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25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 、訪客IP:18.218.184.214
姓名 康詩瑀(Shih-Yu K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台灣臨水夫人信仰之研究 ─ 以白河臨水宮、台南臨水夫人媽廟為例
相關論文
★ 從「大義覺迷」到「五族共和」 ——近代中國民族思想的形成與演變★ 胡光墉與南幫票商之研究,1823~1885
★ 清代捐納制度與台灣士紳之研究★ 嚴慶齡與台灣汽車工業之發展(1953-1981)
★ 中壢仁海宮與地方社會的發展★ 明將李如松與朝鮮之役研究
★ 輪轉鍊生:臺灣自行車產業史(1972-2005)★ 中國佛教會在臺灣之發展(1945-1955)
★ 雲南反共救國軍的探討, 1949~1954★ 東港漁業的發展與變遷,1948-2008
★ 日治時期「新竹州」之發展與演變(1895—1945)★ 國民政府對戰後世界秩序之構想 -以「國際問題討論會」為例
★ 日本殖民下歷史解釋的競爭--以鄭成功的形象為例★ 台中加工出口區與潭子鄉社會變遷(1971-1994)
★ 清領時期台閩地區米榖貿易與商人(1685-1850)★ 清末洋人在臺醫療史:以長老教會.海關為中心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臨水夫人─ 陳靖姑信仰源自中國大陸福州、古田一帶,在清代隨著先民移墾來到臺灣,由於臺南是移墾社會中開發最為完善之地,因此該信仰在臺南地區的發展亦相當興盛。「白河臨水宮」、「臺南臨水夫人媽廟」為清代所建立的地方公廟,其信仰範圍遍及全臺各地,是臺灣地區奉祀臨水夫人相當重要的廟宇。
本論文以探討臨水夫人信仰在台灣的發展為主軸,首先,在文獻資料的整理部分將就相關地方志、史料與傳說故事的記載,來分析該信仰在不同朝代的發展過程與演變。其次,以台灣地區奉祀臨水夫人相當著名的兩間廟宇(白河臨水宮、台南臨水夫人媽廟)做為研究對象,並先以白河與台南市兩地之間的自然環境、區域發展、人口組織類別做為空間上的比較,在廟宇部分,將對白河臨水宮與台南臨水夫人媽廟的發展史做一介紹,包括白河及台南市地方社會的發展、廟宇的創建背景與年代、該廟的組織與沿革、地方菁英的參與情況、信徒的組織及信仰方式以及神職人員在該廟所扮演的角色?一般信徒需求為何?等等加以歸納、分析其發展特色,以這兩間廟宇做為研究台灣臨水夫人信仰發展的研究目標之一。
再者,在田野調查研究部分,本文將以台南臨水夫人媽廟中神職人員─ 紅頭仔(紅頭師(司)公)最常替一般民眾所做的法事,如:栽花換斗、過兒童關煞、梗四柱元神、及祭改補運等等儀式的過程,藉此可看出神職人員在地方社會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一般信眾對該信仰的心理需求,並藉著在臺南市臨水夫人媽廟所進行的田野調查,試圖瞭解神職人員與地方社會之間的象徵意義及社會、文化網絡關係。儀式部分的研究並分別以:「為一般信眾所做的儀式」以及「為地方社會所做的儀式」這兩部分做深入研究與探討,最後並以「滿足個人」、「滿足整體發展」的需求藉以了解該信仰與地方社會的互動關係及其影響力。
最後,就上述台灣臨水夫人信仰的發展過程與該信仰的特色做整理,試圖釐清臨水夫人信仰在民間傳說故事中所出現的盲點、錯誤或是以訛傳訛部分,以及就目前台灣的臨水夫人信仰發展研究,以白河臨水宮、台南臨水夫人媽廟為探討目標,就其廟宇發展的性質及差異性,並且做一統整性的概述及釐定未來研究方向。
摘要(英) The cult of Lady Linshui (Chen Jinggu) originated in the Gutian area of Fuzhou (northern Fujian province). Migrants from China transmitted her cult to Taiwa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and it soon became highly popular in the Tainan area, Taiwan’s earliest economic and administrative center. The Tainan Lady Linshui Ma Temple, and another popular temple to her located in Paihe (Tainan County), were both built during the Qing, and both developed into key sacred sites for her cult that attract worshippers from all over Taiwan.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 of Lady Linshui in Taiwan. First, I analyze the growth of this cult in both China and Taiwan by using a wide range of documents, particularly local gazetteers and hagiographical texts. However, the main body of the thesis is devoted to case studies of the Baihe Linshui Temple and the Tainan Lady Linshui Ma Temple. I also compare these two sacred sites and their locales in terms of environment, local hist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while also considering how these factors shaped temple development. I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local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es and dates of these temples, the structure and change of the temple organizations, the participation of local elites, the organizations and actions of believers, etc.
