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1205004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34 、訪客IP:3.144.151.106
姓名 洪維晟(Wei-Sheng Hu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
論文名稱 帝國邊區的村落、族群與歷史:以屏東萬金庄為中心討論(1861-1945)
(Villages, ethics and history on the border of Empire:A discussion based on Bankimshing in Ping-Tong(1861-1945))
相關論文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及發展─以台南新化教會為例★ 桃園地區開漳聖王信仰之研究 ─以大溪仁和宮為例
★ 日治時期臺灣茶業改良之研究★ 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683~1945)
★ 帝國玄關─日治時期基隆的都市化與地方社會★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 清代臺灣私鹽問題研究--以十九世紀北臺灣為中心★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
★ 煤礦產業與地方社會--以台北土城地區為例(1897~1989)★ 台灣六十年來茶業技術研究與發展變遷 -以「茶業改良場」為中心(1945~2005)
★ 戰後台灣茶業的發展與變遷★ 新竹枋寮褒忠義民廟「協議會」之研究(1914-1947)
★ 聚落與宗教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觀音鄉為例(1684-1990)★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 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 劉銘傳裁隘之研究—以竹苗地區的隘墾社會為中心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本文所討論的主題,是南臺灣山腳地帶的社會自19 世紀中葉以後,受到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之影響,出現了什麼樣的轉變;而這些轉變又有什麼樣的歷史意義。討論過程中,本文選擇以屏東萬金庄作為研究對象,藉由區域個案的觀察,探討南臺灣山腳地帶的社會結構面臨變動以及進行重組的過程。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清政府同意來臺平亂的將軍福康安所提出之「屯番制」構想,作為統治臺灣的策略。約自康熙末年左右,至咸豐年間,平埔原住民因政府政策的推動而逐漸陸續由原居地向東或向北「擴張」,於中央山脈的山腳地帶,建立起許多新聚落。清政府多次劃界的過程中在萬金庄一帶重疊,使得此地不僅沒有新舊區域之分,也造就了族群關係多元複雜的情況。又,1861 年天主教道明會傳教至此,並推動「教會村」的聚落模式,從土地,婚姻以及生活等各層面將教友凝聚在一起,而非教友的居民亦有自我運行的生活方式。萬金庄內部逐漸形成立六個角頭的型態,以庄內中心的一棵大榕樹作為區別教友與非教友的空間型態。進入到20 世紀以後,萬金庄在日本臺灣總督府的國家政策影響下,也開始出現多元化的發展。聚落人口的增加、近代交通的建設以及產業的革新,帶動了公共空間與公共活動的多元化,這些變化都具體的反映了山腳社會的轉型。並且透過,文字、傳媒、學界以及地方政府共同運作,與萬金庄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消彌了過去族群分類的現象,一同建立起「萬金意識」。本文筆者扣緊「長期結構史」(histore des structures;Structurgeschite)概念,選擇其已天主教二次入臺的1861 年作為研究時間的起始值至終戰後,兼採地理學為輔助學科,透過各種文獻史料的整理與分析與田野調查,以萬金庄的社會變遷為主軸,進而討論屏東平原山腳地帶的總體發展。透過本文的研究,筆者有如下三個觀點:第一、透過文獻考證與地名學的輔助,釐清了屏東平原的族群關係與聚落形成的發展,同時對「平埔原住民族群被迫遷徙」之論,提出適度修正;進而探討了萬金庄的居民結構主要是由十七世紀大放索語區的平埔原住民,以及漢人族群與排灣族所組成。第二、嘗試就「語系」為基礎,將來臺拓墾漢人分為閩籍的漳泉語系、粵籍的客家語系以及潮汕語系等人群。尤其是廣東潮汕的移民,常被學界忽視。不過,在傳統東亞貿易網絡上,潮州語系人群卻佔有重要地位,也影響臺灣的社會構成。故,以方言為分類討論漢人的族群關係,應可較貼近屏東平原當時的社會情況。第三、本文透過區域個案的觀察,釐清了山腳社會從邊區型態過渡到近代國家體制下的歷史過程,並探討了統治當局如何建立起各種統治制度,去控制這些過去被視為邊陲的區域。地方社會的多元化發展說明了社會轉型的情況。也說明了山腳地區的人群如何擺脫不同移民群的祖源認同而走向山腳社會的地緣認同。
摘要(英)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rical effects on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shifts in the foot of southern taiwanese moutains. Such a case defined et examplified by Bankimshing in Ping-Tong will show how the different aspects would reflect the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Bankimshing via a case study in the area V.
