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2501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6 、訪客IP:3.139.83.145
姓名 莊建華(Chien-Hua Chu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戰後初期臺灣鐵路事業之研究(1945-1947)
(The Take-over and Transport Business of Taiwan Railway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in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1945-1947))
相關論文
★ 從「大義覺迷」到「五族共和」 ——近代中國民族思想的形成與演變★ 胡光墉與南幫票商之研究,1823~1885
★ 清代捐納制度與台灣士紳之研究★ 嚴慶齡與台灣汽車工業之發展(1953-1981)
★ 中壢仁海宮與地方社會的發展★ 明將李如松與朝鮮之役研究
★ 輪轉鍊生:臺灣自行車產業史(1972-2005)★ 中國佛教會在臺灣之發展(1945-1955)
★ 雲南反共救國軍的探討, 1949~1954★ 東港漁業的發展與變遷,1948-2008
★ 日治時期「新竹州」之發展與演變(1895—1945)★ 國民政府對戰後世界秩序之構想 -以「國際問題討論會」為例
★ 台中加工出口區與潭子鄉社會變遷(1971-1994)★ 清領時期台閩地區米榖貿易與商人(1685-1850)
★ 新莊社會變遷的研究★ 台灣舞蹈表演藝術之發展與當代社會之關係(1930年代至2000年)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戰後,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於臺成立後,設立鐵路管理委員會,辦理鐵路事業接收事宜,並負責營運業務。鐵路管理委員會辦理接收時,一方面因受限於兩岸交通運輸,造成接收人員不足;又因接收法令的紊亂、接收財產的複雜、語言的隔閡,導致接收過程冗長與混亂。
人事制度方面,此一時期鐵路管理委員會因政權轉移,大量日籍人員的遣送與中國技術官僚的充任,造成該會人員異動頻繁。中國管理人員的替補並不如預期順利,因此日籍技術官員的留用適時維持初期鐵路運輸與技術傳承。第一批來臺的中國官員資質與水準皆為一時之選,後因任用資格放寬,許多並非專業的人員,亦能進入鐵路管理委員會任職,造成「外行領導內行」的現象。
鐵路營運方面,因受限於材料與維修經費不足,導致出軌事件頻傳,鐵路管理委員會受輿論壓力,逐步改善線路,才使鐵路安全得以保障。其次,鐵路管理委員會因人事支出過大,屢次調整客貨物運價,導致運輸成績的下滑,間接促成戰後物價上漲的主因。
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的發生,造成台北地區鐵路中斷,人員逃散,部分台籍員工努力維持列車運轉,才使鐵路運輸不至於中斷。國民黨軍隊登陸後,掌控交通機關,鐵路管理委員會各單位皆受警備總司令部管制,造成鐵路運輸全面中斷。二二八事件導致鐵路管理委員會的營運損失、計畫延宕,卻催生出鐵路工會。
最後,鐵路管理委員會的接收情況相對於中國各地區域有共產黨的干預來的單純許多,卻因種種原因而顯的紊亂,該會利用接收政策管控民間交通公司,加上管理人員、管理制度上的變化呈現出中國與日本兩套制度並存的現象。本文研究以鐵路管理委員會接收與營運事業為主,透過對鐵路事業的研究,瞭解戰後初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接收與施政。
摘要(英) After the war, Taiwan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Executive Office was established in Taiwan. The office set up Taiwan Railway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to handle the take over of railway and the operation of business. The tediously process and chaos of the take over was due to some reasons. One was the constrains of transport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when Taiwan Railway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handle the take over, and another reasons included the disorder of laws, the complicated property of take over, and the Language barrier.
For the personnel system, the employees in Taiwan Railway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exchange frequently. Plentiful Japanese Employees were sent back and the vacancies were filled by Chinese technological bureaucrat.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Chinese administrative staffs was not successfully as their expectation. Therefore, Japanese technological officers were kept for the objects of the initial stag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nd the transforming technology. The qualification and competence of these first Chinese officers were the best, but the government canceled many restricts of the qualification in employees. It result the phenomenon of “the non-professional workers led the professional employees”.
As for the respect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railway, because of the limits in the shortage of the materials and budgets, the accidents of the train happened frequently. Railway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was forced by the pressure of the public opinion, than they improve the facilities of the railway. The railway became safer. Secondly, Railway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adjusted the freight rate again and again, and caused the inflation in the post-war indirectly. These were due to the considerable expenditures of the employees’ salary.
In 1947,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raised. It caused the railway in Taipei district broken down. Accounting on the efforts of some Taiwanese staff, the operation of the railway avoid total cut off. After the army of Kuomintang landed, they controlled the traffic organization. All of the organizations of the Railway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were controlled by Head office of garrison command. Although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caused the loss of the operation and the procrastination of the plans, it hastened the birth of the labor union of the railway.
