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141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9 、訪客IP:18.118.171.20
姓名 劉學倫(Liu Hsueh-Lu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馬端臨及其《文獻通考‧經籍考》之文獻學研究
相關論文
★ 莊子<逍遙遊>篇中的寓言本旨和現代意義★ 王通經世思想之研究
★ 壇經版本考★ 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之孟學研究
★ 黃梨洲思想與明清之際儒學焦點的轉移★ 五峰思想研究
★ 張海鵬彙刊叢書的成就-《學津討原》、《墨海金壺》、《借月山房彙鈔》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 王心齋思想之形成及其發展
★ 從工夫論看羅近溪思想之特色★ 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研究★ 陳確人性論研究
★ 聶雙江歸寂思想研究★ 李翱思想研究
★ 莊子應世思想研究★ 宋明儒「以心著性」之哲學意義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論文以《馬端臨及其《文獻通考.經籍考》之文獻學研究》為題,
共分作七章,可以分為三大內容,一是馬端臨的部分:論述馬端臨之家世
生平、家學淵源、師承關係和交遊。二是《文獻通考》的部分:包括探究
《文獻通考》之撰述旨趣、書名釋義、類別性質、出現契機、體制與編排、
版本、歸納版本系統和比較版本之間的優劣。三是〈經籍考〉的部分:主
要探討〈經籍考〉的單行本、編排體例、撰述之旨趣、收書之數目、按語
之研究、〈詩序〉之觀點、〈歷代總敘〉之論述涵意、目錄學思想、文獻
徵引、〈經籍考〉與《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
的關係。歷來學界對於上述之內容,有些研究並不深入,抑或者尚未關注。
筆者以廣泛搜羅文獻、詳加考證的寫作方式,皆予以論述剖析,探討馬端
臨及《文獻通考.經籍考》在學術上的成就。
摘要(英) This paper is entitled “The Philological Study on Ma Duan-Lin and His Wenxian Tongkao – Jingji Kao” and is composed of seven chapters which contain three majo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Ma Duan-Lin; it expounds Ma
Duan-Lin’s family background, his family profession, his teachers and friends.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Wenxian Tongkao; it includes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compositional purport of Wenxian Tongkao, the explaination of the book’s title, the character of the category, the juncture of the book’s appearance, the structure, layout and version of the book, the conclusion of the version system and the good-and-bad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versions.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Jinji Kao”; this part discusses the offprint of “Jinji Kao,” its style, layout, compositional purport, bibliography and studies on notes, the perspectives of “Shi Xu,” the discoursive implication of “Lidai Zongxu,” the bibliographical thoughts, the citations of literature, and the relatiohship among
“Jinji Kao,” Chongwen Zongmu and Zhizhai Shulu Jieti. The previous scholarship does not have a thorough research into the contents mentioned above, nor has it paid attention to them. With the wide bibliographies I search and collect and my explicit texual research, I discuss and analyse all the
contents above to explore the academic achivements of Ma Duan-lin and Wenxian Tongkao – Jingji Kao.
關鍵字(中) ★ 馬端臨
★ 文獻通考
★ 經籍考
★ 文獻學
關鍵字(英) ★ Ma Duan-lin
★ Wenxian Tongkao
★ Jinji Kao
★ Philology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分析·································································································1
一、概論性之文獻································································································1
二、專門性之文獻································································································7
三、全面性之文獻······························································································18
第三節 研究範圍·······························································································20
第四節 研究方法·······························································································21
一、文獻掌握法··································································································21
二、比較研究法··································································································23
三、發生研究法··································································································23
四、抽樣研究法··································································································24
五、統計研究法··································································································24
第二章 馬端臨傳略···························································································25
第一節 生平········································································································26
一、生年··············································································································26
二、卒年··············································································································32
三、事蹟··············································································································55
四、著作··············································································································70
第二節 家學淵源·······························································································79
一、家世··············································································································79
二、家學··············································································································90
第三節 師承·····································································································114
第四節 交遊······································································································122
一、李謹思········································································································122
二、楊關············································································································124
三、程時登········································································································124
第三章 《文獻通考》述略············································································135
第一節 撰述旨趣·····························································································135
一、注重會通因仍之道····················································································135
二、考察變通張弛之故····················································································137
三、詳論歷代統紀典章····················································································138
四、重視典籍文獻保存····················································································141
