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121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9 、訪客IP:18.222.21.175
姓名 連育平(Lien-Yu Pi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李翱思想研究
(A STUDY OF LI AO’S DOCTRINE OF FEELINGS)
相關論文
★ 莊子<逍遙遊>篇中的寓言本旨和現代意義★ 王通經世思想之研究
★ 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之孟學研究★ 黃梨洲思想與明清之際儒學焦點的轉移
★ 五峰思想研究★ 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
★ 從工夫論看羅近溪思想之特色★ 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研究★ 陳確人性論研究
★ 聶雙江歸寂思想研究★ 莊子應世思想研究
★ 宋明儒「以心著性」之哲學意義研究★ 陳白沙自得之學研究
★ 劉蕺山的氣論研究★ 郭象《莊子注》的思想體系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唐代於學術思潮的發展,一般被認為是佛道大盛而儒學沒落的時代,但宋代開始,儒家欲探討的幾個重要課題,諸如:天人關係,心性問題,《大學》的格物致知,《易傳》的無思無為、動靜寂感,成聖的根據及工夫次第……等等,在唐代已有其不能忽視的轉折,為宋明兩代儒學思想的復興做了準備和開端,而李翱即是在有唐一代的儒者中,被認為能承前啟後,為宋明理學攻下前哨的思想家。
本論藉由學術史以及思想史兩個方面,來討論李翱的生平經歷與學說內涵。由其生平的經歷可知,李翱的思想並非受到梁肅、韓愈、惟儼禪師等人深刻的影響而產生,其實自有其對儒家學說,跨越時代的解讀和發明。
另外,藉由對李翱所有文獻的研究,筆者認為只要能理解李翱思想中「性」、「心」、「情」、「邪妄」四者的關係,李翱的學說便有解通的可能。李翱所認為的性,乃是一從天下貫而來的天命之性,具有至「善」且「靜」的本質,做為心與情的根據而存在。心則為人的道德主體,能「知」、能「思」、能「覺」,可以做出道德的價值判斷與抉擇,使人自發自覺的為善。情則能顯明本性和與外物接感,具有「動」與「可善可不善」的本質,在接感外物的過程中,則有動而為正或為邪的區分,就其結果的表現看,也有善與不善的不同。「邪妄」則無所因,沒有任何根據,故可以被完全消滅。當外物來時,若放肆其心之所為,讓心受到外物的影響與牽動,情就會動而為邪,本性即被昏蔽,邪妄即由此而生,在人的行動上表現出不善,反之,若能使心不受到動搖,情就會動而為正,朗現本性,邪妄就能被完全消滅,人的一切言行舉止即能表現出善,並且合於天道,成為能盡性命之道的聖人。心能不受外物牽動,持續保持不動盪的狀態,人即能為善而終至聖人之境,由此可知,心即是李翱工夫修養的用力處。
本論透過對李翱個人的生平經歷和其思想中天人觀、性情論、工夫論的分項討論,疏解李翱學說中的疑點,為李翱的思想體系,給出一可以前後一貫的解釋。
摘要(英) Together with Han Yu (768-824), Li Ao (774-836) was a major forefunner of the Neo-Confuicanism that later developed in Sung Dynasty. He was well-known for his doctrine of feelings. Traditionally, this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result of the influences from Buddhisma nd Taoism. This thesis will, first of all, show that there is no evidence for such a connection. In particular, that he was decisively influenced by the Buddhist monks such as Wei Yen and Tao Tung is purely fictional. Neither was Li’s doctrine produced through his interaction with his contemporary literates. Rather, he developed his own understanding of Confucianism in terms of self-enlightenment.
Secondly, this thesis will demonstrate that Li’s doctrine of feelings consists of the four concepts: hsing (Nature), hsin (Mind), ching (feeling), and hsieh-wang (the depraved). Generally, it will argue that only starting with a clarification of these major concepts that one can correctly understand Li’s doctrine of feelings, and hence dissolve its apparent self-contradictions. In particular, it will show that hsing (Nature) is what is granted from Heaven, while hsin (Mind) signifies the moral subjectivity. Further, ching (feeling) is the mainfestation of hsing (Nature), whereas hsieh-wang (the depraved) only results from losing one’s mind into the external world of things. As a consequence, he developed a theory of moral praxis according to which when hsin (Mind) is not affected by any external objects, ching (feelings) would become rectified. And only those who can rectify their feelings are able to become sages. This will give rise to a systema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whole doctrine of Li Ao.