In addition to historical sources, I also use extensive data collected during fieldwork at these two Lady Linshui temples to demonstrate the key roles that local elites and religious specialists play in cult growth. Religious specialists in particular work to address both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emple worshippers. My thesis focuses on the ritual masters (hongtou shigong) who perform a wide range of rituals on behalf of people who come to worship at Tainan’s Lady Linshui Temple. It describes a variety of rites designed to ensure a successful pregnancy and protect the health of young children. In addition, my thesis attempts to assess the links between religious specialists and local symbolic systems, as well as their place in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and cultural networks.
Finally, my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of the cult of Lady Linshui attempts to correct errors in some of the sources, while also delineating the key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aihe Linshui Temple and the Tainan Lady Linshui Ma Temple. In doing so, I hope to identify the main factors underlying her cult’s growth, while also setting the stage for future research on this topic.
關鍵字(中) ★ 祭改補運
★ 梗四柱元神
★ 台南臨水夫人媽廟
★ 白河臨水宮
★ 臨水夫人 ─ 陳靖姑
★ 過兒童關
★ 栽花換斗
★ 紅頭仔
關鍵字(英) ★ health of young children
★ pregnancy
★ ritual masters
★ Baihe Linshui temple
★ Tainan Lady Linshui Ma Temple
★ Chen Jinggu
論文目次 緒 論 1
第一章 臨水夫人信仰的發展…………………………………… 31
第一節 在中國的發展……………………………………………………… 31
第二節 在台灣的發展……………………………………………………… 53
第三節 神職人員的角色…………………………………………………… 65
第二章 白河鎮臨水宮的發展史………………………………… 76
第一節 白河鎮的自然環境………………………………………………… 76
第二節 白河臨水宮………………………………………………………… 87
第三節 地方菁英的參與…………………………………………………… 100
第四節 卅六庄下茄苳聯庄活動…………………………………………… 110
第三章 台南臨水夫人媽廟的發展史…………………………… 131
第一節 台南市地區的自然環境…………………………………………… 131
第二節 台南臨水夫人媽廟沿革…………………………………………… 163
第三節 地方菁英的參與…………………………………………... ……… 171
第四節 臨水夫人廟的神職人員…………………………………………… 187
第四章 台南臨水夫人廟的儀式………………………………… 200
第一節 為個人所做的儀式………………………………………………… 200
第二節 為社區所做的儀式………………………………………………… 218
第三節 兩種儀式的社會文化意義………………………………………… 229
結 論…………………………………………………………… 242
參考文獻…………………………………………………………… 247
附 錄…………………………………………………………… 256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地方志書:
明,王應山,《閩都記》,中國方志叢書第71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12)。
明,何喬遠,《閩書》全五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12)。
明,徐﹝火勃﹞,《榕陰新檢》: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傳記類。台南:莊嚴文化出版 ,(1996.8)。
明,陳侃、高澄等纂,《使琉球錄三種》第一冊,臺北:台灣銀行出版,(1970.12)。
明,黃仲昭,《八閩通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6)。
清,吳任臣,《十國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李福泰修,史澄等纂,《廣東省番禺縣志》,中國方志叢書第48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張竟可、林咸吉,《古田縣志》,中國方志叢書第100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清,瑞麟、戴肇辰等修、史澄等纂,《廣州府志》,中國方志叢書第1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10)。
清,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大通書局,出版年不詳。
清,謝金鑾,《續修台灣縣志》,臺北:大通書局,出版年不詳。
(二)檔案、調查書、統計書
《台南寺廟臺帳》,昭和年間,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影印本。
《台南廳寺廟調查書》,昭和年間,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藏影印本。
台灣總督府,《寺廟臺帳》,中研院民族所影印本。
台灣總督府,《寺廟調查書》,中研院民族所影印本。
台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96)。
(三)報紙