五、作為經邦稽古之用····················································································142
六、探討理亂興衰緣由····················································································143
第二節 書名釋義·····························································································147
一、「文獻」······································································································148
二、「通」··········································································································163
三、「考」··········································································································164
第三節 類別性質·····························································································168
一、「類書」之書······························································································168
二、「場屋」之書······························································································181
第四節 出現契機·····························································································190
一、重視「綜羅文獻」和「會通思想」························································190
二、理學的興盛································································································192
三、重視典制體史書的創作············································································207
四、彙編、合鈔體例的著作興盛····································································208
第四章 《文獻通考.經籍考》之文獻形式············································213
第一節 版本······································································································216
一、《文獻通考》之版本··················································································216
二、〈經籍考〉之版本······················································································316
三、《文獻通考》版本系統及比較··································································324
第二節 體制編排·····························································································341
一、《文獻通考》之體制··················································································341
二、《文獻通考》之編排··················································································464
三、〈經籍考〉之編排體例··············································································559
第五章 〈經籍考〉之文獻內涵···································································623
第一節 撰述旨趣·····························································································624
第二節 核心論述·····························································································626
一、收書之數目································································································626
二、「按語」之研究··························································································634
三、〈詩序〉之觀點··························································································648
四、〈歷代總敘〉之論述涵意··········································································667
第三節 目錄學思想························································································678
一、採用「輯錄體」的編纂方式····································································678
二、體現「會通因仍之道」之思想································································704
三、分類體系之思想························································································716
四、書籍著錄之思想························································································769
五、「互著」和「別裁」之運用······································································794
第四節 文獻徵引···························································································838
一、各書之文獻徵引····················································································838
二、與其他書目之關係···············································································859
第六章 評價與影響·························································································891
第一節 評價······································································································891
一、後人評價····································································································891
二、優點············································································································900
三、缺失············································································································908
第二節 影響·····································································································919
一、《文獻通考》對後世之影響······································································919
二、〈經籍考〉對後世之影響··········································································921
第七章 結論·······································································································937
第一節 研究成果·····························································································937
一、關於馬端臨的部分····················································································937
二、關於《文獻通考》的部分········································································939
三、關於〈經籍考〉的部分············································································944
第二節 研究展望·························································································948
徵引書目·················································································································951
附錄一 《文獻通考》考證之書影······························································993
附錄二 《文獻通考.經籍考》版本一覽表··········································1063
附錄三 〈經籍考〉按語、說明·································································1067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專書
(一)、古籍
(排列順序:1、依經、史、子、集四部。2、經部按〈經籍考〉類目順序
排列,惟將〈論孟〉類類目改為〈四書〉類。3、經部類目、史、子、集、
叢之下依作者時代。4、〈三禮〉類依《周禮》、《儀禮》、《禮記》、
《三禮》之相關著作排列。5、〈四書〉類依《論語》、《孟子》、《大
學》、《中庸》、《四書》之相關著作排列。6、同時代依作者筆劃。7、
同一作者之著作,依出版日期先後排列。)
1、經部
(1)、〈易〉類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注疏》(臺
北:藝文印書館,民國90 年12 月《十三經注疏》第一冊影印〔清〕嘉
