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1201013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4 、訪客IP:18.117.81.240
姓名 李思漢(Szu-han Lee)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焦循劇論研究
(The Study of Jiao Xun's Drama Theory)
相關論文
★ 明代小曲研究★ 缽中蓮傳奇研究
★ 龍沐勛詞學之研究★ 浙崑改編戲研究──以《十五貫》、《風箏誤》、《西園記》為主要研究對象
★ 柳永其人與其詞之研究★ 崑劇《牡丹亭》之舞台美術研究──以1980年以後演出為主要探討對象
★ 黃周星及其戲曲著作研究★ 戲曲表演功法之研究--以崑京表演藝術為範疇
★ 臺灣亂彈戲劇本研究五題★ 李漁戲曲作品及理論研究
★ 《六十種曲》表記情節研究★ 袁于令與《西樓記》研究
★ 高濂《玉簪記》研究――從文學劇本到崑曲演出★ 清乾嘉以降崑劇全本戲演出研究
★ 集曲研究──以萬曆至康熙年間曲譜的集曲為論述範疇★ 清代常州派四部詞選評點唐宋詞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清代雅與俗兩個文化場域分庭抗禮,各自發展出了具有「辨識作用」的消費習慣、生活情趣、文化品味與思想意識等指標;戲曲史上,乾隆開始浮出檯面的「花雅之爭」的背後,甚至牽涉到了關於「觀眾」階層的角力。文人與學者兩種身分雖然在戲曲批評中涇渭分明,然而焦循(1763-1820)這位被歸類為學者的乾嘉經學家,跨足到文人發揮的戲曲場域中,又能被後人持續關注,他的出現是否意味著文人和學者這兩個身份的融合與轉化將出現不同以往的詮釋?
本文提出焦循以文學「一代有一代之所勝」的觀點,具體發揮「前代所無」、「理法建構」與「接受者的認同」三個原則來肯定清代盛行的花部戲。此外,在「有益風化」為文學、藝術表現目的的最高指導原則之下,焦循看重戲曲的教化功能,認為舞臺上所搬演的只是為傳達醒世寓意所做的一種包裝。焦循並且運用考證方法,讓戲曲的批評不單單停留於主觀意識強烈的印象式批評視角;藉由史料的解讀,建構戲曲藝術從古至今在人類文明進程中所貢獻的意義。
在研治經學卻熱愛戲曲;講述詞章又不離經學的協助之下,學者和文人所關心的重點,焦循兼而有之,學者與文人的分際就悄悄地在焦循的形象上模糊難辨了。他甚且跨足在雅與俗的中間,成了兩者溝通的橋樑;在他身上可以看見屬於雅部的典範與品格,而同時又能反映出花部包容、開放的多元價值觀。
摘要(英) This text puts forth Jiao Xun (焦循,1763-1820) with the standpoint of literature "the generation have its own win", concretely develop "the ex-generation had no" and "method construction" and "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accept " three principles to affirmative the drama which in the Qine Dynasty. For the sake of "To be beneficial to the morals and custom" , Jiao Xun think greatly of the culture function of the drama, and he believed that the performing arts was just a kind of packing that with the implied meaning .Jiao Xun and use textual research method, make the critique of Chinese drama not only remain in the subjective impression type. By the reading of historical data, constructed the meanings that the Chinese drama contributed at the mankind’’s civilization process from the ancient time up to now.
關鍵字(中) ★ 文學代勝
★ 《劇說》
★ 《花部農譚》
★ 學者
★ 文人
★ 焦循
關鍵字(英) ★ Scholar
★ Ju Shuo
★ Hua Bu Nong Tan
★ Jiao Xun
★ Renaissance man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次 iii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價值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要旨 8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檢討 12
第一章 乾嘉時期揚州學風與揚州劇壇 21
第一節 清代乾嘉時期揚州劇壇 22
一、發展背景 22
二、揚州劇壇的繁榮 24
第二節 揚州學者與戲曲的互動 27
一、清代揚州一地的學風 27
二、揚州學者的戲曲活動 29
第三節 焦循的戲曲活動及文藝思想 32
一、焦循的戲曲活動 32
二、焦循的文藝思想 37
第二章 從「文學代勝」出發的戲曲史觀 41
第一節 文學「一代有一代之所勝」的歷史淵源 42
一、先秦至六朝的文類觀念 42
二、唐至元代的新文類刺激 47
三、明清的俗文學挑戰 51
第二節 從「文學代勝」看焦循對戲曲的態度 56
一、「文學代勝」觀念的形成背景與具體內容 56
二、八股文理法盡於明人 61
三、並列傳奇、八股文與曲劇 65
第三節 焦循對花部戲的推崇 70
一、從戲曲的社會功能來詮釋 70
二、從「文學代勝」觀點的考察 72
第三章 焦循的戲曲考據學 77
第一節 考據風氣下的戲曲探索 78
一、考據學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80
二、考據領域中的戲曲探索 84
第二節 焦循戲曲考據的內容 90
一、考求戲曲歷史與腳色沿革 92
二、探究劇情本事 96
三、賞評劇本 99
四、記錄演出軼聞與其他 103
第三節 焦循戲曲考據的貢獻 106
第四章 焦循劇論在清代曲學的定位 115
第一節 焦循對傳統曲學的觀照 116
一、劇本創作 118
二、舞台搬演 122
第二節 焦循論劇與清代文人的比較 125
一、與李漁《閒情偶寄》的比較 126
二、與清代其他文人的對觀 133
第三節 焦循論劇與清代學者的比較 136
一、和李調元的比較 137
二、和孔尚任的比較 141
三、比較凌廷堪〈論曲絕句〉和焦循的觀點 145
結論 149
參考書目 153
參考文獻 一、工具書
李修生主編:《古本戲曲劇目提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吳新雷主編:《中國崑劇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
秦學人、侯作卿:《中國古典編劇理論資料?輯》,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年。
齊森華、陳多、葉長海主編:《中國曲學大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二、古籍
(漢)班固:《新校本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影經韻樓藏版,1998年。
(南朝宋)范瞱:《新校本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99年。
(齊)鍾嶸:《詩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華正書局影印清胡克家重刻宋淳熙本,2000年。
(梁)劉勰:《文心雕龍》,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本。
(晉)葛洪:《抱朴子》,《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江南圖書館藏明魯藩刊本。
(後晉)楊呴:《新校本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唐)魏徵等撰:《新校本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宋)洪邁:《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元)王實甫:《西廂記》,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元)高明:《琵琶記》,收入《古本戲曲叢刊》初集
(元)鍾嗣成:《錄鬼簿》,《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二)
(明)王驥德:《曲律》,《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
(明)何良俊:《曲論》,《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
