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7201006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9 、訪客IP:3.133.159.224
姓名 陳倚幼(I-Yu Chen)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探討宗教社群的組織活動與信仰特色:以中壢慈惠堂為例
(Approaching the Community from its Activities and Religious Features: Study on the Cihuitang Temple of Jung-Li City in Northwestern Taiwan)
相關論文
★ 都市客家的族群性—以台北市通化街為例★ 宗教與天災:苗栗卓蘭白布帆聚落祭祀活動的探討
★ 新竹地區還老愿儀式之研究★ 從地景觀點探討萬巒居民的地方認同
★ 客家戲班的文化展演:以新竹地區三個客家戲班為例★ 文化保存與文化治理:以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為例(2005-2010)
★ 臺泰跨國婚姻文化適應現象:以南桃園客家庄泰籍妻子為例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慈惠堂信仰在台發展將近六十年,吸引眾多人們成為母娘的契子女。本研究將以社群研究作為理論基礎,探討慈惠堂信仰作為一個宗教社群的同時,其參與者的歸屬感以及認同感之情形。筆者希冀對慈惠堂信仰的研究,能夠為新興宗教提供不同思考的新方向。研究地點上,擇以中壢慈惠堂透過組織活動、信仰服裝以及族群關係等面向進行深入探討,以能夠確切的對宗教社群有著全面性的掌握與理解。
本研究發現,宗教社群內部的信眾藉以健全的組織和多樣性宗教活動,使得信眾能夠在參與廟宇活動時候,提升對於自我信仰的認同感。其次則是「青衣」服裝具有提高參與者對慈惠堂內部的歸屬感,無論是內部信眾之間、或是透過與非信眾的比較,都顯示宗教服裝是增強參與者對宗教社群認同感的重要元素。最後,田野期間對族群關係的發現,參與者藉由共同的信仰,使得彼此之間外在的族群差異性降低了,同時也受到了共同宗教經驗和宗教活動的影響之下,進而降低了族群差異性以及族群刻板印象,達到了宗教社群更加融洽的一面。
摘要(英) The belief in Cihuitang has developed almost 60 years and attracted many people to become Mu-niang’s sons or daughters. In this thesis, “the Community Research” is the basic theory to discuss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identity to the religious group- Cihuitang. Through this study of Cihuitang, I hope I could provide a new thought concerning new religions for the folklorists. Therefore, I regard Cihutang in Jung-Li as a field site and as a religious communit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is religious groups as a whole, I will approach this community in terms of its organization, communal activities, religious cloth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temples.
Because of healthy organization and various activities,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one thing that these religionists in the group increase the sense of identity for their belief when they join the temple activities. The second thing is the acquirement of “the blue clothing”. The foregoing makes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bout Cihutang. Compared the inside religionists with outside religionists, these religious dress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for the sense of identity. Finally, I discover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group relation is lower because joiners have the same religion and affected by the same religion experience and activities. Furthermore, religious group lower the difference and also shows a more harmonious aspect.
