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72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 、訪客IP:3.143.9.115
姓名 徐聖筑(Sheng-chu H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
(The image of the Hakka and Min-Nan ethnicity from the Vietnam spouses)
相關論文
★ 新埔地區的產業變遷★ 流域與區域: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
★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 儀式中身份的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
★ 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 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
★ 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客家聚落之產業、地景與記憶變遷:以大湖草莓為例
★ 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 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
★ 新加坡當鋪業與客家★ 「客庄文化資源普查」標準作業程序(SOP)建立之研究
★ 「文化治理」中的不對等權力關係—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為例★ 客家採茶婦女的勞動意識 ─以新竹縣峨眉鄉為例
★ 東南亞的「客家」意涵:英殖民馬來亞的華人分類過程★ 新竹縣「客家聚落」的歷史變遷--以竹東鎮軟橋里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每個人心中都存有一幅對他人的圖像,相同的,族群意象或是族群刻板印象也是如此,它是屬於一個族群的圖像。在台灣有許多流傳已久的族群意象,譬如:客家人很節儉、原住民是天生的歌手…等,然而,對外籍配偶來說,他們對閩南與客家的意象是什麼,又是如何建構的,而其中的建構過程是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因此,本文以越南籍配偶作為研究對象,希望從他們與夫家家庭的生活互動中,形塑出閩南與客家的族群意象。從意象的定義中發現,價值觀是形成族群意象的基礎之一,也可以說,族群意象的形成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價值判斷上,從這樣的脈絡開展,本文以家庭結構中最主要的縱向及橫向關係,包括奉養父母、教養子女、夫妻相處,此外還有日常生活中的經濟行為,如金錢使用等四個面向的價值觀來形塑族群意象。
摘要(英) Everyone has an image to another in their own mind, and it is equal to the ethnic image or the ethnic stereotype. In Taiwan, there were many ethnic images for a long time. For example: Hakka people lives with frugality, and aborigines are native singers. However, for the foreign spouses, what do their images for the Hakka ethnicity and the Min-Nan ethnicity, and how do they construct these images? Furthermore,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is the thesis purpose in this research. Thus, the research uses the Vietnam spouses as the objects of study, and researcher hopes that the research can construct the images of the Hakka and Mi-Nan ethnicity from the interaction with Vietnam spouses and husbandly life. From the definition of the image, values formed one of the ethnic images basically. To develop from this context, the research uses the longitudinal and transverse relationships in the household construction, including of taking care of the parents, bringing up the child, and getting along with the husband and wife. Besides, the researcher also uses the economic behaviors in the daily life, such as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he money-using, to construct the ethnic image.
關鍵字(中) ★ 外籍配偶
★ 價值觀
★ 刻板印象
★ 閩客
★ 族群意象
關鍵字(英) ★ Hakka and Min-Nan
★ stereotype
★ value
★ foreign spouse
★ ethnic image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意義與價值................................. 2
一、族群議題的重要性.................................. 2
二、跨國婚姻對族群的影響.............................. 5
三、族群意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 ..................7
第二節 問題意識....................................... 9
第二章 重疊的閩客族群意象........... ..................11
第一節 學術界的閩客族群意象........................... 11
一、客家族群意象.................... ..................11
二、閩南族群意象.................... ..................14
第二節 媒體的閩客族群意象............................. 16
一、客家族群意象...................................... 18
