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135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27 、訪客IP:18.221.112.220
姓名 田聖山(Sheng-Shen Ti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清代徽州鹽商子弟教育研究(1644~1840)
(A Study of Children Education of Huizhou Salt Merchants in the Qing Dynasty (1644-1840))
相關論文
★ 俞正燮婦女思想之研究★ 石達開與太平天國之研究(1831-1863)
★ 《民報》歷史觀之研究★ 太平天國婦女地位之研究
★ 論蔣李內爭與國共內戰之挫敗(1945-1949)★ 明末樞輔孫承宗之研究
★ 《大公報》在國共內戰初期立場之研究(1945.12-1947.1)★ 葉公超與中華民國外交(1949-1961)
★ 國共內戰之書寫—以《巨流河》等五本文藝作品為例★ 石門水庫教會之研究
★ 兩岸基督教詩歌創作之探討—以天韻合唱團及呂小敏為例★ 雍正能臣李衛之研究
★ 清世祖理漢政策(1651-1661)★ 三元宰相--商輅之研究
★ 賢媛之冠-商景蘭研究★ 清鄭澎湖海戰之研究─ 《孫子兵法》與《戰爭論》之析論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中文提要內容:
徽州人經商,以鹽業居首。最富庶的當屬在揚州的徽籍鹽商,既是兩淮鹽商的主力,也是徽商的中堅,縱橫於兩淮鹽場,鹽產最多,因此資本雄厚,所上繳的鹽課,是政府所有鹽課收入中最大宗的。徽州鹽商在清代的獨盛,得利於明朝成化年間(1465-1487)的鹽政改革,使鹽商直接在鹽產地納銀取鹽,使位居鹽場近便的徽州鹽商打破了晉、陝鹽商的壟斷地位,終至取而代之。
中國長期將社會劃分為士、農、工、商四民階層,士居首位,受人敬重,商人處在四民之末。自明朝以來,隨著商人經濟力量的增長,商人們極力想辦法擺脫低下階層的處境。許多放棄功名仕進而從事商業的士人們,助長徽州商鹽在博覽群書,提昇文化知識的風氣,也強化經營和思辨的能力。
興盛的宗族教育和嚴格的家庭教育,為徽州宗族和徽州社會培養一批批的專門人才,卓越的經營成就和良好的商譽,為徽州鹽商帶來巨大的利潤和皇帝的寵信。不論是在徽州的本地還是在異地,徽州鹽商出資助修府學、縣學等官學,斥資籌設家學、族學、義學、書院;投身圖書事業,興建藏書樓,廣泛的蒐集典籍。在徽商影響下、欣欣向榮的刻書業,則大量刊刻四書五經、政府律令戒令、科舉教輔用珍本書籍,為子弟提供閱讀工具。家族社會聲望的高低和家族利益的維護,依賴著子孫能入仕為官,以庇護家業;而徽州鹽商子弟的確也不負宗族期望,留下了許許多多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傑出人才。
摘要(英) Abstract
Huizhou people were famous for their salt business. The salt merchants of Huizhou were not only the richest people in Huizhou but also the major force of salt merchants in Yangzhou, the major salt market in Qing time. Their capital was abundant and the salt tax they paid was the major income of the government in salt tax. The reason that Huizhou salt merchants became the most distinguished in salt business was the reform of salt regulations in the period of Chenghua (1465-1487) of the Ming dynasty. In that reform, the salt merchants were allowed to buy salt at the area of salt production. Since Huizhou was close to the area of salt production, Huizhou salt merchants were able to break the monopoly of salt business by the salt merchants from Shanxi and Shaanxi, and then replace them in this field.
The Chinese society had long been divided into four classes -- intellectuals, peasants, laborers, and merchants, while intellectuals, enjoying the respect by others, were placed on the top and merchants on the bottom. From Ming Dynasty on, with the increasing wealth, merchants had done their best to improve their status. Many intellectuals who gave up their official degrees and official career switched their interest to business and assisted the Huizhou salt merchants in reading various kinds of books, promoting the atmosphere of refined culture, and strengthening their management of business.
The strict and diligent clan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in Huizhou had brought out many professionists who were able to run good business, to produce good reputation, to earn huge profit, and to win the favor of the imperial government. No matter in their home towns or in other cities they lived, Huizhou salt merchants donated money in building various kinds of schools and in establishing personal libraries for their huge collection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ose merchants, the printing industry became prosperous and published ancient classics, government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many good books related to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for those merchants’ descendants. The official career of their descendants would guarantee the continuity of their family reput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family property. In fact, their descendants did not disappoint the expectation of their clan and had become distinguished in the fields of politics, commerce, and culture.
