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135031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 、訪客IP:18.219.236.199
姓名 彭憶濟(I-Chi P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從「大義覺迷」到「五族共和」 ——近代中國民族思想的形成與演變
(From "Great Righteousness Resolving Confusion " to "Harmony among Five Races":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Idea of Ethnicity in Modern China )
相關論文
★ 胡光墉與南幫票商之研究,1823~1885★ 清代捐納制度與台灣士紳之研究
★ 嚴慶齡與台灣汽車工業之發展(1953-1981)★ 中壢仁海宮與地方社會的發展
★ 明將李如松與朝鮮之役研究★ 輪轉鍊生:臺灣自行車產業史(1972-2005)
★ 中國佛教會在臺灣之發展(1945-1955)★ 雲南反共救國軍的探討, 1949~1954
★ 東港漁業的發展與變遷,1948-2008★ 日治時期「新竹州」之發展與演變(1895—1945)
★ 國民政府對戰後世界秩序之構想 -以「國際問題討論會」為例★ 台中加工出口區與潭子鄉社會變遷(1971-1994)
★ 清領時期台閩地區米榖貿易與商人(1685-1850)★ 新莊社會變遷的研究
★ 台灣舞蹈表演藝術之發展與當代社會之關係(1930年代至2000年)★ 日治時期休閒景點北投溫泉的開發與利用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摘 要
清朝民族政策形成的歷史背景,是滿洲統治者一方面必須改變傳統中國王朝採取以上對下的姿態、羈縻安撫邊疆民族的手法,改採較為平等的結盟、合作模式,與其他邊疆民族建立關係,實行相對平等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也設法保留本民族文化,對被統治的多數民族採取懷柔姿態,並進一步吸納漢人知識分子反抗異文化統治的能量,使統治民族與各被統治民族,在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文化面前取得了相對平等的地位。
在明末清初漢人諸儒的激進民族觀中,包含了一些非理性的成分,其中的核心,乃是基於文化優越意識,從根本上質疑少數民族統治中原合法性。相較之下,雍正皇帝撰寫的《大義覺迷錄》,則體現出清朝統治者在統治中國時,將自身的統治經驗系統化為合理的民族思想的過程。清朝後期國際與國內局勢的變化導致清朝統治者的「內夷」與「外夷」概念進一步分化,漢人知識分子在面對漢人民變與國家外患時,也產生了不同的反應,逐步地接受了雍正皇帝所闡述的民族觀。
19世紀末期以來,革命派民族主義者與維新派的兩種對立的民族觀各自形成的脈絡是:雙方從中國傳統的「夷夏」觀及近代西方民族理論中,各取所需,分別形成具排他性的「漢民族主義」與具包容性的「中華民族主義」。「中華民族主義」的論述顯然承襲了《大義覺迷錄》的主張。革命派與維新派之間在民族與民族主義問題上展開爭論後,革命派中的理性主張逐漸浮現,革命派與維新派在同化其他民族的問題上,逐漸取得共識。但革命派建立單一民族國家的主張與維新派提出「五族立憲」主張之間仍存在重大歧異;無政府主義者也批判了革命派民族主義的狹隘觀念。辛亥革命前後邊疆非漢民族地區對辛亥革命的反應,驗證了維新派具有包容性的民族觀念的先見性。
中華民國建立之後確立的「五族共和」政策,與孫中山堅持的民族同化論仍然有所衝突。中國國民黨執政前後確立了以反帝為核心的國家民族觀,以「民族統一」的口號,取代了「五族共和」的精神,但此舉顯然為潛在的民族衝突種下種籽。
摘要(英) Abstract
For the most part of its history, China had been ruled by ethnic Han, the majority ethnic group of China. The two exceptions to this assertion are the Yuan dynasty run by the Mongols and the Qing dynasty ruled by the Manchus; both of which are ethnic minorities under contemporary China. The Qing dynasty was the last Imperial dynasty of China. With respect to Mongolia, Tibet, and Eastern Turkestan, like other dynasties before it, the Qing maintained imperial control, with the emperor acting as Mongol khan, patron of Tibetan Buddhism and protector of Muslims. Thus, the notion of ethnic differences adopted by narrators of history, Emperor Yongzheng wrote his famous work Great Righteousness Resolving Confusion ( “Dayi Juemi Lu” ) in order to disconfirm those prejudice criticizes came from some Han intellectuals whom firmly believed in Han chauvinism. Qing policy toward ethnic groups aimed to reduce inequality among Hans, Manchus, Mongols, and other ethnic groups. During its regime, the Qing Dynasty consolidated its grip on China, integrated with Chinese culture.
