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130502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2 、訪客IP:3.143.244.83
姓名 陳錦昌(Chin-chang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論文名稱 明、清對臺策略之研究
相關論文
★ 俞正燮婦女思想之研究★ 石達開與太平天國之研究(1831-1863)
★ 《民報》歷史觀之研究★ 太平天國婦女地位之研究
★ 論蔣李內爭與國共內戰之挫敗(1945-1949)★ 明末樞輔孫承宗之研究
★ 《大公報》在國共內戰初期立場之研究(1945.12-1947.1)★ 葉公超與中華民國外交(1949-1961)
★ 國共內戰之書寫—以《巨流河》等五本文藝作品為例★ 石門水庫教會之研究
★ 兩岸基督教詩歌創作之探討—以天韻合唱團及呂小敏為例★ 雍正能臣李衛之研究
★ 清世祖理漢政策(1651-1661)★ 清代徽州鹽商子弟教育研究(1644~1840)
★ 三元宰相--商輅之研究★ 賢媛之冠-商景蘭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康熙前期,中國將一向被視為海外之地、蕞爾小島──臺灣納入版圖,是什麼原因讓中國不憚水土,不畏波濤,決定攻臺?近代國家基於國防、交通、經濟……等理由寸土必爭、寸土不讓,光緒二十一年(1895),中國為何又同意割讓臺灣?改變了臺灣的歷史進程和方向。因此本文透過明、清的實錄、奏疏、往來的信件、電報和私人日記、筆記,以及已經翻譯成中文的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VOC)日誌,以史學研究法予以研究。
中國在明朝時開始跟臺灣密切接觸,臺灣因此進入「天下」之中。清朝在鄭成功北征南京失敗後,已完全征服大陸,並打算乘勢將鄭成功的黨羽一舉打垮。鄭成功在季風航線上的臺灣、呂宋、長崎中,選擇以臺灣為根本之地,以安頓將領家眷、生聚教訓,進而反清復明。
相對的,對康熙帝而言,如果不能避免前明餘黨鄭成功的實力再次壯大,就會存在威脅其皇位的可能性,因此一定要攻臺,將其勢力徹底消滅。多位福建大員,則是基於與海外貿易的密切關連性,支持攻臺主張。
光緒二十一年(1895),中國在中日戰爭中戰敗。在日軍北路兵鋒及於山海關,南路則攻下威海衛,隨時都可能攻陷北京的情況下,清朝政府不得不同意割讓臺灣,簽訂馬關條約。
簡單來說,攻占臺灣卅割讓臺灣,在兩種相反決策之間的取捨,明、清在不同時期的決定,同樣是基於以政權安危為優先的宏觀考量。
摘要(英) During the early reign of Emperor K’ang-hsi, China incorporated Taiwan, which had been considered a diminutive island on a distant sea, into her territory. What prompted China to invade Taiwan – in spite of possible epidemics on the island and the dangers of the sea? Yet, what caused China to relinquish her ownership of Taiwan in the 21st year of Kuang-hsu’s reign (1895 AD) and thus change the course of Taiwan’s history while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were vying for additions to their territories – for strategic, logistic, and economic advantages – at every possible opportunity? This paper seek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with the historiography of Taiwan, as well as an analytical research into the documents from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including the Veritable Records (shih-lu, 實錄), memorials and reports to the thrones, letters, telegrams, personal journals and notes, and the journals of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VOC), which ar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China’s association with Taiwan began in the Ming dynasty, which caused the island to be considered part of “Land under Heaven” (天下). When Cheng Ch’’eng-kung (鄭成功) failed in his attempt to seize the city of Nan-king(南京), the first rulers of the Ch’ing dynasty had already conquered most of China and intended to bring Cheng Ch’’eng-kung under their reins by obliterating his forces and defeating hisfollowers. As a result, among the strategic points of Taiwan, Luzon, and Nagasaki -- all located on the monsoon route -- Cheng Ch’’eng-kung chose Taiwan to rebuild his forces, arrange for his military leaders and their families to settle, and establish a base of operation for the cause of “overthrowing Ch’ing, restoring Ming” (反清復明).
With Cheng Ch’’eng-kung leading the remnants of the Ming dynasty, failure to keep him from ever rebuilding and expanding his forces again would undoubtedly result in imminent threats to Emperor K’ang-hsi’s sovereignty. To secure his throne, the emperor had no other option other than to annihilate Cheng Ch’’eng-kung’s anti-Ch’ing forces. This approach was supported by the ranking officials in the region of Fu-chien (福建) on the basis that the takeover of Taiwa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verseas trading in that region.
