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2721008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 、訪客IP:3.136.97.64
姓名 陳欣慧(Sin-Huei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詩」的權力網絡:日治時期桃園吟社、以文吟社的文學/文化/社會考察
(The Power Network of “Poetry”: Literature/Culture/Social Exploration of Taoyuan Poetry Society and I-Wen Poetery Society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Era)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臺灣客家認同之研究:以《客家風雲雜誌》和《客家雜誌》為探討中心
★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傳統詩社的社員透過共同擁有的象徵符號─「詩」,在許多事件或場合裡,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關係,形成如組織般的權力網絡。故可藉由析解傳統詩社的歷史沿革、文學活動、實踐文化權力的策略,來還原其組成與運作時的多樣符碼。因此,詩社社員是如何取得或敘說自己的文化資本?又將之置於社會關係中,其權力展現的原因與方式為何?而傳統詩社又將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象徵符號與權力滲透的活力?是以,本文除承接學界過去討論傳統詩社議題時,所善用的歷史與文學書寫模式,深刻地梳理桃園吟社、以文吟社的發展歷程與文學表現,更運用布迪厄「場域」理論與之相映照,期望在取鏡於社會學理論之下,觀看詩社社群投資和動員各式資本時,其權力秩序或顯或隱的變動過程,用以描繪日治時期桃園吟社、以文吟社在文學/文化/社會實踐中,展演「詩」權力網絡的樣態。
因之,就本文研究結果而言,主要有七。(一) 已知與未知─桃園地區傳統詩社概況:本文例證桃園地區自清代即有傳統詩社成立的史實,並發現十一個學界未曾深究的詩社個案。然倘若將研究時間軸線延伸於戰後,且將文中所提的未刊詩稿予以專論,對此議題當更有所啟發。(二)承繼與深耕─日治時期的桃園吟社、以文吟社:藉由與桃園吟社、以文吟社相關之徵詩、課題、擊鉢、瀛桃竹三社聯合會、中壢以文楊梅昭和聯吟、五社聯吟、全島詩人聯吟大會等的探究,可將桃園吟社之所以為北臺灣詩脈的承繼者與以文吟社文化權力深耕之因,做一脈絡性的理解。(三)簡易與挑戰─「詩」的文化資本的取得與強化:隨著詩社活動的平民化,取得「詩」文化資本的困難度已逐漸降低,想要不斷地累積資本,以便獲取場域中較高位置的競爭力卻隨之增強。是以,擁有「詩」文化資本的生產者,因為詩會文化的日益普及,而使得其中社群的權力關係更為緊張。(四)合謀與競勝─「詩」的象徵資本之於政治、傳媒、文教場域:無論是詩人接受日本政府所賦予的職務、撰寫與政治相關的詩作、或對詩會的涉入、還是參與文教刊物的發行、甚且是詩會活動中伴隨孔教宣講儀式的進行,隱藏在這些與桃園吟社、以文吟社相應的文化權力實踐,皆強調「詩」象徵資本的重要性。(五)接納與排斥─傳統詩社與日本政府的關係:不宜僅就官方資料來解讀,應回歸於細繹詩人的生命歷程或思想(如:未刊稿、日記之類的私人文件),才能如實呈現傳統詩人/詩社看待日本政權的心理本質。(六)名牌與時尚─人們積極擁抱「詩」的象徵資本:除了詩社社群外,不具社員身分的人,也透過提供詩會賞品、贊助詩稿發行等作為,換取進入「詩」權力網絡的機會;也可以發現社員、非社員將自己的事業公告於《詩報》末頁廣告欄的現象。此等更加確立「詩」的象徵資本的確有著文學特質以外,而使人為之風靡的魅力。(七)凝止與流動─若有還無的閩、客傳統詩社疆界:南北桃園傳統詩社在擊鉢吟進行流程、詩題取向方面較無差別;而經由祖籍認同邏輯的催化下,比較明顯的特徵是,北閩南客的社員組成、吟唱的語言與曲調、及聯吟對象的選擇,尤以最末者所表達族群因素對於傳統詩人網絡的影響,最為清晰。
摘要(英) Traditional poetry society’s members form a power network resembling an organization in many incidents or occasions, by formal or informal collaborations, through their common shared symbol – “Poetry”. Thus, by analyzing traditional poetry society’s history, literary activities, strategies to realize cultural power, the multi-codes and symbols composing its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can be derived and returned to its original forms. Therefore, how do the poetry society members obtain or illustrate their cultural capitals, with which they place in the social relations, why and how does the inherent power demonstrate itself? And how will the traditional poetry society maintain its cultural symbols and power penetration energy? By which, in addition to clearly stat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literary performances of Taoyuan poetry society and I-Wen poetry society by using the popular history and literary writing modes previously adopted by academic fields in discussing traditional poetry society, the article furthermore uses Bo-Di-Ur “field” theory, expecting to reflect the power order or variation procedure of appearance or concealment when the poetry society members invest or mobilize all kinds of capital,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poetry” power network displayed by Taoyuan Poetry Sociery and I-Wen Poetry Society in Literature/culture /society realizations in Japanese Occupation Era.
