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3207019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91 、訪客IP:3.142.156.97
姓名 林筱芳(Siao-Fang Li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光機電工程研究所
論文名稱 具積體型稜鏡體之指紋辨識光學模組的光學特性分析研究
(Study of Optical Prism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相關論文
★ 直下式背光模組最佳化之設計★ 反射式發光二極體光源之近燈頭燈設計
★ 指紋辨識之光學成像系統設計★ 微型投影機之LED光源設計
★ 應用田口穩健設計法於特殊函數調變變化規範下的絕熱式光方向完全耦合器波導結構設計優化★ 雙反射面鏡型太陽能集光模組設計
★ 使用光線追跡法設計軸對稱太陽能集光器★ 應用於直下式背光模組之邊射型發光二極體設計與其模組研究
★ 高功率LED二次光學透鏡模組設計★ 微型雷射投影機光學設計
★ LED陣列用於室內照明之設計與驗證★ 應用於聚光型太陽光電系統之二次光學元件設計與分析
★ 一種色溫及色彩可控制的多光源燈具設計★ 運用光場程式化技巧快速設計LED直下式背光模組之研究
★ 應用於彩色共焦顯微術之繞射元件設計★ 發光二極體智慧照明系統之研究與開發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至系統瀏覽論文 ( 永不開放)
摘要(中) 光學式指紋辨識模組的原理,主要是藉由指紋中未接觸到稜鏡的紋谷,與接觸到稜鏡的紋脊,發生全反射與消散(被吸收)現象,造成光線能量強弱的情形,再經由成像透鏡成像於感測器上,達到擷取指紋影像的功能。
光學設計之初,為了能有效、快速判斷設計架構之正確性,視發生全反射現象的「紋谷」,為數個發光的「點光源」,以此概念建構之模型,簡稱「點近似模型」。事實上會發生全反射現象的紋谷,是「線光源」發光,而非理想點光源發光,因此以線光源發光概念建構之模型,本文簡稱「類指紋模型」。
本文以點近似模型與類指紋模型,在ASAP光機軟體內,分別模擬四種已知指紋辨識模組(傳統式、改良式、新型一、新型二)架構,並探討可辨識的指紋大小、成像畸變量、相對畸變量與影像對比度的差異。
由類指紋模型分別模擬傳統式、改良式、新型一及新型二可得結論如下:在指紋位置+7.5 mm與-7.5 mm時,改良式之影像對比度各為0.65及0.64,傳統式則為0.56及0.32,明顯看出改良式之成像品質優於傳統式。在指紋位置+7.5 mm與-7.5 mm時,新型一之影像對比度各為0.95及0.50,新型二則為0.72及0.90,差異並不明顯,但以整體指紋位置相較,新型二的影像對比度皆在0.72以上,明顯優於新型一。
本文提出以田口方法之直交表,配合國際ISO10110公差標準,進而分析傳統式、改良式、新型一與新型二四種光學模組之對稱非球面鏡與非對稱非球面鏡的允差範圍,是否符合制式規範。藉由田口方法的分析,可知各因子對成像品質影響大小,以做為調整結構參數的依據。最後更進一步修正新型一與新型二的架構,使其在正、負指紋方向的影像對比度更好。
摘要(英) The valleys and ridges of a finger occurs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and scattering phenomenon, and then images and focus on the sensor with the imaging lens. According to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and scattering result in power of light energy, distinguish out the ridges and valleys of a finger. Finally, the image of fingerprint is captured with a sensor.
In order to analyze structure effectively and quickly, we regard the valleys as the point sources. In this thesis, with the model of this concept is called “Approximate Point Model”. Actually, take place valleys of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is line sources and is not point sources. Therefore, the concept of line source with the model in this paper is called “Similar Fingerprint Model”.
We use Approximate Point Model and Similar Fingerprint Model to simulate four kinds of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by the optical commercial software, ASAP. Four kinds of optical modules are Traditional Type, Modified Type, New Type 1 and New Type 2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of imaging quality is between Traditional Type, Modified Type, New Type 1 and New Type 2. We use three items to estimate the imaging quality. Three items are distortion, relative distortion and image contrast.