The conflict between Manchu and the Han Chinese had been nearly forgotten in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due to the Manchu integration to Chinese culture. By the 1860s, the Qing dynasty had put down the rebellions with the help of militia organized by the Han gentry. However, with the decline of the Qing regime, the Manchu-Han problem began to surface again after the Taiping Rebellion. After 1890, writings concerning repulsion with the Manchus began to resurface. Books left over from the last years of Ming dynasty guided the influential intellectuals of the period. Many revolutionaries even promoted their cause by taking advantage of such ideas. The main revolutionary forces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20th century were full of ideas of "Manchu repulsion". But, arguments from revolutionary were criticized by reformers such as Kang Youwei and Liang Qichao whom adapted the idea of Emperor Yongzheng and influenced by national integration theory from Western thinker. Reformers argue, underlying the Chinese Confucian concept, anyone can be a member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as long as he or she accepts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if "Manchu repulsion" take place, China would lost some large portion of its territory. Eventually, the reformers won. After the overthrow of the Qing regime, the slogan of revolution was changed from "exiling the Manchus" to "harmony among five races" in an attempt to unify the country in fragments. Non-Han ethnic groups were then regarded as equally part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under the pluralistic ideal of “Zhonghua Minzu”.
論文目次 目 錄
緒 論…………………………………………………………………………………1
第一章 從後金到清初民族政策的形成與實踐……………………………… 9
第一節 旗民有別…………………………………………………………… 10
第二節 滿漢一家:清初基於政治需求的漢化、懷柔政策……………… 13
第三節 「以邊疆制約中原」思維下的民族政策…………………………… 17
第二章 《大義覺迷錄》……………………………………………………………26
第一節 明末清初漢人知識分子民族觀的形成…………………………… 26
第二節 《大義覺迷錄》的論述…………………………………………… 30
第三節 從夷夏之辨到「內夷」與「外夷」的差異……………………… 39
第四節 沒有《大義覺迷錄》的「大義覺迷」:
知識分子面對民變與外患的不同反應…………………………… 45
第三章 「中華民族主義」與「漢民族主義」的衝突……………………… 48
第一節 維新派與革命派民族觀的形成:從中國傳統夷夏觀中各取所需
……………………………………………………………………… 49
第二節 革命派與維新派的民族觀的發展:
從近代西方民族論述中各取所需…………………………………59
第三節 《民報》與《新民叢報》間的論戰………………………………69
第四章 理論與現實:辛亥革命前後的驗證……………………………… 85
第一節 從排拒「合滿」到有意「同化」……………………………… 85
第二節 無政府主義的國家民族觀……………………………………… 95
第三節 邊疆非漢民族地區對辛亥革命的反應…………………………103
第五章 「五族共和」之後……………………………………………………110
第一節 北洋政府時代的「五族共和」政策與孫中山民族同化論的衝突
………………………………………………………………………111
第二節 中國國民黨以反帝為核心的國家民族觀…………………………116
第三節 以「民族統一」取代「五族共和」?——不是最後的答案……120
結 論………………………………………………………………………………125
參考書目……………………………………………………………………………130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史料彙編:
(漢)董仲舒著,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春秋繁露》,四庫未收書輯刊,捌
集,第二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漢)何休著,《春秋公羊傳》,台北:中華書局,1965。
(魏)何晏等著,《論語》,北京:中華書局,1998。
《左傳》,收入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
《明憲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7。
《明經世文編》,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收入台灣文獻叢刊第289種,台北:台灣銀行,
1976。
《滿文老檔》,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譯注,北京:中華書
局,1990。
《清太祖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太宗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世祖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聖祖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世宗著,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刊印,《大義覺迷錄》,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7。
(清)鄂爾泰纂修,《八旗通志》,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清高宗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宣宗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崑岡奉敕纂,光緒《大清會典事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清史列傳》,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李桂林,《吉林通志》,台北:文海,1965。
(清)董眾,《奉天通志》,台北:文海,1938。
(清)張子瀛,《承德縣志》,台北:學生,1967。
(清)西清,《黑龍江外記》,台北:台灣商務,1966。
(清)黃維翰,《呼蘭府志》,台北:成文,1974。
(清)嵇璜等編,《皇朝文獻通考》,杭州:浙江書局刊本,清光緒十三年(1887),據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藏善本圖書翻印,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縮印室。