Qianlong 55 (1790), the Qing government consente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igenous guards (Tun Fun) proposed by Fu Kang’’an could be served as a strategy of control in Formosa. From the late Kangxi to Xianfeng,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of Pepo-knabe is due to the governmental politics : since then, the Pepo-Knabe people moved to the Central Mount and were established in some new villages. However, the multiple demarcations of Bankimshing by Qing government overlaped the original area. This territorial planification have maked this place not only the old and the new sub-region, but also created a multi-ethnic relations with complex situations. Moreover, in 1861 Dominican Catholic missionary preached here and set the " mission village " patterns which gathered all levels of life From the land, marriage and life members rather than members of residents to self-running lifestyle. Bankimshing began gradually tob be formed via the pattern of the six corner in order to center a large banyan tree in the Shonai a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atholics and non-Catholics of the space pattern. After the 20th century, Bankimshing has opened a wide range of development.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transport and industry innovation promote the public space and to the diversity of public events. these changes reflected specific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utain foot social pattern. Through text, media, academy and local government, all of them co-operated with the residents of Bankimshing and joined the efforts of the past to diminish the phenomenon of ethnic classification with the emergence of " Bankimshing awareness."
We adopt the histore des structures to select the second ent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in 1861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study period until the end of the war, which can be either a provident for the auxiliary disciplines of geography, through a variety of historical, literary collation, analysis and field survey to examine the social changes and discuss the Pingtung Plain area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moutain foot.
We concluded the following three points: first of all, through literary research and toponymical assistance,we described the formation of ethnic rel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ettlements of Bankimshing as the "indigenous ethnic groups were forced to move Pingpu" in theory. We put forward appropriate amendments: Bankimshing is further explored on the structure of village resident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mainly by the demand Dafang Pingpu aboriginal language areas, as well as the Han Chinese ethnic groups an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aiwan. Secondly, we tried to dinstinguish the regional linguistic basis : Fujian pioneer of Chinese language, Guangdong Hakka native language and other languages as well as the crowd Chaoshan. Guangdong Chaozhou in particular for their immigrants are often ignored by academy. However, in the traditional East Asian trade network, Chaozhou languag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rowd but also the impact on Taiwan’’s socie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Han Chinese dialects a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thnic relations, we should move closer to the Pingtung Plain prevailing social conditions. Thirdly, this study made the observation of the regional cases, the foot of the community to clarify the type of transition from the border area to the modern state system of the historical process and to explore how to establish the rule of various colonial regime to control the border is considered the last of the region,diversification of the local community that the situation of social transition. Also we showed how the foot of the region differ from the groups of migrant by group identity or by the foot of the geo-community identity.
