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3502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7 、訪客IP:18.191.147.190
姓名 田金昌(Chin-Chang Ti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The belief of the San Gwan Emperors in Taiwan:Taoyuan Area as an Example(1683~1945))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劉銘傳裁隘之研究—以竹苗地區的隘墾社會為中心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旨在探討桃園地區三官大帝信仰與拓墾及族群關係。臺灣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在族群關係互動中,寺廟經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們往往透過寺廟的興建,來表達對神明的感謝與期望,亦借著信仰及祭祀活動來凝聚向心。因此,以三官大帝信仰與拓墾及族群關係為探討因子,探究三者間的互動關係。
本研究全篇以區域發展史為主要研究範疇,對研究區內三官大帝廟宇興起及發展因素,著重於整體性及長期性變化的觀察。從自然環境、祖籍群分布、人口結構、土地拓墾、宗教活動等等問題入手,探討桃園縣境內三官大帝信仰之時空背景與形成因素。一方面希望釐清寺廟與族群間的互動關係,另一方面也藉此呈現出信仰的區域特色。
漢人入墾桃園後,在拓墾初期因受傳統農業影響,對自然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天、地、水三者攸關人民的生計與作物栽植,而三官大帝正是其主管神明,因此成為此時期建廟主祀神明的最佳選擇。當社會逐漸進入穩定時期,則因區域內平埔族招徠漢佃抽收「番大租」,在養贍埔地耕墾的客家人,建廟時雖想選擇「三山國王」為主祀神明。卻因這種兼具「制番」功能的神祇,容易破壞主、佃間的和諧;所以選擇彼此都能接受的三官大帝做為主祀神明,達到族群合諧目的。
而道光後期至清末,研究區域內大量興建三官大帝廟宇。主要係因在臺北盆地械鬥失敗的客家人,當被迫遷移至本區後,因新的生存環境產生新的關係,進而對族群關係進行反思。放棄具有強烈族群意識的三山國王廟,改奉三官大帝為新建廟宇主祀神明,再同祀「三山國王」、「義民爺」、「開漳聖王」等神明。如此,除能普及敬神思想外,更能擴大祭祀圈範圍,促進族群融合。
從研究中發現,桃園地區的三官大帝信仰,除反應出敬天安命的宗教心理外,更具有緩和各族群間戾氣的功用。
關鍵字(中) ★ 三官大帝
★ 客家
★ 信仰
★ 拓墾
★ 族群關係
★ 桃園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緒論………………………………………………………………………………. 1
第一章 桃園地區的自然環境與人文背景…………………………………...11
  第一節 桃園地區的自然環境…………………………………………...11
  第二節 桃園的行政區演變……………………………………………...17
  第三節 桃園地區的漢族群分布………………………………………...23
  第四節 桃園地區漢人移民與地名之形………………………………...29
第二章 三官大帝信仰在臺灣………………………………………………...43
第一節 三官大帝信仰的源流………………………………………………...43
第二節 三官大帝信仰與移墾社會…………………………………………...48
第三節 三官大帝信仰的空間分佈…………………………………………...55
第四節 三官大帝信仰的時間分佈…………………………………………...62
第三章 桃園地區的三官大帝信仰…………………………………………...72
第一節 桃園地區三官大帝廟宇分佈及沿革與現況………………………...72
第二節 桃園的三官大帝信仰祭祀活動………………………………………..106
第三節 桃園的水圳與三官大帝信仰…………………………………………..113
第四章 桃園地區的三官大帝信仰與拓墾及族群關係………………………..124
第一節 移墾社會與三官大帝信仰關係………………………………………..124
第二節 三官大帝信仰與族群關係……………………………………………..132
第三節 三官大帝信仰的變遷與特色…………………………………………..146
結論……………………………………………………………………………..155
參考文獻 一、史料
大園庄役場(編),〈大園庄誌〉《新竹州街庄志彙編》,臺北:成文,1985。
桃園廳庶務課(編),《桃園廳第一統計書》,1916。
桃園廳庶務課(編),《桃園廳第二統計書》,1917。
新竹州,《新竹州統計書》(一)〜(四),1923〜1926。
國立臺灣大學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淡新檔案》(一)〜(十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95。
劉澤民(編),《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集續編》,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
劉澤民(編),《平埔百社古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2。
謝繼昌(編),《凱達格蘭古文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1999。
不著撰者,《清宣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8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不著撰者,《清穆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9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不著撰者,《清仁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8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不著撰者,《雍正硃批奏摺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30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
不著撰者,《臺灣兵備手抄》,《臺灣文獻叢刊》第22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不著撰者,《清奏疏選彙》,《臺灣文獻叢刊》第2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
不著撰者,《清會典臺灣事例》,《臺灣文獻叢刊》第22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不著撰者,《臺案彙錄甲集》,《臺灣文獻叢刊》第3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9。
不著撰者,《臺案彙錄丙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7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3。
不著撰者,《臺案彙錄己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9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4。
不著撰者,《臺案彙錄庚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0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不著撰者,《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9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熟蕃戶口沿革調查綴》,1910,臺灣分館藏。