Thus, the research hereby concludes 7 points:
(1) Known and the unknown -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raditional poetry society in Taoyuan district: The article proves the historical fact that the traditional poetry society in Taoyuan district was founded since the Ching Dynasty, and also found 11 poetry society cases that academic field has never been studied. Yet, if the research timeline is extended to post-war and give individual study and analysis on the unpublished poetry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 this topic will be more enlightening.
(2) Inheritance and enroot – Taoyuan Poetry Society and I-Wen Poetry Society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Era : By research in the Taoyuan poetry society and I-Wen poetry society related poems, topics, chi-bo, In-Tao-Chu alliance association, for Chun-Li, there was alliance association of Wen-Yang-Mei-Chua-He alliance chant, five association alliance chant, and island poets alliance chant association, from which can be derived the reason explaining for Taoyuan poetry society being the predecessor for North Taiwan poetry society and I-Wen poetry society being the solid root of cultural power.
(3) Simplified and challenge – Obtaining and strengthening of “poetry’s” cultural capital : With the civilization of poetry society activities, the difficulty of obtaining cultural capital of “poetry” has been increasingly declining. On the reverse, the expectation to continuously accumulate capital so as to gain the competitiveness at higher position of the field has been rising. Thus, for the producers with cultural capital of “poetry”, the power relations hip within its society has become tenser due to prevalence of poetry society culture.
(4) Strategic alliance and competitive winning advantage – The symbolic capital of “Poetry” relative to politics, media, and cultural education fields: Whether it’s the poet undertaking obligations from Japanese government, writing poems related to politics, the involvement in the poetry society, or participating in the cultural educational publication issuance, or even the poetry society’s activities accompanied by Confucius educational speech rituals, of which the inherent cultural power practice corresponding to Taoyuan Poetry Society and I-Wen Poetry Society all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symbolic capital of “poetry”.
(5) Acceptance and Reje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poetry society and Japanese government: It’s not adequate to simply analyze the official information, the study shall return to examine the life experiences or thoughts of poets (ex. unpublished drafts, personal documents such as diaries) to truthfully present the psychological origins of the way traditional poets/poetry society viewed Japanese regime.
(6) Brand and Fashion: People proactively embrace the symbolic capital of “Poetry”: In addition to members of poetry society, those without member identities can also exchange for the opportunities to enter “poetry” power network by offering awards for poetry society gatherings or sponsoring poems publication issuance; it can also be found that both members and non-members post their business in the advertisement column on the last page of “Poetic Newspaper”. This has furthermore confirmed that the symbolic capital of “poetry” does have its charm in addition to its literary distinctions.
(7) Static and mobile- paradoxical existence of boundaries between Min-nan (Hokkien) and Hakka poetry societies. South and North Taoyuan poetry societies do not have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procedure of Chi-Po-Chant, poetry themes’ directions. With the catalyze of ancestral identification logics, the more apparent features are the north- Min-nan (Hokkien) and south-Hakka member composition, the language and tune of poetic chant, and the choice of choric chanting counterparties, of which ethnic factor presented by the last one has especially most clear influence on traditional poets network.