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發行,《臺灣新民報》。
臺南廳,《臺南廳報》。
臺灣日日新報編輯部,《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日日新報社。
二、中(日)文專書
《臺閩陳靖姑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婦孺保護神─臨水夫人」》,台中,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1999)。
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上海民俗學會編,《中國民間文化─民間俗神信仰》,學林出版社,(1994),頁139~185。
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上海民俗學會編,《中國民間文化─民間俗神信仰》,學林出版社,(1999),頁139~185。
不著人,《臨水夫人媽簡介》,台南:臨水夫人媽廟,出版年不詳。
不著撰人,《臨水平妖》,台中:瑞成書局,出版年不詳。
仇德哉,《台灣之寺廟與神名》,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
仇德哉,《台灣廟神傳》,臺北:仇德哉出版發行,(1981)。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寺廟與齋堂》,台北:博揚文化,(2004)。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台北:博揚文化,(2000)。
王見川,〈臺灣民間信仰的研究與調查 ─ 以史料、研究者為考察中心〉,收錄於張珣、江燦騰主編《臺灣本土宗教研究導論》,台北:南天,2001,頁106-107。
王小盾,《原始信仰和中國古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0)。
王健旺,《台灣土地神信仰及其造像藝術》,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8.6)。
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
王耀華主編,《福建文化概覽》,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1)。
台灣舊慣研究會原著,吳文星、鄭瑞明編譯,《台灣慣習記事》,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84)。
石萬壽,《台灣的媽祖信仰》,台北:臺原出版社,(2000.1)。
刑莉主編,《中國女性民俗文化》,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5.8)。
向柏松,《中國水崇拜》,上海:三聯書店,(1999.9)。
牟鐘鑒、張踐,《中國宗教通史》(上、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1)。
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上海:三聯書店出版,(1992.5)。
何培夫主編,《台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台南縣市篇》,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4)。
何綿山,《八閩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6)。
吳格言,《中國古代求子習俗》,和北:花山文藝出版社,(1994.11)。
吳騰達,《台灣民間藝陣》,晨星出版社,(2002.10)。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新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12)。
呂宗力,欒保群編,《中國民間諸神》,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10)。
呂理政,《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稻香出版社,(1992)。
宋兆麟,《中國生育信仰》,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5)。
巫凡哲,《道教諸神說》,臺北:益群書店,(1998.10)。
李四龍,《中國佛教與民間社會》,河南:大象出版社,(1997.4)。
李登財、劉還月,《神佛正傳與祭拜須知》(春之卷),台北:常民文化,(2000.12)。
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
李豐楙、朱榮貴主編,《性別、神格、與台灣宗教論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
杜國平,《閩臺民間諸神崇拜》,台北:幼獅文化,(1996)。
阮昌銳,《歲時與神誕》,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印行,(1991)。
卓克華,《從寺廟發現歷史:台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台北:揚智文化,(2003)。
朋尼維茲(Patrice Bonnewitze)著,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城邦文化,2002,頁132~142。
周博、孫欣、孫建君編著,《民間神像》,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1)。
明,作者不詳,王秋桂編,《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7。
明,吳還初編,《天妃娘媽傳》: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8),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4.10)。
明,陸西星,《封神演義》,臺北:三民書局,(1991.4)。
明,楊爾曾編撰,《新鐫仙媛紀事》: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臺北:學生書局,(1989)。
東方孝義,《臺灣習俗》,台北:古亭書屋印行,(1974)。
林國平、彭文宇,《福建民間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12)。
林富士,《孤魂與鬼雄的世界》,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台北:稻香出版社,(1988)。
林進源,《中國神明百科寶典》,台北:進源書局,(1988.9)。
林進源,《台灣民間信仰神明大圖鑑》,台北:進源書局,(1996.12)。