慶二十年(1815 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宋〕楊萬里:《誠齋易傳》(板橋:藝文印書館,民國58 年《百部叢書
集成》影印《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
(2)、〈書〉類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90 年12 月《十三經注疏》第一冊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 年)
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3)、〈詩〉類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注疏》(臺北:藝文
印書館,民國90 年12 月《十三經注疏》第二冊影印〔清〕嘉慶二十年
(1815 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漢〕鄭玄撰、〔清〕丁晏考正:《鄭氏詩譜考正.詩譜序》(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咸豐二年(1852
年)楊以增刻本)。
〔吳〕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朱熹:《詩集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年十二月《四
部叢刊廣編》據上海涵芬樓影印中華學藝社借照日本東京岩崎氏靜嘉文
庫藏宋本)。
〔宋〕朱熹:《詩序辨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續修
四庫全書》影印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明〕崇禎毛氏汲古閣刻本)。
〔宋〕歐陽修:《詩本義》(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4 年10 月《四部
叢刊三編》影印吳縣潘氏滂熹齋藏宋刊本)。
(4)、〈禮〉類
〔漢〕鄭玄注、〔唐〕周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民
國90 年12 月《十三經注疏》第三冊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 年)
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90 年12 月《十三經注疏》第五冊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 年)
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梁〕崔靈恩:《三禮義宗》(〔清〕嘉慶三年(1798 年)金溪王謨《漢
魏遺書鈔》刊本)。
(5)、〈論孟〉類
〔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義疏:《論語集解義疏》(上海:古書流通
處,民國10 年(1921 年)影印鮑廷博《知不足齋叢書》本)。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民
國90 年12 月《十三經注疏》第八冊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 年)
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宋〕朱熹:《論語集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 年3 月《叢書集
成三編》影印〔清〕吳志忠校刊本)。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國59 年9 月《四
部備要》影印南菁書院《續經解》本)。
〔漢〕趙歧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解經》(臺北:藝文印書館,
民國90 年12 月《十三經注疏》第八冊影印〔清〕嘉慶二十年(1815 年)
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宋〕朱熹:《四書集注章句》(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
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鈔本)。
(6)、〈經解〉類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摛
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鈔本)。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續
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 年)思賢書局刻本),頁
四十八。
(7)、〈小學〉類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
司,民國67 年11 月影印經韻樓藏版)。
〔明〕程允升編、〔清〕鄒聖脈增補:《幼學故事瓊林》(〔清〕光緒三
十年(1904 年)春雲南官書局刊本)。
2、史部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 年6 月)。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 年11 月)。
〔漢〕荀悅:《前漢紀》(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摛
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鈔本)。
〔晉〕司馬彪、〔劉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年8
月)。
〔晉〕袁宏:《後漢紀》(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11 年(1922 年)12
月影印無錫孫氏小淥天藏〔明〕嘉靖本)。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續
修四庫全書》影印金刻趙誠藏本)。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10 月)。
〔唐〕杜佑:《通典》(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摛藻堂四
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鈔
本)。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11 月)。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臺灣中華書
局,民國五十五年三月《四部備要》影印浦氏重校校刊本)。
〔唐〕魏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 年10 月)。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3 月)。
〔宋〕王堯臣、歐陽修等撰、〔清〕錢東垣集釋:《崇文總目》(〔清〕
咸豐三年(1853 年)《粵雅堂叢書》南海伍氏刊本)。
〔宋〕王應麟:《通鑑答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尤袤:《遂初堂書目》(臺北:廣文書局,民國七十六年十二月影
印《說郛》本)。
〔宋〕司馬光撰、胡三省注:《資治通鑑音注》(臺北:世界書局,民國
77 年2 月《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
隆四十三年(1778 年)鈔本)。
〔宋〕宋祁、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3 月)。
〔宋〕李心傳:《朝野雜記》(民國四年(1915 年)張鈞衡《適園叢書》
刊刻〔明〕鈔校聚珍本)。
〔宋〕呂祖謙:《大事記解題》(〔清〕同治光緒年間(1862 年-1908 年)
永康胡氏退補齋刊、民國補刊《金華叢書》本)。
〔宋〕晁公武:《宋槧袁本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
社,2001 年10 月《續古逸叢書》影印上海涵芬樓印北平故宮博物院圖
書館宋淳祐袁州刊本)。
〔宋〕晁公武:《衢本郡齋讀書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0
年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宛委別藏》本)。
〔宋〕晁公武撰、〔清〕王先謙校:《郡齋讀書志》(中和:廣文書局,
民國68 年4 月影印長沙王先謙校刊本)。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年《中華
再造善本.金元編.史部》影印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元〕泰定元年(1324
年)西湖書院刻本)。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元〕泰定元年(1324 年)西湖書院刊後
至元五年(1339 年)余謙修補本)。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明〕正德十一年(1516 年)至十四年(1519
年)建陽劉洪慎獨齋刻十六年(1521 年)重修本)。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明〕嘉靖三年(1524 年)司禮監刻本,
後〔清〕康熙十二年(1673 年)武英殿修補本)。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摛
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鈔本)。
〔宋〕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 年9 月翻印上海商務
印書館萬有文庫《十通》本)。
〔宋〕馬端臨撰、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和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
校:《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9 月)。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中和:廣文書局,民國68 年5 月影印
〔清〕武英殿輯《永樂大典》本)。
〔宋〕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5 年8 月)。
〔宋〕趙汝愚編:《宋名臣奏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12 月)。
〔宋〕鄭樵:《通志》(〔元〕至治二年(1322 年)福州路三山郡庠刊本)。
〔宋〕鄭樵:《通志》(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摛藻堂四
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鈔
本)。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年11 月)。
〔明〕李賢等奉敕纂:《明一統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祁承:《澹生堂藏書目》(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 年1 月
馮惠民、李萬健等選編《明代書目題跋叢刊》影印〔清〕光緒十八年(1892
年)會稽徐氏鑄學齋雕本)。
〔明〕梅鷟撰、〔清〕葉德輝考證:《明南廱志》(〔清〕光緒二十八年
(1902 年)嘉平長沙葉氏校刊本)。
〔明〕陳第:《世善堂藏書目錄》(上海:上海古書流通處,民國十年辛
西(1921 年)年七月《知不足齋叢書》影印〔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刊本)。
〔明〕陳策、劉錄纂修:《饒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78 年3
月《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958 號影印〔明〕正德六年(1511 年)
刊本)。
〔明〕陳策、劉錄纂修:《饒州府志》(上海:上海書店,1990 年12 月