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國勢調查調查》,臺灣分館藏。
臺灣總督府蕃務課,《平埔蕃調查書》,1910,臺灣分館藏。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不著撰者,《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臺北:臺灣銀行,196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
三田裕次、張炎憲編,《臺灣古文書集》,臺北:南天書局,1988。
不著撰者,《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二、專書
Davidson(著)、蔡啟恆(譯),《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107種,1972。
丁曰健,《必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丁紹儀,《東瀛事略》,《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丸井圭治郎(編),《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臺北:臺灣總督府,1919。
不著傳者,《嘉義管內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5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不著撰者,《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27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
不著撰者,《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不著撰者,《清世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6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不著撰者,《清代官書記明臺灣鄭氏亡事》,《臺灣文獻叢刊》第17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不著撰者,《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不著撰者,《臺灣府輿圖纂要》,《臺灣文獻叢刊》第18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不著撰者,《臺灣番事物產與商務》,《臺灣文獻叢刊》第4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不著撰者,《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據清宣統元年長沙葉德輝麗廔叢書本影印。
中壢郡役所(編),《中壢郡要覽》,臺北:成文,1985。
尹章義,《臺灣客家史研究》,臺北: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2003。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
仇德哉,《臺灣之寺廟與神明(四)》,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
內政部民政司編印,《全國寺廟名冊》,臺北:內政部,2001。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臺灣文獻叢刊》第9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內含六十七〈臺灣內地番地風俗圖〉及黃叔璥,〈臺灣番社圖〉)
王世慶,《淡水河流域河港水運史》,臺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科所,1996。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北:大通書局,1987(1752)。
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甘陽主編,《社會主義:後冷戰時期的思索》,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石田浩,《臺灣漢人村落社會經濟構造》,大阪:關西大學,1985。
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臺北:武陵出版社,2001三版。
朱仕介,《小琉球漫志》,《臺灣文獻叢刊》第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8。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吳振漢總編纂,《大溪鎮志》,桃園:桃園縣大溪鎮公所,2004。
吳子光,《一肚皮集》,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8。
吳子光,《臺灣紀事》,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呂宗力、鑾保群,《中國民間諸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宋.李昉,《太平廣記五百卷》,臺北:新興書局,1968新一版。
宋光宇,《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宋增璋,《臺灣撫墾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8。
李明賢,《咸菜甕鄉街的空間演變》,竹北:新竹縣立文化中心,1999。
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灣文獻叢刊》第2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汪毅夫,《客家民間信仰》,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一版。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周凱,《廈門志》,《臺灣文獻叢刊》第9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2。
岡松參太郎、陳金田譯:《臺灣私法》(1)、(2)、(3),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90、1993、1993。
明.徐道,《歷代神仙通鑒》,《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一輯正編第八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景印初版。
林玉茹,《清代台灣港口的空間結構》,臺北:知書房,1996 年。
林百川、林學源,《樹杞林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林美容(編),《台灣民間信仰研究書目》,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增訂版。
林美容,《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北,臺原出版社,2000。
林美容,《臺灣人的社會與信仰》,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