In the 21st year of Kuang-hsu’s reign (1895 AD), China suffered defeat in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As a result, Beijing was on the brink of falling under siege -- with the Japanese troops almost taking over Shanhai Pass (山海關) from the north and meanwhile claiming Weihaiwei (威海衛) in the north. Consequently, the Ch’ing administration was forced to sign the Treaty of Shimonoseki, thus relinquishing the ownership of Taiwan.
Overall, when the rulers of both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chose between taking over Taiwan and relinquishing the ownership of it -- two conflicting and contradictory choices indeed -- it was a measure resulting from macroscopic consideration to secure the sovereignty of the dynasty as their first priority.
關鍵字(中) ★ 馬關條約
★ 中日戰爭
★ 鄭成功
★ 康熙帝
關鍵字(英) ★ First Sino-Japanese War
★ Emperor K’ang-hsi
★ Cheng Ch'eng-kung
★ Treaty of Shimonoseki
論文目次 緒論…………………………………………………………………………………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範圍……………………………………………………………………1
三、研究回顧……………………………………………………………………1
四、史料基礎……………………………………………………………………4
五、研究方法……………………………………………………………………5
第一章 明代對臺灣的認識………………………………………………6
第一節 明代認識臺灣的過程……………………………………………………6
一、做為地理指標的臺灣………………………………………………………6
二、嘉靖倭難之影響…………………………………………………………9
三、〈東番記〉對臺灣的描述…………………………………………………11
第二節 臺灣於明代的角色……………………………………………………13
一、海防…………………………………………………………………………13
二、經濟…………………………………………………………………………16
第三節 明政府對臺灣的政策…………………………………………………19
一、未將臺灣納入版圖………………………………………………………20
二、以臺灣解決國貿問題……………………………………………………21
小結………………………………………………………………………………24
第二章 明鄭對攻臺與否的爭論………………………………………26
第一節 鄭成功攻臺的背景……………………………………………………26
一、南京敗後的局勢……………………………………………………………26
二、明鄭內部的困境……………………………………………………………28
三、選擇的地點…………………………………………………………………32
第二節 明鄭討論攻臺的過程…………………………………………………40
一、決策單位……………………………………………………………………40
二、改擇臺灣的決策過程………………………………………………………44
三、擬定攻臺決策的過程………………………………………………………45
第三節 對明鄭反對與主張攻臺理由的探討…………………………………50
一、反對與主張攻臺的理由……………………………………………………50
二、決策團隊背景分析…………………………………………………………59
小結………………………………………………………………………………62
第三章 康熙朝對攻臺與否的爭論…………………………………65
第一節 康熙朝攻臺的背景……………………………………………………65
一、輔政時期對臺灣問題的處置……………………………………………65
二、三藩之亂時期的鄭清交涉………………………………………………70
三、清鄭水師的消長…………………………………………………………74
第二節 康熙朝攻臺與否的決策過程…………………………………………77
一、決策單位…………………………………………………………………77
二、1580 年廈金戰役後的攻臺爭論…………………………………………84
三、鄭經卒後的攻臺爭論……………………………………………………86
第三節 對康熙朝攻臺與否爭論的探討………………………………………89
一、反對攻臺與主張的理由…………………………………………………89
二、決策團隊背景分析………………………………………………………96
小結………………………………………………………………………………99
第四章 光緒朝割、保臺灣的爭論…………………………………101
第一節 光緒朝清廷割臺的背景………………………………………………101
一、日本覬覦臺灣由來已久…………………………………………………101
二、馬關條約割臺條款的形成………………………………………………105
第二節 光緒朝割臺的決策過程………………………………………………110
一、決策單位…………………………………………………………………110
二、決定接受割臺的決策過程………………………………………………117
三、馬關議和期間的保臺對策………………………………………………120
第三節 對光緒朝反對與贊成割臺理由的探討………………………………124
一、反對與同意割臺的理由…………………………………………………124
二、決策單位背景分析………………………………………………………130
小結………………………………………………………………………………134
結論………………………………………………………………………………136
參考資料………………………………………………………………………139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
中文論著
一、基本史料
1.官書、史料輯