關鍵字(中) ★ 心
★ 性情
★ 李翱
★ 唐代儒學
★ 復性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18
第四節 研究進路與綱要 19
第二章 李翱生平與時代背景 21
第一節 生平 21
一、生卒年及家世經歷 21
二、交遊 31
三、著作 42
第二節 時代背景 45
一、政治與社會發展概況 45
二、儒、釋、道的發展概況 51
第三章 天人觀與性情論 53
第一節 天人觀 53
第二節 性情論 56
一、性與情不相無也 58
二、情者,妄也、邪也 59
三、「情者,性之動也」與「情者,性之邪也」 62
四、情感外物有正有邪 64
第四章 工夫論 69
第一節 工夫主體:心的意涵 69
一、心為道德主體 70
二、從心談「息情」 75
第二節 復性工夫 77
一、賢人的工夫 78
二、聖人的境界 84
第五章 結論 89
第一節 回顧與反省 89
第二節 未來展望 90
參考書目 93
一、古籍(依年代排序) 93
二、專書(依姓氏筆劃排序) 94
三、學位論文與期刊 97
附錄 103
一、序言 103
二、正文 104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年代排序)
〔漢〕孔安國 傳,〔唐〕孔穎達 疏:《尚書正義》(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點校本,2001年6月初版1刷)
〔漢〕鄭元 注,〔唐〕孔穎達 疏:《禮記注疏》上、中、下(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點校本,2001年6月初版1刷)
〔唐〕李翱:《李文公集》(《四部叢刊初編縮本‧集部40》,明成化乙未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臺一版)
〔唐〕李翱:《李文公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一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初版。)
〔唐〕韓愈、李翱:《論語筆解》(《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一九○》,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初版。)
〔唐〕韓愈、李翱:《論語筆解》(收錄於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論語集成》第15函,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唐〕韓愈:《韓昌黎全集》(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3月臺一版。)
〔唐〕劉禹錫:《劉夢得文集》(《四部叢刊初編縮本‧集部39》,上海印書館縮印元刊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臺三版)
〔唐〕劉禹錫:《劉賓客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臺一版)
〔後晉〕沈煦:《舊唐書》第一冊、第五冊(臺北:鼎文書局點校本,1992年5月七版。)
〔宋〕歐陽修:《新唐書》第六冊、第七冊(臺北:鼎文書局點校本,1992年1月七版。)
〔宋〕歐陽修:《文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初版。)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點校本,1993年4月一版6刷。)
〔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9月初版7刷。)
〔清〕董誥 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2月初版2刷。)
二、專書(依姓氏筆劃排序)
卞孝萱、張清華、閻琦:《韓愈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初版)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上、下(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11月增訂一版)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4年10月初版8刷。)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5年9月初版9刷。)
王壽南:《隋唐史》(臺北:三民書局,1986年12月初版。)
任繼愈 主編:《中國道教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10月初版1刷。)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初版9刷。)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12月初版2刷。)
岑仲勉:《隋唐史》‧上、下(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5月新1版。)
岑溢成:《大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97年3月6版。)
李乃龍:《雅人深致與宗教情緣──唐代文人的生活樣態》(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5月初版1刷。)
李樹桐:《唐史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9年6月初版。)
李樹桐:《唐史新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9月二版。)
李樹桐:《隋唐史別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6月初版一刷。)
周振群:《論語章句分類義釋》‧上、下(臺北:鵝湖出版社,2003年7月初版。)
尚永亮:《科舉之路與宦海浮沉──唐代文人的仕宦生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5月1刷。)
金正耀:《中國的道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11月初版1刷。)
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臺北:韜略,2005年10月2版2刷。)
侯外廬 主編:《中國思想通史》第4卷‧上冊(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初版。)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4月初版2刷。)
范立舟:《理學的產生及其歷史命運》(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一版1刷。)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下(臺北:大林出版社,1980年4月。)
卿希泰 主編:《中國道教史》‧卷二(臺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7年12月初版。)
卿希泰 主編:《中國道教簡史》(臺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6年2月初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11月全集校訂版3刷。)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卷二、卷三(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10月全集校訂版3刷。)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10月全集校訂版3刷。)
