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12700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3 、訪客IP:18.223.21.5
姓名 劉美君(Mei-chun Li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 工科研究生的學習樣貌—一個情境學習的觀點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Learning at a Laboratory – A Situated Approach)
相關論文
★ 網路學習社群中的潛水現象:一種被忽略的充分參與★ 國民小學教師創新接受傾向與資訊科技 融入教學接受程度之相關因素研究 -以台北市資訊重點學校為例
★ 內外在動機、創造力工作環境與創造力之相關研究 -以第八屆創思設計與製作競賽之參賽學生為例★ 網路學習社群中的共構面貌:以迷思概念為探針
★ 台北市國小教師教學信念、學校環境因素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實施成效之相關研究★ 教師情緒智慧、教師權能與教師效能感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例
★ 一位大學優良教師的教育實踐—女研究生與主角的共同敘說★ 敘說一位研究型大學教師之自我座落
★ 書法教學現況及教師書法教學意願之研究—以台北市國小為例★ 影響實習教師實習困擾之相關因素研究-以九十四學年度半年制實習教師為例
★ 敘說實習教師之教師認同★ 情意鷹架者的實踐知識-以 LAIN 網路學習社群為例
★ 全控機構的學習- 從實踐社群的觀點看海軍義務役男★ 從學習者成為鷹架者──社群觀點探看身分轉變的學習
★ 探究「一位教學傑出教師的生命與特質」—以外甥與研究生角色進行探究★ 用心傾聽一段永不停止的關係-一位大學傑出教師與學生關係之敘說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文是一文學院研究生進入一工科實驗室,以「情境學習」的觀點出發,去看工科研究生們學什麼、怎麼學、以及如何能在這間實驗室裡成為一個夠格的研究生。
本文採用民族誌作為探究方法,藉由實驗室生活的浸淫,去深入描繪工科研究生的學習。
在實驗室實踐社群中,工科研究生的學習資源除了指導教授之外,學長在實驗室中以他們的專業神采引發學弟依循,同學或學弟也都可能因為解決各種問題的經驗,而能成為討論的對象,整個實驗室呈現一種分散式社群的學習環境。更特別的是,學生也不是位處邊緣的「學徒」位置,而是這個場子裡的一個重要主體,有許多獨當一面的嘗試機會助長學習。
實驗室老師除了安排了猶如「天梯」般的種種階段式訓練與教學課程,更用「道場」的方式經營著實驗室,塑造一種讓研究生投注在自行發展學習課程以承接老師的教學課程的氛圍,最終獲得成為成熟之工程師的核心能力與熱情。
摘要(英)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learning from the point view of situated learning. In particular, it explores what they learn, how they learn, how the knowledge gets disseminated, and how could they evolve into qualified engineers.
Ethnographical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daily practice of a particular lab in the School of Engineering. Thre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were uncovered. First, the learning resources of their graduate students are provided not only vertically from their professors, but also horizontally from their lab peers. Expertise facilitating learning resources may reside in not only more senior students but also junior students who might possess particular task experiences others don’t. Therefore, the learning resources in the lab are widely scattered among members of variant problem solving experiences. Second, hence, its first year graduate students, by no means, are situated in the peripheral of their community. Instead, they are given opportunities to take on vital roles. They are expected to volunteer for challenges, and, therefore, to hold possession of legitimate topics to interact with knowledge expertise and the chances to mature through their autonomy and self consciousness in project works. Third, a tier system, as if a ladder leading to heaven, was developed to bring up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kills, and the metal process capabilities of problem solving and trial-error debugging in the students. The professors run the lab like a martial-art-studio where the students strive to succeed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teachers to pass along their hearty experiences of cognition and awareness to their descendants. In the way, they become aware of their maturity in both professional expertise as well as enthusiasm so that they deem the years long learning worthwhile.