Finally, the situations of the take-over in Railway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were simpler relative to the situations in Mainland Chain, but it became disorder because of some reasons. The committee used the take-over policy to control the folk traffic company. In addition, the changes on administrative staff and management system demonstrate the phenomenon of two set systems in China and Japan.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take-over and operation of the Railway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railway business, we understand the take-over and the government policies of the railway in Taiwan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Executive Office in early Post War period.
關鍵字(中) ★ 日籍人員
★ 運輸
★ 留用政策
★ 接收政策
★ 戰後初期
★ 鐵路管理委員會
★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 二二八事件
關鍵字(英) ★ Japanese administrator
★ Taiwan Railway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 Adoptive policy
★ The Early PostWar Period
★ The Take-over policy
★ Taiwan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Executive Offic
★ Trasportation
★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論文目次 緒 論 1
第一章 戰後初期鐵路的接收與重建 15
第一節 接收前的準備與鐵路管理委員會的設置 15
第二節 鐵路接收工作的開展與其問題 28
第三節 重建工作的進行 45
第二章 鐵路管理委員會人事運作 59
第一節 中國來臺人員之分析 59
第二節 日籍人員的遣送與留用 64
第三節 鐵路管理委員會職員分析 81
第三章 二二八事件中的鐵路運輸 91
第一節 事件爆發與處委會 92
第二節 國軍控制下的鐵路運輸 105
第三節 事件平復與影響 113
第四章 戰後初期鐵路營運分析與影響 135
第一節 營運分析 135
第二節 鐵路運輸秩序的混亂與改善 146
第三節 鐵路運費的調整與影響 155
結 論 163
參考書目 167
附 錄 187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檔案
1.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流水號:檔案名
50,〈交通處鐵路委員會組織規程〉。
51,〈交通處組織規程〉。
54,〈公路局組織規程〉。
66,〈公路局各區監理所及管理站組織規程〉。
72,〈鐵路警成立及服務規則暨辦事細則〉。
249,〈新竹縣接收〉。
253,〈新竹縣接收日產〉。
277,〈軌道株式會社移新竹市接收〉。
309,〈交通處處長移交〉。
394,〈交通處公路局組織規程〉。
401,〈公路局組織規程單案〉。
420,〈鐵路管理委員會員工消費合作社章程暨組織執行細則〉。
422,〈臺灣汽車貨運股份公司章程暨董事名額〉。
541,〈交通處接收概報表〉。
533,〈各縣市卅五年工作總報告〉。
535,〈民政處接收日偽事業機構資產簡報表〉。
576,〈鐵路管理委會點驗鐵路長警名額〉。
586,〈交通部派驗本省人員任免〉。
109,〈解除徵用日僑人員及家屬名冊送日僑管委會〉。
110,〈徵用日籍人員法則及表冊〉。
130,〈本省公務員任用資格通用條例〉。
1476-1486,〈交通處人員任免〉。
1501-1510,〈鐵路管理委員會人員任免〉。
1617,〈交通處各監理委員任免〉。
1618-1638,〈交通處管理委員會人事任免〉。
1639-1657,〈交通處人事任免〉。
1710,〈交通處公路局人員任免 〉。
1732,〈交通處鐵路搬運公司人員任免〉。
1905,〈交通處人員考績〉。
1921,〈交通處職員懲戒〉。
1934-1936,〈交通器材被竊〉。
1937,〈交通處辦理竊盜案件〉。
1948,〈征用日韓僑名額及遣送名額卷〉。
1950-1953,〈征用日籍人員法則及表冊〉。
1955-1956,〈日人留用及遣送之處理〉。
2023,〈交通處留用日籍人員監護辦法〉。
2026,〈交通處訂定合同契約規定〉。
2103,〈交通器材管制辦法〉。
2460,〈鐵路管委會來臺旅費〉。
2408-2409,〈交通處約員安旅費〉。
2522,〈交通處接管新南群島之長島產業〉。
2584,〈臺中交通株式會社之接收〉。
2813,〈交通處附屬機關組織編制〉。
2826-2828,〈交通處暨所屬工作報告〉。
2851,〈鐵路規章及法令〉。
2852,〈公路規章及法令〉。
2862-2865,〈交通處處理敵產案〉。
2866-2867,〈鐵管會接收案〉。
2878-2879,〈公路局接收案〉。
3039-3419,〈鐵路警察署會計人員任免〉。
3532-3536,〈交通處人員任免〉。
3537-3543,〈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人員任免〉。
3549-3554,〈交通處公路局人員任免〉。
3586-3594,〈交通處人員任免〉。
3595-3605,〈鐵路管理委員會人員任免〉。
3606-3617,〈公路局人員任免〉。
4211,〈臺灣鐵道部財產移交清冊〉。
4526,〈交通處接收日本現存款項及資產變賣表〉。
4688,〈修改餘留日僑管理暫行辦法〉。
4689,〈本省餘留日僑管理辦法〉。
4690,〈本省餘留日僑管理辦法〉。
4698,〈留用日籍人員辦法〉。
4699,〈留用日僑管理原則〉。
4700,〈徵用日籍人員人事管理暫行辦法〉。
4707,〈留用日僑工作實況〉。
4716,〈遣送日僑日俘〉。
4718,〈接收日產處理辦法〉。
4719,〈訂定臺灣省接收日產處理準則公告眾知〉。
4720,〈日產處理辦法廢止〉。
4721,〈日產處理〉。
4474-4475,〈日治時期法令廢止〉。
4506,〈日僑遣送第15卷民政處遣送日僑歸國案〉。
5064,〈日籍人員志願留華籍不志願留名冊〉。
5065-5066,〈徵用日籍人員暫行辦法〉。
5067,〈徵用日籍人員〉。
5287,〈日籍人員留用與遣散〉。
2.臺灣鐵路局檔案(國家檔案局藏)
檔案號 檔案名
0035/1/13 接收臺北機廠案(移接)
0035/10/4 技工晉級加薪(人事)
0035/111/1 技工養成所專卷(訓練)(接收改組專案)
0035/111/1-1 日員立井和夫移交技工養成所傢俱儀器清冊
0035/2/4 (人事)技員任免35年11月-12月份
0035/21/1 鐵路管理委員會各處室廠分配員額表課系等名稱改訂以符系統案
0035/31/1 高花兩機廠及電氣修理廠之組成案
0035/33/1 印信
0035/34/1 人事(普員任免)
0035/34/1-1 人事(普員任免)
0035/5/11 (訓練)中學練習生派用專案