不著撰人,《大清世祖章(順治)皇帝實錄》,臺北:華文,1964。
不著撰人,《清代官書記明臺灣鄭氏亡事》臺灣文獻叢刊174,臺北:臺灣銀行,1963。
不著編者,《中外條約彙編》,新北:文海,1964。
中國史學會主編,《中日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上海:上海人民,195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初鄭成功家族滿文檔案譯編:順治三年至康熙二十五年》,收於《臺灣文獻匯刊》,輯1,冊6-8,北京:九州,200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整理,《康熙起居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太祖朱元璋,《皇明祖訓》,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政書類,冊264,臺南:莊嚴文化,1996(據北京圖書館藏明洪武禮部刻本影印)。
王元穉輯,《甲戌公牘鈔存》臺灣文獻叢刊39,臺北:臺灣銀行,1959。
王彥威等撰,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選輯,《清季外交史料選輯》臺灣文獻叢刊198,臺北:臺灣銀行,1962。
王炳耀撰,《中日戰輯選錄》臺灣文獻叢刊265,臺北:臺灣銀行,1969。
王慶雲,《石渠餘紀》,北京:北京古籍,1985。
王 澐,《漫遊紀略》,收於《叢書集成三編》,冊80,臺北:新文豐,1996。
北平故宮博物院編,《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北京:北平故宮博物院,1932。
北京市天龍長城文化藝術公司編,《清代台灣檔案史料全編》,北京:學苑,1999。
朱壽朋編,張靜廬等點校,《光緒朝東華錄》,北京:中華書局,1958。
江日昇,《臺灣外紀》,臺北:世界書局,1985。
江樹生主譯卅註,《荷蘭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1)1622-1626》,臺北:南天,2007。
江樹生譯,《1662鄭成功與荷蘭人締和條約:荷人十八條及鄭氏十六條》,臺北:漢聲雜誌社,1992。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臺南:臺南市政府,2000-2003。
吳元柄輯,《沈文肅公政書》,新北:文海,1966。
吳幅員編輯,《琉球歷代寶案選錄》,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5。
李元度,《清先正事略選》臺灣文獻叢刊194,臺北:臺灣銀行,1964。
李光地,《榕村語錄續集》,收於《四庫未收書輯刊》,輯4冊21,北京:中華書局,2000。
李承勛等撰,《明經世文編選錄》臺灣文獻叢刊289,臺北:臺灣銀行,1971。
李桓等編纂,《國朝耆獻類徵選編》,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刋三編》,輯1冊5-7,新北:文海,1986。
李國祥、楊昶主編,薛國中、韋洪編,《明實錄類纂:福建台灣卷》,武漢:武漢,1993。
李鴻章,《李文忠公選集》臺灣文獻叢刊131臺北:臺灣銀行,1961。
李鴻章撰,吳汝綸輯,《李文忠公全集》,新北:文海,1962。
村上直次郎日文譯注,中村孝志日文校注,程大學中文翻譯,《巴達維亞城日記》,臺北:眾文,1991。
沈 雲,《臺灣鄭氏始末》臺灣文獻叢刊15,臺北:臺灣銀行,1958。
阮旻錫,《海上見聞錄》臺灣文獻叢刊24,臺北:臺灣銀行,1958。
季麒光等,《臺灣輿地匯鈔》臺灣文獻叢刊216,臺北:臺灣銀行,1965。
季麒光撰,李祖基點校,《蓉洲詩文稿選輯‧東寧政事集》,香港:香港人民,2006。
屈大均,《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
林叟發編輯,《華夷變態》,臺北:國家圖書館,2002(據日本延寶二年(1674)影鈔本)。
邵廷釆,《東南紀事》臺灣文獻叢刊96,臺北:臺灣銀行,1961。
姚旅著、劉彥捷點校,《露書》,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冊1132,上海:上海古籍,2002(據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明天啟刻本影印)。
姚 瑩,《東槎紀略》,收於《叢書集成續編》,冊280,史地類,臺北:新文豐,1989。
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輯5 冊44,新北:文海,1967。
施 琅,《靖海紀事》臺灣文獻叢刊13,臺北:臺灣銀行,1958。
查繼佐,《魯春秋》臺灣文獻叢刊118,臺北:臺灣銀行,1961。
洪安全主編,《清宮宮中檔奏摺臺灣史料》,臺北:故宮博物院,2001。
洪安全總編輯,《清宮諭旨檔臺灣史料》,臺北:故宮博物院,1994。
胡月涵(Johannes Huber)著,吳玫譯,〈十七世紀五十年代鄭成功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之間來往的函件〉,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歷史研究室編,《鄭成功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南昌:江西人民,1989,頁292-317。
茅瑞徵,《皇明象胥錄》,收於《四部叢刊廣編》,冊17,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據國立北平圖書館善本叢書第一集重印)。
夏 琳,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閩海紀要》臺灣文獻叢刊23,臺北:臺灣銀行,1961。
孫元衡,《赤嵌集》臺灣文獻叢刊10,臺北:臺灣銀行,1958。
徐昌治編,《聖朝破邪集》。
徐 鼐,《小腆紀年附考》臺灣文獻叢刊124,臺北:臺灣銀行,1962。
海外散人,《榕城紀聞》,收於《臺灣文獻匯刊》,輯2,冊14,北京:九州,2004。
翁同爵,《皇朝兵制考略》,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冊858,上海:上海古籍,2002(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緒元年武昌節署刻朱墨套印本影印)。
翁洲老民,《海東逸史》臺灣文獻叢刊99,臺北:臺灣銀行,1961。