關鍵字(中) ★ 平埔原住民
★ 萬金庄
★ 族群遷徙論
★ 潮汕語系
★ 天主教
關鍵字(英) ★ Chaozhou Dialect
★ Pepo-knabe
★ Catholic
★ Bankimshing
★ Theory of the ethnic migration
論文目次 緒 論 1
第一章 山腳地帶:帝國治下的「邊區」社會 15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物產 15
第二節 變動的邊區社會 28
第三節 統治力量的積極 45
第二章 初抵山腳處:1861 年萬金庄歷史的開展 55
第一節 新據點的開發 55
第二節 外力的入殖 66
第三節 人民的態度 76
第三章 根植山腳處:萬金庄社會的構成 89
第一節 社會結構的變動與重組 89
第二節 邊區社會的發展 103
第三節 交通網絡的形成 114
第四章 超越山腳地帶:萬金庄社會的轉型 129
第一節 產業活動的變革 129
第二節 社會與人口結構的變化 143
第三節 新族群意識的形成 157
結 論 171
徵 引 書 目 177
參考文獻 大津麟平,《熟蕃戶口及沿革調查綴》(臺北:民政部警察本署,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手抄本,1910年)。
王世慶輯,《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1977-1984年)。
吳耀輝,《臺灣省通志稿》4(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年)。
東港郡役所,《東港郡要覽》(屏東:同編者,1933年)。
阿猴廳,《阿猴廳報》(屏東:同編者,1901年-1920年)。
屏東郡役所,《屏東郡要覽》(屏東:同編者,1932年7月)。
屏東縣萬巒鄉戶政事務所藏日治時期戶籍登記簿T012-0022。
屏東縣萬巒鄉戶政事務所藏日治時期戶籍登記簿T012-0023。
屏東縣萬巒鄉戶政事務所藏民國三十六年萬金村戶口清查簿10013120-0028。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同編者,1977-1980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內閣部院檔‧外紀檔》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道光朝軍機檔》。
國學文獻館,《臺灣研究資料彙編:第一輯》(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梁志輝、鍾幼蘭編,《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七輯 - 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宮中檔奏摺臺灣原住民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8年)。
萬金教會藏,《萬金天主堂領洗簿》第一冊(屏東:萬金教會藏,1861年)。
萬金聖母聖殿所藏,《天主公教會不動產番號》,1942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196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1971年)。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高雄州潮州郡國勢調查結果中間報》(高雄: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1916年)。
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課,《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報文》(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局殖產課,1899年)。
臺灣總督府國土局土木課,《土木事業概要》(臺北:臺灣總督府土木課,1938年)。
臺灣總督府國土局土木課,《土木統計年報》(臺北:臺灣總督府土木課,1943年)。
臺灣總督府國土局土木課,《林邊溪治水工事說明》(臺北:臺灣總督府土木課,1943年)。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糖務關係例規集》(臺北:同氏著,1935年)。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移殖民ニ關於ル調查書》第一卷(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1935年)。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95-1944年。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鐵道統計》第十三(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10年)。
潮州郡役所,《潮州郡要覽》(屏東:同編者,1933年)。
臨時臺灣糖務局,《糖業記事第2、3次》(臺北:臨時臺灣糖務局,1904年)。
瞿海源編,《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2年)。
方志、文集、雜著
《六堆客家鄉土誌》編輯委員會,《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經濟篇》(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2001年)。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朱仕玠,《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江上蹇叟(夏燮),《中西記事》卷二(臺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第5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李元春,《臺灣志略》,收入《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叢刊》5(臺北: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文建會,2005年)。
李丕煜等,《鳳山縣志》,收入《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叢刊》5(臺北: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文建會,2005年)。
杜臻,《澎湖臺灣紀略》,收入《臺灣文獻史料叢刊》2(合訂本)(臺北:大通書局,1984年)。
沈定均,《漳州府志》(臺南:臺南市文獻委員會,1965年)。
沈茂蔭,《苗栗縣志》收入《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叢刊》1(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社,2006年)。
沈葆楨,《沈文肅公政書》(臺北:中華書局,1971年)。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社,2005年)。
金鈜、鄭開極,《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臺灣省第四十一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胡傳,《臺東州采訪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社,2006年)。
郁永河,《裨海紀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夏琳,《海紀輯要》(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徐宗幹,《斯未信齋文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所,1994年)。
馬偕 (Mackay, George Leslie, 1844-1901) 著、周學普譯,《臺灣六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高樹鄉公所,《高樹鄉志》(屏東:同氏著,1981年)。
張菼,《鄭成功記事編年》(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年)。
