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12101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0 、訪客IP:3.128.199.162
姓名 辜韻潔(Yun-chien K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臺灣當代商戰小說主題研究
(Investigation into Business and War Novels in Taiwan)
相關論文
★ 秋瑾詩詞研究★ 香港作家鍾曉陽小說研究
★ 台灣眷村小說生命困境之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作品為例★ 施叔青長篇小說的港台書寫
★ 台灣早期幽默散文研究★ 愛亞小說研究
★ 琦君書信研究★ 華嚴小說研究
★ 蘇青文學研究★ 黃娟及其小說研究
★ 台灣當代女性傳記研究(1945~2004)★ 台灣當代海洋文學之研究
★ 「文季」文學集團研究──以系列刊物為觀察對象★ 語境的還原:北島詩歌研究
★ 米羅.卡索數位詩研究★ 華文禁令解除後印華文學的發展 — 以印華作協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臺灣戰後經濟一片蕭條,在國民政府有心扶植之下,逐漸有繁榮興盛之姿。尤其六、七○年代開始,政府積極設立加工出口區,獎勵出口貿易、提供優惠條件等歡迎外商設廠,於是美日等跨國企業紛紛來臺投資;經過不斷的模仿與學習,在技術與資本方面漸漸能夠獨當一面,臺灣的經濟成長更是如日中天。工商業興起、大都市產生,「商戰小說」順勢發展,描繪出臺灣當代社會在經濟繁榮下的變動歷程。
  眾多文學評論家應該同意八○年代的代表文學之一是「都市文學」,然而底下包含許多文類及題材經常被略而不提。本論文即以「臺灣當代商戰小說主題研究」為題,企圖從都市文學的脈絡下,釐清商戰小說的文學發展與定位,進而從長期遭受文學史的漠視中,重新還原其應有之價值與地位。
  本文第一章先行清理前人研究概況,試圖從都市小說的評論中,得到關於論述商戰小說的資料;接著定義商戰小說該文類,從眾多文本裡選定討論之範疇,並說明預期達成之目標。第二章開始就商戰小說進行概述,探究經濟發展的助益到文類的形成與萌發,再分析文本與業別之對應關係及作者的學經歷背景。第三章至第五章則就商戰小說之文本內容進行歸納與整理,將主題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工作場域的權謀與鬥爭」、「勞資雙方的對立與傾軋」、「女性地位的提升與淪陷」,透過分類,將商戰小說之主題有系統地進行析論,以對照當代社會脈動與經濟發展,從中瞭解文學與現實的相關性。結論部分除全文回顧之外,則著眼於商戰小說的未來展望,筆者試著提出不同途徑與面向,以供後繼研究者能持續朝此文類研究,避免商戰小說如曇花一現,永遠湮沒於文學史之中而無人問津。
摘要(英) The economy in Taiwan had been depressed after the war; however, it has been prospering under the strong government. During the sixties and the seventies, the government encouraged the foreign investment by building export processing zones, awarding export business, and providing preferential terms. Therefore, many American and Japanese companies have invested heavily in businesses in Taiwan. Gradually, the economy and industries in Taiwan developed rapidly. ‘Business and War novels’ which describe the history and the revolution in the economy of Taiwan were developed at that time.
Most literary critics believed that Urban Novels are a kind of typical literary genre in the eighties. However, many different literary genres and themes are often neglected. Therefore, the main focus of this thesis is on the investigation into Business and War Novels in Taiwan. It aimed to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and role of Business and War Novels. Besides, it would further restore their value and positions in the literary circle.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thesis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much previous research on Urban Novels, from which the information dealing with Business and War Novels would be gathered. Next, the researcher would define the genre of Business and War Novels, select proper texts that would be discussed in the thesis, and reveal the goals that would be achieved. The second chapter dealt with the discussion on Business and War Novels to investigate the benefi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gen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xts and the job categories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authors would also be fully analyzed and discussed. From Chapter three to Chapter five, the contents of the texts would be sorted into three main topics: Conflicts in Work Places, Conflicts between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Women’s Position. The topics of Business and War Novels would b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to figure o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reality. The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would provide not only a brief summary of the study, but also future prospective of Business and War Novels. Implications of future research would also be indicated.
