化 的 想 像 與 實 踐:試 探 高 羅 佩 的《狄 公 案》★ 重寫名女人:臺灣歷史小說的案例考察
★ 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 說部與史部的辨證與互證-史家劉知幾(661-721)之
★ 從非小說到小說—「志怪」論述研究★ 艷而人情的話本小說-一片情研究
★ 台灣科幻小說的文化考察(1968-2001)★ 亂離中的自由──五四自由傳統與台灣女性渡海書寫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論文以「李漁新論—遺民觀點的考察」為題。李漁為明末清初的文人,曾歷經甲申之變,甲申之變為明清易代的重大歷史事件,親身經歷此朝代更迭所受的心靈創傷,是一般人所難以想像的。面對此一世變的文人士大夫,內心往往充滿著國破家亡的哀痛、流離失所的悲愴,儘管事過境遷,仍在其文學作品中,或隱或顯地流露出故國之思與傷痛之情。本文以李漁歷經明清鼎革之變的生命經驗為背景,通過李漁戲曲、小說、詩文雜著等作品內容,探討李漁對於明清易代的感懷及省思。
論文共分為六章,各章重點概述如下:第一章先說明研究動機,並簡單地說明「遺民」之定義及特質,亦說明本論文希望透過李漁的個案研究,為遺民史的論述增添另一種遺民範例;有別於傳統針對遺民的高尚志節、政治操守的表現或鮮明易代興亡之感的展露,然而在李漁積極入世的姿態下,在其文學著作、生活品味中,其實有著隱性的遺民意識。本章並將研究範圍、及前賢研究及近年碩博士論文作一概述。
第二章是主要以李漁在經歷甲申之變後,描寫當時兵燹蔓延、親睹家破人亡的亂離詩,說明其創傷記憶的形成。並透過李漁之短篇小說作品:《無聲戲》、《十二樓》,其中所反映的鼎革創傷記憶,以及在小說中李漁如何隱微地在字裡行間寄託因世變而產生「遺民意識」作論述。
第三章則從李漁的《笠翁十種曲》作分析。首先說明當時在明清世變的刺激下,造成時事劇及歷史劇的盛行。《笠翁十種曲》中多以愛情婚姻為題材,向來被視為風流劇作,然而在其中卻也不乏具有歷史真實的作品,如《玉搔頭》概括了明代正德年間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本章歸納出四個在《笠翁十種曲》中,揭露明代政治腐敗的原因,包括奸佞專權、民變與盜賊、將官的無能及科舉用人制度的不公,展現出李漁對於明清易代此一歷史世變的省思。
第四章則以李漁的治生方式作討論。李漁賣文維生的選擇和時代的動盪關係緊密,然李漁卻成功運用商業機制,使作品暢銷的文人。他掌握了當時的文學潮流以及大眾品味,也為自己的文學聲譽達到推廣效果。不過如此受人爭議的行徑下,在其出版的《尺牘初徵》、《古今史略》中,從他對於書信作者的選擇及明代殉難者的載錄,似乎透露他的易代感懷及對於明代忠臣之心的肯定。
第五章探討李漁與園林之間的關係。藉由他的造園理論,瞭解其營建園林的態度及美感巧心,究竟為何。並進一步探訪李漁在經歷甲申、乙酉之變後,由其詩文、小說,如何表現他的隱逸之心;以及他在三個園林中的生活,分別有著哪些不一樣的心情及主體意境。
第六章試圖從明遺民與李漁間的往來,及其對李漁的評價,重新檢視李漁的人品。並說明遺民的時間性現象,進一步提出李漁在鼎革的經歷下,實為一位具有畸人特質的文人。最後總結本文的論述,藉由其作品內容評析、歷史觀點、商業行為、園林生活,詮釋出李漁在明清的時空下,成為一位另類的明遺民之因。
摘要(英) This essay will focus its attention on Li-Yu from loyalists’ perspectives. Li-Yu was a scholar born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He went through a major historical event named Chia-Shen Chih- Pien. Actually, the psychological trauma left to those who suffered from the transition of dynasties was far beyond imagination. Thus, filled with sorrows out of the lost hometown, Li,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displayed a pathos of nostalgia in his literary works. This essay will discuss how Li-Yu expressed his poignant feelings through his dramas, novels, poetry and other pieces of work.
This essay will be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will explain why I was motivated to work on this topic, and I will also briefly characterize “Ming Loyalists” in this section. In fact, Li Yu exemplifies the Ming loyalists in response to the Ching dynasty as well. More often than not, loyalists are traditionally believed to show strong hermetic thoughts in the face of a new dynasty. They are morally transcendental and accompanied by an intense feeling of nostalgia toward the lost country. What distinguishes Li-Yu from other loyalists is his active involvement with the mundane world, yet, as a matter of fact, his work still reveals a sense of reclusiveness. This chapter will also cover several precedent dissertations concerning this topic.