《中華民國憲法》(民國35年12月25日國民大會通過,民國36年元旦國民政府公佈,民國
36年12月25日施行),引自http://www.cca.gov.tw/law/html/1-1.html。
二、專書:
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小野川秀美著,林明德、黃福慶譯,《晚清政治思想研究》,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
限公司,1982。
(明)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台北:河洛,1975。
(明)王夫之,《讀通鑒論》,台北縣:漢京,1984。
(明)王夫之,《黃書》,台北:世界,1959。
王力雄,《天葬》,Brampton, Ontario, Canada:明鏡出版社,1998。
王利器輯錄,《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及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985年。
(清)王慶雲,《石渠餘記》,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
亓冰峯,《清末革命與君憲的論爭》,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1980再版。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5輯第1編〈政治〉(二),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中國史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章伯鋒、李宗一主編,《北洋軍閥,
1912 - 1928》,武漢:武漢出版社,1990。
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朱秩如,《朱執信革命事蹟述略》,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朱維錚著,李世濤主編,《知識分子立場:民族主義與轉形期中國的命運》,長春:時代
文藝出版社,2000。
安倍健夫,《清代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71。
呂一燃,《北洋政府時期的蒙古地區歷史資料》,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9。
汪宇編,《劉師培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1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0。
吳哲夫,《清代禁毀書目研究》,台北:嘉新文化,1969。
吳雁南等主編,《清末社會思潮》,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李妙根編選,《國粹與西化——劉師培文選》,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李國祁,《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論文集》,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
宋教仁,〈宋教仁日記〉,收於陳旭麓主編《宋教仁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余梓東,《清代民族政策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3。
宋德宣,《康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松本ますみ,《中國民族政策の研究——清末から1945年までの「民族論」を中心に》,
東京:多賀,1999。
松本真澄著,魯忠慧譯,《中國民族政策之研究——以清末至1945年的「民族論」為中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俞辛焞,《孫中山與日本關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姜義華,《章炳麟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孫中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
孫中山,《孫中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孫文,《三民主義》,上海:商務印書館,1927。
浙江省辛亥革命史研究會、浙江省圖書館編,《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選輯》,杭州:浙江人
民出版社,1981。
秦孝儀編,《革命文獻》第79輯〈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上,台
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78。
翁獨健主編,《中國民族關係史綱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馮自由,《革命逸史》,北京:中華書局,1981。
莊吉發,《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館,1982。
康有為著,湯志鈞編,《康有為政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曹錦清編選,《民權與國族——孫中山文選》,上海:遠東出版社,1994。
章太炎著,湯志鈞編《章太炎政論選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
章炳麟,《訄書》,收入《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一卷,北京:生活.讀書.新
知三聯書店,1960。
章開沅,《張謇傳》,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0。
崔書琴,《三民主義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許倬雲,《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台北:漢聲,2006。
陶清,《明遺民九大家哲學思想研究》,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梁啟超著,楊品興主編,《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張枏、王忍之編,《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共三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1960 - 1963。
蔣中正,《蔣總統集》,台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大典編印會,1968。
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黎明,1978。
張其昀主編,《先總統蔣公全集》(共三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華學術院先總
統 蔣公全集編纂委員會編印,1984。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台北:金楓出版社,1987。
黃修榮,《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史》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
楊家駱主編,《太平天國文獻彙編》(即大陸中國史學會所編《太平天國》)第一冊,台
北:鼎文書局,1973。
楊度著,劉晴波編《楊度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渤海壽臣,《辛亥革命始末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
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台北:商務印書館,1965。
(明)熊廷弼,《熊廷弼經略集》,據國立中央圖書館館藏善本圖書翻印,台北:國立中
