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1305002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0 、訪客IP:18.117.74.96
姓名 徐嘉惠(Chia-Hui H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明代庶出文人之研究
相關論文
★ 明代通政使司之研究★ 于慎行的生平與學思之研究
★ 萬曆中後期言官派系黨爭之研究(1586-1620)★ 晚明司禮監之研究
★ 明代祭酒資歷與作為之研究(1382-1566)★ 明代王世貞宗教觀之研究
★ 晚明直臣楊漣之研究(1572-1625)★ 方震儒與晚明政局之研究
★ 抗戰建軍的新嘗試———徵集到組建:青年遠征軍人事研究★ 明中葉理學名宦項喬之研究(1493-1552)
★ 明代寡母敎子之研究★ 明代女紅─以北方婦女為中心之探討
★ 明末浙江地區僧侶對寺院經濟之經營---以雲棲袾宏、湛然圓澄、密雲圓悟為中心★ 砂拉越留台同學會之研究(1694-1996)
★ 從種族到民族:梁啟超民族主義思想之研究(1895-1903)★ 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1902-2001)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中國傳統一妻多妾的家庭制度中,強調「子嗣至上」,妻妾莫不以生育為畢生的職志。在這種情形下,必也有一些文人並非是「正室」所生,而是「妾」或「婢」所生的庶子。這些人在明代整體文人社群中,所佔的比例不低,且不乏出類拔萃,對國家社會做出具體貢獻。但歷來有關明代家庭史的研究,未有以周全的史料針做單獨的探討。本文因此將以明代文集,輔以小說、法律、地方志,探討明代的庶出文人在法律、社會、家庭中的地位、與家人的情感互動、在國家社會上的發展,並藉以了解明代的家庭狀況。
庶子長久大量存在的主因,不只因應中國傳統續嗣的原因,尚包括妾欲提升自己的地位而努力生育。庶子在明代的小說中的形象,常是卑鄙愚昧、不學無術,小說必定是反映著當時的社會評價。然而我們探求於真實的史料,竟然發現優秀的庶子為數亦不少。顯示一般人對「庶子」的看法太過狹窄,應以更寬廣的角度來了解庶子。庶子的法律地位,除了在析分家產方面,其他如蔭襲制度、婚姻的選擇等,其地位低於嫡子。明代社會因為受到自古對庶子的負面評價,庶子的社會地位因而不高。庶子的家庭地位則須視其在家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定。若是嫡母無法生育子嗣,嫡母便十分重視庶子,其家庭地位因此而提升。相反的,倘若嫡母能生育自己的孩子,庶子的家庭地位則較低落。
庶出文人在與家人的互動上,通常面臨較複雜艱困的人事與環境。在與母親的互動上,嫡母是否生育子嗣常是影響母子互動的關鍵因素。嫡母在無法生育的情形下,會將庶出文人據為己有,使得庶出文人與生母的情感疏離。嫡母本身若有生育子嗣,比較容易有排斥庶子的情形。父親看待諸子,並不因嫡庶身分而有差別待遇,而是以諸子自身的努力與成就為主。在與手足方面的互動,則受嫡母的態度影響。庶出文人在談論婚姻時,社會上士人家庭擇婿的標準仍對其「庶出」身分較排斥,有的因而要求「入贅」,或同樣以「庶出」的女兒予以婚配。
庶出文人自小便明白自己地位的低落,因此努力認真苦讀考上功名,才能改善自己庶出的身分。在他們的身上也發現「堅定」的特質,面對政治上的迫害、生命的危險、輿論的攻擊,仍堅持自己的理想。也因生長在關係複雜的人事環境中,使得他們習於察言觀色、忍耐和等待,展現出一種「圓融」的特質。另有一部分的庶出文人,因為仕途不順或懷才不遇,則以「狂涓」的特質來抒發自己內心的不平。許多的庶出文人在學術、文學上努力創作,在國家、社會之中默默耕耘。面對艱困不平等的環境,他們依然勇敢的往前邁進。世人當以更寬廣的角度視之,而非以狹小的框架侷限對庶子的看法。
摘要(英)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amily system ”A man have a wife and some concubines” emphasis that 「Having sons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he whole life ambition of wives and concubines is to produce children. In this conditions , there are some scholars born from concubines and maidservants , not from wives .These men are not a handful of the scholars in Ming Dynasty and they are outstanding in the community and country . The past studies about history of the family in Ming Dynasty never use full source materials to research this topic alone , therefore , this research will discuss the scholars born from concubines in Ming Dynasty including the legal standing , social and family position , interaction of family emotions , development in community and country , to understand the family condition in Ming Dynasty .
