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723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16 、訪客IP:3.138.114.38
姓名 范佐勤(Tso-Chin Fa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中壢客家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之研究
相關論文
★ 台北市客語傳承計畫評估之研究★ 從韓國電視文化產業發展論客家電視台之經營策略研究
★ 台灣客語政策評估之研究- 以桃園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 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
★ 東部客家?花蓮玉里兩個客家社區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之研究★ 社會企業與社會鑲嵌:台灣客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策略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壢客家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的狀況,從「語言使用」的角度探討中壢市客家族群的福佬化程度,並探究福佬化現象形成的原因,在確認中壢福佬化的現況與形成原因後,進一步探討客家族群的福佬化現象是否會影響客家族群的認同狀況。在研究方法的選用上,本研究先採用文獻分析法探討族群同化與族群認同相關文獻;在對研究主題的背景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後,分析「中壢市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計畫資料庫中的量化與質化資料,從中瞭解中壢市客家族群之相關狀況;最後以深度訪談來掌握中壢客家族群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現況發展。
  研究發現「福客通婚之三代同堂家庭」在純客家庭、福客家庭中,為受福佬化現象影響最深的家庭類型;而中壢客家福佬化現象形成的可能原因分成三部份份︰在個人方面與溝通方便、自利動機、客語難懂難學有關,在家庭方面與族群間的大量通婚、客語環境於家庭中的營造有顯著的正相關,在社會方面由於福佬文化為主流,民眾普遍使用福佬話,導致位於邊陲的客家文化,客語流失愈嚴重。在客家認同方面的表現上,「福客通婚下的三代同堂家庭」其認同表現較福客通婚之核心家庭與純客家庭來的低;最後,從Gordon的同化理論來看,中壢的福佬化現象已發生且處於結構同化與婚姻同化之間。
摘要(英) The research of Hoklolization and Hakka identity in Jung-Li focuses on the Hakka of Jung-Li, and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going to discuss the level of Hoklolization of Hakka through the Hakka dialect use, the reasons of Hoklolization and the Hakka identity.
The research gathers the references of ethnic assimil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first and use the data of the plan: “The ethnic relationship in Jung-Li: focus on Hakka” to get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Hakka in Jung-Li. The research also uses the in-depth interviews to get the state of play of the Hoklolization and Hakka identity in Jung-Li.
  The research discovered as below: (a) the Hoklolization affects of the “extended family of mixed marriage between Hoklo and Hakka” strongly; (b) through the analysis, the reasons of Hoklolization include: convenient communication, self-benefit motivation, hard to learn Hakka dialect, amalgamation, the Hakka dialect environment at home, the Hoklo culture is mainstream in our society, so that the Hakka dialect is loss grossly; (c) according to Hakka identity, the “extended family of mixed marriage between Hoklo and Hakka” had lower Hakka identity than other kinds of family; (d) by Gordon’s assimilation theory, the research discovered the Hoklolization in Jung-Li has been happened and the level of its effect is between structural assimilation and amalgamation.
關鍵字(中) ★ 中壢
★ 福佬化現象
★ 客家認同
★ 族群同化
★ 族群認同
關鍵字(英) ★ Hololization
★ Hakka
★ Hakka identity
★ Ethnic assimilation
★ Ethnic identity
★ Jung-Li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概念澄清:「閩為福佬,粵為客家」的探討.......8
 第三節 研究方法....................................14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限制..................................23
第二章 客家的族群同化與族群認同.........................27
 第一節 族群接觸與族群同化..............................27
 第二節 族群同化與客家的福佬化..........................37
 第三節 福佬化與族群認同................................49
第三章 中壢市墾拓過程的歷史回顧......................67
 第一節 自然地理與人文環境..........................67
 第二節 墾拓歷程....................................76
第四章 中壢客家福佬化與客家認同實證分析..............87
 第一節 福佬化現象之程度分析........................87
 第二節 福佬化現象之原因分析.......................115
 第三節 客家的福佬化與客家認同之分析..... ..........129
第五章 結論.........................................145
 第一節 研究發現...................................145
 第二節 研究建議...................................153
參考書目.............................................155
附錄一 福佬客研究文獻之回顧.........................166
附錄二 深度訪談受訪者基本資料.......................172
附錄三 電話調查問卷.................................173
附錄四 深度訪談問卷:客家族群.......................176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中壢戶政事務所網站,網址:http://www.chungli.gov.tw/population/popuhistory.html,2007.04.29
中壢市公所,《中壢市志地理志》。中壢:中壢市公所(未出版)。
中壢市公所,1998,《潺潺溪澗話中壢》。中壢:自刊本。
