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碩士論文 951201015 詳細資訊




以作者查詢圖書館館藏 以作者查詢臺灣博碩士 以作者查詢全國書目 勘誤回報 、線上人數:42 、訪客IP:3.139.72.78
姓名 許懷之(Huai-chih Hsu)  查詢紙本館藏   畢業系所 中國文學系
論文名稱 高濂《玉簪記》研究――從文學劇本到崑曲演出
(A study of Story of the Jade Hairpin by Gao Lian――From A literary libretto to Kunqu Performing Art)
相關論文
★ 明代小曲研究★ 缽中蓮傳奇研究
★ 龍沐勛詞學之研究★ 浙崑改編戲研究──以《十五貫》、《風箏誤》、《西園記》為主要研究對象
★ 柳永其人與其詞之研究★ 崑劇《牡丹亭》之舞台美術研究──以1980年以後演出為主要探討對象
★ 黃周星及其戲曲著作研究★ 戲曲表演功法之研究--以崑京表演藝術為範疇
★ 臺灣亂彈戲劇本研究五題★ 李漁戲曲作品及理論研究
★ 《六十種曲》表記情節研究★ 袁于令與《西樓記》研究
★ 焦循劇論研究★ 清乾嘉以降崑劇全本戲演出研究
★ 集曲研究──以萬曆至康熙年間曲譜的集曲為論述範疇★ 清代常州派四部詞選評點唐宋詞研究
檔案 [Endnote RIS 格式]    [Bibtex 格式]    [相關文章]   [文章引用]   [完整記錄]   [館藏目錄]   [檢視]  [下載]
  1. 本電子論文使用權限為同意立即開放。
  2. 已達開放權限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
  3. 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摘要(中) 《玉簪記》是明代高濓所撰傳奇,《明史》無高濂傳,欲考察其籍貫家世,須由其父之墓誌銘入手。另觀其作品,當亦能知其身處的環境,與生活狀況。他的傳奇除《玉簪記》外,猶有《節孝記》。另有詩文集《雅尚齋詩草》、《芳芷棲詞》,和雜著《遵生八箋》等。《玉簪記》的本事,歷代學者皆說出自《古今女史》,實際上卻與雜劇《女真觀》的關係更密切。由於流傳甚廣,明清兩代有很多刊刻,今流行的本子,大多出自明萬曆間南京地方刻本。
本劇歷代曲家的評價都不高,但清代李漁在《閑情偶寄》對戲劇結構提出立主腦的論點,《玉簪記》雖為先出,套用之亦符合。寫書生潘必正與道姑陳妙常在道觀歡會的故事,一線到底,是愛情、功名與禮法三者衝突的重要題材,充滿著委婉又優美的抒情風味。文詞優美處,更在人物情境的刻劃。
明末清初到民國以來,《玉簪記》盛演〈茶敘〉、〈琴挑〉、〈問病〉、〈偷詩〉、〈姑阻〉、〈失約〉、〈催試〉與〈秋江〉諸折,折子戲經過舞台的錘鍊琢磨,於長期實踐中逐漸完善,舞台特點分外明顯,和原傳奇的單齣自有原貌新顏之異,或精粗之別,該劇能流傳至今,除本身故事精細有趣外,藝人讓單齣成為經典折子戲的加工亦非常重要。1985年後,上海崑劇團製作的《玉簪記》小本戲,已是當代極受歡迎的經典崑劇,在多人注目與嘗試接觸與製作下,使得該劇在如今戲曲界愈發著名。
摘要(英) “Story of the Jade Hairpin” was written by Gao Lian in Ming Dynasty. However, since there was no record of Gao Lian in the official history record, we could only study about his life from his father’’s epitaph. Gao Lian’s works included “Story of the Jade Hairpin,””Jie Xiao Ji,” “Fang Zhi Qi Ci,” and “Zun Sheng Ba Jian,” and more. Most of the scholars in the past believed that the “Story of the Jade Hairpin” originated from “Gu Jin Nui Shi”, but when examined more closely, “Story of the Jade Hairpin” actually resembled more to the work of “Nui Zheng Nunnery”. Since “Story of the Jade Hairpin” was widely spread, there were many versions available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day, the most popular version is the one from Nanjing during Wanli era in Ming dynasty.
This particular version of the play vividly portrayed the love story between the young scholar, Pan Bi-Zheng, and the young nun, Chen Miao-Chang. It was a story intertwined with conflicts of human love, social morality, and scholar honor.
