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2101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99 、訪客IP:3.139.82.23
姓名 楊于萱(Yu-shiuan Y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陳確人性論研究
(On Chen Chien-chu's Doctrine of Human Nature)
相關論文
★ 莊子<逍遙遊>篇中的寓言本旨和現代意義★ 王通經世思想之研究
★ 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之孟學研究★ 黃梨洲思想與明清之際儒學焦點的轉移
★ 五峰思想研究★ 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
★ 從工夫論看羅近溪思想之特色★ 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研究★ 聶雙江歸寂思想研究
★ 李翱思想研究★ 莊子應世思想研究
★ 宋明儒「以心著性」之哲學意義研究★ 陳白沙自得之學研究
★ 劉蕺山的氣論研究★ 郭象《莊子注》的思想體系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陳乾初對於人性的看法,是由對於孔孟學說的理解來肯定性善,認為主張性善才能使自暴自棄者無所諉其過。他以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皆就氣、情、才而言,它們是性善的具體呈現處,因此是有善無惡的。他反對宋儒以「人生而靜以上」言本體,這樣便是離人求體,落於虛玄。性善本體雖是當下本有,後天不能有所增損,然此本體是要經由實踐方可契入,並非空口談論即可知性。故乾初強調要有擴充盡才的工夫修養,使吾人之性善能夠具體的呈顯、實踐出來,而性善本體亦在工夫實踐下被證成。性善背後的超越根據是天道,性源於天道,故是粹然至善,而天道的具體內容則需要透過人的道德實踐才能展現出來。其理欲觀亦有相同的態度,以人欲為天理的載體,人欲的恰好處即是天理的呈現。乾初反對宋儒將性劃分為「氣質之性」與「本然之性」,認為性善是要在氣上見。就氣質為義理之載體而為其具體呈現處而言「氣質即義理」,並非是將義理的超越義抹滅而歸之於形下。
對於惡的問題,乾初一反前儒以氣質、人欲為惡,而是以「習」來解釋人之有惡。人之有過惡,是歸諸於可以決定習於善或習於惡的人的意志,善與惡的界線只在於人的自我抉擇、自由決意。乾初對於「惡」的理論,由前儒以氣質、感性等對人實踐道德的影響,轉而著眼於人在自由決意下所做的選擇,亦即是由在外的影響轉而注意人內心的立意處。工夫論部分,有體證本心的先天工夫與於事上作的後天工夫。他認為無論是為學、立志,亦或是知過改過等後天的工夫修養,都要以本心為根據,只有反求本心,並且以其為生命的主宰,這便是一日千里之學。但此逆覺體證的工夫是要在人倫日用中體悟,而不是透過靜坐等冥思玄想的方式來把握本心。
摘要(英) As a student of Liu Tsung-chou, Chen Chien-chu (1604-1677) particularly sticks to his master’s doctrine of ch’i. Chen tries to apply this doctrine in concretizing Mencius’ thesis of the instrinsic good of human nature. In distinguishing from Liu, Chen is not interested in expounding the essence of Nature (hsing) as such. Rather, he focuses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Negatively speaking, he opposes the position which separates ch’i from human nature. For him, apart from ch’i, human nature would become empty. Positively speaking, ch’i represents the source of the dynamic in realizing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This hence lends support to Liu’s interpretation of Nature (hsing) as ch’i, which rejects any reduction of ch’i to material force.
Correlatively, in his theory of praxis, Chen refutes to see the origin of evil in ch’i or desire. For him, the rise of evil depends entirely upon the will’s way in acquiring good. It is in terms of individual choice tha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good and evil can be established. This also signifies the application of his doctrine of ch’i to moral praxis.
All this indicates that for Chen, learning, determination or cultivation must be grounded in the returning to the orignal mind. Methodologically, it is basically a procedure of radical awarenes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any still meditation or speculation.