(明)沈寵綏:《度曲須知》,《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五)
(清)孔尚任:《桃花扇》,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清)方東樹:《漢學商兌》,臺北:廣文書局,1963年。
(清)平步青:《小棲霞說稗》,《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九)
(清)皮錫瑞:《增注經學通論》,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清)江藩:《漢學師承記》,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
(清)阮元:《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據文選樓叢書本排印,1985年。
(清)李斗;汪北平、涂雨公點校:《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重印。
(清)李調元:《雨村曲話》,《中國戲曲論著集成》(八)。
(清)李調元:《雨村劇話》,《中國戲曲論著集成》(八)。
(清)玩花主人:《綴白裘》,收入《善本戲曲叢刊》,臺北:學生書局影印乾隆四十二年校訂重鐫本,1987年。
(清)金聖嘆:《增像第六才子書》,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凌廷堪:《校禮堂詩集》,臺北:藝文印書館《叢書集成三編》影印校禮堂全集本。
(清)焦循:《劇說》,《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清)焦循:《花部農譚》,《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清)焦循:《雕菰集》,收入《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焦循:《易餘籥錄》,收入《叢書集成續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影印木犀軒叢書本,1989年。
(清)焦循:《里堂家訓》,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上海圖書館藏稿本,1997年。
(清)焦循:《論語通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影印木犀軒本。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清)蔣士銓:《臨川夢》,收入《叢書集成三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影印紅雪樓九種曲本,1997年。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
三、戲曲專書
王永炳:《中國古典戲劇語言應用研究》,臺北:臺彎學生書局,2000年。
王政堯:《清代戲劇文化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王國維:《王國維戲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1993年。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2005年。
丘慧瑩:《乾隆時期戲曲活動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
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內廷演劇始末考》,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
朱 琳:《崑曲與江南社會生活》,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朱崇志:《中國古代戲曲選本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李昌集:《中國古代曲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李惠綿:《戲曲批評概念史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呂效平:《戲曲本質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吳 梅:《中國戲曲概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
明 光:《揚州戲劇文化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季國平:《元雜劇發展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金登才:《清代花部戲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
林鶴宜:《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姚一葦:《戲劇原理》,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
韋明鏵點校:《焦循論曲三種》,揚州:廣陵書社,2008年。
胡明偉:《中國早期戲劇觀念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俞為民、孫蓉蓉:《中國古代戲曲理論史通論》,臺北:華正書局,1998年。
苗懷明:《二十世紀戲曲文獻學述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孫書磊:《中國古代歷史劇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徐振貴:《中國古代戲劇統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
高禎臨:《明傳奇戲劇情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
陳 芳:《乾隆時期北京劇壇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2000年。
張 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臺北:大鴻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
張 敬:《明清傳奇導論》,臺北:華正書局,1986年。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
曾永義:《論說戲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郭英德:《明清傳奇綜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郭英德:《明清傳奇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郭英德:《明清文人傳奇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郭英德:《明清傳奇戲曲文體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張發穎:《中國家樂戲班》,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解玉峰:《20世紀中國戲劇學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廖 奔、郭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鄭傳寅:《傳統文化與古典戲曲》,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鄭傳寅:《中國戲曲文化概論》(修訂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
譚 帆、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修訂版。
羅麗容:《清人戲曲序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四、經學、文學相關研究專書
王凱符:《八股文概說》,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王運熙、顧易生:《中國文學批評史新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王運熙:《文心雕龍探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
何澤恆:《焦循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祁龍威、林慶彰主編:《清代揚州學術研究》,臺北:臺彎學生書局,2001年。
柯 玲:《民俗視野中的清代揚州俗文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