The Modified Type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Type. Because of the image contrasts are 0.56 and 0.32 at +7.5 mm and -7.5 mm in Traditional Type, and the image contrasts are 0.65 and 0.64 at +7.5 mm and -7.5 mm in Modified Type. The minimum image contrast is 0.50 in New Type1 and 0.72 in New Type2.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we can know New Type2 is better than New Type1.
Design final is tolerance analysis. We first use Taguchi Method and ISO10110 to execute tolerance analysis. We can know relation of each factor influence image contrast. It can help us to correct the value of tolerance. And we modify New Type 1 and New Type 2 to attain better image contrast finally.
關鍵字(中) ★ 田口方法
★ 影像對比度
★ 相對畸變量
★ 成像畸變量
關鍵字(英) ★ Relative Distortion
★ Distortion
★ Image Contrast
★ Taguchi Method
論文目次 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i
表目錄 ix
符號說明 xi
第1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3
1-3 文獻回顧 4
1-4 論文架構 7
第2章 基本理論與分析方法 8
2-1 幾何光學基本理論 8
2-1-1 折射定律 9
2-1-2 反射定律 10
2-1-3 全反射定律 11
2-2 像差原理 12
2-3 調制傳遞函數MTF 14
2-4 田口方法 15
2-4-1 直交表 15
2-4-2 信號雜訊比 16
2-4-3 公差設計 17
第3章 指紋辨識光學模組的光學特性分析研究 20
3-1 系統規格 20
3-2 指紋辨識光學模組 20
3-2-1 傳統式 21
3-2-2 改良式 22
3-2-3 新型一 23
3-2-4 新型二 24
3-3 關鍵零組件之規格 25
3-3-1 稜鏡體 25
3-3-2 成像透鏡 27
3-3-3 影像感測器 28
3-4 分析研究流程 29
3-5 點近似模型與類指紋模型之定義 31
3-5-1 直角稜鏡式的點近似模型 31
3-5-2 直角稜鏡式的類指紋模型 31
3-5-3 新型稜鏡式的點近似模型 32
3-5-4 新型稜鏡式的類指紋模型 33
3-6 評估標準 34
3-7 傳統式-稜鏡側邊加對稱非球面鏡 35
3-7-1 點近似模型 35
3-7-2 類指紋模型 36
3-7-3 點近似模型與類指紋模型之成像品質比較 37
3-8 改良式-稜鏡側邊加非對稱非球面鏡 40
3-8-1 點近似模型 40
3-8-2 類指紋模型 41
3-8-3 點近似模型與類指紋模型之成像品質比較 42
3-9 傳統式與改良式之成像品質比較 45
3-10 新型一-稜鏡側邊加對稱非球面鏡 46
3-10-1 點近似模型 46
3-10-2 類指紋模型 47
3-10-3 點近似模型與類指紋模型之成像品質比較 48
3-11 新型二-稜鏡側邊加非對稱非球面鏡 51
3-11-1 點近似模型 51
3-11-2 類指紋模型 52
3-11-3 點近似模型與類指紋模型之成像品質比較 53
3-12 新型一與新型二之成像品質比較 56
第4章 公差分析 57
4-1 國際公差標準ISO10110 57
4-2 實驗設計與分析流程 58
4-3 實驗結果與資料分析 61
4-3-1 傳統式 61
4-3-2 改良式 63
4-3-3 新型一 65
4-3-4 新型二 68
第5章 應用田口方法修改結構 70
5-1 新型一改良後的結構 70
5-2 新型二改良後的結構 75
第6章 結論 79
參考文獻 80
參考文獻 [1]葉爾良:電子商務與網路安全。取自http://www.ncu.edu.tw/~phi/NRAE/newsletter/no15/6.pdf
[2]莊謙本、林正哲,「指紋辯識技術的發展趨勢」,生活科技教育,第三十二卷第八期,27~35頁,民國88年8月。
[3]全量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指紋辨識模組。取自http://www.cl-optics.com/rondi/effort-appear.html
[4]林政松,「生物特徵辨識(biometric)技術與印刷業之關係探討」,印刷科技,第二十一卷第四期,33~60頁,民國94年12月。
[5]藍浩益:讓手機與人更親近 生物辨識與人性化技術日新月異。95年1月,取自http://203.66.123.22/nc/magazine/magazine_article.asp?Id=1010
[6]張凱然,「指紋辨識器之光學系統設計」,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
[7]許漢忠,「指紋辨識器之光學成像系統設計」,國立中央大學光機電工程所,碩士論文,民國95年。
[8]林士永,「適用區域範圍之指紋辨識系統設計與實現」,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4年。
[9]曾俊傑,「一個智慧型指紋辨識系統的設計方法論」,私立義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89年。
[10]丁鎮權,「指紋辨識系統設計」,私立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年。
[11]A. Shimizu, M. Hase, “Entry method of fingerprint image using a prism”, Trans. Inst. Electron. Commun. Eng. Jpn. J67-D 627-628, 1984.