唐長孺 主編:《隋唐五代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9月第1次印刷。)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1次印刷。)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初版1刷。)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2月再版。)
張立文:《周易與儒墨道》(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11月初版。)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初版2刷。)
張清華、陳飛 主編:《韓愈與中原文化(韓愈研究第4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4月初版。)
張躍:《唐代後期儒學的新趨向》(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4月初版)
郭朋:《中國佛教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7月初版1刷。)
郭紹林:《唐代士大夫與佛教》(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9月初版。)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3月初版1刷。)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1994年9月初版1刷。)
陳炳天:《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5月初版。)
章羣:《唐史》(臺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6月4版。)
傅樂成:《中國通史》‧上、下(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2000年9月27版。)
傅樂成:《隋唐五代史》(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1980年7月初版。)
傅錫壬:《牛李黨爭與唐代文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9月初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二、三上(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10月重印2版2刷。)
湯用彤:《湯用彤全集》‧第二卷(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初版1刷。)
程方平:《隋唐五代的儒學──前理學教育思想研究》(雲南:雲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初版)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第三卷、第六卷、第九卷(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二版1刷。)
馮達文、郭齊勇:《新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1版1刷。)
黃敏枝:《唐代寺院經濟的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971年12月初版。)
黃慶萱:《周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3月增訂2版2刷。)
黃慶萱:《新譯乾坤經傳通釋》(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8月初版1刷。)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2年8月修訂4版。)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6月初版。)
楊榮國:《楊榮國教授學術論文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
熊琬:《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4月)
劉大鈞、林忠軍:《易傳全譯》(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1月初版2刷。)
劉伯驥:《唐代政教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4年10月修訂1版。)
劉精誠:《中國道教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4月2版。)
蔣伯潛 廣解:《四書讀本》(臺北:啟明書局,無出版日期。)
蔣伯潛:《理學纂要》(臺北:正中書局,1982年2月臺五版。)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初版4刷。)
蕭登福:《易經新譯》(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2月初版1刷。)
羅香林:《唐代文化史研究》(上海:上海藝文出版社,據商務印書館1946年版影印,1992年9月影印本。)
羅聯添:《唐代詩文六家年譜》(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7月初版。)
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出版,1969年10月初版。)
三、學位論文與期刊
(一)學位論文:
李長遠:《北宋理學「性與天道」思想的淵源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張瑜:《李翱思想述評》(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劉醇鑫:《唐代後期儒學的新發展》(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5年)
(二)期刊論文:
尹占華:〈唐無陳鴻祖其人與《卓異記》作者考〉,《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5卷第2期(2005年6月),頁16-19
王宏海、曹清林:〈韓愈、李翱的經學思想透析〉,《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2005年3月),頁35-38
王錕:〈試論李翱心性論思想體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第12卷第1期(2002年3月),頁8-11
江海:〈唐代儒學的新變與唐宋轉型〉,《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2002年6月),頁41-43
牟鍾鑒:〈從儒佛關係看韓愈、柳宗元與李翱〉,《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1993年12月),頁201-220
何寄澎:〈簡論唐代古文運動中的文學集團〉,《唐代研究論集第三輯》,國立編譯館中國唐代學會主編,新文豐出版,1992年11月初版,頁343-359
何漢心:〈唐朝的制舉和制科〉,《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下》,文津出版社,1993年6月初版,頁1215-1223
吳楓:〈唐代養生文化論稿〉,《唐文化研究論文集》,鄭學檬、冷敏述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1刷,頁46-55
李光富:〈李翱年譜訂補〉,《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第4期(1985年12月),頁62-66。
