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721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 、訪客IP:13.59.218.147
姓名 彭芊琪(Chian-Chi Pe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外省客家人的本土化: 以廣東陸豐莊氏宗親會為例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Waisheng-Hakkas:A Case Study of the Zhuang Clan Association from Lu-feng County )
相關論文
★ 日治時期新屋范姜家族社會領導階層之探究★ 雲林詔安客家文化圈的歷史形成--以崙背、二崙兩鄉鎮為例
★ 越南華人遷移史與客家話的使用 —以胡志明市為例★ 泰國勿洞地區客家人的移墾與橡膠業的發展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台灣四大族群論述的出現,將同一族群內部均質化,談及本土化,外省人普遍被認為是受排斥的一群,對台灣本土化的適應也會有困難。但是,本論文的研究對象--莊氏宗親會的成員,戰後由廣東省移入,因而具有外省與客家身份,在本土化的過程中,是不是會比一般外省人適應良好,是本文所關心的問題。本文主要以口述訪談與電話訪談等方法進行研究,而本土化分為兩個部分來觀察,一為他們來台的土著化過程,另一為台灣興起以政治為核心的本土化運動,他們的適應情況為何。
研究發現,莊氏宗親會為宗族性質的組織,成員少數是隨政府來台的軍公人員,其他主要是因中國戰亂,於1948年隨著宗親網絡移民台灣,在經濟、生活等方面,較一般外省人更早土著化,且客家身份亦發揮助力。他們來台後就有宗族聚會,而1980年才正式化為宗親會,從其成立者的身份與當時社會氛圍看來,很可能是在台灣意識崛起下,試圖拉近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是一種反本土化的表現。然而,對於大部分的宗親而言,宗親會主要是慎終追遠、養生送死或聯絡感情的功能,在台灣有了這樣的組織,反而使他們的心裡產生依靠,促其對台灣的認同,並且在宗親聚會中,強化了他們的客家身份。
所以,1990年代台灣本土化運動在各方面展開,他們的移民網絡和客家身份,都成了他們適應本土化的助力,在族群認同上,因為和台灣客家人的融合,所以,他們也可以認同自己是台灣的客家人,而且政府推行的本土化策略,對於他們不但沒有排斥性,他們本有的擂茶還提供了建構台灣客家文化的元素。
摘要(英) The discourse premi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re are four ethnic groups in Taiwan tends to view each group as internally homogenized. When it broaches the subject of indigenization, the mainlanders in Taiwan are considered as an ostracized group, ill-adapted to the process of indigenization. The thesis seeks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is is indeed the case with members of the Clan Association of the Zhuangs. Because they moved to Taiwan after World War II, they can be categorized as both mainlanders and Hakkas. Conducting its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face-to-face and phone interviews, the thesis examines the process of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new environment. That process is considered in two contexts: how their culture and ways of living have come to acquir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ow they have responded to the politically motivated movement of indigenization (also called Taiwanization).
The Clan Association of the Zhuangs consists partly of soldiers and government functionaries who followed the KMT regime to Taiwan when it retreated from the mainland in 1949. The majority, however, are those who immigrated in 1948 to seek work and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and to escap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isorder caused by the civil war taking place then in the mainland. Assisted by the clan members of the Zhuangs who had already established themselves in Taiwan, they settled in sooner than non-Hakka mainlanders. Since their arrival in Taiwan, they had regularly participated in the various gatherings of the clan, which eventually evolved into the formal organization called the Clan Association of the Zhuangs. The Association was founded in 1980, at the time w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Taiwanese sovereignty started to emerge. Founding the Association can thus be seen as an attempt to resist Taiwanization and to build ties with China. For most of the members, however, the Association functions to remember the ancestors, to observe birth and funeral rites, and to strengthen emotional bonds between members. Lending psychological support to its members, it also enables them to identify themselves with Taiwan while consolidating their Hakka identity.
When the movement of Taiwanization flourished in 1990’s, the Hakka identity they shared and the connections formed among them consequently facilitated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process of indigeniz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question of their ethnic identity, they have no objection to being identified as Taiwanese Hakkas, because they have established a rapport with them. Not only do they see no threat to themselves in the policy of indigenization promoted by the government, but they have something to offer to the policy as well, namely, their food culture of pestled tea,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larger Hakka culture.