關鍵字(中) ★ 商戰小說
★ 都市小說
★ 職場衝突
★ 勞資對立
★ 八○年代
關鍵字(英) ★ Urban Novels
★ Conflicts in work places
★ Conflicts between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 Business and War Novels
★ the Eighties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二節 商戰小說的文類思考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篇章架構 7
第四節 文獻考察與預期成果 11
第二章 臺灣商戰小說概述 17
第一節 資本主義下之經濟發展 17
一、都市化發展概況 18
二、中產階級的崛起 23
三、跨國公司的衝擊 25
第二節 商戰小說的形成與發展 31
一、商戰小說的成因 31
二、商戰小說的萌發 33
三、商戰小說的特色 36
第三節 作者群的探討 43
一、文本與業別的對應 43
二、文本與作者的關係 48
第四節 小結 54
第三章 工作場域的權謀與鬥爭 57
第一節 敢勇當先的奮鬥歷程 57
一、努力不懈的堅持 57
二、職位爭奪的角力 59
三、非法鑽營的成功 61
第二節 爾虞我詐的商場競爭 65
一、產業間諜的置入 65
二、財團的運作模式 68
三、商場鬥爭的極致 70
第三節 呼之欲出的影射情節 74
一、情節之影射手法 75
二、財團之發跡過程 77
三、十信之擠兌風波 81
第四節 小結 83
第四章 勞資雙方的對立與傾軋 85
第一節 頤指氣使的資方態度 86
一、趾高氣昂的神態 86
二、軟硬兼施的裁決 88
三、理所當然的要求 91
第二節 逆來順受的勞方形象 93
一、人性價值的喪失 94
二、階級觀念的剝削 98
三、苟延殘喘的偷生 101
第三節 睚眥必報的反動作為 103
一、不為瓦全的決裂 103
二、玉石俱焚的報復 105
三、失衡心理的解放 106
第四節 小結 109
第五章 女性地位的提升與淪陷 111
第一節 逐漸崛起的女性力量 113
一、迫於現實的無奈 113
二、突破傳統的束縛 116
三、遠離塵囂的生活 120
第二節 有目的性的運用女色 124
一、被物化的女性角色 125
二、以身體為談判籌碼 127
三、作者的批判角度 130
第三節 獨當一面的女性角色 133
一、果決的判斷力 133
二、自我要求的態度 135
三、有聲有色的事業 138
第四節 小結 142
第六章 結論 145
第一節 論文回顧 145
第二節 未來展望 148
一、文類發展的多元性 148
二、研究範疇的寬廣性 151
參考文獻 155
一、小說文本 155
二、專書 158
三、報紙卅期刊論文 162
四、碩博士論文 163
附錄一、臺灣商戰小說篇目及提要 165
附錄二、臺灣商戰小說作者基本資料 173
參考文獻 一、小說文本
張惠信〈抓帳〉,《抓帳》,臺北:照明出版社,1979年7月。
張惠信〈商業女間諜〉,《抓帳》,臺北:照明出版社,1979年7月。
黃凡〈大時代〉,《大時代》,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9月。
黃凡〈守衛者〉,《大時代》,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9月。
黃凡〈紅燈焦慮狂〉,《大時代》,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年9月。
黃凡〈人人需要秦德夫〉,《六十九年短篇小說選》,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年5月。
孟瑤《一心大廈》,臺北:九歌出版社,1982年5月。
顏陳靜惠《人生行路》,臺北:聯合報社,1982年10月。
陳映真〈夜行貨車〉,《華盛頓大樓》,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2月。
陳映真〈上班族的一日〉,《華盛頓大樓》,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2月。
陳映真〈雲〉,《華盛頓大樓》,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2月。
陳映真〈萬商帝君〉,《華盛頓大樓》,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2月。
廖輝英〈紅塵劫〉,《油麻菜籽》,臺北:皇冠出版社,1983年12月。
朱秀娟《女強人》,臺北:中央日報出版部,1984年3月。
王定國〈遇見瑪莉的清晨〉,《1983年臺灣小說選》,臺北:前衛出版社,1984年4月。
王幼華〈健康公寓〉,《1983年臺灣小說選》,臺北:前衛出版社,1984年4月。
吳錦發〈指揮者〉,《臺灣文藝》,96期,1985年9月。
田原《差額》,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7月。
黃凡〈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都市生活》,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7年1月。
黃凡〈范樞銘的正直〉,《都市生活》,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7年1月。
黃凡〈角色的選擇〉,《都市生活》,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7年1月。
黃凡〈一個乾淨的地方〉,《都市生活》,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7年1月。
黃凡〈晚間的娛樂〉,《都市生活》,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7年1月。
黃凡〈系統的多重關係〉,《都市生活》,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7年1月。
黃凡〈曼娜舞蹈教室〉,《曼娜舞蹈教室》,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7月。
黃凡〈命運之竹〉,《曼娜舞蹈教室》,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7月。
黃凡〈房地產銷售史〉,《曼娜舞蹈教室》,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7月。
王定國〈留情〉,《我是你的憂鬱》,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8年6月。
陳裕盛《騙局》,臺北:光復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7月。
廖輝英、黃凡等著《城市戀情》,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8年7月。
葉姿麟《都市的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8年7月。
黃凡《東區連環泡》,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9年1月。
陳裕盛〈商戰日記〉,黃凡、林燿德主編《新世代小說大系.工商卷》,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9年5月。
