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3100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8 、訪客IP:3.12.41.106
姓名 蔡孟嫻(Memg-Shian Tsai)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中國文學中的桃花研究
(Chinese literature center peach blossom)
相關論文
★ 戒嚴時期台灣流行歌曲研究1949~1987年★ 排灣族傳統童謠研究
★ 台灣王爺故事研究★ 臺灣地區國字「標準字體」之研究
★ 元明清動物故事研究★ 彈詞《珍珠塔》研究
★ 【相聲瓦舍】及其相聲劇作品之研究★ 中國民間蛇郎類型故事研究
★ 《聊齋誌異》植物精怪故事研究★ 《剪燈新話》人物研究
★ 李漁同類型小說與戲曲比較★ 唐代令曲研究
★ 壇經版本考★ 俞大綱劇作研究
★ 《風月錦囊》研究★ 女相聲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本論文以中國文學中的桃花為研究對象,探討桃花在文學中所呈現的多樣意涵;隨著朝代的輪替、社會思想的演變,桃花的演變過程;還有古代文人們受到桃花文化的薰陶時的反映,其間的思想脈絡及其帶給人們的多樣改變等問題。
桃花文化以文學形式來說,融雜了多種文學的特質,有詩歌的抒情方式,有散文的敘事特色,更有小說對人物塑造、性格特性描寫的特性,它所呈現出來的文學樣貌是多元的。從桃花意象的領域研究,即可看見整個中國文化的反映,也可以看到它對中國文學的多方面貢獻。
雖然歷經三千多年的文學流變,舉凡詩、詞、曲、賦、小說、散文等均有桃花的蹤跡,但這些都僅散見於歷代文學家的創作中,並未有人加以綜合整理。本論文擬將桃花文化作一個有系統完整的整理與歸納分析。希望對於桃文化的發展以及它所呈現出來的意涵有更多的了解。
摘要(英) Thesis is as Chinese literature center peach blossom for research object. Peach blossom has multiple meaning literatures, such as dynasty evolution, society thought. Peach blossom’’s development has great influence for the Chinese culture. It not only reflects the ancient time in china but also the various images of Chinese people.
Peach blossom culture can be considered as literature form. It included prosy narration, novel and poetry. According to the peach blossom image’’s domain research, the readers can have better understanding for the complete Chinese culture. Also, the peach blossom has great contribution to China culture.
Obviously, the peach blossom showed up in many kinds of literature in China. However, the analysis of the peach blossom has neglected for the past 3,000 years. This thesis intended to draw on the integral collation and general analysis of the peach blossom culture.
關鍵字(中) ★ 慾望
★ 薄命
★ 民俗文化
★ 情愛
★ 文學意象
★ 避邪
★ 桃花
關鍵字(英) ★ folk culture
★ literature image
★ talismanic
★ peach blossom
★ unlucky life and desire
★ love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2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3
一、研究範圍3
二、研究方法4
第二章 桃之植株構造與意涵7
第一節 桃木7
第二節 桃子9
第三節 桃根、梗、葉、核、毛12
第四節 桃林13
第五節 桃花14
第三章 桃花的實質意義與象徵意蘊17
第一節 桃花的實質意義17
一、景觀作用18
(一)桃花的色艷18
(二)桃花的形美19
(三)桃花的味香20
(四)小結22
二、醫學價值22
三、養顏秘方23
第二節 桃花的人格意識25
一、花德25
二、花品28
三、花神31
第三節 桃花的象徵意蘊33
一、桃花是春天的象徵34
二、桃花是美女的比喻35
三、桃花是愛情的代表38
(一)情愛的代名詞39
(二)愛情故事40
第四章 傳統文學中「桃花」的形成與發展45
第一節 先秦兩漢的桃花-以《詩經》中的桃花為例45
一、〈周南.桃夭〉是祝賀女子出嫁的詩歌48
二、〈衛風.木瓜〉中的桃是傳遞情感的媒介50
三、〈大雅.抑〉篇的桃為相贈之物品52
四、〈魏風.園有桃〉篇的桃為單純的場景53
五、〈召南.何彼穠矣〉篇是用「桃」來象徵美麗的新娘53
六、小結54
第二節 唐詩宋詞中的桃花54
一、「桃花」的文學意象55
(一)人物意象56
(二)時間意象60
(三)情感意象63
二、桃花意象的藝術面貌67
(一)擬人化手法,化桃花為人67
(二)擷取桃花之艷,寄情桃色之上69
(三)運用舊典故,渾化新情感71
(四)逆向而行,翻案出新76
第三節 元代戲曲中的桃花-以《桃花女鬥周公》為例79
一、《桃花女鬥周公故事》內容大要79
二、「桃花女」的文化意蘊80
(一)桃花女美若桃花且具有神性80
(二)桃樹具有巫術的神秘作用82
(三)桃花女為陽氣之表徵84
(四)桃花女具有再生添壽的法力85
(五)桃花女具有顛覆雅俗反轉生死的能力86
三、《桃花女鬥周公》故事對桃花文化的影響87
第四節 清朝小說中的桃花-以《紅樓夢》為例88
一、景物-大觀園中的桃花89
二、人物-林黛玉、襲人、秦可卿、賈寶玉90
(一)桃花命的林黛玉91
(二)桃花緣的襲人92
(三)桃花相的秦可卿93
(四)犯桃花痴的寶玉94
三、詩詞-林黛玉的葬花辭、桃花行95
(一)葬花辭96
(二)桃花行98
四、小結101
第五章 民俗中的桃花文化102
第一節 中國民俗節慶中的桃花102
一、桃花是三月花令的代表102
二、桃花是各個節慶不可或缺的花卉105
三、桃花是宴會酒令中經常出現的花名108
第二節 中國民俗禁忌中的桃花 110
第三節 桃花的奇風異俗 113
一、食桃可長生不老 114
