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130101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5 、訪客IP:3.141.244.201
姓名 康湘敏(Hsiang-min K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宋元之際逸民畫家題畫詩研究
(Painting Poems of Non-official Painters Leading Secluded Lives During the Late Song to Early Yuan Dynasties)
相關論文
★ 太康英彥—三張詩文研究★ 錢起山水田園詩研究
★ 謝枋得之散文及《文章軌範》研究★ 南朝贈答詩與士人文化研究
★ 南宋遺民道教詩歌研究★ 兩晉政論文研究
★ 劉辰翁《世說新語》評點研究★ 海濱鄒魯的區域印記——北宋蔡襄詩歌研究
★ 李綱詩歌研究★ 地誌與記憶:南宋地方百詠組詩之研究
★ 劉辰翁《須溪四景詩集》研究★ 胡安國《春秋傳》研究
★ 宋代女性詩歌中的禁錮與追尋★ 執志與保真:王荊公詩歌主題研究
★ 六朝哀挽詩文研究★ 謝枋得詩歌及其詩學觀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宋元之際逸民題畫詩研究
摘要
本論文根據鄭思肖(1241~1318)、馬臻(1254~?)、龔開(1222~1307)、錢選(1239~1301)這四位宋元之際逸民畫家的題畫詩,探討他們在畫藝之外的詩歌創作。並藉由詩中呈現的「詩意」,理解他們寫畫鞍馬人物、自然山水、花鳥草木所要表達的「畫意」。
第一章探討「逸民」定義、「題畫詩」發展演進與當代詩風等根本問題。第二章到第五章除紀錄四人生平行狀之外,主要將鄭思肖、馬臻、龔開、錢選四人題畫詩作分別論述。
第二章分成《一百二十圖詩集》與鄭思肖其他題畫詩兩節。《一百二十圖詩集》可從圖詩取材命題與詩歌主旨等角度,理解思肖創作此組圖詩的寫作手法及用心。鄭思肖其他題畫詩則分成《心史》題畫詩與其題寫「蘭、竹、菊」植物題畫詩。
第三章論析馬臻題畫詩。第一節是山水畫題畫詩,研究其山水題詩如何摹山範水與藉景抒情寫志。其他的題畫詩則分成三部分:題他人畫作之詩,見其對他人畫作的鑑賞觀點;題詩以敘事,見其人繪畫歷程、與人交遊與壯遊山水的經歷;見解特出之題畫詩,則從馬臻詠人、詠史、詠物三方面,見其特殊見解。
第四章論析龔開十一首題畫詩。分成龔開題馬畫詩與《中山出遊圖》、題《蘇黃像》的人物題畫詩以及山水題畫詩、題他人畫作之詩等其他題畫詩。
第五章論析錢選題畫詩。分成山水題畫詩、花鳥蔬果題畫詩、人物題畫詩與評史敘事詠物題畫詩四節。山水題畫詩中,經由山居、待渡、題金碧山水、雪霽望弁山等不同主題,可知錢選寫畫山水的心境呈現。另外在花鳥蔬果題材分成花鳥三圖、素淨三花、秋季瓜茄的題詩。最後是錢選在人物、評史與敘事詠物題畫詩等不同題材的寫畫抒感。
第六章除歸納全文,並提出逸民詩畫家「宗唐復古」的藝術追求、「隱逸」的精神依歸、詠物題材的運用與創新與確立中國文人畫的崇高地位等四項結論。
摘要(英) Painting Poems of Non-official Painters Leading Secluded Lives During the Late Song to Early Yuan Dynasties
Abstract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painting poetry of four non-official painters leading secluded lives 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y, including Zheng Sixiao(1241~1318), Ma Zhen(1254~?), Gong Kai(1222~1307), and Qian Xuan(1239~1301). It also discusses how they display “the meaning of painting” through their poems on figures riding on horses, landscape, birds and flowers and plants.
In chapter 1, the definition of “non-official painters leading secluded lives” is drawn, follow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painting poetry” and contemporary poetry style. The lives of the four main poets are presented from chapters 2 to 5, in addition to a focus on the individual styles of the painting poems of Zheng Sixiao, Ma Zhen, Gong Kai, and Qian Xuan.
Chapter 2 is divided into “Yibai ershi tu shiji (Poems on 120 Paintings)” and other painting poems of Zheng Sixiao. “Poems on 120 Paintings” is a means to study how Zheng Sixiao creates this series of paintings and poems in terms of the materials he selects and the gist he is trying to convey. The second section discusses painting poems from “Xin shi” and painting poems on the orchid, bamboo and chrysanthemum.