二、閩南族群意象...................................... 19
第三節 青少年的閩客族群意象........................... 19
一、客家族群意象...................................... 20
二、閩南族群意象...................................... 21
第四節 外籍配偶研究的觀點與轉變....................... 22
一、對於被當作他者的外籍配偶之反思................... 23
二、從客體到主體:外籍配偶的能動性.. ..................24
三、外籍配偶研究的新視點............ ..................25
四、外籍配偶家庭與日常生活............................ 28
第三章 族群意象的概念與觀點........................... 31
第一節 刻板印象的概念與功能 ...........................31
一、刻板印象的意涵:從負面到中性...................... 31
二、刻板印象的功能.................................... 33
第二節 族群意象的概念和影響........................... 36
二、族群意象的影響.................................... 37
第三節 族群意象相關文獻及反思......................... 43
第四節 研究方法....................................... 46
第四章 奉養父母與教養子女之閩客族群意象............... 48
第一節 奉養父母....................................... 48
一、家庭的經濟能力決定對父母的金錢供應................ 48
二、孝順父母的行為:客家族群偏向順從.................. 50
三、年齡差異影響對父母的孝順行為...................... 53
第二節 教養觀念....................................... 54
一、父親角色的轉變:上下威權關係變成類平輩關係........ 55
二、教育觀念:學歷為成就的代表........................ 58
三、對孩子未來的期望:
客家族群「能力成就派」、閩南族群「人格發展派」.... 60
四、太寵小孩.......................................... 63
第三節 對子女的性別偏好............................... 70
一、少數喜歡生女孩.................................... 70
二、重男輕女觀念:閩南族群深於客家族群................ 72
三、生男生女都可以:客家族群比例較多.................. 75
第五章 夫妻相處與金錢使用之閩客族群意象............... 77
第一節 夫妻相處....................................... 77
一、家務是女性的工作,男性「幫忙」性質為多............ 78
二、男性絕對權力的優勢逐漸減弱........................ 82
三、面子問題:面子的重要性已逐漸降低.................. 86
第二節 金錢使用....................................... 87
二、購物種類呈現性別差異.............................. 90
三、客家比閩南節儉?.................................. 94
第三節 外籍配偶主觀論述的族群意象..................... 98
第六章 結論........................................... 103
參 考 文 獻........................................... 107
參考文獻 王 東,1998,《客家學導論》。台北:南天書局。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 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99-127。
王宏仁,2004,〈他者論述、管理實務與在地抵抗:以越南台商工廠為例〉。《東南亞學刊》1(2):37-64。
王宏仁,林開忠,2006,〈移民研究的知識社會學考察---以東南亞台商與婚姻移民為例〉。發表於「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學術研討會,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文建會,6月10-11日。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
王思平、莊英章,2001,〈婦女家庭決策地位及性別分工︰南中國農村區域性的比較〉,頁277-304,收錄于喬健、李沛良、馬戎主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社會學與人類學》。高雄︰麗文文化。
王雯君,2005,〈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18:117-156。
伊慶春,2001,〈華人家庭夫妻權力的比較研究〉。頁225-256,收錄於喬健、李沛良、馬戎主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社會學與人類學》。高雄:麗文書局。
朱瑞玲,1988,〈中國人的社會互動:論面子問題〉。頁239-273,收錄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
朱雙一,2005,《閩台文學的文化親緣》。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江冠明,1998,〈刻板印象的意識狀態 --從一九九六年九月十七日《中時晚報》<週末到花蓮看原住民歌舞>反省〉。《山海文化雙月刊》14:47-53。
江運貴著,徐漢彬譯,1998,《客家與台灣》。台北:常民。
吳錦發,1998,〈客家文化的兩面性格〉。頁41-43,收錄於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編著,《新个客家人》。台北:臺原。
呂玉瑕、伊慶春,2005,〈社會變遷中的夫妻資與家務分工:台灣七○年代與九○年代社會文化脈絡的比較〉。《台灣社會學》10:41-94。
李美玲、楊亞潔與伊慶春,2000,〈家務分工:就業現實還是等理念〉。《台灣社會學刊》24:59-88。
李美賢,2003,〈離鄉.跨海.遠嫁.作「他婦」:由越南性別文化看「越南新娘」〉,收錄於蕭新煌主編,《台灣與東南亞:南向政策與越南新娘》。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沈倖如、王宏仁,2003,〈「融入」或「逃離」?:「越南新娘」的在地反抗策略〉,收錄於蕭新煌主編,《台灣與東南亞:南向政策與越南新娘》。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林本炫、何明修編,2004,《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林再復,1996,《閩南人》。台北:格品印刷事業有限公司。