關鍵字(中) ★ 陳確
★ 乾初
★ 人性論
★ 性善
★ 實踐
★ 氣質
關鍵字(英) ★ Chen Chien-chu
★ Doctrine of human nature
★ Original good of human nature
★ Nature as ch'i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進路 10
第二章 重視實踐路數下的人性論 15
第一節 人性的內容 15
一、性善的肯定 15
二、性善之本體義 22
三、擴充盡才始見性之全 28
第二節 性善的超越根據 36
一、對天道的態度 36
二、性與天的關係 40
三、天理與人欲的關係 50
第三節 人性與氣質的關係 56
一、反對義理之性與氣質之性之分 56
二、以氣見性 62
第三章 惡的根源問題 71
第一節 不以氣質為惡 71
第二節 人欲意義之擴展 75
第三節 以「習」為惡 81
第四章 實踐工夫之開展 89
第一節 體證本心的先天工夫 89
一、對心的理解 90
二、心於工夫論之樞紐地位 96
三、本心之逆覺體證的工夫 100
第二節 後天的工夫修養 106
一、為學 108
二、立志 110
三、知過改過 113
第三節 小結 117
第五章 結論 119
參考書目 127
參考文獻 【典籍】
《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
(宋)朱熹《四書或問》,上海:上海古籍,2001。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1984。
(宋)朱熹《朱子大全》,臺北:臺灣中華,1970。
(宋)朱熹《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
(宋)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新文豐,1979。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集》,京都:中文,1985。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1984。
(宋)周敦頤《周子全書》,臺北:廣學社,1975。
(宋)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1978。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臺北:里仁,1981。
(宋)程頤、程顥《二程集》,北京:中華,1981。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書》,臺北:正中,1953。
(明)王守仁《傳習錄》,臺北:臺灣商務,1991
(明)劉宗周《劉子全書及遺編》,京都:中文,1981。
(明)劉宗周《劉宗周全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
(明)祝淵《月隱先生遺集》,板橋:藝文,1970。
(清)吳蕃昌《祗欠盦集》,板橋:藝文,1970。
(清)張履祥《楊園先生集》,北京:中華,2002。
(清)陳確《陳確集》,樹林:漢京,1984。
(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清)王夫之《船山遺書全集》,臺北:自由,1972。
(清)戴震《戴震集》,臺北:里仁,1980。
【專書】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1983。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1982。
王俊義、黃愛平《清代學術文化史論》,臺北:文津,1999。
王國良《明清時期儒學核心價值的轉換》,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
王瑞昌《陳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1990。
古清美《慧菴存稿—慧菴論學集》,臺北:大安,2004。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1993。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其所涵蘊之問題》,臺北:臺灣學生,1983。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1994。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1968。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臺北:正中,1968。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臺北:正中,1968。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經,2003。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1979。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1985。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5。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1976。
李明友《一本萬殊──黃宗羲的哲學與哲學史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李明輝《孟子重探》,臺北:聯經,2001。
李紀祥《明末清初儒學之發展》,臺北:文津,1992。
李振綱《證人之境—劉宗周哲學的宗旨》,北京:人民,2000。
沈善洪《中國倫理學說史》下卷,北京:人民,1985。
汪榮寶《法言義疏》,北京:中國書店,1991。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學生,1990。
侯外廬《中國早期啟蒙思想史》,北京:人民,1956。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第五卷,北京:人民,1956。
侯外廬《宋明理學史》下卷,北京:人民,1997。
侯外廬編《陳確哲學選集》,科學出版社,1958。
姜廣輝《走出理學─清代思想發展的內在理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水牛,1987。
韋政通《中國思想傳統的創造轉化》,臺北:洪葉,2000。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學生,1991。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商務,1969。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臺北:東大圖書,1991。
張立文主編《性》,臺北:七略,1997。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張麗珠《清代的義理學轉型》,臺北:里仁,2006。
張麗珠《清代新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臺北:里仁,2003。
張麗珠《清代義理學新貌》,臺北:里仁,1999。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1995。
陳來《宋明理學(第二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1998。
陶清《明遺民九大家哲學思想研究》,臺北:洪葉文化,1997。
傅武光《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文津,1990。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1990。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1984。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1983。
馮友蘭《三松堂學術文集》,北京:北京大學,1984。
