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2101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6 、訪客IP:18.219.236.199
姓名 游騰達(TENG-TA Y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
(Chu Hsi’s comprehension and interpretation toward the philosophy of The Four Masters of Northern Sung)
相關論文
★ 莊子<逍遙遊>篇中的寓言本旨和現代意義★ 王通經世思想之研究
★ 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之孟學研究★ 黃梨洲思想與明清之際儒學焦點的轉移
★ 五峰思想研究★ 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
★ 從工夫論看羅近溪思想之特色★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研究
★ 陳確人性論研究★ 聶雙江歸寂思想研究
★ 李翱思想研究★ 莊子應世思想研究
★ 宋明儒「以心著性」之哲學意義研究★ 陳白沙自得之學研究
★ 劉蕺山的氣論研究★ 郭象《莊子注》的思想體系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旨在探討“朱子如何理解與詮釋”周濂溪、張橫渠、程明道與程伊川四大家,且尋索為朱子所重視、承襲與採納入其自身思想系統中而組成其思想之重要骨幹的四子之言。因而將論題的焦點集中在朱子學思形成的兩大關鍵:參悟中和與仁說之論議上,以及朱子對濂溪〈太極圖說〉、橫渠〈西銘〉的詮解上展開研究論析。
在參悟中和方面,朱子首重伊川「心一也,有指體而言,有指用而言」一語,蓋此語與橫渠「心統性情」說極為相似,朱子又對「心統性情」說詳加闡發,使其具有心兼性情與心主性情兩方面的意義。又對伊川「赤子之心發而未遠乎中」、「既思即是已發」、「靜中須有『物』始得」等觀點加以全面性的詮解,甚而對於「中」字的名義問題也有一妥善的安排。最終使得朱子自己中和新說的體悟所得能與伊川所遺留下來的文獻得到一較全面的印合。
在仁說方面,朱子承繼伊川「仁性愛情」之說,提出「愛之理」、「心之德」來定義「仁」,也就是「仁」字有偏言與專言兩種說法。前者 (愛之理) 是由「以愛論仁」一觀點發展而來,為仁、義、禮、智四者並舉下的「仁」。後者 (心之德) 則是指存在於人身上的“天地生物之心”,故包得四德,可為眾善之本。然而要體會此意義的『仁』則必須從形而下的 春生之氣無不通、惻隱之心無不貫來加以掌握。並藉伊川穀種之喻以說明之。但是朱子對於明道之「識仁」則直呼太高、學者難入,於是復提出「克己」以為求仁之方,並以之收攝伊川所論之「公」與明道所論之「一體」。此外,從朱子對明道〈定性書〉一文的詮釋亦可看出其以自身的義理系統來說明前賢的文獻。
朱子在思想較圓熟後又對濂溪的〈太極圖說〉、橫渠的〈西銘〉進行一詳盡的詮解,朱子以理釋太極,使二程之理與周子之太極重相銜接;又以無形表無極,以突顯理的超越性。並以伊川所指點的「理一分殊」來理解與詮釋〈西銘〉,「理一」是指萬物同一本源;「分殊」則是說明具體實踐上,必有小大之分,親殊遠近之別。且從“萬物化生的形上學觀點”這一切入點看出周、張的相通之處,即〈太極圖說〉中由太極 (理) 與陰陽、五行 (氣) 之交感妙合,化生萬物的說明,便是〈西銘〉『天地之塞 (氣),吾其體;天地之帥 (理),吾其性』一語所欲表達者。
最後,若就朱子積極地對北宋四子進行理解與詮釋之用心來說,一方面朱子個人的思想系統經此歷程終得以形成與完整,另一方面致力於融貫周、張、二程四家之說以確立道學的思想淵源,更穩立道統之說。
摘要(英) This thesis treats about how Chu Hsi understands and interprets the philosophy of The Four Masters-Chou Tun-i, Chang Tsai, Ch’eng Hao and Ch’eng I. The discourse is also a quest for The Four’s theory, which is respected, followed and adopted by Chu Hsi and makes up the backbone of Chu’s own philosophy. I will focus on two crucial elements forming Chu’s ideas: “meditating on equilibrium and harmony” and “the treatise on humanity”, and study Chu’s interpretation of Chou Tun-i’s Tai-chi t’u shuo and Chang Tsai’s Hsi-ming.
