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47201010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28 、訪客IP:52.14.126.74
姓名 張秀琪(Hsiu-chi Chang)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新屋范姜家族社會領導階層之探究
(The Social Leading Status of the Fang-jiang Family in Shin-wu under the Japanese Rule)
相關論文
★ 客家文化產業發展環境分析之研究-以關西仙草產業為例★ 節慶活動與客家文化創新之研究─以苗栗火旁龍為例
★ 客語無障礙環境政策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聖德老人服務中心為例★ 女性村長在推動客家社區事務領導特質之研究
★ 客家族群在臺灣播遷之研究—以苗栗何子報家族為例★ 地方休閒產業發展的回應性評估之研究:以苗栗舊山線為例
★ 非營利組織產業化與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兩個社區為例★ 地方特色產業競爭力之研究-以新埔柿餅為例
★ 客家產業政策成效評估之研究★ 發展客庄聚落文化與生態觀光策略之研擬 以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社區為例
★ 年輕世代客家飲食意象調查研究-以中壢地區大學院校學生為例★ 地方文史工作者與客家學術機構之對話-以新竹縣為例
★ 民眾對客家創作音樂認知之研究-文化迴圈的觀點★ 桃園縣平鎮市三官信仰與聚落發展之研究
★ 客家特色產業政策網絡之研究★ 臺灣客庄旅遊地與飲食意象關聯之實證分析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范姜姓是一個特殊的家族,他們的姓氏起源於新屋,縱使現在全世界皆有他們的足跡,但對范姜族人來說,新屋始終是他們最初的發源地。乾隆元年(1736)范姜家族的老祖先---范姜殿高,輾轉來臺,尋求發展,從下淡水(新竹縣南寮漁港)登陸後到現今的新屋地區開墾,之後更帶領其他家族成員至新屋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拓墾活動。
新屋地區范姜家族於日治時期政權轉換之際,如何保持其社會領導階層的地位?其家族勢力與政權之間的關係為何?范姜族人積極配合日本當局的教育政策,因而獲得哪些實質上的經濟效益?對范姜家族的政治及經濟的發展有何助益?至於范姜家族如何統籌經濟、教育、政治與社會互動,而成為當時的第一大家族?這些議題將在本論文中予以探討與研究。
范姜家族運用土地資本及配合日本總督府發展教育事業,因而進入新屋庄的行政體系裡運作,掌握新屋庄的政治命脈;之後獲得公營事業的特許權,成為新興實業家;接著以經濟上的財富,培育後裔成為新興的社會領導階層;最後則透過政治勢力的拓展,而再次獲得經濟上的厚植。范姜家族在經濟、教育及政治的整合過程裡,迅速的獲得勢力與財富的累積,在經濟、教育上的貢獻,促使著范姜家族從清領時期的地主身分逐漸轉換成新屋地區最負盛名的政治世家,且靠著日本當局政治權力的授予以及社會網絡的建立,而成為經濟、教育及政治統籌在身的社會領導階層。
摘要(英) Family of Fan-jiang is a very specific family, whose surname comes from Shin-wu. Even though they spread worldwide, for all the members, Shin-wu still remains their initial cradle. In the first year of Chien-lung (1736 AD), their ancestor ( Fang-jiang, Dan Kao) moved to Taiwan . He got off the ship at Down Tamsui ( Nanliao) and went to Shin-wu to clear the land. Then he led other family members there for the large-scale clearing.