The main reason of many sons born from concubines existing for a long time not only i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ave a son to carry on the family name , but also is the concubines want to raise her position by produced hard . The image of the sons born from concubines is ignoble , foolish , unlearned and incapable in Ming Dynasty’s novel . The novel must reflect social evaluation in Ming Dynasty , but we find so many outstanding sons born from concubines by finding out the true source materials . It shows the viewpoints on the sons born from concubines of people is too narrow , so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m by more wide viewpoints . The law position of the son born from concubines is lower than the son born from wives in the canon of inheritance , the choice of marriage except distributing property . The social position of the son born from concubines is low because they are effected by the past bad evaluation in Ming Dynastic . His family position depends on playing the role of the family .The son born from concubines would be valued by the Dyi-mu who have no sons , and his family position would be raised . Oppositely his family position would be lower if his Dyi-mu have sons .
The scholars born from concubines usually face more hard and complicated personal matters and environments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e and his family . The key factor that effec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ons and mothers is that whether Dyi-mu have sons , so Dyi-mu
reject the son born from concubines easily if Dyi-mu have sons . Dyi-Mu kept the scholar born from concubines for her own if she have no son . Dyi-Mu would like to replace the role of mother and making the scholar boned from concubines to keep Sheng-Mu at a distance . Fathers regard his sons by their striving and achievements , not their status or position . The interaction of brothers would be effected by Dyi-mu,s point of view . The scholars born from concubines would be rejected easily when the scholar family choose a son-in-law . Some scholars born from concubines would be required to become a son-in-law who lives in the wife’s home and assumes the role of a son , or married daughters born from concubines .
The scholars born from concubines understand their lower position when they were children , therefore they learn hard to get scholarly honor on official rank to improve their position .The firm feature is found in the sons born from concubines when they are persecuted in politics , or in danger and are attacked by opinion on public affairs . They would hold firmly to the truth . They are used to closely observe other people’s words and expressions , to keep patience , to wait , to show a feature “cunning”, because they grow up in the complexity personal connections . Some scholars born from concubines express a voice of protest by the pretentious feature , because they go non-smooth in official career . There are many scholars born from concubines to produce hard in literature and academia. They pay quietly for the country and the social. They still get ahead bravely when they face difficult and unfair environment . People should have a wide viewpoint to see the sons born from concubines , not with a narrow viewpoint .