二、食桃可成仙 114
三、食桃可獲神力 115
四、食桃可返老還童 116
五、桃可感生成人 116
六、桃枝可求子 117
七、桃花水可美容 118
第四節 桃花所具之文化意義與價值 118
一、桃花的文化意義 118
(一)桃花的自然觀 119
(二)桃花的普遍性 119
(三)桃花的內在精神120
(四)桃花之吉祥觀121
二、桃花文化的價值122
(一)增進文學知識123
(二)觀察風俗民情123
(三)追求盡善盡美123
(四)行為信仰的傳承124
第六章 桃花意涵的轉變125
第一節 桃花的薄命論125
一、易於栽種,樹齡不長-形容短命女子125
二、易於凋零,花期短暫-形容輕薄女子126
三、桃花無主,開闔自落-形容孤單情懷127
四、隨處可見,花種繁多-形容地位低下128
五、多食無益,祭品之末-形容不被重視130
六、小結130
第二節 桃花慾望論131
一、桃花的縱欲131
(一)桃花盛開是野合的季節131
(二)桃花有倚門市倡之喻132
(三)風月場所必備的景觀133
(四)桃花仙境成男女交合之場景134
(五)桃花為圓融人常的艷語135
(六)小結135
二、桃花的禁欲136
(一)無慾的理想淨土136
(二)超越世俗的仙界139
三、桃花的縱欲與禁欲的矛盾141
第七章 結論144
一、桃花生命力的展現144
二、桃花為中國園林美景145
三、桃花具有人格化後之神聖美145
四、桃花為文人抒懷言志的對象146
五、桃花作品累積了文化資產146
六、藝術表現的層次昇華147
【參考書目】148
參考文獻 ﹝說明﹞本文參考及引用書目排列方式說明如下:
一、中文著作:
(一)古代典籍:民國以前典藉,以朝代為序。
(二)近人著作:民國以後專書,以出版時間為序。
二、期刊
(一)國內期刊:依出版先後排列。
(二)大陸期刊:依出版先後排列。
三、論文:依出版先後排列。
一、中文著作
(一) 古代典籍
1. ﹝漢﹞王充,《論衡》,劉盼遂 集解:《論衡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4月出版。
2. ﹝漢﹞劉熙《釋名》,(《叢書集成簡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3. ﹝漢﹞劉向,《說苑.善說》(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4. ﹝漢﹞高誘 注,《淮南子注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2月。
5. ﹝漢﹞高誘 註,《呂氏春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6. ﹝漢﹞應劭,《風俗通義》(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基金會印行),1978年。
7. ﹝漢﹞劉向 校注,《列女傳》(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5月。
8.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9. ﹝漢﹞東方朔,《神異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6月。
10. ﹝漢﹞焦延壽,《焦氏易林》(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11月。
11. ﹝漢﹞班固,《漢武帝內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87年。
12. ﹝漢﹞東方朔,《神異經‧東荒經》(《說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月。
13. ﹝漢﹞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集釋》(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2月。
14. ﹝魏﹞王肅 注,《孔子家語》,《百子全書》(臺北,古今文化出版社),1963年9月。
15. ﹝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繆啟愉 校釋,《齊民要術校釋》(臺北:明文書局),1986年1月初版。
16. ﹝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劉九洲、侯迺慧 注譯,《新譯洛陽伽藍記》(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3月出版。
17. ﹝晉﹞陶潛,《陶靖節集》,﹝清﹞ 陶澍 集注(臺北:世界書局),1964年。
18. ﹝晉﹞張華,《博物志》,(《四部備要,子部》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出版。
19. ﹝晉﹞陸翽,《鄴中記》,(《四庫全書珍本別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出版。
20. ﹝晉﹞王嘉,《拾遺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出版。
21. ﹝晉﹞葛洪,《抱朴子》,(《新編諸子集成一.抱朴子內篇》,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5月五版。
22. ﹝晉﹞葛洪,《神仙傳》(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出版。
23. ﹝晉﹞干寶,《搜神記》,汪紹楹 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1月10日初版三刷。
24. ﹝晉﹞傅玄,《桃賦》,(《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6月。
25. ﹝晉﹞郭象 註,《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12月。
26. ﹝晉﹞葛洪,《抱朴子》,何淑貞 校注:《新編抱朴子.外篇》(臺北:國立編繹館),2002年2月初版,《新編抱朴子.內篇》,2002年3月初版。
27. ﹝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琳瑯密室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28. ﹝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12月出版。