李光富:〈韓愈二題〉,《成都師專學報》1996年第4期(1985年12月),頁33-36
李恩溥:〈李翱年譜〉,《南京日報》,1948年5月17日。
李最欣:〈李翱是韓愈弟子嗎〉,《文學遺產》2005年第3期(2005年6月),頁134-137
李傳璽:〈皖籍狀元舊事(四)〉,《江淮文史》2007年第5期(2007年10月),頁155-158
李暉:〈李翱舒州史實考證與評議〉,《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2003年9月),頁82-87
李蓉:〈試論科舉制對唐宋社會中間階層的影響〉,《唐宋變革論》,盧向前主編,安徽黃山書社,2006年5月初版1刷,頁124-134
李曉春、武玉鵬:〈試論李翱的人性論對性二元論的影響〉,《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6期(2000年6月),頁63-68
李曉春:〈再論李翱的人性論〉,《甘肅理論學刊》第140期(2001年5月),頁52-54
李曉春:〈試論李翱的人性論〉,《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5期(1997年1月),頁65-71
阮忠:〈韓愈的交遊與古文之興〉,《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2期(2005年3月),頁120-125
周世輔:〈論理學先驅韓愈、李翱的哲學思想〉,《反攻》第357期(1971年12月),頁4-6
林耘:〈李翱復性學說及其思想來源〉,《船山學刊》2002年第1期(2002年3月),頁66-69、82
林耘:〈李翱論“誠”〉,《孔子研究》2003年第3期(2003年6月),頁119-121
姚繼舜:〈李翱文集版本系統考〉,《南昌職業技術師學院學報》1995年第1期(1995年3月),頁32-34
查金萍:〈淺談《論語筆解》〉,《船山學刊》2007年第3期(2007年9月),頁110-112
查屏球:〈韓愈《論語筆解》真偽考〉,《文獻》1995年第2期(1995年6月),頁62-72
洪修平:〈隋唐儒佛道三教關係及其學術影響〉,《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第40卷第6期(2003年6月),頁137-146
英子:〈唐代文人親屬關係考〉,《南都學壇》2006年第2期(2006年4月),頁61-65
唐明貴:〈論韓愈、李翱之《論語筆解》〉,《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2005年12月),頁98-106
徐雁:〈論語筆解〉,《書屋》2001年第4期(2001年4月),頁1
郝春文:〈中古時期儒佛文化對民間結社的影響及其變化〉,《唐文化研究論文集》,鄭學檬、冷敏述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1刷,頁201-211
郝潤華:〈《舊唐書‧李翱傳》勘誤一則〉,《史學月刊》1995年第1期(1995年1月),頁41
郝潤華:〈李翱交游考〉,《社科縱橫》1994年第2期(1994年4月),頁45-46
馬良懷:〈論韓愈、李翱思想的歷史位置〉,《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1期(1995年2月),頁44-49
馬積高:〈李翱生平仕履考略〉,《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0年第3期(1980年9月),頁93-98。
高明士:〈論武德到貞觀禮的成立──唐朝立國政策的研究之一〉,《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下》,文津出版社,1993年6月初版,頁1159-1214
強昱:〈儒學在中唐時期的新動向:權德輿的問題與李翱的答案〉,《哲學動態》2007年第8期(2007年8月),頁23-28
許凌雲:〈淺論隋唐儒學發展的歷史趨勢〉,《齊魯學刊》第4期(1996年4月),頁43-49
郭為:〈李翱之人性論及其與佛老及玄學之關係與對道學家之影響〉,《高雄師院學報》第9期(1981年1月),頁15-35
陳弱水:〈《復性書》思想淵源再探──漢唐心性觀念史之一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9本,第三分(1998年9月),頁423-483
陳弱水:〈李翱〈答韓侍郎書〉考〉,《大陸雜誌》第94卷第3期(1997年3月),頁97-98
傅樂成:〈唐行文化與宋型文化〉,《唐代研究論集第一輯》,國立編譯館中國唐代學會主編,新文豐出版,1992年11月初版,頁239-282
黃大宏:〈《全唐詩》收詩擬題署名并誤且重出一則考辨〉,《江海學刊》2004年第6期(2004年6月),頁30
黃建輝:〈略論隋唐儒學思想家對三教紛爭的反應〉,《玉林師專學報》第19卷,第2期(1998年4月),頁1-35
楊世文:〈論李翱對傳統儒學的繼承與改造〉,《中華文化論壇》2001年第2期(2001年6月),頁105-109
楊遠:〈唐代的人口〉,《唐代研究論集第三輯》,國立編譯館中國唐代學會主編,新文豐出版,1992年11月初版,頁535-626
楊儒賓:〈《中庸》、《大學》變成經典的歷程──從性命之書的觀點立論〉,《臺大歷史學報》第24期(1999年12月),頁29-66
董金裕:〈理學的先導──韓愈與李翱〉,《書目季刊》第16卷第2期(1982年9月),頁33-40
賈志:〈淺談李翱「復性說」對宋代理學形成的影響〉,《貴州文史叢刊》第3期(2000年6月),頁36-40
趙由靖:〈新儒學思想的先驅李翱〉,《史苑》第47卷(1988年10月),頁1-19
齊陳駿:〈唐代的科舉與官僚入仕〉,《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唐長孺教授八十大壽紀念專輯》第十一期,武漢大學歷史系‧魏晉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一版1刷,頁146-156
劉光育:〈隋唐儒學發展及其特點〉,《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4月),頁118-121
劉後濱:〈傳奇小說反應的唐中後期民間因果報應觀及其與佛教淨土信仰之關係〉,《唐文化研究論文集》,鄭學檬、冷敏述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1刷,頁213-223
劉振維:〈論李翱「復性」說之蘊義暨其與朱熹「人性本善」的理論關聯〉,《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7期(2005年7月),頁43-57。
劉新峰:〈李翱生卒年考辨〉,《社科縱橫》第21卷第8期(2006年8月),頁140、142
編輯部:〈中國哲學家──李翱〉,《哲學與文化》第8卷第6期(1981年6月),頁68
嚴耕望:〈唐代長安人口數量之估測〉,《第二屆唐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唐代學會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唐代學會出版,1995年9月初版,頁1-20
龔鵬程:〈唐朝中葉的文人經說〉,《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1期(2006年2月),頁17-26
〔日〕荒見泰史:〈論敦煌本《涉道詩》的作者問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2001年6月),頁127-131(中文發表)
〔日〕副島一郎:〈從「禮樂」到「仁義」──中唐儒學的演變趨向〉,《學術月刊》第2期(1999年2月),頁66-73 (中文發表)
〔韓〕李商千:〈「韓門弟子」小考〉,《古典文學知識》2000年第1期(2000年2月),頁98-102(中文發表)
四、外文資料:
〔日〕功刀 正:《李翱的研究‧資料編》(東京:白帝社,1987年10月初版。)
〔日〕伊東龜年 撰:《論語筆解考》(收錄於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論語集成》第27函,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指導教授 楊祖漢 審核日期 2008-7-2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