林會承,《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7)。
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延革》,台北:東大圖書,(1989)。
胡孚琛、呂錫琛,《道學通論-道家、道教、仙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1)。
范勝雄,《府城的寺廟信仰》,台南:台南市政府出版,(1995.7)。
容世誠,《戲曲人類學初探》,麥田出版社,(1997),頁99~131。
徐曉望,《福建民間信仰源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12)。
徐曉望,《閩國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6)。
馬書田,《中國民間諸神》,北京:團結出版社,(1997.1)。
馬書田,《華夏諸神》,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6)。
國分直一著、邱夢蕾譯,《台灣的歷史與民俗》,台北:武陵出版,(1998.9)。
清,何求,《閩都別記》上中下,福州:福建人民初版社,(1987.11)。
清,呂熊,《女仙外史》(全五冊),臺北:天一出版社,(1976)。
清,葉德輝校勘,《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7)。
清,趙翼,《陔餘叢考》(四),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5.11)。
清,顧祿撰,《清嘉錄》,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8)。
郭立誠,《中國生育禮俗考》,臺北:文史折出版社,(1979.7)。
陳支平主編,《福建宗教史》,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11)。
陳文達,《臺灣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重新勘印本,(1993)。
陳正祥,《臺灣地誌》(中冊),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3)。
陳佳榮,《中國宗教史》,香港:學津書店,(1988.9)。
陳炎正,《台中縣寺廟大觀》,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89)。
喬繼堂,《中國崇拜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8)。
曾景來,《台灣宗教と迷信陋習》,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5)。
渡邊欣雄著、周星譯,《漢族的民俗宗教-社會人類學的研究》,台北:地景企業,(2000.3)。
黃海德,《天上人間-道教神仙譜系》,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7)。
黃慶生,《寺廟經營與管理》,台北:永然文化,(2000),頁209。
楊利慧,《女媧的神話與信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12)。
楊炯山,《寺廟禮儀》,新竹:竹林書局,(1999.8)。
葉中鳴,《陳十四夫人奇傳》,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葉明生,《福建省壽寧縣四平傀儡戲奶娘傳》,台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7.9)。
葉明生,《閩西上杭高腔傀儡與夫人戲》、《福建上杭亂彈傀儡夫人傳》,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5、1996)。
葉明生、袁洪亮校注,《福建上杭亂彈傀儡戲夫人傳》,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6)。
董芳苑,《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長青文化,(1984)。
詹石窗,《道教與女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5)。
詹姆斯.喬治.弗雷澤(James George Frazer):《金枝》(The golden bough),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頁19-20。
詹鄞鑫,《神靈與祭祀-中國傳統宗教綜論》,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6)。
鈴木清一郎撰、高賢治編、馮作民譯,《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原名《台灣舊慣冠婚葬祭と年中行事》,台北:日日新報社,(1934)。台北:眾文,(1978)。
漢,應劭撰、王利器注,《風俗通義校注》,台北,明文書局,(1982.4)。
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8)。
劉小幸,《母體崇拜-彝族祖靈葫蘆溯源》,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5)。
劉文三,《台灣宗教藝術》,台北:雄獅圖書,(1976.6)。
劉文三,《台灣神像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1.3)。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台北:立緒文化,(2000.5)。
鄭曉江、萬建中主編,《中國生育文化大觀》,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1)。
薑彬主編,《吳越民間信仰民俗》,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7)。
薑義鎮,《台灣的民間信仰》,台北:武陵出版社,(1997.1)。
蔡佩如,《穿梭天人之際的女人:女乩童的性別特質與身體意涵》,台北:唐山出版社,2001
鍾華操,《台灣地區神明的由來》,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79.6)。
魏應麒編,《福建三神考》,中山大學民俗叢書,(1929)。
釋永明,《佛教的女性觀》,臺北:佛光出版社,(1991.11)。
三、論文
(一)學位論文
王雅儀,〈臨水夫人信仰與傳說故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3)。
范純武,〈清末民間慈善事業與鸞堂運動〉,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張育甄,〈陳靖姑信仰與傳說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2)。