陳國瑛,《臺灣采訪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社,2007年)。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楊英,《從征實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9年)。
溫仲和,《嘉應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己集》(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年)
劉正一等,《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1990年)。
劉國光、謝昌霖,《長汀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879年)。
蔣元樞,《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3年)。
蔣毓英,《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社,2004年)。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社,2007年)。
鍾壬壽,《六堆客家鄉土志》(屏東:常靑出版社,1973年)。
藍鼎元,《平定臺灣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1997年)。
藍鼎元,《東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1997年)。
懷蔭布,《泉州府志》(清乾隆二十八年修,同治九年重刻本)。
報紙、期刊
臺灣日日新報社,《臺灣日日新報》(臺北:編者,1898-1944年)。
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臺灣教會公報》,創刊於1885年7月,初名為《臺灣府城教會報》。
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會雜誌》第十八號(臺北: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內臺灣教育會,1903年)。
日誌、遊記
Albrecht Herport,<臺灣旅行記>,收入《臺灣經濟史》第三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6年4月),頁112-127。
Fr.Pablo Fernadez.O.P.,One hunder years of Domincan Apostolate in Formosa,1859-1985(Taipei:SMC Publishing Inc,1994)。中譯本黃德寬譯,《天主教在臺開教記:道明會士的百年耕耘》(臺北:光啟出版社,2003年)。
W. Davidson著、蔡啟恆譯,《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
W.A.Pickering著、吳明遠譯,《老臺灣》(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馬偕著、林晚生譯、鄭仰恩校註,《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年)。
郭輝譯,《巴達維亞城日記》(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費德廉、羅校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如果出版社、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DZI→J. L. Blussé, M. E. van Opstall and Yung-ho Ts’ao, eds.,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 1662), Deel I: 1629-1641 (’s-Gravenhage: Martinus Hijhoff, 1986). 中譯本參見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冊1(臺南:臺南市政府,2000年)。
DZII→J. L. Blussé, W. E. Milde, Yung-ho Ts’ao and N. C. Everts, eds.,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 1662), Deel II: 1641-1648 (’s-Gravenhage: Martinus Hijhoff, 1995). 中譯本參見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冊2(臺南:臺南市政府,2002年)。
DZIII→L. Blussé, W. E. Milde and Yung-ho Ts’ao, eds.,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 Deel III: 1648-1655 (Den Haag: Instituut voor Nederlandse Geschiedenis, 1996). 中譯本參見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冊3(臺南:臺南市政府,2003年)。
DZIV→L. Blussé, N. C. Everts, W. E. Milde and Yung-ho Ts’ao, eds., 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 Taiwan (1629-1662), Deel IV: 1655-1662 (Den Haag: Instituut voor Nederlandse Geschiedenis, 2000).
調查資料
小島由道,《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 第一卷》,(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5年)。
高雄州,《高雄州產業調查會商業貿易部資料》,(高雄:同氏著,1936年)。
高雄州教育會,《高雄地誌》(高雄州教育會,1930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南投: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1994年)。
臺灣總督府番族調查會,《臺灣番族慣習研究》第一卷(臺北:南天書局,1976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第一冊‧排灣族》(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高砂族調查書》第二輯(臺北:南天書局,1994年)。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土地慣行一斑》第一編(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年)。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台灣高砂族所屬系統の研究》(臺北: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1935年)。
地圖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五万分之ㄧ臺灣蕃地圖>(東京:同氏著,1913年)。
夏獻綸,《臺灣輿圖》(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調製,《臺灣堡圖》(明治三十七年調製,臺灣日日新報大正四年出版,臺北:遠流出版社,1996年)。
專書
中文專書
J.Bromley著、李振錫,劉寧端譯,《民族與民族學》(呼和浩特市: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王一婷,《臺灣的古道》(臺北:遠足文化,2004年)。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王鑫,《地形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石再添主編,《臺灣地理概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任延黎,《中國天主教基礎知識》(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江傳德,《天主教在臺灣》(臺南:聞道出版社,2008年)。