The Fang-jiang family in Shin-wu area managed to keep their social status of leading family in the period of power shifting in the Japanese era in Taiwan . How they were able to maintain this status?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family and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What kind of economic benefits were obtained by the Fang-jiang family when they cooperated with Japanese in the education policy? How this family became the leading family in the area by controlling the political, economic power and social relation in this period? These topics will be explor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land, the family member entered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grasped the political keystone in the Shin-wu area. The Fang-jiang family’s cooperation with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in developing education was the key for power. Later the family obtained the chartered right of the public business and became a new rising entrepreneur. With the wealth, the family was able to foster their children to gain degrees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Then the family could obtain their political power and wealth through their young generation. The Fang-jiang family accumulated their influences in political, economic, and education domains. Through the help of the colonial regime and social relation, the Fang-jiang family became the domestic leaders in the district in the Japanese era from a family as landlord in the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關鍵字(中) ★ 新興實業家
★ 社會領導階層
★ 范姜家族
★ 公營事業
關鍵字(英) ★ Public sectors
★ The Fang-jiang family
★ Entrepreneur
★ Social Leaders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3
第三節 文獻回顧-------------------------------------------------------------------7
第四節 概念分析------------------------------------------------------------------17
第五節 研究範圍的界定---------------------------------------------------------21
第二章 清領時期的新屋范姜家族-----------------------------------------33
第一節 臺灣納入清朝版圖------------------------------------------------------35
第二節 桃園地區的地理環境與范姜家族的土地拓墾---------------------39
第三節 清末范姜家族對地方發展的影響------------------------------------51
小 結---------------------------------------------------------------------------------53
第三章 日治初期范姜家族政治與教育的因應--------------------------55
第一節 日治初期新屋地區地方制度的發展---------------------------------57
第二節 日治初期范姜家族政治勢力的拓展---------------------------------60
第三節 日治初期范姜家族成員接受新式教育------------------------------65
小 結---------------------------------------------------------------------------------86
第四章 日治中期後范姜家族政治與教育優勢的維持-----------------89
第一節 日治中期後新屋地區地方制度的發展------------------------------91
第二節 日治中期後范姜家族政治的影響力---------------------------------92
第三節 日治中期後范姜家族成員留日教育風氣漸盛-------------------112
小 結-------------------------------------------------------------------------------118
第五章 日治中期後范姜家族的經濟發展-------------------------------123
第一節 擴大金融與商業的投資------------------------------------------------125
第二節 投入礦產事業的開發---------------------------------------------------145
第三節 經營運輸業活絡地方經濟---------------------------------------------156
小 結--------------------------------------------------------------------------------162
第六章 范姜家族社會網絡的強固與發展-------------------------------165
第一節 范姜祖堂促進家族內部網絡的建構--------------------------------166
第二節 主導五谷廟的興建以獲得地方居民的認同-----------------------173
第三節 水利設施的興建穩固地方社會網絡--------------------------------180
小 結--------------------------------------------------------------------------------191
第七章 結論-------------------------------------------------------------------193
參考文獻-----------------------------------------------------------------------203
附錄-----------------------------------------------------------------------------219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已刊登史料