In the idea of “meditating on equilibrium and harmony”, Master Chu emphasizes on words from Ch’eng I, ”comprehending the mind from substantial or functional view”, for its correspondence with Chang Tsai’s “the mind commands man’s nature and feelings”. Chu elucidates Chang Tsai’s view further by giving additional meaning that the mind both embraces and commands man’s nature and feelings. Moreover, he comprehensively interprets Ch’eng I’s points of “the mind of an infant performs without going against equilibrium”, “after thought is aroused refers to the state after feelings are aroused” and “keeping something in mind in the state of tranquility” and than gives definition to the character “chung”(equilibrium). Thus, Master Chu’s new idea about “equilibrium and harmony” can be answered to Ch’eng I’s heritage.
In another idea of “the treatise on humanity”, Chu succeeds Ch’eng I ‘s theory that “love is feeling while humanity is nature” and develops the “the principle of love”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mind” to define “the nature of humanity” which was divided into” separately speaking” and “collectively speaking”. “The principle of love” comes from”comprehending the nature of humanity through the manifestation of love” and represents humanity alone in the four elements of humanity,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and wisdom. “The character of the mind” drives at “the mind of Heaven and Earth” thus can include the four virtues and can be the root of all virtues. However, to realize “The nature of humanity” must be through the physical form of “The vital force of spring permeates four seasons and the feeling of commiseration permeates four feelings”.
Master Chu also quotes Ch’eng I’s “the comparison to seeds of grain” to state his points while taking Ch’eng Hao’s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humanity” as being easily misunderstood. Chu thus advances the idea of “Mastering oneself” as a way in search of humanity and subsumes Ch’eng I ‘s statement about “impartiality” and Ch’eng Hao’s “all things form one body” to convey his belief that “mastering oneself” first leads to “impartiality” and “humanity” and than one can acquire the experience of “forming one body with all things without any differentiation”. Besides, Chu’s interpretation of Ch’eng Hao’s essay Reply to Master Heng-ch’ü’s Letter on Calming Human Nature can be likely to see that Chu’s explanation toward ancestors’ literature is on the basis of his own philosophy.
After Chu’s philosophy becomes mature, he explicitly explains Chou Tun-i’s Tai-chi t’u shuo and Chang Tsai’s Hsi-ming. Chu explains “Tai-chi” with “Principle” to combine the Ch’eng brothers‘ “Principle” with Chou’s “Tai-chi” and explains “lack of physical form” with “wu-chi” to emphasize the transcendence of Principle. Chu also comprehends and interprets Hsi-ming on the basis of Ch’eng I’s idea,”the oneness of principle and the distinctiveness of particulars”. “The oneness of principle” stands for the whole creation comes from the same source and “the distinctiveness of particulars” means the implementation differs from diverse relationships. Chu observes the ideas in common between Chou’s and Chang’s with viewpoint of metaphysics. Tai-chi t’u shuo describes that Tai-chi(Principle), Ying-Yang and五行 (material force) interact and come into mysterious union and give birth to all creation, which corresponds to Hsi-ming’s indication “that which fills the universe I regard as my body and that which directs the universe I consider as my nature.”
Finally, Chu Hsi’s positive and thorough research into The Four Masters of Northern Sung makes his own philosophy completely formed. He devoted himself to digesting The Four’s ideas to assert the root of Taoism and the orthodox line of transmission of the Confucian School was firmly established.