29. ﹝南朝宋﹞范曄、(晉)司馬彪撰,《後漢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30. ﹝隋﹞杜臺卿,《玉燭寶典》,﹝清﹞楊守敬 校訂。(《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31. ﹝唐﹞馮贄,《雲仙雜記》(《百部叢書集成初編影印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32. ﹝唐﹞徐堅,《初學記》(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9月初版。
33. ﹝唐﹞歐陽詢 等撰,《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1974年8月出版。
34. ﹝唐﹞房玄齡,《新校本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35. ﹝唐﹞包婿,《會昌解頤錄》,(《說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月。
36.. ﹝唐﹞宇文士及,《粧臺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月。
37. ﹝梁﹞劉勰,《文心雕龍》(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38. ﹝梁﹞劉勰,《文心雕龍》(臺北,文光圖書公司),1964年1月。
39. ﹝梁﹞宗懍,《荊楚歲時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12月。
40. ﹝梁﹞劉孝綽,《玉臺新詠》(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41. ﹝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第一版。
42.. ﹝後唐﹞馬縞,《中華古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月。
43.. ﹝北周﹞宗懍,《洛陽伽藍記 荊楚歲時記》(臺北:中華書局),1969年。
44. ﹝宋﹞程大昌,《續演繁露》(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45. ﹝宋﹞陳元靖,《歲時廣記》(《百部叢書集成新編影印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46.. ﹝宋﹞蘇軾,《蘇東坡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9月。
47. ﹝宋﹞陸游,《劍南詩稿》(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48. ﹝宋﹞蘇頌,《圖經本草》(《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49. ﹝宋﹞范成大,《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頁233。
50. ﹝宋﹞郭茂倩 輯,《樂府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出版。
51. ﹝宋﹞張翊,《花經》(《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書局),1989年。
52. ﹝宋﹞李昉,《太平御覽》(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
53.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7月。
54. ﹝宋﹞魏泰,《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55.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5月。
56. ﹝明﹞唐寅,《唐伯虎全集》(臺北:臺灣東方書店),1956年5月。
57. ﹝明﹞臧晉叔 編,《元曲選.桃花女》(臺北:啟明書局),1961年。
58. ﹝明﹞文震亨,《長物志》,(《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出版。
59. ﹝明﹞吳承恩,《西遊記》,謬天華 校訂(臺北:三民書局),1972年5月出版,1976年12再版。
60.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楊家駱主編(《國學名著珍本彙刊》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9月。
61. ﹝明﹞郭勛 編,《雍熙樂府》(《四部從刊續編本》,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年。
62. ﹝明﹞劉侗、于奕正 著,《帝京影物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12月
63. ﹝明﹞張潮,《幽夢影》(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12月。
64. ﹝明﹞馮夢龍著、顧學頡校注《醒世恆言》,卷4(臺北:里仁書局),1991
年。
65.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臺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出版),1994年6
月三版一刷。
66. ﹝清﹞富察敦崇 編,《燕京歲時記》(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67. ﹝清﹞曹寅 撰,《全唐詩》(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
68. ﹝清﹞聖祖 敕編 陳夢雷原編 楊家駱類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
文書局),1977年4月5日初版。
69. ﹝清﹞汪灝 等著,《廣群芳譜》(《佩文齋索引本》臺北:新文豐書局),1980
年。
70. ﹝清﹞方玉潤,《詩經原始》(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71. ﹝清﹞王文誥、馮應榴 輯注,《蘇軾詩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83年1月。
72. ﹝清﹞董誥 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73. ﹝清﹞聖祖 敕編 汪灝 等著,《廣群芳譜》(《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85年。