《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影印〔明〕正德刻本)。
〔明〕焦竑:《國史經籍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 年1 月馮惠
民、李萬健等選編《明代書目題跋叢刊》影印〔清〕咸豐三年(1853 年)
《粵雅堂叢書》南海伍氏刊本)。
〔明〕黃宗羲輯、〔清〕全祖望訂補、〔清〕馮雲濠、王梓材校正:《宋
元學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續修四庫全書》影印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 年)何紹基重刊本)。
〔明〕劉若愚:《酌中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續修
四庫全書》影印〔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 年)潘氏刻《海山仙館叢書》
本)。
〔明〕錢士升撰、許重熙贊:《南宋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85
年3 月《叢書集成三編》影印〔清〕嘉慶二年(1797 年)掃葉山房刻本)。
〔清〕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 年)錢塘丁氏刻
本)。
〔清〕丁立中:《八千卷樓書目》(北京:中國書店,2008 年1 月中國
書店出版社編《海王邨古籍書目題跋叢刊》影印民國十二年(1923 年
)錢塘丁氏聚珍倣宋版本)。
〔清〕于敏中等撰:《天祿琳琅書目》(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
1992 年11 月影印〔清〕光緒年間王先謙校刊本)。
〔清〕方若珽:《正續文獻通考識大編》(〔清〕乾隆間(1736-1795)抄
本)。
〔清〕王猷、楊傑等纂修:《樂平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78
年3 月《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929 號影印〔清〕乾隆十七年(1752
年)刊本)。
〔清〕王克生、黃國瑞等纂修:《鄱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
78 年3 月《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932 號影印〔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刊本)。
〔清〕甘鵬雲:《崇雅堂書錄》(臺北:廣文書局,民國61 年7 月影
印民國乙亥(1935 年)夏月潛江甘氏高園聚珍板)。
〔清〕田文鏡監修、〔清〕顧棟高等編纂:《河南通志》(臺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
藏本)。
〔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
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
1778 年)鈔本)。
〔清〕李笠:《史記訂補》(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 年8 月影印
民國十三年(1924 年)刻本)。
〔清〕沈德壽:《抱經樓藏書志》(北京:中華書局,1990 年4 月《清
人書目題跋叢刊.五》影印清末沈氏刊本)。
〔清〕吳引孫藏並編:《揚州吳氏測海樓藏書目錄》(北京:商務印書
館,2005 年10 月林夕主編:《中國著名藏書家書目滙刊-近代卷》
影印民國二十年(1931 年)北平富晉書社石印本)。
〔清〕周中孚:《鄭堂讀書記》(民國十年(1921 年)劉承幹嘉業堂《吳
興叢書》刊本)。
〔清〕和坤奉敕撰:《欽定大清一統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
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清〕紀盷等纂:《四庫全書薈要提要》(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
三年(1778 年)鈔本)。
〔清〕邵懿辰撰、邵章續錄:《四庫簡明目錄標注》(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0 年7 月)。
〔清〕邵遠平:《續弘簡錄元史類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
3 月《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
年)刻本)。
〔清〕姚際恆:《古今偽書考》(上海:古書流通處,民國十年(1921 年)
影印鮑廷博《知不足齋叢書》本)。
〔清〕紀盷等纂:《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58 年3
月影印〔清〕同治七年(1868 年)廣東書局本)。
〔清〕胡思敬藏、胡思義編:《新昌胡氏問影樓藏書目錄初編》(北京
:商務印書館,2005 年10 月林夕主編:《中國著名藏書家書目滙刊
-近代卷》影印民國十七年(1928 年)上海鉛印本)。
〔清〕倪燦:《宋史藝文志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續
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光緒刻《廣雅叢書》本)。
〔清〕倪燦:《補遼金元藝文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光緒刻《廣雅叢書》本)。
〔清〕孫詒讓:《溫州經籍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續
修四庫全書》影印上海辭書出版社圖書館藏民國十年(1921 年)浙江公
立圖書館刻本)。
〔清〕孫星衍:《平津館鑒藏書籍記》(北京:中國書店,2008 年1 月
中國書店出版社編《海王邨古籍書目題跋叢刊》影印〔清〕道光二十
年(1840 年)金陵陳宗彝刻《獨抱廬叢刻》本)。
〔清〕張庭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年4 月)。
〔清〕張之洞著、范希曾補正:《書目答問補正》(臺北:新興書局,
民國61 年6 月)。
〔清〕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1
年3 月影印〔清〕道光七年(1827 年)張金吾愛日精廬家刻本)。
〔清〕張鈞衡:《適園藏書志》(北京:中國書店,2008 年1 月《海王
邨古籍書目題跋叢刊》影印民國五年(1916 年)南林張鈞衡家塾刻本
)。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清〕咸豐三年(1853 年)《粵雅堂叢書》
南海伍氏刊本)。
〔清〕章學誠:《校讎通義》(〔清〕咸豐三年(1853 年)《粵雅堂叢書》
南海伍氏刊本)。
〔清〕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清〕光緒八年壬午(1882 年)冬
月十萬卷樓《潛園總集》刻本)。
〔清〕陸心源:《儀顧堂續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
《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光緒八年壬午(1882 年)冬月十萬卷樓
《潛園總集》刻本)。
〔清〕清高宗敕撰:《續文獻通考》(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五年
三月萬有文庫《十通》本)。
〔清〕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五
年三月萬有文庫《十通》本)。
〔清〕陸費墀等纂:《四庫全書薈要總目》(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
隆四十三年(1778 年)鈔本)。
〔清〕區作霖纂修:《餘干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78 年3 月《中
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257 號影印〔清〕同治十一年(1872 年)刊本)。
〔清〕陳志培等修、王廷鑑等纂:《鄱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民
國78 年3 月《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934 號影印〔清〕同治十年(1871年)刊本)。
〔清〕莫友芝撰、莫繩孫纂錄:《郘亭知見傳本書目》(中和:廣文書
局,民國八十年一月影印莫氏原本)。
〔清〕莫伯驥:《五十萬卷樓藏書目錄初編》(北京:中國書店,2008
年1 月中國書店出版社編《海王邨古籍書目題跋叢刊》影印東莞莫氏
自印本)。
〔清〕盛宣懷藏、繆荃孫等編:《愚齋圖書館藏書目錄》(北京:商務
印書館,2005 年10 月林夕主編:《中國著名藏書家書目滙刊-近代
卷》影印民國二十一年(1932 年)鉛印本)。
〔清〕黃虞稷、杭世駿補:《千頃堂書目》(臺北:廣文書局,民國70
年10 月影印民國四年(1915 年)張鈞衡《適園叢書》刊刻十萬卷樓鈔
本)。
〔清〕黃家遴、佟准冬等纂修:《饒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
78 年3 月《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959 號影印〔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3 年)刻本)。
〔清〕嵇曾筠等監修、沈翼機等編纂:《浙江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
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清〕曾廉:《元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年1 月《四庫未收書輯
刊》影印〔清〕宣統三年(1911 年)層漪堂刻本)。
〔清〕董萼策等修、汪元祥等纂:《樂平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民
國78 年3 月《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930 號影印〔清〕同治九年(1870年)刊本)。
〔清〕葉德輝:《郋園讀書志》(北京:中國書店,2008 年1 月中國書
店出版社編《海王邨古籍書目題跋叢刊》影印民國戊辰(1928 年)初
夏長沙葉啟發等上海澹園鉛印本)。
〔清〕趙詒琛藏並編:《趙氏圖書館藏書目錄》(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5 年10 月林夕主編:《中國著名藏書家書目滙刊-近代卷》影印
民國十五年(1926 年)崑山趙氏鉛印本)。
〔清〕錫惪修、石景芬纂:《饒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78
年3 月《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255 號影印〔清〕同治十一年(1872
年)刊本)。
〔清〕謝啟昆:《小學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續
修四庫全書》影印浙江圖書館藏〔清〕咸豐二年(1852 年)謝賢卿刻
本)。
〔清〕謝旻等監修、陶成等編纂:《江西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清〕錢大昕:《元史藝文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續
修四庫全書》影印《潛研堂全書》本)。
〔清〕錢曾:《述古堂藏書目錄》(〔清〕咸豐三年(1853 年)《粵雅堂
叢書》南海伍氏刊本)。
〔清〕錢曾:《也是園藏書目》(北京:中國書店,2008 年1 月《海王邨
古籍書目題跋叢刊》影印〔清〕宣統二年(1910 年)上虞羅振玉《玉簡
齋叢書》二集刻本)。
〔清〕盧文弨:《群書拾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
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抱經堂叢書》本)。
〔清〕繆荃孫、吳昌綬、董康撰,〔民國〕吳格整理點校:《嘉業堂藏書
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 年12 月)。
〔清〕覺羅石麟等監修、〔清〕儲大文等編纂:《山西通志》(臺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