關鍵字(中) ★ 權力網絡
★ 詩社
★ 中壢以文吟社
★ 桃園吟社
★ 古典文學
關鍵字(英) ★ classic literature
★ power network
★ poetry society
★ Jung-Li I-Wen Poetry Society
★ Taoyuan Poetry Society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時間斷限與研究區界 4
第三節 研究回顧與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日治時期桃園地區傳統詩社發展的環境 17
第一節 「詩」權力本質產生之因 17
第二節 桃園地區的人文社會空間 36
第三節 桃園地區傳統詩社發展的時空情形 67
第三章 培育桃園地區傳統詩社的園丁:桃園吟社 125
第一節 詩社資本的承繼與再製 125
第二節 文學場域中「詩」的實踐樣態 138
第三節 重要詩人生平及其形塑資本的主要模式 175
第四章 開啟客庄傳統詩文的鎖鑰:以文吟社 214
第一節 詩社象徵資本的分裂與統合 215
第二節 文學場域中「詩」的展演 228
第三節 重要詩人生平及其資本的生產 245
第五章 「詩」的文化權力網絡的生產 270
第一節 「詩」的象徵資本的積累與實踐 270
第二節 詩社權力競逐的樣態 282
第三節 閩、客詩社文化權力邏輯的比較 300
第六章 結論 315
參考書目 321
附錄
附錄一:日治時期桃園吟社社員簡介表 339
附錄二:日治時期桃園吟社活動表 346
附錄三:日治時期桃園吟社社作品刊登情形 366
附錄四:日治時期以文吟社社員簡介表 396
附錄五:日治時期以文吟社活動表 403
附錄六:日治時期以文吟社社作品刊登情形 413
附錄七:瑳玉吟社作品刊登情形 418
參考文獻 一、詩文集
1.已刊
《環鏡樓唱和集》,臺北廳:顏國年發行,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印刷,1920年。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田川清波發行,《昭和皇紀慶頌集﹝1934﹞》,臺北:光文印刷株氏會社,1943年。
朱傳明,《放園詩文雜存》,桃園縣以文吟社,1984年。以文吟社朱以昱先生提供。
吳壽典刊印,《太平詩集》,印製時間不詳。中央大學鄭寶珍同學提供。
尾崎秀真,《鳥松閣唱和集》,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06年。
林文龍,《台灣詩錄拾遺》,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79年。
林正三,《瀛社創立九十週年紀念詩集》,台北:瀛社辦事處,1999年。
林柏燕主編,《大新吟社詩集》,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年。中央大學吳聲淼同學提供。
林柏燕主編,《陶社詩集》,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中央大學吳聲淼同學提供。
邱錦福編,《丁丑年全國詩人聯吟大會專輯》,中壢:以文吟社,1997年。
長谷理教發行,《皇太子殿下御降誕奉祝獻詠集﹝1934﹞》,株式會社台灣日日新報社,1934年。
徐家祥,《初苑吟草》,自刊本,1983年。陶社社長徐慶松先生提供。
徐家祥,《初苑吟草二集》,自刊本,1993年。陶社社長徐慶松先生提供。
徐家祥編,《八秩晉三壽辰徵詩紀念冊》,自刊本,1995年。陶社社長徐慶松先生提供。
徐慶松,《八十自述 徐慶松全集》,自刊本,2001年。陶社社長徐慶松先生提供。
桃園縣以文吟社全體社員,《桃園縣以文吟社擊缽吟集 第二冊》,以文吟社自印,2004年。以文吟社提供。
常陸 加藤重任,《雪窓遺稿》。(微縮資料)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連橫原編,《連雅堂先生全集 附錄三台灣詩薈下》,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連橫原編,《連雅堂先生全集 附錄三台灣詩薈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陳漢光編,《臺灣詩錄》(全三冊)下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年再版。
曾今可編,《臺灣詩選》,臺北:曾今可出版,1953年。
曾朝枝(笑雲)編,《東寧擊鉢吟后集》,臺北:吳永遠(紉秋)發行,1936年。
曾朝枝(笑雲)編,《東寧擊鉢吟前集》,臺北:陳鐓厚發行,1934年。
游日正編印,《澹園吟草》,自刊本,1991年。龍吟詩社社長游金華先生提供。
游金華,《游金華詩文集》,桃園:桃園縣文化局,2000年。龍吟詩社社長游金華先生提供。
黃哲永主編,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 第五輯2《臺灣詩醇》,臺北:龍文出版社,2006年,(據賴子清編,《臺灣詩醇》,自刊本,1935年重刊)。
黃哲永主編,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 第五輯5《瀛海詩集(上)》,臺北:龍文出版社,2006年,(據黃洪炎編,《瀛海詩集(上)》,臺北:臺灣詩人名鑑刊行會影本,1940年重刊)。
黃純青,《晴園詩草》上卷,臺北:龍文,1992年。
楊星亭,《涉趣園詩草》,1954年重刊。客家台灣文化學會理事長楊鏡汀先生提供。
楊鏡汀編,《重刊海珠詩集》,新竹:客家台灣文化學會,1999年。客家台灣文化學會理事長楊鏡汀先生提供。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歷史文獻叢刊 臺灣詩鈔》,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豬口安喜編,《東閣倡和集》,東京:凸版印刷株式會社本所分工場 印刷,1927年。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鄭金柱編,《現代傑作愛國詩選集》,1939年。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魏雲欽刊,《陶社課題詩選第一集》,新竹:關西陶社,1996年。陶社社長徐慶松先生提供。
羅享彩,《南廬紀集》,自刊本,1974年。陶社社長徐慶松先生提供。
鷹取田一郎編,《大雅唱和集》,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年。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鷹取田一郎編,《新年言志》,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4年。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2.未刊
〈土曜吟錄〉,陶社關西支部。陶社社長徐慶松先生提供。
〈大溪八景〉,1934年。中央大學吳振漢教授提供。
〈中北部七縣市聯吟大會詩鈔〉,1957年。中央大學吳振漢教授提供。
〈孔雀屏〉,(註:約為日治時期作品,確切年代,待考)。溫紹唐先生提供。
〈全島徵詩錄 宋氏系統〉,宋廷華編,〈宋氏族譜〉,桃園:未刊稿,1933年。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中央大學陳雪娟同學提供影本。
〈辛丑年秋季桃園縣五社聯吟大會詩選〉,1961年。以文吟社提供。
〈耐園隨筆〉,未刊稿。中壢文史工作室陳盛增老師提供。
〈飛鳳山徵聯紀念〉,1925年。溫紹唐先生提供。
〈桃園吟社課題詩稿〉第1~99期(中有殘缺),1979~1996年。桃社蘇錦淮先生提供。
〈陶社課題詩第1~76期(案:中有殘缺),1930~1980年。陶社社長徐慶松先生提供。
〈新埔大橋詩選〉,未刊稿,1929年,溫紹唐先生提供。
〈獅山勸化堂開善寺徵聯入選佳作彙集〉,約於昭和六年,溫紹唐先生提供。
〈詩鈔彙編〉,(註:約為戦後初期作品,確切年代,待考)。中央大學吳振漢教授提供。
〈詩联窓稿合抄〉,1922-1930年。溫紹唐先生提供。
〈題采香畫冊〉詩稿,1931年。新竹縣湖口鄉公所主秘張福普先生提供。
二、史料
(一)報紙期刊