關鍵字(中) ★ 徽州
★ 鹽商
★ 子弟教育
關鍵字(英) ★ Huizhou
★ Children Education
★ Salt Merchants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2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2
二、研究時間與範圍?????????????????????????????????????????6
三、研究回顧???????????????????????????????????????????????7
四、史料與研究方法?????????????????????????????????????????12
五、論文架構???????????????????????????????????????????????14
第二章 徽州的地理條件、教育與社會????????????????????????????16
第一節 徽州的地理環境與教育傳統??????????????????????????17
第二節 以理學為知識背景的宗族社會????????????????????????26
第三節 徽商的商業活動??????????????????????????????????? 31
第三章 徽州鹽商的子弟教育???????????????????????????????????39
第一節 業儒與從商的聯繫??????????????????????????????????40
第二節 宗族的教育作用??????????????????????????????????? 47
第三節 鹽商的家庭教育 ???????????????????????????????????59
第四章 徽州鹽商與儒學教育???????????????????????????????????69
第一節 鹽商的文教活動????????????????????????????????????70
第二節 學校教育的概況????????????????????????????????????81
第三節 徽州及僑地書院????????????????????????????????????93
第四節 子弟的科第表現???????????????????????????????????103
第五章 結論????????????????????????????????????????????????118
參考書目???????????????????????????????????????????????????? 121
圖 目 錄
圖1-1??????????????????????????????????????????????????????????1
表 目 錄
表4-1????????????????????????????????????????????????????????104
表4-2????????????????????????????????????????????????????????112
表4-3????????????????????????????????????????????????????????112
表4-4????????????????????????????????????????????????????????113
表4-5????????????????????????????????????????????????????????117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史料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漢)班固,《漢書》,臺北:開明書店,1956年。
(漢)范曄,《後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唐)姚思廉,《陳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宋)宋祁、歐陽脩,《新唐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宋)司馬光等纂,胡三省注,《資治通鑑》,上海:中華書局,1956年6月。
(宋)羅願,淳熙《新安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元)汪克寬,《新安文獻志》,合肥 : 黃山書社,2004。
(明)何東序、汪尚寧纂修,嘉靖《徽州府志》,嘉靖四十一年刊本。
(明)呂坤,《實政錄 》,九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75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焦竑《國朝獻徵錄》,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明)彭澤,汪舜民纂修,弘治《徽州府志》,十二卷,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180冊,臺南:莊嚴文化,2003年。
(明)顧秉謙等修,《明神宗實錄》,五百九十六卷,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輯校《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4-1966年。
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58年。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代官修,《學政全書》,臺北:廣文,1974年。
(清)丁廷楗修,(清)趙吉士纂,康熙《徽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清)允祹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一百卷,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61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清)文孚纂修,《欽定六部處分則例》,臺北:文海,1969年。
(清)方崇鼎,何應松等纂,嘉慶《休寧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清)王先謙撰,雍正《東華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37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王安定等纂,《重修兩淮鹽法志》,一百六十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84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王茂蔭撰,《王侍郎奏議》,十三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50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王逢源、李寶泰同輯,嘉慶《江都縣續志》,臺北:文成出版社,1983年。