關鍵字(中) ★ 工科研究生
★ 情境學習
★ 實踐社群
★ 問題解決
★ 實驗室研究
關鍵字(英) ★ engineering graduate program
★ Graduate study
★ community of practice
★ problem –solving
★ situated learning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二章 學習角度的不同看待 6
第一節 情境學習與實踐社群理論 6
一、情境學習理論—合法周邊參與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LPP) 6
二、學習的社會理論 (Social Theory of Learning) 11
第二節 從人文的關切角度看理工實驗室 16
一、關於「實驗室研究」 16
二、從「物」到「人」 17
三、社群成員言談 22
四、從學徒學習看真實情境的學習 24
第三節 民族誌的書寫 26
一、民族誌的流變 26
二、從特定事件到日常生活 29
三、選擇俗民誌作為研究方法的原因 30
第四節 研究的突破 31
一、做過「實驗室研究」的人類學家 31
二、以「理工學院」學生為樣本 32
三、以「研究生」為研究樣本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場域 36
一、選擇 Y 老師實驗室的理由 36
二、實驗室內空間分佈 38
三、實驗室環境介紹 39
一、研究對象的選擇 41
二、實驗室成員關係圖 42
第四節 資料蒐集 43
一、實驗室的參與觀察 43
二、訪談 48
三、焦點團體訪談 52
四、研究生的網路日誌 53
五、電子郵件 54
六、MSN 即時通訊軟體紀錄 54
七、田野筆記 54
一、分析過程 55
二、分析方法 55
第六節 研究者的位置 61
一、研究者的位置 61
二、守門員與研究者的關係 62
第四章 二位研究生的生活側寫 65
第一節 參與兩間實驗室的合作-小培的故事 65
一、成長期:尋找有興趣的實驗室 66
三、建立期:利用參與實驗室事業找到研究方向 67
四、穩定期:發現自己的成長並投入於未來的展望 70
第二節 永遠都怕自己學的不夠多-槌球的故事 71
一、試探期:從網管的生活找到角色楷模 71
二、快速成長期:角色由學習者轉換到教學者 72
第三節 兩個故事背後… 78
一、小培和槌球之間的異、同點 79
二、從LPP的觀點看小培、槌球的學習歷程 80
第五章 展演舞台:通天的梯子 83
第一節 課程設計理念:農耕式經營與通天梯子 84
一、農耕式經營:招生的心思與策略 85
三、教學課程結構的設計理念 89
第二節 技術、人格的培養:播種與灌溉 92
一、技術內涵 92
二、人格涵養之用意 99
三、共同事業 106
第三節 學習即生活:踩著問題往上跳 115
一、“解決問題的過程”啟發研究生往工程師的成熟與演進 115
二、學長制的帶領 125
三、水平關係促進人際網絡發展 134
四、共同事業的推手-百寶袋小工匠 138
第四節 「夠格」的研究生蛻變為成熟的工程師 141
一、宏觀的勇氣 143
二、具有解決問題的邏輯 145
三、研究生自省的能力 147
第六章 討論與結論 151
第一節 我的好奇:「研究室」 vs. 「實驗室」的差異 151
一、實驗室的位置:為什麼老師和研究生同在一間實驗室裡? 151
二、論文題目的分配:為什麼老師叫工科研究生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 152
三、共同事業的核心:工科研究生都是以 paper 的產量為研究重點?152
第二節 對工科實驗室研究的再理解 153
第三節 研究生作為社群中一種另類的學徒 154
一、研究生的角色非等同於「學徒」 154
二、研究生並非被定位在「新手」的位置 154
三、實驗室封閉性與透明性兼容 156
第四節 看《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的多數 156
一、專題生與考試生的同等對待 157
二、不變的共同事業 157
三、不斷運轉的資源 158
四、對 meeting 的不同看待 159
五、「道場」的經營哲學 160
第五節 老師的用意被承接還是漏接 160
第六節 啟動研究者對於自身經驗的回觀 163
參考書目 165
參考文獻 Barab, S. & Hay, K. E. (2001). Doing science at the elbows of experts: Issues related to the science apprenticeship camp.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8(1), pp.70-102.