高其倬等撰,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輯,《清經世文編選錄》臺灣文獻叢刊229,臺北:臺灣銀行,1966。
張之洞,《張文襄公選集》臺灣文獻叢刊9,臺北:臺灣銀行,1961。
張本政主編,《《清實錄》台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1993。
張偉仁主編,《明清檔案》,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6-(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現存清代內閣大庫原藏本影印)。
戚其章主編,《中日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9-1996。
梅村野史(吳偉業),《鹿樵紀聞》臺灣文獻叢刊127,臺北:臺灣銀行,1961。
郭 輝譯,《巴達維亞城日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
陳仁錫評纂,《皇明世法錄》,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據國立中央圖書館珍藏善本影印)。
陳支平編,《閩頌匯編》,收於《臺灣文獻匯刊》,輯2冊1-7,北京:九州,2004。
陳侃等撰,《使琉球錄三種》臺灣文獻叢刊287,臺北:臺灣銀行,1970。
陸奧宗光著,陳鵬仁譯,《中日世紀之戰:甲午戰爭》,臺北:開今文化,1994。
陶正靖,《陶晚聞先生集》,收於《叢書集成三編》,冊55,文學類,臺北:新文豐,1996。
程紹剛譯註,《荷蘭人在福爾摩莎》,臺北:聯經,2000。
楊英撰,《從征實錄》臺灣文獻叢刊32,臺北:臺灣銀行,1958。
楊 捷,《平閩記》臺灣文獻叢刊98,臺北:臺灣銀行,1961。
董倫等修,解縉等重修,倫胡廣等復奉敕修,黃彰健校勘,《明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
賈楨等纂,《籌辦夷務始末:咸豐朝》,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輯59,新北:文海,1970。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臺北:遠流、文建會,2004。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臺北:遠流、文建會,200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同治甲戌日兵侵臺始末》,臺灣文獻叢刊38,臺北:臺灣銀行,195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明季荷蘭人侵據彭湖殘檔》臺灣文獻叢刊154,臺北:臺灣銀行,196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明實錄閩海關係史料》臺灣文獻叢刊296,臺北:臺灣銀行,197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關係文獻集零》臺灣文獻叢刊309,臺北:臺灣銀行,197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鄭氏史料三編》臺灣文獻叢刊175,臺北:臺灣銀行,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鄭氏史料初編》臺灣文獻叢刊157,臺北:臺灣銀行,196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鄭氏史料續編》臺灣文獻叢刊168,臺北:臺灣銀行,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輯,《碑傳選集》臺灣文獻叢刊220,臺北:臺灣銀行,196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輯,《鄭氏關係文書》臺灣文獻叢刊69,臺北:臺灣銀行,1960。
趙慎畛等撰,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輯,《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臺灣文獻叢刊288,臺北:臺灣銀行,1971。
趙爾巽等纂,國史館校註,《清史稿校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臺南:莊嚴文化,1997。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編,《馬關議和中之伊李問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8。
鄭亦鄒,《鄭成功傳》臺灣文獻叢刊67,臺北:臺灣銀行,1959。
魏 源,《聖武記》,收於《四部備要》,冊298-299,臺北:中華書局,1965-1966(據古微堂原刻本校刊)。
寶鋆等修,《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輯62,新北:文海,1971。
2.年譜、日記
金雲銘,《陳第年譜》臺灣文獻叢刊303,臺北:臺灣銀行,1972。
威廉‧愛司伯朗森‧班德固(Willem Ijsbrantsz. Bontekoe)著,林昌華譯,《黃金時代:一個荷蘭船長的亞洲冒險》,臺北:果實,2003。
張佩綸撰,《澗于日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據豐潤張澗于草堂石印本影印)。
梅氏(Philippus Daniel Meij van Meijensteen)著,江樹生譯註,《梅氏日記:荷蘭土地測量師看鄭成功》,臺北:漢聲雜誌社,2003。
趙中孚編輯,《翁同龢日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
3.方志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13,臺北:臺灣銀行,1961。
金 鋐、蔣毓英著,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府志》,清代臺灣方志彙刊,臺北:遠流,2004。
孫爾準等修,陳壽祺等纂,《重纂福建通志》,臺北:華文,1968(據清同治十年重刊本影印)。
高拱乾纂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65,臺北:臺灣銀行,1960。