Ma Zhen’s work is discussed in chapter 3. Painting poems on landscape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how emotion and ambition are expressed through describing the natural scenery. The rest of the chapter is in three parts: poems on other painters’ works, poems on descriptions of traveling and the painting process, and finally, poems with unique perspectives from the view of portraying individuals, history and objects.
Eleven poems of Gong Kai are discussed in chapter 4, including poems portraying horses, “The Zhongshan Outing”, character-oriented poems such as “The Portraits of Su [Shi] and Huang [Tingjian]”, and poems on other painters’ art.
The works of Qian Xuan are discussed in chapter 5, including poems on landscape, poems on flowers, birds, and vegetables, poems on characters, history, events and objects. For poems on landscape, the painter’s emotion is revealed through topics such as life in the mountains, waiting for the ferry, gorgeous “gold and green” landscape, and gazing at Mt. Bian after the snow has cleared.
Poems about flowers, birds and vegetables fall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ree pictures of birds and flowers, three pure flowers, and finally, autumn melons and eggplants. The last section of this chapter discusses how Qian Xuan expresses his emotion and ideas in painting poems by themes related to characters, history criticism, events and object descriptions.
Chapter 6 is a concluding chapter, and points out the painters’ pursuit of
“the Tang dynasty model and a return to antiquity”, the painters’ spirit of seclusion, 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poems on objec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ofty position of Chinese literati painting.
關鍵字(中) ★ 龔開
★ 錢選
★ 逸民畫家
★ 題畫詩
★ 鄭思肖
★ 馬臻
關鍵字(英) ★ Zheng Sixiao
★ Ma Zhen
★ Gong Kai
★ Qian Xuan
★ non-official painters leading secluded lives
★ painting poetry
論文目次 目錄
中文論文摘要 I
英文論文摘要 II
致謝辭 IV
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前人研究成果 5
一、 研究範圍 5
二、 前人研究成果 6
第三節 題畫詩的意義與演進 7
一、 題畫詩意義界定與內涵 7
二、 題畫詩的發展與演進 10
第四節 宋末詩風 12
一、 江西末流、永嘉四靈、江湖詩派 13
二、 江湖詩派、宋遺民詩、逸民畫家題畫詩 14
第二章 鄭思肖題畫詩 16
第一節 鄭思肖生平行狀 17
一、 創作分期 17
二、 抗元言行 18
第二節 《一百二十圖詩集》探析 19
一、 圖詩命題 20
(一)、 形神空靜兩忘情──神仙世界 20
(二)、 躍身吳越興亡外──高人逸士 21
(三)、 一樹風霜千載心──忠義之士 22
二、 詩歌意趣與寫作手法 24
(一)、 詩歌意趣 24
(二)、 寫作手法 27
第三節 其他題畫詩 28
一、 《心史》題畫詩 28
二、 植物題畫詩 31
(一)、 題蘭詩 32
(二)、 題竹詩 34
(三)、 題菊詩 36
第四節 結語 37
第三章 馬臻題畫詩 40
第一節 山水題畫詩 42
一、 摹山範水 42
(一)、 季節與色彩 43
(二)、 山水布局 44
二、 借景抒情寫志 45
(一)、 自然禮讚 45
(二)、 塵世感慨 46
(三)、 隱逸歸屬 47
第二節 其他題畫詩 50
一、 題他人畫作 50
(一)、 品畫賞畫 50
(二)、 以畫論人 52
(三)、 因畫抒感 54
二、 題畫以敘事 56
(一)、 繪畫歷程 56
(二)、 為人作畫、與人交遊 57
(三)、 壯遊紀實 63
三、 見解特出之題畫詩 67
(一)、 詠人詩 67
(二)、 詠史詩 69
(三)、 詠物詩 70
第三節 結語 71
第四章 龔開題畫詩 76
第一節 龔開其人其事 76
一、 龔開其人其才 77
二、 龔開其事 78
第二節 龔開題馬畫詩 80
一、 《昭陵什伐赤馬圖》、《黑馬圖》、《高馬小兒圖》題詩 80
二、 《玉豹圖》贈答詩 83
三、 《瘦馬圖》題詩 85
第三節 其他題畫詩 87
一、 題《中山出遊圖》詩與記 88
二、 人物題畫詩:題《蘇黃像》 90
三、 題山水及他人畫作 92
第四節 結語 94
第五章 錢選題畫詩 97
第一節 錢選其人其事 97
一、 仕隱抉擇 98
二、 畫家之路 99
三、 作畫隱憂與畫論 99
第二節 山水題畫詩 101
一、 山居 101
二、 待渡 103
三、 雪霽望弁山 105
四、 題金碧山水 108
第三節 花鳥蔬果題畫詩 110
一、 題花鳥三圖 111
二、 題素淨花卉 113
三、 題秋季瓜茄 115
第四節 人物題畫詩 117
一、 桃源隱逸 117
二、 竹林風致 119
三、 其他人物 122
(一)、 和靖觀梅 122
(二)、 洪崖仙人 124
第五節 評史敘事詠物題畫詩 125
一、 評史之作 125
(一)、 楊妃上馬 125
(二)、 唐三學士 126
(三)、 石勒問道 127
二、 敘事之作 128
(一)、 嬰戲 129
(二)、 五陵挾彈 131
三、 詠物之作 133
第六節 結語 134
第六章 結論 137
參考文獻 14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說明:
一、參考文獻共分為古籍專書、近人專著、學位論文、期刊論文四部分。
二、古籍專書分成古籍與題畫詩、書畫譜兩部分,按朝代先後排序,同朝代之作者亦以生年先後排序。同作者則以出版日期排序。近人箋注輯校亦附於此。
三、近人專著以及論文部分,依性質相近分類臚列,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同一
筆劃或同一作者以出版日期排序。
壹、 古籍專書
一、古籍
先秦.老子著,王弼注,樓宇烈校釋,《道德經》,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9月。