《詩報》昭和五年至昭和十九年,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臺南新報》大正十年至昭和十二年(中有殘缺),(微縮資料)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臺灣日日新報》明治三十一年五月至昭和十九年三月,(微縮資料)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臺灣民報》復刻本,臺北:東方文化書局(原出版者臺灣雜誌社),1994年。
《臺灣新報》明治二十九年至明治三十一年,(微縮資料)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河原功監修,《風月‧風月報‧南方‧南方詩集》,臺北:南天書局復刻本,2001年。
桃園(桃仔園)廳編,《桃園(桃仔園)廳報》,1903-1920年。
(二)人物傳記
大園市藏編,《臺灣人物誌》,臺北,谷澤書店,1916年。
內藤素生,《南國之人士》,臺北:臺灣人物社,1922年。
岩崎潔治編,《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2年。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臺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據1929刊本影印)。
林進發編著,《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據1934刊本影印)。
菅武雄,《新竹州の情勢と人物》,出版資料不祥,1938年。
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人士鑑》(日刊五週年紀念版),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7年。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臺灣人士鑑》(日刊一週年紀念版),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4年。
臺灣新聞社編,《臺灣實業名鑑》,臺中:臺灣新聞社,1934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日刊十週年紀念版),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年。
(三)志書
伊能嘉矩,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台灣文化志》(中譯本),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年(東京:刀江書院,1928年)。
吳振漢總編纂,《大溪鎮志》,桃園:大溪鎮公所,2004年。
李汝和主修,《臺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第九冊平埔族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
林熊祥、李騰嶽監修,《台灣省通志》卷五〈教育志教育設施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組,1955年。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種,1961 (1945) 年。
桃園市政府編,《桃園市誌》桃園:桃園市政府,1995年。
桃園縣文獻委員會編,《桃園縣志》卷一土地志,桃園:桃園縣文獻委員會,1962年。
桃園縣文獻委員會編,《桃園縣志》卷三政事志,桃園:桃園縣文獻委員會,1964年。
桃園縣文獻委員會編,《桃園縣志》卷五文教志,桃園:桃園縣文獻委員會,1967年。
桃園縣文獻委員會編,《桃園縣志》卷六人物志,桃園:桃園縣文獻委員會,1968年。
桃園縣政府編,《桃園縣誌》卷五文教志,桃園:桃園縣政府,1988年。
桃園廳編,《桃園廳志》,臺北:成文,1985年(1906年原刊)。
張永堂總編纂,《新竹市志》,新竹:新竹市政府,1997年。
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臺灣省通志》卷一土地志疆域篇(全二冊)第一冊,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張炳楠監修、李汝和主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人民志人口篇(全一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
陳國川等撰述、張永堂總編纂,《續修新竹市志》,新竹:新竹市文化局,2005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成文,1985(1905)年。
菅野秀雄,《新竹州沿革史》新竹:新竹州沿革史刊行會,1938年。
黃旺成主修,《新竹縣志》,臺北:成文,1983年再版。
黃淵泉編,《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九人物志人物傳篇人物表篇(全一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黃淵泉編,《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十藝文志著述篇(全一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黃斌璋,《大溪鎮誌》,桃園:黃斌璋,1983年。
楊梅鎮志編纂小組,《楊梅鎮志》,桃園:楊梅鎮公所,1990年。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七十四種,1960 (1742) 年。
簡萬火,《基隆誌》,基隆市:基隆圖書出版協會,1931年。
(四)統計書
《大正十年 新竹州第一統計書》,新竹州,大正十二年三月刊行。
《大正十一年 新竹州第二統計書》,新竹州,大正十三年五月刊行。
《桃園廳第一統計書》,桃園廳庶務課,大正七年十一月廿五日發行。
《桃園廳第二統計書》,桃園廳庶務課,大正八年十二月十日發行。
(五) 其它
《陳家族譜》,1956年,筆者家傳族譜。
桃園吟社社長蘇忠仁之子蘇錦淮先生,致筆者電子郵件三封,2008年。
桃園縣以文吟社,桃園縣以文吟社社員手冊(附:理監事名冊、本社章程、入社申請書樣式),2002年。
桃園縣以文吟社印贈,〈以文吟社沿革〉,(中壢:以文吟社,印製時間不詳) 。以文吟社提供。
桃園縣政府,〈桃園縣政府人民團體立案證書桃社政字第五一一號〉,1980年。以文吟社提供。
張添慶〈履歷書〉,新竹縣湖口鄉公所主秘張福普先生提供。
莊育材,〈桃園縣以文吟社八十五週年史略〉,未刊稿,未編碼,寫作時間2006年6月30日。以文吟社提供。
龍吟詩社創社社長游金華先生,致筆者書信一封,2005年。
三、專書
(一)中文專書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1998年。
吳福助,《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吳文星,《日劇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
吳密察監修,《台灣歷史年表》,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吳毓琪,《南社研究》,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
王詩琅,《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台灣》,臺北:眾文出版社,1980年。
王世慶,《台灣研究中文書目》史地支部,台北:環球書社,1976年。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王幼華,《冰心麗藻入夢來-日治時期苗栗縣詩社》,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1年。
何春蓀編著,《臺灣地質概論》,臺北:中華民國經濟部,1975年。
瓦歷斯‧諾幹、余光弘,《臺灣原住民史》,南投:臺灣文獻館,2002年。