林豪,《澎湖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6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林興仁主修、盛清沂總纂,《臺北縣志》,臺北縣: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60。
林衡道,《臺灣寺廟概覽》,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
林衡道,《臺灣的歷史與民俗》,臺北:青文出版,1966。
波越重之,《新竹廳志》,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07。
牧山鶴彥,《新竹圖幅及說明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5。
姜義鎮,《臺灣的鄉土神明》,臺北:臺原出版社,1995一版。
姚瑩,《東槎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7。
施添福,〈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2001。
施琅,《靖海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1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8。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下),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胡建偉,《澎湖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0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胡傳,《臺灣日記與稟啟》,《臺灣文獻叢刊》第7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9。
卿希泰,《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初版。
夏黎明,《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臺北:知書房,1986,頁82。
宮本延人,《日本統治時代臺灣における寺廟整理問題》,奈良縣:天理教道友社,1988。
徐正光主編,《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
徐鼒、徐承禮,《小腆紀傳》,《臺灣文獻叢刊》第13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晉.干寶,《搜神記》,臺北:里仁書局,1982。
晉.陳壽,《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74月。
晉.葛洪著、王慶元等譯注,《抱朴子譯注》,臺北:建安出版社,1999。
桃園文獻委員會(編),《桃園縣志》,桃園:桃園縣文獻委員會,1979。
桃園廳(編),《桃園廳寺廟調查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藏,1915。
桃園廳編,《桃園廳志》臺1版,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日本明治三十九年排印本影印,1985。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張炎憲(編),《台灣漢人移民史研究書目》,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9。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臺北:玉山社,1996。
張炎憲、陳美容(編),《臺灣史與臺灣史料》(一),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
張炎憲、陳美容(編),《臺灣史與臺灣史料》(二),臺北:吳三連史料基金會,1995。
張炎憲等,《臺灣平埔族文獻資料選集-竹塹社》,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3。
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臺灣省通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3。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1993。
張勝彥,《臺灣史研究》,臺北:華世,1981。
張隆志,《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1。
張菼,《清代臺灣民變之研究》,臺灣研究叢刊第10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
張耀錡,《平埔族社名對照表》,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51。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
清.李調元,《新搜神記》,《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一輯正編第一0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景印初版。
清.姚東升,《釋神》,《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一輯正編第一一種,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景印初版。
盛清沂、王詩琅、高樹藩,《臺灣史》,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77。
莊芳榮,《臺灣地區寺廟發展之研究》,臺北,南天書局,1996。
莊英章,《文化人類學》,臺北:空中大學1991。
莊英章,《林圮埔:一個臺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6。
莊英章,《家族與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4。
許雪姬,《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
陳孔立、陳在正、鄧孔昭,《清代臺灣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1986。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陳正祥,《臺灣地名辭典》,臺北:南天書局,1993。
陳正祥,《臺灣地誌》上、中、下冊,臺北:南天書局,1993。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1987。
陳奇祿,《臺灣土著文化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陳芳惠,《歷史地理學》,臺北:五南,1977。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佃、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
陳衍,《福建通志列傳選》,臺灣文獻叢刊第19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陳振文,《臺灣土地開發之研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
陳培桂、林豪,《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陳清香等編著,《臺灣宗教藝術》,臺北:空中大學,2001初版。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6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陳朝龍著、林文龍點校,《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