[12]R.D. Bahuguna, T. Corboline, “Prism fingerprint sensor that uses a holographic optical element”, Applied optics, Vol. 35, No. 26, 1996.
[13]Yu Min, “Optical fingerprint prism”, U.S. Patent, Patent NO. 2006232865, Oct. 19, 2006.
[14]Zhou Wanzhi, “Fingerprint collecting device window prism with its optical axis being paralleled to printing surface”, C.N. Patent, Patent NO. 2712277, Jul. 27, 2005.
[15]Che Quanhong, “Triangular prism fingerprint image collector”, C.N. Patent, Patent NO. 2771933, Apr. 12, 2006.
[16]鄧合義、卓盛全,「小型光學指紋捕捉及識別系統」,中華民國專利,專利號 00476047,民國91年2月。
[17]陳翹湘、華定國、康世杰,「指紋辨識器之光學引擎改良結構」,中華民國專利,專利號 00555113,民國92年9月。
[18]Takashi Shinzaki, Ken Yokoyama, Yusaku Fujii, Kouji Honma, “Uneven-surface data detection apparatus”, U.S. Patent, Patent NO. 6127674, Oct. 3, 2000.
[19]Harry H. Teng, Sung-Chan Jo,“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tion of trapezoidal distortion and improvement of image sharpness in an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U.S. Patent, Patent NO. 6324020, Nov. 27, 2001.
[20]Jong Ik Lee, Sung Hyu Shin, Dong Won Lee, “Optical fingerprint acquisition apparatus”, U.S. Patent, Patent NO. 20030053228, Mar. 20, 2003.
[21]王子余:幾何光學。取自http://140.137.101.73:8008/cpedia/Content.asp?ID=44481
[22]陸懋宏,幾何光學,取自教學講義。
[23]趙凱華,鍾錫華,光學,初版,儒林圖書有限公司,台北,民國86年4月。
[24]孫慶成,光電概論,二版,全華科技圖書有限公司,台北,民國91年3月。
[25]王耀龍,「透鏡像差量測與 的驗證」,國立中央大學光電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
[26]張弘,幾何光學,初版,東華書局,台北,民國76年。
[27]孫文信,幾何光學,取自教學講義。
[28]王國權,「變焦光學系統之設計與分析」,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光電技術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29]田口玄一,田口統計解析法,陳耀茂譯,初版,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民國92年3月。
[30]蘇朝墩,產品穩健設計,二版,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台北,民國91年3月。
[31]張輝煌,實驗設計與變異數分析,增訂版,建興出版社,台北,民國89年2月。
[32]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田口試品質設計法,取自教學講義。
[33]劉克琪,實驗設計與田口式品質工程,初版,台北,民國83年7月。
[34]范光照、張郭益,精密量測,三版,高立圖書有限公司,台北,民國91年7月。
[35]范光照、張郭益,精密量具與機件檢驗,三版,高立圖書有限公司,台北,民國87年3月。
指導教授 陳奇夆(Chi-Feng Chen) 審核日期 2007-7-20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