關鍵字(中) ★ 文人
★ 妻
★ 妾
★ 庶子
關鍵字(英)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庶子的形象與地位 14
第一節 明代納妾制度與庶子的產生 14
第二節 庶子的小說形象 37
第三節 庶子的地位與角色 53
第三章 庶出文人與家人的互動關係 69
第一節 嫡母與生母 69
第二節 父子關係 94
第三節 手足與婚配對象 106
第四章 庶子的作為與發展 119
第一節 人格特質的養成 120
第二節 國家社會上的表現 141
第三節 學術發展與文學寄托 162
第五章 結論 177
參考書目 184
附錄一 陳洪綬的〈撫琴圖〉 203
附錄二 庶出文人的作品 204
參考文獻 一、 古籍與史料
(一) 經書
八寶喬氏訂本,喬一凡述聞,《孝經通義》,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7。
朱熹集注、蔣伯潛廣解,《四書讀本.孟子》,台北:啟明書局。
呂不韋,《呂氏春秋》,收入《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第65冊,台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1968。
李光坡,《禮記述註》,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121,台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1983。
李謣、黃纁,《毛詩李黃集解》,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65,台
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邱濬,《大學衍義補》,收入《四庫全書薈要》經部65,台北:世界出版社,
1988。
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唐.陸德明音義,《孝經注疏》,收入《景印文淵
閣四庫全書》經部176,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秦蕙田,《五禮通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131,台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1983。
陸淳,《春秋啖趙二先生集傳辨疑》,收入《叢書集成初編》3635冊,北京:
中華書局,1985。
陳澔,《禮記集說》,收入《四庫珍本》九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
黃彰健校勘,《明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
1984。
劉寶楠,《論語正義》,收入《孔子文化大全》,山東:山東友誼書社,1991。
衛湜,《禮記集說》,收入《四庫全書薈要》經部54,台北:世界書局,1988。
(二) 正史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
南朝宋.范瞱,《後漢書》,台北:鼎文書局,1975。
唐.房玄齡,《新校本晉書并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1976。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收入《四部備要》史部1,北京:中華書局,
1979。
元‧脫脫,《新校本宋史》,台北:鼎文出版社,1980。
元‧脫脫《宋史(五)》,收入《四部備要》史部20,上海:中華書局,1936。張廷玉,《明史》,台北:鼎文出版社,1982。
(三) 政書
申時行修,趙用賢纂,《明會典》,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789集,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
申時行修,趙用賢纂,《明會典》,收入《國學基本叢書四百種》82,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劃帷謙敕訂,高舉發刻,鄭繼芳等訂正,《大明律集解附例(1-4)》收入《明
代史籍彙刊》12,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清.龍文彬,《明會要》,台北:世界書局,1972。
(四)地方志
沈青崖等編,《陜西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313。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夏力恕等編,《湖廣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291,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靖道謨等編,《貴州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57,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謝旻等編,《江西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274,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儲大文等編,《山西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308,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五)文集
于謙,《忠肅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32,台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86。
王禕,《王忠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98,台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6。
王世貞,《弇州四部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94,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王世貞,《弇州山人續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王直,《抑菴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26,台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6。
安希范,《安母吳孺人葬錄》,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萬曆間
(1573-1620)安氏刊本。
安希范,《天全堂集》,台北:傅斯年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清乾隆四十六(辛
丑)年(1781)安吉校刊本。
安紹傑,《安我素年譜》,收入《新編中國名人年譜集成》,台北:台灣商
務印書館,1988。
史鑑,《西村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59,台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86。
任環,《山海漫談》,收入王雲五主持《四庫全書珍本》五集362册,台
