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3723007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7 、訪客IP:3.144.48.135
姓名 林育建(Yu-Chien L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論文名稱 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
(Ethnic Groups,Industry and Social Capital:A Case Study of The “Wholesaler” in Pingtung Betel Nut CommercialBusiness)
相關論文
★ 新埔地區的產業變遷★ 流域與區域:鳳山溪流域交通發展史
★ 台北市客語傳承計畫評估之研究★ 從韓國電視文化產業發展論客家電視台之經營策略研究
★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 儀式中身份的轉化:以客家拜新丁為例
★ 台灣客語政策評估之研究- 以桃園縣客語生活學校為例★ 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
★ 越南籍配偶眼中的閩客族群意象★ 族群通婚中的性別文化與權力配置
★ 東部客家?花蓮玉里兩個客家社區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之研究★ 中壢客家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之研究
★ 客家聚落之產業、地景與記憶變遷:以大湖草莓為例★ 博物館展示與客家記憶
★ 閑聊(Gossip)中客家常民的歷史意識★ 新加坡當鋪業與客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不同的族群文化是否會影響其經濟行為?透過觀察屏東檳榔產業中閩客行口的經營方式與文化,比較出不同族群文化的經濟特性。在1980年屏東經濟社會背景之下,有一群閩客檳榔農由農轉商,開始從事大盤商(行口)的工作,本文要探討的是,這群檳榔農,由農轉商的過程中,需要什麼樣的資源?例如創業資金、發展資金、經營知識、運作技術、人脈的網絡等等,這些資源又是如何取得?
換言之,什麼因素提供了一群檳榔農變成行口?而形成一個由農轉商的社會現象,同時在階層流動的過程中,運用了哪些社會資本?因此,本文透過對屏東檳榔行口的探討,行口的出現、行口的功能、行口的經營,從中分析閩、客檳榔農所運用的社會資本,及其展現的族群特性。然後,在交易檳榔的互動過程中,閩、客行口如何與檳榔農、行口與行口、行口與中盤商之間建立信任關係,作為降低風險以及經營策略的一種方式。
本研究選擇萬巒鄉1位閩南行口與客家行口駐點觀察,以每年的4月開始到9月為觀察期,為期3年,期間以滾雪球的抽樣方式,針對這兩個行口的交易網絡(包括往來行口與檳榔農)作深度訪談(如附錄2),總計30位,藉此詳細觀察不同族群之間,行口的運作、行口的特性以及經營的方式。在文章論述方面,分成五個章節,第一章論述屏東檳榔產業中的族群文化與研究架構;第二章論述檳榔產銷的分工體系,以及「行口」在體系中的功能與運作方式;第三章論述屏東檳榔行口社會資本積累的文化特性;第四章由比較觀點,分析閩客行口的經濟行為與文化秩序的基礎。第五章從文化價值作為一種族群資源的觀點論述,分成四個小節,作為本文的結論。
摘要(英)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if the different ethnic culture will affect the economic behavior of the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hrough carefully observing the patterns and method of management in Pingtung Betel Nut Commercial Business, I hope to find economic behavior and attribute of the two ethnic groups“Hoklo” and “Hakka”. In 1980, There were plenty of Hoklo and Hakka betel nut farmers began to step into the wholesale of betel nut commercial business at Pingtung. This article treats these farmers need some kind of resources from farmer to businessman, such as : seed money, operation money,the knowledge of management, administrant technology, human
resources , etc, and how to get these resources ?
In other words, what kind of context and social capital allowed these farmers for businessman and formed a society of class mobility. Hence, this article will analysis the Hoklo and Hakka betel nut businessman’s social capital and their ethnic patterns and culture from observing the wholesales’ beginning, the wholesales’ function, the wholesales’ management. However, I will focus the Hoklo and Hakka betel nut businessman how to build the relation of confidence with other betel nut farmers and between wholesales for reduc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risk.