關鍵字(中) ★ 朱熹
★ 中和
★ 仁說
★ 太極
★ 理一分殊
關鍵字(英) ★ Chu Hsi
★ equilibrium and harmony
★ the treatise on humanity
★ Tai-chi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陳述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進路 8
第二章 朱子對伊川「中和」說之理解與詮釋
第一節 對二程語的徵引與述評 14
一、〈已發未發說〉徵引文獻分析 14
二、朱子對二程文獻的觀感 16
第二節 人自有未發時節 17
一、心,有指體、有指用而言 17
1. 心“兼”性情:心之體用
2. 心“主”性情
二、赤子之心發而未遠乎中 29
第三節 心之思與知覺 34
一、既思即是已發 34
1. 反對「求中」
2. 心知、耳聞、目見
二、靜中須有「物」始得 39
1. 動靜─可兼用於心與情
2. 靜中之物與心體昭昭
第四節 「中」之名義問題 43
一、己丑年後的持續討論 44
二、中,一名而二義 46
第三章 朱子對二程「仁」說之理解與詮釋
第一節 「仁之名義」與「求仁之方」54
1. 知仁與行仁
2. 仁有偏言、專言
第二節 「仁」之名義(一) 愛之理 58
一、從「以愛論仁」到「愛之理」 58
1. 承繼伊川的說法發展
2. 「愛之理」的意義
二、反對以「覺」言仁 65
1. 知覺乃智之事
2. 不契於明道論「仁」
第三節 「仁」之名義(二) 心之德 71
一、天地以生物為心 71
1. 天地之心與“生物”
2. 仁乃天地生物之心
二、仁包四德 75
1. 仁為「全德」─道德總綱
2. 由「氣」來體會專言之仁
3. 穀種之喻:「仁」是性,不是心
第四節 求仁之方 85
1. 克己:「復」、「全」心之德
2. 公、一體
第五節 朱子對〈定性書〉的詮釋 96
1. 〈定性書〉之要旨
2. 「克去私意」與「隨理順應」
第四章 朱子對濂溪、橫渠的理解與詮釋
第一節 對周、張的認識與評價 101
一、對周濂溪的稱述 101
1. 推尊周子為宗主
2. 二程未言「太極」之微意
二、對張橫渠的稱述 106
1. 盛贊〈西銘〉
2. 對《正蒙》的評論
第二節 〈太極圖〉與《通書》互證 109
一、無極而太極 110
1. 以「理」釋太極
2. 無形而有理
二、太極動而生陽 114
1. 理氣不離不雜
2. 氣化流行之無端、無始
3. 太極與氣之動靜
第三節 以「理一分殊」說見周、張之相通處 122
一、「理一分殊」說的承繼與發展 122
1. 以乾坤為大父母
2. 理一分殊之意涵
二、周、張之可共通處 129
1. 朱子的個人觀點
2. 萬物化生之論述
第五章 回顧與反省 137
附錄、一
朱子「中和舊說」之當代研究現況考察 143
附錄、二
關於仁說之考證 181
參考書目 189
參考文獻 (一) 典籍
1. 朱熹原典
(宋)朱熹撰: 《晦庵集》 (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43-1146冊)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含《延平答問》、〈太極圖解〉、〈太極圖說解〉、《通書注》、〈西銘解〉、《論孟精義》、王懋竑《朱子年譜考異》等書)
(宋)朱熹撰;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市:德復文教基金會出版,2000年)
(宋)朱熹撰;黎靖德編,王星賢校點:《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重印)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註》(臺北市:鵝湖出版社,1984年)
(宋)朱熹撰;黃珅校點:《四書或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宋)朱熹編:《中庸輯略》(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98冊)
2. 相關原典
(宋)周敦頤、張載:《周張兩先生全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 )
(宋)張載:《張載集》(北縣:頂淵出版社,2004年,四部刊要本)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2004重印)
(宋)楊時著:《龜山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5冊)
(宋)謝良佐撰,朱熹編:《上蔡語錄》(臺北市:中文出版社,1980年,近世漢籍叢刊)
(宋)張栻著;朱熹編:《南軒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7冊)
(宋)呂祖謙撰:呂祖儉、呂喬年編:《東萊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50冊)
(明)曹端著,王秉倫校點:《曹端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明)黃宗羲編,全祖望補訂:《宋元學案》(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84年)
(清)江永集註,(宋)朱熹纂集:《近思錄》(北縣:廣文書局,1981年再版)
(清)張伯行集解,(宋)朱熹編:《近思錄》(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臺一版12刷)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四刷)
(二) 專著
1. 朱熹研究專著
(美)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申美子:《朱子詩中的思想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初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 (三)》(臺北市:正中,1990年)
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束景南:《朱子大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韓)金永植著,潘文國譯:《朱熹的自然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市:東大,1998年)
范壽康:《朱子及其哲學》(臺北市:台灣開明書局,1995年三版)
陳 來:《朱子哲學思想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 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8增訂再版)
陳榮捷:《朱熹新探索》 (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陳榮捷:《朱熹》(臺北市:東大出版,1990年)
陳志信:《朱熹經學志業的形成與實踐》(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2月2版)