Over the past 400 years, fragments of this play such as “Tea Party”, “Flirting with Strings” ,“Visiting the Patient”, “Stealing the Poem”, “Aunt’s Block”, “Break an Appointment”, “Urging to Exam”, and “Autumn River” have been performed extensively . Moreover, with the addition of new elements from different time periods, the “Story of the Jade Hairpin” has evolved even until the present days. For example, based on the presentation and new arrangements from the famous Shanghai Kunqu Opera Troupe since 1985, “Story of the Jade Hairpin” now contains sophisticated tunes, delicate dialogues, and elegant movements appropriate to the cultures nowadays. All in all, the “Story of the Jade Hairpin”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nd defining plays in the history Kunqu opera.
關鍵字(中) ★ 崑曲
★ 小本戲
★ 折子戲
★ 高濂
★ 玉簪記
關鍵字(英) ★ A script
★ Kunqu
★ Story of the Jade Hairpin
★ Gao Lian
★ opera highlights
論文目次 目 錄
頁碼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錄…………………………………………………………………….iii
表目錄………………………………………………………………….vii
緒 論…………………………………………………………………..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1
二、研究範疇…………………………………………………………………………3
三、研究方法與步驟…………………………………………………………………8
第一章高濂生平和《玉簪記》的本事與版本…………………………11
第一節 高濂的生平………………………………………………………………..11
一、家世與生平………………………………………………………………………12
二、交遊情形…………………………………………………………………………17
三、著作………………………………………………………………………………20
第二節 《玉簪記》本事與版本……………………………………………………28
一、《玉簪記》的本事流變…………………………………………………………28
二、《玉簪記》的版本………………………………………………………………39
小結…………………………………………………………………………………..44
第二章《玉簪記》之劇本探討………………………………………….45
第一節 主題意識……………………………………………………………………45
一、愛情………………………………………………………………………………45
二、功名………………………………………………………………………………47
三、家庭與禮法………………………………………………………………………48
第二節 結構關目……………………………………………………………………50
一、起(悲)……………………………………………………………………………51
二、承(歡)……………………………………………………………………………53
三、轉(離)…………………………………………………………………………….57
四、合…………………………………………………………………………………59
五、排場………………………………………………………………………………60
第三節 人物形象……………………………………………………………………63
一、潘必正……………………………………………………………………………63
二、陳妙常……………………………………………………………………………65
三、其他人物…………………………………………………………………………67
第四節 詞采韻協……………………………………………………………………69
一、曲文………………………………………………………………………………69
二、賓白與科諢………………………………………………………………………72
三、韻協………………………………………………………………………………74
小結…………………………………………………………………………………..77
第三章《玉簪記》文學本至折子戲之演出……………………………79
第一節 明末至民國《玉簪記》的演出資料……………………………………….79
一、戲曲選集所選《玉簪記》散齣…………………………………………………79
二、文人觀演《玉簪記》……………………………………………………………82
三、清代小說中《玉簪記》的記載…………………………………………………84
四、文人筆記載擅演《玉簪記》的藝人……………………………………………85
五、《玉簪記》的宮廷演出……………………………………………………………91
六、清末的《玉簪記》演出…………………………………………………………97
七、民國後的《玉簪記》演出………………………………………………………101
第二節 劇本到折子戲的演變……………………………………………………105
一、〈佛會〉…………………………………………………………………………106
二、〈茶敘〉…………………………………………………………………………108
三、〈琴挑〉…………………………………………………………………………110
四、〈問病〉…………………………………………………………………………..113
五、〈偷詩〉…………………………………………………………………………116
六、〈姑阻〉、〈失約〉………………………………………………………………..118
七、〈催試〉…………………………………………………………………………120
八、〈秋江〉…………………………………………………………………………122
小結…………………………………………………………………………………124
第四章 1980年後《玉簪記》的崑劇演出…………………………127
第一節 1983江蘇省崑劇院《玉簪記》………………………………………….127
一、劇情改動………………………………………………………………………..127
二、人物性格………………………………………………………………………..130
第二節 上海崑劇團《玉簪記》……………………………………………………133
一、劇本整編………………………………………………………………………..133
二、舞美設計………………………………………………………………………..135
三、表演藝術………………………………………………………………………..143
第三節 其他崑團的《玉簪記》折子戲演出………………………………………149
一、浙江崑劇團―汪世瑜〈琴挑〉…………………………………………………149
二、北方崑曲劇院―蔡瑤銑〈琴挑〉………………………………………………152
三、江蘇省崑劇院―石小梅〈秋江〉………………………………………………153
第四節 2008年白先勇《新版玉簪記》…………………………………………..155