物院藏本)。
柯劭忞:《新元史》,(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40 年影印徐氏退耕堂刻
本)。
喻長霖等纂修:《台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78 年3 月《中國
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74 號影印民國二十五年(1936 年)鉛印本)。
舒大剛:《馬廷鸞馬端臨父子合譜》,收入於吳洪澤、尹波主編《宋人年
譜叢刊》第十二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年1 月)。
樂平縣志編纂委員會編:《樂平巿志(198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12 月)。
3、子部
〔漢〕桓寬:《鹽鐵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4 年6 月《四部
叢刊初編縮本》子部第19 冊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長沙葉氏藏明涂楨
本)。
〔唐〕谷神子:《博異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王應麟:《玉海》(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聯合出版,
1987 年12 月影印〔清〕光緒九年(1883 年)浙江書局刻本)。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摛
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鈔本)。
〔宋〕朱熹撰、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正中書局,民國62 年
12 月影印國立中央圖書館藏明化九年(1473 年)江西藩司覆刊宋咸淳六
年(1270 年)導江黎氏本,據日本內閣文庫藏覆成化本修補)。
〔宋〕朱熹撰、〔清〕康熙五十二年聖祖仁皇帝御纂:《御纂朱子全書》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
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鈔本)。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82 年7 月影印宋刊
本及〔明〕慶隆元年(1567 年)〈序〉胡維新刊本)。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上海:鴻文書局,〔清〕光緒十五年己
丑(1889 年)十二月石印本)。
〔宋〕沈括:《夢溪筆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李昉等編纂:《太平廣記》(臺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85 年3
月《叢書集成三編》影印《筆記小說大觀》本)。
〔宋〕洪邁:《容齋隨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高似孫:《子略》(民國二十一年(1932 年)《四明叢書》張氏約
園開雕本)。
〔宋〕真德秀:《西山讀書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摛
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鈔本)。
〔宋〕曾慥:《類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
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元〕陶宗儀:《說郛》(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
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余寅:《同姓名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
《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抱經堂叢書》本)。
4、集部
〔梁〕蕭統:《昭明文選》(〔清〕嘉慶十四年(1809 年)胡克家重刻宋
淳熙本)。
〔唐〕韓愈:《景印宋本昌黎先生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71
年影印〔南宋〕淳熙元年(1174 年)臨安錦谿張監稅宅刊本)。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8 年
11 月《四部叢刊正編》影印〔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 年)撫州刊本)。
〔宋〕石介:《徂萊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
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朱熹:《晦菴先生朱文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8
年11 月《四部叢刊正編》影印〔明〕嘉靖本)。
〔宋〕朱熹撰、〔清〕康熙五十二年聖祖仁皇帝御纂:《御纂朱子全書》
(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
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鈔本)。
〔宋〕呂祖謙奉敕編:《宋文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柳開:《河東先生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56 年月《四
部叢刊初編縮本》集部第174 冊影印上海印書館縮印鈔本)。
〔宋〕孫復:《孫明復小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徐積:《節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
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馬廷鸞:《碧梧玩芳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宋〕程顥、程頤:《二程全書》(〔清〕同治十年(1871 年)六安求我
齋刻本)。
〔宋〕黃庭堅:《山谷集》,(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摛
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鈔本)。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8
年11 月《四部叢刊正編》影印上海芬樓景印賜硯堂鈔本)。
〔宋〕歐陽修:《文忠集》(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摛藻
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
鈔本)。
〔宋〕魏泰:《臨漢隱居詩話》(上海:上海古書流通處,民國十年辛西
(1921 年)年七月《知不足齋叢書》影印〔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
刊本)。
〔宋〕蘇洵:《嘉祐集》(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11 年(1922 年)12
月《四部叢刊》影印無錫孫氏小淥天藏景〔宋〕巾箱本)。
〔宋〕蘇軾:《東坡全集》(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摛藻
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
鈔本)。
〔元〕周南瑞編:《天下同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元〕陳櫟:《定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元〕蘇天爵編:《元文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李蔉編:《宋藝圃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何喬新:《椒邱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周復俊編:《全蜀藝文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胡次焱:《梅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類藁》(民國十三年(1924 年)永康胡氏夢選
樓刊本)。
〔明〕程敏政輯:《新安文獻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明〕楊士奇:《東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淸〕王棻:《柔橋文鈔》(上海:國光書局,民國三年甲寅(1914 年)
三月)。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續
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嘉慶九年(1804 年)史夢蛟刻本)。
〔清〕阮元:《揅經室集》(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十八年(1929 年)
《四部叢刊初編》影印原刊初印本)。
〔清〕黃紹箕撰、俞天舒輯:《黃紹箕集》(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
《瑞安文史資料第十七輯》,1998 年12 月)。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聖祖仁皇帝御選:《御選宋詩》(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
博物院藏本)。
〔清〕聖祖仁皇帝御定:《御定全唐詩》(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
三年(1778 年)鈔本)。
〔清〕厲鶚:《宋詩紀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5 年3 月《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
〔清〕盧文弨:《抱經堂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3 月《續
修四庫全書》影印〔清〕乾隆六十年(1795 年)刻本)。
〔清〕顧嗣立編:《元詩選》(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景印摛
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年)鈔本)。
(二)、今人著作
(排列順序:一、依出版日期先後排列。二、日期相同依作者筆劃順序排
列)
〔日〕田中慶太郎、野田文之助:《圖書寮漢籍善本書目》(東京:文求
堂書店、松雪堂書店,昭和六年(1931 年)九月二十七日)。
梁啟超:《飲冰室專集》(上海:中華書局,民國二十五年四月)。
孫德謙:《漢書藝文志舉例.互著例》(上海:開明書店,民國二十六年
三月《二十五史補編》)。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增訂本)》(臺北:中
華叢書委員會出版,民國46 年8 月)。
陳垣:《校勘學釋例》(北京:中華書局,1959 年12 月)。
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4 月)。
杭州大學圖書館編輯:《杭州大學圖書館綫裝書總目》(杭州:杭州大學
圖書館,1964 年12 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善本書目》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57 年6 月)。
國立臺灣大學編輯:《國立臺灣大學善本書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民國57 年8 月)。
傅增湘:《雙鑑樓藏書續記》(臺北:廣文書局,民國58 年2 月影印民國