0035/84/1-1 技工任免35年9月份(人事)
0035/84/1-3 技工任免35年8月份第二卷
0035/84/1-4 技工任免(第二卷)
0035/84/123456789 技工任免
0035/84/29 技工任免35年11.12月份(人事)
0035/84/30 技工任免35年8月份計3卷(第1卷)(人事)
0035/94/2 普工任免(人事)
0036/027.2/1 本會二二八事變案
0036/111/1-1 第一屆學工畢業案
0036/2/13 本路上級主管移接
0036/21/1 呈請新設檢查股案
0036/21/1-1 本廠各工場組長名稱改為領班案
0036/21/1-2 奉令編送本廠組織系統表及各股長姓名清冊案
0036/21/1-3 呈送本廠各級主管姓名及工作分配表
0036/21/1-4 呈請增設統計股雜工領班案
0036/24/4 技員任免(36年度)
0036/31/1 鐵路管委會車工機三處所屬單位管轄範圍圖解
0036/31/1-1 鐵路管委會機務處組織系統表
0036/31/1-2 本路單位改換名稱案
0036/34/1 普員任免(人事)
0036/5/11 (訓練)中學練習生派用專案
0036/7/8 二二八事件之處理及善後
0036/94/3 普工任免(人事)
0037/2/4 (人事)技員任免37年上半年(4月-6月)
0037/31/1-3 鐵路管理委員會撤銷鐵路管理局成立案
0037/5/11 (訓練)中學練習生派用專案
0038/7/8 二二八事件之處理及善後
0035/05301.1/1 總務類:第一分會被竊
0035/012.8/38 鐵路警成立及服務規則暨辦事細則
0035/267.1/11 軌道株式會社移新竹市政接收
0035/042/17 日籍人員人事管理暫行辦法案
0035/046.3/4 本會琉球人員待遇案
0035/161/1 日資企業移接
0035/161/2 日人公私有土地移接案
0035/161/3 臺中築港所鐵路器材移接案
0035/161/4 日偽資產移接
0035/162/1 臺灣旅行社移交
0035/162/5 本會移接案
0035/162/7 鐵路警察署移接案
0036/014.13/3 本會向交通處借用房屋被佔案
0036/017-3/1 二二八事變報告
0036/021/6 各機關調查案
0036/027-2/1 二二八事變案
0036/029/60 租樺山站土地案
0036/049/1 撫卹案〈一〉
0036/051/8 被扣押案
0037/027.2/1 二二八事變公物損失案
0037/042.4/4 工務處邀約案
0037/162/6 日人財產接收辦法案
0038/014.13/3 本會向交通處借用房屋被佔案
0038/016.4/8 本局應接管而被佔用日產房屋案
0038/025.3/1 奸黨活動案
0038/041/17 遣送日琉籍人員
0038/041/18 分批遣送日籍琉籍人員案
0038/046.3/6 本會待遇暫行辦法案
0035/058/47 鐵路警察逃亡
0035/058/61 鐵警署人犯逃亡通緝
0035/267.2/16 接收日人在台私有土地
0036/058/44 鐵路警察王孝候潛逃通緝
(二)政府出版品
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工務處
1947 《竹東支線概況》。臺北: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工務處。
交通部交通研究所
1956 《現代鐵路貨物運價之訂定》。臺北:交通部交通研究所。
1967 《臺灣鐵路訂定貨物運價之研究》。臺北:交通部交通研究所。
資源委員會臺北辦事處
1945 《接收委員會通則》。臺北:資源委員會臺灣辦事處。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1946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1947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度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作報告》。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1947 《臺灣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結束總報告》。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52 《臺灣省通志稿》卷十〈光復志〉。臺北:臺灣省文獻會。
臺灣省日僑管理委員會
1947 《臺灣省日僑遣送紀實》。臺北:臺灣省日僑管理委員會。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1947《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三十五年度工作報告》。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人事室
1946 《臺灣省人事行政彙報》。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人事室。
1946 《臺灣省各級機關職員錄》。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人事室。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編
1946 《臺灣省縣市行政人員手冊》。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
1946 《臺灣民政》。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
1946 《臺灣一年來之交通》。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
1946 《臺灣交通第一輯》。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
1946 《臺灣交通彙報》。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1946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三月來工作概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1946 《陳長官治臺言論集》。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1946 《臺灣一年來之宣傳》。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1946 《臺灣現況參考資料》。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1946 《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
1946 《臺灣省統計要覽》第1期。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1946 《臺灣省統計要覽》第2期。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1947 《臺灣省統計要覽》第3期。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會計處
1947 《臺灣省三十六年度歲入歲出總概算書》。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會計處。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機要室