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4。
吳寬,《家藏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51,台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86。
李東陽,《懷麓堂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41,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
李攀龍,《滄溟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93,台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6。
李調元,《雨村曲話》,收入楊家駱主編《歷代詩史長編二輯》第8冊,台北:鼎
文出版社,1974。
李賢,《古穰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33,台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86 。
沈守正,《雪堂集》,收入《四庫禁燬書》集部70,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5。
何良俊,《曲論》,收入《中國古典戲劇論著集成》,大陸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何良俊,《何翰林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42,台南:莊嚴
文化事業,1997。
吳夢暘,《射堂詩鈔》,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94,台南:莊嚴
文化出版社,1996。
邵寶,《容春堂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56,台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6。
宗臣,《宗子相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09,台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6。
周瑛,《翠渠摘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50,台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6。
周之夔,《棄草詩集文棄草二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12、113
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周汝登,《東越證學錄》,收入《明人文集叢刊》集部25,台北:文海出版
社,1970。
林俊,《見素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54,台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86。
柳如是,《柳如是詩文集》,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2。
倪岳,《青谿漫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43,台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6。
倪元璐,《倪文貞集》、《倪文貞奏疏》,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36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倪惠鼎,《倪文正公年譜》,收入《新編中國名人年譜集成》,台北:台灣
商務印書館,1988。
茅元儀,《石民四十集》收入《四庫禁燬叢刊》集部109,北京:北京
出版社,2001。
茅元儀,《石民賞心集》,收入《四庫禁燬叢刊》集部70,北京:北京出版
社,2001。
茅坤,《茅鹿門先生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45,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1。
茅坤,《玉芝山房稿》、《耆年錄》,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06,台
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茅維,《十賚堂甲集文部》,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萬曆末年吳興
茅氏刊本。
高攀龍,《高子遺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31,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高攀龍,《高子未刻稿》,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鈔本。
孫承恩,《文簡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81,台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6。
孫繼皐,《宗伯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17,台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6。
袁中道,《珂雪齋集(上)(中)(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徐渭,《徐文長文集》、《徐文長逸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54、
135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徐溥,《謙齋文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38,台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6。
徐三重,《鴻洲先生家則》,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06,台南:莊
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徐渭,《徐文長三集》,收入《明代藝術家彙刊》,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1968。
袁尊尼,《袁魯望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137,台南:莊嚴
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夏完淳,《夏內使集》,收入《叢書集成初編》集部2172,北京:中華書局,
1985。
陸深,《儼山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第五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74。