張立文:《朱熹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2刷)
曾春海:《朱熹易學析論》(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0年再版)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臺北市:文津,2001年)
趙 峰:《朱熹的終極關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蔡方鹿:《朱熹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蔡方鹿:《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增訂三版)
錢 穆:《朱子新學案》(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01年,錢賓四先生全集版本)
錢 穆:《朱子學提綱》(臺北市:素書樓文教基金會出版:蘭臺網路總經銷,2001年)
2. 相關研究對象專著
丁為祥:《虛氣相即─張載哲學體系及其定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田浩著,姜長蘇譯:《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
(韓)洪軍:《朱熹與栗谷哲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胡元玲:《張載易學與道學》(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徐遠和:《洛學源流》(濟南:齊魯書社,1987年)
(日)島田虔次著,蔣國保譯:《朱子學與陽明學》(西安:陜西師範大學,1986年)
梁紹輝:《周敦頤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3刷)
黃秀璣:《張載》(臺北市:東大圖書,1987年)
陳俊民:《張載哲學思想及關學學派》(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張建民:《張載思想研究》(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9年)
張德麟:《程明道思想研究》(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張永雋:《二程學管見》(臺北市:東大圖書,1988年)
張加才:《詮釋與建構─陳淳與朱子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彭永捷:《朱陸之辯:朱熹陸九淵哲學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楊柱才:《道學宗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英)葛瑞漢著,程德祥譯:《中國的兩位哲學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3. 宋、明學術思想專著
方東美:《新儒家哲學十八講》(臺北市:黎明文化,1993年4版)
(美)田浩編,楊立華、吳艷紅等譯:《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美)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 (一) (二)》(臺北市:正中,1990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再版4刷)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市:聯經,2003年)
呂思勉:《理學綱要》(臺北市:華世出版社,1977年台一版)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市:允晨文化,2004年)
杜保瑞:《北宋儒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
何 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高令印:《福建朱子學》(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2刷)
范立舟:《理學的歷史及其歷史命運》(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姜廣輝:《理學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2刷)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初版)
孫振青:《宋明道學》(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86年)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日)荒木見悟著,杜勤、舒志田等譯:《佛教與儒教》(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陳鐘凡:《兩宋思想述評》(臺北市:華世出版社,1977年臺一版)
陳 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二版)
陳 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10月一版一刷)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4年二刷)
陳榮捷:《新儒學論集》(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1995年)
張君勱:《新儒家思想史》(臺北市: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張立文:《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臺北市:萬卷樓發行:三民總經銷,1993年初版)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2版2刷)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2刷)
蔡仁厚:《宋明理學 北宋篇》(臺北市:臺灣學生,1985年初版七刷)
蔡仁厚:《宋明理學 南宋篇》(臺北市:臺灣學生,1989年增定三版)
蔣義斌:《宋儒與佛教》(臺北市:東大圖書,1997年初版)
鄧廣銘:《鄧廣銘治史叢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鄧克銘:《宋代理概念之開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3年)