(清)王讓等纂修,道光《祁門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清)世宗憲皇帝編,《聖諭廣訓》,收入《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史部185冊,臺北:世界,1986年。
(清)冉棠修;(清)沈瀾纂,光緒《泰和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清)江登雲,《橙陽散志》,上海:新華書店,1992年。
(清)吳翟編纂,《茗洲吳氏家典》,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1986年。
(清)李士楨撰,《撫粵政略》,臺北:文海,1988年。
(清)李元度撰,《國朝先正事略》,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清)李桓輯,《國朝耆獻類徵初編》,臺北:明文,1985年。
(清)吳吉祜纂,《豐南志》,南京:江蘇古籍書版社,1992年。
(清)吳甸華修;(清)吳子等續修,嘉慶《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清)吳翟編纂,《茗洲吳氏家典》,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1986年微捲。
(清)余華瑞纂,《岩鎮志草》,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清)汪正元,吳鶚等纂修,光緒《婺源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清)汪光伯纂,《淮安河下志》,上海,上海書店,1992。
(清)何治基等修,《安徽通志》(光緒),臺北﹕京華書局,1967年。
(清)英傑修、晏端書等纂,同治《續纂揚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清)周溶修;(清)汪韻珊纂,同治《祁門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清)施璜編,《紫陽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
(清)施璜,《還古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
(清)俞雲耕等修,乾隆《婺源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清)唐治編,《東山書院志略》,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
(清)陳錫等修;(清)趙繼序等纂,乾隆《績溪縣志》,臺北:成文,1985年。
(清)特登額等纂,道光《欽定禮部則例》,香港:蝠池書院,2004年。
(清)陶澍撰,《陶文毅公全集》,三十卷,收入《故宮珍本叢刊》集部593冊,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0年。
(清)素爾納等纂修,《學政全書》,臺北:廣文,1974年。
(清)崑岡等奉敕著,《清會典事例》,卷三百八十四,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
80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馬步蟾修,夏鑾纂,道光《徽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臺北:中華書局,1974年。
(清)張佩芳修、(清)劉大櫆纂,乾隆《歙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清)張茂炯,《清鹽法志》,出版地不詳:鹽務署,1921年。
(清)勞逢源、沈伯棠等纂修,道光《歙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4年。
(清)清愷等修;(清)席存泰等纂,嘉慶《績溪縣志》,臺北:成文,1985年。
(清)孫嘉淦,《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碌》(第四冊),臺北:華文書局,1969年。
(清)曹文埴,光緒《婺源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2003年。
(清)曹嗣軒,《新安休寧名族志》,收入禹成華主編,《徽州名族志》,北京:新華書店,2003年。
(清)乾見龍等纂修,康熙《泰興縣志》,四卷,收入《江蘇府州縣志》,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清)彭家桂等纂修,光緒《婺源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清)黃應昀,朱元理等纂修,道光《婺源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清)程文翰編,祁門《善和鄉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清)程士培編纂,《新安程氏統宗補正圖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1986年微捲。
(清)程尚寬,《新安名族志》,收入禹成華主編,《徽州名族志》,北京:新華書店,2003年。
(清)程嘉謨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則例》,一八○卷,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六二○冊,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
(清)盛康,《皇朝經世文編續編》,臺北:文海,1972年。
(清)賀長齡輯,《皇朝經世文編》,臺北:文海,1972年。
(清)嵇璜等奉敕撰,《清朝通典》,臺北:興新,1959年。
(清)嵇璜等奉敕撰,《清朝文獻通考》,臺北:興新出版社,1958年。
(清)董桂敷,《紫陽書院志略》,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清)靳治荊、吳苑等纂修,康熙《歙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清)廖騰煃修;汪晉徵等纂,康熙《休寧縣志》,臺北:成文書版社,1970年。
(清)蔣燦等纂修,康熙《婺源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年。
(清)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1965年。
(清)謝永泰等修;(清)程鴻詔等纂,《黟縣三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年。
(清)謝開寵,康熙《兩淮鹽法志》,臺北﹕學生書局,1966年。
(清)顎爾泰、(清)張廷玉同奉敕編,《雍正硃批諭旨》,臺北:文海,1965年。
(清)顧實圻識誤,韓非著,《韓非子》,臺北:中華書局,1987年。
不著撰人,《重修古歙東門許氏宗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1986年微捲。