中壢市公所網站,〈地方史誌〉,網址:http://www.junglicity.gov.tw/Jungli/intro/dept3/list.asp,2007.02.28。
中壢市公所網站,2007.02.02,〈中壢市行政區域圖〉,網址:http://www.chunglicity.gov.tw/Jungli/libary/street/list.asp。
中壢市公所網站,2007.02.02,〈桃園縣行政區域圖〉,網址:http://www.chunglicity.gov.tw
王甫昌,1994,〈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6期,頁 43-96。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丘昌泰,2005,《臺灣客家人的“福佬化”現象:族群同化理論的觀察》,國際客家學術研討會,四川成都,10/12-16。
丘昌泰,2006,〈台灣客家族群的自我隱形化行為:顯性與隱性客家人的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客家研究》,創刊號,頁45-96。
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第三台灣》。東京:富山房。
安倍明義,1996,《臺灣地名研究》。臺北:武陵。
行政院客委會,2007.02.28,〈客委會與你-簡介〉,網址: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7&CtNode=348&mp= 346 &ps=
吳中杰,1999,〈台灣漳州客家分佈與文化特色〉,《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二期,頁74-93。
吳中杰,1999,《台灣福佬客分佈及其語言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中杰、邱彥貴,2001,《台灣客家地圖》。台北:貓頭鷹出版。
吳正龍,2005,〈彰化福佬客之研究-員林鎮挖仔與菜公堂聚落的調查〉,《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七期,頁23-57。
巫德箕,2000,〈從福佬客談客屬巫氏〉,《客家雜誌》,第116期,頁38-40。
李坤錦,1997,〈雲林地區的客家人〉,《客家雜誌》,第90期,頁22-25。
李春慧,2004,花蓮縣萬榮鄉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階段性發展之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原著,200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
李茂興、徐偉傑譯(Joan Ferrante著),1998,《社會學:全球性的觀點》。台北:弘智。
李嫦薇,2006,〈多元文化檢視雲林縣客家人的族群認同〉,《教育社會學通訊》,第72期,頁19-38。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業謙、周光淦譯(Jary, David & Julia Jary著),1999,《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
林逸涵,2006,六堆地區青少年社會網絡與族群認同關係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衡道,1963,〈員林附近的福佬客村落〉,《台灣文獻》,第14卷,第一期,頁153-158。
邱創進,2002,〈試問「客」從何處來?-解析彰化平原「福佬客」族群的文化型態〉,《文化視窗》,第42期,頁80-81。
施正鋒,2006,〈嘗試瞭解福佬客現象〉,收錄於《台灣族群政治與政策》。台中:新新台灣文教基金會。
施炳華,1998,〈母語教學的基本認識〉,《教師之友》,第39卷第3期,頁1-6。
洪安全總編,1994,〈勒方錡片〉,《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洪敏麟,1984,《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第二冊(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凌平,2001,原住民國小學童族群認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菁萍,2005,《桃園市與中壢市都市發展及機能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第四屆教學碩士論文。頁44-49。
徐正光,1998,〈台灣客家族群關係研究的回顧〉,《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頁30-33。
徐貴榮,2002,〈台灣福佬客形成之因〉,《客家雜誌》,第116期,頁35-37。
桃園縣文獻會編,1962,《桃園縣志》卷六〈人物志‧立功篇〉。桃園:桃園縣文獻會。
桃園縣文獻會編,1962,《桃園縣志》卷首〈志略篇〉。桃園:桃園縣文獻會。
張茂桂,2003,〈族群關係〉,收錄於瞿海源、王振寰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張琇喬,2000,台灣布農族群學生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以南投縣信義鄉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永,1996,《台灣種族、地名、政治沿革》。台北:前衛。
梁玉青,2002,《台北縣三芝鄉福佬客的閩南語語音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莊華堂,1999,〈客家人、福佬客的開發背景與現況〉,《歷史月刊》,第134期,頁72-78。
莊華堂,2005,〈從地域認同到福佬認同-客家人與新店地區的開發〉,《北縣文化》,第85期,頁65-72。
許文忠,1998,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咨民,2002,〈台閩地區國民三世代不同族群通婚狀況調查結果分析〉,《中國統計通訊》,頁13-16。
許倩雯,2003,文化同化對高雄市客家族群休閒活動參與影響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
許嘉明,1975,〈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6期,頁165-190。
連文希,1971,〈客家人入墾台灣地區考略〉,《台灣文獻》,第22卷,第三期,頁1-25。
連文希,1972,〈客家之南遷東移及其人口流佈-兼論述開拓奮鬥精神〉,《臺灣文獻》,第23卷,第四期,頁1-23。
連橫,1962,〈戶役志〉,《臺灣通史》。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
郭伶芬,2002,〈清代彰化平原福客關係與社會變遷之研究-以福佬客的形成為線索〉,《臺灣人文生態研究》,第四卷,第二期,頁1-55。
郭伶芬,2003,〈彰化福佬客玄天上帝信仰之研究〉,《臺灣人文生態研究》,第五卷第一期,頁27-72。
陳正祥,2004,原住民國中生文化資本、族群認同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琪,2002,《台灣漳州客家話的研究-以詔安話為代表》,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木,2003,《臺灣地區客家人口之婚配模式:世代、地理區域、與社經地位比較分析》,行政院客委會研究報告成果。
陳俊傑,2003,《國姓鄉福佬化客家裔漢人的族群關係調查》。南投市:投縣文化局。
陳逸君,2005,〈「七界內」的客家意識初探-思考彰化竹塘地區福佬客族群意識之研究途徑〉,《研究與動態》,第12期,頁221-233。
陳運棟,1989,《台灣的客家人》。台北:臺原。
陳麗華,200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台北:五南。
曾慶國,1997,〈彰化縣福佬客〉,《客家雜誌》,第90期,頁27-31。
游振明,2001,《當客家遇到福佬-中壢地區社會變遷研究(1684-1920)》,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黃厚源,1994,《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桃園縣政府。
黃厚源,2005,《我家鄉桃園縣(修訂版)》。桃園:桃園縣人與地鄉土文化研究學會。頁159-166。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研究》。台北:文鶴。
黃惠雯等譯(Crabtree, Benjamin F. & William L. Miller著),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