央圖書館縮印室,1985。
熊錫元,《民族心理與民族意識》,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1994。
熊耀文編,《總理對於蒙藏之遺訓及中央對於蒙藏之法令》,南京:中華民國行政院蒙藏
委員會印行,1934。
魯迅,《阿Q正傳》,台北:金楓出版社,1986。
劉澤華主編,《中國傳統政治哲學與社會整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蕭一山,《清代通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3。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中華文化,1954。
魏源,《聖武記》,北京:中華書局,1984。
薩孟武,《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1969
羅運治,《清高宗統治新疆政策的探討》,台北:里仁書局,1983。
嚴昌洪、許小青,《癸卯年萬歲--1903年的革命思潮與革命運動》,武漢:華中師範大
學,2001。
(明)顧炎武,《日知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
〔英〕Frank Dikötter(馮客)著,楊立華譯,《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南京:江蘇人
民出版社,1999
〔英〕E. J. Hobsbawm(艾瑞克•霍布斯邦)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
麥田,1997。
〔英〕Edward Jenks(甄克思)著,嚴復譯,《社會通詮》,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7。
三、期刊論文:
王力雄,〈西藏:二十一世紀中國的軟肋〉,刊於(北京)《戰略與管理》,1999年第1
期,頁21 - 33。
王代功,〈湘綺府君年譜〉,引自杜邁之,〈辛亥革命前楊度的政治活動〉,收入湖南史
學會編《辛亥革命在湖南》(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頁413 - 421。
牙含章,〈「甘肅少數民族」序〉,收入甘肅省民族事務委員會、甘肅民族研究所,《甘
肅少數民族》(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頁1 - 6。
李華興,〈論孫中山的文化取向〉,刊於(上海)《復旦學報》,1991年第5期,頁26 -
32。
林冠群,〈試論孫文「五族共和」思想〉,收入《中山思想與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嘉義民雄吳鳳技術學院主辦,台北國父紀念館協辦,2004年4月出版),頁
121 - 128。
尚微,〈孫中山與早期無政府主義者〉,刊於(長春)《北華大學學報》2003年3月,第4
卷第1期,頁39 - 42。
姜義華,〈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和近代中國形成過程〉,收入《中山思想
與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民雄吳鳳技術學院主辦,
台北國父紀念館協辦,2004年4月出版),頁89 - 96。
馬先彥,〈清末民初民族融合思潮考略〉,刊於(貴陽)《貴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第22卷總第92期,頁93 - 99。
耿雲志,〈從革命黨與立憲派的論戰看雙方民主思想的準備〉,刊於(北京)《近代史研
究》,2001年,第6期,頁1 - 22。
張永,〈從「十八星旗」到「五色旗」--辛亥革命時期從漢族國家到五族共和國家的建
國模式的轉變〉,刊於(北京)《北京大學學報》,2002年3月,第39卷第2期,頁
106 - 114。。
華立,〈清代的滿蒙聯姻〉,收入(北京)《民族研究》(雙月刊),1983年第2期,頁
45 – 54;79。
華立,〈乾隆年間移民出關與清前期天山北路農業的發展〉,刊於(蘭州)《西北史
地》,1987年第4期,頁119 - 131。
曾永玲,〈辛亥革命時期的「反滿」宣傳〉,(吉林)《松遼學刊》,1994年第2期,頁
30 - 33。。
趙世林,〈論民族的內聚力和互聚力〉,刊於(成都)《四川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頁121 - 131。。
潘向明,〈略論清政府在南疆地區的宗教政策〉,刊於(蘭州)《西北史地》,1988年第2
期,頁93 -102。
熊錫元,〈民族意識的過程:由「自在」到「自為」〉,刊於(哈爾濱)《黑龍江民族叢
刊》,1999年第2期,頁13 - 17。
劉成禺,〈先總理舊道錄〉,《國史館刊》第1期,頁21 - 26。
四、報刊雜誌:
千夜,〈就社會主義以正革命之義論〉,刊於《新世紀雜刊》之一,收入《辛亥革命前十
年間時論選集》第2卷,頁1009 - 1014。
公權,〈社會主義講習會第一次開會記事〉,載於《天義報》第6期(1907年9月1日),收
入《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2卷,頁944 - 946。
太炎,〈演說錄〉,收入《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2卷,頁446 - 454。
四無,〈無政府主義可以堅決革命黨之責任心〉,刊於《新世紀》第5期(1907年7月22
日),收入《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3卷,頁214 - 217。
民(褚民誼),〈伸論民族、民權、社會三主義之異同再答來書論《新世紀》發刊之趣
意〉,刊於《新世紀》第6期(1907年7月27日),收入《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
集》第2卷,頁1003 - 1008。
志達,〈保滿與排滿〉,載於《天義報》第3期(1907年7月10日),收入《辛亥革命前十
年間時論選集》第2卷,頁915。
奇零人,〈中國新報〉,《復報》第10期(1907年7月),收入《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
集》第2卷,頁815 - 817。
胡漢民,〈述侯官嚴氏最近政見〉,刊於《民報》第2號(1905年),收入《辛亥革命前十
年間時論選集》第2卷,頁143 - 152。
軍政府,〈討滿洲檄〉,收入《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2卷,頁709 - 713。
真,〈進化與革命〉,《新世紀叢書》第1集,收入《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
第2卷,頁1041 - 1048。
真,〈祖宗革命〉,載於《新世紀》第二、三期(1907年6月29日、7月6日),收入《辛亥
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2卷,頁978 - 982。
孫中山,〈支那保全分割合論〉,刊於《江蘇》第6期(1903年),收入《辛亥革命前十年
間時論選集》第1卷,頁597 - 602。
孫中山,〈中國革命史〉,轉引自馮天瑜,〈中國近世民族主義的歷史淵源〉,(武漢)
《湖北大學學報》1994年第4期,頁1 - 5。
寄生,〈革命今勢論〉,刊於《民報》第17號(1907年),收入《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
選集》第2卷,頁791 - 806。
章太炎,〈排滿平議〉,刊於《民報》第21號(1908年),收入《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
選集》第3卷,頁45 - 51。
章太炎,〈定復仇之是非〉,刊於《民報》第16號(1907年),收入《辛亥革命前十年間
時論選集》第2卷,頁767 - 772。
棄疾(柳亞子),〈民權主義!民族主義!〉,《復報》第9期(1907年5月),收入《辛
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2卷,頁813 - 814。
無名氏,〈與友人書論新世紀〉,載於《新世紀》第3期(1907年7月6日),收入《辛亥革
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2卷,頁983 - 985。
無名氏,〈新世紀之革命〉,載於《新世紀》第1期(1907年6月22日),收入《辛亥革命
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2卷,頁976 - 977。
震(何震)、申叔(劉師培),〈論種族革命與無政府革命之得失〉,載於《天義報》第6