林彥亨,2003,《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一):內涵意義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143-180。
林開忠,2003,〈台灣媒體中的外籍新娘〉,收錄於蕭新煌主編,《台灣與東南亞:南向政策與越南新娘》。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林開忠,2006,〈跨界越南女性族群邊界的維持:食物角色的探究〉。《台灣東南亞學刊》3(1):63-82。
邱珍琬,2004,〈大學生眼中的父親形象-以一次焦點團體討論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6:69-108。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姜如珮,2003,《台灣電視中之客家意象:公視「客家新聞雜誌」之個案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雅真,2000,《夫妻性別角色、權力與衝突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85-111。
夏曉鵑,2004,《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孫家秀,1997,〈「邊緣人」之族群意象與族群認同-以台東地區中學生個案分析為例〉,《台東文獻》2:88-108。
徐畢卿、羅文倬、龍佛衛,1999,〈雙親教養態度量表中文版之信效度研究〉。《護理研究》7(5):479-489。
張秀芹,2003,〈課堂環境下的師生對話與面子理論〉。《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3(2):58-61。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家碩,2005,《台灣族群接觸與其接納度之探討:以「接觸理論」為研究途徑》。嘉義: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維安,1994,〈客家婦女地位︰以閩南族群為對照的分析〉,頁243-270,收錄于徐正光、彭欽清、羅肇錦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維安,2005,〈導論:客家意象、客家研究、客家學〉。《思與言》43(2):1-10。
張維安、王雯君,2005,〈客家意象:解構「嫁夫莫嫁客家郎」〉。《思與言》43(2):43-76。
張翰璧、柯瓊芳,2005,〈經濟與文化全球下的語言與族群建構:以桃竹苗地區客家族群為例〉,《2005年全國客家學術研討會 學術定位、社會脈絡與經驗探索》論文集。
張翰璧、張維安,2005,〈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以中央大學馬來西亞客籍僑生為例〉。《台灣東南亞學刊》2(1):127-154。
莊英章,1994,《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莊耀嘉、楊國樞,1997,〈角色規範的認知結構〉。《本土心理學研究》7:282-338。
陳之昭,1988,〈面子心理的理論分析與實際研究〉。頁155-237,收錄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
陳支平,2000,《福建六大民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陳玉華、伊慶春、呂玉瑕,2000,〈婦女家庭地位之研究:以家庭決策模式為例〉。《台灣社會學刊》24:1-58。
陳志柔、于德林,2005,〈台灣民眾對外來配偶移民政策的態度〉。《台灣社會學》10:95-148。
陳富美,利翠珊,2004,〈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7(4):1-28。
陳增穎,2005,〈從女性主義觀點看中國歷史上的婚姻家庭與性別〉。《諮商與輔導》233:2-8。
陳麗華,1998,〈族群意象與族群距離:都市小學班級裡的元和族群關係探討〉。《初等教育學刊》6:81-110。
陳麗華、王鳳敏、鍾才元、賴秀智,1997,〈國小教師對原住民的認知印象及對都市原住民學童的接納態度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8:159-186。
傅仰止,1995,〈台灣族群的意象和位階:比較他群和我群〉。論文發表於「台灣族群關係的社會基礎:『台灣地區社會意向調查』資料的分析研討會」,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5年4月14日。
傅仰止,1996,〈人口比例與族群意象:東部原漢關係的結構性與社會心理基礎〉。《臺灣社會學刊》20:125-161。
傅仰止,2001,〈東部國中生的原住民優惠政策立場:比較原漢接觸效應〉。《東台灣研究》6: 69-104。
曾祥委,2005,《田野視角:客家的文化與民性》。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曾逸昌,2002,《客家概論-蛻變中的客家人》。苗栗:自版。
曾嬿芬,2006,〈誰可以打開國界的門?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73-107。
黃光國,1988,〈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頁289-318,收錄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台北:桂冠。
黃森泉、張雯雁,2003,〈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社會科教育研究》8:125-169。
董淑鈴,2004,〈刻板印象在諮商中的意涵與影響-以種族和性別刻板印象為例〉。《輔導季刊》40(2):15-26。
劉浩然,1998,《閩南僑鄉風情錄》。香港:香港閩南人出版有限公司。
潘小燕,2004,〈漢語道歉言語行為的性別差異研究〉。《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1):89-92。
蔡文輝,2003,《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明璋,2002,〈權力、性別意識、親密關係與家務分工〉。論文發表於「台灣社會學會2002年年會論文」,台中東海大學:台灣社會學會,12月14-15日。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
謝重光,1999,《客家源流新探》。台北:武陵。
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書局。
譚光鼎,1997,〈族群關係與教育〉。《花蓮師院學報》7:265-288。
Allport, Gordon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Mass Addison-Wesley Pub Co.