陳國瑛等,《臺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5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彭明輝,《舉頭三尺有神明–中和地區的寺廟與聚落發展》,台北縣: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游謙、施芳瓏,《宜蘭縣民間信仰》,宜蘭:宜蘭縣政府,2003。
程家穎,《臺灣土地制度考查報告書》,《臺灣文獻叢刊》第18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黃旺成等,《臺灣省新竹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黃厚源,《桃園文獻第二期-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桃園縣政府,1994。
新竹州郡役所(編),《新竹州要覽》(一)〜(四),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
新竹廳(編),《新竹州大溪街寺廟臺帳》,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藏,昭和年間。
新竹廳(編),《新竹廳寺廟調查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藏,1915。
楊熙臺,《清代臺灣政策與社會變遷》,臺北:天工,1983。
楊緒賢,《臺灣區姓氏堂號考》,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79。
楊懋春,《人文區位學》,臺北:五南,1983。
溫吉(譯),《臺灣番政志》,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57。
溫振華、戴寶村,《大臺北都會圈客家史》,臺北:臺北市文獻會,1998。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
葉振輝,《清季臺灣開埠之研究》,臺北:標準,1985。
鈴木清一郎著、馮作民譯,《臺灣舊慣習信仰》,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9增訂第一版。
廖守臣,《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1998。
廖漢臣,《臺灣省開闢資料續編》,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省通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省通志稿》,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2。
臺灣省文獻會採集組編校,《桃園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6。
臺灣慣習研究會,《臺灣慣習記事》,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89。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統治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1945。
臺灣總督府,《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臺北:捷幼出版社,1993年初版。
趙綱、陳鍾毅,《中國土地制度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劉克智,《臺灣人口成長與經濟發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9),1983。
劉枝萬,《中國民間信仰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4。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灣文獻叢刊》第2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8。
詹素娟、張素玢,《平埔族史篇(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1。
增田福太郎,《臺灣の宗教–農村を中心こする宗教研究》,東京:養賢堂,1939。
增田福太郎著、古亭書屋編譯,《臺灣漢民族的司法神–城隍信仰體係》,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99。
增田福太郎著、黃有興譯,《臺灣宗教論集》,台中,臺灣省文獻會,2001。
潘英,《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台北:自立晚報,1992。
潘朝陽等(編),《客家風情:移墾.產業.文化》,臺北: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2004。
蔣元樞,《重修台郡各建築圖說》,臺北:中央圖書館,1983。
蔣毓英,《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
蔡志展,《明清臺灣水利開發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9。
蔡相煇,《臺灣的祠祀與宗教》,臺北:臺原出版社,1989第一版。
鄭用錫,《淡水廳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1853)。
鄭明枝,《郭氏宗族北台移民拓墾史》,作者自印。
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文獻叢刊》第6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戴寶村,《清季淡水開港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1984。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土地慣行一班》,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05。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編著、陳金田譯,《臺灣私法》,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鍾華操,《臺灣地區神明的由來》,台中,臺灣省文獻會,1979。
藍鼎元,《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8。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81。
蘆竹庄役場,《蘆竹庄志》,桃園:蘆竹庄役場,1933。
三、期刊論文
C.E.S.(著)、周學普(譯),〈被遺誤的臺灣〉,《臺灣經濟史三集》:37~111,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354種,1956。
Knapp, Ronald G.(著)、湯熙勇(譯),〈聚落和邊區的土地所有形態〉,《史聯雜誌》7:112~118高雄: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5。
Riess, Ludwig(著)、周學普(譯),〈臺灣島史〉,《臺灣經濟史三集》:1~36,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34種,1956。