關鍵字(中) ★ 族群關係
★ 慈惠堂
★ 母娘
★ 社群研究
★ 青衣
關鍵字(英) ★ Ethnical relation
★ Cihuitang
★ Mu-niang
★ Community
★ the Blue clothing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背景與問題意識:當前慈惠堂發展情形 2
(一)研究背景 2
(二)問題意識 4
第三節 文獻回顧 5
(一)社群概念 5
(二)象徵 8
(三)族群互動 10
(四)相關研究成果 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田野介紹 17
(一)參與觀察法 17
(二)深度訪談法 18
(三)研究田野適切性:中壢慈惠堂 18
(四)研究過程 21
第五節 論文章節結構 23
第二章 中壢慈惠堂的組織與活動
第一節 中壢慈惠堂的組織演變 24
(一)民國四十一年~五十三年以前 24
(二)民國五十三年財團法人化 25
(三)現今組織運作情形 26
1. 董事會 27
2. 大鼓隊 31
3. 誦經團 33
4. 廚房組 35
5. 義工組 36
第二節 中壢慈惠堂的宗教活動 38
(一)堂慶與法會 38
(二)定期回到花蓮總堂宗教活動 42
(三)與其他慈惠堂的聯誼 45
第三節 小結 47
第三章 中壢慈惠堂的青衣
第一節 宗教信仰的象徵研究 49
第二節 青衣由來 51
第三節 青衣樣式 53
(一)長袍青衣 53
(二)合身青衣 55
(三)誦經團的「海青」 57
(四)棉質POLO衫 57
(五)背心 58
第四節 青衣詮釋觀 60
(一)長袍青衣與誦經團的「海青」 60
(二)合身青衣 62
(三)POLO衫青衣 66
(四)背心 67
第五節 小結 68
第四章 從中壢慈惠堂看閩客族群關係
第一節 中壢地區族群關係 71
第二節 中壢慈惠堂的族群關係 73
(一)內部組織族群互動與關係 73
1.董事會 73
2.誦經團與科儀組 73
3.義工組 75
4.大鼓隊 76
5.廚房組 77
(二)一般信眾的互動關係 77
第三節 中壢慈惠堂董事會權力結構之分析 79
第四節 小結 81
第五章 中壢慈惠堂「信仰社群」的意義
第一節 組織活動參與認同感與歸屬感 83
第二節 中壢慈惠堂的地方角色 89
第三節 中壢慈惠堂與其他友堂之間的互動情形 92
第四節 小結 93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書目 99
附錄一、中壢慈惠堂民國九十六年相關儀式活動與參與觀察時間109
附錄二、中壢慈惠堂組織章程 110
附錄三、中壢慈惠堂誦經團課表 112
附錄四、主要受訪者基本資料(皆以化名呈現) 113
附錄五、中壢慈惠堂民國九十七年繞境中壢市區圖 114
圖表目錄
表1.1 相關著作對於慈惠堂分堂的說明情形 3
圖1.1 中壢慈惠堂空間示意圖 20
表2.1 中壢慈惠堂信徒宣誓疏文 28
圖2.1 中壢慈惠堂董事會組織圖 29
圖2.2 中壢慈惠堂組織結構圖 30
表2.2 歷屆大鼓隊長 32
表2.3 中壢慈惠堂年度例行法會 40
表2.4 民國九十七年中壢慈惠堂回花蓮進香活動暨中壢繞境時間表43
圖3.1 長袍青衣,儀式執行者正在請神 53
圖3.2 合身青衣,隨著不同年代有所差異 55
圖3.3 誦經團海青 57
圖3.4 POLO衫青衣,大鼓隊團練情形 57
圖3.4 背心青衣,印有瑤池金母、中壢慈惠堂 58
圖4.1 中壢市空間位置圖 70
參考文獻 丁仁傑
2004 社會分化與宗教制度變遷─當代臺灣新興宗教現象的社會學考察。臺北:聯經。
中壢慈惠堂
年代不詳 財團法人中壢慈惠堂堂史:慶祝開堂卅二週年紀念冊,中壢慈惠堂。
年代不詳 弘道寶錄,中壢慈惠堂。
中壢市公所
年代不詳 中壢市志地理志,中壢市公所。(未出版)
王銘銘
2000 社會人類學,臺北:五南。
王志宇
1997 儒宗神教與一貫道、慈惠堂三教派之比較。刊於台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頁325-362。臺北:文津出版社。
王明珂
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
王昭正、朱瑞淵譯
1999 參與觀察法。臺北:弘智。
王見川
2000 慈惠堂與張天師。刊於臺灣的宗教與民間信仰。王見川、李世偉合著,頁261-272。臺北:博揚。
王甫昌
1993 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與經驗的探討。刊於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張茂桂等著,臺北:業強。
2003 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丘昌泰
2006 多元主義下的族群關係:中壢市個案研究。發表於「2006年族群、歷史與文化亞洲聯合論壇:人物與地域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全國寺廟整編委員會編輯;江季霖總編輯
1986 全國佛刹道觀總覧:瑤池金母專集。臺北:樺林。
朱慧雅
2004 松山慈惠堂靈驗之研究。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安邦
2003 宗教療癒與行動倫理:以北縣SH慈惠堂的靈媒系統為例。發表於
「第一屆臺灣本土心理治療學術研討會」。
余德慧等著
2006 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臺北市:心靈工坊。
李世偉
2002 臺灣宗教閱覽。臺北:蘆洲市。
呂理政
1990 天、人、社會 : 試論中國傳說的宇宙認知模型。臺北: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
宋光宇
1981 試論「無生老母」宗教信仰的一些特質。刊於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 559-590。
汲喆 譯,Durkheim. E & Mauss. M著
2005 原始分類 (De quelques formes primitives de classification),上海:上海世紀。
吳乃徳
1993 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臺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刊於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張茂桂等著,頁27-51。臺北市:業強。
吳叡人 譯,Benedict Anderson著