不著撰者,《元典章》,六十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1996年。
王鶴鳴等主編 ,《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石國柱等修,許承堯纂,《歙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余攀榮編纂,《環山余氏宗譜》,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1986年。
柯劭忞撰,《新元史》(影印北宋景祐監本),收入二十五史編刊館編,《二十五史》,臺北:中央研究院,1967年。
許堯承纂,《西干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章道原,《績溪西關章氏族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1986年微捲。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劉文炳,《徐溝縣志》,太原:山商人民出版社,1992年。
顧廷龍主編,《清代硃卷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1992年。
文集筆記
(宋)方勺撰,《青溪寇軌》,一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42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宋)王應麟,《玉海》,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年3月。
(宋)朱熹撰,(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正中書局,1972年。
(宋)朱熹著,《四書集注》,收入《摛藻堂景印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明刊本),一百卷,《四部叢刊》初編,集部22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汪藻,《浮溪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胡宏撰,《五峰集》,十卷,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初集22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集.外集》,二十五卷,收入《四部叢刊》正編45冊,臺北:臺灣商務,1979年。
(元)趙汸,《東山存稿》,七卷,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二輯3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元)鄭玉撰,《師山遺文》,八卷,收入(清)紀昀等總纂《四庫全書珍本》四集,集部1151-115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八十卷,收入《明代論著叢刊》,臺北:偉文圖書,1976年。
(明)王士性著、呂景琳點校,《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收入《四部叢刊》正編75冊,臺北:臺灣商務,1979年。
(明)王象晉撰,《二如亭群芳譜》,海口:海南,2001年。
(明)方回,《桐江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印,1970年3月。
(明)方承訓撰,《復初集》,三十六卷,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88冊,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
(明)朱升撰,《朱楓林集》,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
(明)汪道昆,《太函集》,一百二十卷,《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1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
(明)汪道昆,《太函集》,合肥:黃山書社,2004年。
(明)李夢陽,《空同集》,六十六卷,收入《四庫全書珍本》第八集18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明)唐桂芳《白雲集》,七卷,收入(清)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珍本》四集,集
(明)程敏政撰,《篁墩文集》,九十三卷,收入王雲五主編,《四庫全書珍本》三集,集部1179-123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明)陳全之,《蓬窗日錄》,海口:南海出版社,2001年。
(明)陳去病,《五石脂》,上海:江蘇古籍書版社,1985年。
(明)顧炎武,《亭林文集》,臺北:華文,1970年。
(明)歸有光,《震川先生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集部337冊,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65年。
(明)陶安撰,《陶學士集》,二十卷,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25冊,臺北:臺灣商務,1983年。
部1161-1165,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清)丁申撰,《武林藏書錄》,五卷,收入楊家駱主編,《藏書記事詩等五種》,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清)方苞,《方望溪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5年。
(清)王士禎,《香祖筆記》,臺北:新興書局,1958年。
(清)王懋竑纂訂,《朱子年譜》,收入楊家駱主編,《增補中國思想名著》第1冊,臺北:世界書局,1966年。
(清)皮錫瑞撰,《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65年。
(清)李斗撰,《揚州畫舫錄》,臺北:世界,1963年。
(清)沈垚,《落帆樓文集》,二十四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52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吳省欽,《白華前稿》,六十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44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吳偉業,《梅村家藏稿》,上海:商務印書館,1991年。