Barth, Fredrik, 1969,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Pp.75-82 in Ethnicity, edited by Hutchinson, John and Smith, Anthony D.,1996.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ntley, I. Madison, 1899, “The Memory Image and Its Qualitative Fidel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1(1):1-48.
Constable, Nicole, 2005a, “Introduction: Cross-Border Marriages: Gender Mobility, and Global Hypergamy.” Pp.1-16 in Cross-Border Marriages: Gender and Mobility in Transnational Asia, edited by Nicole Constable.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Constable, Nicole, 2005b, “A Tale of Two Marriages: International Matchmaking and Gendered Mobility.” Pp.166-186 in Cross-Border Marriages: Gender and Mobility in Transnational Asia, edited by Nicole Constable.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Cortes, Carlos E., 1984, “The History of Ethnic Images in Film: The Search for a Methodology.” MELUS, 11(3):63-77.
Crespi, Leo P., 1961,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Concept of Image.”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25(1):115-120.
Downing, David B. and Bazargan, Susan, 1991, “Image and Ideology: Some Preliminary Histories and Polemics.” Pp.3-44 in Image and Ideology in Modern卅PostModern Discourse, edited by Downing, David B. and Bazargan, Susan.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Elchinova, Mafdalena, 2001, “Ethnic Discourse and Group Presentation in Modern Bulgarian Society.” Development and Society, 30(1):51-78.
Goode, William J., 1988, 《家庭社會學》(The Family),魏章玲譯。台北:桂冠。
Grant, Peter R. and Holmes, John E., 1981, “The Integration of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 Schemas and Stereotype Image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44(2):107-115.
Guibernau, Montserrat and Rex, John edited, 1997, The Ethnicity Reade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Migration.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Hagendoorn, Louk, 1993, “Ethnic Categorization and Outgroup Exclusion: Cultural Values and Social Stereotyp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thnic Hierarchies.”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16(1):26-51.
Highmore, Ben, 2005, 《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周群英譯。台北:韋伯。
Hutchinson, John and Smith, Anthony D. edited, 1996, Ethnicity.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mieson, Lynn, 2002,《親密關係: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Intimac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Modern Societies),蔡明璋譯。台北:群學。
Katz, Daniel and Braly, Kenneth W., 1933, “Racial Prejudice and Racial Stereotyp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30(2):175-193.
Kunda, Ziva,1999, Social Cognition: Making Sense of Peopl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Locksley, Anne, Hepburn, Christine C., and Ortiz, Vilma, 1982, “On the Effects of Social Stereotypes on Judgments of Individuals: A Comment on Grant and Holmes’s “The Integration of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 Schemas and Stereotypic Image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45(4):270-273.
Mitchell, W. J. T., 1984, “What Is an Image?” New Literary History, 15(3):503-537.
Nakamatsu, Tomoko, 2003, “International Marriage through Introduction Agencies: Social and Legal Realities of “Asian” Wives of Japanese Men.” Pp.181-201 in Wife or worker? : Asian women and migration, edited by Nicola Piper and Mina Roces. Lanham, Md.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Odegard, Douglas, 1971, “Images.” Mind, New Series, 80(318):262-265.
Piper, Nicola and Roces, Mina, 2003, “Introduction: Marriage and Migration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Pp.1-21 in Wife or worker? : Asian women and migration, edited by Nicola Piper and Mina Roces. Lanham, Md.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Smith, Eliot R. and Diane M. Mackie, 2001, 《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莊耀嘉、王重鳴合譯。台北:桂冠。
Stephan, Walter G., Stephan, C. W., Stefanenko, T., Ageyev, V., Abalakina, M., and Coates-Shrider, L., 1993, “Measuring Stereotypes: A Comparison of Methods Using Russian and American Sample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56(1):54-64.
Weber, Ann L., 1994,《心理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孫丕琳譯。台北:桂冠。
White, Geoffrey M. and Prachuabmoh, Chavivun, 1983, “The Cognitive Organization of Ethnic Images.” Ethos, 11(1/2):2-32.
Young, Iris Marion, 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指導教授 張翰璧、柯瓊芳
(Han-pi Chang、Chyong-fang Ko)
審核日期 2007-7-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