大久保源吾,《全島水利組合職員錄》,吉村商會印刷所,昭和六年。
大久保源吾,《全島水利組合職員錄》,吉村商會印刷所,昭和九年。
大園市藏,《臺灣人物誌》,臺北:岩橋製版所,大正五年。
大園市藏,《臺灣始政四十年史(三)》,臺北:成文出版社,日本昭和十年(1935)
排印本影印。
小副川猛,《臺灣街庄區職員錄》,臺北:杉田書店,昭和三年。
中野顧三郎,《臺灣地方制度法規輯覽》,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大正九年。
中越榮二,《臺灣街庄職員錄》,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昭和十二年。
中越榮二,《臺灣市制街庄制逐條解釋》,臺北:臺灣地方自治協會,昭和十二
年。
太田肥州,《新臺灣を支配する人物と產業史》,臺灣評論社,昭和十五年。
文部省教育史編纂會,《明治以降教育制度發達史(第11卷)》,昭和十三年。
日向順諦,《新竹州下官民官公衙學校團體會社組合職員錄》,昭和十四年。
竹本伊一郎,《昭和七年臺灣會社年鑑》,臺北:臺灣經濟研究會,昭和七年。
竹本伊一郎,《昭和九年臺灣會社年鑑》,臺北:臺灣經濟研究會,昭和八年。
竹本伊一郎,《昭和十年臺灣會社年鑑》,臺北:臺灣經濟研究會,昭和九年。
竹本伊一郎,《昭和十一年臺灣會社年鑑》,臺北:臺灣經濟研究會,昭和十年。
竹本伊一郎,《昭和十三年臺灣會社年鑑》,臺北:臺灣經濟研究會,昭和十二
年。
竹本伊一郎,《昭和十四年臺灣會社年鑑》,臺北:臺灣經濟研究會,昭和十三
年。
竹本伊一郎,《昭和十五年臺灣會社年鑑》,臺北:臺灣經濟研究會,昭和十四
年十月。
竹本伊一郎,《昭和十六年臺灣會社年鑑》,臺北:成文出版社,昭和十六年
(1941)版影印。
竹本伊一郎,《昭和十七年臺灣會社年鑑》,臺北:成文出版社,昭和十七年
(1942)版影印。
竹本伊一郎,《昭和十八年臺灣會社年鑑》,臺北:成文出版社,昭和十八年
(1943)版影印。
伊藤憐之助,《臺灣地方法規輯覽》,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昭和十年。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臺北:成文出版社,昭和四年(1929)刊本影印。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昭和九年(1934)刊本影印。
柴山愛藏,《筆の跡を顧みて》,臺北:讀賣新聞臺灣支局,1931年。
高木正信,《新竹州各官署銀行會社產業組合職員錄》,新竹:臺灣沿革史發行
所,昭和七年。
高橋用吉,《臺灣街庄制逐條解釋》,高雄:南報商事社,昭和八年。
桃園廳編,《桃園廳志(全)》,臺北:成文出版社,明治卅九年(1906)排印本。
新竹州內務部,《新竹州產業組合要覽》,昭和四年。
新竹州內務部,《新竹州產業組合要覽》,昭和六年。
新竹州商工獎勵館,《新竹州商工概鑑》,昭和六年。
新竹圖書刊行會,《新竹州諸官公署諸種團體產業組合銀行會社職員錄》,昭和十年。
新竹圖書刊行會,《新竹州諸官公署諸種團體產業組合銀行會社職員錄》,昭和十一年。
新竹圖書刊行會,《新竹州諸官公署諸種團體產業組合銀行會社職員錄》,昭和十二年。
鈴木辰三,《臺灣官民職員錄》,臺北:臺灣文官武官民間職員錄發行所,昭和五年。
菅野秀雄,《新竹州沿革史》,新竹:新竹州沿革史刊行會,昭和十三年。
臺灣日日新報社編,《臺灣總督府職員錄》,昭和九到十九年。
臺灣新民報社,《臺灣人士鑑》,昭和十二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炭礦誌》,大正十四年。
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沿革誌》,東京:青史社,1982年。
臺灣產業組合協會新竹州支會,《新竹州產業組合要覽》,昭和十三年。
臺灣產業組合協會新竹州支會,《新竹州產業組合要覽》,昭和十四年。
臺灣產業組合協會新竹州支會,《新竹州產業組合要覽》,昭和十五年。
臺灣產業組合協會新竹州支會,《新竹州產業組合要覽》,昭和十六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會社銀行錄》,大正十一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會社銀行錄》,大正十二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會社銀行錄》,大正十三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會社銀行錄》,大正十四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會社銀行錄》,大正十五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會社銀行錄》,昭和二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會社銀行錄》,昭和三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會社銀行錄》,昭和四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會社銀行錄》,昭和五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會社銀行錄》,昭和六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會社銀行錄》,昭和十二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會社銀行錄》,昭和十三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會社銀行錄》,昭和十四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銀行會社錄》,昭和七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銀行會社錄》,昭和八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銀行會社錄》,昭和九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銀行會社錄》,昭和十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銀行會社錄》,昭和十二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銀行會社錄》,昭和十三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銀行會社錄》,昭和十四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銀行會社錄》,昭和十五年。
臺灣實業興信所,《臺灣諸會社銀行錄》,昭和十七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第一冊》,1897年。
臺灣廣友會編,《臺灣自治名鑑》,臺北:成文出版社,昭和十年(1935)刊本影印。
臺灣總督府,《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大正五年。
臺灣銀行,《臺灣會社摘要》,大正十三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卅九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四十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四十一
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四十二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四十三
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四十四
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文官職員錄》,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四十五