(清)吳熾昌,《客窗閑話》,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
(清)汪由敦撰,《松泉集.文集》,二十六卷,收入《四庫全書珍本》第十一集18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清)汪梧鳳,《松溪文集》,收入《四庫未收書集刊》第拾輯,2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汪婉撰,《堯峰文鈔》,五十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集部35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清)汪喜孫,《從政錄》,上海:中國書店,1925年。
(清)昭槤,《嘯亭雜錄》,臺北:新興,1979年。
(清)俞正?,《癸巳存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
(清)馬曰琯著,《沙河逸老小稿》,臺北:藝文,1965年。
(清)徐珂編撰,《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凌應秋輯,《沙溪集略》,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清)袁枚,《小倉山房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43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夏炘,《景紫堂文集》,十四卷,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934冊,永和:文海出版社,1973年。
(清)陶澍撰,《陶文毅公全集》,六十四卷,《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502-150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清)陳夔龍撰,《夢蕉亭雜記》,二卷,收入榮孟源、章伯鋒主編,《近代稗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清)張潮,楊復吉,沈楙惠編纂,《昭代叢書》,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張履祥著,《楊園先生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清)盛昱撰,《意園文略》,二卷,《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56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惲敬,《大雲山房文稿》初集,二卷,收入《四部叢刊》初編,集部395冊,臺北:臺灣商務,1979年。
(清)程廷祚,《青溪集》,收入《安徽古籍叢書》,合肥:黃山書社,2004年。
(清)程瑤田,《通藝錄》,收入《安徽叢書》,臺北:藝文,1971年。
(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清)黃鈞宰,《金壺浪墨》,臺北:文海,1969年。
(清)鄭虎文《吞松閣集》,收入《四庫未收書集刊》第拾輯,14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清)趙吉士,《寄園寄所寄》,臺北:遠流出版社,1983年。
(清)趙吉士,《萬青閣全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20冊,臺南:莊嚴文化,1996年。
(清)廖騰煃撰,《海陽紀略》,二卷,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柒輯2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劉大鵬,《退想齋日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清)劉汝驥,《陶甓公牘》,十二卷,收入官箴書集成編纂委員會編,《官箴書集成》,合肥市:黃山書社,1997年12月。
(清)澎紹升撰,《二林居集》,二十四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46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薛壽撰,《學詁齋文集》,二卷,收入《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清)錢泳撰,《履園叢話》,二十四卷,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113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戴震撰,《戴東原集》,長沙:商務出版社,1939年。
(清)戴震撰,《戴震全集》第五冊,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
(清)顏元,《習齋記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三十二卷,《四部叢刊續編》史部2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許堯承撰,《歙事閑譚》,合肥:黃山書社,2001年。
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專書
(清)閰湘蕙編輯,《國朝鼎甲徵信錄》,臺北:明文,1985年。
丁鋼、劉琪著,《書院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丁鋼,《近世中國經濟生活与宗族教育》,上海:上海教育書版社,1996年。
王日根,《明清民間社會的秩序》,長沙:岳麓書社,2003年。
王亞南,《中國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
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補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年。
王振忠,《明清徽商與淮揚社會變遷》,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王振忠,《徽州社會文化史探微》,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2年。
王鴻鵬編,《中國歷代文狀元》,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3年。
王鶴鳴等主編;上海圖書館編,《上海圖書館館藏家譜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毛禮銳,沈灌群主編,《中國教育通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5~1989年。