一、劇本整編………………………………………………………………………..155
二、舞美設計………………………………………………………………………..157
三、演出效果……………………………………………………………………….160
小結…………………………………………………………………………………162
結 論…………………………………………………………………163
一、《玉簪記》本事新探……………………………………………………………163
二、《玉簪記》劇本藝術特點………………………………………………………163
三、折子戲、小本戲對《玉簪記》劇本喜劇性的繼承……………………………164
四、崑劇《玉簪記》舞台藝術的流傳………………………………………………165
參考文獻………………………………………………………………167
附錄一:2000―2009大陸各崑劇團暨演員來台演出情形…………177
附錄二:《申報》1872~1880之《玉簪記》演出紀錄……………….185
附錄三:《玉簪記》常演折子歷代選本全文比對表…………………207
表目錄
頁次
表1-近十年大陸崑團暨演員來台,各劇目演出次數總合統計……………………1
表2《六合同春》、《六十種曲》、《古本戲曲叢刊》所收《玉簪記》齣目比較表41
表3 《玉簪記》各齣場次分配表……………………………………………………60
表4《六十種曲》所收之《玉簪記》各齣犯韻統計表……………………………75
表5《菊部群英》載擅演《玉簪記》折子藝人一覽表……………………………89
表6《玉簪記》清代宮廷演出一覽表………………………………………………92
表7《首都圖書館藏舊京戲報》之《玉簪記》演出紀錄…………………………102
表8「國風蘇崑劇團」1952―1957於杭州、上海演出的《玉簪記》折子……….103
表9〈佛會〉諸本曲牌比對………………………………………………………….106
表10〈茶敘〉諸本曲牌比對…………………………………………………………108
表11〈琴挑〉諸本曲牌比對…………………………………………………………110
表12〈問病〉諸本曲牌比對…………………………………………………………113
表13〈偷詩〉諸本曲牌比對…………………………………………………………116
表14〈姑阻失約〉諸本曲牌比對……………………………………………………119
表15〈催試〉諸本曲牌比對…………………………………………………………120
表16〈秋江〉諸本曲牌比對…………………………………………………………122
表17 -1985上崑《玉簪記》的舞美…………………………………………………136
表18 -1994上崑《玉簪記》台北國家戲劇院之舞美………………………………138
表19 -2008年「美意嫻情―崑劇名家匯演」《玉簪記》台北城市舞台之舞美…141
表20 -2009年5月《新版玉簪記》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舞美……………………157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引用專書
(一)古籍類
元‧脫脫等原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并複邊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94年6月8版)
明‧高濂著《繡刻玉簪記定本》(台北:台灣開明書局,1970年4月)
明‧高濂《雅尚齋遵生八箋》(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據明萬曆十九年自刻本縮印,1988年)
明‧高濂原著《重校玉簪記》(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年《古本戲曲叢刊》編輯委員會編《古本戲曲叢刊》初集影印北京圖書館藏繼志齋刊本)
明‧高濂著《芳芷棲詞》(趙尊嶽輯《明詞彙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第1刷)
明‧梁辰魚撰;吳書蔭編集校點《梁辰魚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
明‧陳繼儒撰評《鼎鐫玉簪記》(《不登大雅文庫珍本戲曲叢刊》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馬氏不登大雅文庫明蕭騰鴻刻本影印,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明‧黃汝亨撰《寓林集》(《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43》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天啟四年吳敬等刻本影印,北京:北京出版社,l997年6月)
明‧李日華《味水軒日記》(劉家平、蘇曉君主編《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北京:線裝書局,2003年6月)
明‧汪道昆《太函集》(顧廷龍主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據明萬曆刻本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趙元度集《孤本元明雜劇》(影印涵芬樓藏版,台南市:平平出版社,1974年12月初版)
明‧馮夢禛《快雪堂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64》影印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四年黃汝亨朱之蕃等刻本,台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6月初版一刷)
明‧胡應麟著《少室山房集》 (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二二九‧別集類》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l986年3月初版)
明‧馮夢龍《情史類略》(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第二據清初刻本影印,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5月)
明‧趙世杰《古今女史》(台大圖書館藏,哈佛燕京圖書館據崇禎戊辰年(1628)問奇閣藏板設之微卷)
明‧王守仁撰;清‧俞嶙輯《王陽明先生全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50》影印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八年致和堂刻本,台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6月初版一刷)
明‧吳敬所編《國色天香》(《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影印萬曆丁酉(1597)金陵書林周氏萬卷樓重鐫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余象斗纂《萬錦情林》(《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日本東京大學圖書館藏萬曆原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何大掄編《重刻增補燕居筆記》(《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古本小說集成》,影印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淩濛初編《南音三籟》(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四輯影印明末原刊本配補清康熙增訂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11月景印初版)