Wirth, Albrecht(著)、周學普(譯),〈臺灣之歷史〉,《臺灣經濟史六集》:1~84,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54種,1957。
丁荷生、鄭振滿,〈閩台道教與民間諸神崇拜〉,《中央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3期,民81年春季。
山根幸夫(著)、吳密察(譯),〈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的成果〉,《臺灣風物》32:1,1982。
中村孝志,〈蘭人時代の蕃社戶口表〉,《南方土俗》4(1):42~59、4(3):181~196、4(4):234~240,臺北:南方土俗學會,1983。
尹章義,〈台灣移民開發史上與客家人相關的幾個問題〉,收入台灣史研究會主編,《台灣史研究會論文集》(三):211~34,台北:台灣史研究會,1991。
尹章義,〈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與新莊三山國王的興衰史〉,《臺北文獻》74:8~40,1985。
王世慶,〈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臺灣文獻》23(4):1-83,1972。
王世慶,〈結首制與噶瑪蘭的開發-兼論結首制起自荷蘭之說〉,《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七.下):469~501,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9。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6~19,臺北:合志,1993。
王明珂,〈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5(3):119~140,臺北:新史學雜誌社,1994。
王益滔,〈光復前臺灣之土地制度與土地政策〉,《臺灣經濟史十集》,臺灣研究叢刊第90種:52-86,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王國璠〈臺灣民間信仰概述〉《臺北文獻》7:48~75。
王崧興,〈臺灣漢人社會的人類學研究之檢討〉,《歷史研究與臺灣》4:1~11,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6。
王崧興,〈臺灣漢人社會研究的反思〉,《臺大考古人類學刊》47:1~11,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1991。
王崧興,〈濁大流域的民族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5。
任茹,〈明清臺灣中北部地區水利之開發--從北港溪到大漢溪〉,《臺灣文獻》49(3):137~145,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8。
安國樓,〈明清之際臺灣的移民族群與客家移民問題〉,《臺灣源流》11:32~40。
余光弘,〈臺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寺廟調查資料之分析〉《中研院民族所集刊》53:67~103。
吳文星,〈東京帝國大學與臺灣「學術探檢」之展開〉,《臺灣史研究一百年》:23~40,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吳學明,〈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鄉村社會的變遷-以新竹北埔為例〉,《臺北文獻》,直107: 23-67,1994。
吳學明,〈清代一個務實拓墾家族的研究-以新竹姜朝鳳家族為例〉,《臺灣史研究》,2(2):5~52,1995。
吳學明,〈清代頭前溪中上游地區的土地開墾〉(上、下),《臺北文獻》直108:73~120,直109:19~67,1994。
吳學明,〈現世功利–從歷史觀點看傳統民間宗教信仰〉,收入台南縣文化局編印《點燃人生希望》:223-236,2001。
吳學明,〈鄉土史研究法〉,《為鄉土教學的建構作準備》:179~227,台南: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1991。
吳學明,〈閩粵關係與新竹地區的土地開墾〉,《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15~19,1999。
李壬癸,〈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臺灣風物》42(1):138~211,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2。
李亦園,〈臺灣的民族學田野調查〉,《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7:83~8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1966。
李亦園,〈臺灣傳統的社會結構〉,《臺灣史蹟源流會》:209~226,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1。
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2),臺北:中華學報社,1978。
岡田謙(著),陳乃綮(譯),〈台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台北文物》9(4):14~29,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60。
林文龍,〈客家移民與龍潭地區的開發〉,《史聯雜誌18》:136~155,1991.6。
林文龍,〈臺灣的天公信仰述略〉,《臺灣文獻》34(3):149~166。
林美容,〈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為例〉,《臺灣風物》37(1):53~81,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87。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地域構成與發展〉,《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三輯,南港: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0。
林美容,〈彰化媽祖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41~102,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9。
林美容,〈臺灣區域性祭典組織的社會空間與文化意涵〉,《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經驗研究篇》,臺北:中研院民族所,一九九九年。
林偉盛,〈分類械鬥蔓延全臺的分析〉,《臺灣風物》38(3):27~51,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88。
林偉盛,〈清代臺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台灣史論文精選》(上):263~288,臺北:玉山社,1996。
林滿紅,〈有關日據時期臺灣經濟史的四個誤解〉,《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3:147~157,1996。
林滿紅,〈貿易與清末臺灣的經濟社會變遷〉,《食貨月刊》,第九卷,第三期。
林衡立,〈撫墾〉,《臺灣文獻專刊4-1/2》1953。
林衡道,〈客家地區的三官大帝信仰〉,《臺灣文獻》,34(2):191~192。
林衡道,〈臺灣世居住民的祖籍與神明〉,收入國學文獻館主編,《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249-389,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6。