先秦.列禦寇著,楊伯峻釋,《列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9月。
先秦.列禦寇著,《列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年。
先秦.莊子著,清.郭慶藩釋,《莊子集釋》,臺北:河洛書局,1974年3月。
西漢.司馬遷,《史記三家注》,臺北:七略出版社,1985年9月,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
西漢.劉向,《列女傳》,北京︰中國書店,1991年。
東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50》
晉.皇甫謐,《高士傳》,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3701》
晉.皇甫謐,《帝王世紀》,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3396》晉.張華,《博物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1342》
晉.陶潛著,龔斌校箋,《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南朝宋.范曄等著,《後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
四庫全書:95》
南朝宋.劉義慶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89年3 月。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487》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88-490》
北魏.酈道元注,民國.楊守敬疏,《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二次印刷。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
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88》
唐.房玄齡撰,《晉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56》
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集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67》後晉.劉昫撰,《舊唐書》,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117》
北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93-895》
北宋.宋祈、歐陽修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92年。
北宋.王安石,《臨川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05》
北宋.蘇軾,《東坡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
薈要.集部.別集類:378-380》
北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一版。
北宋.蘇軾著,龍榆生校箋,《東坡樂府箋》,臺北:華正書局,2003年10月十二刷。
北宋.黃庭堅撰,任淵、史容、季溫注,《山谷集詩注》,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95》
北宋.洪興祖撰,《楚辭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12月第七版。
北宋.黃伯思,《東觀餘論》,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50》
南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2559》
南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南宋.王柏,《魯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25》
南宋.吳子良,《林下偶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481》
南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出版社,1987年4月。
南宋‧王稱,《東都事略》,臺北:國家圖書館,1991年。
南宋.文天祥,《文信國集杜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22》
南宋.鄭思肖著,陳福康點校,《鄭思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
元.方回,《桐江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年《叢書集成三編:47》
元.方回,《桐江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39》
元.牟巘,《陵陽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28》
元.周密,《癸辛雜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40》
元.周密,《癸辛雜識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40》
元.俞德麟,《佩韋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30》
元.戴表元,《剡源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40》
元.仇遠,《金淵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48》
元.謝翱,《晞髮集》(臺北市:臺灣商務,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29)
元.趙孟頫,《松雪齋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新華書店經銷,2006年。
元.馬臻,《霞外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04》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58》
元.龔璛,《存悔齋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50》
元.柳貫,《待制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69》
元.楊載,《楊仲弘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66》
元.吾丘衍,《竹素山房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43》
元.黃溍,《文獻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09》
元.吳師道,《禮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72》