2003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 (Imagined communities :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臺北:時報出版社。
林美容
1987 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53-114。
林政逸、辛晚教
2001 廟宇文化空間與社群互動之關係:三峽清水祖師的個案研究。都市與計畫,28(1):107-125。
林秀幸
2003 以社群概念探討祭祀組織與文化─以大湖鄉北六村的臺灣客家聚落為例,民俗曲藝,142:55-102。
林本炫
2004 「新興宗教運動」的意義及其社會學意涵,世界宗教研究,3:1-26。
洪鎌德
1993 多元民族的和諧共處─以星加坡為例。刊於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張茂桂等著,頁199-222。臺北:業強。
納日碧力戈等 譯,Clifford. Geertz 著
1999 文化的解釋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施正鋒
2004 臺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臺中:新新臺灣文教基金會。
姜憲燈
1979 慈惠堂史:瑤池金母發祥卅週年紀念冊。花蓮:聖地慈惠堂。
胡潔芳
2000 慈惠堂的發展與信仰內涵之轉變。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2002 瑤池金母下凡來。刊於台灣宗教閱覽,李世偉主編,頁164-179。臺北:博揚文化。
徐 榮
1992 慈惠堂簡介。刊於西王金母信仰與天山瑤池聖地之研究,廖靜寬編輯;林國雄校閱,頁37-39。南投: 慈惠堂。
莊英章
1994 家族與婚姻:臺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2005 客家族群的「歷史性」:閩、客民間信仰模式的比較。刊於文化、族群與社會的反思:第八屆現代化與中國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喬健等主編,頁279-298。高雄市:麗文文化。
彭榮邦
1999 牽亡:惦念世界的安置與撫慰。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許嘉明
1975 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刊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65-190。
1978c 祭祀圈之於居台漢人社會的獨特性。刊於中華文化復興月,11(6):59-68。
許雅婷
2002 母娘與祂的兒女:慈惠石壁部落宗教人的經驗世界。國立東華大學族
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焦大衛(David K. Jordan)、歐大年(Daniel L. Overmyer)合著 周育民譯
2005 飛鸞:中國民間教派面面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黃宣範
1993 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
黃美瑛
1994 臺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臺北:自立晚報出版吳氏總經銷。
陳立斌
2004 台灣慈惠堂的鸞書研究。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
陳文德
2004 「社群」研究的回顧:理論與實踐。刊於「社群」研究的省思(二刷),陳文德、黃應貴主編,頁1-41。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童元昭
2004 固定的田野與游移的周邊。刊於「社群」研究的省思(二刷),陳文德、黃應貴主編,頁303-329。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 珣
2002 祭祀圈研究的反省與後祭祀圈時代的來臨。刊於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58:78-111。
2004 大甲社區的研究:以媽祖進香活動為例。刊於「社群」研究的省思(二刷),陳文德、黃應貴主編,頁265-302。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慧端 譯,Morris. Brian 著
1996 宗教人類學導讀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Religion : An Introductory Text),臺北:國立編譯館。
游振明
2000 當客家遇到福佬--中壢地區的社會變遷研究。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董芳苑
1986 認識臺灣民間信仰。臺北:長青文化。
楊慶堃著 范麗珠譯
2007 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及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楊文山
2004 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行政院客委會委託研究報告。
道 錚
2006 慈惠堂傳播迅速影響深遠:近二千分堂勢力不容小覷 年輕新堂充滿活
力。刊於道教月刊,8:20-21。
蔡志華
2003 彌陀慈惠堂乩示活動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
蔡宏進
2006 社區原理(三版二刷)。臺北:三民。
慈惠西元聖宮、無極瑤池金母勒建三峽
2004 瑤池金母普渡收圓定慧解脫真經。臺北:宏得印刷。田野陳燦宏先生贈
送。
蔣美枝
2005 岡山慈惠堂信仰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鄭志明
1984 臺灣瑤池金母信仰研究。刊於臺灣風物,34(3):29-52。
1985 臺灣無生老母信仰淵源談論之一:無為教概說與近人研究成果簡述。刊
於臺北文獻直字,71:197-237。
1990a 民俗文化學者眼中的慈惠堂。刊於西王金母信仰與宗法拜祖之研究。林
國雄校閱;廖靜寬編輯,頁160-162。南投縣竹山鎮:慈惠堂。