畢自嚴,《石隱園藏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22,台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陳洪綬,《撫琴圖》,收入《故宮書畫圖錄(九)》,台北:國立故宮博物
院,1992。
陳于陛,《意見》,收入《叢書集成初編》2945,北京:中華書局,1985。
張岱,《陶菴夢憶》,收入《叢書集成簡編》集736,臺北:臺灣商務印書
館,1966。
張溥,《七錄齋詩文合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87,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6。
張獻翼,《文起堂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集部99,濟南:齊
魯書社,2001。
張寧,《方洲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37,台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86。
張岱,《琅嬛文集》,收入《中國文學珍本叢書》第一輯第十種,上海:上
海雜誌出版社,1935。
張鳳翼,《處實堂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53,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1。
許樂善,《適志齋稿》,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天啟五年(1625)跋
刊本。
華允誠,《高忠憲公年譜》,收入《錫山先哲叢刊》第4輯,無錫:鳳凰出
版社,2005。
黃宗羲,《南雷文定》,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97冊,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7。
黃宗曦,《明文海》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718-729,台北:商務印
書館,1986。
黃道周,《黃石齋先生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384,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3。
程敏政,《篁墩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45,台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1986。
楊寅秋,《臨皐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18,台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1986。
楊維楨,《鐵崖古樂府》,收入《四部備要》集部52,台北:中華書局,1966。
趙南星,《趙忠毅公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68,北京:北京
出版社,1997。
劉基,《誠意伯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296,台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6。
鄧元錫,《潛學編》,台北: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明萬曆間活字本微卷影
印。
錢謙益,《牧齋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5。
錢謙益,《牧齋初學集》,收入《四庫禁燬書》集部114,北京:北京出版
社,1995。
錢琦,《東畬先生家藏集》,台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明隆慶二年
(1568)序刊本,據內閣文庫影印。
謝肅,《密蓭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02,台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986。
韓日纘,《韓文恪公文集》收入《四庫禁燬書》集部70,北京:北京出版
社,2005。
歸有光,《震川先生全集》,台北:源流出版社,1983。
歸有光,《震川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413,台北:臺灣
商務印書館,1986。
羅欽順,《整菴存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362,台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1986。
顧鼎臣,《顧文康公文集》,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55,台南:莊
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六)傳記與年譜
朱大韶編 ,《皇明名臣墓銘》(1-4),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9。
夏燮,《明通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夏允彝,《幸存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440。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95。
徐乾學,《明史列傳》,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
郭正中,《皇明孝友傳》,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史部116,台南:莊嚴文
化出版社,1993。
陸世儀,《復社紀略》,台北:新興書局,1975。
陳夢雷编,《古今圖書集成》,台北:鼎文出版社,1977。
焦紘,《國朝獻徵錄(1-6)》,收入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
書局,1991。
鄒漪,《啟禎野乘》,收入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書局,1991。
劉兆祐等編,《明代登科錄彙編(1-22)》,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
魏伯城等編,《全明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收入周駿富輯《明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
書局,1991。
(七)筆記與小說
于慎行,《穀山筆塵》,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1128集,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1。
守樸翁《醒夢駢言》,收入《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西湖漁隱人,《歡喜冤家》,收入《古本小說集成》27,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93。
西周生,《醒世姻緣》,台北:天ㄧ出版社,1962。