黃森泉,199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
楊文山,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委會委託研究報告。
葉至誠、葉立誠,2005,《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
彰化縣政府,2005,《彰化縣客家族群分布調查》。彰化:彰縣文化局。
漢珍光碟資料庫,〈台灣大事紀〉,網址:http://db2.library.ntpu.edu.tw/ttsCGI/ttsweb.exe?@4;12586;1;tcentury@@0.8401318917239373,2008.1.21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一大事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經世新報社編,1938,《臺灣大年表》。台北,南天。
劉還月,2000,《台灣的客家人》。台北:常民文化。
劉鶴群等譯(Schaefer R. T.著),2002,《社會學》。台北:巨流。
潘明宏、陳志瑋譯(Nachmias, C. Frankfort & David Nachmias著),2003,《最新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韋伯。
蔡慧君,2003,原住民知識精英之學校經驗與族群認同。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瓊嬅,1997,〈現代國家中的族群文化與族群認同-台灣族群現象的理論分析〉,收錄於族群、認同、多元文化社會學書研討會。
鄭良偉,1995,〈政治目標與語言政策〉,發表於語言政治與政策研討會。台灣教授協會主辦。
黎淑慧,2003,〈客家人與福佬族群的互動-從福佬客談起〉,《白沙人文社會學報》,第二期,頁237-254。
盧德嘉,1960,〈勦平許逆紀事〉,《鳳山縣采訪冊》。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
蕭新煌、黃世民,2001,《台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台中:台灣省文獻會編印。
賴志彰,1998,〈福佬客的帶狀村落:彰化八卦山山腳路民居的調查報告〉,《城市與設計學報》,第四卷,頁91-132。
賴志彰,2004,〈夢裏不知身是客:認識福佬客的歷史和文化〉,《文化視窗》,第67期,頁84-89。
賴閔聰,2004,《員林的福佬客》,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英從,1991,《永靖:一個彰化平原的鄉鎮社區發展史》,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碩士論文。
藍采風,2000,《社會學》。台北:五南。
藍鼎元,1958,〈粵中風聞台灣事論〉,《平台紀略》。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4 種。
羅烈師,2007.02.28,〈台灣地區二十年來客家博碩士論文簡述〉,網址:http://www.hakka.gov.tw/ct.asp?xItem= 7696&ctNode=515&mp=298
羅肇錦,1998,〈漳汀客家調查記〉,《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頁111-118。
貳、西文部份
Aboud, F.,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Self-Identification and Attitudes.” In J. Phinney & M. Rotheram (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pp. 32-55). Newbury Park, CA:Sage.
Berry, J., Trimble, J., & Olmedo, E. 1986.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In W. Lonner & J. Berry (Eds.), Field methods in cross- cultural research. (pp.291-324). Newbury Park, CA:Sage.
De Vos, G & Romanucci- Ross, L. 1982 Ethnicity: Vessel of meaning and emblem of contrast. In De Vos, G. & Romanucci- Ross, L.(eds.)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Driedger, L. 1976 “Ethnic self-identity: A comparison of ingroup evaluations.” Sociometry, 39, 131-141.
Gordon, Milton M. 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the role of race, 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gg, M., Abrams, D., & Patel, Y. 1987 Ethnic identity, self-esteem, and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of Indian and Anglo-Saxon British adolescents.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113, 487-508.
Hutnik, N. 1991. Ethnic minority identit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eefe, S. E., & Padilla, A. M. 1987, Chicago ethnicity. Albuquerque, NM: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La Framboise, T., Coleman, H. L. K., & Gerton J. 1993.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biculturalism: Evidence and theory. Psychological Sulletin, 114(3), 395-412.
Lax, R., & Richards, A. 1981 “Observations on the formation of Jewish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Research report.” Israel 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Related Sciences, 18, 299-310.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3):499-514.
Porter, J. R., & Washington, R. E. 1993. Minority identity and self-esteem.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 pp.139-161.
Smith, E. J. 1991.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majority/minority status.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0, pp.181-188.
Tajfel, H., & Turner, J. 1979.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W. Austin & S. Worchel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33-47. Monterey, CA: Brooks/Cole.
Ullah, P. 1985 “Second generation Irish youth: Identity and ethnicity.” New Community, 12, 310-320.
Yinger, J. M. 1981. Toward a theory of assimilation and dissimilation.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4:249-264.
指導教授 丘昌泰(Chang-Tay Chiou) 審核日期 2008-1-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