十八年(1929 年)江安傅氏藏園刊本)。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印:《國立中央圖書館典藏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臺
北:國立中央圖書館,民國58 年12 月)。
國立北平圖書館編:《梁氏飲冰室藏書目錄》(臺北:進學書局,民國五
十九年(1970 年)十月影印民國二十二年(1933 年)十月國立北平圖書
館本)。
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編印:《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普通本線裝書目》(臺
北: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民國61 年4 月)。
王重民輯錄、袁同禮重校:《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目》(永和:
文海出版社,民國61 年6 月)。
王樹楷:《《四庫全書》簡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3 年8
月)。
吳哲夫:《《四庫全書薈要》修纂考》(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六
十五年十二月)。
江瀚:《故宮普通書目(上)》(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七月
影印民國二十三年(1934 年)排印本)。
張允亮:《故宮善本書目》(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七月影印
民國二十三年(1934 年)一月故宮博物院排印本)。
王樹民:《史部要籍解題》(北京:中華書局,1981 年11 月)。
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組編:《臺灣公藏普通本線裝書目書名索引》(臺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民國71 年元月)。
武漢大學、北京大學《目錄學概論》編寫小組編著:《目錄學概論》(北
京:中華書局,1982 年3 月)。
柴德賡:《史籍舉要》(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年9 月)。
吳楓:《中國古典文獻學》(濟南:齊魯書社,1982 年10 月)。
許世瑛:《中國目錄學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十一年
十月)。
上海圖書館編:《中國叢書綜錄(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12 月)。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舊籍總目(上冊).史部》(臺
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民國72 年4 月)。
李曰剛:《中國目錄學》(臺北:明文書局,民國七十二年八月)。
張舜徽:《中國文獻學》(臺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編輯:《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中文古籍書目》(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1983 年9 月1 日)。
傅增湘:《藏園群書經眼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9 月)。
杜信孚纂輯:《明代版刻綜錄》(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 年)。
張舜徽主編:《中國史學家傳》(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 年5 月)。
屈萬里:《普林斯敦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臺北:聯經,
民國73 年7 月)。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十月廿五
日)。
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臺北:明文書局,民國73 年12 月)。
王重民:《中國目錄學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12 月)。
王重民:《中國目錄學史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12 月)。
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1 月)。
陳清泉等編:《中國史學家評傳-中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年3 月)。
張滌華:《類書流別》(臺北:大立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七月)。
周文駿:《文獻交流引論》(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 年7 月)。
羅孟禎:《中國古代目錄學簡編》(臺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十
月)。
呂紹虞:《中國目錄學史稿》(臺北:丹青,民國七十五年)。
喬衍琯:《宋代書目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四月)。
王欣夫:《文獻學講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九月)。
申暢:《中國目錄學家傳略》(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年7 月)。
余嘉錫:《目錄學發微》(臺北:藝文印書館,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王重民:《校讎通義通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9 月)。
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987 年)。
魏隱儒:《中國古籍印刷史》(北京:印刷工業出版社,1988 年5 月)。
羅孟禎:《古典文獻學》(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 年6 月)。
倉修良主編:《中國史學名著評介-第二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1990 年2 月)。
吳哲夫:《《四庫全書》修纂之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民國79
年6 月)。
田鳳台:《古籍重要目錄書析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79
年10 月1 日)。
汪辟疆:《目錄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
頁54。
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古籍整理研究所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
書目》(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年2 月)。
昌彼得、潘美月:《中國目錄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八十年十
月)。
李宗侗:《中國史學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八十年十一
月)。
喬好勤:《中國目錄學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年6 月)。
蔡信發等編著:《詩詞曲賞析》(蘆洲:國立空中大學出版社,民國81
年12 月)。
劉葉秋:《類書簡說》(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民國82 年1 月)。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史部(下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4 月)。
李瑞良:《中國目錄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2 年7 月)。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2 年8
月)。
屈萬里:《古籍導讀》(臺北:臺灣開明書店,民國八十二年十月)。
歷史卷編委會:《中國學術名著提要.歷史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4 年1 月)。
洪湛侯:《中國文獻學新編》(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 年5 月)。
王瑞明主編:《《文獻通考》研究》(香港:學峰文化出版、中州古籍出
版社發行,一九九四年十一月)。
周彥文:《中國目錄學理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 年9 月)。
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編著:《清代內府刻書目錄解題》(北
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年9 月)。
周少川:《古籍目錄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年元月)。
張家璠、閻崇東主編:《中國古代文獻學家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出版社,1996 年6 月)。
周予同撰、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6 年7 月)。
戚志芬:《中國的類書、政書和叢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年12
月)。
何廣棪:《陳振孫之經學及其《直齋書錄解題》經錄考證》(臺北:里仁
書局,民國八十六年三月十五日)。
畢素娟、熊國禎:《中國古代著名史籍》(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年4
月)。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志初稿》(臺北:國家圖書館,
民國86 年6 月)。
王樹民:《中國史學史綱要》(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9 月)。
河北省圖書館古籍與地方文獻部編:《河北省圖書館館藏古籍目錄》(石
家莊:河北省圖書館,1997 年9 月)。
高路明:《古籍目錄與中國古代學術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年10 月)。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上海:上教育出版社,1997 年12 月)。
余慶蓉、王晉卿:《中國目錄學思想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年4 月)。
倪士毅:《中國古代目錄學史》(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 年5 月)。
常書智、李龍如主編:《湖南省古籍善本書目》(長沙:岳麓書社,1998
年6 月)。
劉兆祐:《中國目錄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7
年7 月)。
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上海:上海書店,1999 年1 月)。
沈津:《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上海:上海辭書
出版社,1999 年2 月)。
白壽彝:《中國史學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年4 月)。