江寶釵,《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嘉義:嘉義市立文中心,1998年。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
朱漢民,《中國的書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朱國華,《權力的文化邏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
周新富,《布爾狄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2年。
大田肥洲,《新臺灣を支配する人物と產業史》,東京都:成文,1999年。
沈謙,《修辭方法析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沈謙,《修辭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
尹章義,《台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田哲益,《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李汝和,《台灣文教史略》,臺北:台灣省文獻會,1972年。
李乾朗,《桃園縣第三級古蹟─桃園景福宮調查研究》,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2004年。
李新達,《中國科舉制度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汪毅夫,《台灣近代詩人在福建》,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臺灣古典文學與文獻》,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林正三,《松山地區之古老詩社─松社》,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
林再復,《閩南人》,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增訂八版。
林修澈等編,《泛桃舊藏 :桃園市百年映象》,桃園:桃園縣桃園市公所,2001年。
林慶彰編,《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上、下冊),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年。
邱春美,《六堆客家古典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輝出版社,2000年。
施懿琳、中島利郎、黃英哲、應鳳凰、黃武忠、彭瑞金,《台灣文學百年顯影》,臺北:玉山社,2003年。
洪炎秋,《文學概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5年。
洪敏麟,《台灣地名沿革》,臺中:臺灣省新聞處,1985年。
翁佳音,《台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 一八九五~一九0二》,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6年。
高宣揚,《布迪厄的社會理論》,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臺灣文獻書目解題 第一種 方志類(二) 》,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7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臺灣文獻書目解題 第六種 公報類(一) 》,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87年。
康鍩錫編,《桃園景福宮 大廟 建築藝術與歷史》,桃園:桃園景福宮,2004年。
張炳南、李汝和監修,《台灣堡圖集》(全一冊),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纂祖,1969年。
張素玢、陳世榮、陳亮州,《北桃園區域發展史》,桃園:桃園縣文化局,1998年。
梅嘉玲主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北:麥田出版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
許俊雅,《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年》,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
許清雲,《近體詩創作理論》,臺北:洪葉文化有限公司,1997年。
許雪姬編著,《台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3年。
郭紀青,《中國科舉制度考》,臺中:臺灣省立臺中師範專學校,1974年。
郭華隆總編,《桃園汽車客運創立壹百周年特刊》,桃園:桃園汽車客運公司,2003年。中央大學陳家豪同學提供。
陳正祥,《臺灣地名辭典》,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3年二版一刷。
陳正祥,《臺灣地誌》,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3年。
陳建忠,《日據時期臺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陳清敏、黃昭仁、施志輝,《認識臺灣》,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96年。
陳運棟,《客家人》,臺北:東門出版社,1992年十版。
湖口鄉志編輯委員會,《湖口鄉志》,新竹:新竹縣湖口鄉公所,1997年。
黃恆秋,《台灣客家文學史概論》,新莊:客家台灣文史工作室,1998年。
黃美娥,《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出版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楊敏烈等編,《飲水思源 桃園縣地方民俗文物展覽紀念專刊》,桃園:桃園縣立桃園國民中學承辦,1978年。
楊碧川,《日據時代臺灣人民反抗史》,臺北:稻郷出版社,1996年。
楊鏡汀,《新竹縣舊地名探源》,新竹:中華客家台灣文化學會,1994年。客家台灣文化學會理事長楊鏡汀先生提供。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輝出版社,1999(1987)年。
葉至誠、葉立誠合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0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再版。
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北臺灣平埔族群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廖一瑾(雪蘭),《台灣詩史》,臺北:文史出版社,1998年。
廖守臣,《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1998年。
廖炳惠,《關鍵詞二OO: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詞彙編》,臺北:麥田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廖振富,《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晚清到二二八》,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
廖振富,《櫟社研究新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6年。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財團法人臺灣教育會,1939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揚文會策議》,臺北:臺灣總督府,1901年(微縮資料)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2000年再版。