吳文津〈失業日誌〉,黃凡、林燿德主編《新世代小說大系.工商卷》,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9年5月。
羊怒〈俟〉,黃凡、林燿德主編《新世代小說大系.工商卷》,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9年5月。
陌上塵〈出人頭地〉,黃凡、林燿德主編《新世代小說大系.工商卷》,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9年5月。
莊華堂〈巨人〉,黃凡、林燿德主編《新世代小說大系.工商卷》,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9年5月。
葉姿麟〈魚之游〉,黃凡、林燿德主編《新世代小說大系.工商卷》,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9年5月。
羊恕〈線外作業〉,《刀瘟》,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6月。
朱天心〈淡水最後列車〉,《我記得》,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7月。
朱天心〈我記得〉,《我記得》,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7月。
廖輝英《朝顏》,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7月。
王幼華〈超人阿A〉,林燿德編《甜蜜買賣》,臺北:業強出版社,1989年8月。
林佩芬《都市叢林股票族》,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9年8月。
林燿德〈龍泉街〉,林燿德編《甜蜜買賣》,臺北:業強出版社,1989年8月。
黃凡〈命運之竹〉,林燿德編《甜蜜買賣》,臺北:業強出版社,1989年8月。
徐嘉揚〈蒼蠅公園〉,林燿德編《甜蜜買賣》,臺北:業強出版社,1989年8月。
陳裕盛〈溶解〉,林燿德編《甜蜜買賣》,臺北:業強出版社,1989年8月。
楊麗玲〈你家門口死了一隻貓〉,林燿德編《甜蜜買賣》,臺北:業強出版社,1989年8月。
鄭家聲〈天堂中的惡魔〉,林燿德編《甜蜜買賣》,臺北:業強出版社,1989年8月。
黃凡、林燿德《解謎人》,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89年9月。
黃凡《財閥》,臺北:希代書版有限公司,1990年1月。
玄小佛《太陽雨》,臺北:晨星出版社,1990年2月。
沈萌華《都市叢林》,臺北:躍昇文化出版社,1990年10月。
陳佩璇《城市變奏曲》,臺北:躍昇文化出版社,1990年10月。
朱秀娟《大時代》,臺北: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月。
王文華《舊金山下雨了》,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9月。
孫瑋芒《卡門在臺灣》,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3月。
林燿德〈巨蛋商業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大東區》,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6月。
張啟疆《商戰極短篇》,臺北:探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
李昂《迷園》,臺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
諸葛長風《紅樓春夢》,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12月。
王拓〈春牛圖〉,《望君早歸》,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5月。
王拓〈獎金二○○○元〉,《望君早歸》,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5月。
王禎和〈小林來台北〉,《嫁妝一牛車》,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3年9月初版,2002年2月六版。
陳中《商戰暗流──商戰傳奇》,臺北:宬緯出版有限公司, 2006年7月。
王強《圈子圈套》,臺北:泰電電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2月。
二、專書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4月。
顧炎武《日知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6月。
佛斯特著 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85年2月再版。
詹宏志《兩種文學心靈》,臺北:皇冠出版社,1986年1月。
蕭新煌等《臺灣.在轉捩點上》,臺北:大呂出版社、洛城出版社,1986年4月。
柯慶明《中國現代文學批評論述》,臺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10月。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11月。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5月。
楊國樞、瞿海源編《變遷中的台灣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年6月。
紀登斯作 簡惠美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1月。
詹宏志《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臺北:經濟與生活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6月。
蕭新煌等《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財團法人台灣研究基金會,1989 年6月。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8月。
蕭新煌主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9月。
羅青《什麼是後現代》,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10月。
葉石濤《走向台灣文學》,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0年3月。
威爾遜作 林和生等譯《論人的天性》,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5月。
詹宏志《閱讀的反叛──大致與小說有關的札記》,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9月。
孟樊、林燿德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0年12月。