元.歐陽玄,《圭齋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69》
元.許有壬,《至正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71》
元.鄭元祐,《遂昌山人雜錄》,臺北:藝文出版社,1968年《清.顧修輯,讀畫齋叢書〔四〕》
元.鄭元祐,《僑吾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16》
元.吳萊,《淵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67》1297
元.韓奕,《韓山人詩集》,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四庫全書全目叢書.集部.別集類:23》
元.劉仁本,《羽庭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40》
元.陳泰,《所安遺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40》
元.錢惟善,《江月松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83》
元.王逢,《梧溪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85》
元.王旭,《蘭軒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
元.趙汸,《東山存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289》
明.陳謨,《海桑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32》
明.陶宗儀,《輟耕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 書:1040》
明.陶宗儀等編,《說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明.張羽,《靜菴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30》
明.王紱,《王舍人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37》
明.李賢,《明一統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72》
明.徐有貞,《武功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5》
明.張寧,《方洲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337》
明.程敏政輯,《宋遺民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叢書集成新編:101》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正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
淵閣四庫全書:886》
明.王世貞,《弇州續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04》
明.袁宏道,《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明.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639-641》
明.董斯張,《吳興備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56-158》
明.董斯張,《吳興藝文補》,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376》
清.錢謙益著,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錢牧齋全集.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吳景旭,《歷代詩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775-776》
清.歸莊,《歸莊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6月。
清.王士禎、鄭方坤編,《五代詩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782》
清.王士禎,《帶經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
清.仇兆鰲,《杜詩詳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71》
清.萬斯同、季野輯,《宋季忠義錄》,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
清.吳之振、呂留良等編,《宋詩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375-377》
清.邵廷采,《思復堂文集》,臺南:莊嚴文化,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
251》
清.聖祖御定,《御定全唐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660-677》
清.張豫章等奉敕編,《御選宋金元明四朝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687-689》
清.顧嗣立編,《元詩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748-754》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集部.
詩文評類》
清.厲鶚輯撰,《宋詩紀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777-780》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發
行,1965年(1992年5刷)
清.永瑢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臺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1月十一版。
清.況周頤,《蕙風詞話》,臺北:世界書局,1979年《世界文庫.四部刊要》
清.青嶼仲衡輯,明.梅志暹編,《武林元妙觀志》,揚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中國道觀志叢刊:17》
二、題畫詩集、畫論、書畫譜
南朝齊.謝赫,《古畫品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
庫全書:812》
南宋.孫紹遠,《聲畫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四庫全書珍本》
第八集。
南宋.佚名,《宣和畫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13》
元.夏文彥,《圖繪寶鑒》,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14》
元.湯垕,《畫鑑》,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14》
明.徐伯齡,《蟫精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45》