明‧程萬里撰《大明春》(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影印明萬曆刊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7月景印初版)
明‧殷啟聖撰《堯天樂》(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影印明萬曆刊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7月景印初版)
明‧黃文華輯《詞林一枝》(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影印明萬曆刊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7月景印初版)
明‧劉君錫輯《樂府菁華》(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影印明萬曆刊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7月景印初版)
明‧黃文華編《八能奏錦》(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影印明萬曆刊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7月景印初版)
明‧熊稔寰編《徽池雅調》(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影印明萬曆刊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7月景印初版)
明‧黃儒卿編《時調青崑》(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影印明四知館刊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7月景印初版)
明‧吉州景居士《玉谷新簧》(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一輯影印明萬曆刊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7月景印初版)
明‧秦淮墨客輯《樂府紅珊》(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二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7月景印初版)
明‧沖和居士輯《怡春錦》(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二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7月景印初版)
明‧無名氏編《歌林拾翠》(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二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7月景印初版)
明‧無名氏編《賽徵歌集》(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四輯據明萬曆間刻巾箱本影印,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11月景印初版)
明‧青溪菰蘆釣叟編《醉怡情》(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四輯據清初古吳致和堂刊本影印,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11月景印初版)
明‧胡文煥編《群音類選》(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四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7月景印初版)
明‧許宇輯《詞林逸響》(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二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7月景印初版)
明‧周之標輯《珊珊集》(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二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8月景印初版)
明‧呂天成《曲品》(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六),北京:中國戲曲出版社,1959年 10月第 1版)
明‧祁彪佳《遠山堂曲品》(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六),北京:中國戲曲出版社,1959年 10月第 1版)
明‧徐復祚著《曲論》(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曲出版社,1959年 10月第 1版)
清‧李調元《劇話》(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1月4刷)
清‧焦循《劇說》(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1月4刷)
清‧姚燮《今樂考證》(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十),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1月4刷)
清‧許宗衡《玉井山館筆記》(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叢書集成新編》影印清光緒潘祖蔭輯刊本)
清‧王昶《明詞綜》(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3月台一版)
清‧李漁《閑情偶寄》(標點新版)(台北市: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8月一版一刷)
清‧曹雪芹《紅樓夢》(台北:世界書局,2002年1月二版五刷)
清‧陳森《品花寶鑑》(王孝廉、吳宏一、李殿魁等編《晚清小說大系》,台北:廣雅出版社,1984年3月)
清‧樂鈞《耳食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4月初版)
清‧鐵橋山人等撰、周育德校刊《消寒新詠》(北京:中國戲曲藝術中心,1986年)
清‧顧磺芳、李葵生、胡應宸編選,王兆鵬校點《蘭皋明辭彙選》(八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3月第一版)
清‧沈雄《古今詞話‧詞評》(上海:上海書店,1987年12月第 1版)