林衡道,〈臺灣民間的天公信仰〉《臺北文獻直17/18》:129~146,1971。
林衡道,〈臺灣民間信仰的神明〉《臺灣文獻》26(4)/27(1):96~103,1975。
林衡道,〈臺灣開拓史話〉,《臺灣文獻》22(4):38~42,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71。
金子文夫(著)、吳密察(譯),〈日本殖民地研究的展開〉《食貨》11(8):25~40、11(9):31~46,臺北:食貨月刊社,1981。
姜道章,〈淡水之歷史與貿易〉,《臺灣銀行季刊》14(3):254~278,臺北:臺灣銀行,1963。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1~206,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3。
施添福,〈紅線與藍線:清乾隆中葉臺灣番界圖〉,《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9:46~50,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1。
施添福,〈區域地理的歷史研究途徑:以清代臺灣岸理地域為例〉,《空間、力、與社會》:39~71,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
施添福,〈清代竹塹地區的「墾莊區」:萃豐莊的設立和演變〉,《臺灣風物》39(4):33~69,1989。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起:以竹塹地區為例〉,《中央研究員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67~91,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0。
施添福,〈清代臺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上、下),《臺灣風物》39(2):1~41、40(1):37~65,1989、1990。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臺灣風物》40(4):1~68,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0。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聚落發展和形態〉,《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57~104,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2。
施添福,〈臺灣竹塹地區傳統稻作農村的民宅:一個人文生態學的詮釋〉,《地理學研究報告》17:39~6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1。
施添福,〈臺灣歷史地理研究劄記(一):試釋土牛紅線〉,《臺灣風物》39(2):95~ 98,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89。
施添福,〈臺灣歷史地理研究札記﹙二﹚:竹塹、竹塹埔和鹿場半被流民開〉,《臺灣風物》39(3):67~71,1989。
施添福,〈歷史地理學與臺灣史研究〉,《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4:3~9,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0。
洪燦楠,〈臺灣地區聚落發展之研究〉,《臺灣文獻》29(2):13~47,台中:臺灣省文獻會,1978。
洪麗完,〈大安、大肚兩溪間拓墾使研究(1683-1874)〉,《臺灣文獻》43(3):165~259,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2。
洪麗完,〈清代台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衰為例〉,《臺灣文獻》41(2):63~93,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0。
范明煥,〈從實用性到在地化–臺灣客家三官大帝信仰文化〉,台灣歷史學會「台灣客家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臺北:2004.6.5~6。
若林正丈(著)、洪雪吟(譯) ,〈有關日據時期臺灣史之中外研究及其檢評〉,《臺灣文獻》44(1):211~233,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
唐美君,〈臺灣傳統的社會結構〉,《臺灣史蹟源流》:227~241,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81。
翁佳音,〈日治時代平埔族的調查研究史〉,《臺灣風物》37(2):55~80,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87。
翁佳音,〈平埔族漢化考史略〉,《臺灣風物》34(1):1~27,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84。
翁佳音,〈臺灣福佬客〉,《臺灣風物》36(3):118,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86。
康豹,〈慈佑宮與清代新莊街地方社會之建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53:71~78,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7。
張光直,〈臺灣史研究回顧與展望〉,《臺灣史研究》1(1):11~15,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4。
張明雄,〈明清之際臺灣移墾社會的原形〉,《臺灣文獻》40(4):25~40,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9。
張素玢,〈南崁地區的平埔族群〉,《平埔族群的的區域研究論文集》:61~96,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8。
張素玢,〈龍潭十股寮蕭家–一個霄裡社家族的研究〉,《平埔研究論文集》:99~125,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
張珣,〈百年來台漢人宗教研究的人類學回顧〉,《臺灣史研究一百年》:215~255,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
張勝彥,〈清代臺灣漢人土地所有型態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學報》4:49~76,臺中:東海大學,1981。
曹永和,〈臺灣史研究的另一個途徑–「臺灣島史」的概念〉《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5:7 ~9,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1990。
曹永和,〈鄭氏時代之臺灣墾殖〉《臺灣經濟史初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25種,1954。
盛清沂,〈國學文獻館藏臺灣地區族譜與其開闢資料之探討〉《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103~128,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6,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下)〉,《臺灣文獻》,31(1):154~176、32(1):136~157,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80、1981。