74. ﹝清﹞曹雪芹、高鶚著,﹝清﹞護花主人、大某山民、太平間人評《紅樓夢 三家評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75. ﹝清﹞朱梓 冷昌言編 徐元 校注,《宋元明詩三百首》(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
76. ﹝清﹞俞樾,《十二月花神議》(《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77. ﹝清﹞段玉裁 注,《說文解字》(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7月。
78. ﹝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年。
79. ﹝清﹞朱彬,《禮記訓纂》(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80. ﹝清﹞阮元,《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出版。
81. ﹝清﹞松年,《頤園論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二)近人著作
1. 林惠祥,《民俗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印行),1968年2月。
2. 顧一樵,《中國的文藝復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印行),1968年5月。
3. 董康 輯編,《曲海總目提要》(臺北:正光書局),1969年。
4. 楊柏峻,《列子譯注》〈湯問篇〉(臺北:明倫出版社),1971年2月。
5. 中文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 張其昀監修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臺北:華岡出版部),1973年。
6.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1975年。
7. 孫希旦 校注,《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6年再版。
8.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臺北:問學出版社),1977年11月。
9. 劉守宜主編,《中國文學評論第一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12月出版。
10.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概要》(臺北:先知出版社),1978年3月。
11.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臺北:聯經出版社),1978年出版。
12. 黃永武,〈古典詩中的桃與柳〉,《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巨流出版社),1979年4月出版。
13. 王孝廉,《花與花神》(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0年10月。
14. 林惠祥,《民俗學》(臺北:商務印書館印行),1980年1月出版。
15. 裴溥言,《先民的歌唱-詩經﹙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1年1月出版。
16. 高樹藩,《形音義綜合大字典》(臺北:正中書局),1981年3月。
17. 袁珂 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11月出版。
18. 史震林,《西青散記》(臺北:廣文書局),1982年。
19. 殷登國,《中國的花神與節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出版。
20. 劉侗(明)著,《帝京景物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發行 新華書店經銷),1983年。
21. 糜文開、裴普賢,《詩經欣賞與研究》(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1月出版。
22. 唐圭璋,全宋詞(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3月。
23. 朱守亮 評釋,《詩經評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10月初版。
24. 郭立城,《中國藝文與民俗》(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10月出版。
25. 王國維、俞銘衡、林語堂等著,《紅樓夢藝術論》(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26. 烏丙安,《中國民俗學》(遼寧大學出版社),1985年8月。
27. 毛萇傳述、朱熹辨說,《詩序》(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8. 韓嬰著 周廷寀 校注,《韓詩外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9. 曹文趣等選註,《西湖游記選》(浙江文藝出版杜),1985年版。
30. 戴德傳、李調元注,《夏小正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31. 王孝廉,《神話與小說》(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6年5月1日初版一刷,1987年9月1日初版二刷。
32. 陳運造,《花與花的故事》(臺北:台灣省立博物館印行),1986年6月。
33.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34. 劉耕路,《紅樓夢詩詞解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出版。
35. 李豐楙,《探求不死》(臺北:久大出版社),1987年9月初版。
36. 陳子展,《國風選譯》(臺北:仰哲出版社),1987年9月出版。
37. 張春榮,《詩學析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11月。