何炳棣著、葛劍雄譯,《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
吳學明,《從依賴到自立-終戰前臺灣南部基督長老教會研究》(臺南:人光出版社,2003年)。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1860-1874)》(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5年三版)。
李明進,《萬丹鄉采風錄》(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李國銘,《族群、歷史與祭儀-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4年9月)。
杜勇雄,《高雄教區山地開教四十五週年特刊》(高雄:山地教務委員會,1993年)。
杜贊奇,《文化、權利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東嘉生,《臺灣經濟史研究》(臺北:東都書籍株式會社臺北支店,1944年)。
林正慧,《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臺北: 曹永和文教基金會、遠流出版社,2008年)。
林開明主編,《福建航運史‧古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
姜道章,《歷史地理學》(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
施添福,《清代漢人在臺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年)。
施雅軒,《區域、空間、社會脈絡-一個臺灣歷史地理學的展演》(高雄:麗文文化有限公司,2007年)。
洪震宇,《臺灣農村經濟研究》(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84年)。
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 : 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徐光啟撰、石聲漢校注,《農政全書校注》中冊(臺北:明文書局,1981年)。
翁佳音,《荷蘭時代:臺灣史的連續性問題》(臺北:稻鄉出版社,2008年)。
基督長老教會新興教會編,《廖得牧師紀念文集》(高雄:同編者,1973年)。
康培德,《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一)》(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5年)。
張研、郭成康,《十八世紀的中國社會》(臺北:雲龍出版社,2003年)。
張舜民,《五塊厝天主教開教百年史略》(高雄:五塊厝聖味增德堂,1981年)。
莊英章,《家族與婚姻》(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4年)
許雪姬,《洋務運動與建省:滿大人的最後二十年》(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年)。
連橫,《臺灣通史》(上海:商務出版社,1947年)。
陳正祥,《臺灣地誌》(上)(臺北:南天書局,1993年)。
陳正祥,《臺灣地誌》(中)(臺北:南天書局,1993年)。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再版)。
曾華璧,《人與環境:臺灣現代環境史論》(臺北:正中書局,2001年)。
程超澤,《社會人口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
黃武東,《臺灣宣教》(臺南:新樓出版社,1954年)
黃茂卿,《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迪階觀音山教會早期五十年史-英國長老教會東部宣教與觀音山教會現況》(臺北:臺灣教會公報社,1991年)。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南投:國史館,1995年)。
楊彥杰,《荷據時期臺灣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葛劍雄、曹樹基、吳松弟,《簡明中國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廖幼華,《歷史地理學的應用-嶺南地區早期發展之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趙岡、陳鐘毅,《中國農業史》(臺北:幼獅出版社,1989年)。
劉克襄,《深入陌生地-外國旅行者所見的臺灣》(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年)。
劉益昌,《存在的未知:臺中地區的考古遺蹟與史前文化》(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潘竹軒,<萬金莊百年傳教拾穗>(屏東:萬金聖母聖殿,1979年)。
蔡宏進、廖正宏,《人口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7年)。
蔡蔚群,《教案:清季臺灣的傳教與外交》(臺北:柏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薛國中、書洪,《明神宗實錄類纂:福建臺灣卷》(武漢:武漢出版社,1993年)。
謝國雄,《茶鄉社會誌》(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3年)。
嚴耕望,《治史經驗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885年)。
蘭伯特(Aalsvoot,Lambert van der)著,林金源譯,《風中之葉-福爾摩沙見聞錄》,(臺北:經典雜誌,2002年)。
日文專書
下村宏修,《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
大國督,《臺灣カトリック小史》(臺北:杉田書局,1941年)。
山本三生,《日本地理大系》第11卷(東京:改造社,1930年)。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臺灣の部》(東京:富山房出版社,1909年)。
伊能嘉矩,《理蕃誌稿》第一卷(東京:青史社復刻,1918年)。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下卷,(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年)。
高雄州教育會編,《高雄州地誌》(臺北:成文出版社,昭和5(1930)年排印本,1985年)。
臺南新報社發行,《南部臺灣紳士錄》(臺南:臺南新報社, 1907年)。
臺灣製糖株式會社,《臺灣製糖會社史》(東京:同氏著,1939年)。
廣松良臣,《臺灣の現況》(臺北:臺灣圖書刊行會,1919年)。
澤村繁太郎,《臺灣制度考》(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局,1896年)。
西文專書
Coolhass, W.Ph.ed.,Generlw missiven van gouverneurs-generaal en raden aan heren ⅩⅦ der Verenigdge Oostindische Compagnie(’s-Gravenhage:Martinus Nijhoff,1996).
Fischer, Adolf “Streifzüge durch Formosa”(Berlin:B. Behr, 1900).
John C.Hundson , “Theory and Methodology in Comparative Frontier Studies” In David Hary and Jerom O.Stefen eds.,The Frontier:Comparative Studies(Oklahoma: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1977).
Kopytoff,I,“The Inter African Frontier:The Making of African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African Frontier:the reproduction of tradittional African societues,ed.”( Igor Kopytoff,U.S.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7)
Mackay G.L. ” From Rar Formosa:The Island Its People and Missions.(Edinburgh and London:1896) .