明.董其昌著,屠有祥校注,《畫禪室隨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明.李日華,《六研齋筆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四庫全書珍本‧七集:156-158》
明.唐志契,《繪事微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16》
明.沈顥,《畫麈》,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叢書集成續編.藝術類:101》據昭代叢書本影印。
明.汪珂玉,《珊瑚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18》
明.郁逢慶,《書畫題跋記.續題跋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16》
明.徐 ,《徐氏筆精》,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56》萬曆年間
明.張丑,《清和書畫舫.酉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75年。
明.張丑,《清河書畫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17》
清.倪濤,《六藝之一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30-838》
清.孫承澤,《庚子銷夏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26》
清.孫岳頒等奉敕撰,《佩文齋書畫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19-823》
清.高士奇,《江村銷夏錄》,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26》
清.陳邦彥編,《御定歷代題畫詩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683-685》
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彙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27-829》
清.鄒一桂,《小山畫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37》
清.梁詩正、張照,《石渠寶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24-825》
清.王杰等撰,《欽定石渠寶笈續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69-1971年。
清.方薰,《山靜居畫論》,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1644》
民國.裴景福,《壯陶閣書畫錄》,臺北:中華書局,1976年。
貳、 近人編輯、論著
一、 文學
王師次澄,《宋元逸民詩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8月。
方勇,《南宋遺民詩人群體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朱良志,《扁舟一葉──理學與中國畫學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
李栖,《題畫詩散論》,臺北:華正書局,1993年2月初版。
李栖,《兩宋題畫詩論》,臺北:學生書局,1994年7月初版。
李瑄,《明遺民群體心態與文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1月初版。
陶東風、徐莉萍著,《死亡、情愛、隱逸、思鄉──中國文學四大主題》,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第一版。
二、 史學、史料
中國書畫硏究資料社撰,《宋元明清書畫家年表》,臺北:文泉閣,1973年4月。
王忠林、邱燮友等,《增訂中國文學史初稿》,臺北:福記文化圖書有限公司,1985年5月修訂三版。
王德毅、李榮村、潘柏澄編,《元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年11月。
杜哲森,《中國美術史.元代卷》,濟南:齊魯書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12月。
余輝,《畫史解疑》,臺北:東大圖書,2000年11月。
昌彼得、王德毅、程元敏、侯俊德編,《宋人傳記資料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3月。
吳梅,《遼金元文學史》,臺北:河洛圖書,1979年6月。
俞劍方,《中國繪畫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2月。
許總,《宋詩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2年。
陳高華,《元代畫家史料》,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0年5月。
曾毅,《中國文學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6月。
嵇哲,《中國詩詞演進史》,臺北:莊嚴出版社,1978年10月初版。
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4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7月。
歐陽光,《宋元詩社研究叢稿》,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
謝正光編,《明遺民傳記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5月。
潘天壽,《中國繪畫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三、 畫學、美學
伍蠡甫著,《中國畫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5月第二次印刷。
伍蠡甫編,《山水與美學》,臺北:丹青圖書,出版年不詳。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宋偉航等初譯,《隔江山色──元代繪畫(1279~1368)》,臺北:石頭出版社,1994年8月。
高木森著,潘耀昌、章利國、陳平譯,《元氣淋漓──元畫思想探微》,臺北:東大出版,三民總經銷,1998年10月。
張懋鎔,《書畫與文人風尚》,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陳兆復,《中國畫研究》,臺北:丹青圖書,1988年再版。
陶文鵬,《唐宋詩美學與藝術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1月第六次印刷。
駱駝出版社編,《中國畫論》,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8月。
鄭文惠,《錢選》,《中國巨匠美術週刊》期180/中國系列期80,臺北:錦繡出版
社,1996年3月9日。
四、 其他
北京大學中文系編,《陶淵明研究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1月。
周積寅,史金城,《中國歷代題畫詩選注》,杭州:西泠印社,1985年。
周嘯天主編,《楚辭鑑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臧勵龢編,《中國人名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8年。