劉維公,《風格社會》,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潘英,《臺灣平埔族史》,臺北:南天書局,1996年。
潘英,《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上)》,臺北:自立晚報,1992年。
潘國正,《竹塹思想起;老照片說故事三》,新竹:新竹市政府,2002年。
盧廷城主編,《湖口歲月百世情》,竹北市:新竹縣文化局,2002年。新竹縣縣史館籌備處主任林柏燕先生提供。
戴寶村主持,張素玢、陳世榮、陳亮州撰稿,《北桃園區域發展史》,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南天書局,1992年臺灣一版。
羅烈師,《老街講古》,竹北市:新竹縣政府,2001年。
(二)外文專書
1.外文
Bourdieu, Pierre,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u.a.﹞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Bourdieu, Pierre,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Bourdieu, Pierre/Wacquant,Loic J.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Prasenjit Duara,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ain, 1900-1942.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2.譯本
Danny L.Jorgensen著,王昭正、朱瑞淵譯,《參與觀察法》,臺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1990年。
W.Lawrence Neuman著,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井出季和太 著、郭輝 編譯,《日據下之臺政 卷一》,臺北:海峽學術,2003年。
布迪厄(Bourdieu, P.)著,蔣梓驊譯,《實踐感》,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年。
布赫狄厄(Bourdieu,Pierre),宋偉航譯,《實作理論綱要》,臺北:麥田,2004年。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著、林志明譯,《布赫迪厄論電視》,臺北:麥田出版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皮埃爾‧布迪厄(Bourdieu, P.)、(美)華康德(Wacquant,L.D.) 著,李猛、李康譯,《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矢內原忠雄 著、周憲文 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1987年。
吳密察、吳瑞雲編譯,《臺灣民報社論》,台北:稻鄉,1992年。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
亞伯納‧柯恩(Abner Cohen) ,宋光宇譯,《人心深處 從人類學的觀點談現代社會中的權力結構與符號象徵》,臺北:業強出版社,1986年。
朋尼維茲(Patrice Bonnewitz),孫智綺譯,《布爾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侯伯‧埃斯皮卡(Robert Escarpi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
黃昭堂 著、黃英哲 譯,《臺灣總督府》,臺北:自由時代,1989年。
鈴木清一郎 著、馮作民 譯,《臺灣舊慣習俗信仰》,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種村保三郎著、譚繼山譯、陳昱審訂,《臺灣小史》,臺北:武陵,1991年。
鄭肯斯 (Jenkins, Richard )著,包亞明譯,《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戴維‧斯沃茨(Swartz,D),陶東風譯:《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
羅‧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著、顏美婷編譯,《文藝社會學》,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8年。
四、論文
(一)單篇論文
1.中文
文訊月刊編輯部,〈現階段台灣傳統詩社概況〉,《文訊月刊》第十八期,臺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5年,頁32-42。
王順隆,〈日治時期臺灣人「漢文教育」的時代意義〉,《臺灣風物》第四十九卷第四期,臺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99年,頁107-127。
王禮謙,〈日據初期的懷柔政策〉,《臺北文物季刊》第十五卷第一期,臺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61年),頁105-109。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96年,頁257-321。
吳密察,〈台灣史的成立及其課題〉,《當代》第一百期,1994年,頁78-97。
吳密察,〈「歷史」的出現--臺灣史學史素描〉,《當代》第二二四期,2006年,頁32-49。
吳學明,〈鄉土史料與鄉土史教學〉,《鄉土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1996年,頁195-207。
吳學明,〈閩粵關係與新竹地區的土地開發〉,《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二期,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籌備處,1999年,頁15-19。
吳學明,〈鄉土史史料〉,《為鄉土教學的建搆做準備》,臺南: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實習輔導處,2001年,頁179-227。
吳學明,〈鄉土史田野工作的理論與實務〉,金信庸主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社會學習領域》,臺南:臺南師院輔導處,2003年,頁141-151。
宋光宇,〈書房、書院鸞堂─試探清末和日據時代臺灣的宗教演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之三:人文及社會科學》,第八卷第三期,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8年,頁373-395。
林柏燕,〈陶社的時代背景及其發展〉,《陶社詩集》,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頁6-14。
林柏燕,〈關西陶社〉,《新竹文獻雜誌》創刊號,新竹:新竹縣化局,1999年,頁76-81。
施懿琳,〈台灣古典詩的蒐集與整理〉,《文訊》總號一八八期,臺北:文訊雜誌社,2001年,頁37-39。
施懿琳,〈從《采詩集》看臺日漢詩人的互動模式與書寫話語〉,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學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頁363-402。