1946 《陳長官通知輯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機要室。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
1946 《臺灣一年來之警務》。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警務處。
臺灣省政府交通處
1948 《臺灣省政府交通處主管事務概況》。臺北:臺灣省政府交通處。
1949 《交通建設》。臺北:臺灣省政府交通處。
1949 《臺灣省政府交通處統計手冊》。臺北:臺灣省政府交通處。
臺灣省政府財政廳
1949 《公產處理》。臺北:臺灣省政府財政廳。
臺灣省政府統計處
1947 《臺灣省行政紀要:國民政府年鑑臺灣省行政部分》。臺北:臺灣省政府統計處。
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1946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特輯》。臺北: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1946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二次大會特輯》。臺北: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
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
1946 《臺灣省日產處理法令彙編》。臺北: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
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
1947 《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結束總報告》。臺北:臺灣省接收委員會日產處理委員會。
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
1946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週年工作概況報告書》。臺北: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
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接收委員會
1946 《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軍事接收總報告》上、下冊。臺北: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接收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庶務課
1919 《臺灣私設鐵道及軌道關係法規類篡》。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臺灣鐵路管理局
1959 《十年來臺灣鐵路》。臺北:臺灣鐵路管理局。
1981 《中國鐵路創建百年史》。臺北:臺灣鐵路管理局。
(三)報紙、雜誌、年鑑、公報、年報
《民報》,1945年至1947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
1945-1947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
臺灣省政府
1947-1950年 《臺灣省政府公報》。臺北:臺灣省政府。
臺灣新生報社
1945-1947年 《臺灣新生報》。臺北:臺灣新生報社。
臺灣新生報社(編)
1946【2001】 《中華民國三十六年臺灣年鑑》。臺北:海峽出版社。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47-1950年《臺灣銀行季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1920-1941年《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年報》。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二、專書
Shackleton Allen(著)、宋伯亞(譯)
1999 《福爾摩沙的呼喚:一位紐西蘭人在臺灣二二八事件的親身經歷》。臺北:望春風文化出版社。
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
1991 《臺灣戰後史資料選-二二八事件專集》。臺北:人間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編輯委員會(編)
1992 《口述歷史第三期-二二八事件專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編輯委員會編
1993 《口述歷史第四期-二二八事件專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編輯委員會編
1994 《口述歷史第五期-日據時期臺灣人赴大陸經驗》。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央通訊社徵集部編
1946 《接收與清查》。臺北:政大社資中心藏。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編)
1992 《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一、二、三、四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編)
1997 《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五、六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1991 《中國戰區受降始末》。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王泰升
1997 《臺灣法律史的建立》。臺北:三民書局。
1999 《臺灣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出版社。
王珊珊
2004 《近代臺灣縱貫鐵路與貨物運輸之研究(1887-1935)》。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文馨瑩
1990 《經濟奇蹟的背後:臺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丘念臺
1962 《嶺海微飄》。臺北:中華日報出版社。
民治出版社(編)
1950 《臺灣建設》。臺北:民治出版社。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
1985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帕米爾出版社。
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
1987 《陳儀生平及被害內幕》。北京:文史出版社。
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會
1970 《臺灣鐵路客貨運輸費率與成本之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會。