年。
臺灣總督府內務局編,《市街庄概況》,臺北:成文出版社,昭和十到十八年
(1935-1943)刊印本。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行政區域便覽》,臺北:成文出版社,昭和十九年(1944)刊本影印。
實業之臺灣社,《臺灣經濟年鑑》,臺北:成文出版社,大正十四年(1925)版
影印。
興南新聞社,《臺灣人士鑑》,日刊十週年紀念出版,昭和十八年。
《桃仔園廳報》,第一號,明治卅六年一月廿日。
《桃仔園廳報》,第二號,明治卅六年二月十六日。
《桃仔園廳報》,第六號,明治卅六年三月廿日。
《桃園廳報》,第七一號,明治卅八年七月五日。
《新竹州報》,第八號,大正九年十月一日。
《新竹州報》,第二三七號,大正十一年十月一日。
《新竹州報》,第四0七號,大正十三年十月一日。
《新竹州報》,第六五三號,大正十五年十月一日。
《新竹州報》,號外,昭和三年十月一日。
《新竹州報》,號外,昭和五年十月一日。
《新竹州報》,號外,昭和七年十月五日。
《新竹州報》,八八二,昭和九年十月六日。
《新竹州時報》,第三一號,昭和十四年十二月。
《臺灣日日新報》,明治卅一年(1898)五月十四,「新竹國語傳習所卒業式報告」。
《臺灣日日新報》,二四五九號,明治卅九年七月十二日。
《臺灣日日新報》,二八0一號,明治四十年九月三日。
《臺灣日日新報》,一一三二五號,昭和六年十月廿二日。
《臺灣日日新報》,一一九0三號,昭和八年五月廿七日。
《臺灣新報》,明治卅年(1897)五月十四日,「新竹國語傳習所卒業式報告」。
《臺灣礦業會報》,第三號,大正二年七月十五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四號,大正二年十月廿三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六號,大正三年五月廿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七號,大正三年七月十五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一三號,大正四年一月廿五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四六號,大正六年十月卅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五五號,大正七年七月卅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七一號,大正八年十一月卅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七三號,大正九年一月卅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七五號,大正九年三月卅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七六號,大正九年五月卅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七七號,大正九年七月卅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八0號,大正九年十一月卅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八二號,大正十年一月卅一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一0五號,大正十二年十二月卅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一0七號,大正十三年二月廿九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一一六號,大正十三年十二月卅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一四六號,昭和二年十月卅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一六六號,昭和六年九月卅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一七一號,昭和七年十一月卅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一七二號,昭和八年三月卅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一七三號,昭和八年七月卅日。
《臺灣礦業會報》,第一七五號,昭和八年十二月卅日。
(二)未刊登史料
新屋公學校,《統計年報》,永久保存,新學第一五號。
新屋公學校,《統計年報》,明治四十一年一月廿五日提出明治四十年學事年報,新學第一八0號。
新屋公學校,《學校沿革誌》,明治卅八年。
新屋公學校,《學校沿革誌》,明治卅九年。
新屋公學校,《學校沿革誌》,明治四十年。
新屋公學校,《學校沿革誌》,明治四十一年。
新屋公學校,《學校沿革誌》,明治四十二年。
新屋公學校,《學校沿革誌》,明治四十三年。
新屋公學校,《學校沿革誌》,明治四十四年。
臺灣總督府,〈新屋信用組合〉,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18年,000028980030081-150。
臺灣總督府,〈楊梅壢信用組合〉,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18年,000025300100177-219。
臺灣總督府,〈大崙信用組合〉,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18年,000028980040230-309。
臺灣總督府,〈中壢信用組合〉,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18年,000028980030166-248。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406400360117。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000020650000007。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000022420000002。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000022660000002。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000028280119003003M。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000030690069001001M。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000043600000006。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00007191B039001001M。
《淡新檔案》,第12606號。
《淡新檔案》,第12226號。
《淡新檔案》,第14505號。
二、專書
尹章義、洪建榮、李逸峰等,《五股志》,臺北:五股鄉公所,1937年。
井出季和太著,郭輝編譯,《日據下之臺政卷一》,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
王世慶、陳漢光、王詩琅撰,黃富三、陳俐甫編,《霧峰林家之調查與研究》,臺北:林本源基金會,1991年。
司馬嘯青,《臺灣五大家族》,臺北:玉山社,2000年。
江運貴、徐漢斌,《客家與臺灣》,臺北:常民文化,1996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8),1983年。
吳炳輝,《臺灣古厝風華》,臺北:稻田,2000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上)》,新竹:竹縣文化,2000年。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下)》,新竹:竹縣文化,2000年。