張淑女,〈中國傳統醫學中的選擇術─以「人神」、「妊娠」禁忌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6)。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1683~189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6)。
陳秀蓉,〈戰後台灣寺廟管理政策之變遷(1945~19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陳芳伶,〈陳靖姑信仰的內容、教派及儀式探討〉,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2002)。
陳建宏,〈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6)。
陳美如,〈台南臨水夫人媽廟重建案〉,東海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2002)。
陳瑞樺,〈民間宗教與社區組織─「再地域化」的思考〉,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7)。
黃大展,〈聚落、信仰與儀式:以嘉義民雄大士爺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黃萍瑛,〈台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一個台灣社會史的考察〉,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0)。
溫振華,《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1978)。
鄭印君,〈宗教與法律:由其會通觀察我國宗教立法之發展方向〉,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賴玉玲,〈新埔枋寮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的發展─以楊梅地區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2001)。
(二)期刊論文
王見川,〈日據時期台灣佛教史二論〉,楊惠南、釋宏印編,《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佛教青年會,1996年,頁201。
石奕龍,〈閩臺民間信仰的表像差異及影響差異的變項〉,《台灣源流》,1期,(1996.3)。
石奕龍,〈關於臨水夫人信仰若干問題〉,《臺閩陳靖姑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婦孺保護神─臨水夫人」》,台中: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1999),頁71~79。
江寶月,〈從女鬼的出現談漢文化中女性的地位〉,《宜蘭文獻雜誌》,26期,(1997.3)。
呂理政,〈鬼的信仰及相關儀式〉,《民俗曲藝》,90期,(1994),頁147-191。
宋兆麟,〈兩性同體與繁殖巫術〉,《世界宗教研究》,3期,(1989)。
李亦園,〈中國家庭與其儀式─若干觀念的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9期,(1985),頁47~61。
李亦園,〈民間寺廟的轉型與蛻變〉,《宗教與神話論集》,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1998),頁359~290。
李亦園,〈從若干儀式行為看中國國民性的一面〉,李亦園、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性格》,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四號,(1972),頁175~199。
李秀娥,〈鹿港夫人媽信仰的分佈初探〉,《思與言》,35卷2期,(1997),頁187~234。
李建民,〈「陰門陣」考─古代禮俗筆記之二〉,《大陸雜誌》,85期5卷,(1992)。
李貞德,〈最近中國宗教史研究中的女性問題〉,《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期,(1994),頁251-270。
李豐楙,〈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台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究》,4期,(1994)。
林明德,〈台灣地區宅第之匾聯探索〉,《宜蘭文獻雜誌》,11期,(1994.9)。
林美容,〈台灣民間信仰的分類〉,《漢學研究通訊》1期10卷,(1991.3)。
林美容,〈台灣的民間信仰與社會組織〉,《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北:自立晚報,1993,頁176-183。
林美容,〈彰化媽祖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990,頁47-48。
林偉功,〈閩台陳靖姑信仰淺析〉,《臺閩陳靖姑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婦孺保護神─臨水夫人」》,台中: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1999),頁19~26。
施芳瓏,〈十種女神一種極致的臉--宜蘭縣女神信仰分析〉,《宜蘭文獻雜誌》,26期,(1997.3)。
施芳瓏,〈姑娘仔「污穢」的信仰與其社會建構─以北台灣三間廟宇為例〉,發表於「婦女與宗教小型研討會系列一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台灣:台北,(1996.6)。
洪秋芬,〈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和地方宗教信仰中心關係之探討─豐原慈濟宮的個
案研究〉,《思與言》,42期2卷,2004.6,頁1~41。
徐宏圖,〈平陽縣的陳靖姑信仰及其降妖儀式〉,《平陽縣、蒼南縣傳統民俗文化研究》,頁1~15。
范勝雄,〈府城西城故事〉,《府城叢談》第一輯,台南:日月出版社,頁49~63。
康 豹,〈日治時代官方寺廟史料的重要〉,《臺灣史料研究》,6期,(1995)。
涂爾幹著、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n Life),臺北:桂冠出版,(1992),頁434。
張溪南,李榮宗,〈聚落與建築‧總論〉,《認識白河:斑斕與滄桑》,貓頭鷹出版,
2001.5。
楊秀蘭,〈清代台南五條港區的社會民俗與信仰〉,收錄於《台灣史蹟研究會91年會友年會論文選集》,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00.10,頁93-107。
莊孔韶,〈福建陳靖姑傳奇及其信仰的田野調查〉,《中國文化》,創刊號,(1980),頁93~102。