陳 鍈等修,鄧來祚等纂,《海澄縣志》,臺北:成文,1968(據清乾隆27年刊本影印)。
鄂爾泰等監修,《雲南通志》,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569-570,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黃典權、游醒民等纂修,《臺南市志》,臺北:成文,1983。
黃純青、林熊祥主修,《臺灣省通志稿》,臺北:成文,1983。
薛志亮、鄭兼才纂,《續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104,臺北:臺灣銀行,1962。
4.私家筆記
C. E. S.著,周學普譯,《被遺誤之臺灣》,收於《臺灣經濟史三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37-111。
向達校注,《兩種海道針經》,北京:中華書局:2000。
李光地,《榕村語錄續集》,收於《四庫未收書輯刊》,輯4,冊21,北京:中華書局,2000(清光緖傅氏藏園刻本)。
胡巨川,《臺灣逸史附言》,高雄:春暉,2001。
翁萬戈輯,《甲午戰爭》,翁同龢文獻叢編5,臺北:藝文印書館,2003。
張 燮,《東西洋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裘毓麔,《清代軼聞》,收於《中華文史叢書》,冊86,臺北:華文,1969(據民國17年鉛印本影印)。
劉聲木,《萇楚齋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北京:中華書局,1998。
鄭若曾,《鄭開陽雜著》,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584,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鄭若曾撰,李致忠點校,《籌海圖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
5.文集
何喬遠,《鏡山全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明崇禎十四年序刊本,影印自日本內閣文庫)。
李維楨,《大泌山房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冊152,臺南:莊嚴,1997。
沈 演,《止止齋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明崇禎六年刊本,影印自日本尊經閣文庫)。
沈有容輯,《閩海贈言》臺灣文獻叢刊56,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所,1959。
汪叔子編,《文廷式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
周 嬰,《遠遊篇》,收於《臺灣文獻匯刊》,輯5,冊12,北京:九州,2004。
周之夔,《棄草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明崇禎八年序刊本,影印自日本內閣文庫)。
胡 直,《衡廬精舍藏稿》,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1287,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張煌言,《張蒼水集》,收於《叢書集成續編》,冊150,文學類,臺北:新文豐,1990。
曹學佺,《石倉全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明刊本,影印自日本內閣文庫)。
許孚遠,《敬和堂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明萬曆二十二年序刊本,影印自日本內閣文庫)。
葉向高,《蒼霞續草》,北京:2000(明萬曆刻本),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124。
董應舉,《崇相集選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37種。
蔡獻堂,《清白堂稿》,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明崇禎年刊本,影印自日本尊經閣文庫)。
盧若騰,《島噫詩》臺灣文獻叢刊245,臺北:臺灣銀行,1968。
二、工具書
Stephen J. Hoch、Howard C. Kunreuther、Robert E. Gunther編,李紹廷譯,《華頓商學院決策聖經》,臺北:商周,2004。
王仲孚主編,盧胡彬總編輯,《甲午戰爭中文論著索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1994。
平凡社編,《政治學事典》,東京:平凡社,1968。
全臺詩編輯小組編撰,《全臺詩》,臺北:遠流,2004。
李毓澍編,《清季中日韓關係資料三十種綜合分類目錄》,臺北:中文研究資料中心,1977。
彼得‧杜拉克著,齊若蘭譯(Peter F. Drucker),《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臺北:遠流,2004。
俞寬賜,《國際法新論》,臺北:啟英,2002。
郭松義、李新達、楊珍著,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通史第十卷清代》,北京:人民:1996。
湯 武,《中國與國際法》,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70。
路易斯(L. W. Lewis)著,李佩芝、高鴻翔譯,《決策的技術》,臺北:商周,2006。
賴永祥,《中國圖書分類法》,增訂七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
錢實甫編,《清代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
三、專書