清‧葉昌熾《藏書紀事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9月一版一刷)
清‧陳確《陳確集》(台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7月)
清‧雷琳、汪琇瑩著,莫劍光輯《漁磯漫鈔》(台灣大學圖書館藏民國2年(1913)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
清‧無名氏《萬家合錦》(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四輯影印清乾隆蘇州王君甫刻袖珍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11月景印初版)
清•玩花主人編選;錢德蒼輯《綴白裘》(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第五輯1影印清乾隆四十二年校訂重鐫本,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11月景印初版)
清•周祥鈺、鄒金生編輯;徐興華、王文祿分纂《九宮大成譜南北詞宮譜》(《善本戲曲叢刊》第六輯3據清乾隆內府本影印,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11月)
清•葉堂編《納書楹曲譜》(《善本戲曲叢刊》第六輯2據清乾隆五十七至五十九年(1792―1794)納書楹原刻本影印,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11月)
清‧小鐵笛道人撰《日下看花記》(張次溪編《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續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12月北京第1版)
清‧留春閣小史等著《聽春新詠》(張次溪編《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續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12月北京第1版)
清‧雙影庵生著《曇波》(張次溪編《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續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12月北京第1版)
清‧邗江小遊仙客著《菊部群英》(張次溪編《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正續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年12月北京第1版)
清‧張宗棣《詞林紀事》(楊家駱主編《歷代詩史長編二輯》,台北縣:鼎文書局,1971年3月初版)
清•王錫純著《遏雲閣曲譜》(台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1965年5月)
清•殷溎深《增訂六也曲譜》(台北:中華書局,1979年8月)
清‧永瑢、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子部‧雜家類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台一版)
清‧丁申《武林藏書錄》(嚴靈峯輯《書目類編》據民國四十六年排印本影印,台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7月)
王季烈、劉富樑輯訂《集成曲譜》(台北:古亭書屋,1969年1月)
沈月泉、沈傳芷《沈氏父子手抄本》(台灣:國立中央大學戲曲研究室收藏)
(二)現代專書
吳梅著《曲學通論》(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2月三版)
吳梅選輯《曲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2月)
羅錦堂撰《錦堂論曲》(台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3月)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83年)
莊一拂《古本戲曲存目彙考》(台北:木鐸出版社,1986年9月初版)
張敬著《明清傳奇導論》(台北:華正書局,1986年10月初版)
顧篤璜著《崑劇史補論》(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10月)
劉有恆節編《玉簪記傳奇曲譜》(台北:編訂者,1990年4月)
周國維《中國十大古典喜劇論》(廣東:暨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一刷)
朱建明選編《申報》崑劇資料選編》(上海:《上海崑劇志》編輯部出版,1992年5月)
章驥;程曙鵬主編《藝海一粟─汪世瑜談藝錄》(香港:金陵書社出版公司,1993年3月初版)
《上海崑劇志》編輯部主編《上海崑劇志》(上海:《上海崑劇志》編輯部印製,1993年10月)
俞為民著《明清傳奇考論》(台北:華正書局,1993年7月)
徐朔方著《晚明曲家年譜》(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
黃麗貞著《南劇六十種曲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0月二版)
吳梅編著《南北詞簡譜》(台北:學海出版社,1997年5月)
王季思主編《中國十大古典喜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4月第四刷)
錢瓔主編《蘇州戲曲志》(蘇州:古吳軒出版社,1998年10月)
李克和著《中國曲學研究》(湖南:岳麓書社,1999年7月)
陳彬著《我愛唱戲》(台北:陳彬出版,1999年11月)
桑毓喜編《崑劇傳字輩》(江蘇:《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出版發行,2000年12月)
文化部振興崑劇指導委員會;中國崑劇研究會編《蘭苑集萃―五十年來中國崑劇演出劇本選(1949―1999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年3月北京第一版)
孫楷第《也是園古今雜劇考》(台北:上雜出版社,2001年)
麻國鈞評注《玉簪記評註》(黃竹三、馮俊杰主編《六十種曲評注》(冊三)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洪惟助主編《崑曲演藝家、曲家及學者訪談錄》(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12月)
陸萼庭《崑劇演出史稿》〔修訂本〕(台北市:國家出版社,2002年12月初版一刷)
羅麗容《曲學概要》(台北市:里仁書局,2003年9月初版)
丁傳靖輯《宋人軼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北京第2刷)
江蘇省崑劇團編《中國崑曲精選劇目曲譜大成第四卷•江蘇省崑劇團卷》(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黃天驥、董上德編《董每戡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中卷,頁945。
韓朴主編《首都圖書館藏舊京戲報》(北京:學院出版社,2004年8月1版1刷)