馮耀明《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臺北:允晨,1989。
楊伯峻《孟子譯注》,臺北:華正,1990。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1984。
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鵝湖,1998。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1992。
楊祖漢《儒家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文津,1987。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1996。
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臺北市編譯館,1994。
詹海雲《清初學術論文集》,臺北:文津,1992。
詹海雲《陳乾初大學辨研究─兼論其在明末清初學術史上的意義》,臺北:明文,1986。
蒙文通《古學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87。
蒙文通《先秦諸子與理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6。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1990。
劉述先《黃宗羲心學的定位》,臺北:允晨,1986。
劉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0。
歐崇敬《中國哲學的脈絡構造理論分析》,臺北:洪葉,2004。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1990。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中文大學,2000。
鄧立光《陳乾初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蕭萐父、許蘇民《明清啟蒙學術流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冊,臺北:臺灣商務,1987。
鍾彩鈞主編《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
蘇輿《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1992。
【期刊論文】
王成福〈進步思想家陳確評述〉,《社會科學輯刊》第五期,1981。
王汎森〈《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的一件公案─再論黃宗羲與陳確的思想交涉〉,收於《錢賓四先生百齡紀念會學術論文集》新亞學術集刊第14期,香港:新亞學術期刊編輯委員會、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學院,2003。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一種道德嚴格主義〉,收於《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3分,1993.7。
王昌偉〈陳乾初《大學辨》對朱子的駁難〉,《鵝湖月刊》第24卷第12期,。
王瑞昌〈陳乾初思想的心學定位〉,《中國哲學史》第3期,2002。
古清美〈陳乾初理學思想探討〉,收於古氏著《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1990。
古清美〈談陳乾初與黃梨洲辯論的幾個問題〉,《幼獅學誌》第17卷3期,1983。
任大援〈陳確的性理思想〉,〈浙江學刊〉第2期,1983。
牟宗三〈研究中國哲學之文獻途徑〉,收於《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7冊,臺北:聯經,2003。
何佑森〈黃梨洲晚年思想的轉變〉,《故宮文獻》第3卷第1期。
何冠彪〈陳確對出處之抉擇與回應─明遺民探求自處之道一例〉,《故宮學術季刊》第11卷第4期。
余英時〈士商互動與儒學轉向─明清社會史與思想史之一面向〉,收於《近代中國之傳統與蛻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岑溢成〈孟子告子篇之「情」與「才」論釋〉,《鵝湖月刊》第58、59期,1980.4、1980.5。
李明輝〈朱子論惡之根源〉,收錄於《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
李明輝〈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12。
李明輝〈劉蕺山論惡之根源〉,收錄於《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8。
李澤厚〈宋明理學片論〉,收入氏著《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人民出版社。
辛冠潔〈陳確〉,收入《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評傳續編》卷四。
辛冠潔〈陳確三論─陳卻對程朱理學的三次發難〉,收入《中國哲學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辛冠潔〈鮮享盛名的清代學壇明珠─陳確〉,收於《第一屆國際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1993。
周啟榮著,鄭吉雄譯〈明末清初的訓詁學、文獻考證與經籍研究〉,收於《東亞視域中的近代儒學文獻與思想》,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姜廣輝〈陳確思想研究〉,《中國哲學史》第1-2期,1996。
徐令彥〈試析陳確對「人性善」理論的修正和補充〉,《河南社會科學》第5期,1999。
張豈之〈論蕺山學派思想的若干問題〉,《西北大學學報》第4期,1980。
曹美秀〈論黃宗羲晚年思想之轉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1卷第2期。
陳立勝〈儒學經傳的懷疑與否定中的論說方式─以王陽明、陳確的《大學》辨正為例〉,收於劉小楓、陳少明主編《經典與解釋的張力》,上海:三聯書店,2003。
陽徵〈陳確研究綜述〉,《船山學刊》第4期,2004。
黃翔〈黃梨洲晚年思想轉變說試探〉,臺大:《中國文學研究》第14期,2000.5。
黃懿梅〈清代哲學中人性論的探究〉,臺大:《哲學論評》第6期,1983。
楊祖漢〈論蕺山是否屬「以心著性」之型態〉,《鵝湖學誌》第39期,2007.12。
詹海雲〈陳確人性論發微〉,收於《第二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1991。
蔡家和〈黃宗羲的氣論研究〉,南華大學哲學系:《揭諦》第11期,2006.6。
蔡家和〈黃宗羲與陳確的論辯之研究〉,臺大:《哲學論評》第35期,2008.3。
鄭宗義〈黃宗羲與陳確的思想因緣之分析─以〈陳乾初先生墓誌銘〉為中心〉,《漢學研究》第14卷2期,1996。
韓立森〈陳確思想的特質〉,《晉陽學刊》第2期,1990。
嚴健羽〈陳確的哲學思想〉,收入《論中國哲學史─宋明理學討論會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學位論文】
周麗楨〈陳乾初思想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陳熙遠〈時代思潮與轉折點上的異數─陳確思想試析〉,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劉清泉〈陳確批判傳統理學的思想探究〉,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
蔡恆海〈陳確思想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蔡馥穗〈清儒人性論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指導教授 楊祖漢(Cho-Hon Yang) 審核日期 2008-7-2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