Jose Eugenio Borao Mateo(鮑曉鷗)等編,《Spaniards in Taiwan》(西班牙人在臺灣),臺北:南天,2001。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編,《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新北:稻鄉,1997、2002。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主編,《中國近現代史論集》,第11編中日甲午戰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中華學術院編輯,《中華學術與現代文化叢書》,冊3,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76。
井上清著,姜晚成、馬黎明譯,《日本軍國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方 豪,《方豪教授臺灣史論文選集》,臺北:捷幼,1999。
方 豪,《臺灣早期史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
孔定芳,《清初移民社會:滿漢異質文化整合視野下的歷史考察》,武漢:湖北人民,2009。
王日根,《明清海疆政策與中國社會發展》,福州:福建人民,2006。
王芸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北京:三聯書店,1979。
甘懷真編,《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
白蒂(Patrizia Carioti)著,莊國土、蘇子惺、聶德寧譯,莊國土審校,《遠東國際舞台上的風雲人物:鄭成功》,桂林:廣西人民,1996。
司徒琳(Lynn Struve),李榮慶、郭孟良、卞師軍、魏林譯,嚴壽澂,《南明史:1644-1662》,上海:上海書店,2007。
石 泉,《甲午戰爭前後之晚清政局》,北京:三聯書店,1997。
伊能嘉矩原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臺灣文化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1991。
江樹生,《鄭成功和荷蘭人在台灣的最後一戰即換文締和》,臺北:漢聲雜誌社:1992。
吳密察,《臺灣近代史研究》,新北:稻鄉,1990。
李永熾,《福澤諭吉社會思想之研究》,臺北:稻鄉,2009。
村上直次郎、岩生成一、中村孝志、永積洋子著,許賢瑤譯,《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
周雪玉,《施琅攻台的功與過》,臺北:臺原,1990。
林文仁,《派系分合與晚清政治(1885-1898):以“ 帝后黨爭”為中心的探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
林金悔主編,《漚汪‧將軍‧施琅:將軍鄉鄉名溯源既施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臺南縣將軍鄉公所,2002。
林柏維,《密碼與光譜:台灣為中心的歷史知識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
信夫清三郎著,呂萬和等譯,《日本近代政治史》,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海峽交通史論叢編輯委員會編,《海峽交通史論叢》,福州:海風,2002。
翁佳音,《荷蘭時代臺灣史的連續性問題》,新北:稻鄉,2008。
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雲林、南投: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尋根探源:臺灣開發史蹟展專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編,《甲午戰爭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1995。
常熟市人民政府、中國史學會編,《甲午戰爭與翁同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5。
張世賢,《晚清治台政策》,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8。
張炎憲、李筱峯、戴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臺北:玉山社,1996。
張炎憲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輯3,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88。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1993。
張增信,《明季東南中國的海上活動》,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8。
戚其章,《晚清史治要》,北京:中華書局,2007。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1979。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2000。
郭廷以,《臺灣史事概說》,臺北:正中:1954。
陳在正,《台灣海疆史》,臺北:揚智,2003。
陳宗仁,《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灣早期史研究1400-1700》,臺北:聯經,2005。
陳捷先,《不剃頭與兩國論》,臺北:遠流,2001。
陳漢光、賴永祥編,《北臺古輿圖集》,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65。
陳豐祥,《近代日本的大陸政策》,臺北:金禾,1992。
曾乃碩,《乙未拒日保臺運動》,臺北:臺灣史蹟研究會。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新北:稻鄉,2009。
費正清編,杜繼東譯,《中國的世界秩序:傳統中國的對外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0。
黃秀政,《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黃嘉謨,《美國與臺灣》,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臺灣歷史研究室編,《海峽兩岸首次臺灣史學術交流論文集》,廈門:廈門大學,1990。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歷史研究室編,《鄭成功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南昌:江西人民,1989。