何漢威
1979 《京漢鐵路初期史略》。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何鳳嬌(編)
1990 《政府接收臺灣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
吳三連口述、吳豐山撰
1991 《吳三連回憶錄》。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吳若予
1992 《戰後臺灣公營事業之政經分析》。臺北:業強出版社。
吳新榮
1989 《震瀛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
吳慶源
1946 《臺灣鐵路西線、東線、宜蘭線及各機關參觀報告》。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油印本。
吳濁流
1989 《無花果》。臺北:前衛出版社。
呂紹理
1998 《水鑼響起》。臺北:遠流出版社。
李 敖(編)
1989 《二二八研究》一~六集。臺北:李敖出版社。
李純青
1992 《臺灣問題研究》。臺北:華藝出版社。
李筱峰
1987 《臺灣戰後初期民意代表》。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李筱峰
1990 《二二八消失的臺灣菁英》。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李筱峰
1993 《島嶼新胎記:從終戰到二二八》。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1996 《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臺北:玉山社出版社。
沙燕昌
1956 《鐵路運輸費率之研究》。臺北:中國交通建設學會。
阮美姝
1992 《幽暗角落的泣聲:尋訪二二八散落的遺族》。臺北:前衛出版社。
周琇環(編)
1995 《臺灣光復後美援史料》。臺北:國史館。
周憲文
1980 《臺灣經濟史》。臺北:開明書局。
林 忠(編)
1983 《臺灣光復前後史事概述》。臺北:皇極出版社。
林木順(編)
1994 《臺灣二月革命》。臺北:前衛出版社。
林桶法
1997 《從接收到淪陷-戰後平津地區接收工作之檢討》。臺北:東大出版社。
林衡道口述、卓遵宏等訪問
1996,《林衡道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
河源功(編)
1997 《臺灣引揚、留用紀錄》。東京:ゆまに書房。
宓汝成
1980 《帝國主義與中國鐵路(1847-949)》。上海:人民出版社。
宓汝成(編)
1977 《近代中國鐵路史資料》上、中、下冊。臺北:文海出版社。
侯坤宏(編)
1997 《國史館藏二二八檔案史料》。臺北:國史館。
段承璞
1992 《臺灣戰後經濟》。臺北:人間出版社。
修 城
1956 《鐵路運價》,臺北:暢流半月刊社。
夏榮和、林煒盛、陳俐甫
1991 《臺灣、中國、二二八》。臺北:稻鄉出版社。
袁穎生
1998 《光復前後的臺灣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
馬鎮方
1965 《臺灣經濟發展趨勢與臺鐵營運方向》。臺北:臺灣鐵路管理局。
張炎憲等(編)
1993 《悲情車站二二八》。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1994 《基隆雨港二二八》。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1994 《嘉義北迴二二八》。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1995 《嘉義驛前二二八》。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
張瑞成(編)
1990 《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
1990 《抗戰時期收復臺灣之重要言論》。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
1990《臺籍志士在祖國的復臺努力》。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會。
張鍾崧
1946 《臺灣東西兩部鐵路貫通線及應建築之建議》。臺北: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油印本。
莊嘉農
1991 《憤怒的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
許雪姬等(編)
1995 《高雄市二二八相關人物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明通
1995 《派系政治與臺灣政治變遷》。臺北:月旦出版社。
陳芳明(編)
1995 《蔣渭川和他的時代》。臺北:前衛出版社。
陳婉真等(著)
1991 《1947臺灣二月革命》。臺北:前衛出版社。
陳逸松口述、林忠勝撰述
1994 《陳逸松回憶錄(日據時代篇)》。臺北:前衛出版社。
陳鳴鐘、陳興唐(編)
1989 《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南京:南京出版社。
陳興唐(編)
1992 《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藏臺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臺北:人間出版社。
曾汪洋
1955 《臺灣交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曾健民
2005 《1945破曉時刻的臺灣》。臺北:聯經出版社。
曾健民
2007 《臺灣一九四六動盪的曙光:二二八前的臺灣》。臺北:人間出版社。
程玉鳳(編)
1984 《資源委員會檔案史料初編》。臺北:國史館。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
1993 《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
黃智偉
2002 《省道臺一線的故事》。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黃朝琴
1981 《我的回憶》。臺北:黃陳印蓮出版。
楊正寬
1990 《從巡撫到省主席-臺灣省政府組調適之研究》。臺中:臺灣省新聞處。
楊逸舟(著)、張良澤(譯)
1991 《二二八民變》。臺北:前衛出版社。
楊錦麟
1993 《李萬居評傳》。臺北:人間出版社。
葉榮鍾
2000 《葉榮鍾文集》。臺中:晨星出版社。
2000 《臺灣人物群像》。臺中:晨星出版社。
葛超智(Kerr, George H.)(著)、陳榮成(譯)
1993 《被出賣的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
臺灣省文獻會(編)
1991 《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臺灣省文獻會(編)
1992 《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臺灣省文獻會(編)
1994 《二二八事件文獻補錄》,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劉進慶(著)、王宏仁等(譯)
2001 《臺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出版社。