莊吉發,〈清世宗禁止偷渡臺灣的原因〉,《食貨月刊》13(7/8):21~29,臺北:食貨月刊社,1983。
莊吉發,〈清代臺灣土地開發與族群衝突〉,《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臺灣與華南社會(1600~1900)研討會》論文稿,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
莊吉發,〈清初閩粵人口壓迫與偷渡臺灣〉,《大陸雜誌》60(1):25~33,臺北:大陸雜誌社,1980。
莊芳榮,〈臺灣地區寺廟發展之研究〉,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
莊金德,〈清初嚴禁沿海人民偷渡來台始末〉(上、下),《臺灣文獻》15(3):1~20、15(4):40~62,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64。
莊英章,〈臺灣漢人宗族發展若干問題–寺廟宗祠與竹山的墾殖型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13~138,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5。
莊英章、周靈芝〈唐山到臺灣:一個客家宗族移民的研究〉,《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1,南港: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4。
莊英章、陳運棟,〈晚清臺灣北部漢人拓墾型態的演變–以北埔姜家的開闢事業為例〉,《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1~43,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
莊英章、陳運棟,〈清代頭份的宗族與社會發展史〉,《國立台師大學歷史學報》10:143~17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2。
許雪姬,〈近年來大陸對臺灣史的研究–介紹與評估〉(上、下),《臺灣風物》36(1):1~17、36(2):23~42,1986。
許雪姬,〈簡介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近代中國史通訊史》10:127~132,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
許達然,〈械鬥和清代台灣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3: 1~81,臺北:唐山出版社,1996。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台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59~ 69,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76。
許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65~188,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73。
許麗玲,〈臺灣民間廟會中神豬競祭的幾個現象與分析-北部幾個客家鄉鎮的實例〉,《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1995。
連文希,〈客家人入墾臺灣地區考略〉,《臺灣文獻》22(3):1~25,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71。
連文希,〈客家人之南遷東移及其人口流佈–兼論述開拓奮鬥精神〉,《臺灣文獻》23(4):1~23,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72。
連景初,〈臺灣寺廟與社會的關係〉,《臺灣文物論集》,臺北:中國文化學院臺灣研究所,1966。
陳其南,〈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發展模式〉,《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一):335~366,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4。
陳奇祿,〈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與臺灣土著研究〉,《臺灣風物》24(4):7~24,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74。
陳芳惠,〈桃園台地聚落型的計量地理〉,《臺灣文獻》27(2):311~318,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76。
陳春聲,〈三山國王與臺灣移民社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 61~114,1995。
陳國彥,〈三山國王廟宇臺灣客家人的分佈〉,《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79~85,香港:中文大學,1994。
陳國棟,〈清代中葉(約1780~1860)臺灣與大陸之間的帆船貿易〉,《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1(1):55~96,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4。
陳捷先,〈論清代臺灣地區方志義例〉,《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51~76,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6。
陳漢光,〈日據時代臺灣漢人祖籍調查〉,《臺灣文獻》23(1):55~106,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71。
陳漢光,〈臺灣移民史略〉,《臺灣文化論集》,臺北:中華事業出版事業委員會,1953。
陳憲明,〈一個珊瑚礁漁村的生態:澎湖島嶼的研究〉,《地理學研究報告》18,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1992。
章英華,〈清末以來臺灣都市體系之變遷〉,《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133~273,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
富田芳郎(著)、陳紹馨(譯),〈臺灣鄉鎮之地理學研究〉,《臺灣風物》5(1):23~45、5(6):9~43,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54。
富田芳郎,〈臺灣鄉鎮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7(3):85~109,臺北:臺灣銀行,1955。
惠邨,〈清代臺灣漢之租賦〉,《臺灣文獻》10(2):91~147,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69。
曾莉莉,〈臺灣民間宗教信仰之源流〉,《臺北文獻直57/58》:435~450,1982。
黃富三,〈板橋林本源家與清代北台山區的發展〉,《台灣史研究》2(1):5~49,臺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
黃富三,〈清代臺灣的土地問題〉,《食貨》4(3):13~24,臺北:食貨月刊社,1974。
黃富三,〈清代臺灣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上)、(下)〉,《食貨》11(1):19~36、11(2):26~46,臺北:食貨月刊社,1981。