關鍵字(中) ★ 檳榔行口
★ 屏東檳榔產業
★ 社會資本
★ 族群經濟
★ 閩客族群文化
★ 大盤商
關鍵字(英) ★ social capital
★ ethnic economic
★ Hoklo and Hakka ethnic culture
★ Betel nut business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屏東檳榔產業中的族群文化 1
一、台灣種植檳榔的歷史脈絡 2
二、檳榔園生產成本與經濟利潤 6
三、什麼人在屏東地區種植檳榔? 8
四、檳榔是屏東客家族群經濟產業嗎? 12
第二節、文獻探討 14
一、社會資本 14
二、階級資源 21
三、族群資源 24
第三節、研究架構與方法 26
一、研究架構 26
二、研究區域 27
三、研究對象 29
第二章、 檳榔產業產銷分工體系 30
第一節 產業體系中的「行口」 31
一、制定價格 36
二、承擔金融風險 40
三、不同族群接觸 41
第二節 行口的運作 42
一、 生產工具與勞動型態 42
二、 行口勞動力:家庭成員、師父與婦工團 45
三、貨品來源:檳榔農與其他行口 48
第三章、 屏東檳榔行口社會資本積累的文化特性 50
第一節 行口之間的網絡 50
一、 屏東閩客行口的特性與社會邏輯 52
二、 閩客共生網絡的歷史脈絡 60
三、 內、外師傅文化:師父與老闆的互動 63
第二節 網絡的特性 69
一、 危機處理 69
二、 閩客親屬網絡 72
三、 族群關係作為一種經濟策略 75
第四章 信任:行口經濟行為與文化秩序的 77
第一節、 行口的「班底邏輯」 80
一、閩客行口建構班底 81
二、閩客班底成員的來源屬性與風險考量 85
三、閩客檳榔農選擇成為行口班底的邏輯 91
四、閩客行口經營班底的順序邏輯 94
第二節 閩客行口的信任篩選機制 99
一、行口與中盤商:商業網絡的篩選與建構 99
二、族群經濟中的文化邏輯 104
第五章、結論:文化價值作為一種族群資源 107
一、 檳榔農由農轉商的四種類型 107
二、「家」:行口的運作邏輯 110
三、閩客族群的「信任篩選機制」 111
四、屏東檳榔產業是客家族群經濟產業 113
參考文獻 115
附錄1、本研究訪問大綱 125
附錄2、受訪對象基本資料對照表 129
(1)駐點觀察對象個案資料表 129
(2)客家行口交易網絡對象資料表 130
(3)閩南行口交易網絡對象資料表 131
附錄3、本研究訪談同意書 132
附錄4、產銷檳榔的勞動過程流程表 133
附錄5、檳榔產業鏈分析表 134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蜀桂,1999,《台灣檳榔四季青》,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
王世慶,1994,《清代台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臺北:元照。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出版社。
李登輝:《台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臺北:聯經,1984。
林 南,2005,《社會資本》。台北:弘智文化。
林滿紅,1980,《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
臺北:聯經。
齊美爾著、林榮遠譯,2002,《社會是如何可能的-齊美爾社會學文
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韋伯著、林榮遠譯,1997,《經濟與社會》。北京:商務。
莊英章,1994,《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研院民
族所。
洪鎌德,1998,《21世紀社會學》,台北:揚志文化。
高承恕,1990,《台灣中小企業之社會制度分析年度報告(第一年)》。
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高宣揚,2002,《魯曼社會系統理論與現代性》。台北:五南。
韋伯著、鄭太朴譯,2004,《社會經濟史》。台北:台灣商務出版。
韋伯著、簡惠美譯,2007,《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遠流出版
社。
曾嬿芬,2001,〈族群與經濟〉,收錄在張維安、朱燕華編,2001,《經
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台北:生智文化。
曾嬿芬,1997,〈族群資源與社會資本:洛杉磯華人創業過程的研究 〉,《台灣社會學研究》。1:69-205。
曾嬿芬,1999,〈跨國投資與族群關係:印尼台商的研究〉,《台商跨
國發展:經濟社會學的觀點》研討會論文。1981年9月,台大社會系。
張維安編,2000a,《台灣客家族群-產經篇》(作者:張維安、黃毅志、黃紹恆、
張翰璧、洪馨蘭、馮建彰、陳玉苹)。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2000b,《台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訪談紀錄》(研究人員:張翰璧、洪馨蘭、馮建彰、陳玉苹)。台灣史文獻委員會印行。
張維安,2000,〈巫術與台灣社會言行邏輯〉,《社會科學理論與本
土化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南華大學。
張維安、黃毅志,2000,〈台灣閩南與客家族群社會階層背景之分析〉,《台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305-338。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張維安、朱燕華編著,2001,《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台北:
生智出版公司。
張維安,2001,〈台灣客家族群的經濟活動〉。頁169-180,收錄於張維安、朱
燕華編著,《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台北:生智出版公
司。
張維安,2001,〈台灣客家族群的社會與經濟分析〉。頁179-207,收錄於徐正光主編,《歷史與社會經濟:第四屆國際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張維安,2003,〈社會學理論和本土化研究的關係〉,《東吳社會學報》,14:33-48。
張維安編/著,2004,《網路與社會》。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
張翰璧,2000,〈桃、竹、苗茶產業與客家族群經濟生活間的關係〉,
《台灣客家族群史-產經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張苙雲,1997,《台灣社會的信任與不信任-九十年代的台灣社會》。
295-331。
張其仔,2002,《社會資本論–社會資本與經濟增長》。北京:社
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介玄,1998,《台灣產業的社會學研究-轉型中的中小企業》。台北:
聯經出版公司。
陳介玄,1995,《貨幣網絡與生活結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陳介玄,1994,《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陳介玄,1994,〈關係、「關係空間結構」與「關係」社會〉,《社會與經濟》,73:
80-88。台中:東海大學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
陳希煌,1988,《經濟發展過程中―臺灣農業經濟問題之探原》。
臺北: 稻香出版社。
陳孔立:《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廈門大學,1990。
潘美玲,2001,《台灣的檳榔消費文化》,收錄在張維安、朱燕華編,
《經濟與社會-兩岸三地社會文化的分析》。台北:生智文化出版公司。
潘美玲、張維安,2003,〈經濟行動與社會關係:社會自我保護機制的研究〉,
《台灣社會學刊》。30:51-88。
鄭肯斯(Richard Jenkins);包亞明譯,1997,《文化資本與社會
煉金術:布爾迪厄訪問錄》。上海人民出版社。
鄭也夫,2001,《信任論》。北京: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鄭也夫、彭泗清 ,2003,社會中的信任》。北京: 中國城市出版社。
詹姆斯‧科爾曼著(James S. Coleman);鄭方譯,1999,《社會理
論的基礎(上)》(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北京:社會科學文 獻出版社。
劉進慶,1995,《台灣戰後經濟分析(1945-1965)》,人間出版社。
馬若孟(Ramon H. Myers)著,陳其南、陳秋坤(譯),1958,《台灣農村社會經
濟發展》,臺北:牧童。
涂爾幹著、渠東譯,2002,《社會分工論》。左岸文化。
東鄉實、佐藤四郎:《臺灣殖民發達史》,台北:南天,1996。
紀登斯著、簡惠美譯,1989,《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 馬克思、涂爾幹、韋
伯》。台北:遠流。
顧忠華,2005,《韋伯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導讀》。台北:學生
書局。
二、論文
丁建元,2002,《癮性劣價財價格彈性暨課稅效果研究-以台灣檳榔消費為例》
王明珂,1994,〈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5
(3):119─140,臺北:新史學雜誌社。
王貳瑞,2005,〈檳榔產業轉型計畫書〉,《2005年客家產業發展研討會論文
集》。屏東:屏東科技大學。
王仕圖,2000,〈個人社會支持的網絡結構:以快速成長的郊區社區為例〉,《台
灣社會學刊》。23:141-178。
毛育剛,1994,〈台灣光復後農業政策之演變〉,《台灣經濟》。208: 20-32。
尹章義,1990,〈台灣檳榔史〉,《歷史月刊》。35:78-87。
李佳純,2003,《以社會資本理論探討網路健康資訊使用者之資訊使用行為》。
嘉義: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長彥,2002,《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的謀職途徑分析》。台北:台北大學社會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鶴齡、林忠正著,1993,〈台灣地區各族群的經濟差異〉,張茂桂編,《族群關
係與國家認同》。101-160。台北:葉強。
林瑞雄,1993,《台灣地區成年人及在校學生嚼食檳榔之流行病學調 查》。台
北: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林德福,1991,《區域不平等發展之研究:論屏東地區檳榔之資本積累性質與機
制》。 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奕鼎,2003,《檳榔文化作為一個鬥爭場域》。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林政欽,2002,《檳榔攤消費文化及空間意涵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
所碩士論文。