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美)艾爾曼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
江淮論壇編輯部編,《徽商研究論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朱開宇,《科舉社會、地域秩序與宗族發展:宋明間的徽州,1100-1644》,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發行,初版 2004年。
朱萬曙主編,《徽學》第三卷,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
江淮論壇編輯部編,《徽商研究論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
江堤著,《山間庭院-中國第一書院.嶽麓書院》,臺北市:未來書城,2004年。
寺田隆信,張正明、道豐、孫耀、閻守誠等譯,《山西商人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收入《東亞文明研究叢書,第二十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李弘琪著,《宋代教育散論》,臺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
李明輝,陳瑋芬主編,《現代儒家與東亞文明:地域與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李國鈞、王炳照主編,《中國教育制度通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安徽大學徽學研究中心編,《徽學》2000年之卷,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琳琦,《徽州教育》,收入《徽州文化全書》,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宋元強,《清朝的狀元》,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周紹泉、趙光亞,《竇山公家議校注》,合肥:黃山書社,1993年。
周紹泉、趙華富主編《’95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5年。
周紹泉、趙華富主編《’98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年。
郁洪波編著,《中國書院章程》,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
郁洪波編著,《中國書院學規》,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
武立新主編,《譜牒學研究》四輯,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
徐泓,《清代兩淮鹽場的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2年。
徐揚杰著,《中國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陳學恂主編,《中國教育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學恂主編,《中國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高壽仙著,《徽州文化》,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葉顯恩著,《徽州與粵海論稿》,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
張脈賢主編,《徽學研究論文集》,黃山:徽州社會科學編輯部,1994年。
張海鵬、王廷元主編,《明清徽商資料選編》,合肥:黃山書社,1985年。
張海鵬等著,《徽州商幫 : 翰墨儒商,信義為先》,收入《中國十大商幫》,香港:中華,1985年。
張海鵬、王廷元主編,《徽商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張舜徽,《清代揚州學記》,揚州:廣陵書社,2004年。
趙華富編,《首屆國際徽學學術討論會文集》,安徽:黃山書社,1996年。
趙華富,《徽州宗族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
楊布生、鵬定國編著,《中國書院與傳統文化》,湖南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樊克政,《中國書院史》,收入劉如仲、李澤奉主編,《中國文化史叢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鄭振鐸著,《西諦書話》,北京:三聯書店,1983年。
上海: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劉師培,《劉申叔先生遺書》,臺北:華世,1975年。
劉淼輯譯,《徽州社會經濟史研究譯文集》,合肥:黃山書社,1988年。
期刊論文
于海根,〈試析明清徽州鹽商文化人格〉,《中國社的經濟史研究》,1994年第3期,頁20-30。
于海根、陳健梅,〈試析明清時期徽州鹽商獨特的文化人格現象〉,《鹽業史研究》,1994年第2期,頁51-60。
方利山,〈徽商家庭淺論〉,《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16卷第1期,1999年1月,頁24-27。
卞利,〈論明清時期徽商的法制觀念〉,《安徽大學學報》,第23卷第4期,1999年7月,頁70-76。
卞利,〈明清時期徽州的鄉約簡論〉,《安徽大學學報》,第26卷第6期,2002年11月,頁34-40。
王日根,〈論清代義田的發展與成熟〉,《清史研究》,1992年2期,頁8-14。
王日根,〈宋以來義田發展述略〉,《中國經濟史研究》,1992年4期,頁150-159。
王世華,〈徽商與長江文化〉,《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31卷1 期,2003年1月,頁11-21。
王廷元,〈論明清時期徽州的牙商〉,《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3年2期,頁54-60。
王廷元,〈論徽州商人的義利觀〉,《安徽師大學報》,第26卷第4期,頁445-462。
王廷元,〈論徽州商幫的形成與發展〉,《中國史研究》,1995年第3期,頁39-46。
王思治、金成基,〈清代前期兩淮鹽商的盛衰〉,《中國史研究》,1981年2期,頁66-84。
王振忠,〈明清揚州鹽商社區文化及其影響〉,《中國史研究》,1992年2期,頁104-115。
王振忠,〈清代兩淮首總制度研究〉,《歷史檔案》,1993年4 期。頁101-104。
王振忠,〈明清時期徽商社會形象的文化透視〉,《復旦學報》,1993年6期,頁80-96。
王振忠,〈歙縣明清徽州鹽商故里尋訪記〉,《鹽業史研究》,1994年2 期,頁34-43。
王振忠,〈兩淮鹽業與明清揚州城市文化〉,《鹽業史研究》,1995年3期,頁19-26。
王振忠,〈一部徽州族譜的社會文化解讀〉,《社會科學戰線》,2001年3期,頁216-223。