關鍵字(中) ★ 陸豐
★ 擂茶
★ 族群認同
★ 客家
★ 外省人
★ 本土化
★ 宗族
★ 宗親會
★ 移民
★ 族群
關鍵字(英) ★ localization
★ indigenization
★ kinship
★ Clan Association
★ ethnicity
★ immigrant
★ ethnic identity
★ Lu-feng
★ Hakka
★ mainlander
論文目次 i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名詞界定......................4
一、外省客家人....................4
二、本土化......................7
第三節文獻回顧........................10
一、移民的土著化...................10
二、政治上的台灣化..................13
三、外省客家人面對本土化...............18
第四節研究方法.....................23
一、口述訪談.....................23
二、電話訪談......................25
三、文獻收集.....................26
第五節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26
第二章莊氏宗族移居台灣的過程31
第一節莊氏宗族在大陸的生活與移民原因..........31
一、在大陸上的生活...................32
二、移民因素......................36
第二節莊氏宗族的移民網絡...................39
一、自行移入的百姓....................41
二、隨政府來台的軍公人員...............47
三、輾轉由香港來台...................50
第三節莊氏宗族在台灣的經濟生活.................53
一、自行移入的百姓...................53
二、隨政府來台的軍、公人員................62
第四節莊氏宗族在台灣的生活適應.................64
一、和本地人的相處...................64
二、語言的適應....................66
三、與本地人的通婚...................67
小結........................69
第三章莊氏宗親會的運作與功能71
第一節莊氏宗親會形成前的運作.............71
一、外省人來台形成的組織.................72
二、莊氏宗族的來源..................74
三、莊氏宗親會的前身—祖先壽誕會的成立........76
第二節莊氏宗親會的形成.................81
一、莊氏宗親會成立的過程與因素..............82
二、參與的人員....................86
三、宗親會、宗族或同鄉會?..............92
第三節莊氏宗親會成立的意義...............96
一、集體記憶與身份認同.................97
二、族譜的編修....................101
三、莊氏宗親會現今的功能...............106
小結........................111
第四章莊氏宗族的本土化114
第一節、莊氏宗族的身份認同................115
一、台灣四大族群的形成...................115
二、莊氏宗族的族群認同..................120
第二節、對本土化的適應..................132
一、對鄉土教育的看法..................133
二、強調自己的客家認同..................136
第三節擂茶與台灣的客家文化.................137
一、莊氏宗族傳統的陸豐擂茶..............138
二、台灣的客家擂茶.....................143
三、莊氏宗族對於台灣擂茶的適應............150
小結........................153
第五章結論與省思155
第一節結論..........................155
一、異於外省人的移民網絡,利於其土著化........156
二、莊氏宗親會的形成,對本土化有助力亦有阻力......158
三、在四大族群的框架上認同客家.............161
四、在本土化潮流下,提供台灣客家文化所需的元素....163
第二節省思..........................164
參考文獻166
參考文獻 Anderson, Benedict 2003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吳叡人譯)。台北:正中出版。
Bernard Gallin 1979《小龍村:蛻變中的台灣農村》 (蘇兆堂譯)。台北:聯經出版社。
Cohen, Abner 1981 “Variables in Ethnicity,” Pp.306-331, in Ethnic Change, edited by Charles F. Keye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Connerton, Paul 1989 How Societies Rememb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ser, Lewis A. 1992 “Introduction,” Pp. 1-34. in Maurice Halbwachs 1992 (1994) On Collective Memory.. edited, transla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Lewis A. Cos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urkheim, Emile 1998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芮傳明、趙學元譯)。台北:桂冠。
Freedman, Maurice 1966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 New York: Humamities Press.
Fried, Morton 1970 Clans and Lineages: How to Tell Apart and Why--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ese Society.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29:11-38.