金耀基,2000,〈人際關係中人情之分析(初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中央研究院。
施添福,2003,〈客家研究:族群關係的再思考〉。《客家文化研究通訊》。
洪麗完,1990,〈清代台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
衰為例〉,《臺灣文獻》。41(2):63─93。
吳田泉,1990,〈台灣之農業發展〉,《台灣銀行季刊》。40(3):227-266。
徐正光,1970,《一個客家農村的社會經濟行為》。台北: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舜惠,1998,《台灣地區檳榔攤空間特性之研究》。台北:台大建築與城鄉所。
陳運棟,1998,(五十年來的臺灣客家研究),《台灣文獻》。
陳瑞容、陳東升,2001,〈跨族群的社會連結:工具理性行動邏輯與社會結構的
辯證〉,《台灣社會學刊》。25:1-53。
陳睿以,1995,《台灣地區檳榔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產運銷研
究所碩士論文。
章英華、伊慶春,2004,〈從社會距離看台灣的族群關係〉,《香港社會學報》。
5:119-137。
黃毅志,1996,〈社會流動、社會網絡與工人意識〉,《台灣社會學刊》。20:
85-123。
黃毅志,2000,〈文化資本、社會網絡與階層認同、階級界線〉,《國立政治大
學社會學報》。30:1-42。
黃萬傳、陳睿以,1996,〈台灣地區檳榔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
49(1): 291-326。
黃瓊慧,2001,《屏東平原農業土地利用的轉變:1950-1990年代—以蓮霧、檳
榔為例》。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童元昭,1997,《農村經濟發展與社會階層的變遷》。國科會執行計畫成果報告。
楊敏芝,2002,〈文化產業理論思潮與發展趨勢研究〉,收錄在黃忠武等編輯,
2003,《二OO二年文建會文化論壇系列實錄:文化創意產業及地方文化
館》。臺北:文建會。
湯馬利,1992,〈檳榔文化―文明與原始的矛盾〉,《天下雜誌》。128:26-36。
潘添進、鍾震東教授,1990,《台灣地區檳榔產業之經濟研究》。屏東:屏東商業
技術學院農業經濟科。
熊瑞梅,2002,〈評Nan Lin, Karen Cook, and Ronald S. Burteds.(2001)
SocialCpaital: Theory and Research〉,《台灣社會學刊》。27:207-215。
薛玲,1990,《台灣地區檳榔產銷問題之研究》。農業金融論叢,25:131-191。
傅祖壇、黃萬傳,2000,(檳榔之產銷、消費及產業未來走向分析),《農業
金融論叢》。43:111-145。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台灣社會學刊》。
19:95-139。
蔡翼如,2003,《社會資本、地方發展網絡與空間組織之研究-以烏來鄉為例》。
台北:台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光乙,2002,《多國籍企業之社會資本,通路策略,知識流通之實證研究-以在台
外商為例》。高雄: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碩士論文。
藍佩嘉,2001,〈傳銷個案:人際網絡與經濟活動的相互鑲嵌〉,收錄於朱燕華、
張維安編著,2001,《經濟與社會》。台北:生智文化。
三、文件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1976-2006,《臺灣農業物價統計月報》。
周憲文,1980,《清代台灣經濟史》, 臺灣研究叢刊第4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周憲文,1985,《日據時代台灣經濟史》,臺灣研究叢刊第5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屏東縣政府主計處,1951-2002,《屏東縣統計要覽》。屏東:屏東縣政府。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編印,1990,《農業專訊》。第85期。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1976-1997,《農業統計年報》。南投: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楊文山,2004,《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廖春梅,1990,《臺灣檳榔調查報告》。南投: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四、報紙
聯合報,1997,5月14日,〈菁仔界至尊盟 操控近千億產銷市場〉。
聯合報:文化觀測站,陳其南,1999,〈後工業與後現代的台灣經濟景觀-檳榔
文化的深度探索〉。
中國時報,韓良俊,1995,4月28日11版,〈為什麼催生「檳榔學」〉。
五、網站
屏東縣政府,2006.5.7, http://www.pthg.gov.tw/
行政院農委會,2006.3.2, http://www.coa.gov.tw/
台灣智庫,2006.4.22, 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
貳、西文部份
Bourdieu, Pierre. 1979. Les trios etats du capital culturel. Actea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 30:3-6.