李瑞騰《臺灣的文學風貌》,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5月。
林燿德《重組的星空》,臺北:業強出版社,1991年6月,頁88。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
陳孔立《台灣研究十年》,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11月。
蕭秀玲、莊慧秋、黃漢耀《環境心理學》,臺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991年11月。
孟樊、林燿德編《流行天下──當代台灣通俗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2年1月。
葉維廉《解讀現代.後現代》,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3月。
曾國藩《曾國藩全集》,臺北:大俊圖書有限公司,1982年5月。
西蒙.波娃作 歐陽子等譯《第二性》,臺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9月。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年5月。
李書磊《都市的遷徙──現代小說與城市文化》,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6月。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小說批評卷》,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6月。
向陽《迎向眾聲:八○年代臺灣文化情境觀察》,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1月。
伊塔羅.卡爾維諾作 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3年11月。
彭蕙仙《億兆傳奇──國泰人壽之路》,臺北: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2月。
宋光宇編《臺灣經濟(二)──社會文化篇》,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7月。
王定國《企業家,沒有家》,臺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9月。
楊澤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11月。
王國維〈自序〉《宋元戲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2月。
歐陽勛、黃仁德編《臺灣經濟發展總論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12月。
彭瑞金《台灣文學探索》,臺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1月。
黃俊傑《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正中書局,1995年8月。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都市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11月。
龔鵬程編《臺灣的社會與文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1月。
林芳玫《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5月。
江寶釵、施懿琳、曾珍珍編《臺灣的文學與環境》,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6月。
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中的社會──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年6月。
林燿德《敏感地帶──探索小說的意識真象》,臺北:駱駝出版社,1996年9月。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9月。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10月。
向陽《喧嘩、吟哦與嘆息──台灣文學散論》,臺北:駱駝出版社,1996年11月。
平路〈台灣奇蹟〉,《禁書啟示路》,臺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5月。
林水福主編《林燿德與新世代作家文學論》,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年6月。
蔡勇美、章英華主編《臺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年8月。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臺北:元尊文化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9月。
許俊雅《臺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7年10月。
簡瑛瑛編《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11月。
黃俊傑、何寄澎主編《臺灣的文化發展:世紀之交的省思》,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1997年12月。
林鐘雄《台灣經濟經驗一百年》,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2月。
陳學明《班傑明》,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2月。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第二集》,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4月。
馬國明《班雅明》,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9月。
張岩冰《女權主義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吳達芸主編《台灣當代小說評論》,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1月。
封德屏主編《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年6月。
楊澤主編《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9年11月。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5月。
王定國《美麗蒼茫──王定國十五年文選》,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4月。