連心豪,〈臨水夫人崇拜社會原因作用的歷史考察〉,《臺閩陳靖姑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婦孺保護神─臨水夫人」》,台中: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1999),頁9~13。
陳元煦、張雪英,〈關於郭聖王、臨水夫人研究中的幾個問題〉,《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期,(1998),頁93~98。
陳敏慧,〈來自民間口頭傳統的心聲:以一場陳靖姑故事之轉述為例〉,《漢學研究》,8期1卷,(1990),頁309~326。
陳祥水,〈中國社會結構與祖先崇拜〉,《中華文化復興月刊》,6期11卷,(1978),頁32~39。
陳紹練,〈陳靖姑文化構築的探討〉,《臺閩陳靖姑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婦孺保護神 ─ 臨水夫人」》,台中: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1999),頁105。
勞格文,〈福建省建陽地區的道教〉,《民俗曲藝》,84期,頁82。
黃美英,〈香火與女人-媽祖信仰與儀式的性別意涵〉,《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下),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3)。
黃家祥,〈論婦女在陳靖姑信仰傳播中的作用〉,《臺閩陳靖姑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婦孺保護神─臨水夫人」》,台中: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1999),頁112~114。
會論文選集》,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00.10),頁93~107。
詹石窗,〈臨水夫人的道派歸屬與社會影響〉,《中國道教》,總041期,(1997),頁34~37。
劉枝萬,〈清代台灣之寺廟(一)〉,《台北文獻》,4期,(1963.6),頁101~120。
劉苑如,〈六朝志怪女性陰神崇拜之正當化策略初探〉,《思與言》,2期35卷,(1996.6)。
劉萬枝,〈閭山教之收魂法〉《中國民間信仰論集》,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4),頁204-418。
劉還月,〈人能造神,也能毀神─台灣民間信仰的造神運動〉,《台灣風物》,49期3卷,頁157-203。
蔣竹山,〈女體與戰爭─明清厭砲之術「陰門陣」再探〉,《新史學》,10期3卷,(1999)。
蔡佩如,〈花、女人、女神:台南市臨水夫人媽廟換花儀式的性別意義〉,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2005)。
顏章炮,〈晚唐至宋福建地區的造神高潮〉《中國古代宗教研究》,3期,(1998),頁135-144。
魏永竹,〈台灣的臨水夫人廟〉,《臺閩陳靖姑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婦孺保護神─臨水夫人」》,台中:臺灣省各姓淵源研究學會,(1999),頁115~141。
四、外文書目
Ahern, Emily. “The Power and Pollution of Chinese Women.” In Arthur P. Wolf, ed., Studies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 269~290.
Baptandier, Brigitte. “The Lady Linshui (臨水夫人): How a Woman Became a Goddess.” In Meir Shahar & Robert Weller, eds., Unruly Gods. Divinity and Society in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6, pp. 105-149.
Baptandier-Berthier, Brigitte. “The Kaiguan 開關Ritua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ld’s Identity”,《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1994,頁523-586.
Feuchtwang, Stephan. “Domestic and Communal Worship in Taiwan.” In Arthur P. Wolf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105–130.
Harrell, Stevan C. “Men, Women, and Ghosts in Taiwanese Folk Religion.” In Caroline Walker Bynum, Stevan Harrell, and Paula Richman eds., Gender and Religion: On the Complexity of Symbols. Boston: Beacon Press, 1986, pp. 97–115.
Harrell, Stevan C. “When a Ghost Becomes a God.” In Arthur P. Wolf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193–206.
Jordan, David K.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The Folk Religion of a Taiwanese Village.(臺灣版)台北:敦煌書局,1985.
Vivienne Lo “The Legend of Lady Linshui,”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 21 ,1993, pp.82~88.
Katz, Paul R. Demon Hordes and Burning Boats: The Cult of Marshal Wen in Late Imperial Chekiang. Albany, N.Y.: SUNY Press, 1995.
Katz, Paul R. “Temple Cults and the Creation of Hsin-chuang Local Society.” In T’ang Hsi-yung, ed., Papers from the Seventh Conference on Chinese Maritime History. Nankang: Sun Yat-sen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s, 1999, pp. 735-798.
指導教授 康豹、賴澤涵
(Paul R. Katz、JEH-HANG LAI)
審核日期 2007-5-1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