參、 學位論文
王牧春,《錢選的藝術研究與思考》,上海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朱明玥,《南宋遺民詩人詩作研究》,上海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成杰,《詩含畫境畫滿詩情古代題畫詩研究》,中南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宋力,《青山夕照》,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02年。
周全,《宋遺民志節與文學》,臺北:東吳大學博士論文,1984年。
於泓枚,《宋明遺民詩歌創作心理比較研究》,浙江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姜映荷,《錢選人物鞍馬畫與山水畫復古問題研究》,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中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2004年。
黃玲,《北宋題畫詩研究》,南京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華文玉,《元代題畫詩文研究》,上海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楊麗圭,《鄭思肖研究及其詩箋註》,中國文化學院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
劉中玉,《元代江南畫風變革研究》,南京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潘玲玲,《南宋遺民詩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鐘巧靈,《宋代題山水畫詩研究》,揚州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饒薇,《錢選與錢選的「戾家畫」說》,南京藝術學院碩士論文,2006年。
肆、 期刊論文
一、逸民(遺民)相關論文
(一)綜論
王艷平,〈進退辭受間的優雅與沉重──宋元之交的士人心態與文學創作〉,《寧波大學學報》卷17期4,2004年7月。
沈傑,〈宋明遺民仙詠的忤世之情研究〉,《宗教學研究》期1,2004年。
何晉勳,〈世變下的表態紀念──以南宋遺民為例〉,《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期37,2005年7月,頁115-132。
孫克寬,〈元初南宋遺民初述〉,《東海學報》卷15,1974年7月。
張立偉,〈論遺民〉,《西南師範大學學報》期4,1995年,頁
張兵,〈遺民與遺民詩之流變〉,《西北師大學報》卷35期4,1998年7月。
蕭啟慶,〈宋元之際的遺民與貳臣〉,《歷史月刊》,1996年4月。
(二)遺民詩與畫
方勇,〈南宋遺民詩詞中的春恨意識〉,《中州學刊》期6,1998年。
方勇,〈南宋遺民詩人群體的形成與解體過程〉,《漳州師院學報》期2,1998
年。
余輝,〈遺民意識與南宋遺民繪畫〉,《故宮博物院院刊》期4,1994年。
李曰剛,〈宋末遺民之血淚詩〉,《師大學報》期19,1974年6月。
李劍鋒,〈宋末愛國士人與陶淵明的深刻共鳴〉,《九江師專學報》期1,2002年。
呂少卿,〈遺民逸民心態轉置研究──以倪瓚、漸江為例〉,《當代中國畫》期3,2007年。
周全,〈宋遺民詩試論〉,《臺北師院學報》,期1,1988年6月,頁
劉華民,〈宋季「詩史」現象探討〉,《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卷24期4,2003年8月。
劉靜,〈略論宋遺民詩派對宋季「晚唐體」的反思與新變〉,《中南民族大學學報》卷25期2,2005年3月。
陳傳忠,〈元代遺民繪畫的時代特徵〉,《美術觀察》,2001年12月。
龐鷗,〈抱香懷古意 戀國憶前身──泛議宋明遺民藝術〉,《東南文化》期4,2001年。
(三)逸民畫家相關論文
王靜靈,〈《秋瓜圖》與錢選的職業畫〉,《故宮文物月刊》卷23期3(期267),2005年6月,頁4-15。
石守謙撰,林麗江譯,〈錢選──元代最後的南宋畫家〉,《故宮文物月刊》卷8期12(期96),1991年3月,頁4-11。
宋力,〈吳興八俊看錢選〉,《藝術市場》期6,2008年。
金建榮,〈龔開藝術特點研究述評〉,《美與時代》期11,2007年。
胡光華,〈錢選與元代青綠山水的文人化〉,《榮寶齋》期1,2006年。
高居翰著,顏娟英譯,〈錢選與趙孟頫〉《故宮季刊》卷12期4,1978年,頁63-82。
袁世碩、日.阿部晉一郎,〈解識龔開〉,《文學遺產》,2003年5月。
徐泳霞,〈談錢選的青綠山水畫〉,《南京工程學院學報》卷5期1,2005年3月。
陳慶元,〈憂痛憤──鄭思肖詩文三個時期的特色〉,《寧德師專學報》期4,1995年。
張金紅,〈文人心志──鄭思肖及其《墨蘭圖》試析〉,《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期6,2002年12月。
張麗波,〈元初畫家錢選考〉,《藝術百家》期3,2007年。
詹石窗、釋道林,〈所南礪志寄醉鄉──論鄭思肖詩歌的道教意蘊與藝術境界〉,《湖南大學學報》卷20期4,2006年7月。
蔡星儀,〈從美國所見錢選畫迹與研究論錢選〉,《美苑》期1,2005年。
劉曉甜,〈鄭思肖的詩文:衰落時代的遺民印記〉,《韶關學院學報》卷2期1,2007年1月。
劉中玉,〈錢選繪畫中的陶潛情結〉,《榮寶齋》期2,2008年。
鄭文惠,〈遺民的生命圖像與文化鄉愁 錢選詩/畫互文修辭的時空結構與對話主題〉,《政大中文學報》期6,2006年12月,頁147-181。
二、繪畫與題畫詩論文
日本.青木正兒作,魏仲祐譯,〈題畫文學及其發展〉,《中國文化月刊》期9,1970年7月,頁76-92
吳厚炎,〈審美的人生態度──宋元「畫蘭」與「文人寄興派」〉,《黔西南民族師專學報》期2,2001年6月。
高毅清,〈元代繪畫的審美趨向與型態特徵〉,《齊魯藝苑》期3,2001年。
張晶,〈「逸」與「墨戲」:中國繪畫美學中的主體價值升位〉,《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秋之卷,頁101-110。
鄭騫講述,劉翔飛筆記,〈題畫詩與畫題詩〉,《中外文學》卷8期6,1979年11月,頁5-13。
鄭春池,〈圖像與文本的隱喻──宋元畫格之比較〉,《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05年1月,頁97-99。
三、其他
丁國祥,〈元詩黍離意象的時代性〉,《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卷17期3,2003年5月。
王豔平,〈進退辭受間的優雅與沈重──宋元之交的士人心態與文學創作〉,《寧波大學學報》卷17期4,2004年7月。
李劍鋒,〈宋末愛國士人與陶淵明的深刻共鳴〉,《九江師專學報》期1,2002年。
徐錦才,〈「江南文化」內涵散論〉,《嘉興學院學報》,卷17期4,2005年7月。
陳得芝,〈論宋元之際江南士人的思想與政治動向〉,《南京大學學報》期2,1997年。
陶文鵬,〈宋末七家山水詩簡論〉,《陰山學刊》卷14期4,2001年12月。
曹偉業,〈元代畫家隱逸行為與道家思想〉,《廣東教育學院學報》期3,1998年。
劉華民,〈宋季「詩史」現象探討〉,《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卷24期4,2003年8月。
伍、 網路資料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http://www.ctcwri.idv.tw/godking.htm
指導教授 王次澄(Ci-Cheng Wang) 審核日期 2010-1-12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