Prasenjit Duara“Culture,Power,and the State:Rural North China,1900-1942”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T’ien-tse Chang, “Sino-Portuguese trade from 1514 to 1644” (Leiden: 1933).
期刊論文
中文
Tonio Andra著、白采穎譯<最強大的部落-從福爾摩沙平原之地緣政治及外交論之(一六二三-一六三六)>,《臺灣文獻》50(4)(1999年12月),頁133-148。
中村孝志,<十七世紀荷蘭人在臺灣的探金事業>,收入氏著《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臺北:稻鄉出版社,1997年12月), 頁133-148。
中村孝志,<關於I.V.K.B譯國姓爺攻略臺灣記>,收入氏著《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下卷(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4月),頁183-218。
王明珂,<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的族群經驗>,《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6月)頁249-274。
王學新,<從日治時期竹苗地區的「蕃產」交易來探討當時的原客關係>,《新竹文獻》9(2005年6月),頁137-159。
古偉瀛,<十九世紀臺灣天主教(1859-895)-策略與發展>,《臺大歷史學報》(1998年12月),頁91-123。
石萬壽,<乾隆以前臺灣南部客家人的墾殖>,《臺灣文獻》37(4) (1986年12月),頁133-148。
吳學明,<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入臺初期的一個文化面向-「靠番仔勢」>收入《鄉土文化研究所學報》1(1999年12月),頁102-129。
吳學明,<《臺灣教會公報全覽》及其史料價值>,《全國新書資訊月刊》79(2005年7月),頁28-30。
李文良,〈林野整理事業與東臺灣土地所有權之成立形態 (1910-1925)〉,《東臺灣研究》2(1997年12月),頁169-195。
李文良,<潮州的人文環境與市街拓展>,收入《潮州鎮誌》(屏東:屏東縣潮州鎮公所,1998年8月),頁186-215。
李壬癸,<新發現十五件新港文書的初步解讀>《臺灣史研究》9(2)(2002年12月), 頁1-68。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宗教的地域構成與發展>,收入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1996年9月),頁289-319。
林會承、邱永章,<五溝水實質環境之形成與結構>,《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9年12月),頁1-49。
邱馨慧,<被殖民脈絡下山地與平地交換活動的初探-以日本時代高雄州潮州郡的赤山交換所為例>,《屏東文獻》5(2002年5月),頁3-22。
施添福,<日治時代台灣地域社會的空間結構及其發展機制-以民雄地方為例>,《臺灣史研究》8(1) (2001年10月),頁1-39。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以屏東平原為例>,收錄於詹素娟、潘英海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8月)頁33-112。
施添福,<清代臺灣北部內山的地域社會-以罩蘭埔為例>,《臺灣文獻》55(4) (2004年12月),頁143-209。
施添福(1991年6月)<紅線與藍線:清乾隆中葉番界圖>,《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9,頁46-50。
翁佳音,<西班牙道明會在北臺灣的宣教>,《臺灣教會公報》2381期(1997年10月),版9、10。
翁佳音,<十七世紀的福佬海商>,《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7(南港: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1999年3月),頁59-92。
翁佳音,<地方會議、贌社與王田-臺灣近代初期史研究筆記(一)>《臺灣文獻》51(3)(2000年9月),頁263-282。
翁佳音,<「牽手khan-chhíu」來看臺灣世界史-從臺灣歷史慣用語論大福佬文化圈概念>,《臺灣史研究》13(2) (2006年12月),頁1-31。
陳國棟,<「軍工匠首」與清領時期臺灣的伐木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7(1) (1995年3月),頁123-158。
陳梅卿,<清末臺灣英國長老教會的漢人信徒>,收入林治平主編《基督教與臺灣》(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96年8月),頁203-225。
童元昭,<屏東平原沿山區域的形成與轉變>,收入童元昭、曾振名,《噶瑪蘭西拉雅古文書》(臺北:臺灣大學人類學系,1999年9月),頁20-41。
賀安娟,<荷蘭統治之下的臺灣教會語言學-荷蘭語言政策與原住民識字能力的引進(1624-1662)>,《臺北文獻》直字125(1998年9月),頁81-120。
黃勝雄,<族群、社會文化與空間意涵>,《思與言》34(3)(1996年9月),頁185-240。
溫振華,<天花在臺灣土著社會傳播初探>,《臺灣史研究暨史蹟維護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臺南市政府,1980年6月),頁363-374。