The second chapter will describe how Li-Yu got his trauma memory formed in the wake of Chia-Shen Chih- Pien. He witnessed how the war inflicted catastrophic effects on his hometown. Therefore, works like Wu-Sheng His and Twelve Towers dimly reflected his “trauma memory” and “loyalist’s consciousness” after he experienced the troubled age.
The third chapter will analyze Li-Yu’s Li-Weng Shih-chung Ch’u. First, I will describe how the political turmoil fostered the popularization historical plays. Li-Weng Shih-chung Ch’u.often handled the theme of love and marriage; that was why it was often considered “gross”. However, Li skillfully blended some historical facts into his own work. The Jade Hairpin, for example, covered the complexity of political squabbles during Ming Cheng-te reign. The chapter will also discuss why the late Ming dynasty was so corrupt, at which evil eunuch usurped imperial power, bandits started to cause a disturbance, military became unable to fight battles, and the screening system for the talented became increasingly unfair. All of these factors made Li-Yu think critically and reflectively on the politics at that time.
The fourth chapter aims to discuss how Li earned his money. The way Li Yu made his own living was intimately connected with the political climate then. He was so expert at marketing that his books were often best-sellers. His work not only went with the flow of the literary circles but also appeased the public’s taste. This way, he achieved success and then he took advantage of his fame as propaganda. Such action might be controversial, yet his published books like Ch’’ih-tu ch’’u-cheng and Ku-chin shih-lueh showed his recognition for the Ming loyalists and pathos for the lost dynasty, for in these books he carefully collected other writers’ works and reports of the martyrs.
The fifth chapt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Yu and yard forests. According to his yard-building theory, we can find his aesthetic attitude toward the yard. Later, I will also discuss how Li showed his hermetic thoughts in his poetry and novels in the wake of Chia-shen chih- pien. Besides, his different feelings and subjectivity while staying in the different three yard forest wills b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later.
關鍵字(中) ★ 李漁
★ 隱逸思維
★ 文學傳播
★ 明清易代
★ 遺民
關鍵字(英) ★ Ming -Qing transition
★ Loyalist
★ Li-Yu
★ Literature broadcast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 文化人李漁 1
二、 遺民乎? 2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前賢研究成果評述 6
一、研究範圍:以《李漁全集》為主要版本 6
二、前賢研究成果評述 8
三、相關學位論文 11
第三節 各章研究範疇與取向 12
第二章 創傷記憶及遺民意識 15
前 言 15
第一節 愿此新舊痕,而為悠忽戒─—李漁的早年生活 16
第二節 中流徒擊楫,何計可澄清─—戰亂與創傷 19
第三節 又從今日始,追逐少年場─—從隱居到入世 22
第四節 創傷記憶與離合之場的佈局 25
第五節、以周柳之制,寫屈馬之蘊─遺民意識的書寫策略 28
一、 春秋大義之蘊含 28
二、 以貞節之女為依託 31
結 語 34
第三章 《笠翁十種曲》中的易代省思 36
前言:背景—歷史劇的盛行 36
第一節 宦官干政之批判 40
第二節 盜賊與民變 45
第三節 科舉弊端的揭露 47
第四節 軍事素質的敗壞 48
結 語 51
第四章 商業行為下的歷史悲懷 52
前 言 52
第一節 商業性作家—書寫與傳播 52
一、 世變與轉型 52
二、 多元化的創作及暢銷性 55
三、 作為載體的小說戲曲 56
第二節 商品性創作傾向—投「讀者」所好 60
一、 才子佳人 61
二、 男色‧男風的描寫 64
三、 靈異與豔情 66
第三節 行銷策略 68
一、 地點的選擇—文藝重鎮 68
二、 名家評點 69
三、 小說插圖 70
第四節 別具深心的出版活動 73
一、書信的世界—《尺牘初徵》 73
二、歷史記憶的典藏—《古今史略》 78
結 語 80
第五章 園林生活及隱逸思維 83
前 言 83
第一節 從山隱到市隱——李漁的園林生活 85
一、伊山別業 85
二、芥子園 88
三、層 園 91
第二節 時空藝術的建構——李漁的園林創作觀 93
一、貧窮與實用 93
二、巧心與通變 96
三、文心與脫俗 98
第三節 遠追嚴子陵——李漁隱逸思維及形象的呈現 100
一、園林生活與隱逸文化 100
二、名號的更易與隱逸思維 102
三、追步嚴子陵 104
第四節 從飲饌到蒔花——體物與隱逸 105
一、飲饌——山廚蔬食的品味 105
二、蒔花——遺民情志的寄託 107
結 語 110
第六章 反思與總結 113
第一節 明遺民與李漁 113
第二節 李漁的獨特性 116
一、遺民的時間現象 116
二、「忠誠」的看法 117
三、李漁的「畸」人特質 120
第三節 結語—一種後設的思考 122
參考書目 125
一、專書: 125
(一)古籍 125
(二)近人專書 126
二、學位論文: 128