期(1907年9月1日),收入《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2卷,頁947 - 958。
闕名,〈仇一姓不仇一族論〉,刊於《民報》第19號,收入《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
集》第3卷,頁41 - 44。
梁啟超,〈亡國篇〉,原載《國民報》(1901年第4期),收入《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
集第1卷,頁90 - 93。
陳獨秀,〈亡國篇〉(1904年7月27日至1905年6月3日),刊於《安徽俗話報》第9期
(1904年8月11日),收入《陳獨秀文章選編》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
店,1984),頁42 - 60。
精衛,〈民族的國民〉,刊於《民報》創刊號、第2號,收入《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
集》第2卷,頁82 - 113。
五、學位論文: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王琦,〈清太祖太宗時代之滿蒙關係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
吳蕙珍,〈族群關係之研究——兼論中山先生處理民族問題之理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邱慧貞,〈晚清民族意識的探討——劉師培的個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6。
金南怡,〈中山先生「民族國家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4。
林國仁,〈孫中山民族自決思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0。
林錦春,〈國父民族融合思想之研究〉,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馬志潔,〈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內涵與特質——從意識型態與國家發展策略論中山先生民
族思想〉,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柯義龍,〈王船山民族思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梁世佑,〈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 – 1903)〉,國立中央大
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陳沛郎,〈孫中山與梁啟超民族思想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
論文,2004。
許長謨,〈王船山經世思想析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陳英達,〈國父對內民族思想之研究〉,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張哲魁,〈梁啟超的民族思想與國家觀念之研究〉,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1996。
張善楠,〈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現代意義〉,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6。
陳煌遙,〈國父民族主義的精義與當代民族問題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碩士論文,1983。
樊中原,〈孫中山與梁啟超民族主義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
文,1992。
蔡永昌,〈梁啟超思想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劉永國,〈胡漢民對於三民主義理論闡揚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
文,1983。
劉冰冰,〈民族自決運動之理論與發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2。
蔡豐年,〈國父民族主義的演進及其精義〉,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
韓仁熙,〈甲午戰爭以後(1894 — 1911)中國民族主義運動〉,中國文化大學三民主義
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
戴旭璋,〈我國民族主義運動模式之研究——辛亥與五四社會運動觀〉,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六、英文參考資料:
Dikötter, Frank,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 London: C. Hurst &
Co. Ltd., 1992 ).
Dreyer, June, China’s Forty Millions ---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
Fairbank, John King,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 10: Late Ch’
ing,1800 –1911.(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
Fewsmith, Joseph, “The Dengist Reform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Brantly Womack, ed.,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23 – 52.
Friters, Gerard M., The International Position of Outer Mongolia. ( Dijon:
Imprimerie Darantrere, 1939 ).
Hobsbawm, E. J.,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
Linebarger, Paul M. A., The Political Doctrines of Sun Yat-sen. ( Baly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37 ).
MacArtney, C. A., National States and National Minorities. (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
Naquin, Susan and Rawski, Evelyn, Chinese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
Santangelo, Plolo, “ ‘Chinese and Barbarians’ in Gu Yanwu’s Thought”,
Collected papers of the XXIXth Congress of Chinese Studies ,
Tubingen ,1984,pp.183 – 199.
Schuman, Frederick L., International Politics.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37 ).
Wien, Mi Chu s, “Anti-Manchu Thought During the Early Ch’ing”, Paper on
China, 22A ,1969,pp.1 – 24.
Willoughby, W. W., Foreigh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China. ( rev. ed. 2 Vol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27 ) Vol. II.
指導教授 賴澤涵(Tse-Han Lai) 審核日期 2006-7-1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