詹素娟,<詮釋與建構之間-當代「平埔現象」的解讀>,《思與言》34(3)(1996年9月),頁45-78。
詹素娟,<臺灣平埔族的身分認定與變遷(1895-1960)-以戶口制度與國是調查的「種族」分類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2(2)(2005年12月),頁121-166。
潘英海,<「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有關「壺的信仰叢結」分布與西拉雅族群遷徙的思考,收於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4月),頁163-202。
潘謙銘,<赤山萬金庄的代誌>,《屏東文獻》2(2000年12月),頁104-122。
潘謙銘,<天主保佑‧萬金天主堂-交錯在二分之ㄧ時空裏的老店>,《屏東藝文》5(2)(2001年11月),頁58-63。
蔡慧玉,<一九三○年代臺灣基層行政的空間結構分析--以「農事實行組合」為例>,《臺灣史研究》5(2)(1998年12月),頁55-100。
興瑟(W.Ginsel) 著、翁佳音譯,<荷蘭時代教會史(二)-戴雍牧師承先啟後>,《臺灣文獻》52(1)(2001年3月),頁451-472。
興瑟(W.Ginsel) 著、翁佳音譯註,<荷蘭改革宗教會在臺灣的教育事工>,《臺灣文獻》51(4)(1900年12月),頁33-57。
賴永祥,<同治天主堂被毀案>,收入氏著《教會史話》第一輯(臺南:人光出版社,1990年4月),頁269-270。
陳漢光,<番薯引進臺灣的探討>,《臺灣文獻》13(3)(1961年9月),頁3-22。
日文
松澤員子,<日本領台以前の台灣における漢人と原住民の交易についての-考察>,《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研究報告》別冊14號(1991年),頁258-291。
菅野中五郎,<軌道と牛車>,《臺灣鐵道》80號(1919年2月),頁9。
金關丈夫、松山虔三,<赤山の天主公會堂>,《民俗臺灣》1(2)(1941年8月),p24
西文
Tonio Andrade,”The Mightiest Village:Geopolitics and Diplomacy in the Formosan Plans,1623-1636”,《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pp287-317。
Myron L.Cohen,“The Hakka or ‘Guest People’:Dialect as a Social-Cultural Variable in Southeasten China.”Rthnohistory 15:3,pp.237-292。.
學位論文
江杰霖,<遺忘與記憶:萬金宗教信仰的改信與游宗之研究>(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林正慧,<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庄之演變>(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林承戰,《和諧或對立?-清康熙時期(1662-1722)中國人與環境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林淑偵,<萬金天主堂與平埔宗教變遷>(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鼎盛,<儀式與意義:以臺灣天主教羅厝堂區為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班,2003年)。
邱馨慧,<家、物與階序-以一個排灣族社會為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唐遠華,<基督教教會及傳教方法在近代中國本土化之發展>(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陳怡君,<「菜瓜藤、肉豆親」:屏東萬金人親屬概念探討>(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陳秋坤,<十八世紀上半葉臺灣地區的開發>(臺灣大學歷史硏究所,1975年)。
陳梅卿, <清末台灣におけるキリスト教の受容と開展-マッカイを中心に>(立教大學博士論文,1991年)。
陳淑慈,<萬金聚落空間之研究-以萬金天主教教會史料為基礎>(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曾品滄,<從田畦到餐桌-清代臺灣漢人的農業生產與食物消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楊嘉欽,<高雄前金天主教聚落研究>(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詹素娟,<族群、歷史與地域-噶瑪蘭人的歷史變遷(史前到1990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賴勝權,<牛眠里-一個漢化的巴宰族部落>(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年)。
鍾瑾霖,<林邊溪中游的拓墾與聚落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其他
翁佳音、吳國聖,〈新港文書典契的解讀與格式〉,臺南縣南區服務中心「建構西拉雅:2005年臺南地區平埔族群學術研討會」,2005年12月17日。
楊萬全,<高屏溪流域和屏東平原的水資源>,《地理研究報告》27(1997)。
指導教授 翁佳音、吳學明
(Ang Kaim、Hsueh-Ming Wu)
審核日期 2009-7-1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