(美)劉子健著,趙冬梅譯:《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美)墨子刻著,顏世安、高華、黃東蘭譯:《擺脫困境─新儒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0年)
錢 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市:蘭臺出版社,2001年)
錢 穆:《宋代理學三書隨劄》(臺北市:東大圖書,1983年初版)
關長龍:《兩宋道學命運的歷史考察》(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羅 光:《中國哲學思想史 宋代篇》(臺北市:臺灣學生,1980年)
4. 學術思想史著作
王邦雄等編著:《中國哲學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史(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日)宇野哲人撰,馬福辰譯:《中國近世儒學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重排)
(日)赤塚忠等人合著,張昭譯:《中國思想史》(臺北市:儒林圖書,1981年)
余雄 (張岱年、宇同):《中國哲學概論》(又名《中國哲學問題史》、《中國哲學大綱》) (高雄市:高雄復文書局,1991年初版)
侯外盧、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2版)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市:水牛出版社,1988年)
苑淑亞編:《中國觀念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四版(臺再版) )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 先秦篇》(台北市:台灣商務,196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導論篇》(臺北市:臺灣學生,1993年,全集校定版二刷)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原性篇》(臺北市:臺灣學生,1991年,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原教篇:宋明儒學思想之發展》(臺北市:臺灣學生,1990年,全集校定版二刷)
陳榮捷選編,楊儒賓等合譯:《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市:巨流圖書,1993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重印)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增訂臺一版4刷)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 天道篇》(臺北市:五南圖書,1996年)
張學智:《明代哲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勞思光:《中國思想史 (三上)》(臺北市:三民,2001年初版9刷)
(日)福永光司、山井湧編著,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版1刷)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市:萬卷樓發行:三民總經銷,1993年初版)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臺北市:東大圖書,1991年初版2刷)
5. 其他相關著作
古清美:《近思錄今註今譯;大學問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2000年初版1刷)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市:臺灣學生,1985年)
余英時:《錢穆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2刷)
成中英:《合內外之道─儒家哲學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吳展良編:《朱子研究書目新編1900-2002》(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
(美)狄百瑞著,李弘祺譯:《中國自由傳統》(臺北市:聯經出版,1983年)
李 申:《易圖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杜維明、東方朔著:《杜維明學術專題訪談錄:宗周哲學之精神與儒家文化之未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0年)
李明輝:《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6月初版)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市:文津,1992年)
陳大齊:《孟子待解錄》(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初版三刷)
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市:臺灣學生,1992年初版2刷)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臺北市:臺灣學生,1984年)
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市:鵝湖,1998年初版)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2年初版)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市:鵝湖,1997年修訂三版)
楊祖漢:《儒學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87年出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0年)
蔡仁厚:《新儒家的精神方向》(臺北市:臺灣學生,1984年再版)
蔡仁厚:《新儒家與新世紀》(臺北市:臺灣學生,2005年)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市:喜馬拉雅基金會,2002年)
劉述先:《理想與現實的糾結》(臺北市:臺灣學生,1993年)
劉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0年)
劉述先:《現代新儒學之省察論集》(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04年)
戴君仁:《戴靜山先生全集》(臺北市:戴靜山先生遺著編輯委員會,1980年)
(三) 學位論文