錢存訓著,劉拓、汪劉次昕譯:《造紙及印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一九九九年六月)。
任繼愈主編:《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珍品圖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
社,1999 年9 月)。
謝玉杰、王繼光:《中國歷史文獻學》(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年9 月)。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年9 月)。
王世偉:《圖書館學文獻學論叢》(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年4 月)。
〔美〕孔恩著,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錢永祥譯:《科學革命的結構》
(臺北:遠流出版社,2000 年5 月16 日)。
史梅岑:《中國印刷發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 年6 月)。
繆咏禾:《明代出版史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年10 月)。
倪波、張志強:《文獻學導論》(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0 年12 月)。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陳淑誼編輯:《朱彝尊《經義考》研究論集》(臺
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備處,民國89 年9 月)。
黃愛平:《《四庫全書》纂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年2 月)。
李致忠:《古籍版本知識500 問》(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 年3
月)。
張希清等著:《宋朝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年3 月)。
彭邦炯:《百川匯海-古代類書與叢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民國90 年4 月)。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編著:《經學通論》(蘆洲:國立空中大學出版
社,民國90 年8 月)。
杜澤遜:《文獻學概要》(北京:中華書局,2001 年9 月)。
何新文:《中國文學目錄學通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年11
月)。
王瑞明:《馬端臨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12 月)。
李學勤主編、朱漢民等著:《中國學術史-宋元卷(下)》(南昌:江西
教育出版社,2001 年12 月)。
夏南強:《類書通論》(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年12 月)。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錄(增訂
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 年)。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1 月)。
黃忠慎:《朱子《詩經》學新探》(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 年1 月)。
吳懷祺:《中國史學思想通史-宋遼金卷》(合肥:黃山書社,2002 年2
月)。
袁學良:《古代書目分類法與文學典籍崖略》(成都:巴蜀書社,2002 年
4 月)。
袁方主編、林萬億審訂:《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
限公司,2002 年5 月)。
中國歷史博物館圖書資料信息中心編:《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普通古籍目錄》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 年6 月)。
姚名達達撰、嚴佐之導讀:《中國目錄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 年6 月)。
浙江圖書館編:《浙江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年11 月)。
清華大學圖書館編:《清華大學圖書館藏善本書目》(北京:清華大學出
版社,2003 年1 月)。
南京國學圖書館編:《盋山書影》(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珍稀古籍
書影叢刊之二》,2003 年6 月影印民國十七年(1928 年)南京國學圖館
影印本)。
鄧瑞:《馬端臨與《文獻通考》》(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年6 月)。
劉承幹編:《嘉業堂善本書影》(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珍稀古籍書
影叢刊之四》,2003 年6 月影印民國十八年(1929 年)吳興劉氏嘉業堂
上海影印本)。
檀作文:《朱熹《詩經》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年6 月)。
〔日〕河田羆編:《靜嘉堂秘籍志》(北京:北京圖書館,2003 年6 月賈
貴榮輯:《日本藏漢籍善本書志書目集成》影印〔日本〕大正六年(1917
年)刻本)。
楊燕起、高國抗:《中國歷史文獻學(修訂本)》(北京:北京圖書館出
版社,2003 年9 月)。
賈晉華主編:《香港所藏古籍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
12 月)。
遼寧、吉林、黑龍江圖書館主編:《東北地區古籍綫裝書聯合目錄》(
瀋陽:遼海出版社,2003 年12 月)。
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編:《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藏善本書錄》(香港:
香港大學出版社,2003 年)。
吳懷祺:《易學與史學》(北京:中國書店,2004 年3 月)。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年7 月)。
劉兆祐:《治學方法》(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10 月
)。
何根海、汪高鑫:《中國古代史學思想史》(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4 年6 月)。
姚福申:《中國編輯史(修訂本)》(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年6
月)。
潘樹廣、黃鎮偉、涂小馬:《文獻學綱要》(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4 年6 月)。
〔韓〕不著撰者:《大畜觀書目》,見張伯偉編《朝鮮時代書目叢刊》(北
京:中華書局,2004 年10 月影印奎章閣藏寫本)。
〔韓〕李仁榮:《清芬室書目》,見張伯偉編《朝鮮時代書目叢刊》(北
京:中華書局,2004 年10 月影印寶蓮閣刊李仁榮手寫本)。
〔韓〕洪奭周:《洪氏讀書錄》,見張伯偉編《朝鮮時代書目叢刊》(北
京:中華書局,2004 年10 月影印寶蓮閣刊李仁榮手寫本)。
〔韓〕徐浩修:《奎章總目》,見張伯偉編《朝鮮時代書目叢刊》(北京:
中華書局,2004 年10 月影印奎章閣藏寫本)。
張立文、祁潤興:《中國學術通史-宋元明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12 月)。
齊秀梅、楊玉良等著:《清宮藏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年4月)。
胡道靜:《中國古代的類書》(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5 月)。
翁連溪編校:《中國古籍善本總目(第二冊)》(北京:線裝書局,2005
年5 月)。
張大可、俞梓華:《中國文獻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年9
月)。
張圍東:《宋代類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5 年12 月
)。
何廣棪:《陳振孫之經學及其《直齋書錄解題》經錄考證》(臺北:花
木蘭出版社,2006 年3 月潘美月、杜潔祥主編《古典文獻研究輯刊》
二編第四冊)。
張富祥:《宋代文獻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3 月)

郝潤華、武秀成:《晁公武陳振孫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8 月)。
陳廣忠等:《古典文獻學》(合肥:黃山書社,2006 年8 月)。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9 月)。
周國林主編:《中國歷史文選》(北京:中華書局,2006 年10 月)。
謝保成:《中國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年10 月)。
吳懷祺:《中國史學史-五代遼宋金元時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12 月)。
山東大學圖書館編撰:《山東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濟南:齊魯書
社,2007 年1 月)。
步近智、張安奇:《中國學術思想史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 年1 月)。
燕永成:《南宋史學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7 年1 月)。
孫永忠:《類書淵源與體例形成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年3 月)。
劉兆祐:《文獻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3 月)。
嚴紹璗編著:《日藏漢籍善本書錄》(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3 月)。
吳懷祺:《中國史學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年11 月)。
湖南圖書館編:《湖南圖書館古籍綫裝書目錄》(北京:綫裝書局,2007
年12 月)。
潘美月、鄭吉雄主編:《東亞文獻研究資源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07 年12 月)。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編:《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
七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年1 月)。
〔日〕森立之編:《經籍訪古志》(北京:中國書店,2008 年1 月中國書
店出版社編《海王邨古籍書目題跋叢刊》影印〔清〕光緒十一年(1885
年)徐承祖鉛印本)。
張豈之主編、朱漢民分卷主編:《中國思想學說史-宋元卷(下)》(桂
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1 月)。
唐光榮:《唐代類書與文學》(成都:巴蜀書社,2008 年3 月)。
傅玉璋:《中國古代史學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 年5 月)。
〔日〕內藤湖南著、馬彪譯:《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年6 月)。
董洪利:《古典文獻學基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年7 月)。
王世偉:《歷史文獻研究》(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年10 月)。
王國強:《古代文獻學的文化闡釋》(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年
10 月)。