徐賁,〈布迪厄論知識場域和知識份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七十期,香港 沙田: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2年,頁75-81。
徐貴榮,〈客家民間語傳統詩社的詩作〉,周錦宏編《2002苗栗客家文化月─第二屆臺灣客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3年,頁109-117。
翁盛峰,〈台灣古典詩的創作與研究〉,《文訊》總號一八八期,臺北:文訊雜誌社,2001年,頁40-43。
高惠琳,〈從鄉土的需求出發─「桃園藝文環境的發展」座談會〉,《文訊》革新號第三十五期總號七十四期,臺北:文訊雜誌社,1991年,頁29-40。
張圍東,〈日據時代臺灣的雜誌小吏〉,《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七卷第二期,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01年,頁66-75。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臺灣文獻》第三十一卷第四期,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年,頁154-176。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臺灣文獻》第三十二卷第一期,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1年,頁136-156。
許俊雅,〈日據時期台灣文學研究概況〉,《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六期,1992年,頁3-25。
連文希,〈客家入墾臺灣地區考略〉,《臺灣文獻》第二十二卷第三期,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年,頁1-25。
郭水潭,〈日橋與漢詩〉,《臺北文物季刊》第四卷第四期,臺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56年,頁97-110。
黃美娥,〈日治時代台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臺灣風物》第四十七卷三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7年,頁68-83。
黃美娥,〈日治時期新竹縣的詩社活動〉,《新竹文獻雜誌》創刊號,新竹:新竹縣化局,1999年,頁67-75。
黃美娥,〈臺灣古典文學史概說(一六五一~一九四五)〉,《臺北文獻》直字第一五一期,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2005年,頁215-269。
黃美娥,〈日、臺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臺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重構與衍異〉,《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二期,臺北: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06年,頁1-32。
黃美娥,〈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北:麥田出版 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頁261-316。
黃興隆,〈桃園藝文活動概況〉,《文訊》革新號第三十五期總號七十四期,臺北:文訊雜誌社,1991年,頁25-28。
陳漢光,〈日據時期臺灣漢族祖籍調查〉,《臺灣文獻》第二十三卷第一期,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頁85-104。
陳國威,〈台灣詩社初探〉,《壢商學報》第二期,1994年,頁1-23。
陳欣慧,〈文化資本與權力網絡的展演─以日治時期桃園吟社社群為觀察中心〉,《立足平鎮關懷桃園─桃園平鎮地區文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北商業技術學院共同學科,2007年,頁1-36。
陳欣慧,〈文學與文化權力的實踐─以日治時期以文吟社社群為研究對象〉,〈臺灣史蹟研究會九十六年會友年會論文集(上)〉,臺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2007年,頁69-103。
陳欣慧,〈閩客疆界─以日治時期桃園地區傳統詩社的文學活動為主要考察〉,〈第十一屆臺灣地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國立臺灣大學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2007年,頁B6-1。
楊永彬,〈日本領臺初期日臺官紳詩文唱和〉,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2000年,頁105-181。
詹雅能,〈櫻井勉與日治前期的新竹詩社〉,《社會科教育學報》第六期,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2003年,頁1-28。
廖一瑾,〈台灣古典詩的創作與研究〉,《文訊》總號一八八期,臺北:文訊雜誌社,2001年,頁44-46。
廖漢臣,〈臺灣文學年表〉,《臺灣文獻》第十五卷第一期,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1964年,頁245-290。
臺北文獻委員會,〈台北詩社座談會個別訪談錄〉,《台北文獻直字》第一二二期,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1997年,頁29-35。
劉克明,〈詠霓詩社〉,《台北文物季刊》第四卷第四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編纂組,1956年,頁31-33。
劉維公,〈布爾迪厄與生活風格社會學研究:兼論現代社會中的社會學危機〉,《社會理論學報》第二卷第二期,香港: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學系、八方文化企業公司,1999年,頁347-374。
劉遠智,〈臺灣詩社的淵源與流衍〉,《臺北文獻》直字第五十九、六十期合刊,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2年,頁281-295。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第二期,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3年,頁25-32。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第三期,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3年,頁34-64。
賴子清,〈古今臺灣詩文社(一)〉,《臺灣文獻》第十卷第三期,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1959年,頁79-110。
賴子清,〈古今臺灣詩文社(二)〉,《臺灣文獻》第十一卷第三期,臺北:臺北文獻委員會,1960年,頁74-100。
藍華峰,〈彩鳳橋徵詩啟示〉,《新竹文獻》第三期,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0年,頁78-87。
羅肇錦,〈台灣文學、客家文學與客家民間文學〉,《國文天地》第十七卷第二期,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2001年。
2.外文
Knauft,Bruce M. “Beyond Bourdieuian Legacies”. In Genealogies for the Present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 London:Routledge.Ch4. Pp105-140. 1966.