Hobsbawm, Eric J. 2002a 《論歷史》(黃煜文譯)。台北:麥田出版社。
Hobsbawm, Eric, Hugh Trevor-Roper, Prys Morgan, David Cannadine, Barnard S. Cohn and Terence Ranger 2002b(1983) 《被發明的傳統》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陳思仁譯)。台北:貓頭鷹出版。
J. Bruce Jacobs 2005 “‘Taiwanization’ in Taiwan’s Politics,” Pp. 17-54. in Makeham, John and A-chin Hsiau (ed.) 2005 Cultural , Ethnic , and Political Nationalsm in Contemporary Taiwan : Bentuhua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
Keyes, Charles F. 1976 “Towards a New Formulation of Concept of Ethnic Group.” Ethnicity 3: 202-213.
Lavrakas, Paul J. 著,1999 《電話調查方法》 (Telephone Survey Methods :Sampling, Selection, and Supervision) (朱瑞淵,、王昭正譯)。臺北:弘智文化。
Makeham, John 2005 “Introduction,” Pp. 1-14. in Makeham, John and A-chin Hsiau (ed.) 2005 Cultural , Ethnic , and Political Nationalsm in Contemporary Taiwan : Bentuhua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
Makeham, John and A-chin Hsiau (ed.) 2005 Cultural , Ethnic , and Political Nationalsm in Contemporary Taiwan : Bentuhua .New York : Palgrave Macmillan .
Peter Stalker 2002《國際遷徙與移民》(The No-Nonsense Guide to International Migration)(蔡繼光譯)。台北:書林出版。
Tonkin, Elizabeth 1992 Narrating Our Past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ral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尹建中 1985〈由宗親組織發展趨勢看中華文化的堅韌性〉,頁230-234,收錄於《譜系與宗族組織》。台北:成文出版社。
王甫昌 2000《臺灣族群關係的社會基礎調查計畫執行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王甫昌 2001〈民族想向、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台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台灣史研究》8(2):145-208。
王甫昌 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學群出版公司。
王甫昌 2005 〈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台灣社會學》9:59-117。
王明珂 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6-19。
王明珂 1994〈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台灣的族群經驗〉,頁249-274,《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明珂 2001《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出版。
王雯君、張維安 2004〈客家文化與產業創意〉。「第九屆當前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桃園:中央大學通識中心
王增能 1995《客家飲食文化》。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台灣省苗栗縣文獻委員會 1964《台灣省苗栗縣志卷二人文志礦產篇》。台中:台灣省政府。
行政院戶口普查廳 1982 《中華民國六十九年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報告》。台北:行政院戶口普查處。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4《客家桐花祭導覽手冊》。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吳乃德 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頁27-51,張茂桂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
吳文星 1991 《日據時期在臺「華僑」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宋國誠 2003 〈這就是我們要的本土化嗎〉,《新新聞》865:56。
李亦園 1970《一個移殖的市鎮:馬來亞華人市鎮生活的調查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國祈 1978〈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5(3):131-159。
李喬 1991 〈客家人在台灣社會的發展〉,頁33-41,《新個客家人》。台北:臺原出版。
李源發 2004〈黑金礦工的悲情〉,《苗栗文獻》28:52-55。
李廣均 1996〈從過客到定居者—戰後台灣「外省族群」形成與轉變的境況分析〉,《中大社會文化報》3:367-390。
李廣均 1999〈什麼是族群身分?--三種不同取徑的提出和討論〉,《中大社會文化報》9:67-94。
周聿峨、阮征宇,2003,〈當代國際移民理論研究的現狀與趨勢〉。《暨南學報》2:1-8。
林美容 1990 〈族群關係與文化分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93-106
邱彥貴、吳中杰 2001《台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
施正鋒 1998a〈台灣族群政治〉,頁171-211,收錄於《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 1998b〈族群關係與民族國家的建構〉,頁213-249,收錄於《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 2000《台灣人的民族認同》。台北:前衛。
胡台麗 1993〈芋仔與蕃薯—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頁279-325,張茂桂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
徐正光 1995 〈台灣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的探討〉見張炎憲、陳美容、黎光中編《台灣史與台灣史料(二)》,頁241-80,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高格孚 2004《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台北:允晨出版。
張柏仲 1996《外省族群的社會心理分析:族群觀點、我群認同與社會距離》。台北: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振岳 1994《台灣後山風土誌》。台北:臺原出版。
莊快成編 1967《華南上沙莊氏族譜》。吉隆坡:中國報印刷。
莊宗漢編 2002《廣東陸豐上沙(台灣)莊氏族譜》。(無出版社)
莊冠中 1992《擂茶大王自傳—人生劇場》。時代印刷有限公司。(自費出版)
莊英章 1973〈台灣單系繼嗣群之檢討〉,《思與言》11(1):23-33。
莊英章 1977〈林圮埔-一個台灣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乙種第八號》。
莊英章 1978〈台灣漢人宗族發展的研究評述〉,《中華文化復興月刊》 11(6): 49-58.