西周生,《醒世姻緣(上)(下)》,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
余繼登,《典故紀聞》,收入《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1。
呂坤,《閨苑圖說》,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29,台南:莊嚴文
化出版社,1997。
李綠園,《歧路燈》,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
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
金埴,《不下帶編、巾箱說》,收入《清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
局,1982。
冒襄,《影梅庵憶語》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子部1272,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97。
紀昀,《新譯微草堂筆記》,台北:三民書局,2006。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收入譚正璧編《三言兩拍資料(下)》,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收入譚正璧編《三言兩拍資料(下)》,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俞蛟夢,《夢廠雜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269集,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2001。
徐渭,《四聲猿》,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76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2002。
徐學謨,《歸有園塵談》,收入《筆記小說大觀》4編,台北:新興書局,
1978。
笑笑生,《真本金瓶梅》,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94。
陸人龍,《型世言》,收入《明代小說輯刊》第一輯之三,成都:巴蜀書社,
1993。
張鳳翼,《紅拂記》,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1769,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95。
張瀚,《松窗夢語》,收入《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1。
陸人龍,《型世言》,收入侯忠義編《明代小說輯刊(一)》,四川:巴蜀書
社,1993。
曹雪芹,《紅樓夢》,台北:三民書局,1976。
陸容,《菽園雜記》,收入《元明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5。
馮夢龍,《醒世恒言》,收入譚正璧編《三言兩拍資料(下)》,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80。
黎靖德編,《朱子語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8,台北:臺
灣商務印書館,1986。
鄭仲燮,《耳新》,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8集,台南:莊嚴文
化出版社,1996。
隨緣下士,《林蘭香》,收入《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10輯,台北:天一出
版社,1985。
陳留、謝肇淛,《五雜葅》,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子部37,北京:北京出版
社,1995。
羅浮散客,《貪欣誤》,收入《明代小說輯刊(二)》,四川:巴蜀書社,1993。
二、近人著述(中文著作)
(一)中文專書
山木,《徐文長傳》,台北市: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
王紹璽,《小妾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
王書奴,《中國娼妓史》,上海:生活書店1934。
王學曾編,《夏完淳大哀賦》,台灣:王學曾自費印行,1993。
白堅編,《夏完淳集箴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朱倩如,《明人的居家生活》,收入《明史研究叢刊之8》,宜蘭:明史研究小組,2003。
西爾格德等著,張東峰、鄭伯壎編譯,《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7。
狄卡波奧著,莊耀嘉編譯,黃光國校閱,《健康的性格》,台北:桂冠圖書
公司,1987。
阮昌銳,《中外婚姻禮俗之比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
巫仁恕,《奢侈的女人:明清時期江南婦女的消費文化》,台北:三民書局,
2005。
周樹人,《中國小說史》,台北:谷風出版社,1930。
周腊生,《明代狀元奇談.明代狀元譜》,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3。
高彥頤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
人文出版社,2005。
施永南,《納妾縱橫談》,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8。
郭為藩編,《人格心理學理論大綱》,台北:正中書局,1992。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收入《陳寅恪先生文集(五)》,台北:里仁書店,
1981。
陳仲庚、張雨新編,《人格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1990。
陳鵬,《中國婚姻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0。
陳東原著 王雲五主編,《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4。
黃一農,《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
版社,2005。
熊秉真,《童年憶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廖汀著,《徐文長外傳》,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83。
劉岱,《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 敬天與親人》,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1982。
劉岱,《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 抒情的境界》,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2。
蕭國亮,《中國娼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Gerald Corey著,李茂興譯,《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