三、期刊 128
【附 錄】 李漁年鑑 131
參考文獻 一、專書:
(一)古籍
1. 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註釋》(臺北:里仁書局,1994)。
2. 唐‧魏徵:《隋書》(臺北:鼎文出版社,1994)。
3. 宋‧范曄:《後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
4. 明‧王士性:《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1997)。
5.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書局,1980)。
6. 明‧計成:《園冶》(《續修四庫全書》,依明崇禎甲戍安慶阮氏刻本重校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881冊,卷一。
7. 明‧馮夢龍:《喻世名言》序,(臺北:光復書局,1998)。
8.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臺北:光復書局,1998)。
9. 明‧馮夢龍:《甲申紀事‧敘》(《馮夢龍全集》一七集,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10. 明‧何良俊:《何翰林集》(台北:中央圖書館據明刊本重印,1971)。
11. 明‧胡奎:《斗南老人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3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12. 明‧祈彪佳:《寓山注》,(臺北:國家圖書館明崇禎間刊本縮影資料)。
13. 明‧屈大均作,歐初、王貴忱主編:《屈大均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14. 明‧張岱:《陶庵夢憶》(臺北:金楓出版社,1986)。
15. 明‧張岱:《西湖夢尋》(臺北:金楓出版社,1987)。
16. 明‧王士性:《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1997)。
17. 清‧卓爾堪:《明遺民詩》,(北京中華書局,1961)。
18. 明‧顧炎武:《日知錄》(臺北:明倫書局,1979)。
19. 明‧杜濬:《變雅堂文集》,收入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20. 清‧錢謙益著,〔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1. 清‧楊恩壽:《詞餘叢話》收入自楊家駱主編:《歷代詩史長編二輯》第9冊,(臺北:鼎文書局,1974)。
22. 清‧徐子超著,周妙中點校:〈團圓〉,《千忠錄》(北京:中華書局,1989)
23. 清‧李漁:《笠翁一家言》、《笠翁一家言詩詞集》、《笠翁傳奇十種》、《李漁研究資料》、《閒情偶寄》、《笠翁小說五種》,《李漁全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24. 清‧戴名世著,王樹民編校:《戴名世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25. 清‧洪昇:《長生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
26. 清‧張廷玉:《明史》(臺北:鼎文出版社,1994)。
27. 清‧鄒式金:《雜劇三集‧小引》(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8)。
(二)近人專書
1. 司徒琳:《南明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 徐志平:《清初前期話本小說之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8)。
4. 崔子恩:《李漁小說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5. 楊義:《中國古典白話小說史論》(臺北:幼獅,1995)。
6. 沈新林:《李漁評傳》(南京:南京師範大學,1998)。
7. 黃強:《李漁研究》(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
8.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華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9. 陳植、張公弛選注《中國歷代名園選注》,(安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10. 黃長美:《中國庭園與文人思想》(臺北:明文書局,1986)。
11. 王毅,《園林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2. 朱則杰,《清詩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13. 陳從周,《說園》(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4)。
14. 楊鴻勛,《江南園林論》(臺北:南天,1994)。
15. 黃強,《李漁研究》(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
16. 沈新林:《李漁評傳》(南京:南京師範大學,1998)。
17.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8. 孫康宜:《陳子龍柳如是詩詞情緣》,(臺北:允成文化出版,1999)
19.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學生書局,2001)。
20. 康正果:《重審風月鑑》(台北:麥田,1996)。
21. 胡曉真主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1。)
22.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
23.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24. 郭英德:《明清傳奇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25. 李光璧:《明朝史略》(帛書出版社)。
26. 李文治編:《晚明民變》(上海:上海書局,1989)。
27. 《中國古代版畫史略》,《鄭振鐸藝術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
28. 吳智和編《明史研究論叢》(臺北,大立出版社,1984)第二輯。
29. 周建渝:《才子佳人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30. 黃永林《中西通俗小說比較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31. 宋莉華:《明清時期的小說傳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32. 《鄭振鐸藝術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1988年)
33. 王凱旋、李洪權編著:《明清生活掠影》(瀋陽:瀋陽出版社,2001)。
34. 陳援庵:《明季滇黔佛教考》(臺北:彙文堂出版社,1987)
35. 余英時著:《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