Bourdieu, Pierre.1980. Le Capital Social: Notes Provisoires. Actea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 31:2-3.
Bourdieu, Pierre.1986.The Forms of Capital . pp241-258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ited by J.G. Richardson. 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
Bourdieu,Pierre.1992. The Logic of Practice. Cambridge: Polity.
Bourdieu,Pierre.1992.Invitatio tto Reflexive Sociolog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aiden, G. E.(1991), Administrative Reform Comes of Age.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Burt, R.1992.Structural Hole. Cambridg: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nacich, Edna, and John Modell.1980. The Economic Basis of Ethnic Solidarity.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onacich. 1980. Middleman Minorities and Advanced Capitalism. Ethnic Groups(2):211-219.
Coleman, James S.1988.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4:95-120.
Coleman,J.S.,1990.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lark, M., & Payne, R. L.1997. The nature and structure of workers’ trust inmanagement.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vol. 18:205-224.
Cohen, Myron. 1969. Agnatic Kinship in South Taiwan. Ethnology, 8(2):167-182。
Durkheim, E. 1984.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pp.257-62。
Fukuyama, Francis. 1990. The Great Disruption: Human Nature and the Reconstitution of Social Order. New York: Free Press.
Fukuyama, Francis. 1998. Trust: 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 Free Press.
Granovetter, M.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pp 1360-1380.
Granovetter , M.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3:481-510.
Granovetter, Mark.1992.Problems of Explanation in Economic Sociology, in Nitn Norhria and Robert G. Eccles(eds.)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 Pp.25-56.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Lin,Nan.1982.Social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PP.131-146 in P. Marsden and Nan Lin(ed.) Social 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 Beverly Hills: Sage.
Lin,Nan.1994.Action Social Resources, and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Structure. Advances in Group Processes, 11:67-85.
Lin, Nan.1999.Social Network and Status Attainment.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5:467-487.
Lin, Nan. 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s.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ght,Ivan. 1984. Immigrant and Ethnic Enterprise in North America.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7):195-216.
Light,Ivan. 2005. The Ethnic Economy . Pp.650-677 in 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edited by Neil Smelser and Richard Swedberg.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ight,Ivan, and Edna Bonacich. 1988.Immigration Entrepreneurs : Koreans in Los Angeles,1965-1982.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ewis, J. D. & Weigert, A. 1985. Trust as a social reality. Social Forces,
vol. 63:967-985.
Lewicki, R. & Bunker, B. 1996.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trust in work
relationships.In R.Kramer and T. Tyler (Eds.), Trust in organizations:
Frontiers of theory and research (pp. 114-139). Beverly Hills, CA: Sage.
Levin, D. Z., Cross, R., Abrams, L. C. 2002.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you cantrust:The mediating role of trust in effective knowledge transfer. 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McAllister, D. J. 1995. Affect- and cognition-based trust as foundations
forinterpersonal cooperation in organizations.Academy of ManagementJournal, vol. 38(1): 24-59.
Palloni, Alberto, Douglas S. Massey, Miguel Ceballos, Kristin Espinosa, and Michael Spittel.2001.Social Capital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 Test Using
Information on Family Networks, American Journal.
Putnam, R.D.1993.Making Democracy Work. Princeton.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D.1993.The Prosperous Community: 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American Prospect 13:35-42.
Putman, Robert D.1995.Bowling Alone: American’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65-78.
Putnam,R.D.2000.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Simon and Schuster,New York, NY.
Paternak, Burton. 1968. Atrophy of Patrilineal Bonds in Chinesse Villag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Ethnohistoru, 15(3):293-327.
Waldinger, Roger.1990.The Social Networks of Ethnic Entrepreneur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npublished Paper.
Weber, Max. 2004.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London: Routledge.
Weber, Max.﹝1922﹞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pe Sociology.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translated by Ephraim Fischoff et al. 2 vol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Zucker, L. G. 1986. The production of trust: 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1840-1920. In B. M. Staw & L. L. Cummings (Eds.),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vol. 8: 55-111. Greenwich, CT: JAI Press.
指導教授 張翰璧、丘昌泰
(Han-bi Chang、Chion-tai Chiu)
審核日期 2007-6-24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