許雪姬2000a〈近年來台灣口述史的評估與反省〉,頁25-31,《口述歷史進階研習營學員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許雪姬2000b〈口述史的理論與實務〉,頁87-107,《口述歷史進階研習營學員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陳 華1999〈集體記憶與社區歷史的建構:對北港、西螺、大廍村、虎尾全國文藝季活動的探討〉,《台灣風物》49(3):127-155。
陳其南 1987《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出版。
陳明宏 2000〈台灣客家擂茶初探〉。《客家雜誌》126:16-19。
陳惠邦 2001〈從國際化與本土化的兩難困境談語言教育問題〉,《竹縣文教》,24:1-5。
陳運棟 2004〈南庄煤田開發史〉,《苗栗文獻》28:24-46。
陳運棟,2000〈台灣客家研究的考察〉,《歷史與社會經濟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45-79。
陳達 1938 《南洋華僑與閩粵社會》。中國:商務印書館。
彭芊琪 2004a〈外省客家人的客家意識探析〉,頁67-84,《第三屆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屏東:美和技術學院。
彭芊琪 2004b〈台灣擂茶興起的過程及省思〉,頁67-84,《第四屆「客家研究」研究生學術論文研究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曾玲、莊英章 2000《新加坡華人的祖先崇拜與宗鄉社群整合:以戰後三十年廣惠肇碧山亭為例》。台北:唐山出版社。
黃一民 2005 《文化與商品:擂茶的社會學考察》。台北: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黃宣範 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台北:文鶴。
黃運新 2004〈台灣煤業的興衰與林為恭家族〉,《苗栗文獻》28:5-10。
黃鼎松 1998《苗栗的開拓與史蹟》。台北:常民文化。
黃鼎松編 2000《獅頭山百年誌》。苗栗:苗栗縣南庄鄉獅山勸化堂。
楊師昇 2001〈淺介擂茶〉。《新竹文獻》7:40-44。
楊毓雯 2004《宗親會探討:沙勞越董楊宗親會與新竹縣楊姓宗親會之比較》。新竹:客家台灣文化學會。
楊聰榮 2005〈從文化分離主義談「中華文化本土化」:一個東南亞的視角〉,頁1-15。收錄於《2005「中華文化」與「台灣本土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新境界文教基金會。
翟振孝 2001《經驗與認同:中和緬華移民的構成》。台北:財團法人海華文教基金會。
赫 恪 2003《大和志.一個村落的誕生》。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趙正山 2000《錦繡南庄全紀錄:老照片故事多》。苗栗:南庄鄉公所。
趙正山主編,張致遠撰稿 2000《南庄鄉風土誌》。苗栗:苗栗縣政府。
林本炫 2003〈質性研究資料分析電腦軟體WinMAX操作手冊〉,收錄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出版。
劉還月 2000《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常民文化。
歐用生 1990《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練卜鳴 2004〈黑金與石油卷頭語〉,《苗栗文獻》28:3。
衛惠林 1964《社會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薛翹、劉勁峰 1994〈客家擂茶源流考〉。《農業考古》101-104。
謝重光 2001《客家形成發展史綱》。廣州五山: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謝劍 1981 《香港的惠州社團:從人類學看客家文化的持續》。香港新界: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鍾肇政 1991 〈新個客家人〉,頁16-18,《新個客家人》。台北:臺原出版。
鍾艷攸 1999《政治性移民的互助組織(1946-1995)—台北市之外省同鄉會》。台北:稻香出版社。
瞿海源 1992 《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二期第三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羅香林 1979(1933)《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古亭書屋。
羅香林 1989(1950)《客家源流考》。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指導教授 楊聰榮 審核日期 2005-12-28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