許琇禎《台灣當代小說縱論:解嚴前後(1977-1997)》,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5月。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6月。
林文寶、林淑貞等《台灣文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8月。
伍寶珠《從反思到反叛——八、九零年代台灣女性主義小說探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9月。
林滿秋《產業台灣人》,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0月。
劉秀美《五十年來的台灣通俗小說》,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11月。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2月。
厄內斯特.曼德爾作 向青譯《馬克思主義入門》,臺北:連結雜誌社,2002年2月。
朋尼維茲作 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2月。
高宣揚《布爾迪厄》,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6月。
吳達芸編《當代小說評論──閱讀與創作之間》,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2月。
唐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2月。
陳正茂《台灣經濟發展史》,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
彭懷恩《中華民國政治體系》,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8月。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9月。
彼得.布魯克作 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3年10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87年2月初版,2003年10月再版。
曾萍萍《噤啞的他者──陳映真小說與後殖民論述》,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2月。
菲利浦.史密斯作 林宗德譯《文化理論的面貌》,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1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年8月初版,2004年9月再版。
朱雙一《台灣文學思潮與淵源》,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2月。
周新富《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6月。
賴澤涵〈戰後臺灣經濟社會與文化變遷〉《臺灣社會、經濟與文化的變遷》,桃園:中央大學,2005年8月。
廖炳惠《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5月。
卜幼夫《從賣菜小童到台灣首富:蔡萬霖─只要堅持》,臺北:御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6月。
鄭穎《野翰林──高陽研究》,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10月。
三、報紙卅期刊論文
康來新〈「盲點」和「焦點」,「好看的」與「好的」〉《文訊》,臺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6年4月,第二十三期,頁197-200。
鄭林鐘〈商戰小說:一種新的類型〉《文訊》,臺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6年10月,第二十六期,頁147-152。
蔡源煌、張大春〈八○年代臺灣小說的發展〉《國文天地》,1988年10月,四卷五期,頁33-39。
張漢良〈都市詩言談──台灣的例子〉《當代》,1988年12月,第32期,頁38-52。
李瑞騰〈各盡所能、各取所需──關於「文學的功能」的一些思考〉《精湛》,1989年10月,第  10期,頁26-28。
張啟疆〈竊位者〉《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臺北:中國時報社,1994年5月7-8日。
呂秀蓮〈馬關條約是日本之恥、中國之辱、臺灣之恨〉《民眾日報》,1995年5月18日,第七版。
楊明〈朱天心「佛滅」──八○年代末的「影射小說」〉《文訊別冊》,1997年12月,第六期,頁24-41。
陳正良〈勞資關係原理與團體協商解析〉《勞資關係月刊》,臺北:中華民國勞資關係協進會,1998年1月,第17卷第1期,頁6-9。
郝譽翔〈論一九八○年前後台灣新生代文學的發展〉《中外文學》,2000年4月,28卷11期,頁161-175。
四、碩博士論文
羅夏美《陳映真小說研究──以盧卡奇理論為主要探討途徑》,成功大學歷史語言所碩士論文,1989年。
李肇允《高雄地區建築產業特性與產業變遷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蕭義玲《臺灣當代小說的世紀末圖象研究──以解嚴後十年(1987-1997)為觀察對象》,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呂文翠《狎昵故鄉──王禎和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曹大維《影像經驗中的都市性──以八○年代以降的台北市為例》,東海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1998年。
藍建春《黃凡小說研究:社會變遷與文學史的視角》,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陳明柔《典範的更替卅消解與台灣八○年代小說的感覺結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年。
李建民《八○年代台灣小說中的都市意象》,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文所碩士論文,2000年。
蔡佩熒《時代論述的空間線索──以《七○年代》與《狂飆八○》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方婉禎《從城鄉到都市──八○年代台灣小說與都市論述》,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胡龍隆《台灣八○年代都市小說的生活情境與批判語調》,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林漪楓《勞資關係的倫理探討──以商業倫理學為進路》,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指導教授 李瑞騰(Jui-teng Lee) 審核日期 2007-7-1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