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Gerald Corey著,修慧蘭校訂,鄭玄藏譯,《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
務》,台北:如葉書廊,2004。
(二)學位論文
王建科,〈元明家庭家族敘事文學研究〉,陜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
2003。
王雪萍,〈婢女與明代社會〉,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03。
王慧瑜,〈明末清初江南才女身世背景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5。
王龍鳳,〈明代家訓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曲榮傳,〈元、明負心婚變劇及翻案劇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
吳瓊媚,〈清代台灣「妾」地位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0。
李媛珍,〈明代的命婦生活〉,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翁宏霖,〈晚明復社領袖張溥(1602-1641)及其經世思想〉,成功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6。
陳志國,〈徐渭的人格論〉,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2。
楊庸蘭,〈唐代的孤兒與寡母〉,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趙崔莉,〈明代婦女地位研究〉,安徽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鄭雅如,〈情感與制度:魏晉時代的母子關係〉,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1。
劉孝利,〈明清時期家教文化研究〉,曲阜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蕭慧媛,〈明代官員的乞休致仕--官場困局下求退告歸的時代現象〉,中國文化大
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三)期刊論文
于春海、卞良君,〈明清小說中的家庭倫理觀〉,《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期3(1998年),頁116-118。
干生、建國,〈掩不住的民主性精華-對“二拍”婚姻愛情觀描寫的再評
價〉,《文科教學》,期2(1995年),頁34-38。
王明霞,〈從明律看封建家庭的夫妻關係〉,《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
期4(1992年),頁74-77。
王匯涓,〈《紅樓夢》中賈環形象的重新認識〉,《河南師範大學(哲學社會
科學版)》,卷33期2(2006年),頁202-203。
王雪萍,〈明代婢女與生存模式探析〉,《常春師範學院學報》,期3(2002年),
頁45-48。
卞孝萱,〈韓愈生母之謎〉,《周口師專學報》,期1(1997年)1997第一期,頁
4-6。
亢學軍,〈明中期江南士人心態之形成——以何良俊為例〉,《常熟高專學
報》,期3(2004年),頁49-52。
田夫,〈從《烈女傳》看中國式母愛的流露〉,收入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
論集》第三集,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93,頁19-27。
白麗英、葉一舵,〈國內外關於親子關係及其對兒童心理發展的研究〉,《福
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2(2002年),頁130-134。
衣若蘭,〈被遺忘的宮廷婦女-淺論明代公主的生活〉,《輔仁歷史學報》,期10
(1996年),頁27-55。
吳振漢,〈明代的主僕關係〉,《食貨月刊》,卷12期4(1982),頁27-43。
吳燕娜,〈中國色情小說中婦女形象與性教育〉,收入鮑家麟編,《中國婦
女史論集》第ㄧ集,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99,頁23-79。
吳傳逸,〈東林黨爭與晚明清流士大夫的歷史命運〉,《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卷16期4(1997年11月),頁27-30。
呂永、王進科,〈宋代妾之家屬身分與地位的邊緣化〉,《池州師專學報》,
卷20期4(2006年8月),頁78-82。
何孝榮,〈論高攀龍的用人思想及實踐〉,《史學集刊》,1999年第2期,頁40-44。
李香珠,〈庶出的身份,猬瑣的形象-賈環形象探析〉,《麗水學院學報》,卷28
期4(2006年),頁50-62。
李維,〈從母子的依戀到父子的互動〉,《當代青年研究》,期6(1998年),頁
15-16。
李新燦,〈男性多偶之家中妻子的自保策略-明清小說家庭女性掠影〉,《雲
南社會科學》,期6(2003年),頁125-128。
李承貴,〈高攀龍的佛教觀-兼及高攀龍思想的儒學本色〉,《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期4(2004年),頁40-44。
定宜莊,〈清代滿族的妾與妾制探析〉,《中國近代婦女史研究》,期6(1998年),
75-108。
南矩容,〈一條突不破的人生閉合之路-西門府中妻妾之間悲劇衝突淺說〉,《固原
師專學報》,期2(1994年),頁28-32。
林嘉怡,〈明代文人「情」概念之遞變探究〉,《中國文化月刊》,期215(1998
年2月),頁83-94。
林中澤,〈利瑪窦與晚明中西婚俗的差異〉,《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期2(2001年),頁 70-78。
林素娟,〈漢代后妃的嫡庶之辨-以葬禮及相關經義為探究核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期26(2005年3月),頁321-357。
邵金凱、郝宏桂,〈略論晚明社會風尚的變遷〉,《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
文社會科學版)》,卷21期2(2001年5月),頁58-62。
袁墨卿、袁法周,〈晚明江南文化殊相-名士與名姝的艷情與悲劇〉,《棗
莊學院學報》,期1(2005年),頁38-50。
唐長孺,〈讀《顏氏家訓‧后娶篇》論南北嫡庶身分的差異〉,《歷史研究》,
期1(1994年),頁58-65。
孫慧敏,〈書寫忠烈:明末夏允彝、夏完淳父子殉節故事的形成與流傳〉,
《台大歷史學報》,期26(2000年),頁263-307。
孫慧敏,〈天下興亡,「匹夫」之責?-明清鼎革中的夏家婦女〉,《台大歷
史學報》,期29(2002年),頁63-85。
孫書磊,〈茅維及其凌霞閣雜劇考述〉,《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期3(2004年),
頁31-37。
徐泓,〈明代的家庭:家庭型態、權力結構與成員間的關係〉,收入王毓銓
主編《明史研究》第四輯,合肥:黃山出版社,1994,頁179-196。
徐泓,〈明代的婚姻制度〉(上)(下),《大陸雜誌》,卷78期1、2(1989年),
頁 26-37、68-82。
徐文明,〈《聊齋》中的妒婦悍婦與中國古代的納妾制度〉,《蒲松齡研究》,期3(1999年),頁75-88。