1990b 王母娘娘是何方神聖?。刊於西王金母信仰與宗法拜祖之研究,林國雄
校閱,廖靜寬編輯,頁163-170。南投縣竹山鎮:慈惠堂。
1992 台灣的秘密宗教。刊於台灣的宗教與秘密教派,頁69-124。臺北:臺原一版三刷。
1996 台灣當代新興宗教卷之一。臺北:靈鷲山。
1998 臺灣瑤池金母信仰研究。刊於臺灣民間宗教結社,頁265-298。嘉義:
南華。
2001 臺灣西王母信仰的文化意義。刊於台灣神明的由來,頁405-433。臺北:
中華大道。
鄭依憶
2004 儀式.社會與族群:向天湖賽夏族的兩個硏究。臺北:允晨文化。
劉阿榮、陳倚幼
2006 族群語言與族群關係的檢證。刊於「2006年族群、歷史與文化亞洲聯合論壇:人物與地域研究」。
羅臥雲
1996 瑤命皈盤。臺東:寶華山慈惠堂。
瞿海源
1988 氾濫與匱乏:八○年代社會評論(長篇)。臺北市:允晨。
1990 解析新興宗教現象。刊於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徐正光,宋文理合編,頁229-243。臺北:巨流。
2002 台灣的新興宗教。刊於二十一世紀雙月刊,73:103-113,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顏祥鸞
1996 參與觀察法刊於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
編,頁195-237。臺北:巨流。
劉肖洵
1983 朝聖一個「類中介」的儀式現象,Victor Turner & Edith Turner著。大陸
雜誌第六十六卷第二期。
蘇兆堂 譯, Bernard Gallin著
1979 小龍村:蛻變中的臺灣農村,。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Amit Vered
2002 Reconceptualizing community. In Realizing Community: Concepts,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Sentiments. Vered Amit ed. London:Routledge. Pp. 1-20.
Appadurai, Arjun
1996 Mor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h. 2 &3.
Fredrik Barth
1969 “Introduction” in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George Allen & Unwin, London . pp.9-38.
Bowie Fiona
2000 The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 an introduction ,Oxford ; Malden, Ma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Cohen, M
1976 House united, house divided : 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 .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ohen, Anthony
1982 Belonging: the Experience of Culture. In Belonging: Identity and Social Organisation in British Rural Cultures. A. Cohen ed. Pp. 1-18.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5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 Chapter 1& 4, Pp. 11-38, 97-118. London and New York : Ellis Horwood Limited and Tavistock Publications.
Delanty, Gerard
2003 Community as An Idea: Loss and Recovery. In G. Delanty, Community, Chapter 1, Pp. 7-27. London: Routledge.
Evans-Pritchard
1956 Nuer religion. New York ;Oxford.
Gupta, Akhil and James Ferguson
1997b/1992 Beyond “culture”: space,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In Culture, power, place: explorations in critical anthropology. Akhil Gupta and James Ferguson eds.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Press. Pp. 33-51.
Larsen, Sidsel Saugestad
1982 The Glorious Twelfth: the Politics of Legitimation in Kilbroney. In Anthony Cohen ed. Belonging: Identity and Social Organisation in British Rural Cultures. Pp. 278-291.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Rapport, Negel
1996 Community. In Encyclopaedia of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Alan Barnard & Jonathan Spencer ed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p. 114-117.
Sangren, Paul Steven
1987 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網路資料:http://www.url.tw/theology05.htm
指導教授 呂玫鍰(Mei-huan Lu) 審核日期 2008-7-19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