Boyle, J. S. (1994). Styles of ethnography. In J. M. Morse (ed). Critical issue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 Sage. Pp.159-185.Recommended Readings
Fetterman, David M. (1998): Ethnography----Step by Step. Thousand Oaks, London, New Delhi : Sage Publications.
F.Tapper(1999).Topics and manner of talk in undergraduate practical laboraties. Communication Across the Curriculum,21(4),pp.447-464.
Garfinkel, H.(1967).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Gold, R. L. 1958. Roles in Sociological Field Observation. Social Force, 36,pp.217-223.
Kirshner,P.A.(2002).Can we support CSCL:Educational,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affordances for learning.In P.A.Kirscher(Ed).Three worlds of CSCL.Can we support CSCL(pp.61-91).Heerlen, Open Universiteit Nederland.
Lave, J.,& Wenger, E.(1991).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lanyi, M. (1962).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 critical philosoph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Yang, KS (1986). Chinese personality andits change. In MH Bond (Ed.), The psychology of Chinese people (pp. 106-170).
Richmond, G, & Kurth, LA. (1998). Moving from outside to inside: High. school students' use of apprenticeships as vehicles for entering the culture of sci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6(6),pp.77–697.
Rogoff, B. (1990). Apprenticeship in thinking: Cognitive developement
in social contex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reibel, M. J. (1994). Misattributions about situated learning. Educatuonal Technology, 34(8), 14-16.
Ryle, G. (1949). The Concept of Mind. London: Hutchinson's University Library.
Susan Imel, Trcit Knowledge. Trends and Issues Alert (2003).Derive from http://www.cete.org/acve/docs/tia00114.pdf(1 Auguest,2005)
Turnbull, W.&Saxton,K.L.(1997)Modal ecpressions as facework in refusals to comply with requests: I think I should say ‘no’right now. Journal of Pramgmatics,27,pp.145-181.
Wenger,E.1998.Communities of practice: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kipedia. Ethnography. Derive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Ethnography .(19 October 2006)
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Danny L. Jorgensen原著,初版,台北:弘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年)
中翰國際科技有限公司。Retrieved Auguest 14,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zhinc.com.tw/about_us/about_us.htm
任凱、王佳煌合譯(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Lofland, Lyn H. Lofland原著,初版,台北: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05年)
成虹飛(1996)。以行動研究作為師資培育模式的策略與反省:一群師院生的例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何明修(2004)。工人文化的民族誌研究,於林本炫何明修編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頁53-80,嘉義縣大林鄉: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李大同。「轉載『李大同:又是龍應台,我X』」。專欄區,2006年7月10日、11日。Retrieved June 8,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pots.com.tw/article.pl?sid=06/07/20/1215240&mode=nested
李奉儒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Robert C. Bogdan, Sari Knopp Biklen原著。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 :理論與方法,頁42。(原著出版年:1998年)
吳芝儀譯(2001)。資料分析(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Robert C. Bogdan, Sari Knopp Biklen原著。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 :理論與方法,頁221。(原著出版年:1998年)
花蓮師範學院。「詮釋與權力」。多元文化電子報(2005年3月)。Retrieved April 15,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hltc.edu.tw/~gimewww/epaper/9403/epaper9403.htm#topic
林仙怡、柯俊丞。「明華園『白蛇傳』4百餘噸水從天而降 10餘萬觀眾驚呼」。Yahoo電子報,Retrieved June 19,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618/17/g1bp.html