徐秉愉,〈正位於內—傳統社會的婦女〉,收入劉岱編,《中國文化新論社
會篇「吾土與吾民」》,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頁143-185。
徐林,〈明代中后期隱士與山人之文化透析〉,《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卷30期4(2004年),頁137-141。
郭培貴,〈明代文官蔭敘制度考論〉,《歷史研究》,期2(2005年),頁42-58。
郭松義,〈清代的納妾制度〉,收入於《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四)》,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6,頁35-62。
張和平,〈晚明人文思潮的性質及其社會導向-晚明人文思潮研究之三〉,
《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期1(1995年),頁67-76。
張璉,〈現存明人文集的特色與「明人文集聯合目錄與篇目索引資料庫」
建置概況〉,《明代研究通訊》,期3(1990年),頁37-44。
張培恆,〈明代的文學與思想〉,《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期1(1989年),
頁6-10。
陳瑞,〈明代中后期生活中越禮逾制現象探析〉,《安徽史學》,期2(1996年),
頁29-31。
張立高,〈試論明清宗族恤孤〉,《喀什師範學院學報》,卷26期1(2005年),
頁39-42。
張窈慈,〈倪元璐的書法藝術〉,《中華書道》,期45(2004年),頁6-17。
陳俊杰,〈明清士人階層女子守節現象〉,《二十一世紀》雙月刊,期27(1995年),
頁98-107。
陳富容,〈馮夢龍改編劇語言之當行本色論〉,《(逢甲人文社會學報》,期7(2003
年),頁65-88。
許岩,〈父親參與兒童教養影響因素研究述評〉《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
社會科學版)》,卷23期1(2006年),頁121-125。
程似錦,〈談《醒世恒言》的成書及其中兩卷所反映的明代社會〉,《法商
學報》(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台北夜間部),期27(1992年),頁300-336。
黃志盛,〈《世說新語》中的妾、妓、婢〉,《國立高雄海院學報》,期17,頁99-112。
董家遵,〈歷代節婦烈女的統計〉,收入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
北縣:稻鄉出版社,1989,頁110-120。
趙善嘉,〈明清科舉與文學〉,《上海師範大學學報》,期1(1992年),頁
93-98。
趙世瑜,〈冰山解凍的第一滴水-明清時期家庭與社會中的男女兩性〉,《清
史研究》,期4(1995年),頁93-99。
趙崔莉,〈明代婦女的法律地位〉,《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
版)》,期1(2004年),頁106-111。
趙毅、趙峰,〈悍妻現象與十七世紀前後的中國社會〉,收入王毓銓主編《明
史研究》第四輯,合肥:黃山出版社,1994。
熊秉真,〈明清家庭中的母子關係—性別、感情及其他〉,收入李小虹、朱
虹、董秀玉主編,《性別與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91,頁514-542。
潘桂林,〈《紅樓夢》小妾形象解讀〉,《懷化學院學報》,卷22期4(2003年),
頁65-68。
鄭利華,〈明代『畸人』與『畸人文學』〉,《中國典籍與文化》,期1(1997年),頁 32-36。
鄭培凱,〈天地正義謹見於婦女-明清的情色意識與貞淫問題〉,收入鮑家
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三集,臺北縣:稻鄉出版社,1993,
頁97-119。
鄭文君,〈試論東林黨人反對內閣專權的歷史意義〉,《四川大學學報(哲
學社會科學版)》,期4(1994年),頁63-70。
劉國盈,〈質疑與請教-讀《韓愈生母之謎》後〉,《周口師專學報》,卷15期1
(1998年),頁21-22。
劉麗坤,〈反抗者的悲哀-《紅樓夢》中的趙姨娘與《醒世姻緣傳》中龍
氏的對比〉,《固原師專學報》,卷26期4(2005年),頁25-28。
劉增貴,〈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妾〉,收入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四
集,臺北縣:稻香出版社,1995,頁61-99。
蔡方鹿,〈二程的理想人格和價值取向及其對後世的影響〉,《天府新論》,
期3(1994年),頁45-50。
蔡獻榮,〈中國多妻制度的起源〉,收入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
北縣:稻鄉出版社,1989,頁78-109。
鄧澤森,〈試論東林黨人在晚明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江漢大學學報》,期1(1994年),頁95-102。
三、近人著述(外文部分)
Sheieh﹐Bau Hwa(謝葆華)﹐“Concubines in Chinese Society from the Fourteenth
to the Seventeeth Centuries”,Unversity of Illinois,Ph﹒D﹒ Dissertation,
1992。
Sheieh﹐Bau Hwa(謝葆華)﹐“Female Hierarchy in Customary Practice:The
Satatus of Concubines in Seventeenth-Century Cina”,收入《近代中國
婦女史研究》,期5(1997年),頁55-114。
Sheieh﹐Bau Hwa(謝葆華)﹐“The Acquistion of Concubines in China,14-17th
Centuries”,收入《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1993年),頁
125-200。
矢沢利彥,《西洋人の見た十六∼十八世紀の中國女性》,東京:株式會社東方書店,1990。
石川照子,<日本ズおんペ近現代中国女性史研究ソ狀況>,收入《近代
中國婦史研究》,期1(1990年)。
寺田隆信,<關于鄉紳>,《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天津:天津
人民出版社,1982,頁112~125。
四、工具書
三民書局篇纂委員會,《大辭典(上)(中)(下)》,台北:三民書局,1990。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編,《中國近八十年明史論著目錄》,鎮江: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年。
台灣中央圖書館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7。
周駿富,《明代傳記叢刊索引》,台北:明文書局,1991。
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組,《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6。
漢學研究中心資料組,《漢學研究中心景照海外佚存古籍書目初編》,台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年。
指導教授 吳振漢(Cheng-Han Wu) 審核日期 2008-1-7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