徐世昌等編;沈芝盈、梁運華點校:《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合刊》,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黃 強:《八股文與明清文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黃 霖編著:《文心雕龍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馬積高:《清代學術思想的變遷與文學》,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陳平原:《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陳居淵:《清代樸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年。
陳其泰、李廷勇:《中國學術通史(清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陳祖武、朱彤窗:《乾嘉學派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陳祖武:《清儒學術拾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書店《民國叢書》據商務印書館本影印
張舜徽:《清代揚州學記、顧亭林學記》,收入《張舜徽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鄔國平:《中國古代接受文學與理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羅立剛:《史統、道統、文統——論唐宋時期文學觀念的轉變》,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5年。
羅炳良:《清代乾嘉歷史考證學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年。
劉 瑛:《唐代傳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
劉建臻:《焦循著述新證》,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熊禮匯:《明清散文流派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賴貴三:《焦循年譜新編》,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魯 迅:《魯迅全集》,臺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
錢 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錢鍾書:《談藝錄》增訂本,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
鄺健行:《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臺北:臺灣書店,1999年
五、外文圖書(含中譯本)
Kathryn Woodward等著,林文琪譯:《認同與差異》(Identify and Difference),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Hans Robert Jauss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日)青木正兒著、楊鐵嬰譯:《清代文學評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六、期刊論文
大谷敏夫著、盧秀滿譯:〈揚州、常州學術考——有關其與社會之關連〉,《中國文哲研究通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民89),第十卷第一期。
王田田:〈論八股文與明清戲曲小說之關係〉,《楚雄師範學院學報》(楚雄:楚雄師範學院,2006),第二十一卷第十一期。
王偉康:〈論《劇說》〉,《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揚州:揚州大學,1997),1997年第六期。
王偉康:〈焦循與地方戲曲〉,《藝術百家》(南京: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2005),2005年第二期。
王偉康:〈論焦循對王國維戲劇研究的影響〉,《揚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9卷第六期。
田漢雲:〈略說揚州學派與歷代揚州文化之關係〉,《中國文哲研究通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民88),第九卷第三期。
丘慧瑩:〈乾隆時期劇學的傳承與延續〉,《東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第一卷第二期。
?出祥伸著、廖肇亨譯:〈焦循的學問〉,《中國文哲研究通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民89),第十卷第一期。
杜海軍:〈《曲考》不是《劇說》〉,《陰都學刊》(安陽:安陽師範學院,2001),2001年第四期。
李貴生:〈論焦循性靈說及其經學、文學之關係〉,《漢學研究》(臺北:漢學研究中心,民90),第十九卷第二期。
李貴生:〈經學與文學之交匯:焦循文論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2),2002年新第十一期。
邱江寧:〈八股文與中國傳統文學的演進——以明清戲曲創作為例〉,《社會科學輯刊》(瀋陽:遼寧省社會科學院,2007),2007年第四期。
林國源:〈焦循《花部農譚》戲曲文本謬悠說箋論〉,《中外文學》(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民83),第二十三卷第一期。
許祥麟:〈評焦循的《花部農譚》〉,《天津師院學報》(天津:天津師範學院,1980),1980年第六期。
許慈暉:〈論元代雜劇對八股文的影響〉,《揚州大學學報》(揚州:揚州大學,2003年。)2003年第7卷第4期。
許慈暉:〈「元以曲取士」眾家說考辯〉,《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3年第23卷第4期。
馮 乾:〈創體思維與通變意識——焦循「一代有一代之所勝」文學史觀闡析〉,《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蘭州:西北師範大學,2008),第四十五卷第三期。
楊 飛:〈乾嘉時期揚州文人雅集與戲曲繁盛〉,《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南京:南京師範大學,2006),2006年第一期。
齊華森:〈獨樹‧獨好‧獨幟——讀焦循的《花部農譚》〉,《河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河南:河南師範大學,1981),1981年第六期。
趙杏根:〈論江都詩人汪中〉,《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揚州:揚州大學,1998),1998年第五期。
劉 奕:〈焦循文學代勝說論析〉,《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成都:四川大學,2007),2007年第六期。
劉致中:〈焦循的戲曲理論〉,《文學遺產》(北京:中華書局,1980),1980年第三期。
駱 兵:〈論凌廷堪的戲曲理論〉,《藝術百家》(南昌:江西財經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2007年)2007年第3期,
賴貴三:〈焦循研究論著目錄(1796-2001)〉,《漢學研究通訊》(臺北:漢學研究中心,民91),第二十一卷第一期。
嚴 明:〈學人與詩人的際會合流──清代「學人之詩」的形成與發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三卷第三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民92
七、學位論文
王瓊玲:《清代才學小說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吳昶和:《清乾隆間劇壇暨劇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
林世仁:《焦循的戲曲論著及其戲曲觀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林明德:《梁啟超與晚清文學運動》,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
羅麗容:《清代曲論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
指導教授 洪惟助(Wei-zhu Hong) 審核日期 2009-7-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