38. 吳玉成,《粵南神話研究》(臺北:中國民俗學會),1987年。
39. 朱 狄,《原始的事與小說起源》(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3月。
40. 王孝廉,《神與神話》(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3月。
41. 太瘦生綺情先生著 陳鏞 編纂,《黛玉日記》(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出版。
42. 余彥文、喻滿生,《花草情趣》(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1月。
43. 楊昌鑫,《土家族風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89年5月。
44.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宋代文學與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出版。
45. 陳俊愉、程緒珂主編,《中國花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
46. 曾熾海、張新濤、顧聖皓注評,《大地的徵笑-中國花詩品鑒》(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
47. 韓經太,《中國詩學與傳統文化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出版
48. 趙國華,《生殖崇拜文化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49. 王季思 主編,《全元戲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0年。
50. 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51. 吳曉:《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詩學新解》,(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52.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世界》(臺北:作家出版社),1991年3月。
53. 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巨流出版社),1991年5月出版。
54. 侯迺慧,《詩情與幽境-唐代聞人的園林生活》(臺北:東大圖書),1991年6月。
55. 李中生,《中國語言避諱習俗》(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
56. 劉守華,《道教與民間文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2月。
57. 鄧雲鄉,《草木蟲魚世界》(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1月出版。
58. 周武忠,《中國花卉文化》(廣東:花城出版社),1992年4月出版。
59. 高洪奎、劉乃昌著,《王安石詩文編年選釋》(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
60. 朱亮采,《古典文學研究資料 紅樓夢詩詞淺說》(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出版。
61. (荷蘭)高羅佩(R. H. van Gulik)著、楊權 譯,《秘戲圖考》(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2年。
62. 譚立剛,《古典文學研究資料 紅樓夢詩曲新評》(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出版。
63. 喬繼堂,《吉祥物在中國》(臺北:百觀出版社),1993年2月初版。
64. 杜奮嘉選析,《千年不醒夢紅樓──紅樓夢賞析》(臺北:開今文化出版),1993年出版。
65. 聞一多,《詩經新義》,孫黨伯、袁謇正主編《聞一多全集.詩經編上》(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初版。
66.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4月。
67. 高華平、曹東海,《中華巫術》(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3月。
68. 袁柯,《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4月。
69. 王明雄,《談天說命》(臺北,時報出版社),1995年。
70.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臺北:漢忠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5月初版。
71. 王秋桂主編,《神話、信仰與儀式》(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7月。
72. 郭齊、尹波點校,《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73.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臺北:問學出版社)臺北,1997年11月。
74. 藍若天:《國風情詩辨義》(新竹),1997年11月出版。
75. 阮元,《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76. 任聘,《中國民間禁忌》(花山文藝出版社),1998年10月。
77. 吳友如:《吳友如畫寶》(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年。
78. 趙沛霖,《先秦神話思想史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79. 邱德宏文、王灝圖,《台灣年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1月。
80. 何小顏,《花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初版。
81. 王季思主編,《全元戲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2月。