36. 李孝悌著:《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慾望與生活》(台北:一方出版社,2002)。
37. 王仁祥:《先秦兩漢的隱逸》(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出版,台大文學院發行,1995)。
38.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香港:炎黃國際出版社,1998)。
39. 李瑞良著:《中國古代圖書流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0. 孟亞南:《中國園林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41.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人民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
42. 曹淑娟著:《晚明性靈小品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
43. 斯蒂芬.歐文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4. 謝正光:《清初詩文與士人交遊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45. 李忠明:《17世紀中國通俗小說編年史》(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
46. 黃果泉:《雅俗之間——李漁的文化人格與文化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47. 白先謙:《傅山的世界》(臺北:石頭出版社,2004)。
48. 王成勉主編:《明清文化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49.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
50. Chun-shu Chang and Shelley Hsueh-lun Chang:《Crisis and Transformation in Seventeen-Century China——Society,Culturl,and Modernity in Li Yu’s World》
二、學位論文:
1.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李永熾先生指導,1998)。
2. 余美玲:《李漁的《連城璧》與《十二樓》之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胡萬川先生指導,2001)。
3. 王鐿容:《傳播、聲譽、性別——以《隨園詩話》為中心的文化研究》(南投:暨南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玉成先生指導,2003)。
4. 王佩琴:《說園:從《金瓶梅》到《紅樓夢》》(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胡萬川先生指導,2004)。
三、期刊
1. 李鑄晉:〈項聖謨之招隱詩畫〉,《明遺民書畫研討會記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文物館,1976年)。
2. 王國維:〈紅樓夢評論〉,收入於《王國維文學美學論著集》(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87年)。
3. 施逢雨:〈陶淵明隱居生活中的困逆與感慨〉,《大陸雜誌》79卷,第2期(1989年)。
4. 周杉:〈文學聲譽的涵意〉,《九州學刊》第三卷第2期(1989 年6月)。
5. 邱澎生:〈明代蘇州營利出版事業及其社會效應〉,《九州學刊》第五卷第2期(1992年10月)。
6. 李孝悌:〈十七世紀以來的士大夫與民眾──研究回顧〉,《新史學》第四卷第4期(1993年2月)。
7. 魏愛蓮(Ellen Widmer)著,劉裘蒂譯:〈十七世紀中國才女的書信世界〉,《中外文學》,第二十二卷第6期(1993年11月)。
8. 萬晴川:〈明清小說序跋的廣告藝術〉,《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二十九卷第2期(1996年 5月)。
9. 沈津(Chum Shum)著:〈明代坊刻圖書之流通與價格〉,《國家圖書館館刊》第1期(1996年)。
10. 孔慶東:〈通俗小說的流傳與界定〉,(《文學評論》,1996第1期)。
11. 傅立萃:〈有關中國繪畫贊助的研究〉,收於《人文學報》(中央大學文學院),第十五期(1997年)。
12. 王鴻泰:〈美感空間的經營—明清的城市園林與文人文化〉,收於《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李永熾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月旦出版社,1999 年)頁127-186。
13. 梁其姿:〈「世變中的文學世界」系列座談會之六:世變中的通俗與雅道──再思晚明與晚清的文化與社會〉一文中的引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
14. 楊玉成:〈小眾讀者:康熙時期的文學傳播與文學批評〉,《中國文哲所研究集刊》第十九期(2001年9月)。
15. 李惠儀:〈禍水、薄命、女英雄——作為明亡表徵之清代文學女性群象〉,收入《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1)。
16. 曹淑娟:〈夢覺皆寓—《寓山注》的園林詮釋系統〉,(《台大中文學報》2001 年12月)頁193-240。
17. 曹淑娟:〈祈彪佳與寓山—一個主體性空間的建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專刊,2002年)一書,頁373-420。
18. 嚴志雄:〈體物、記憶與遺民情境—屈大均一六五九年詠梅詩探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一期,2002年9月)。
19. 田浩:〈因「亂」而致的心理創傷:漢族士人對蒙古入侵回應之研究〉《台大文史哲學報》(第五十八期,2003年5月)。
20. 王璦玲:〈記憶與敘事:清初劇作家之前朝意識與其易代感懷之戲劇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4期,(2004 年3月)。
21. 黃衛總:〈國難與士人性別焦慮——從明亡之後有關貞節烈女的話語說起〉,收入於《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下冊(2004年)。
22. 徐志平:〈杜濬與龔鼎孳之交遊及其心靈衝突研究〉,《興大中文學報》第17期(2005年6月)。
23. 歐陽健:《清初三大小說家論》(嘉義大學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戲曲學術研討會之會議論文,2005年)。
24. Clunas Craig.Fruitful Sites: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1.58,No.1,1998)。
25. 王三慶:〈明代書肆在小說市場上的經營手法〉(《東アジア出版文化研究------にわたずみ》,Studies of Publishing Culture in East Asia-----NIWATAZUMI)。
指導教授 康來新(Lai-shin Kong) 審核日期 2006-7-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