王大德:《朱陸異同─以「心與理」、「心與物」兩個向度為主軸所作之探索》(臺北:文化哲研所博士論文,2001年)
白百伶:《宋元之際朱陸異同論》(臺北:文化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
何家駿:《《近思錄》研究》(臺北:臺師大國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
江右瑜:《朱熹對道家評論之研究》(南投:暨南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沈享民:《朱熹理一分殊哲學之溯源與開展》(臺北:臺大哲言所碩士論文,1993年)
林明賢:《《近思錄》思想研究》(臺北:輔仁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孟淑慧:《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臺大史研所碩士班,2001年)
洪翠屏:《朱熹孟子學外王思想研究》(高雄:高師大國教碩士論文,2004年)
許銘義:《朱熹政治思想研究》(臺北:文化哲研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俊良:《朱熹論語集註的思想史分析》(臺北:文化史研所博士論文,2004年)
(四) 論文、期刊
1. 朱子學論文集
朱杰人主編:《邁入21世紀的朱子學:紀念朱熹誕辰870週年、逝世800週年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朱杰人、嚴文儒主編:《《朱子全書》與朱子學─2003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杜保瑞主編:《哲學與文化:朱熹哲學專題》(臺北市:哲學與文化月刊出版,2005年)
楊儒賓主編:《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1993年)
2. 論文集單篇文章
白 奚:〈二程與朱子對「仁」的詮釋及其思想史意義〉,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 (上)》(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8月初版),頁237-259。
牟宗三:〈研究中國哲學之文獻途徑〉,《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市: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出版,2003年) 第27冊《牟宗三先生晚期文集》,頁329-347。
古清美:〈從《近思錄》看北宋理學中幾個重要觀念與易卦的關係〉,《慧菴存稿》(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4年),頁1-39。
任文利:〈朱熹對程顥《定性書》的詮釋─兼談生活體驗與語言分解〉,趙金昭主編:《二程洛學與實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4月一版一刷),頁197-208。
李清良:〈朱子對理解之蔽的認識─兼論中西闡釋理論的一項本質差別〉,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 (下)》(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頁453-474。
(韓)金忠烈:〈張橫渠“心統性情”說直解〉,趙吉惠、劉學智主編:《張載關學與南冥學研究》(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林月惠:〈朱子與劉蕺山對《中庸》首章的詮釋〉,楊儒賓主編:《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頁125-183。
林月惠:〈中韓儒學的「情」─以朱子與李退溪為例〉,高明士編:《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篇》(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邵東方:〈朱子讀書解經之詮釋學分析─與伽達默爾之比較〉,鍾彩鈞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頁69-93。
范立舟:〈二十世紀中國大陸的宋明理學研究與新課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卷第三期(2000.09),頁263-291。
洪漢鼎:〈從詮釋學看中國傳統哲學:「理一而分殊」命題的意義變遷〉,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通論篇》(臺北市:喜馬拉雅基金會,2001年),頁367-402。
陳立勝:〈朱子讀書法:詮釋與詮釋之外〉,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市:喜馬拉雅基金會發行,2003年),頁207-234。
陳榮開:〈朱子《中庸》首章說試釋〉,黃清連編:《結網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頁407-488。
黃俊傑:〈從朱子《孟子集註》看中國學術史上的注疏傳統〉,《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臺北市:東大圖書,1983年),頁43-73。
黃俊傑:〈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黃俊傑編譯:《史學方法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增訂再版),頁243-301。
張 亨:〈〈定性書〉在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1997年),頁407-468。
張 亨:〈張橫渠的工夫歷程與實際〉,台大中研所主編:《宋代文學與思想》(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頁749-767。
張崑將:〈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繼起爭議〉,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 (上)》(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8月初版),頁159-211。
郭曉東:〈論朱子在對《中庸》的詮釋過程中受呂與叔的影響及其對呂氏的批評〉,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 (下) 》(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 ,頁293-324。
楊祖漢:〈胡五峰之體用論與朱子「中和舊說」的關係〉,編輯小組編:《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臺北市:里仁書局,2002年),頁21-57。