82.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所主編,《宋代文學與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7月。
83. 周谷城主編,《中國文人的自然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84. 魏英滿、陳瑞隆,《台灣民間年節習俗》(臺北:世峰出版社),2000年6月。
85. 王漢民,《八仙與中國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86. 歐麗娟,《詩論紅樓夢》(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1月出版。
87. 潘富俊,《詩經植物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年6月。
88. 李學勤編,《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周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0月。
89. 吳逸凌注釋 張潮著,《幽夢影》,(臺南:世一文化事業服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90.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漢湘文化出版〉,2003年。
91. 任騁,《中國民間禁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3月。
二、期刊
(一)國內期刊
1. 阮昌銳,〈花草樹木的民俗〉,《海外學人》,1985年3月,第152期。
2. 趙文心、尹榮方,〈桃木漫說〉,《文史知識》,1986年,第11期。
3. 吳久桐,〈桃枝仙〉,《民俗曲藝》,1986年1月,第39期。
4. 中一,〈桃與文化〉,《民俗研究》,1988年,第2期。
5. 王祥齡,〈儒家的祭祀禮儀理論〉,《九州學刊》,1992年10月,總第18期。
6. 鄭曉江,〈論中國民間避邪文化〉,《中國文化月刊》,第1993年10月,192期。
7. 羅偉虹,〈中國的民間信仰探討〉,《社會科學》,1994年,第8期。
8. 郝譽翔,〈「桃花女」中陰陽鬥與合:一個儀式戲劇的分析〉,《中外文學》,1998年2月,第26卷第9期。
9. 陳靜宜,〈孟稱舜「桃花人面」結溝及深層意蘊之探討-以桃花為線索〉,《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1998年,3卷。
10. 鄭志明,〈元雜劇《桃花女》的婚姻儀式探究〉,《鵝湖》,24卷,第12期,1999年6月。
11. 許秀美,〈「桃」的民俗信仰與文化意義〉,《國文天地》,2001年8月,第17卷第3期。
12. 張珮娟,〈宋詞中「桃花」的象徵意涵﹙一﹚〉,《中國語文》,2002年5月,90卷第5期。
13. 張珮娟,〈宋詞中「桃花」的象徵意涵﹙二﹚〉,《中國語文》,2002年6月,90卷第6期。
14. 張珮娟,〈宋詞中「桃花」的象徵意涵﹙三﹚〉,《中國語文》,2002年7月,91卷第1期。
15. 張珮娟,〈宋詞中「桃花」的象徵意涵﹙四﹚〉,《中國語文》,2002年8月,91卷第2期。
(二)大陸期刊
1. 祁家林,〈談詠物詩的審美特徵〉,《河北學刊,1983年,第2期。
2. 麻守中,〈試論古代詠物詩〉,《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3年,第5期。
3. 陳賢發,〈楚人對桃的崇拜源流考略〉,《民間文學論壇》,1985年,第6期。
4. 趙文心、尹榮方,〈桃木漫說〉,《文史知識》,1986年,第11期。
5. 亦 麗,〈「神聖」的花木-佛籍中花木漫談〉,《文史知識》,1986年,第10期。
6. 周沙塵,〈花開時節動京城〉,《文史知識》,1986年,第12期。
7. 陳一舟,〈中國古代的詠物詩理論〉,《中國文藝思想史論叢第三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6月。
8. 傅惠鈞,〈詠物詩的語言運用〉,《修辭學研究第四輯》,廈門大學出版社,1988
年4月。
9. 羅 漫,〈桃,桃花與中國文化〉,《中國社會科學》,1989年,第4期,頁145-156。
10. 羅傳虹,〈中國的民間信仰探討〉,《社會科學》,1994年,第8期,頁55-58。
11. 李國強,〈論桃民俗〉,《中國文化研究》,1994年春之卷﹙總第3期﹚,頁102-107。
12. 星 舟,〈神桃五題-中神話敘事結構研究二〉,《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總第18期﹚。
13. 王德龍,〈《詩經》戀歌與布依族情歌比較〉,《貴州文史叢刊》,1994年,第4期。
14. 張連舉 周玲,〈從《詩經》看當時人的愛情生活〉,《天中學刊》,1994年2月,第9卷第1期。
15. 蔡靖泉,〈《詩經》二南中的楚歌〉,《上海大學學報》,1994年3月,第3期。
16. 李炳海,〈《詩經》女性的色彩描寫〉,《江西社會科學》,1994年,第6期。
17. 張來芳,〈試論《詩經》的敘事藝術〉,《江西社會科學》,1994年,第6期。
18. 鄭蘇淮,〈中國文學中的女性形象(五)文明進步的頌歌-《詩經》中所體現的愛情意識〉,《南昌高專學報》,1994年12月,第3、4期。
19. 管仁福,〈試論《詩經》中鳥獸草木的價值蘊涵〉,《北方論叢》,1994年,第1期。
20. 金寶忱,〈淺析中國桃文化〉,《黑龍江民族叢刊》,1995年,第1期﹙總第40期﹚。
21. 趙海菱,〈感時花濺激-論杜詩桃花意象的感傷色彩〉,《東岳論叢》,1995年,第1期。
22. 趙俊玠,〈人面桃花的演變〉,《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5卷第86期。
23. 廖明君,〈植物崇拜與生殖崇拜-壯族生殖崇拜文化研究﹙中﹚〉,《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
24. 陳 來,〈殷周的祭祀文化與宗教類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5年8月,總第12期。
25. 靳風林,〈論中國鬼文化的成因、特徵及其社會作用〉,《中州學刊》,1995年,第1期。
26. 邱建國,〈拗竹與媚桃-明清文人審美心態的外在表徵〉,《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
27. 張開焱,〈崇桃風俗與桃之神性〉,《
指導教授 李國俊(Kuo-Chun Lee) 審核日期 2006-6-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