方光祿,〈略論新安豪強的興起〉,《江淮論壇》,1996年2 期,頁88-92。
左步青,〈清代鹽商的盛衰述略〉,《故宮博物院院刊》,1986年1 期,頁49-58。
朴元熇,〈明清時代徽州商人與宗族組織〉,《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27卷第3期(1999年8月),頁286-291。
李兵,〈章程:清代書院科舉化的重要保證〉,《雲夢學刊》,第26卷第4期,2005年7月,頁49-52。
李兵,〈19世紀前期漢學書院與科舉關係論略〉,《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7卷第6期,2005年11月,頁44-47。
李克毅,〈清代鹽商與帑銀〉,《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9年第2期,頁19-24。
李克毅,〈清代的鹽官與鹽政〉,《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0年第4期,頁41-50。
李則綱,〈徽商述略〉,《江淮論譠》,1982年4期,頁14-18。
李琳琦,〈清代徽州書院的教學和經營管理特色〉,《清史研究》,1993年3 期,頁70-73。
李琳琦,〈明清徽商與儒學教育〉,《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3 期,頁80-88。
李琳琦,〈明清徽州進士數量、分布特點及其原因分析〉,《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5期,頁32-36。
李琳琦,〈從譜牒和商業書看明清徽州的商業教育〉,《中國文化研究》,1998年秋之卷,頁44-50。
李琳琦,〈明清徽州的蒙養教育述論〉,《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28卷第3期,2000年8月,頁346-350。
李琳琦,〈明清徽州書院的官學化與科舉化〉,《歷史研究》,2001年6 期,頁173-176。
李琳琦,〈明清徽州宗族和徽州教育的發展〉,《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31卷第5期,2003年9月,頁504-509。
李琳琦,〈明清徽州商業社會中的教育特色〉,《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21卷第1期,2003年3月,頁82-89。
李琳琦,〈徽商與徽州的學術思想〉,《歷史檔案》,2005年2 期,頁54-58。
汪士信,〈乾隆時期徽商在兩淮鹽業經營中應得、實得利潤與流向試析〉,《中國經濟史研究》,1989年3期,頁95-111。
汪崇篔,〈明清淮鹽經營中的引窩、稅費和利潤〉,《安徽史學》,2003年4期,頁17-22。
汪崇篔,〈徽州典當資本的增值:以程虛宇家族為例〉,《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4年3期,頁41-47。
汪崇篔,〈清代徽州鹽商的文化貢獻之二:著述〉,《鹽業史研究》,2005年1期,頁34-39。
汪慶元,〈汪氏典業鬮書研究〉,《安徽史學》,2003年5期,頁90-98。
宋良曦,〈清代中國鹽商的社會地位〉,《鹽業史研究》,1998年4期,頁24-33。
何炳隸、巫仁恕譯,〈揚州鹽商:十八世紀中國商業資本的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9年2期,頁59-76。
吳建華,〈科舉制度下進士的社的功能〉,《蘇州大學學報》,1995年1期,頁90-103。
吳建華,〈明清蘇州、徽州進士數量和分布的比較〉,《江海學刊》,2004年3期,頁155-162。
沈登苗,〈明清全國進士與人才的時空分布及其相互關係〉,《中國文化研究》,1999年冬之卷,頁59-66。
邱淑如、嚴漢偉、陳亞寧,〈區域研究與全球網路虛擬圖書館-以帝國時期的中國徽州為例-〉,《國家圖書館館刊》2001年1期,2001年6月,頁1-23。
周紹泉,〈徽州文書與徽學〉,《歷史研究》,2000年1期,頁51-60。
周曉光,〈新安理學與徽州宗族社會〉,《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29卷第1期,2001年2月,頁26-31。
周曉光,〈論新安理學家程大昌〉,《安徽師大學報》,第22卷第3期,頁300-306。
周曉光,〈徽州學術文化理念的歷史變遷〉,《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33卷第3期,2005年5月,頁260-267。
武迎新,〈中國宗法制度對徽商的影響〉,《皖西學院學報》,第20卷第3期,2004年6月,頁43-46。
金太新、魏金玉,〈論清代徽州地區的畝產〉,《中國經濟史研究》,1993年3期,頁45-50。
金其楨,〈論牌坊的源流及社會功能〉,《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1期,頁71-75。
宗?,〈清代徽商家庭教育個案研究〉,《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31卷第5期,2003年9月,頁510-513。
范金民,〈明清江南進士數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1997年2期,頁171-178。
俞傳芳、梁仁志,〈明清晉商與徽商對儒學科舉不同態度的原因淺析〉,《黃山學院學報》,第七卷第二期,2005年4月,頁31-33。
洪璞,〈明清徽商與科技的發展〉,《安徽師大學報》,1990年第4期,頁409-416。
唐力行,〈論徽商與封建宗族勢力〉,《歷史研究》,1986年2期,頁43-51。
唐力行,〈論徽商的形及其價值觀的變革〉,《江淮論壇》,1991年2期,頁65-73。
唐力行,〈略徽州宗族社會的變遷與徽商的勃興〉,《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7年2 期,頁28-36。
唐力行,〈徽州學研究的對象、價值、內容與方法〉,《史林》,1999年3期,頁30-36。
唐力行,〈徽州商人的紳士風度〉,《史學月刊》,2003年11期,頁38-43。
唐力行,〈論題:區域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歷史教學問題》,2004年5期,頁30-40。
孫成崗,〈論明清徽州的書院〉,《史學集刊》,2001年2 期,2001年4 月,頁32-36。
孫燕京,〈牌坊與徽州文化〉,《安徽史學》,2005年1 期,頁88-95。
徐泓,〈明代後期的鹽政改革與商專賣制度的建立〉,《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977年4期,頁299-311。
徐泓,〈清代鹽務史料〉,《近代中國》,139期,2000年,頁36-51。
徐泓,〈清代兩淮鹽商成本與利潤之估算〉,2000年,國科會計畫編號:NSC88-2411-H-260-001。
徐茂明,〈士紳的堅守與權變:清代蘇州潘氏家族的家風與心態研究〉,《史學月刊》,2003年10期,頁79-86。
徐學林,〈試論徽州地區的古代刻書業〉,《文獻》,1995年4 期,頁187-231。
莊華峰,〈程瑤田的漢學成就與治學精神〉,《清史研究》,2000年2期,頁48-54。
郭振香,〈徽商的誠信觀〉,《安徽大學學報》,1997年第3期,頁88-90。