楊祖漢:〈朱子對孟子的詮釋〉,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頁129-152。
楊儒賓:〈一陽來復─《易經‧復卦》與理學家對先天氣的追求〉,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家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楊儒賓:〈《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儒學篇》(臺北市:喜馬拉雅基金會,2002年),頁113-157。
楊儒賓:〈水月與記籍:理學家如何詮釋經典〉,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儒學篇》(臺北市:喜馬拉雅基金會,2002年),頁159-192。
楊儒賓:〈人倫與天理─伊藤仁齋與朱子的求道歷程〉,黃俊傑編:《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日本篇》 (臺北市:中國文哲籌備處,2000年),頁87-134。
鄭宗義:〈論朱子對經典詮釋的看法〉,鍾彩鈞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頁95-127。
鄭宗義:〈大陸學者的宋明理學研究〉,劉述先主編:《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中國大陸與臺灣篇》(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0年),頁123-159。
潘玉愛:〈論錢穆與牟宗三對朱子中和說的研究〉,2005年「錢穆先生思想研究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323-335。
潘德榮:〈閱讀與理解:朱子與施萊爾馬赫詮釋思想之比較〉,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 (下)》(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頁435-452。
鍾彩鈞:〈現代日本學者有關中國朱子學研究之概況〉,黃俊傑主編:《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日本篇》(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0年),頁333-379。
3. 期刊
李紀祥:〈《近思錄》之「錄」與《傳習錄》之「錄」〉,《人文學報》第廿、廿一期合刊 (2000.06),頁55-95。
(美)包弼德:〈對余英時宋代道學研究方法的一點反思〉,《世紀哲學》第四期 (2004年),頁92-102。
(日)佐藤仁著,盧瑞容譯:〈朱子的仁說〉,《史學評論》第五期 (1983.01),頁115-131。
(美)狄百瑞著,蕭衛儀譯:〈朱熹與《中庸》〉,《朱子學刊》總第二輯 (1990),頁8-19。
杜保瑞:〈朱熹哲學研究進路〉,《哲學與文化》第卅二卷第七期(2005.07),頁93-109。
東方朔:〈上達體悟與下學窮理─朱子、南軒仁說之辨所表達的工夫方向〉,《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六期,2002年01月,頁82-106。
林月惠:〈宋儒對於「仁」的詮釋─以《論語》「觀過,斯知仁矣」為例〉,《鵝湖學誌》第二十六期,2001年06月,頁35-66。
林安梧:〈我對朱子哲學的一些看法〉,華梵大學哲學系主辦:「第八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2005.03),http://www.hfu.edu.tw/~lbc/BC/8th/pdff/8.pdf。
高柏園:〈論唐君毅先生對二程理學之理解態度 (上)〉,《鵝湖》第二八卷一一期 (2003年05月),頁33-40。
高柏園:〈論唐君毅先生對二程理學之理解態度 (下)〉,《鵝湖》第二八卷一二期 (2003年06月),頁15-22。
高柏園:〈論唐君毅與牟宗三對朱子思想之理解態度〉,http://www.hfu.edu.tw/~lbc/BC/4TH/BC0432.HTM。
柳秀英:〈張載「太虛即氣」詮釋異說研究〉,《美和技術學院學報》第二十一期 (2002年),頁78-93。
黃俊傑:〈從孟子集註看朱子思想中舊學與新知的融會〉,《史學評論》第五期 (1983.01),頁251-276。
陳 來:〈從「思想世界」到「歷史世界」〉,《二十一世紀》第七九期 (2003.10),頁130-139。
陳立驤:〈張載天道論性格之衡定〉,《鵝湖》第二六卷十一期 (2001.05),頁44-53。
陳代湘:〈論錢穆與牟宗三對朱子中和學說的研究〉,《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 (2002.01),頁97-100。
彭國翔:〈20世紀宋明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上) (下)〉,《哲學動態》 (2003年第4、5期),頁41-44、38-40。
楊祖漢:〈朱子「中和說」中的工夫論新詮〉,《朱子學刊》創刊號 (2004.11),頁14-24。
楊儒賓:〈宋儒的靜坐說〉,《台灣哲學研究》第四期 (2004.03),頁39-86。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 (2001.06),頁103-135。
楊儒賓:〈論「觀喜怒哀樂未發前氣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5卷第3期 (2005.09),頁33-74。
楊儒賓:〈戰後臺灣的朱子學研究〉,《漢學研究通訊》第19卷第4期 (2000.11),頁572-580。
楊儒賓:〈如果再迴轉一次「哥白尼的迴轉」〉,《當代》第一九五期 (2003.11),頁125-141。
楊儒賓:〈我們需要更多典範的轉移〉,《當代》第一九八期 (2004.02),頁97-105。
鍾彩鈞:〈二程心性說析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創刊號 (1991.03),頁413-450。
鍾彩鈞:〈二程本體論要旨探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期 (1992.03),頁385-421。
鍾彩鈞:〈二程道德論與工夫論述要〉,《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 (1994.03),頁441-475。
葛兆光:〈拆了門檻便無內外:在政治、思想與社會史之間〉,《當代》第一九八期 (2004.02),頁86-96。
葛兆光:〈回到歷史場景:從宋人兩個說法看哲學史與思想史之分野〉,《河北學刊》第24卷第4期 (2004.07),頁19-23。
指導教授 楊祖漢(Cho-Hon Yang) 審核日期 2006-7-1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