吳晗、費孝通等著,《皇權與紳權》,香港:學風出版社,1948年。
李力庸,《日治時期臺中地區的農會與米作(1902-1945)》,板橋:稻香,2004年。
李昭容,《鹿港丁家之研究》,彰化縣鹿港鎮:左羊發行,2002年。
李鹿苹,《臺灣小區域地理研究集》,臺北:國立編譯館,1984年。
李順仁、黃提銘、林秀美主編,《族群的對話》,臺北:常民文化,1996年。
李園會,《日據時期臺灣教育史》,臺北:國立編譯館,2005年。
李總集,《臺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會誌》,桃園:桃園農田水利會,1995年。
卓克華,《清代臺灣的商戰集團》,臺北:臺原出版社,1990年。
林茂生著,林詠梅譯,《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臺北:新自然主義,2000 年。
花松村,《臺灣鄉土全誌第三冊(基隆市、宜蘭縣、桃園縣)》,臺北:中一出版社,1996年。
花松村,《臺灣鄉土續誌(第一冊)》,臺北:中一出版社,1999年。
姜通男、徐錫賢、林玉田三人所著,《吾愛吾鄕-新屋》,新屋:新屋國際青年
商會,1984年。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臺北:師大地理系,1987年。
施雅軒,《臺灣的行政區變遷》,臺北:遠足文化,2003年。
柯佩怡,《臺灣南部客家三獻禮之儀式與音樂》,臺北:文津,2005年。
郁永河原著,楊龢之譯著,《遇見300年前的臺灣:裨海紀遊》,臺北:圓神,2004年。
唐羽,《基隆顏家發展史》,南投:臺灣文獻館,2003年。
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
徐國章編譯,《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篆官制類史料篇(明治34-36年)》,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桃園縣新屋國小,《桃園縣新屋國民小學創校百週年紀念專刊》,桃園:新屋國小,2003年。
高燦榮,《臺灣古厝鑑賞》,臺北:南天書局,1995年。
康諾錫,《臺灣古厝圖鑑》,臺北:貓頭鷹出版,2003年。
張炳楠,《臺灣農會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學院農業研究所,1965年。
張素玢等著,《北桃園區域發展史》,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曹先錕原修,莊金德增修及整修,《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五教育志教育行政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40年。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2005年。
許雪姬,《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0年。
許新枝主編,《桃園縣誌˙卷末志餘》,桃園:桃園縣文獻委員會,1969年。
郭大玄,《臺灣地理自然、社會與空間的圖像》,臺北:五南,2005年。
郭廷以,《臺灣史事概說》,臺北:正中書局,1954年。
郭薰風主修,《桃園縣志(四)卷三政事志民政篇》,臺北:成文出版社,1973年景印本。
郭薰風主修,《桃園縣志˙卷六人物志立功篇》,桃園:桃園縣文獻委員會,1956年。
陳正祥,《臺灣地誌(下冊)》,臺北:南天,1993年。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2年。
陳其澎,《桃園大圳及光復圳系統埤塘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3年。
陳玲蓉,《日據時期神道統制下的臺灣宗教政策》,臺北:自立晚報,1992年。
陳秋坤,《臺灣古書契》,臺北:立虹,1997年。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新竹縣制度考(合訂本)》,臺北:大通書局,1984年。
彭懷恩,《認識臺灣-臺灣政治變遷五十年》,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7年。
華松年,《臺灣糧政史(上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黃玉齋,《臺灣年鑑(6)》,臺北:海峽學術,2001年。
黃卓權,《跨時代的臺灣貨殖家:黃南球先生年譜(1840~1919)》,臺北: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2004年。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中挫》,臺北:自立晚報,1992年。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1995年。
黃嘉謨,《甲午戰爭前之臺灣煤務》,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
黃靜嘉,《春帆樓下晚濤急》,臺北:臺灣商務,2002年。
楊梅鎮公所,《楊梅鎮誌》,桃園:楊梅鎮公所,1990年。
葉榮鐘,《近代臺灣金融經濟發展史》,臺中:晨星,2002年。
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熊鈍生,《辭海》,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市發展史(一)》,臺北:臺北市文獻會,1981年。
臺灣省文獻會,《臺灣省通志卷二人民志․宗教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71年。
臺灣省文獻會,《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第十一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2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上)》,南投:省文獻會,1994年。
臺灣總督府,山本壽賀子、曾培堂迻譯,《臺灣統治概要》,臺中:大社會文化事業出版社,1945年。
劉寧顏總纂,《重修臺灣省通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移墾篇(上)臺灣客家的移墾與二次移民》,南投:省文獻會,2001年。
歐日正,《農田水利會圳路史(二)》,桃園:臺灣省農田水利會聯合會,1998年。
蔣子駿,《辛亥革命與臺灣早期抗日運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蕭新煌、黃世明撰稿,《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上)》,南投:省文獻會,2001年。
蕭新煌、黃世明撰稿,《臺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下)》,南投:省文獻會,2001年。
賴貫一,《認識臺灣族群關係》,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2002年。
賴澤涵主編,《臺灣400年的變遷》,中壢:國立中央大學,2005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鄕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顏尚文、潘是輝,《嘉義賴家發展史》,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0年。
矢內原忠雄,《帝国主義下の台湾》,東京:岩波書店,1929年。
若林正丈,〈大正デモクラシと台湾議会設置請願運動〉,《日本植民地主義の政治的展開,1895-1934》,東京:ァジァ政經學會,1980年。
吉野秀公,《台湾教育史》,臺北:南天書局,1997年。
E.A.Winckler, S.Greenhalgh著,張苾蕪譯,《臺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1994年。