陳柯雲,〈略論明清徽州的鄉約〉,《中國史研究》,1990年4期,頁66-85。
陳柯雲,〈明清徽州宗族對鄉村統治的加強〉,《中國史研究》,1995年3期,頁47-55。
陳柯雲,〈明清徽州族產的發展〉,《安徽大學學報》,1996年2期,頁55-61。
陸濤賢,〈論徽商的家庭教育〉,《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8期,2004年8月,頁101-105。
陸濤賢,〈徽商家庭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32卷第6期,2004年11月,頁644-647。
陶德成,〈中國古代的茶商和茶葉商幫〉,《農業考古》,1999年4期,頁248-257。
柴國珍,〈明清山商商業教育摭論〉,《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第3卷第4期,2004年12月,頁130-134。。
秦宗財,〈明清徽商的休閒生活〉,《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32卷第6期,2004年11月,頁648-652。
常建華,〈中國社會史研究十年〉,《歷史研究》,1997年1期,頁164-178。
許敏,〈試論清代前期鋪商戶籍問題〉,《中國史研究》,2000年第3期,頁140-154。
梁仁志、俞傳芳,〈明清僑寓子弟的?育科舉問題〉,《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3卷第1期,2005年1月,頁73-76。
梁庚堯,〈宋代的義學〉,《臺大歷史學報》,1999年24期,1999年12月,頁177-224。
曹天生,〈徽州.徽州沿革.徽學〉,《阜陽師院學報》,1994年4 期,頁64-69。
曹度,〈曹文埴曹振鏞父子的政治文化形態略論〉,《安徽史學》,2003年6期,頁41-43。
張健、汪慧蘭,〈清代徽籍藏書家鮑廷博〉,《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2 期,2001年5月,頁251-253。
張海鵬,〈論徽商經營文化〉,《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27卷第3期,1999年8月,頁271-280。
葛慶華,〈徽州文會初探〉,《江淮論壇》,1997年4期,頁78-84。
黃俶成,〈論兩淮鹽業經濟對清代學術文化的影響〉,《江海學刊》,2001年3期,119-125頁。
黃俶成,〈十八世紀兩淮鹽業與揚州學人〉,《鹽業史研究》,2001年1期,頁14-19。
葉顯恩,〈試論徽州商人資本的形成與發展〉,《中國史研究》,1980年3期,頁104-118。
葉顯恩,〈徽商的衰落及其歷史作作〉,《江淮論譠》,1982年3期,頁57-63。
葉顯恩,〈儒家傳統文化與徽州商人〉,《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26卷第4期,頁435-448。
趙世瑜,〈社會史:社會學與社會科學的對話〉,《社會學研究》,1998年5期,頁1-11。
趙克生,〈明清時期的徽州教育〉,《歷史?學問題》,1996年3期,頁12-15。
趙華富,〈論徽州宗族祠堂〉,《安徽大學學報》,1996年2 期,頁48-54。
趙華富,〈論當代徽學〉,《安徽大學學報》,第28卷第5期,2004年9月,頁105-112。
鄭力民,〈徽商與開中制〉,《江淮論壇》,1982年2期,頁10-14。
鄭力民,〈安徽宗族歷史與徽州宗族社會〉,《學術界》,1999年4期,頁29-37。
翟屯建,〈明清時期徽州刻書簡述〉,《文獻》,1988年4 期,頁242-251。
劉文智,〈清代前期的揚州徽商〉,《江淮論壇》,1982年5期,頁42-48。
劉和惠,〈徽商始於何時〉,《江淮論壇》,1982年2 期,頁26-29。
劉尚恒,〈安徽私家藏書述略〉,《安徽史學》,1987年1期,頁14-17。
劉祥光,〈中國近世地方教育的發展-徽州文人、塾師與初級教育(1100-180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7、28期合刊,1997年12月,頁5-45。
劉淼,〈從徽州明清建築看徽商利潤的轉移〉,《江淮論壇》,1982年6期,頁21-29。
劉淼,〈徽商鮑志道及其家世考述〉,《江淮論壇》,1983年3期,頁58-66。
劉海峰,〈論書院與科舉的關係〉,《廈門大學學報》,1995年3期,頁104-109。
劉海峰,〈科舉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爭〉,《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7年1期,頁153-167。
錢蓉,〈清朝學田來源試析〉,《清史研究》,1998年4期,頁64-72。
錢蓉,〈清朝學田的經營理〉,《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第32卷第4期,2003年4月,頁10-15。
薛正宗,〈明代鹽商的歷史演變〉,《中國史研究》,1980年2 期,頁27-37。
薛貞芳,〈徽州譜牒述略〉,《安徽大學學報》,第24卷第2期,2000年3期,頁104-108。
謝長法,〈鄉約及其社會教化〉,《史學集刊》,1996年第3期,頁53-58。
羅炳綿,〈近代中國典當業社會義意及其類別與稅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七期,頁125-157。
魏光奇,〈清代州縣治理結構述要〉,《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增刊,頁24-28。
鐘坤杰,〈試論中國古代教育機制的沿革及變遷〉,《曲靖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4期,頁30-35。
鐘春翔,〈簡析清代江南的家族教育〉,《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1期,頁49-52。
朱昌榮,〈徽派樸學述論〉,安徽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徐泓,〈明代的鹽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74年。
許文繼,〈試析明清徽商家庭結構及其功能〉,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
貳、外文部分
Ho, Ping-ti ,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9-1911(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p.83.
藤 井宏,〈新安商人研究〉,《東洋學報》,36卷1期,1953年6月;36卷2期,1953年9月;36卷3期,1953年12月;36卷4期,1954年3月,中譯本收錄於江淮論壇編輯部編,《徽商研究論文集》(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頁131-269。
指導教授 王成勉(Chen-Main Wang) 審核日期 2006-6-1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