林宗德譯(2004)。文化理論的面貌(Cultural theory:an introduction),Philip Smith原著,初版,台北:韋伯文化,頁88-91。
林福岳(1996)。閱聽人地理學─以「民族誌法」進行閱聽人研究之源起與發展。新聞學研究,52:167-187。Retrieved June 18,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2/mcr05214a.htm#1
周群英譯(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Ben Highmore原著,初版,台北:韋伯文化,頁133。(原著出版年:2004年)
研瑞(2007)。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台北:聯合線上。
唐士哲(2004)。網際網路的民族誌學。載於林本炫、何明修主編之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頁23-52,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所。
高淑清(民90)。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張柏霖、刁小英譯,(2001)。實驗室生活,(Laboratory Life),Bruno Latour原著。初版,北京:東方。(原著出版年﹕1979年)
張新仁等(民92)。學習與教學新趨勢。台北:心理出版社。
張瀞文(2003)。遇見環境教育的「唐吉訶德」:一個教育菜鳥與一位資深教師的生命旅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盛少輝,「紀爾茲「稠密描述」:一個文化詮釋理論」。西洋史研究通訊。Retrieved June 15,2006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htc.emandy.idv.tw/newsletters/001/article02.html
齊力(2003)。「質性研究方法概論」,收錄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 資料分析,頁9。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廉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九十三學年度第二學期『敘事 探究:文本/主體重構的敘說與實踐』課程大綱」。Retrieved May 1,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nhlue.edu.tw/~gimewww/teachers/hlien/hlien07.htm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慧娟(1998)。情境學習理論的理想與現實。「教育資料與研究」,25,47-55。
Retrieved Sep 9,2005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nioerar.edu.tw:82/basis3/25/gz12.htm
陳斐卿和李郁薇譯(2005),情境學習,Lave, J.,& Wenger, E.原著。未出版。(原著出版年:1991年)
陳斐卿和李郁薇譯(2005),實踐社群,Wenger,E.原著。未出版。(原著出版年:1998年)
黃惠雯、童婉芬、梁文蓁、林兆衛譯(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Benjamin F. Carbtree and William L. Miller原著。台北:韋柏文化。(原著出版年﹕1999年)
趙萬里(2002)。科學的社會建構。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鄒川雄(2004)。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 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37。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Retrieved April 10,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85%E7%94%B7_%28%E9%80%9A%E4%BF%97%E7%94%A8%E6%B3%95%29&variant=zh-tw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73-193。
劉珺珺、張大川等譯(2003)。物理與人理-對高能物理學家社區的人類學考察,Sharon Traweek原著,初版,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原著出版年﹕1988年)
賴文福譯(2000)。民族誌學,David M Fetterman原著。初版,台北:弘智。(原著出版年﹕1989年)
鄭瑞隆譯(2001)。實地工作(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Robert C. Bogdan, Sari Knopp Biklen原著。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 :理論與方法,頁42。(原著出版年:1998年)
盧蕙馨(2004)。質性研究。謝臥龍策劃主編。台北:心理出版社。
韓莉譯,(1999)文化的解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Clifford Geertz原著,初版,南京:譯林。
謝蕙蓮。「基測作文》1級分與6級分的差別」。Udn校園新聞網,2007年5月30日。Retrieved June 7,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71&f_SUB_ID=123&f_ART_ID=71210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 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04。
顧彩璇(2003)。探針的生命史:一個關於工具、社群與認同建立的
故事清華大學奈米物性探測實驗室的田野考察。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
顧淑馨譯,( 2001) 資訊革命了什麼(The social life of information),John Seely Brown & Paul Duguid原著,初版,台北:先覺。(原著出版年:2000年)
2004台灣觀光年。「頭城搶孤」。Retrieved April 15,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grappling.e-land.gov.tw/
gradlive的相簿列表,「研究所漫畫集錦-開會SOP」。Retrieved March 7,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wretch.cc/album/show.php?i=gradlive&b=2&f=1384327911&p=48
指導教授 林信榕、陳斐卿
(Shinn-Rong Lin、Fei-Ching Chen)
審核日期 2007-7-2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