晁瑮《晁氏寶文堂書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1刷)
蔡瑤銑著;陳彬輯《瑤台仙音》(台北:陳彬出版,2005年10月)
陳彬著《萬里巡行─周志剛、朱曉瑜伉儷的戲曲藝術》(台北:陳彬出版,2006年9月)
岳美緹口述;楊汗如編撰《臨風度曲•岳美緹─崑劇巾生表演藝術》(台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
岳美緹著《巾生今世─岳美緹崑曲五十年》(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8年4月)
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內廷演劇始末考》(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
陳怡蓁、白先勇等編《色膽包天《玉簪記》》(台北:天下遠見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5月)
(三)工具書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台北:中央圖書館,1964年)
楊廷福、楊同甫編《明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洪惟助主編《崑曲辭典》(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5月)
洪惟助主編《崑曲研究資料索引》(台北:國家出版社,2002年12月)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北京第一刷)
二、 期刊論文
(一)台灣單篇論文
羅錦堂撰〈女貞觀與玉簪記(高濂)〉(大陸雜誌,48卷6期,頁13―17,1974年6月,)
陳美林撰〈試論雜劇《女貞觀》和傳奇《玉簪記》〉(復興劇藝學刊,第9卷,頁59―70,1994年7月)
(二)大陸單篇學報
泖東一蟹撰〈《玉簪記》傳奇考〉(《小說學報》4卷11號,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14年2月)
趙景深撰〈崑曲《琴挑》〉(《新民晚報》第3版,上海:新民晚報社,1954年11月14日)
布谷撰〈“玉簪記”作者高濂〉(《新民晚報》第3版,上海:新民晚報社,1961年10月19日)
趙景深撰〈高濂的《玉簪記》〉(《中國戲曲初考》頁188―190,洛陽:中州書畫社,1983年8月)
方家驥撰〈《玉簪記》的崑味〉(《文化藝術報》上海:文化藝術報社,1985年5月24日)
麻國鈞撰〈高濂生平家世及《玉簪記》新考〉(《中華戲曲》4輯,頁261―275,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徐扶明撰〈高濂和他的《玉簪記》〉(《戲曲論叢》第2輯,頁118―133,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9年11月)
李修生撰〈高濂〉(《中國古代戲曲家評傳》頁351―353,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7月)
徐朔方撰〈高濂的生平和他的《玉簪記》傳奇〉(《杭州師範學院學報》1993:5,頁14―17,杭州:杭州師院學報編輯部,1993年9月)
嚴中著〈《玉簪記》与《紅樓夢》〉(《紅樓夢學刊》1997年01期)
李戎著〈明代文學家高濂的醫學思想〉(《醫古文知識》1997年02期)
薛允璜撰〈玉簪記〉(《劇本》1997年05期)
李中耀著〈論《玉簪記》的思想意義〉(《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4期,1999年12月)
劉明著〈淺論《玉簪記》對《西廂記》的承繼与發展〉(《南平師專學報》2004年03期)
李建東著〈熠熠生輝的“玉簪” ——談明代大學者高濂〉(《風景名胜》2005年02期)
(三)論文集單篇論文
陳多〈試談李笠翁的寫劇理論〉(浙江古籍出版社編《李漁全集‧現代學者論文精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一刷)
俞為民〈明代選本型曲譜考述〉(國立台灣戲曲學院編《2009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戲曲學院製作,2009年11月6日)
三、學位論文
(一)台灣學位論文
姜萌慧《《遵生八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1月)
沈薇玉《陳妙常與潘必正―話本〈張于湖傳〉、雜劇《女貞觀》與傳奇《玉簪記》》(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1月)
張富鈞《《遵生八箋》的養生思想探析》(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徐嫚鴻《明代陳繼儒戲曲評點本研究:以《六合同春》為討論中心》(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1月)
(二)大陸學位論文
郭迎暉《高濂及其《玉簪記》研究》(內蒙古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5月)
楊凱鋒《高濂與《玉簪記》研究》(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5月)
四、影音資料
《玉簪記》岳美緹、華文漪主演(上海精英展覽演出資料片,1985年)
《玉簪記》岳美緹、張靜嫻主演(《崑劇選輯》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1991)
《玉簪記》岳美緹、張靜嫻主演(上海崑劇團來台公演,台灣公共電視錄像帶,1994年)
《玉簪記》岳美緹、張靜嫻主演(《美意嫻情―2008崑劇名家匯演》,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出版,2009年9月30日)
《玉簪記‧琴挑、問病、偷詩》汪世瑜、李公律、徐延芬主演(「幽蘭飄香,傳世盛秀」,浙江文藝音像出版社,2003年)
《玉簪記‧琴挑》汪世瑜、王奉梅主演(「中華地方戲曲經典大觀」,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年)
《玉簪記‧琴挑》汪世瑜、陳美蘭主演(中國崑曲名家經典名劇匯演—汪世瑜專場,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3年)
《玉簪記‧秋江》石小梅、孔愛萍主演(中國崑曲名家經典名劇匯演—石小梅專場,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3年)
指導教授 洪惟助(Wei-chu Hung) 審核日期 2010-1-26
推文 facebook   plurk   twitter   funp   google   live   udn   HD   myshare   reddit   netvibes   friend   youpush   delicious   baidu   
網路書籤 Google bookmarks   del.icio.us   hemidemi   myshare   

若有論文相關問題,請聯絡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推廣服務組 TEL:(03)422-7151轉57407,或E-mail聯絡  - 隱私權政策聲明