蔡龍保
2004 《推動時代的巨輪-日治中期的臺灣國有鐵路》。臺北:五南出版社。
鄭 梓
1987 《戰後臺灣議會運動史之研究-本土菁英與議會政治》。臺北:華世出版社。
1994 《戰後臺灣的接收與重建-臺灣現代史研究論集》。臺北:新化圖書出版社。
鄧孔昭
1991 《二二八事件資料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蕭友山、徐瓊二(著)、陳平景(譯)
2002 《臺灣光復後的回顧與現狀》,臺北:海峽出版社。
賴澤涵(編)
1993 《臺灣光復初期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研究所。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著)、羅珞珈(譯)
1996 《悲劇性的開端-臺灣二二八事變》。臺北:時報出版社。
賴澤涵、黃俊傑(編)
1991 《光復後臺灣地區發展經驗》。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研究所。
賴澤涵等(著)
1994 《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北:時報出版社。
戴國煇
1992 《愛憎二二八》。臺北:遠流出版社。
2002 《臺灣結與中國結》。臺北:遠流出版社。
薛月順
1996 《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一集。臺北:國史館。
1998 《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二集。臺北:國史館。
1999 《臺灣省政府檔案史料彙編-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三集。臺北:國史館。
謝東閔
1988 《歸返》。臺北:聯經出版社。
鍾逸人
1993 《辛酸六十年》。臺北:前衛出版社。
韓石泉先生逝世三週年紀念專輯委員會編
1966 《六十回憶》。臺北:韓石泉逝世三週年紀念委員會。
簡笙簧
1999 《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臺北:國史館。
蘇瑤崇(編)
2004 《最後的總督府》。臺中:晨星出版社。
鹽見俊二
2001 《秘錄、終戰前後的臺灣》。臺北:文英堂出版社。
張炎憲等(著)
2006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臺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黃彰健
2007 《二二八事件真相考證稿》。臺北:聯經出版社。
陳兆偉
2003 《國家經營下的臺灣糖業(1945-2953)》。臺北:稻鄉出版社。
陳金滿
2000 《臺灣肥料的政府管理與配銷(1945-1953):國家與社會關係之一探討》。臺北:稻鄉出版社。
翁嘉禧
1998 《臺灣光復初期的經濟轉型與政策(1945-1947)》。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張瑞德
1987 《平漢鐵路與華北的經濟發展(1905-193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1 《中國近代鐵路事業管理的研究-政治層面的分析1876-193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三、論文(專書論文、期刊論文、學位論文與會議論文)
王泰升
1999 〈臺灣戰後初期的政權轉替與法律體系的承接(一九四五至一九四九)〉,《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9(1):1-90。
何鳳嬌
2003 〈戰後初期臺灣土地接收與處理(1945-1952)〉。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 鐸
1973 〈臺灣鐵路〉,收於《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一輯第五冊,頁170-197。臺北:正中書局。
吳乃德、陳明通
1993 〈政權轉移和菁英流動:臺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歷史形成〉,收於賴澤涵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頁303-334。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吳仁傑
1999 〈阿里山森林鐵道研究(1896-1915)〉。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星
1999 〈二二八事件期間留臺日人之見聞〉,《臺灣文獻》50(4):205-217。
2005 〈戰後初年在臺日本人留用政策初探〉,《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33:269-285。
吳純嘉
1999 〈人民導報研究(1946-1947)—兼論其反映出的戰後初期臺灣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變遷〉。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芳上
1973 〈臺灣革命同盟會與臺灣光復運動〉,《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3:255-316。
李力庸
2006 〈戰爭與糧食:太平洋戰爭前後臺灣的米穀(1939-1945)〉,《兩岸發展史研究》2:103-137。
李文環
1999 〈戰後初期臺灣關貿政策之分析(1945-1949)〉(上),《臺灣風物》49(4): 129-170。
2000 〈戰後初期臺灣關貿政策之分析(1945-1949)〉(下),《臺灣風物》50(1): 69-106。
2006 〈戰後初期(1945-1947)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與駐臺海關之間的矛盾與衝突〉,《臺灣史研究》13(1):99-148。
李方宸
2003 〈臺灣私設鐵路與糖業鐵路(1910-1945)〉,《臺灣風物》53(3):73-103。
李西勳
1995 〈臺灣光復初期推行國語運動情形〉,《臺灣文獻》46(3):173-208。
李詩偉
2003 〈日治時期臺灣縱貫道路之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孟祥翰
2001 〈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與政府遷臺初期的經濟發展(1949-195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 忠
1946 〈臺灣政治怎樣才能明朗化〉,《臺灣評論》1(2)。
林虹妤
1999 〈戰後的省營商業銀行-以彰化商業銀行為例(1945-1957)〉。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華
1999 〈日治前期臺灣縱貫鐵路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日治初年臺灣鐵路營運之展開〉,《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1: 183-209。
洪瑞重