楊彥杰,《荷據時代台灣史》,臺北,聯經,2000。
楊雲萍,《南明研究與台灣文化》,新北:臺灣風物,1993。
萬明,《明代中外關係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1。
葛劍雄,《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北京:中華書局,2008。
賈小葉,《晚清大變局中督撫的歷史角色》,上海:上海書店,2008。
歐陽泰(Tonio Adam Andrade)著,鄭維中譯,《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臺北:遠流,2007。
蔣廷黼,《中國近代史研究》,臺北:里仁,1982。
蔡東杰,《李鴻章與清季中國外交》,臺北:文津,2001。
鄭永常,《來自海洋的挑戰:明代海貿政策演變研究》,新北:稻鄉,2004。
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委員會編,《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新北:稻鄉,1999。
鄭維中,《製作福爾摩沙:追尋西洋古書中的台灣身影》,臺北:如果,2006。
鄭廣南,《中國海盜史》,上海:華東理工大學,1998。
鄧孔昭,《鄭成功與明鄭台灣史研究》,北京:台海,2000。
鮑曉鷗(Borao Mateo, José Eugenio)著,那瓜譯,《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巴洛克的結局》,臺北:南天書局,2008。
韓家寶(Pol Heyns)著,鄭維中譯,《荷蘭時代臺灣的經濟‧土地與稅務》,臺北:播種者,2002。
魏斐德(Frederic E.Wakeman,Jr.)著,陳蘇鎮、薄小瑩等譯,《洪業:清朝開國史》,南京:江蘇人民,2005。
四、學位論文
石弘毅,〈清代康熙年間治台政策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博士論文,2006。
何湘英,〈中國大一統的歷史研究:從秦漢到清末台灣建省的史觀探析〉,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林怡秀,〈清末中日琉問題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林偉盛,〈荷據時期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貿易(1622-1662)〉,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許雪姬,〈明清兩代國人對澎湖群島的認識及防戍〉,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許雪姬,〈清代臺灣武備制度的硏究:清代臺灣的綠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
簡蕙盈,〈明鄭時期台灣之海外貿易及其轉運地位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經濟系碩士論文,2000。
五、期刊專文
J. E. 威爾斯著,耿昇譯,〈多明我會士李科羅與台灣鄭氏政權〉,《中國史研究動態》,1982年第5期,頁14-20。
山本四郎,〈小川又次稿:〈清國征討策案〉(1887)について>〉,《日本史研究》,期75,1964.11。
毛一波,〈鄭氏入臺與清廷對策〉,《臺灣風物》,卷11期4,1961.4,頁3-6。
王 菡,〈明清冊封使別集中琉球史料舉隅〉,《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卷3期2(總6),2006.12,頁111-129。
王成勉,〈沒有交集的對話─論近年學術界對「滿族漢化」之爭議〉,《胡人漢化與漢人胡化》,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人文社會研究中心,2006,頁57-81。
王思治、呂元聰,〈施琅與清初統一臺灣〉,《學術月刊》,1994年第6期,頁59-69。
石原道博著,鄭瑞明譯,〈臺灣鄭氏招諭呂宋始末〉,《臺北文獻》,期62、63,1983.3,頁221-236。
石萬壽,〈明鄭的軍事行政組織:明鄭兵制研究之三〉,《臺灣文獻》,卷27期1,1976.3,頁50-66。
石萬壽,〈論鄭成功北伐以後的兵鎮〉,《臺灣文獻》,卷24期4,1973.12,頁15-26。
吳聰敏,〈荷蘭統治時期台灣的轉口貿易〉,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研討會發表論文,2006.10,頁1-8。
李毓中,〈明鄭與西班牙帝國:鄭氏家族與菲律賓關係初探〉,《漢學研究》,卷16期2,1998.12,頁29-59。
李騰嶽,〈鄭成功的死因攷〉,《文獻專刊》,卷1期3,1950.8,頁35-44。
周婉窈,〈山在瑤波碧浪中:總論明人的臺灣認識〉,《臺大歷史學報》,期40,2007.12,頁93-148。
季雲飛,〈論康熙帝進取臺灣的戰略決策及其實施〉,《江海學刊》,2001年第6期,頁32-137。
房德鄰,〈康有為與公車上書:讀〈“公車上書”考證補〉獻疑(二)〉,《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2期,頁111-131。
林偉盛,〈荷人據澎湖始末(1622-1624)〉,《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期16,1999.5,頁1-45。
孫若怡,〈以十七世紀中西互動關係的互動關係的再思考:以荷蘭的殖民為例〉,《中西文化研究》,期2,2003.12,頁44-62。
徐國璋,〈日本侵臺的思想緣起與占領臺灣〉,《臺灣文獻》,卷84期3,1997.9,頁65-100。
張 菼,〈清代初期治臺政策的檢討〉,《臺灣文獻》,卷21期1,1970.3,頁19-35。
張 菼,〈鄭成功的五商〉,《臺灣文獻》,卷36期2,1985.6,頁15-33。
張自廉,〈中國歷代封建政權對台策略〉,《當代海軍》,2004年第10期,頁5-6。
張書生,〈荷蘭東印度公司、臺灣鄭氏與清帝國的關係:介紹《胡椒、槍炮及戰場談判》一書〉,《中國史研究動態》,1980年第4期,頁13-20。
張潮雄,〈光緒乙未廷臣疆臣諫阻割臺的幾種論調〉,《臺灣文獻》,卷18期2,1967.6,頁130-155。
梁嘉彬,〈從荷蘭史料看鄭氏驅荷入台的背景〉,《新時代》,卷1期4,1961.4,頁29-32。