奧田彧(著)、陳茂詩、三浦敦史(譯),〈荷領時代之臺灣農業〉,《臺灣經濟史》初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研究叢刊第25種,1954。
溫振華,〈清代一個臺灣鄉村宗教組織的演變〉,《史聯雜誌》1(1),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0。
溫振華,〈清代臺灣中部的開發與社會變遷〉,《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1:43~9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3。
溫振華,〈清代臺灣漢人的企業精神〉,《臺灣師大歷史學報》9:111~13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1。
葉淑貞,〈臺灣日治時代租佃制度之運行〉,《臺灣史研究》2(2):87~134,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5。
詹素娟,〈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探討〉,《近代中國區域史論文集》:195~223,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
鈴木清一郎(著)高賢治、馮作民〈譯〉,《臺灣舊貫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78
廖秋娥,〈觀音鄉閩客村落的宗族組織與生活方式〉,《臺灣文獻》:42(2):117~207,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93。
廖漢臣,〈臺北市的開發〉,《臺北縣文獻叢集》1:31~36,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1953。
劉枝萬,〈清代臺灣的寺廟1~3〉《臺北文獻4,5,6;101~20,45~110,48~66》1963.6.9.12。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之調查與研究〉,《臺灣風物》44:1,1994。
劉枝萬,〈臺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臺灣文獻》11(2):37~127,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60。
潘英,〈臺灣原住民族的族群分類〉,《臺灣文獻》46(4):41~61,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5。
潘朝陽,〈新竹縣地區通俗宗教的分佈〉《臺灣風物》31(4):27~50,1981。
蔡采秀,〈台中地區的客家聚落與產業開發〉,《臺灣開發史論文集》:57~94,新店:國史館,1997。
蔡采秀,〈客家族群在清代臺灣北部拓墾〉,《北臺灣發展史學術論文集》:1~28,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1998。
蔡淵洯,〈合股經營與清代臺灣的土地開發〉,《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3:275~30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5。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45~67,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2:25~35,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3。
蔡淵洯,〈清代臺灣基層政治體系中非正式結構之發展〉,《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1:97~11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83。
鄭喜夫,〈清代臺灣「番屯」考〉(上、下),《臺灣文獻》27(2、3):111~130,9~89,1976。
賴垂,〈日據時期桃園地區漢人鄉貫紀錄〉,《臺灣風物》,3(2):17,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53。
戴寶村,〈臺灣大陸間的戎克船交通與貿易〉,《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論文集》:363~420,高雄: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6。
謝繼昌,〈從埔番的式微來看臺灣漢人的移民模式〉,《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8:47~66,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2。
鍾華操,〈臺灣地區神明之由來補述〉,《臺灣文獻》31(3)/32(4):165~181,57~64,1982。
四、學位論文
王美芳,〈桃園縣寺廟發展的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開發(1834~1895)〉,臺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卓淑娟,〈清代臺灣中部漢番關係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林偉盛,〈清代臺灣分類械鬥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范明煥,〈新竹地區客家人媽祖信仰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變遷(1683~1894)〉,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陳其南,〈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結構〉,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
陳秋坤,〈十八世紀上半葉臺灣地區的開發〉,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
陳雪玉,〈桃園閩客族群與地方政治關係的歷史探討 (1950~1996)〉,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黃素敏,〈桃園與中壢之聚落發展–中路與內壢地區〉,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1991。
黃智偉,〈統治之道–清代臺灣的縱貫線〉,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黃煥堯,〈清代臺灣番人與地方治安之關係–義番與番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楊淑玲,〈桃園台地之水利社會空間的演化〉,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所碩士論文,1978。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詹素娟,〈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蔡相煇,〈臺灣寺廟與地方發展之關係〉,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1684~1895)〉,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80。
指導教授 吳學明(Hsueh-Ming Wu) 審核日期 2005-7-5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