1998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教育的接收與推展(1945-194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公權(著)、姚崧齡(譯)
1980 〈臺灣光復初期與大陸之經濟關係〉,《傳記文學》37(6):101-104。
張健俅
1999 〈二次大戰臺灣遭受戰後之研究〉,《臺灣史研究》4(1):149-196。
張綠薇
1996 〈戰後警政的接收與重建-中樞遷臺前後警政發展之探討〉。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研所碩士論文。
張慶隆
1996 〈臺灣縱貫鐵道經營之研究-以滯貨事件為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玉芬
2001 〈戰後初期臺灣行政區域調整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許禎庭
1994 〈戰後初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與省參議會的關係〉。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三井
1985 〈臺灣光復的序曲:復臺準備與接收〉,收於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第四冊-抗戰勝利與臺灣光復史》,頁226-248。臺北: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
陳幼鮭
1999 〈戰後日軍日僑在臺行蹤的考宗〉(上),《臺灣史料研究》14:2-32。
2000 〈戰後日軍日僑在臺行蹤的考宗〉(下),《臺灣史料研究》15:65-98。
陳伯炎
2000 〈日治時期官營林業-以八仙山為例(1915-194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君愷
1993 〈光復之疫:臺灣光復初期衛生與文化問題的鉅視性觀察〉,《思與言》31(1):111-138。
陳明通
1993 〈派系政治與陳儀治臺論〉,收於賴澤涵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頁223-302。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陳亮州
1998 〈戰後臺灣日產的接收與處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 〈戰後禁止日產移轉日期爭議初探〉,《臺灣風物》51(3):73-90。
陳思宇
1999 〈臺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與經濟發展策略(1949-4953)-以公營事業為中心的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純瑩
1993 〈光復後之警政(1945-195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3 〈光復初期臺灣警政的接收與重建:以行政長官公署時期為討論中心〉,收於賴澤涵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頁21-78。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陳清文
1947 〈臺灣運輸業之史的研究〉,《臺灣銀行季刊》1(2):63-77。
陳淑芬
1998 〈戰後之疫-臺灣的公共衛生問題與建制(1945-195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畢慧
1999 〈戰後臺灣師範學校教育之研究(1945-1967)〉。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景峰
2001 〈國府對臺灣電影產業的處理策略(1945-1949)〉。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漢光
1972 〈臺灣光復前夕的史事日誌〉,《臺灣文獻》24(2):56-70。
陳翠蓮
1994 〈「大中國」與「小臺灣」的經濟矛盾-以資源委員會與臺灣行政長官公署的資源爭奪為例〉,收於張炎憲等編《二二八事件研究論文集》,頁51-78。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2001 〈戰後初期臺灣政治結社與政治生態〉,收於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頁289-328。臺北:樂學書局。
曾壁中
2002 〈逃出臺灣二二八的鬼門關〉,《臺灣文獻》53(3):261-266。
游維真
2005 〈1945-1952年臺灣戰後初期惡性通貨膨帳之成因與肆應:金融面之探討〉,《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7:287-323。
湯熙勇
1991 〈臺灣光復初期的公教人員任用辦法:留用臺籍、羅致外省籍及徵用日人(1945.10-1947.5)〉,《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4(1):391-425。
1993 〈戰後初期臺灣省氣象局的設立與改組(1945年11月至1947年11月)〉43(4):13-33。
1997 〈戰後初期臺灣省政府的成立及人事佈局〉,收於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頁125-150。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籌備處。
2000 〈從人事任用談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以戰後初期臺灣省氣象局為中心〉,收於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討論會》第二冊,頁1983-2006。臺北:國史館。
2001 〈戰後初期臺灣的日本人之遣返〉,「國科會臺灣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發表」研討會。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
2005 〈脫離困境:戰後初期海南島之臺灣人的返臺〉,《臺灣史研究》12(2):167-208。
程玉鳳
1998 〈資源委員會對臺灣糖業的接收與重建造(1945-1949)〉,《國史館館刊》復刊24:91-132。
2003 〈資源委員會與臺灣糖業(1945-195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俊傑
1993 〈光復初期土地改革前後自耕農及其所面臨的問題〉,收於賴澤涵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頁1-20。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黃淑英
2003 〈《民報》與戰後初期的臺灣〉。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風德
1995 〈臺灣光復與媒體接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2:201-239。
臺灣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
1947 〈臺灣光復後之交通事業〉,《臺灣銀行季刊》1(2):196-209。
臺灣省通運公司