Orthner,Sherry”Theory in Anthropology Since the Sixties”. In Culture /Power/History. Edited by Nicholas B. Dirks, Geoff Eley, and Sherry B.Orthne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372-411.
Pierre Bourdieu.”cultural power” In cultural Sociology, edited by Lyn Spillman. Pp69-76. 2002.
3.譯文
皮耶‧布狄爾著、王志弘譯,〈社會空間與象徵權力〉,收錄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93年,頁444-445。
(二)學位論文
川路祥代,〈殖民地臺灣文化統合與臺灣傳統儒學社會(1895-1919)〉,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王文顏,〈台灣詩社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高嘉穗,〈台灣傳統吟詩音樂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武麗芳,〈日據時期竹塹地區詩社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施懿琳,〈日據時期鹿港民族正氣詩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高麗敏,〈桃園縣文學史料之分析與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
張端然,〈日治時期瀛社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梁顥曦,〈日治時期大溪紳商之研究〉,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4年。
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1683-1895)〉,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志豪,〈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為例〉,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建宏,〈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普濟堂為例(1902-2001)〉,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家豪,〈日治時期桃園輕鐵的經營與發展,1903-1945〉,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雪玉,〈桃園閩客族群與地方政治關係的歷史探討(1950-1996)〉,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3年。
曾絢煜,〈栗社研究〉,中壢: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游振明,〈當客家遇到福佬─中壢地區社會變遷研究(1684-1920)〉,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1年。
楊永彬,〈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1905〉,臺北: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5年。
蔡幸君,〈桃竹地區傳統藝文研究-1920~1945年間活動的考察〉,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蘇秀鈴,〈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國文學教育研究所,2001年。
五、其它
(一)資料庫:
中華詩韻速查表 http://www.chinese-artists.net/poem/default.htm
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日據時期州郡與目前縣市行政區對照表」http://www.ris.gov.tw/version96/citylist0.html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纂「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140.111.34.46/newDict/dict/index.html
漢珍數位圖書「臺灣人物誌」http://192.192.58.96:8080/whos2app/servlet/whois?simplegenso
(二)錄音資料:
「客家詩人古詩吟唱集」,臺北:台北市孔子廟詩學研究會發行,2001年11月19錄製。以文吟社黃玉妹女士提供。
(三)網路文章
〈崁津吟社 邱黃萬慶口述歷史〉,(來源:http://oldstreet.com/page/new-page-8.htm,2002.9.5)中央大學吳振漢教授提供
中壢文史工作室,(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chungliart/,2008.3.31)
田炎欣,〈旅遊意象/崁津吟社 追憶大溪文風傲骨〉,(來源:http://gb.ettoday.com.tw:6060/2001/07/18/345-523702.htm ,2001.7.18)
陳欣慧,〈2006年臺灣傳統詩界的盛宴─「丙戊年秋季全國詩人聯吟大會」田野記實〉,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第60期(來源:http://140.115.170.1/Hakkacollege/big5/network/paper/paper60/paper.html,2007.1.5)
陳欣慧,〈得句時吟意自繞─記中壢市以文吟社第594次擊缽吟會〉,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第28期(來源:http://140.115.170.1/Hakkacollege/big5/network/paper/paper28/30.html,2005.4.12)
楊聰榮、廖經庭,〈一個客家單姓村的形成與發展─以武威廖姓村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學術研究館→成果論文→客家學術研究(來源:http://www.hakka.gov.tw/lp.asp?CtNode=581&CtUnit=275&BaseDSD=24&mp=298&nowPage=5&pagesize=15,2008/7/11)
謝鴻文,〈崁津吟社與大溪八景〉,(來源:http://www.cpmah.org.tw/2002/home/c91c030/www/report-daxi-scenery.htm,2006.6.6)
指導教授 吳學明、黃美娥(Hsueh-Ming Wu) 審核日期 2008-7-23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