梁嘉彬,〈論隋書「流求」與臺灣琉球日本海行記錄:風帆東洋交通考之二〉,《臺灣文獻》,卷9期2,1958.8,頁1-15。
莊金德,〈鄭氏軍糧問題的研討〉,《臺灣文獻》,卷12期1,1961.3,頁55-66。
許雪姬,〈評「施著施琅評傳」〉,《臺灣文獻》,卷39期4,1988.12,頁167-180。
逐 原,〈康熙初期的台海兩岸關係〉,《歷史月刊》,期153,2000.10,頁40-45。
郭廷以,〈歷史的臺灣:歷史上的臺灣與中國(一)〉,《自由中國》,卷3期1,1950.7,頁25-29。
陳小沖,〈1622-1624年的澎湖危機──貿易、戰爭與談判〉,《思與言》,卷31期4,1993.12,頁121-203。
陳宗仁,〈「北港」與「Pacan」地名考釋:兼論十六、十七世紀之際臺灣西南海域貿易情勢的變遷〉,《漢學研究》,卷21期2,2003.12,頁249-278。
陳國棟,〈評韓振華《航海交通貿易研究》〉,《漢學研究》,卷21期1,2003.6,頁445-451。
陳捷先,〈康熙攻臺勝利的原因〉,《歷史月刊》,期153,2000.10,頁46-51。
陳漢光,〈明代清初臺北武備〉,《臺北文獻》,直字1、2、3、4合刊,1968.7,頁37-55。
森克己,〈鄭成功攻臺之端緒〉,《臺灣風物》,卷3期8、9,1954.8.28,頁8-10。
黃介瑞,〈鄭成功復臺始末考〉,《臺灣文獻》,卷29期1,1978.3,頁200-205。
黃玉齋,〈明鄭抗清的財政與軍需的來源〉,《臺灣文獻》,卷9期2,1958.6,頁17-32。
楊彥杰,〈鄭成功兵額與軍糧問題〉,《學術月刊》,1982年第8期,頁7-12。
賈小葉,〈也談劉坤一、王文韶的兩件電奏〉,《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頁127-132。
劉振魯,〈促成鄭延平復臺重要因素之探討〉,《臺灣文獻》,卷33期3,1982.9,頁1-6。
蔡相煇,〈明末清初臺海政局之演變與臺灣社會之變遷〉,《臺灣文獻》,卷36期3、4,1985.12,頁357-387。
鄭仰峻,〈鄭成功死因考〉,《高苑學報》,卷12,2006.7,頁211-228。
鄭維中,〈施琅「臺灣歸還荷蘭的密議」〉,《臺灣文獻》,卷61期3,2010.9,頁34-74。
賴永祥,〈明鄭征菲企圖〉,《臺灣風物》,卷4期1,1954.1,頁17-33。
賴永祥,〈清荷征鄭始末〉,《臺灣風物》,卷4期2-3,1954.2-3,頁25-26、23-36。
賴福順,〈十七世紀前中國對臺灣的認識:發現臺灣〉,第八屆中國海洋發展史學術研討會論文,2000.3。
六、網路資料
子 耒,〈臺灣成為中國神聖領土始自清初〉,http://blog.stnn.cc/yiquanxuan/Efp_Bl_1002394022.aspx,2009.5.16。
不著撰人,〈小川又次〉,《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24527.htm。
王 熙,〈光祿大夫太子太師戶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諡文勤李公霨墓誌銘〉,收於《李霨碑傳記》,《高陽李氏學社》,http://www.coinlish.net/html/huiwanghanqing/tuwenbaojian/2009/0429/62.html,2009。
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三條家文書目錄〉,http://rnavi.ndl.go.jp/mokuji_html/000001227544.html。
韋慶遠,〈有關清初的禁海和遷界的若干問題〉,http://www.macaudata.com/macauweb/book275/html/0192001.htm。
徐福忠,〈探析康熙統一臺灣的策略及其得失〉,http://big.hi138.com/?i281057,2011.1.19。
徐曉望,〈論晚明對臺灣、澎湖的管理及設置郡縣的計畫〉,福建社會科學院:http://fass.net.cn/fassnews/erji01.asp?NewsID=2776,2008.1.16。
翁佳音,〈蕃薯圖像的形成:臺灣地圖研究之一〉,http://www.npm.gov.tw/hotnews/9711seminar/paper/dissertation/335000000E-I6Z-464.pdf。
戚其章,〈甲午和戰之爭再探討〉,http://www.boxun.com/hero/beiyang/14_1.shtml。
陳梅湖,〈(清)薛聯桂(廣東)〉,《陳公梅湖詩文文獻網》,http://www.cmhwx.com/dispbbs.asp?boardid=1&id=9935&page=70,2009.7.2。
賀晨曦編輯,〈雲霄「何地三傑」與台灣淵源〉,《閩南日報數字報》,2008.11.12、2008.11.19,http://mnrbszb.mnrb.net/html/2008-11/12/content_12932.htm。
黃秀政,〈1895清廷割台與台灣命運的轉折〉,2005.12,臺灣客家研究學會主辦「乙未戰爭與客家學術研討會」論文,http://www.hakga.org.tw/doc/discourse_01.doc,頁1-17。
維 舟,〈鄭成功復台再研究〉,《維舟試望故國》,http://weizhoushiwang.blogbus.com/logs/3898298.html ,2006.12.1。
劉良弼,《刻中丞肖巖劉公遺稿》,積習待用─聊齋聊哉:http://www.readannals.com/forum/thread-78384-1-1.html,2010。
劉堯誨,《劉堯誨全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別集類,冊128,胡淑慧,〈清初對台政策評析〉,《現代臺灣研究》,2009年第6期,治理史鑒,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5918。
劉鳳雲,〈清康熙朝的禁海、開海與禁止南洋貿易〉,《稽古右文‧康雍夢華》:http://www.ourjg.com/bbs/simple/?t5028.html,2007。
英文論著
Shepherd, John R.,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Teng, Emma Jinhua(鄧津華),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指導教授 王成勉(Chen-Main, Wang) 審核日期 2011-8-3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