1947 〈臺灣省通運公司概況〉,《臺灣銀行季刊》1(2):139-14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調查科
1947 〈長官公署時期臺灣經濟〉,《臺灣銀行季刊》1(2):149-189。
劉士永
1990 〈陳儀的經濟思想及其政策〉,《臺灣風物》40(2):55-88。
劉志偉、柯志明
2002 〈戰後糧政體制的建立與土地制度轉型過程中的國家、地主與農民(1945-1953)〉,《臺灣史研究》9(1):107-180。
歐素瑛
1997 〈光復初期臺灣職業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 〈戰後初期在臺日人之遣返〉,《國史館學術集刊》3:201-227。
2005 〈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的留用日籍師資〉,《國史館學術集刊》6:145-192。
蔡相煇
1995 〈中央訓練團臺灣行政幹部訓練班初探〉,收於國父建黨革命一百週年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建黨革命一百週年學術討論集》第四冊,頁218-246。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1995 〈中央訓練團臺灣行政幹部訓練班〉,《臺灣文獻》46(3):47-62。
蔡龍保
2000 〈日治中期臺灣國有鐵道之研究(1910-193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1 〈日治中期臺灣國鐵之發展(1910-1936)-以改良事業的考察為中心〉,收於胡春惠、周惠民編《兩岸三地歷史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論文集》,頁655-684。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2002 〈日治時期臺灣鐵路與觀光事業的發展〉,《臺北文獻》142:69-86。
2003 〈日治時期花東線鐵路的興築與花蓮港廳的發展(1895-1936)〉,《臺灣人文》8:89-115。
2004 〈日治時期公路運輸之興起與交通體系之變遷(1910-1936)〉,《近代中國》156:88-121。
2004 〈日治時期鐵路職員培訓制度之研究〉,《臺灣人文》9:31-41。
2005 〈日治時期臺灣國有鐵路貨物運費政策之研究(1896-1936)〉,《國史館學術集刊》5:85-113。
2005 〈長谷川謹介與日治時期臺灣鐵路的發展〉,《國史館學術集刊》6:61-108。
2006 〈日治初期臺灣的道路事業〉,《國史館學術集刊》7:85-129。
2006 〈殖民統治之基礎工程—日治時期臺灣道路事業之研究(1895-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彣涓
2001 〈戰後國民政府接收敵偽產業政策之形成-論臺灣公營事業之起源〉,桃園: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鄭 梓
2000 〈戰後臺灣地方與中央關係之演進與轉折〉,收於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五屆討論會》第二冊,頁2025-2052。臺北:國史館。
賴澤涵
1991 〈陳儀和二二八事件〉,《臺灣風物》40(2):161-178。
1992 〈陳儀與閩、臺、浙三省省政(1926-1949)〉,收於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頁232-356。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戴寶村
1998 〈近代港口市鎮之發展-清末至日據時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薛月順
1998 〈陳儀與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興廢〉,《國史館館刊》復刊24:27-50。
簡笙簧
1995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行政組織之探討〉,收於國父建黨革命一百週年學術討論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建黨革命一百週年學術討論集》第四冊,頁247-271。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顏崑智
1998 〈戰後臺灣農會之研究--以臺灣省農會為中心〉。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清梅
1993 〈光復初期臺灣米荒問題初探〉,收於賴澤涵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頁79-106。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魏正岳
2002 〈戰後初期臺灣糧政之研究〉,《臺灣文獻》53(3):157-208。
外文專書
臺灣協會
1982《臺灣引揚史-昭和二十年終戰紀錄》。東京:臺灣協會。
富沢繁
1984 《臺灣終戰秘史-日本植民地時代とその終焉》。東京:いずみ出版社。
渡部慶之進
1939 《臺灣鐵道讀本》。東京:春秋社。
羽生國彥
1937 《台湾交通を語る》。臺北:臺灣新民報社。
森重秋陽
1943 《臺灣交通小史》。臺北:臺灣交通協會。
永雄策郎
1938 《植民地铁道の世界經際的及世界政策的研究》。東京:日本評論社。
末光欣也
2005 《日本統治時代の台湾》。臺北:致良社。
日本大藏省管理局編印
1947 《日本の海外活動関する歷史調查》。東京:大藏省管理局。
高橋泰隆
1995 《日本植民地鉄道史論》。東京:日本經濟評論社。
中西健一等,
1986 《交通的經濟理論》。東京:晃洋書房,1986年。
黃昭堂(編)
1973 《台湾情勢報告書 : 2.28事件に関する米駐華大使館報告》。東京都:臺灣史現代研究會。
Department of State,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7,Volume Ⅶ The Far East:China ,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2.
Davidson, James W.,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Taipei:SMC.Publishing INC, 1992.
Knapp, Ronald G. eds., China’s Island Frontier,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 Taipei:SMC Publishing INC, 1995.
Prasenjit Duara,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Rural North China,1900-1942. Californi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Rubinstein,Murray A. eds., Taiwan:A New History. New York:M. E. Sharpe INC, 1999.
指導教授 賴澤涵、朱德蘭
(Jeh‐Hang Lai、Te-Lan Chu)
審核日期 2007-7-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