謝保成:《中國史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年10 月
)。
陳安金、王宇:《永嘉學派與溫州區域文化崛起研究》(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8 年3 月)。
湯蔓媛纂輯:《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古籍題跋輯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
史語言研究所,民國九十七年八月)。
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鄧廣銘教授百年誕辰紀念論文集》(北
京:中華書局,2008 年11 月)。
天津圖書館編:《天津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08 年12 月)。
白壽彝:《白壽彝文集.第五卷.中國史學史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
社,2008 年12 月)。
羅江文:《中國古典文獻學綱要》(成都:巴蜀書社,2008 年12 月)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編:《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
八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1 月)。
劉咸炘:《續校讎通義》(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年1 月《推
十書》(增補全本))。
張宗友:《《經義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 年4 月)。
中國古籍總目編纂委員會:《中國古籍總目(第六冊).史部》(北京:
中華書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年10 月)。
楊琳:《古典文獻及其利用(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年2 月)。
黃愛平:《中國歷史文獻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社,2010 年5 月)。
白雲:《中國史學思想通論-歷史編纂學思想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
社,2011 年1 月)。
王記錄:《中國史學思想通論-歷史文獻學思想卷》(福州:福建人民出
版社,2011 年1 月)。
中國《史記》研究會編:《史記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年3 月)。
張義德:《葉適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年4 月)。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編輯、周駿富審訂:《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增訂善本
書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民國一百年六月)。
曹金發:《輯錄體目錄史論》(合肥:黃山書社,2012 年4 月)。
二、期刊和專書論文
(排列順序:一、依出版日期先後排列。二、日期相同依作者筆劃順序排
列)
(一)、期刊論文
翁衍相:〈朱彝尊《經義考》〉,《文華圖書館學專科學校季刊》第3
卷第4 期(民國20 年12 月),頁565-572。
屈萬里:〈宋人疑經的風氣〉,《大陸雜誌》第29 卷3 期(民國53 年
8 月15 日),頁23-25,總頁93-95。
黃筱敏:〈馬廷鸞及其佚文〉,《書目季刊》第5 卷第2 期(民國59
年12 月),頁43-66。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馬端臨《文獻通考》〉,《文藝復興月刊》第
29 期(民國61 年5 月),頁2-6。
喬衍琯:〈《經義考》所引《千頃堂書目》彙證〉,《書目季刊》第6
卷第3/4 期(民國61 年6 月),頁3-58。
田鳳臺:〈朱彝尊與《經義考》〉,《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1 卷第2
期(民國67 年2 月),頁76-83。
吳哲夫:〈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幼獅月刊》第四十七卷第三
期(民國67 年3 月),頁50-56。
吳哲夫:〈善本書目〉,《故宮季刊》第十二卷第四期(民國六十七年
夏季),頁23-48。
王重民遺著:〈章學誠的目錄學〉,《文史》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
,1979 年12 月),頁257-269。
陳光崇:〈馬端臨家世考略〉,《史學史研究》3 期(1980 年),頁20-28

葉鴻灑:〈馬廷鸞的學行與政治思想〉,《淡江學報》第19 期(民國
71 年5 月),頁151-164。
汪光明:〈馬端臨及其《文獻通考》〉,《歷史知識》第6 期(1982 年
),頁31-32。
朱維錚:〈論「三通」〉,《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五期(一九
八三年),頁45-54。
吳雯芳:〈馬端臨〈經籍考〉輯錄方法及其影響〉《新世紀圖書館》3 期
(1984 年),頁51-56。
范家永:〈《文獻通考》與古文獻學〉,《四川圖書館學報》第4 期總第
24 期(1984 年),頁48-51。
張孟倫:〈馬端臨和《文獻通考》〉,《杭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3 期(1984 年),頁83-87+94。
梁怡:〈馬端臨與《文獻通考》〉,《文獻》第4 期(1984 年),頁242-244。
王樹民:〈馬端臨年壽和《文獻通考》的撰著〉,《文史》第二十四輯(北
京:中華書局,1985 年4 月),頁218。
王義耀:〈試論《文獻通考.經籍考》〉,《江西圖書館學刊》4 期(1985
年),頁53-56+60。
葉樹聲:〈也談互著與別裁的理論探討始于誰〉,《圖書館界》3 期(
1985 年),頁29-30。
劉石玉:〈〈經籍考〉主要編撰內容考析〉,《江西圖書館學刊》第3 期
(1985 年),頁67-72。
何明棟:〈馬端臨和他的《文獻通考》〉,《江西圖書館學刊》第4 期(1986年),頁57-58+54。
薛新力:〈《七略》互著別裁辨〉,《晉圖學刊》第1 期總第十四期(1987
年2 月),頁82-90。
劉石玉:〈《文獻通考.經籍考》分類探析〉,《四川圖書館學報》第2
期總第37 期(1987 年),頁60-66。
劉石玉:〈〈經籍考〉互著小考〉,《圖書館研究》第2 期總第43 期
(1987 年),頁148-151+156。
戴南海:〈〈經籍考〉的學術價值〉,《四川圖書館學報》第2 期總第
36 期(1987 年),頁53-59。
吳哲夫:〈影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的學術價值〉,收入於〔清〕于
敏中等輯:《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民國77 年2
月),頁1 冊5-14。
楊寄林:〈《文獻通考.經籍考》馬氏按語初探〉,《晉陽學刊》第5
期總第50 期(1988 年),頁75-78+113。
林申清:〈文獻概念的發展與演變〉,《圖書情報工作》第5 期(1989
年),頁22-25。
楊寄林:〈《文獻通考.經籍考》的成書與價值〉,《古籍整理研究學
刊》第6 期(1989 年),頁5-8。
楊寄林:〈《文獻通考.經籍考.總敘》論析〉,《河北師院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第三期(1989 年),頁119-124。
希人:〈「孔子放鄭聲」注疏考〉,《自貢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3
期(1990 年),頁45-48。
吳懷祺:〈《文獻通考》三題〉,《史學史研究》第2 期(1990 年),頁
30-35+29。
胡巧利:〈論馬端臨史學的會通思想及其價值〉,《江西社會科學》第2
期(1990 年),頁104-107。
倉修良:〈淺談《文獻通考》〉,《文史知識》第7 期總第109 期(1990
年),頁20-23。
楊寄林:〈《文獻通考.經籍考》小序析論〉,《河北師院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版)》第四期(1990 年),頁126-129。
三立:〈我國古代類書概說〉,《檔案時空》6 期(1991 年),頁25

王昕:〈鄭樵的互著傾向〉,《圖書館學刊》第13 卷第1 期總第54 期
(1991 年),頁49。
張錫高、丁元江:〈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淺論〉,《晉陽學刊
》第二期(1991 年),頁57-60。
張玉勤:〈「文獻」辨〉,《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 卷第2
期(1992 年4 月),頁94-97。
雷曉慶:〈《文獻通考.經籍考》分類體系得失略論〉,《晉圖學刊》第
三期(1992 年),頁52-54。
朱則杰:〈朱彝尊學術貢獻述評〉,《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 期(1993
年3 月),頁46-52。
王珠美:〈清代藏書家張金吾及其經藏之善本書〉,《書府》第14 期(民
國82 年6 月),頁115-126。
喬衍琯:〈《點校本文獻通考經籍考》評介〉,《書評》(民國82 年8
月),頁14-16。
朱天駿:〈中國古代的提要〉,《晉圖學刊》第四期(一九九三年),
頁50-54。
楊寄林:〈《文獻通考.經籍考》摘瑕〉,《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3
期(1993 年),頁6-9。
瞿林東:〈《文獻通考》的理論價值〉,《安徽史學》第2 期(1993 年),
頁1-6。
嚴文儒:〈《文獻通考.經籍考》一書重見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學
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 期(1993 年),頁50-55。
丁宏宣:〈略論馬端臨及其《文獻通考》〉,《福建圖書館學刊》第1 期
總第57 期(1994 年),頁40-41。
南麗華:〈說《文獻通考.經籍考》〉,《文史知識》9 期(1994 年),
頁41-44。
查長美:〈從倡導「互著」「別裁」看章學誠在古文獻學上的貢獻〉,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第3 期(1994 年),頁51-52。
劉振華:〈馬端臨對中國古代目錄學的貢獻〉,《山東師大學報(社會
科學版)》第1 期(1994 年),頁46+45。
潘猛補:〈互著法探源〉,《江蘇圖書館學報》第6 期總第76 期(1994
年),頁17-19。
蔡瑞霞:〈馬端臨史論的會通思想-讀《文獻通考.自序》〉,《溫州師範學
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 期(1994 年),頁78-84。
喬衍琯:〈《通考.經籍考》述略〉,《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第十七
卷第一期(1995 年2 月),頁84-98。
崔文印:〈《文獻通考.經籍考》散論〉,《史學史研究》第2 期(1995
年),頁56-63。
羅水生:〈兩首餞別詩 滿腔忠憤情-都昌發現文天祥、馬廷鸞佚詩〉
,《九江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 期(1995 年),頁21-22+40。
辛戰軍:〈「文獻」古今釋義說〉,《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19 卷第2 期,(1996 年4 月),頁110-112。
陳國平:〈關於朱熹反《毛詩.序》問題的探討〉,《常州技術師範學
院學報》第2 卷第1 期,(1996 年5 月),頁54-59。
王煒民:〈馬端臨卒年考〉,《浙江學刊(雙月刊)》第6 期總第101 期
(1996 年),頁112-113。
崔文印:〈《經義考》初探〉,《史學史研究》第4 期(1996 年),頁60-66。
黎志英:〈論書目提要〉,《大學圖書情報學刊》第3 期(1996 年),頁
1-3。
盧龍祥:〈孔子惡鄭聲與放鄭聲辯〉,《阜陽師範學報(社科版)》三
期(一九九六年),頁45-48。
張玉勤:〈從《文獻通考》
指導教授 潘美月、楊祖漢 審核日期 2013-7-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