Lewis A Coser原著,孫立平等譯,《社會衝突的功能》,臺北:桂冠,2002年。
三、族譜
不著撰人,《姜姓總族譜》。
范姜姓族譜編輯委員會,《范姜姓族譜》,桃園:范姜姓族譜編輯委員會,1976年。
范姜姓族譜編輯委員會,《范姜姓族譜》,桃園:范姜姓族譜編輯委員會,1996年。
四、學位論文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年-1935年)〉,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何明星,〈清代新埔陳朝綱家族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何憶如,〈桃園縣新屋國小校史研究1905-200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李維修,〈日治時期新竹地區士紳的社會角色變遷(1895-1937)〉,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施崇武,〈桃園縣觀音與新屋地區農業經營特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碩士論文,2004年。
許佩賢,〈臺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立(1895-191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1683〜189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陳志豪,〈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研究: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1886~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傅聖明,〈桃園新屋鄉范姜老屋群之裝飾藝術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2002年。
黃美月,〈臺南士紳黃欣之研究(1885〜194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6年。
楊永彬,〈臺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年-1905年)〉,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楊名龍,〈新屋水流軍話與海陸客話雙方言現象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葉惠凱,〈一個客家文化景觀-新屋鄉大溪漘地區的公廳、祖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鄭梅淑,〈日據時期臺灣公學校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賴文英,〈新屋鄉呂屋豐順腔客話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謝佩錦,〈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教師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鍾文娟,〈清代苑裡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五、期刊與專書論文
吳文星,〈日據時代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第16卷第3期(1978年9月),頁264-291。
吳文星,〈日據時代臺灣書房教育之再檢討〉,《思與言》,第26卷第1期(1988年5月),頁101-108。
李如蘋,〈從衝突理論分析臺灣地區的族群關係〉,《政治學學報》,創刊號(2003年8月),頁1-25。
卓克華,〈臺灣寺廟對地方的貢獻〉,《臺北文獻》直字第38期(1976年12月)。
侯瑞琪,〈從宗法制度看臺灣漢人宗族社會〉,《國研所集刊》,第42號(1998年6月)。
張瓊方、林會承,〈桃園客家傳統居住空間名稱之研究-以新屋「范姜人」建築群為例〉,《客家文化研究通訊》,第三期(2000年7月),頁1-16。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臺灣文獻》,第31卷第4期(1980年12月),頁154-176。
莊吉發,〈清代臺灣土地開發與族群衝突〉,《臺灣史蹟》,第36期(2000年6月),頁3-31。
莊吉發,〈篳路藍縷:從檔案資料看清代臺灣粵籍客民的拓墾過程與社區發展〉,《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語文、婦女、拓墾與社區發展》,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年。
莊英章、陳運棟,〈晚清臺灣北部漢人拓墾型態的演變-以北埔姜家的墾闢事業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之16》,1986年,頁1-43。
許雪姬,〈清代的家族與政治發展〉,《臺灣四百年的變遷》,中壢:國立中央大 學,2005年,頁193-215。
連瑞枝,〈從鄉紳到地方菁英〉,《史匯》,第三期(1999年4月),頁283-297。
陳祥雲,〈清代臺灣南部的移墾社會-以荖濃溪中游客家聚落為中心〉,《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語言婦女拓墾與社區發展》,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年。
溫振華,〈清代臺灣漢人的企業精神〉,《歷史學報》,臺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年,頁111-139。
蔡相煇,〈從歷史背景為臺灣廟宇尋求定位〉,《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建會,1995年,頁3-18。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第二期(1983年6月),頁34-64。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第三期(1983年1月),頁25-32。
蔡慧玉,〈日治臺灣街庄行政(1920-1945)的編制與運作:街庄行政相關名詞之探討〉,《臺灣史研究》,第3卷第2期(1996年12月),頁93-141。
六、英文專書與期刊
Chang Chung-li, 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ese Society,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7.
Fei Hsuao-t’ung, China’s Gentry, Chicago,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8.
Harry J. Lamely, The 1895 Taiwan War of Resistance: Local Chinese Efforts Against a Foreign Power, Taiwan: Studies in Chinese Local History, 1970.
Leo T.S.Ching, Becoming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Formation,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Park, Robert E.B.D, Race and Cultur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50.
指導教授 楊聰榮、周錦宏(Chin-Hung Chou) 審核日期 2008-1-1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